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地理知识点.doc
七到八年级地理知识点资料
![七到八年级地理知识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2a88de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4.png)
七到八年级地理知识点资料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相互联系的综合性学科。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较为全面地了解地理的知识体系,包括地球的基本观测、地球的气候环境、地球上的人文环境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初中生应掌握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球的基本观测地球的基本观测包括地球的位置、经度与纬度、地球的构造等方面。
充分理解地球的基本观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1. 地球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
2. 经度与纬度:经度是指地球上某处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也就是地球上“外纵”,范围为0° ~ 360°。
而纬度则是指地球上某处与赤道面的夹角,也就是地球上“外横”,范围为0° ~ 90°。
3.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地核、外核、下地壳、上地壳、地表。
其中,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公里。
二、地球的气候环境地球的气候环境是指地球上的气象、水文、地貌、植被等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初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气象、水文知识,以及不同地貌类型下的植被分布特点等方面。
1. 气象: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
初中生需要了解气象学的基本知识,比如什么是气压、风、气候等。
2. 水文:水文学是研究水的运动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初中生需要掌握水文学的基本知识,比如地表水、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等。
3. 地貌:地貌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和演化规律的一个学科。
初中生需要了解不同地貌类型的特点,比如丘陵、平原、山地等。
4. 植被:初中生需要了解不同气候区域下的植被分布特点,比如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等。
三、地球上的人文环境地球上的人文环境指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和社会关系。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地球上不同文化的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文化:初中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比如中华文化、西方文化等。
2. 社会:初中生需要了解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社会现象。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详解与归纳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详解与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f7edf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4.png)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详解与归纳初中地理主要涉及了地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下面我将重要的知识点做一个详细的归纳和解释。
一、地球的结构1.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由核心、地幔和地壳组成。
核心又分为外核和内核,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2.地壳构造:地壳是地球固态球面,主要由硅、氧等元素组成。
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自身轴心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
2.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天。
3.地球倾斜轴: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23.5度,这个倾斜轴导致了季节变化的产生。
三、地球的气候1.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量、湿度、风向、气压等。
2.气候影响因素:地理位置、海洋、陆地、高度等因素会影响地球的气候。
3.气候区划:根据不同气候特征,将地球分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区等。
四、地球的水资源1.地球的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蒸腾等过程。
2.水资源利用: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等方面的利用。
3.水资源保护: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五、地球的自然灾害1.地震: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表晃动现象。
2.火山爆发:地下岩浆喷发,产生火山口。
3.洪水:河流、湖泊等水体溢出引起的灾害。
4.干旱:降水偏少,土壤干燥,导致植被枯萎。
六、地球的环境保护1.废水处理: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会产生废水,需进行处理后排放。
2.大气污染: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等会造成大气污染,需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3.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各类生物的多样性。
4.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等,减少浪费。
七、地球的人类活动1.人口与城市: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加。
2.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
3.交通与通讯: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普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_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_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28880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1.png)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与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它带领我们探索地球的奥秘,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拓宽视野,培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和必考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2. 经纬网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 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即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二、世界地理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 世界的气候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3. 世界的人口和人种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4.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三、中国地理1.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2.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地理知识点总结打印版初中
![地理知识点总结打印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b8fa4f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0.png)
地理知识点总结打印版初中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内容。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地理知识点有助于增强对世界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略呈椭圆形的球体。
地球的南北两极的直径要比赤道的直径略小一些,这种形状称为“地球扁球”。
2. 地球的运动地球主要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中心轴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天。
3. 地球的区域地球表面有7个大洲和4个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4.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上的自然现象,包括气候、植被、水文和地形地貌等。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各有特点,需要我们了解和保护。
5. 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影响。
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和工业等。
二、地理知识的重要性1. 增强对世界的认识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够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从而增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地理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4. 帮助理解人类活动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对环境友好的行为和态度。
5. 增加文化知识地理知识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知识,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三、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1. 多用地理地图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要多用地理地图辅助学习,通过地图观察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等。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5dff5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6.png)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初中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下面是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供参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比较接近一个扁球体,不是完全的圆球体。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6万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
2.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白昼和黑夜的变化,公转使得地球的季节发生变化。
3.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4.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陆地和海洋表面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
-板块之间存在三种运动方式:边界推进、边界拖曳和边界碰撞。
5.地理勘测-制图是地理勘测的重要方法。
-制图工具包括经纬网、比例尺和图例等。
6.气候与天气-气候是地球其中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要素。
-天气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要素。
7.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带是指地球上按照气候特点划分的带状地区。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气候等。
8.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指的是从长时间尺度上看的气候变动。
-全球变暖指的是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
9.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指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水的总量。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式之间循环的过程。
10.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一定地区内居住和工作的人的总数。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
2.农业与农业问题-农业是指以农作物和畜禽养殖为主的生产活动。
-农业问题包括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等。
3.工业与工业问题-工业是指通过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进行生产的活动。
-工业问题包括工业化进程、工业结构调整等。
初中地理好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好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6009f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5.png)
初中地理好的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构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由地幔、地壳和地核等多个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它由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部分组成。
地壳的厚度在陆地上的大陆地壳最厚,约为30-70公里,而在海洋上的海洋地壳则比较薄,约为5-10公里。
地壳的表面不平坦,表现为山地、平原、丘陵等地形。
地壳的运动是地球构造的重要特征之一。
地壳会发生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折叠变形等不同方式的变形。
地壳运动会引起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
2.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地理科学。
在学习自然地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地球气候和气候带,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地球气候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和地球轨道的影响。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等。
每种气候带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和适应生物的特点。
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世界上有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利用方式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
地球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等多个部分组成的。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作用。
学习地球生态系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生存与繁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3.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空间组织和区域系统的地理科学。
在学习人文地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人口和人口分布、城市和城市化、以及交通运输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受到地形、气候、经济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学习人口与人口分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中考必备: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
![中考必备: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81dced490c69ec3d4bb7574.png)
第一章地球与宇宙(七年级上第3章)(一)我们居住的地球屮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 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 登高塑远(3) 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4) 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7) 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
(形成的原因:地球的白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卜•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地壳、地幔、地核(二入地球仪和地图赤道(0°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1 •地球仪: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经线 纬 线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 线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 周的圆圈圖弧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圖,每一条纬线口成纬线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等长) 就半球來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 全球来说,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指不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经纬线的特点:(1) 经线直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 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 111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1) 经度的划分是以木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 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
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 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全4册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全4册](https://img.taocdn.com/s3/m/912f16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c.png)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全4册初中地理的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与地球运动、地图与地理工具、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四个方面。
以下是每个方面的主要知识点: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状及其证据:地球是椭球形,证据包括地平线的弯曲和船只的消失等。
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公转一周需要365.25天。
3.地球的倾斜轴与季节变化:地球的倾斜轴导致太阳照射地球的面积不同,形成季节变化。
4.昼夜与不同地区的时间:经线与经度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时间差。
5.地球分带和时区:地球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大气候带,时区分为东经和西经各15度区域。
二、地图与地理工具1.地图的表示方法和要素:地图的表示方法包括平面地图和球面地图,地图要素包括比例尺、图例、经纬网等。
2.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GIS是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系统,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器或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3.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了解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的基本要素,如地理位置、大小比例等。
三、自然地理1.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了解陆地、水域和大气等基本概念,并能正确划分。
2.大地形:了解大陆、平原、高原、山地、盆地和丘陵等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气候与气象:了解气候带、气候要素和气象要素,并能解释不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水文和水循环:了解水的分布、供应和利用,以及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性。
5.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人文地理1.人口与人口分布:了解人口的概念和组成,掌握人口分布规律和人口增长的原因。
2.城市与乡村: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和区别,并能解释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3.经济地理: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模式,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4.交通与通讯: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作用,以及通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区域发展: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和优势,以及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31feb3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1.png)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全汇总0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0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0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0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0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06五带的划分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0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08海拔和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0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地理初中必有知识点总结
![地理初中必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43aa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6.png)
地理初中必有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直径约为12756公里,分为南北两极和东西两半球。
地球是地球与自转轴的夹角引起的。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交替。
3. 大地形、地形和地貌大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大致形态,如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台地等。
地形是地表形成地球表面的起伏情况和地面特征。
地貌是地形和地层组成的自然界面的特征的总称。
4. 地球的地壳结构地球的地壳一般分为岩石地壳和水文地壳。
岩石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和铝质岩石组成,水文地壳主要由海洋组成。
5. 地球的气候带地球的气候带分为寒极气候带、寒冷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和热带气候带。
不同的气候带对应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不同。
6.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分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水。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地下深层,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
大气水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水汽。
7. 地球的植被和动物地球的植被分为森林、草原、沙漠和冰川等。
地球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8. 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涝、干旱和飓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和地球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9. 地球的资源地球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主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政治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方迁往另一个地方的行为。
2. 城市和乡村城市是人口集聚、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地区,乡村是人口相对分散、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城市和乡村对应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有明显的差异。
3. 交通与通信交通运输和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连接国家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电子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0817e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f.png)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电子版地理作为一门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作为初中地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们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供广大学生参考。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1.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和北部,其北部临近蒙古国、俄罗斯,东部面向大洋洲,南部与东南亚相接,西部和南西部与南亚相连。
2. 中国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域,它的气候种类丰富,山地气候和丘陵气候是较为常见的气候类型。
3.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各异,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谷等地貌类型。
二、环境与资源1. 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水质和土壤的污染等环境问题。
2. 利用近海、沿海等区域进行海洋经济的发展,包括渔业、沿海旅游等。
3. 中国天然气、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储备量大,其中煤炭储备量为全球第一。
4.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也在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三、中国的分区1. 中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其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中部地区过渡地带,有草原、河谷、丘陵地形;西部地区则是山区、高原等地域类型。
2. 抓住分区的特点,可以有利于在社会和环境的不同背景下进行教育和发展。
3. 依据分区,进行不同层次的经济布局和开发规划,有助于促进地域差异的协调和发展的平衡。
四、自然灾害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容易受到风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2. 洪涝等自然灾害还带来了生命财产等方面的损失。
3. 抗击自然灾害不能光靠单一部门,需要社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五、人口和城市化1. 中国的人口总量达到了全球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人口流动性也很大。
2. 由于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因此城市人口持续增加,主要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力的转移。
3. 人口的城市化过程会带来城市交通、公共服务、污染等问题。
(完整word版)(超详)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完整word版)(超详)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75d82e7866fb84ae55c8d1d.png)
初中地理复习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平常生活:地理与平常生活亲近相关,我们能够认识天气,宽泛认识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细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够为非作歹,它要碰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相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敬爱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就地取材,扬长避短;③综合地解析问题;④具备可连续睁开的看法。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 中的图 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 =5.1 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全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全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模拟地球的形状,依照必然的比率进行减小的模型。
⑵意义:能够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容颜,认识地球表面各样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P5 中的图 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而且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而且与纬线垂直订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色:特点经线纬线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圆,每一条纬线自成形状特色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纬线圈均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纬度相同,长度相长度特色经线长度都相等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缩短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⑹特其他经、纬线①特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初步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 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别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初步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 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 W 表示,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地理初中重要知识点总结
![地理初中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f689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d.png)
地理初中重要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1.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大约为6378.14千米,极半径大约为6356.75千米。
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公里。
2. 地球的各种运动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这个过程称为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自转则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4天,自转周期是24小时。
3.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部分组成。
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地幔主要由岩石和矿物组成,地壳则是最外层的部分,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4. 地球的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多个方面。
气象则是研究大气层中各种天气现象及其原因的科学。
气候与气候有时一样,都具有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性质,但气象多指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态。
5. 地球的水文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情况十分复杂,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冰雪水、海洋等多种形式。
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是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6. 地球的生态地球上的生态包括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两部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灾害防治、环境污染控制等多个方面。
7. 地质与地貌地质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变化和演化的科学,它关注地球的构造、岩石、矿物等内容。
地质内容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形态,它涉及到山脉、平原、丘陵、河谷、峡谷等多种地形。
8. 地球的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地理研究这些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自然灾害。
二、人文地理1. 人口和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匀,全球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人口的分布与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等多种因素有关。
2.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是不平衡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而另一些国家则人口增长率缓慢。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2db5ee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3.png)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和地球运动•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海洋和大气组成。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周期是24小时,公转周期是365天零6小时。
•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倾角,地球倾角约为23.5度。
•造成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距离太阳近时较热,远时较冷,同时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呈一定倾角,导致太阳照射角度和日照时间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地球的潮汐现象:潮汐是因为地球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引起的。
潮汐现象是水平面上的涨潮和落潮交替出现的现象。
1.2 大气环境•海洋上空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何如形成的:地表上升温后,所在区域的气体密度会变得比周围区域更小,温暖的空气会向上升,形成高气压。
相反,冷空气密度较大,会在地表产生压力造成低气压。
•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气象现象;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范围地域内的气象现象的统计。
•温带和中游匀的气候特征:温带气候和中游匀气候的特征相似,夏季温度较高,冬季较低,降水分布均匀。
•气压和风力的关系:风力是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的气流形成的,气压越大,则风力越小。
1.3 地球动力环境•内力和外力造山的区别:内力的产生是因为地质力量的重叠堆积形成,外力的产生则是因为地震和山脉垂直地震等原因,可以改变山脉的形态和局部地形。
•大地构造和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论是研究大陆和海洋高程差异与地震溜所引起的地质变化;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表层的构造组成和运动规律。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一共分为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2 地貌与土地利用•地貌的类型和分类: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可分为高山地貌、丘陵地貌和平原地貌。
•农业文化区和工业文化区的划分:农业文化区一般是根据区域内的农产品种植和动物养殖等农业方面的特点来区分的,工业文化区则是指区域内工业发展方面的情况,例如钢铁厂、化工厂等。
(完整版)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0cbb18b8f67c1cfbd6b8dd.png)
初中地搭理考复习(一)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1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大小:表面积=5.1 亿平方公里;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二、纬线和经线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0 度 ~30 度为低纬度地区;30 度 ~60 度为中纬度地区;60 度 ~90 度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订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 W和160° E。
§1.2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
2 、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
2 、地理现象:形成四时(春夏秋冬)。
3、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4、海陆分布与天气: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5、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 米,气温下降0.6 ℃。
§1.3 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方向:有坐标: N 为北 S 为南 E 为东 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 ( 东西 ) 网确定方向。
二、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罕,坡度越缓。
山地五种不相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绝壁。
2、地形种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1、海洋与陆地:“七分 (71%) 海洋(四大洋),三分 (29%) 陆地(七大洲)”2、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 P29 图 2.6) 。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可打印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24164f5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d.png)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可打印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地理学通常是一门必修课程,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方便大家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第一部分:自然环境1.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约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周而复始地转动,一年约365天。
自转和公转是地球日夜、四季交替的原因。
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
地球的周长为40075千米。
3.大地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其中壳层最薄,大部分都在海底;地幔是岩石的层,占地球半径的84%;地核分内核和外核两个部分,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
4.地球的表面风貌地球的表面风貌分为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四个部分。
其中高原海拔较高,面积较大;山地则是由山峰、山脉和山间盆地组成;盆地指的是海拔相对较低,四周环山的地貌特征;平原区面积广阔,分为河流平原、冲积平原、成因平原和海岸平原。
第二部分:人文环境1.地球村与全球化“地球村”指的是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像村落一样的世界,世界各国已经日益紧密联系;全球化则是世界范围内交流加强、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并存等现象。
2.人口与城镇化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在一定时间内出生或迁移而来的人的总和;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现象。
3.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一定时间内地球上某个区域的温度、降水量、大气压力、湿度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天气则是指某一天或某段时间内的具体气象情况。
4.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地方相对地球其他地方处在的位置;区位优势则是指一个地方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带来的相对于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优势。
第三部分:地球资源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指在自然界中存在、且人类可以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源。
包括水、土壤、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资源。
地理初中考的知识点归纳
![地理初中考的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88808a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8.png)
地理初中考的知识点归纳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阶段,地理课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学习: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
-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气候与天气-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 气候影响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 天气现象:风、雨、雪、雷等自然现象。
水文地理- 水循环:水在地球表面的循环过程。
- 河流的分类与特征:如河流的源流、流域、支流等。
- 湖泊和海洋:湖泊的类型、海洋的构造和特点。
地貌学- 地貌的形成:地壳运动、风化作用、水流侵蚀等。
- 主要地貌类型: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分类: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等。
- 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酸雨、土地沙漠化等。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等。
- 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和问题。
- 城市规划: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绿化等。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作物的分布、农业区位等。
- 工业地理:工业类型、工业区位等。
- 交通地理:交通网络、运输方式等。
区域地理-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征。
- 区域发展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
-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初中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自然科学的知识,还涉及到社会科学的内容。
学习地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地理,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初中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d19a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a.png)
初中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与结构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呈稍扁扁的形状。
2.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其中地壳分为大洲和大洋两部分。
二、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一周被称为一昼夜,所以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昼夜。
2. 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公转轨道,地球一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
三、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1. 地理位置:地球表面的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和经度。
2. 地形特征:地球表面有海洋和陆地两种主要地形特征,海拔高度不同的陆地形成了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
四、气候与水文地理1. 气候: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有很大差异,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2. 水文地理: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五、自然灾害1.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等。
2. 气象灾害:包括飓风、台风、龙卷风、暴雨等。
3. 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干旱、冰雹等。
六、资源与环境1. 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2.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
七、地球与人类1. 人口与聚居地:地球上人口密集的地区称为人口聚居地。
2. 交通与通信:交通方式包括陆上交通、水上交通和空中交通,通信方式包括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以上是初中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运动、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气候与水文地理、自然灾害、资源与环境、地球与人类等内容。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知识点
![初中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2cf1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a.png)
初中地理知识点初中地理课程通常涵盖了地球科学、地图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行星。
-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24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
- 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约365.25天,形成了四季变换。
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表示。
- 地图有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
- 学会使用地图,包括地形图、政区图、气候图等。
3. 气候类型:-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全球气候可以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
- 气候类型影响着当地的植被、农业和人类活动。
4. 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不同的地形。
- 地形地貌影响气候、水文和生物多样性。
5. 水文特征:-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
-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6.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7.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速度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
- 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环境、交通等问题。
8. 文化地理:- 不同地区的文化、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构成了文化地理。
- 文化地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
9.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差异等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有助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联系。
10.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
-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初中地理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要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科学地理知识点
古代中国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
而地球则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及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二)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
1、两点之间相对高度和温度的计算:只需求出两点间相对高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进而可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n-1)d △H < (n+1)d n为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看等高线的间距,可知地面的起伏大小。
2、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坡度的大小
3、看等高线的闭合,可知地形类型
4、看等高线的数值,可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两地的温差、两地的坡度、地貌类型。
(二)五种地形:
1、0m:等高线表示海岸线。
2、平原:海拔高度在200m以下,等高线比较稀少。
3、丘陵: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在100m以下,坡度缓。
4、山地: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相对高对在100m以上,坡度陡峻。
5、高原: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相对高度较小,高原边缘等高线稠密,内部稀少。
6、盆地:周围高、四周低。
(二)
太阳: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
心温度高达1500万℃。
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
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
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产生过强的紫外线损伤皮肤。
3、太阳的结构: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层。
实际看到的主要是光球层。
光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黑子,色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主要是太阳风——两极的极光。
四、月球:
1、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
千米,太阳的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
2、月球的特点:
(1)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月球上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2)月球没有大气,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度差达300℃。
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
(3)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
(跳高跳远)
(4)月球的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是由于陨石撞击或火山喷发形成的。
五、月相的变化: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月相。
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朔望月,平均为29.53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亮——太阳(新月农历初一朔)
月亮——地球——太阳(满月十五十六望)
(三)
经纬网的应用:
(一)定位置:可通过经纬网确定某一个国家、区域、地方的大致范围。
(二)定方向:
1、常用方格状经纬网图(井字法)——方法:先注明各点的经纬度,再画经纬网,将各点在经纬网上标出即可。
(1)确定南北方向:
①同在北半球,值大者在北。
②同在南半球,值大者在南。
③一南一北,则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
(2)确定东西方向:
①同为东经度,值大者在东。
②同为西经度,值大者在西。
③一东一西,若经度之和<180,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
若经度之和>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若经度之和=180,则互为东西。
2、弧线式经纬网图(包括极点经纬网图)
(1)同一纬线上,互为东西方向。
(2)同一经线上,互为南北方向。
(3)北极点上看任意一点都朝南;南极点上看任意一点都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