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关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辛亥革命起因问题的文献综述学号:09313242 姓名:吴威其实,对于辛亥革命起因的问题史学界早就开始研究讨论了,无论是中国大陆学者,还是台湾学者,甚至是海外学者都有瞩目的研究成果。

他们一致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虽然有部分的偶然性,但其爆发是大量历史因素累积起来的共同结果。

其中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思想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在这里我想着重总结有关思想及政治因素的论述,至于其中的具体内容接下里我会仔细阐述。

一、引起辛亥革命的思想因素一场革命的发生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基础,各种思潮推动了并诱导了革命的发生。

辛亥革命前出现了的大量社会思潮,包括反清排满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国粹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思想因素为其中的三个内容。

1、反满排满思想。

对此研究较好的有刘大年的《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他更多的从阶级利益方面分析了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认为“辛亥革命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直接目标,具有浓厚的反满民族斗争色彩······辛亥革命中的反满问题是从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1高明和高燕军的《辛亥革命中的反满问题》2赞同并延续了刘大年的观点,将反满与阶级斗争进行联系。

钟珍维的《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反满问题》3、钟卓安的《辛亥革命与反满思潮》4和张振铎的《论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反满革命思想》5则都从当时危亡的民族局势来分析,反满思想的提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达到使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起来的目的。

2、民主共和思想。

郑克强在其《略论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思想》一文中认为“民主共和国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先进性和实践性”6这种思想的影响是十分有力的。

美国学者沙培德在《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之共和思想—国家与社会的制衡》7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情况的新视角。

《辛亥革命》史料集锦 (1)

《辛亥革命》史料集锦 (1)

《辛亥革命》教学资源资料与注释萍浏醴起义时发布的檄文材料当知本督师只为同胞谋幸福起见,毫无帝王思想存于其间,非中国历朝来之草昧①英雄,以国家为一已之私产者所比。

本督师于将来之建设,不但驱逐虏,不使少数人之异族专其利权,且必破除数千年专制政体,不使君主一人独享特权于上,必建立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

而社会问题,尤当研究新法,使地权与民平均,不致富者愈富,成不平等之社会。

——《丙午萍浏醴革命军实录》冯自由:《革命逸史》(下)金城出版社2014年版,第937—938页【注释】①草昧:草野,民间。

【解读】萍浏醴起义的檄文中,以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为口号,宣布破除数千年的专制政体,建立一个共和民国,将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体现于其中。

这是第一次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旗帜的大起义。

孙中山对萍浏醴起义的评价材料丙午萍醴之役,则同盟会会员自动之义师也。

当萍醴革命军与清军苦战之时,东京之会员莫不激昂慷慨,怒发冲冠,亟①思飞渡内地,身临前敌,与虏②拼命,每日到机关部请命投军者甚众。

稍有缓却,则多痛哭流泪,以为求死所而不可得,苦莫甚焉。

其雄心义愤,良足嘉尚。

独惜萍乡一举为会员之自动,本部于事前一无所知,故临时无所备。

然而会员之纷纷回国从军者,已相望于道矣。

寻而萍醴之师败,而禹之谟、刘道一,宁调元、胡英〔瑛〕等竟被清吏拿获,或囚或杀者多人。

此为革命同盟会员第一次之流血也。

由此而后,则革命风潮之鼓荡③全国者,更为从前所未有,而同盟会本部之在东,亦不能久为沉默矣。

时清廷亦大起恐慌,屡向日本政府交涉,将予逐出日本境外。

予乃离日本,而与汉民、精卫二人同行而之安南,设机关部于河内,以筹划进行。

——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38-239页。

【注释】①亟(jí):急切。

②虏:中国古代对北方民族的贬称,这里指清军。

③鼓荡:鼓动激荡。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复 习 思 考 题
6. 7. 8. 9. 10. 11. 12.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苏报》 《苏报》案 政闻社 四川保路风潮 共进会 文学 社 皇族内阁 长沙抢米风潮 武昌起义 黄兴 秋 瑾 同盟会中部总部
第 一 节 民 族 灾 难 的 深 重 和 群 众 斗 争 的 持 续 高 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日俄战争和英军入侵西藏
(1)原因 首先是为了讨好帝国主义,博取列强的信任。 首先是为了讨好帝国主义,博取列强的信任。 其次是为了应付国内的危机,欺骗人民。 其次是为了应付国内的危机,欺骗人民。 (2)新政的实施 a.政治上: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a.政治上: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 政治上 裁撤冗衙,节省浮费;裁汰书吏差役, 前”;裁撤冗衙,节省浮费;裁汰书吏差役,整饬吏 禁止捐纳买官;废止苛刑,准许满汉通婚。 治;禁止捐纳买官;废止苛刑,准许满汉通婚。 b.军事上 裁汰制兵练勇,编练新军和巡警, 军事上: b.军事上:裁汰制兵练勇,编练新军和巡警,下 诏从1902年起,编练新军, 1902年起 诏从1902年起,编练新军,全国计划编练陆军常备军 36镇 36镇,限2—5年练成。设立巡警部,以强化国家机器。 5年练成。设立巡警部,以强化国家机器。 c.经济上 振兴商业,奖励实业, 经济上: c.经济上:振兴商业,奖励实业,颁布有利于发 展民族工业的《商部章程》 奖励公司章程》 展民族工业的《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等, 设立路矿农务工艺各项公司,清查地亩,兴修水利, 设立路矿农务工艺各项公司,清查地亩,兴修水利, 发展畜牧,设立农务学堂与农事试验场; 发展畜牧,设立农务学堂与农事试验场;试办户部银 行。 d.文教上 废科举,兴学校,派留学,育人才。 文教上: d.文教上:废科举,兴学校,派留学,育人才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辛亥革命学生姓名: 刘俊杰学号: 100511311学校: 长春理工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摘要: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号日新,后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

广东香山人。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父。

早年先后求学于檀香山、广州、香港,行医于澳门、广州。

1894年5月,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

20世纪初,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首先出现排满字样,有的刊物明确主张颠覆清政府。

1903年,东京留学界思想愈益活跃,宣传民族主义、民权学说的刊物相继出版。

上海知识界也出现了新气象,公开倡言革命。

组织革命团体,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903年11月,黄兴建立华兴会。

以后,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江苏、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团体。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评述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评述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评述辛亥革命简介本论文旨在评述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转折点,为中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辛亥革命的起因辛亥革命起因于中国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国内外的种种压力。

晚清时期,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国内经济落后,民众生活困苦,社会不公现象严重。

同时,思想启蒙思潮的兴起和中国各地的革命组织的兴起也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的过程辛亥革命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武装起义和建立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首先在南方湖南、广东等地发起武装起义,革命党人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革命政权。

随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等人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并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建设工作。

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为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其次,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格局,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启了大门。

此外,辛亥革命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铺平了道路。

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在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了解中国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张超. (2016). 辛亥革命研究述评[J]. 理论月刊, (1), 117-117.- 贾鹏. (2012). 试析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社会变迁的影响[J]. 大众文艺, (6), 180-181.> 注意:以上参考文献仅供参考,请勿引用不可确认的内容。

近代史中有关辛亥革命的论文

近代史中有关辛亥革命的论文

近代史中有关辛亥革命的论文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亡图、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中有关辛亥革命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史中有关辛亥革命的论文篇一《浅谈辛亥革命》【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亡图、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它是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领导下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伟大革命。

尽管革命最终失败,但是这次改革尝试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封建民主孙中山成功失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在取得巨大革命成果之后,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也为本次轰轰烈烈的革命蒙上了失败的阴影。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他们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之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实力。

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权利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

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4年4月宣布实行“新政”。

此后,陆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辛亥革命的影响论文

辛亥革命的影响论文

论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完全意义的伟大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它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产生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同时,“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人民群众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造就了作为民主旗帜的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开展思想战线的斗争,彻底清除封建专制主义的余毒,把握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轨迹有重要的影响,对我们今天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然而,辛亥革命打断了正在进行的清末改革,并由于种种原因,迅速的失败导致了中国军阀势力的兴起,使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辛亥革命同样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关键词:孙中山先生思想,政治,宪法,官僚体制,经济,民族,文化,社会一:政治制度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最早提出以民权代替君权的革命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以无与伦比的勇气,率先揭起批判的大旗,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批判。

同时,作为革命活动,又以百折不饶的献身精神,对封建专制制度开展了武器的批判。

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六十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封建剥削与压迫,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使中国的政治生活由以落后于时代的封建制逐步迈向资本主义共和制转变,建立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二:宪法辛亥革命的目标之一是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民主制,为此中国需要一部共和民主宪法以实行民主政治。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便由此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而诞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并且辛亥革命时期独立的省份中,不少制定了自己的临时宪法,均具有近代国家先发的三大功能:第一:确定国家体制,政府组织和职权分配,以及各种职权行使的程序与方法;第二:规定人们所享用的基本权利和政治权利,各种权利行使的分际和人们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第三:规定一个国家主权的最高归属,以及这些主权行使程序的解释及修订的原则和限制。

辛亥革命资料

辛亥革命资料

辛亥革命资料概述辛亥革命,即辛亥中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

它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2月12日的时间段内,推翻了中国清朝的封建帝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

背景•清朝的衰落:清朝自康熙统治以来就陷入了衰落的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政权腐败,社会不稳定,外国列强入侵,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早期改良运动: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就有了一系列改良运动,试图通过借鉴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来振兴国家。

然而,这些改良运动进展缓慢,改变不了清朝政权的腐败局面。

事件经过1.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又称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之间,成为了清朝腐败统治的又一次打击。

清朝军队的溃败和对外国列强的割地赔款,使中国人民对清朝愈加失望。

2. 辛亥起义辛亥起义是辛亥革命的起点。

它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起义军首先在南京发动武装起义,接着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辛亥起义后,辛亥革命迅速成为一场全国性的革命运动。

3. 皇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宣统退位。

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帝制从此结束,中华民国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影响1.进步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前后,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迅速传播到中国。

许多留学生回国,带回了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知识。

2.新式教育的发展:辛亥革命后,新式的学校和教育体系兴起。

不再只有传统的经书教育,人们开始学习现代科学和世界历史。

3.妇女地位的提升:辛亥革命后,妇女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妇女也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

4.土地改革:辛亥革命后,土地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总结辛亥革命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统治,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促使中国人民意识到自己能够改变命运,激发了他们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渴望。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引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也被视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本文将从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与结果三个方面,探讨辛亥革命对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产生的影响。

一、辛亥革命的起因1.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近代中国的开放与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先进思想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国,引发了社会思想的变革。

–君主专制制度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引起中国知识分子的关注与思考。

2.国内经济社会变革:–农业经济的衰落与工业经济的崛起,使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封建土地制度与科举制度的僵化,限制了社会发展的空间和个人能力的发挥。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1.辛亥革命的筹备与发起:–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组织了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通过秘密策划和宣传,准备了革命的基础条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正式开始。

2.辛亥革命的进行:–辛亥革命的火力核心是南京临时政府,它组织了北伐和南伐等一系列军事行动,逐渐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期间,也发生了一些阻碍革命进程的事件,如都督府的辫发令、汉口起义等,但最终都被革命势力克服。

3.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影响:–辛亥革命胜利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于1912年辞去御位。

镇压革命的东三省被清廷放弃,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所创立的临时政府开始试图建立新的共和国制度。

三、辛亥革命对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影响1.封建礼教的瓦解:–辛亥革命通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瓦解了封建社会对民众的枷锁,为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创造了条件。

2.新的政治格局的建立:–辛亥革命创建了临时政府,并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为建立新中国打下了基础。

3.彻底改革的需求与困难:–辛亥革命既完成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如军阀割据、政治混乱等问题。

结论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论文索引(1952—1999)

辛亥革命论文索引(1952—1999)

李琪,“从俄文档案看辛亥革命时期沙俄对新疆的侵略——兼与俄罗斯学者E·别洛夫先生商榷”,《中国边疆史地研究》,03期,1999年。

里蓉、权芳敏,“辛亥革命期间满铁的侵华阴谋”,《历史档案》,02期,1999年。

詹延钦,“清末巡警与辛亥革命”,《史学月刊》,04期,1999年。

蒋美华,“辛亥革命时期女性家庭角色的变迁”,《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03期,1999年。

张笃勤,“孙中山辛亥革命前两度组建中华革命党考论”,《求索》,02期,1999年。

陈虹娓,“辛亥革命前夕梁启超袁世凯关系探幽”,《北方论丛》,04期,1999年。

居伟忠,“辛亥革命后社会心态冲突与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1999年。

黄少群,“风雨澳门回归路四──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中”,《党史文汇》,06期,1999年。

居阅时,“弃旧迎新——辛亥革命影响下民国初期的社会心态与经济发展”,《中国国情国力》,06期,1999年。

晏英,“近二十年湖北省辛亥革命史研究述评”,《湖北社会科学》,02期,1999年。

唐上意,“辛亥革命时期关于民族问题的论战”,《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1999年。

霍小平,“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教育”,《昌吉师专学报》,01期,1999年。

李跃乾,“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淮阴师范学院学报》,02期,1999年。

赵刚印,“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与人的现代化”,《贵州社会科学》,02期,1999年。

刘纳,“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价值取向”,《荆州师专学报》,01期,1999年。

宿丰林、包汉,“辛亥革命后盛宣怀的政治倾向──兼谈盛宣怀与孙中山、袁世凯的关系”,《黑龙江社会科学》,03期,1999年。

欧阳登科,“中国近代引进西方政治文化的两次尝试──—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研究”,《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2期,1999年。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杂谈辛亥革命摘要: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然而,辛亥革命最终却还是以失败告终,其失败原因错综复杂,却激发了国民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中华大地再次重现光彩。

本文从多方面对辛亥革命进行系列探讨。

关键字:辛亥革命经济政治民族意识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上对于辛亥革命的探讨不曾停止,本文主要是对经济、政治以及辛亥革命的失败三个议题对辛亥革命进行研究综述。

一、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经济(一)、讨论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关系,宋正在《辛亥革命与中国工业化》中指出辛亥革命所进行的现代化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第一次伟大飞跃,且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了两大创新。

辛亥革命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引入了革命的概念,并在实践中确立了中国工业化,也通过政治革命实现了自己的道路选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即颁布了一系列解除封建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如保护私有财产,保护工商业,在中央政府设立实业部。

在探讨中国工业化道路时,借鉴西方国家工业化经验教训,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以遏制垄断资本的产生。

1917—1919年,孙中山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工业化方案—《实业计划》,此外,结合《民权初步》开始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二)、沈渭滨在《论辛亥革命在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说,东南地区是晚清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社会转型机制准备相对成熟的区域,辛亥革命为其社会转型提供了契机。

从社会群体结构看,东南地区在辛亥革命后,传统的士农工商群体分野被冲破,新的社会阶层产生;从社会经济结构看,革命有力地促进了东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加速了农村经济变化和城乡经济的联动。

近代史辛亥革命

近代史辛亥革命
二、辛亥革命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从思想方面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封建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偏激思想。对文化的发展有些不良影响。
当时成功的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所以原搬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中山为约制袁世凯而更改《中华民国约法》,限制总统权力,设立责任内阁,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中止了《中华民国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这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它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持有该观点的认为它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认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状。更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
在此且不论辛亥革命是胜利还是失败,本文章只谈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经济、社会、边疆地区稳定团结、海外华侨的影响。

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

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

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篇一《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摘要:辛亥革命的爆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对近代中国经济而言,辛亥革命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思想,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但没有能带领中国经济真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关键词:辛亥革命;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经济思想;社会基础时光流转,一个世纪以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辛亥革命推翻了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无疑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那么,就近代中国经济来说,辛亥革命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一、辛亥革命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晚清以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思想中国自进入封建专制社会以后,重农抑商和政府主导就成为封建时代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

重农抑商是农业社会在经济思想上的突出体现,政府主导则是专制体制的题中之义。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内忧外患,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重重。

从1840年到1911年,即我们常说的晚清时期,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例如: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允许私人设厂、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以后实行的一系列新政。

特别是晚清时期的新政,其主要内容有:倡导振兴工商业,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民间自主地发展资本主义;制定并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律》、《试办银行章程》、《筹办矿物章程》、《铁路总表》、《奖励公司章程》等诸多促进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法规;对私人业主按照投资额度给予奖励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重农抑商与政府主导的经济传统在政策层面逐渐地为振兴工商、允许并鼓励私人自由发展实业的思想所代替,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思想开始在中国社会中产生并逐渐发展。

不过,专制政权的改革始终甩不掉浓厚的政府干预的色彩。

关于辛亥革命的中国近代史论文(2)

关于辛亥革命的中国近代史论文(2)

关于辛亥革命的中国近代史论文(2)关于辛亥革命的中国近代史论文篇二《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摘要】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

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全国范围内的起义运动接连爆发,只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民主、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辛亥革命;背景;成功与失败;评价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他们迫使中国签署《辛丑条约》之后,加剧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辛亥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国人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实行“新政”。

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经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

革命已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

这些青年学生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其中不少人在民族危难加深,群众自发斗争高涨的形势推动下,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国父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摘要: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旧历辛亥年)10月10日晚以武昌起义的爆为标志开始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主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一场革命。

此次革命迅速席卷全国,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为主要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912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这是辛亥革命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但遗憾的是,由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的妥协,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最终宣布流产。

关键词:孙中山,辛亥革命引言:1840年到1911年的中国,处于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之下,中国先后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作为抵抗侵略的正义一方,我们却遭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等清王朝一次又一次丧权辱国的行为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重,《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标志着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期间,虽然国人有过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等救亡运动,但都因未触及腐朽的封建统治制度而失败,辛亥革命的爆发,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的现状与命运,中国从此开始逐渐走上民主改革和发展道路。

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一)孙中山投身革命的原因及过程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学名孙文,又名逸仙,早期的孙中山目睹中国被外国侵略者欺辱而无力回击立志学医,希望通过强健国人的体魄来战胜敌人,但逐渐成长的他目睹清王朝的一系列丧权辱国行径、国人的麻木不仁,又受人民斗争的影响,开始向往革命事业,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被置之不理,这使他坚定了革命的目标,同年11月,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积极意义以及伟大精神的论文

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积极意义以及伟大精神的论文

摘要1911年农历辛亥年我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辛亥革命。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的背景因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人民革命”,肇始于19世纪末期,正是西方侵略势力大举渗入中国的时候,也是传统中国的制度与秩序被摧残破坏最严重的时期。

清政府由盛转衰,国人不断在各方面要求改革或适应无效后,许多内部冲突不能解决,进而延宕积习成弊,造成封建统治的政权发生动摇,终于激起孙中山革命。

其背景因素大致归纳有三。

一、清政府严厉统治与社会反清思潮清朝建立政权之后,表面上以“定胤民安,共享太平”为号召,其实用以(一)笼络(二)高压(三)屠杀(四)奴化[注1]等政策与手段,交兼并用,达成专制统治的目的:(一)笼络人心,利诱手段清朝统治者为笼络人心,乃采行下列措施:例如,为明思宗帝后发丧,以帝王之礼,宗室大臣罹难均以题谥。

朱氏贵族依旧恩养,文武衣冠悉维旧制,改订官制,汉满参用,收拾人心。

另外,钳制才士,奖励文学,优礼儒臣,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借以名诱、利诱、官诱,麻醉人心,防止加剧民族矛盾。

(二)高压政策,恩威并用清政府安定明朝人心后,采用高压,工于心计,严令薙发,禁除明制,改衣旗服,以测汉族人心之顺逆。

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警人之语。

尤有甚者,侵占田地,圈以标志,谓之“圈地”。

扫除反抗势力,用以严刑峻法,诛戮王族和忠实于明朝皇室的人士。

各省要隘驻扎重兵监视人民,人民之愤懑久蛰于心。

(三)屠杀处决,惨不忍睹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北方局势,进兵长江流域,希冀摧毁明朝最后挣扎。

“扬州十日”惨遭屠杀者有80余万,被掳与投井、投河、焚缢者亦不在少数。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新象中国
——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 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 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 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 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 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 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新象中国
——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南北议和
二、辛亥革命
人民英雄纪念碑——辛亥革命浮雕
●乱象中国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对内,对外
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乱象中国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天灾与谣言并存
中国长江流域各省的前景非常暗淡。……人民将 会成千上万地死去,难民营里出现霍乱和斑疹伤寒。 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昨天对我说,前景从来没有这 样糟糕,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受过这样大的水灾和饥 馑的威胁。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
●新象中国
——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袁氏当国:1912年3月10日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 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 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 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 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 同臻乐利。
——袁世凯
袁世凯和北洋将领在就任宣誓仪式上
●新象中国
——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三章 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 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论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论文)

论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论文)

论辛亥革命内容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既是一场革命运动,又是一场政治革新运动,同时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但是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是的花,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充分的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虽然它失败了但它开历史之先河,指明了中国今后应该走的道路。

关键词:辛亥革命运动意义道路一、辛亥革命的过程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国主义之命是从,将从中国人民手中夺得的权利拱手献给帝国主义,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

与铁路国有直接相关的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强烈反对出卖路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在清政府全力应付四川保路运动的时候,湖北新军中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乘机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一幕。

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

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武昌起义之后,立宪派纷纷表示赞成革命,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

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省起义过程中表现了高昂的热情。

新军士兵、会党群众、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海外华侨、爱国士绅、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贡献。

中国的政治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局面。

1911年十一月初十,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三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二十八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2]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同以前的各次革命比起来,是更完全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新的发展。这次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回忆辛亥革命的历史,继承和发扬这次革命的光荣传统,吸取它的宝贵的历史教训,在今天还是有重大意义的。”宋庆龄副主席也在序言中说:“在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的时候,回顾过去,重温这段历史,使我们的心中对辛亥革命的英雄们充满了崇敬。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和学习革命前辈的英勇斗争精神,继续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信心百倍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乱于上,民变于下,海外党徒,长江会匪,东三省马贼,环伺而起”,革命党人认为能解决中国问题“舍革命而无由”。从繁华城镇到穷乡僻壤,民变“几乎无地无之,无时无之”,其范围之广,频率之快,类别之多,为历史所罕见。帝国的新政已经陷入到重重危机之中。该书中,官僚立宪派之间的相互倾轧和两败俱伤;民间立宪派的热心呼吁和身体力行;慈禧太后作为最高统治者屡次表现出来的疲惫与无力……清末十年朝野百相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下层人民对新政的抵触并不能单单理解为抵触变革,更大的原因在于长期造成的官民隔膜、官民对立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观,朝野双方的互不信任、互相猜疑随着新政的推行反而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两者又缺乏对话机制,也没有基本的民权救济渠道,在情绪化的民意浪潮中,双方的割裂只能越来越大,立宪派官员们在设计改革方案时的谨小慎微,又反过来促使革命党人赢得了更多的信众。
李刚著:《大清帝国最后十年》,当代中国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