近几年全国高考卷化学试题分析及2016年高考化学备考复习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全国高考卷化学试题分析及2016年高考化学备考复习建议一、全国新课标(Ⅰ、Ⅱ卷)化学三大题型(必做题“实验题”、选做题“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化学实验”题型分析(见附件:2012-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理综化学《化学实验》试题汇编)

1、常考考点:

①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名称、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洗涤、连接与气密性(漏液)检查、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试剂的取用和保存、试纸使用、一般常见事故处理、关于“沉淀”三实验等)

②常见气体的制备(包括所用试剂名称、用量;仪器选择、连接(安装)、用途;反应原理;除杂、干燥、收集方法;尾气处理等)

③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根据“特征阴、阳离子、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特定实验事实”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常用“溶解、过滤、洗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结晶、洗气、渗析、升华”等方法及其所用仪器的名称、作用等)

④化学实验方案(性质实验方案、制备实验方案、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②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④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⑤定量实验(配制溶液、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物质组成及元素含量、转化率、产率测定)

⑥化学探究性实验(原理准确;方案设计合理;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匹配)

⑦实验条件控制(对比实验)与数据处理(计算)

2、教学策略:

(1)按照“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常见气体的制备”、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几个实验知识模块进行复习,保证实验复习的系统性、完整性。(2)由于全国卷实验题型与以往广东高考实验题型有很大区别,所以实验复习要“注重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复习与训练”、“注重与有机、无机实验装置图有关的知识复习与训练”、“注重实验设计、实验评价题型的复习与训练”。

(3)对课本典型实验挖掘素材,创设问题,扩展延伸。如:高考常考的10个教材实验(底料):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②常见阴、阳离子(K+、Na+、NH4+、Fe2+、Fe3+、SO42-、Cl-、CO32-等)的检验③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与除杂实验④氯气的性质实验⑤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实验⑥各种气体(O2、NH3、NO2、Cl2、C2H4、C2H2等)的制备实验⑦元素性质(酸性、碱性、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及递变规律的探究实验⑧乙酸乙酯的制实验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⑩物质的分离提纯(粗盐提纯、气体除杂)实验。

(4)强化实验小专题训练,提高复习效率。如:物质的制备实验小专题、评价性实验小专题、定量测定实验小专题、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实验小专题、探究性实验小专题、实验流程题型小专题等。见附件2

(5)对学生进行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严密性”训练,落笔生分,提高得分率。(二)“物质结构与性质”题型分析(见附件:2012-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理综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汇编)

1、常考考点:

①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1-36号元素)或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s、p、d轨道)。

②化学键及晶体类型判断【四大晶型、三大键型(含配位键、σ键和π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③原子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及分子空间构型(正四面体、四面体、平面四边形、

三角锥形、平面三角形、V形等)判断。

④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及电负性递变规律、大小判断及其应用。

⑤利用晶体结构知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晶格能、范德华力(含氢键)及化学

键键能大小、等电子体理论等)解释物质性质(酸性强弱、稳定性大小、熔沸点高低、溶解性

大小等)(简答题)。

⑥典型原子晶体(金刚石、单晶硅、二氧化硅)结构特征及其与性质的关系。

⑦晶胞原子数目计算、晶体组成(化学式、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数)判断、(晶体)物质密

度、微粒间距的计算。

2、教学策略:

(1)建立“三条主线”的基本知识体系:①原子结构——构造原理(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价电子轨道示意图)——元素性质(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原子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周期性变化规律)②分子结构——共价键(包括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σ键和π键)——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分子立体结构(等电子体、价层电子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的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分子的稳定性、熔沸点、溶解性、酸性的大小判断)③晶体结构——晶体微粒(晶胞)——典型晶体(金刚石、石墨的原子晶体、冰、CO2的分子晶体、NaCl、CsCl、CaF2的离子晶体、钾、镁、铜、简单立方的金属晶体)结构——微粒间作用——晶体性质(硬度、熔点、导电性)

(2)利用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数据图表、比喻等手段进行教学,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深化理解概念和灵活运用概念(解释事实)。

(3)精选典型例题,强化考点训练,掌握解题方法(按考点进行题型分解训练,见附件3)。

(4)“物质结构与性质”考试内容具有“起点高、落点低”的特定,因此复习这部分知识是要严格按照高考考纲的要求,做到“把握住考点,能力不拔高,内容不拓展,强化热点,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以典型物质或晶体结构为载体,强化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5)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的利与弊:利:①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必修2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物质性质等知识②知识点少,相对独立且发散性较弱,考点清晰,利于掌握③能力要求不高,审题、答题耗时少,一般都能得分。弊:化学概念抽象,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没有此方面的“空间灵性”者难以学透。

(三)“有机化学基础”题型分析(见附件:2012-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理综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试题汇编)

1、常考考点:

①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物分类、官能团、有机物命名、鉴定有机物物理方法(各种谱图)、

原子共面、化学式书写、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概念及“等效氢”等)

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判断(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加聚、缩聚反应)

③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含限制条件,有时写出“顺反异构”体)

④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掌握结构即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⑤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反应条件,应用知识迁移、类比分析方法)

⑥有机合成(利用题中信息及常见有机合成规律)

⑦有机化学实验(见附件:“有机化学实验”专题复习资料)

2、教学策略:

(1)重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成键特点、官能团、重要性质、用途、简单有机物命名、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xxxx谱图、化学环境(不)相同的氢(等效氢)、反应类型判断”等。

(2)教学时要时时引导学生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角度分析有机反应机理,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掌握方法。

(3)抓住有机知识主线,编织知识网络,如各类烃及其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各类有机反应条件的应用、各类反应中有机物化学键的断键成键规律等(见附件4),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

(4)适当补充和扩展一些有机知识,如环烷烃取代反应、二烯烃、环烯烃的加成、加聚反应、苯的同系物侧链(光照)的取代反应、多元(混合官能团)醇、醛、羧酸、酯的性质、双官能团有机物的命名、同分异构体中(官能团异构)的书写、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环境不(相)同的氢(等效氢)的判断、不饱和度、一卤(硝基)代物的种类判断等。使有机知识体系更完整和系统,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