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讲述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一、线网规划(一)线网规划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内容,线网规划应满足以下原则:(1)线网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并预留未来发展余地。
(2)线网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与地貌,城区线路尽可能沿城市干道布设。
(3)线网规划要考虑线路建成后的实际运营,不仅要满足城市主干客流需求,同时要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乘客换乘的便捷性,此外还应兼顾整个线网客运量负荷的均衡。
(二)线网规划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作用:(1)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立项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线路设计的主要依据。
(2)线网规划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建设顺序以及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3)线网规划是决定线网结构、换乘车站和换乘形式的基本依据。
(4)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
(5)线网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骨架,可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
(三)线网规划内容线网规划涉及专业面广,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主要内容包括前提与基础研究、线网规模和架构、分阶段实施规划等。
1.前提与基础研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和规划、城市工程地质分析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等。
2.线网规模和架构线网规模和架构是线网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线网合理规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分析与评价。
3.分阶段实施规划分阶段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
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和其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线路敷设方式和主要换乘节点方案,修建顺序规划,联络线分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和环境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国家标准规定,线网规划的方案主要包括线网规模、线网功能层次、线网空间布局等。
轨道交通线网架构类型及规划方案形成
轨道交通线网架构类型及规划方案形成一、线网架构的基本类型轨道交通网络的形式主要决定于城市地理形态(河流、山川等)、规划年城市用地布局和人口流向分布,主观决策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土地利用的控制与其他因素的影响,网络结构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可以体现出城市交通发展的历史特征。
典型的结构形态是网格式、无环放射式及有环放射式三种。
(一)放射型线网该类型的线网是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呈全方位或扇形放射发展,其基本骨架包括至少3条相互交叉的线路,逐步扩展、加密。
这类线网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市中心区的线路过多,否则不仅会造成工程处理困难,且易产生换乘客流过于集中的现象。
例如莫斯科地铁在中心区较为集中,在线网扩充规划中,需要考虑在城市外围增加弦线和大环形线,以缓解其矛盾。
放射线在中心区衔接的另一种方式是两条线在交通走廊并行产生两处以上换乘点进行换乘,以增加出行者换乘机会,分担换乘客流。
巴黎、新加坡和香港城市轨道交通均有类似的经验。
这种换乘方式从出行效果上看比单点换乘效果好,缺点是工程造价高。
对于全方位的放射型线网而言,穿越市区的直径线可以更好地解决城市外围区间交流问题,终止于中心区的半径线在市中心区可能产生大量换乘。
一般在工程特别困难或者对向客流较小时,才设置半径线。
中心区邻海(江)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呈扇形辐射,可以采用半径线,必要时为加强某一方向的辐射也可以设置“U”形线路。
放射型线网的突出优点:(1)方向可达性较高;(2)符合一般城市由中心区向边缘区土地利用强度递减的特点。
(二)设置环线的线网城市轨道交通环线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为加强中心区边缘各客流集散点的联系;二为通过换乘分流外围区之间的客流,可以减轻这些客流进入中心区所带来的压力。
伦敦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是世界著名的环线加放射线的构架形式。
在首尔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设置的环线,偏于中心区一侧,环线的形状依据城市形态和布局呈椭圆形,线路较长,其目的是沟通汉江两侧的各主要客流集散点,加强市区的交通周转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第一节 线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二、线网规划的主要原则 1、线网布设要与城市主要客流方向相一致 、 2、规划线路要尽量沿城市道路主干道 、 3、规划线路要尽量经过或靠近大型客流集散 、 点 4、线网规划要考虑资源共享 、
第一节 线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三、线网规划的范围和年限 1、范围: 、范围: 城市中心区域 城市周边郊区 2、年限: 、年限: 20至25年 近期规划 至 年 50年 远期规划 年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二、客流预测的意义和目的 客流预测将为以下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客流预测将为以下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1、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2、轨道交通制式和车辆选型 、 3、轨道交通系统设计能力、列车编组、行车密度 、轨道交通系统设计能力、列车编组、 和行车交路的确定 4、车站规模、站台长度和宽度、车站楼梯和出入 、车站规模、站台长度和宽度、 口宽度的确定 5、机电设备系统的选定及其容量和用电负荷的确 、 定 6、售检票系统制式和规模的选定,拟定票价政策 、售检票系统制式和规模的选定, 7、运营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评估 、
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线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预测 线网方案和规模研究 线网方案评价
第一节 线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线网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1、引导城市发展的布局 、 2、提供城市轨道交通立项的依据 、 3、突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整体的合 、 理性和科学性
第四节 线网方案的评价
一、评价过程及评价指标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第三节 线网方案和规模研究
一、线网方案的结构形态 (一)、 组成线网的基本几何单元 1、放射单元 、 2、网格单元 、 3、环线单元 、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概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是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骨干,是大众化、大运量、独立专用轨道的城市客运系统。
同时又是城市的大型基础工程,所以它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并且对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是一项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专业)规划,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鲜的课题。
我国对线网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受理论体系的制约,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线网规划却是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
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自1996年以来,有幸为广州、南京、青岛、天津、济南等城市主编“线网规划”,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并得到国内城市交通学界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认可。
为了进一步完善线网规划的方法,本文一方面向各位同仁介绍线网规划学术发展概况,另一方面对其中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推动该领域规划工作的发展。
2.线网规划发展2.1线网规划的历史自1863年伦敦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世界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已有43个国家的320座城市修建了轨道交通,其中115座城市修建了地铁,有一些大城市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总长达到100km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15个,最长的巴黎线网,整体规模已经超过550km。
在这些城市线网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各个城市对线网规划的认识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受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强调短期性、实效性和可实施性、因此忽视长远规划的意义。
同时受建设投资体制的影响,基本上是“建设一条线、研究一条线”,强调本线的合理性、忽视线网整体的科学性。
比如一些城市可以看到一条街道下敷设5、6条线路的不合理现象。
这些城市目前已经普遍意识到没有科学的长远规划的“遗害”,近年来开始对线网整体合理性的研究,但限于线网已经形成规模,这种规划完善往往是“补丁”式的。
第三章 轨道交通概论(线网规划)
顺序、附属设施规划。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及其他基地
的选址与规模研究、线路敷设方式及主要换乘节点方案 研究、修建顺序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线网的运营规划、
联络线分布研究、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及环
境要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12/13/2012
11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系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Mechatronic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12/13/2012
24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系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Mechatronic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线网方案和规模研究
无环放射结构形态
12/13/2012
客流预测 (4)客流预测的模型和方法
“虚拟现状轨道”模型 “远期轨道交通推算”模型 非集聚模型 “四阶段预测”模型
见教材P56-58
12/13/2012
17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系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Mechatronic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5)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1)背景资料的调查 (2)线网构架的研究
(3)实施规划的研究
12/13/2012
8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系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本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1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特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3。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缺点优点:①容量大②运行准时快速③能耗低④安全性高⑤无污染⑥用地省缺点: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②运营成本高昂,经济效益有限③建设周期长(一条线路的建设短则几年,长则可达十余年之久)④线路和车站均为永久性结构,一旦建成后基本没有调整的可能性。
4。
了解轨道交通发展几个常识:⑴中国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北京(1969)⑵世界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伦敦⑶中国首条铁路—吴淞铁路⑷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⑸中国自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⑹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铁最多的国家。
(7)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客运量最大的地铁。
①线路运能,即交通容量,也就是线路输送客流的最大能力,其指标是断面单向每小时最大的乘客通过量.②路权,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与其他交通的兼容程度.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2。
1 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磁浮交通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2.2地铁1.地铁的定义:轴重相对较重,单方向输送能力在每小时三万人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可以修建在地下或采用高架方式2。
地铁的特点:①容量大②速度快、可靠性强③安全性高④准时⑤运输成本低⑥用地省(不占用城市土地)⑦建设成本高⑧出行距离长,客运需求较大⑨污染少、噪声小(特点包含优缺点,其实回答轨道的特点)3.地铁系统的基本车型为A型车、B型车、直线电机B型车(Lb型车)三种。
A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3000mm(3m),B型车及直线电机B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2800mm(2。
8m)。
2.3轻轨1。
轻轨的定义:轴重较轻,每小时客运量为1万—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类型选择和线网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类型选择和线网规划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化,机动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严峻的交通拥挤,交通事故与环境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大城市的普遍关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字:城市轨道交通,类型选择,线网规划正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 尤其对一些处于发展中的大城市来说尤为严重。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不少大城市的发展出现深刻的变革,新市区或组团式卫星城得到发展,并且已形成一系列城市群。
近年来由于土地空间的限制,道路交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堵塞。
寻找一种合适的交通系统来解决行车问题已迫在眉睫。
由于现有街道状况的限制, 单纯依靠增加公共汽车或出租车的数量只能造成市中心交通繁忙地段更大的交通阻塞, 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是公共交通,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出路是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利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的运输方式, 并以客运为主。
包括有轨电车、地铁、轻轨交通、单轨交通和市郊铁路 5 种子系统。
轨道交通是现代化都市的标志之一。
一.类型选择当今世界, 地铁、轻轨、中心或侧导式橡胶轮新交通系统、全部悬索的空中列车、线性电机车、跨座式单轨系统、磁悬浮列车、无论是成熟的还是尚处试验阶段的轨道交通系统五彩纷呈。
我国目前正在运营、规划、筹建的轨道交通系统大致包括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独轨、城市快速路等几种形式。
1.有轨电车有轨电车输送能力为2 000~ 1 500 人/h, 运送速度一般为15~20 km /h, 与其他交通方式混合行驶, 能力较为有限。
只在大连等少数城市作为风景保留, 不宜推广。
2.轻轨交通根据我国城市情况分析, 通常认为人口在100 万~200 万人的大城市, 高峰小时形成2 万~ 3 万人客流, 配备轻轨交通系统已能满足公交客运的需要。
轻轨交通可以有专用车道, 也可以在地面与其他交通方式混合行驶, 多与城市道路网平建, 仅在交通繁忙道口或路段转入地下或高架。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网类型
轨道交通线网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上大城市轨道交通的 发展思路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 • 1)在原来的轨道交通线网基础上, 开辟快车线。如巴黎,莫斯科等。 • 2)在原来线网的基础上,向外围延 伸,线路逐渐延长。 • 3)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是长远的, 实施计划要分期、分段进行,保持 工程实施和运营的连续性,以便尽 快发挥效益。
联合式路网——各条线路 在同一平面内交叉。
分离式能更好的组织 大频率和高速度的交通, 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城 市按分离式路网修建。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方法体系 线网合理规模 类型及发展趋势 方案的形成 方案的评价 规划实例
4.5.1 路网线路间的基本形态
• 1. 线路之间无交叉
– (1)两条线路平行或近似平行布置: 如纽约曼哈顿地区的地铁。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方法体系 线网合理规模 类型及发展趋势 方案的形成 方案的评价 规划实例
1、主要交通走廊
• 主要交通走廊反映城市的主客流方 向,对其识别有以下方法:
– 方法一:经验判断法 – 方法二:出行期望路径图法 – 方法三:两步聚类识别法 – 方法四:期望线网法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方法体系 线网合理规模 类型及发展趋势 方案的形成 方案的评价 规划实例
纽约地铁线网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方法体系 线网合理规模 类型及发展趋势 方案的形成 方案的评价 规划实例
大阪市地铁线网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方法体系 线网合理规模 类型及发展趋势 方案的形成 方案的评价 规划实例
北京市轨道线网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方法体系 线网合理规模 类型及发展趋势 方案的形成 方案的评价 规划实例
4.5.2 线网类型
上图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10种 轨道交通线网型式: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选线基础
1、线路走向和路由
(8)尽量避让保护建筑
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线路充分重视历史保护建筑的价值,尽最大 可能进行避让,切不可影响历史保护建筑的
安全。在满足线路技术标准技术条件下应尽
量避让,需穿越的应进行穿越可行性和可实 施性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设计。
2、通过特大型客流集散点的路由选择
特大型客流集散点:一般来说,产生上下车3万人次/h或20万人次/d及以上客流量的地点。
线路起讫点不应设在市区内大客流断面位置, 也不不宜设在高峰断面流量小于全线高峰小 时单向最大断面流量 1/4 的位置(大不设小不 设)。起点设在大断面,车厢满载不利客流 组织,终点在大断面延长请客时间,降低运 营效率。在断面客流量小处,降低满载率和
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运营效率,不利于行车组织交路的合理匹配。
城市规模大小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城市道路线网 状况
城市人口密度
对站间距离的要求
线路长度
3)车站站位选择的原则
有影响其安全的建筑。因此,轨道交通对穿
越地块以后的综合开发是有相当影响的。
1、线路走向和路由
(7)根据城市经济实力进行选线, 减少拆迁工程
为了降低造价,除有计划地与旧城改造结合 之外,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建筑物拆迁和沿线
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各类管道切改工程。此外,各城市应根据各
自经济状况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建设。
地面线是指在较空旷、道路和建筑物稀少的地带,采用类似普通铁 路的路基作为轨道基础线路形式。地面线的路基一般要高出通过地 段的最高地下水位和当地五十年一遇的暴雨积水水位,以避免路基 出现淹没、翻浆冒泥而影响运营。
1)地下线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复习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复习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论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服务于城市客运交通,通常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总和。
它具有运能大、速度快、安全准时、成本低、节约能源、乘坐舒适方便以及能缓解地面交通拥挤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特点,常称为“绿色交通”。
2、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可以分为: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公共交通:常规公交(无轨电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其他);轨道交通(轻轨、地铁、市郊铁路、其他);辅助公交(旅游车、单位客车);特殊公交(轮渡、索道)准公共交通:出租小汽车、合乘小汽车私人交通:自行车、步行、小汽车、摩托车3、轨道交通的分类一: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1)市郊铁路:又称为通勤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千米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服务于上下班的乘客,一般站距较长,对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到周围卫星城的作用十分明显。
运量每小时可达60000—80000人次。
(2)地铁铁路:地铁是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全封闭的地下隧道内,或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单向高峰小时断面流量30000—70000人次。
(3)轻轨交通:是指以有轨电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每小时单向载客运量10000—30000人次。
(4)独轨交通:是车辆或列车在单一轨道梁上运行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每小时单向5000—20000人次。
(5)自动导向系统(AGT):是一种通过非驱动的专用轨道引导列车运行的轨道交通。
(6)有轨电车:最大小时流量15000人次(7)磁悬浮列车:依靠电磁吸力或电动斥力将列车悬浮于轨面上,实现列车与地面轨道间的无机械接触,再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4.逐线扩充规划法
逐线扩充规划法是以原有轨道交通网络为基础, 进行线网规模扩充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此,必 须在已建线路的基础上,调整现有规划中的其他未建 线路,扩充新的线路,将每条线路依次纳入网络后, 形成最终的网络方案。
5.全新的线网规划方法
1)“面”的分析 所谓“面”的分析,就是在整体上把握结构形态,拟定轨道交通网络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本结构
日本学者曾总结了18种不同类型的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模式,如图2-1所示。
尽管每座城市线网的构架都各有特色, 但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图2-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类型
1.放射形(星形)线网
放射形线网一般是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呈全方位或扇 形放射形式发展。其基本骨架包括至少3条相互交叉的线路, 并逐步向外围扩展、加密,线网中所有线路间都可以在换乘 站实现直接换乘。规划这类线网时,要避免市中心区的线路 过多,否则不仅会造成工程处理困难,还容易产生换乘客流 过于集中的现象。
间距为0.8~1.2 km;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郊区段的站间距 为3~5 km。
3)站点工程实施难度的大小 轨道交通线路一般经过城市的中心城区。但
中心城区到处高楼林立,道路下方市政管线密布, 有的地方还建有立交道路,因此中心城区的轨道 交通站点设置还必须考虑到工程实施难度的大小。 当站点位置移动对其他方面影响不大时,可选择 工程实施难度小的位置设站。
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方法
点线面要素层次分析法以城市结构形态和客流需求的特征分析为基础,对客 流集散点、客流分布、主要对外辐射方向及线网结构形态进行分层研究。 “点”“线”“面”既是三个不同的类别,又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研究要素。“点” 是局部、代表个体性的问题,即在规划时考虑客流集散点、换乘节点的分布; “线”代表方向性问题,即在规划时考虑轨道交通走廊的布局;“面”代表整体 性、全局性的问题,即线网的结构和对外交通出口的分布形态。 1.点线面要素层次分析法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
• 设备,折返线既可供列车折返,也可供列车临时停留检修 • 缺点:列车走行距离较长。 • ⑵站前折返
(a)终点站站前折返时的交叉渡线折返
(b)中间站站前折返时的单渡线折返
• 优点:列车走行距离较站后折返短,在进行折返作业时, 乘客同时上下车从而缩短停站时间;列车正线以及站线长 度缩短,有利于车站造价的节省。
• ②正线交接班有关规定 • ◆驾驶员在正线交接班时应提前20min至有关地点出勤, 出勤方式按部门制订的相应规定执行; • ◆驾驶员在途中交接班时必须向接班人员说明列车的运行 技术状态及有关行车注意事项,并填写在驾驶员报单上,内 容包括制动性能、故障情况、线路情况、当前有效调度命令 及执行情况以及其他必须交接的情况。
3.1 客流计划
1 客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市轨道交通线路在某个方 向上通过的乘客人数。 客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的变化。 ⑴一日内各小时的客流变化 ⑵一周内每日客流的变化 ⑶季节性或短期性客流的变化 ⑷各条线路客流的不均衡 ⑸各个方向客流的不均衡 各个方向客流的不均衡系数如下公式所示。
• 缺点:出发列车豫到达列车存在敌对进路;因列车进站或 • 出站侧向通过道岔,列车速度受到限制、影响乘坐的舒适 感;在大客流的情况下,站台秩序会受到影响。 • ⑶混合交叉
混合折返示意图
• 三 列车停站设计 • 1 站站停车
即:列车在全线所有车站均停车,如下图所示。
停车站
• 此停车方案的优缺点如下: • 优点:线路上开行列车种类简单、乘客无须换乘,运 营组织也简单等。 • 缺点:在跨区段、长距离出行乘客比例较大时,站站 停车在车辆运用与服务水平方面均未达到最佳状态。
⑶ 列车收车工作 其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
接车作业 列 车 收 车 工 作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第三章-车站
二、车站平面布置
车站布置的原则是力求紧凑,能设于地面的
设备,尽量设于地面,以降低造价。 车站原则
上由站台、站房、站前小广场、垂直交通及跨线
设备等组成。其中站台是最基本的部分,不论车
站的类型、性质有何不同.都必须设置。其余3
部分,一般情况都设置,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其中的某些部分可能
16
高架站的跨线设施如在高架桥上再设 天桥,对于乘客来说会加重负担,安全感 差,又占用较多高架站台面积,增加高架 站结构的复杂性,提高了造价,也影响景 观。因此,通常应该尽量利用高架桥面以 下的结构空间解决跨线功能,也可以在解 决高架站的垂直交通时,同时解决跨线问 题。但要注意避开道路的交会路口,以满 足道路上空的限高要求。
9
2.站台长度
站台长度由车辆编组的计算长度决定。考虑到 停车位置的不准确和车站值班员、司机确定信号 的需要,一般需预留4m左右。
10
3.站台宽度
确定站台宽度的主要依据是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在 高峰小时内车站汇集了全日乘客人数的10%~15%。在高 峰小时内客流也不均匀。
11
12
4.站台高度
站台高度指站台到轨顶面的高度,与车型有关。 站台与车箱地板面同高,称为高站台;站台比车 厢地板面低 一 、二个台阶,称低站台:我国生 产的轻轨样车,车厢地板面到轨顶面的高度为 950mm,车辆第一踏面距轨面650mm,所以站台高度 900mm为高站台,650mm或400mm为低站台。采用高 站台时,考虑到出于车辆弹簧的挠度,在最大乘 车效率时,车厢地板下沉的范围在l0mm以内.故 高站台高度宜低于车厢地板面50~100mm为宜。
19
地下铁道车站的出入口及通道的数目 和宽度应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条件和客流量 确定,并考虑紧急情况下,站台的乘客和 停在列车内的乘客必须在6分钟内全部疏散 出地下站并上到地面。 出入口及通道宽度 应根据高峰小时客流量计算确定,采用宽 度一般不小于2m,最小不得小于1.5m。地 下通道净高一般为2.5m左右。
城市轨道交通作业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作业练习答案第一章绪论和城市轨道交通概念与基本特征1.轨道交通:是以轨道作为导向的公共交通系统。
2.简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
主要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AGT自动导向系统、独轨铁路、磁浮铁路等。
3.城市产生交通拥挤的原因。
产生交通拥挤的原因主要有:(1)城市化进度的加快。
由于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造成城市人口剧增,人口出行数量与交通流量也随之大大增长。
(2)城市内部的专门化。
这反映在人们为了分散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活动而出行。
这些活动尽管是相互独立的,但人们必须要为之而旅行。
(3)供需的时间匹配问题。
大部分城市运输设备的运输供给能力很大,但相对固定,而交通需求是每天每时变化的,这导致了高峰期的交通问题。
(4)供给对需求的刺激。
城市运输能力的增长具有自败性,即运输能力富裕所产生的交通服务的改善将导致更多的需求,从而使系统重新处于拥挤状态。
4.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种类有哪些?与城市道路交通相比,他们有何优势?答题要点: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种类主要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AGT自动导向系统、独轨铁路、磁浮铁路、机场联络铁路、轻快电车等。
与城市道路交通相比,其优势主要有:(1)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采用了高密度的运转方式,列车发车间隔时间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车辆数多,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单向高峰小时运输能力:轻轨铁路为1万到4万人,地铁为4万到6万人,市郊铁路可达6万到8万人。
(2)有较高的准时性。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由于在专用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扰,既不会产生拥堵现象,也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按图行车,具有可靠的准时性。
(3)有较高的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没有平交道口,全封闭、全立交,不受行人和其他交通工具干扰,有较高的安全性。
(4)有较高的舒适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轨道比道路平坦,行车平稳。
有的车辆、车站装有空调、导向设施等设施,乘车条件优越,舒适性较好。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第三章
2.乘客情况抽样调查 乘客情况抽样调查是指用乘客情况样本来近似地代替总体
客流情况的调查方式。乘客情况抽样调查通常采用问卷的方式 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乘客构成情况和乘客乘车情况两个方 面。
进行乘客情况抽样调查时,必须首先确定抽样方法和抽样 数,以确保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实用意义。表3-1为美国交通部 规定的家访出行调查抽样率。
(三)城市形态和土地布局
1.星形结构
星形结构(见图3-3)轨道线网的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 中心,且有多条线路(至少3条)与换乘站相连,所以能显 著改善市中心的拥堵情况,减少市中心与城市周围地区之 间的交通阻力,突出市中心的重要地位。
图3-3 星形结构
2.树状结构
树状结构(见图3-4)的轨道线网可引导城市呈带状中 心结构发展。树状结构轨道线网的车站设置比较紧密,换 乘站之间的线路客流量较高,车站周围开发的土地很容易 连成一片,从而在市中心形成一段密集的城市开发带,引 导城市形成密集的带状中心。
3.可持续性原则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用最少的 资源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利 用的相互影响,处理好满足需求与引导发展的之间的关系。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建 设必要性分析、客流分析预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系 统选型、车辆与联络线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建设时机分析和用 地控制规划等。
(2)断面客流量。包括分时与全日各断面客流量,分时与 全日最大断面客流量,以及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3)乘客构成。包括全线持不同票种乘客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 车站分别按年龄、家庭住址和出行目的等统计的乘客人数及其 所占百分比,从不同距离、以不同方式、需不同时间到达车站 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_第二篇第三章2
• (二)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各种制 约条件
• (三)与运营有关的影响因素
线网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 2、形态分析法:在总结现有世界个大城 市轨道交通路网形态的基础上,从形态 分析的角度提出一些共同的网络形态
• 日本学者曾提出18种类型,他们基本上 是单线形、环线形、十字形、三角形、 辐射形、网络形为单元组成的。
4、加强对外交通与市区的联系,方便卫星城镇与市区 的联系,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
5、以高品质的供给引导交通方式选择的良性转移 6、节约能源,避免大气污染,改善环境。 7、启动内需,聚集商贸及房地产开发,支持旧城改 造和新区开发,并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 有非可逆性,线路一经建成不可更改。因此规划布局合理 和规模适当的线网就显得很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 交通结构的合理性、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如 果作为前期基础研究之一的线网规划发生失误,后期则难 以挽回,因为用地控制、规划导向均与线网直接相关。
稳定性:规划核心在空间上(城市中心区)和时间上(近期)要 稳定。
线网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 4、客流分析法:最传统的规划方法,它的理 论基础是交通工程学。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大量 客流资料的基础上,有OD调查作为研究的基 本资料。
• 香港地铁路网和广州地铁早起路网就是用这种 方法规划的。从香港路网修建的实践看是比较 成功的,他们今天实际发生的客流与当年预测 值相比,误差在5%以内。
二、 线网规划的主要原则 1、适应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远景客流预测分析,
合理选择线网布局,正确把握土地利用,特别 是地下空间利用与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适应城市总体规划的交通结构 轨道交通线路应考虑与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对 外客运交通枢纽(火车站、轮船码头、长途汽 车站、航空港)的联系,以适应城市总体规划 的交通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城市实力和工程施工影响的承受能力,近 期可能实现的规模。 从两方面计算:交通需求;线网合理的服务覆盖 面 1、按交通需求 L=Qαβ/γ 1)未来出行总量分析 Q=mτ a、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远景人口控制目标 b、出行强度的分析预测 影响因素:城市的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 设施的完善程度,表3.1
3.5线网客流预测及案例分析
一、客流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线网规划的优劣评判依据是交通效果,最主要的 的定量分析方法就是通过交通模型对未来的交通 情况进行预测。 模型的成熟程度是保证预测可信性的前提,成熟 程度的含义: 1、模型结构与城市交通规律的吻合程度 2、基础资料的完整程度和可靠性 3、模型操作者成熟程度
二、客流预测的方法 1、预测年限 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以城市总体规划的远期年 限作为预测年限,远景年限不确定。 2、测试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交通预测四阶段:出行产生、出行分布、方式划 分和交通分配。 方法:START、TRIPS方法,前者适用于交通情况、 出行分布、出行结构,后者适宜与网络交通和客 流分配 技术路线:如图3.5 3、START模型简介 4、TRIPS公交模型
2、评价的方法 分两个层次进行:预选方案的排序与优选 候选方案的综合效益评价 3、评价过程 二、预选方案的评价 此阶段是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计算各线 网方案的广义效用函数值,进行排序与优选。 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全面、准确反映线网特征,具有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指标定义清楚、计算方法简单。 2)可操作性强,不论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 易于比较。
2)线网的运营效果 线网的运营效果分为运营成果和运营效率。 3)线网的实施条件 包括:实施的工程难度较低;近期线网的结 构、实施及运营条件较好。 4)线网的社会效益 出行时间的节省、出行质量的提高、对城市 交通的改善 5)战略目标 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与城市交通的规划的战略一致。
面:是整体形态的控制,拟订轨道交通线网的基 本构架; 点:是对线网服务对象的甑选,对城市大型客流 集散点的分析; 线:即交通走廊的分析,线网内各线路可能的路 径分析。 1)整体形态控制-拟定轨道交通线网基本构架 城市背景研究和拟定线网基本构架: 2)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分析 3)交通走廊分析和线路路径的可行性 2、研究过程 分为六个阶段:
二、线网构架的一般方法 线网构架的分析过程系统化是保证线网科学合理 的关键,构架研究应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 结合、定性为主的研究方向。 定性分析:是指对城市的背景分析,对方案工程 问题的比较论证,对远景各种边界条件的合理判 断等。 定量分析:是指利用先进的预测模型,对远景交 通需求分布进行预测。 1、基本思路 线网是系统工程,线网构架研究必须分类、分层 进行分析研究,面、点、线既是3个不同类别也 是3个不同层次的研究要素。
2)交通方式结构分析 影响因素:居民出行的特征、未来交通的 发展战略以及可能提供的交通方式。 ①公交出行的比例 定性分析为主,估计,远景比例应在50% 以上 ②轨道交通方式的比例 50~55% 3)线网负荷强度 我国采用高运量、低密度的模式
2、按线网覆盖面推算线网规模 L=S/m 1)轨道交通车站的吸引范围 市中心区:线路两边各750m 边缘区:线路两边各2km 2)线网密度 我国取1.2km/km2
第一阶段:方案构思 第二阶段:归纳提炼 第三阶段:方案预选 第四阶段:预选方案分析和交通测试 第五阶段:调整补充预选方案,甑选候补方 案 第六阶段:推荐最终方案
3.4 线网合理规模研究
一、合理规模的含义 合理规模:就是合理的轨道交通方式的供给水平。 合理规模的研究的基础是城市的总体规划和远 景控制规模,可以进行静态计算,还要根据城市 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性的分析,最终检验是交通模 型的测试。 二、研究方法 合理规模从需求和可能两方面研究: 需求: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结构形态和出行量 及方式分析规模
五、线网运营规划 1、目的和内容 目的:研究每条线的运量等级、运行方式、运行 路线的运行系统和规模。 内容:划分各线运量等级、研究运营组织方式、 规划运营方式。 2、各线运量等级的划分 1)轨道交通运量等级的划分 分为两类:大运量、中运量 大运量:重运量和次重运量,高峰小时单向断面 运输能力3万人次 小运量:高峰小时单向运能1~3万人次
4、线网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1)近期为主,远期看发展; 2)远期为主,近期逐步实现; 3)线网规划缺乏权威性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趋势: 1)在原基础上开辟快车线; 2)延长线路,尽量考虑地面和高架,降低造价; 3)注意城市发展的需求,保持工程实施和运营的 连续性,充分发挥效益。 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立足点。
3)评价指标的筛选遵循以下原则:①目的性强; ②可量性;③具有一定的灵敏度;④公正合理; ⑤容易处理。 2、评价体系结构及指标 评价体系:五个子系统 1)线网长度 2)线网密度 3)非直线系数 4)换乘节点数 5)覆盖中心区面积率 6)与大型客流集散点衔接数量 7)日客运量
8)客流不均衡系数 9)换乘系数 10)线路负荷强度 11)工程难易程度 12)近期线网的实施性 13)公交平均出行时间 14)公交出行比例 15)平均机动车速 16)与土地利用吻合程度 17)沿线土地开发价值 18)线网发展适应性
4、尽端折返点的设置和线路外围点的设 计有利于增加吸引力; 5、与其他的交通方式有良好的衔接; 6、要考虑残疾人出行通道。 7、减少视觉侵犯和群体障碍 8、减少噪音和震动效果; 线网规划存在的不足: 1、缺乏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的动态平衡 研究; 2、缺乏投资与效益的宏观分析; 3、线路走向缺乏论证而不稳定;
三、车站站位及主要换乘点规划 1、车站站位 主要考虑: 1)较好的客流吸引力 2)有利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与配合 3)满足运营的要求 4)满足可实施性的要求 2、换乘点的要求 1)换乘点的分布 2)换乘的方式
四、线网建设顺序规划 1、研究目的 科学的修建顺序规划是对线网规划稳定性、连续 性灵活性的重要保证,为政府部门进行财政计划 和安排工程修建程序提供参考。 2、修建顺序规划的原则 1)近期突出可实施性,远期既要有宏观控制性 又要留有调整的可能性; 2)实施顺序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土地开 发、重点建设项目相结合,支持城市总体规划 3)实施顺序受制约的根本因素:工程投入、交 通效果、城市政策。
三、候选方案的综合评述 经过预选,推荐2~3个候选方案,以定性分析为 主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得出推荐的线网方案。 1、线网结构 1)基本特征:与城市结构特点符合程度。 2)覆盖性和密度 3)对外延伸和接口条件 2、运营效果 1)承担的客运量 2)客流的直达性和均衡性 3)平均乘距和在乘时间
3、实施 1)近期线网的实施性 2)工程难易度 4、社会效益 1)出行时间减少和出行舒适度两方面的出 行质量 2)城市平均机动车速度的提高程度 5、战略发展 1)与土地利用的吻合程度 2)沿线开发价值 3)发展的适应性
优点:方向可达性较高;符合土地利用强度递减 的特点 2、设置环线的线网 作用:加强中心区边缘各客流集散点的联系; 截流外围区之间的客流通过环线疏解 轨道交通环线必须十分谨慎采用。 3、棋盘式线网 棋盘式线网特点平行线多、相互交叉次数少。 适合于市区呈片状发展、而街道呈棋盘式布局的 城市。 优点:布线均匀、换乘点分散;线路直易施工。
第三章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3.1 概述
一、线网规划概述 大运量、快速、独立轨道的城市轨道交通具备了城 市骨干交通的基础,受客流吸引范围和线路走向的 局限,单一的轨道线路难以难以满足需要,必须形 成网络才能成为交通骨干。 线网规划中要考虑的目标: 1、尽可能与交通目标一致; 2、尽量经过人口聚集地,以吸引客流 3、与其他轨道交通有良好的换乘条件;
3、轨道交通设施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工程用地 4、轨道工程立项的依据 线网规划 三、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背景研究、线网构架研究、实施规划 研究 1、城市背景研究 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 城市交通现状与规划 2、城市构架研究 3、实施规划的研究
3.2
线网规划的方法体系
一、概述 线网规划的“三性合一”:稳定性、灵活性、 连续性。 特点: 1、既有独立性,又要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 合 2、多项子方法的集合体系 3、既要注重本身的运行机制,又要注重与外 部的关联 二、规划年限与范围 城市建成区范围,明确重点研究范围 年限:近期与远景
研究的基础: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 展目标和战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轨道 交通建设现状。 三、规划的层次与方法 1、层次:面、点、线 2、规划方法 交通规划理论是主线 1)交通分析为主导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4)近期规划与远景规划相结合 四、技术点有层次有步骤实施 5)讲实效,考虑工程和运营的连续性、效益性, 首先支持既有线路的增长 6)考虑车场的布置、行车组织方案、以及所需的 配套线路工程。 规划技术路线,如图3.10 3、线网修建规模 1)按客运需求分析 2)按线网覆盖密度分析 3)按投资可能性计算 4)按工程实施常规进度分析 5)线网规模的确定
4、没有预留适度的后续工程条件; 5、没有预留轨道交通工程用地。 二、线网规划的目标 1、城市规划的目标 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包括: 城市土地发展方向和结构形态; 城市功能的改造; 交通战略目标。 2、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轨交通是耗资巨大的工程; 城轨交通耗时长; 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线网规划是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和环境改善的重要 保证 。与城市规划是相辅相成的。
3.6
线网方案综合评价
线网方案评价是线网构架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 的原理,征求专家意见,建立评价体系和相应的 评价方法。 我国城轨交通线网系统的评价有待完善。 一、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 1、评价准则 1)线网的结构特征 线网的结构特征是指线网的空间尺寸和协调性
4、车场用地规模估测 车场规模的大小与其所承担的检修工作量 有关,也与出入线和站场线路布置型式有 关 1)综合检修基地规模的确定 包括车辆大修段、机电设备维修中心和材 料设备仓库3部分 2)车辆段规模的确定 3)停车场规模的确定 5、研究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