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古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有2l位可以认定为商号,其余12位以个人 名义募化,也大都是各业的东家、掌柜。再看 道光二十七年(1847)《卧虎山黑龙庙碑记》所 录施主72位,除了3位庙里的主持及徒弟,3位 署名为“河滩”外,其余66位全是店号,其中 42家为外地商号,计有柳林19家、薛村1家、大 麦郊1家、段村1家、汾府3家(全部为油行)、灵 邑3家、平邑1家、介休1家、孝邑4家、军镇4家、 晋州1家、吴城镇2家、南关(县城)1家。这说明 本镇和外地商号的经营意识有了提高,也说明 碛口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大大增强了。
外侧。高出河床数米的麒麟滩犹如一道天然拱 水坝,抬高了上游的水位,进而使碛口具备成 为黄河码头极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2、碛口兴起的社会因素 成就碛口在清代至民国初年重要历史地位 的社会因素是内蒙古商品输入山西的经济需求。 碛口的自然条件古来一直如此,但为什么只是 到了清代才变成重要的码头,显然是社会因素 在起决定作用。因为内蒙古土默特平原、后套 平原相继开发后,多余的粮油等农产品需要外 销,而地瘠人多、粮食短缺的山西中北部又十 分需要输入口外粮油。就吕梁与晋中来说,运 输线路以水陆衔接最为合理,即先通过黄河将 货物运到距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最便捷 的 码头进行水陆转换,然后通过旱路运送到最终 目的地。而位于晋陕大峡谷的中段,有修建码
产谷之区,且傍大河,转运非难,遂出己赀 于碛口招商设肆。由是舟楫胥至,粮果云集, 居民得就市,无殍饿之虞。”此段史料属实 的话,碛口在康熙朝末期就出现了码头和商 市。
又据民国六年《临县志》:“碛口古无 市镇之名。自清乾隆年间,河水汜溢,冲毁 县川南区之侯台镇,并黄河东岸之曲峪镇, 两镇商民渐移居积于碛口。至道光初元,商 务发达,遂称水陆小阜”。这段史料表明, 碛口古镇在乾隆年间得到了发展机遇。
麒麟滩将上游400~500米宽的黄河水面挤逼 成宽度仅有80~100米的河槽,加上这段河道上 下坡度明显,在1000米的距离内下降达10米, 下降比为10%,河床礁石遍布,从而形成波涛 汹涌、急流翻滚的“大同碛”险段,使船只航 行变得几乎不可能。即使在1958年政府组织专 门队伍炸礁除险后,船只下行仍极其困难,当 年的航行难度和危险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可以 说,大同碛使黄河上游下来的船筏不得不在碛 口中止航程。 大同碛以上这段黄河正好是一个大拐弯,河 面宽阔、水流平静,而碛口又位于黄河拐弯的
再次,碛口与货源地、销售地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体化格局。上述碑 文中所提及的外地商号,有一些其实是碛口人在 当地开办的,而碛口镇上的商号,则有很大一部 分又是外地人所开。据《临县志》商业卷所载, 清末至民国初,碛口有正式挂号登记的坐商204家, 其中客商79家,约占39%。具体情况是:包头18 家,河口8家,河曲4家,绥德4家,府谷13家,孟 门22家,此外还有汾阳、平遥、孝义、吴城、曲 沃、邯郸、镇川堡、大麦郊等地人开办的,而且 这些客商开办的栈店大多规模较大。
附近。“筮泰店”(乾隆五十四年,1789),店铺 性质不详,位于东市街中段。从这几个店号的 分布位置看,乾隆年间后期碛口两大主街东市 街、西市街基本成型,而且除了沿街建筑外, 一些商号已经开始向山坡发展。 碛口寺庙的三通碑记反映了碛15商号数量 的增加。乾隆二十一年(1756),碛口最重要的庙 宇黑龙庙扩建,重修碑记施银“芳名录”里, 除了“功德主”陈三锡父子三代以及11位“领 袖人”和“经理人”外,只有长盛厂、广昌号 和广裕号3家商号。而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修 碛口另一重要寺庙西云寺时,重修碑记中,
仅从这三件事情上就反映出碛口商号在这一时 期数量的大幅增加,从而印证着碛口商贸的繁 荣。 因而才有前引“至道光初元,商务发达, 遂称水陆小阜”的说法,以及道光二十三年 (1843),为官多年后告老还乡的离石举人崔炳文 为黑龙庙山门题写的著名楹联:“物阜民熙小 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
三、碛口的鼎盛与衰落
பைடு நூலகம்
碛口古镇的发展也随之进入鼎盛时期。
3、我们还是以“施银”商号的数量和分 布范围来说明问题。同治五年(1866),碛口附 近的李家山重修天官庙,碑刻上的芳名录里, 有碛口镇商号132家,较道光年间增加了不少。 民国五年(1916),重修黑龙庙的碑记芳名录里, 本地商号132家,外地商号129家,其中包头24 家(1家为大义篓铺),河口8家(商务会及7家店 号),河曲5家,保德13家,府谷9家,黄河上游 地区合计为59家,约占外地商号总数的43%, 其余多为碛口周边地区的商号。民国八年 (1919),关帝庙(黑龙庙上庙)重修碑记芳名录里, 本镇商号219家,外地商号149家。
上述三条史料联系起来考虑,可以得出这样的 结论:
随着粮油故道的兴起,碛口镇在康熙末年诞生, 在乾隆朝前期得到发展,并已经是一个商贸重 镇了。 碛口经过乾嘉年间的发展,至道光初期已经 相当繁荣。乾隆、嘉庆两朝累计长达84年 (1736—1820),这一时期是粮油故道的发展阶段, 除土默特的粮油,吉兰泰的盐大量运销山西。 碛1:3是吉盐水运的终点,碛口因此而走向繁 荣。靠岸的货船渐渐增多,商号也多了起来, 碛口的街道大格局逐渐形成。
鼎盛之后便是衰落,碛口也未能跳出这个一般 的规律。随着20世纪20~30年代京绥铁路、同 蒲铁路以及山西境内太原至大同、太原至军渡、 太原至风陵渡几条公路的陆续修筑,晋蒙之间 黄河水运的重要性越来越下降,北路货物运销 碛口的数量越来越少。加之1938年至1942年日 军八次扫荡碛口镇,烧杀掠抢,给碛口生命财 产造成很大破坏,商人迁走,商号倒闭,商业 环境极其险恶,碛口镇由此而衰。虽然1942年 以后,碛口商业有所恢复,但仅仅是一个周边 地区商贸交易中心而已,其地位与影响根本不 能和以前同日而语。
其次是与外地的商业往来越来越密切,尤 其是与黄河上游地区商号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道光二十七年(1847)的外地施银商号仅限于碛 口周边的临县、离石、柳林、孝义、交口、汾 阳、介休、灵石、平遥等地。这些地区都是 “碛口货”的销售地,几乎没有山西以外货源 地的商号,只能说明这些区域对北路来货的依 赖。到了民国初年,施银商号除了周边州县, 更有包头、河口、河曲、保德、府谷等地的商 号,而且占到外地施银商号总量的43%。这几 个地区多为碛口的货源地,这说明货源地对碛 口的依赖程度在增强,也说明碛口的重要性大 为提高。
二、碛口的产生与发展
粮油故道造就了碛口。碛口之名源于大同 碛,因为这个惊险程度仅次于壶口的黄河“二 碛”古已有之,所以早在隋代碛口之地名就见 诸正史,不过是作为防御西北少数民族的要塞 而被提到的,与商运无关。“碛口虽无津渡, 而沿河渡口十三处必须取道于此”。“每遇陕 北告警,临首当其冲,碛实扼其要。历来办理 团防,必以碛口为关键。作为水陆运输商镇的 碛口是随晋蒙粮油故道的兴起而于康乾年间诞 生的。据《永宁州志》记载: “陈三锡,西湾 村人……康熙年间,岁大稷,三锡恻然隐忧,
1、 咸丰、同治两朝共计23年(1851~1874) 间,南方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北方有捻军起 义,甘肃、宁夏则发生回民起义。回民起义军 由西而东,转战河套、陕北一带,直接威胁到 黄河东岸地区。为此,管辖临县的汾州府于咸 丰三年(1853)将通判衙门移驻于碛口,并设千 总一名,驻兵90名。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事 后,清政府派出曾在东南沿海抗击过英军的三 元里民团领袖汪韶光任汾州通判。身为沿黄河 团练总办的汪韶光邀请曾在福建参加过抗击英 国侵略军、现告老还乡的临县籍武状元张从龙
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
班级:物理学二班 姓名:薛岗 学号:2012111207
碛口古镇的兴衰


碛口兴起的条件和背景 碛口镇的产生与发展 碛口镇的鼎盛与衰落 碛口的几个特点
一、碛口兴起的条件与背景

碛口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碛口镇兴起的社会因素
1、碛口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临县西南端的碛口因处于黄河支流湫水 河注入黄河的交汇口而得名。湫水河发源于 兴县境内的黑茶山南麓白龙山湫水寺,进入 临县后纵贯县境南北,在碛口入黄河,全长 122公里。源头海拔1500~1800米,入河处 海拔657米,落差下降比达到1‰。湫水河控 制流域面积较大,每逢暴雨季节,强大的洪 水挟带大量的泥沙砾石涌入黄河,在入河口 以下黄河河道东半部堆积成一个长约千米、 高出河床五六米的乱石滩,当地人称“麒麟 滩”。
领兵数百把守碛口,专门负责防御回民起义军渡 河。严密的防卫成功地阻止了回民起义军东渡黄 河,但不可否认,咸同年间的农民起义影响了晋 蒙粮油故道的正常运行,也影响了碛口的发展。 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商道和碛口发展的一个起伏期。
2、光绪年间(1876~1908)情况发生了较大变 化。一来回民起义平息下去,社会环境趋于安定, 通判衙门也从碛15移驻内蒙古东胜(光绪三十三年, 1907);二来内蒙古后套平原进入大开发时期,粮 油货源更加充足;三来甘草为主的中草药材及皮 毛产品供应量越来越大,吉兰泰盐水运销售也渐 渐解禁,重新恢复乾嘉时期的盛况。诸种有利因 素共同促成了晋蒙粮油故道商运空前繁忙的景象
发展的表面原因是水患冲毁了湫水河岸的侯台 镇及黄河上游的曲峪镇,两镇商民遂移居碛口; 更深刻的原因是粮油故道的兴起客观上需要碛 口作为水陆转运码头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两 镇的商民才会移居碛口。同时,这段史料也隐 含碛口在这次水灾之前已经是商运市镇了。
这一推测也得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重修 黑龙庙碑记》的佐证,碑中言及“碛口镇又境 接秦晋,地临河干,为商旅往来、舟楫上下之 要津也。比年来人烟辐辏,货物山积。”
据保存至今的乾隆年间的五块商号匾额来分 析碛口的街道和商贸业务。分布于西市街的有三 块,其中“永隆店”(乾隆四十七年,1782)为杂 货店,位于西市街南部,应该是从事当地商户的 生活服务业。“永顺店”(乾隆五十四年,1789)、 “永裕店”(乾隆五十九年,1794)均是粮油货栈, 分别位于西市街中段(沿街)和西市街北段(不沿街), 极有可能是经营口外粮油的接岸、贮存与销售。 其中不沿街的永裕店商号的存在说明碛15的建筑 已经在向卧虎山坡发展。分布于东市街的有两块, 其中“祥光店”(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骆驼店, 位于东市街东端附近,应该是接待北路粮油东运 的骆驼队的,说明碛口镇的街道已经扩展到西云
头得天独厚条件,又有湫水河谷可以进入吕梁 山区进而通往晋中的碛口,能很好地满足蒙粮 内运的需要,很自然就成为水陆转运的衔接点, 即晋蒙粮油故道上水路的终点、陆路的起点, 并发展成为繁忙的水旱码头型城镇。
蒙粮内运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经杀虎口 到大同再南下的陆路,一是由黄河水路而来至 碛口,然后走陆路至晋中。二者比较,后者的 运量比前者要大得多,其重要性和影响也要大 得多。其原因有二:一是晋北地区相对来说地 广人稀,粮食缺口不是很大,而汾州、太原地 区地狭人稠,粮食缺口大;二是长途陆路运输 难度大成本高,利润难保,而水路运输运量大 成本低,有利可图。乾隆八年(1743),山西巡抚 刘于义上了一个《为筹划将口外之米以牛皮混 沌运入内地事》奏折,详细比较了两种运输方 式的成本,认为陆路运输“为费甚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黑龙庙两碑记芳名录里,本镇商 号没有一家重复出现,这极有可能是商会有意统 筹安排的。据此可以推断,民国五年至八年间 (1916~1919),碛口有实力的商号至少有351家。
以上史料可以反映出碛口商业在清代末期及 民国初年的大发展及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首先是本镇商号的大幅度增加。仅施银商号, 即由同治年间的132家增为民国初期的351家,半 个世纪增加了1.7倍,平均每年增加4.4家。
运到内地已与市价相去无几”;而水路运至 碛口,再走陆路到汾州,“每石较市价可减 银四钱”,运到太原“每石较市价可减银二 钱” 北路来货大致有六种:粮食、胡麻油、盐、 碱、草药、皮毛,其中粮食油为最大宗,估 计占到总量的八成左右,故称这条商道“粮 油故道”或“粮油古道”。
黑龙庙位于临县南端湫水河入口处的碛口镇卧虎山。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钟 鼓楼碑记载:庙创建于明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道光年间重修正殿和东西耳殿。庙宇 规模壮阔,昭然入目。黑龙庙气势恢宏,总面积4800 平方米,是碛口的标志性建筑, 也是碛口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