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与处置放射性去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水喷洗去污流程示意图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主要影响因素: 压力 流量 时间 温度 喷射方法 化学试剂 磨料:砂、干砂、氧化铝、锆氧砂、微钢珠、 塑料珠、干冰等。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4)超声去污 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加速度效应和声流效应 对清洗液及污垢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使污垢分 散、乳化、剥离,达到去污目的。 选择声强1~2W/cm2,频率20~50kHz,温度 60℃,以磷酸为清洗液。 适于小工件和仪表 去污因子:10~1000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5)激光去污 在极短时间内将光能转变成热能的“干 式清洗”。 (6)等离子体去污 干法去污技术 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温度几千度),将 附着在物体表面的垢物除去。



去污工艺技术 运行核设施和设备的去污 退役核设施的去污 污染深度1~10µ m,98%放射性;10~ 40µ m,2%;40~50µ m,0.1%。 锈斑和污垢 不同金属去污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去污需要重视的问题 优化选择 “热点”去污 二次废物 二次污染 安全问题 探测措施 设计考虑 人员培训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选择原则: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实现性 理想的去污工艺:最大的去污因子、最少的二 次废物、最少的受照剂量和环境影响。 去污技术评价: (1)去污目标 (2)受照剂量和环境影响 (3)废物处理、处置系统的相容性 (4)去污工艺的代价――利益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内容提要 8、放射性污染的去污(p159~183) 8.1 去污基本概念 8.2 去污方法选择原则 8.3 去污方法 8.4 去污技术的应用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在操作和使用放射性物质的过程中,不 可避免的会造成各种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是造成辐射危害的途径之一, 必须对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的放射性污 染加以控制。 核设施不论采取哪种退役方式,都少不 了对放射性污染的去除。 放射性去污技术是21世纪放射性废物管 理和核设施退役的关键技术。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8.3 去污方法 放射性污染去污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中。 去污技术有四种基本工艺类型:机械- 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熔炼法。 每种工艺对特定系统、结构及装置的适 用范围和去污效率各不相同。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1、机械-物理法 利用擦、刷、磨、刮、削、刨、共振等 机械作用除去表面的锈班、污垢或表面 涂层、氧化膜层。 (1)吸尘法 (2)机械擦拭法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3)高压射流 利用射流的打击、冲蚀、剥离、切除作 用来除垢、除锈、清焦和清洗,去除污 染的放射性核素。 射流压力:5~70MPa 水流量:20~200L/min 高压泵功率:3~100kW 入射角:60~70° 去污因子:2~100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8.1 去污基本概念 去污的定义: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去除或降低放 射性污染的过程。去污实际上只改变了放射性核素的存 在形式和位置,如下式表示:
S C* D S D C*

S C* ――被污染的物体 * C ――污染的放射性核素 D ――去污剂 * 二次废物 D C―― S ――经过去污净化了的物体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去污因子:去污前污染物放射性活度与 去污后放射性活度之比,DF用K表示: A前 K=DF= A后 去污率:去除的放射性活度占去污前放 射性活度的份数,用β表示: A前-A后 = A前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余污率:去污后剩余的放射性活度占去 污前放射性活度的份数α A后 A前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超声清洗的机械冲击作用 加速度效应是由于清洗液中的悬浮粒子 在交变压力作用下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冲击污染工件的表面使污染层脱露。 而超声振动的能量即声流效应使污染工 件表面粒子发生振动脱落,强化了清洗 效果。 加热清洗溶液和机械搅拌能提高去污效 率。



去污的作用和意义 运行管理和检修:合理降低总的放射性照射。 退役去污:便于手动拆卸技术的使用。 废物治理:使废物可以降级处理和处置。 长期监护:缩短监护贮存周期。 环境整治:使场地和设施不受限制使用。 其它目的:如经济目的、事故处理等。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8.2 去污方法选择原则 污染形成机制 沉积和附着作用:附着性污染,分子力作用, 容易去污; 表面静电作用:弱固定性污染,物理吸附,较 易去污; 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弱固定性污染,化学反 应或离子交换,较难去污; 扩散渗透作用:强固定性污染,扩散,渗入到 基材,很难去污;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去污指数:去污因子的对数D
A前 D= 1g A后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多种去污技术联用时,总去污因子为各 单种方法去污因子的乘积。
DF总=DFa DFb DFn

总去污指数为各单种方法去污指数之和。
D总= D
a
n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的去污



空化效应:当超声频的交变压力传入清洗液后, 液体和工件表面上的原始气泡的体积骤然变化, 在气泡闭合的瞬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的局部压 力,这种气泡的生长及闭合运动称为“空化效 应”。 清洗液空化产生的强力擦洗作用使表面污染层 破裂剥落,然后又在破裂层下产生新的空化将 污染层去除。 空化效应在超声清洗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