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陕西省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版,含答案),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历年陕西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3(word版)

历年陕西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3(word版)

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

) 1、4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B 、2C 、-21 D 212、下图是一个正方体被截取一个直三棱柱得到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2题图) A B C D 3、若点A (-2,m )在正比例函数x y 21-=的图像上,则m 的值( ) A、41 B 、41- C 、1 D 、-14、小军旅行箱的密码是一个六位数,由于他忘记密码的末位数字,则小军能一次打开该旅行箱的概率是() A 、101 B 、91 C 、61D 、515、把不等式组:{x +2>13−x ≥0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6、某区10名学生参加市级汉子听写大赛,他们得分情况如下表:那么这10名学生所得分数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 ) A 、85和82.5 B 、 85.5和85 C 、85和85 D 、85.5和807、如图AB ‖CD,∠A=45°,∠C=28°,则∠AEC 的大小为( ) A 、17° B 、o 62 C 、o 63 D 、o 738、若2-=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522=+-a ax x 的一个根,则a 的值是( )A 、1或4B 、-1或-4C 、-1或4D 、1或-4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5=AB ,对角线6=AC ,若过点A 作BC AE ⊥,垂足为E,则AE 的长( ) A 、4 B 、512 C、524D 、510、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是( )A 、c ˃-1B 、b ˃0C 、02≠+b aD 、b c a 392〉+E XABEDC第8题图BCDA第7题图第II 卷(非选择题9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计18分) 11、计算=-2)31(____。

12、因式分解:=-+-)()(y x n y x m 。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带解析答案)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带解析答案)

【解答】解:∵
t = =,
∴S1= S△AOB,S2= S△BOC. ∵点 O 是▱ ABCD 的对称中心, ∴S△AOB=S△BOC= S▱ ABCD,
t = =, hh
∴ = =.
即 S1 与 S2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 . 故答案为 = .
三、解答题(共 11 小题,计 78 分。解答应写出过程)
∴AD= AC=4 . 在 Rt△ADB 中,AD=4 ,∠ABD=60°,
∴BD= AD= . ∵BE 平分∠ABC, ∴∠EBD=30°.
在 Rt△EBD 中,BD= ,∠EBD=30°,
∴DE= BD= ,
∴AE=AD﹣DE= . 故选:C.
第 3页(共 18页)
7.(3 分)若直线 l1 经过点(0,4),l2 经过点(3,2),且 l1 与 l2 关于 x 轴对称, 则 l1 与 l2 的交点坐标为( ) A.(﹣2,0) B.(2,0) C.(﹣6,0) D.(6,0)
第 8页(共 18页)
∴△DPA∽△ABM.
18.(5 分)如图,AB∥CD,E、F 分别为 AB、CD 上的点,且 EC∥BF,连接 AD, 分别与 EC、BF 相交于点 G,H,若 AB=CD,求证:AG=DH.
【解答】证明:∵AB∥CD、EC∥BF, ∴四边形 BFCE 是平行四边形,∠A=∠D, ∴∠BEC=∠BFC,BE=CF, ∴∠AEG=∠DFH, ∵AB=CD, ∴AE=DF, 在△AEG 和△DFH 中,
A.15° B.35° C.25° D.45° 【解答】解:∵AB=AC、∠BCA=65°, ∴∠CBA=∠BCA=65°,∠A=50°, ∵CD∥AB, ∴∠ACD=∠A=50°, 又∵∠ABD=∠ACD=50°, ∴∠DBC=∠CBA﹣∠ABD=15°, 故选:A.

西安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西安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西安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满分30分)1、-711的倒数是A.711B.-711C.117D.-117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A.正方体B.长方体C.三棱柱D.四棱锥3、如图,若l1∥l2,l3∥l4,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在矩形ABCD中,A(-2,0),B(0,1).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经过点C,则k的取值为A.-12B.12C.-2 D.2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2=2a4B.(-a2)3=-a6C.3a2-6a2=3a2D.(a-2)2=a2-46、如图,在△ABC中,AC=8,∠ABC=60°,∠C=45°,AD⊥BC,垂足为D,∠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则AE的长为A.423B.2 2 C.823D.3 2第6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7、若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则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A.(-2,0) B.(2,0) C.(-6,0) D.(6,0)yC BA O x8、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是边AB 、BC 、CD 和DA 的中点,连接EF 、FG 、GH 和HE .若EH =2EF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B =2EFB .AB =2EFC .AB =3EFD .AB =5EF9、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AB =AC ,∠BCA=65°,作CD∥AB,并与○O 相交于点D ,连接BD ,则∠DBC 的大小为 A .15°B .35°C .25°D .45°10、对于抛物线y =ax 2+(2a -1)x +a -3,当x =1时,y >0,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一定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3分,满分12分) 11、比较大小:3 ____10(填<,>或=).12、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 中,AC 与BE 相交于点F ,则AFE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13、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m ,m)和B(2m ,-1),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14、点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称中心,AD >AB ,E 、F 分别是AB 边上的点,且EF =12AB ;G 、H 分别是BC边上的点,且GH =13BC ;若S 1,S 2分别表示∆EOF 和∆GOH 的面积,则S 1,S 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第12题图第14题图三、解答题(共11小题,计78分.解答应写出过程) 15.(本题满分5分)计算:(-3)×(-6)+|2-1|+(5-2π)016.(本题满分5分)化简:⎝⎛⎭⎪⎫a +1a -1-a a +1÷3a +1a 2+a17.(本题满分5分)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M 是BC 边上一定点,连接AM ,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M 上求作一点P ,使得△DPA∽△ABM(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18、(本题满分5分)如图,AB∥CD,E 、F 分别为AB 、CD 上的点,且EC∥BF,连接AD ,分别与EC 、BF 相交与点G 、H ,若AB =CD ,求证:AG =DH .19.(本题满分7分)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及投放的相关知识.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并在本校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进行了问卷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布情况,他们将全部测试成绩分成A 、B 、C 、D 四组,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表:“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测试成绩统计表(第19题图)依据以上统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得m = ,n = ; (2)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 组; (3)求本次全部测试成绩的平均数. 20.(本题满分7分)组别 分数/分 频数 各组总分/分A 60<x ≤70 38 2581B 70<x ≤80 72 5543C 80<x ≤90 60 5100D 90<x ≤100m2796A nD、15%B 36%C 30%周末,小华和小亮想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家门前小河的宽.测量时,他们选择了河对岸边的一棵大树,将其底部作为点A,在他们所在的岸边选择了点B,使得AB与河岸垂直,并在B点竖起标杆BC,再在AB的延长线上选择点D竖起标杆DE,使得点E与点C、A共线.已知:CB⊥AD,ED⊥AD,测得BC=1m,DE=1.5m,BD=8.5m.测量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测量信息,求河宽AB.21.(本题满分7分)经过一年多的精准帮扶,小明家的网络商店(简称网店)将红枣、小米等优质土特产迅速销往全国,小明家网店中红枣和小米这两种商品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商品红枣小米规格1kg/袋2kg/袋成本(元/袋)40 38售价(元/袋)60 54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今年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3000kg,获得利润4.2万元,求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多少袋;(2)根据之前的销售情况,估计今年6月到10月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还能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2000kg,其中,这种规格的红枣的销售量不低于600kg.假设这后五个月,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味x(kg),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多少元.22.(本题满分7分)如图,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它的两条直径分成了四个分别标有数字的扇形区域,其中标有数字“1”的扇形圆心角为120°.转动转盘,待转盘自动停止后,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则该扇形内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此时,称为转动转盘一次(若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则不计转动的次数,重新转动转盘,直到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为止)(1)转动转盘一次,求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2)转动转盘两次,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这两次分别转出的数字之积为正数的概率.23.(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斜边AB上的中线CD为直径作⊙O,分别与AC、BC相交于点M、N.(1)过点N作⊙O的切线NE与AB相交于点E,求证:NE⊥AB;(2)连接MD,求证:MD=NB.23题图24.(本题满分10分)已知抛物线L:y=x2+x-6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并与y轴相交于点C.(1)求A、B、C三点的坐标,并求出△ABC的面积;(2)将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抛物线L´,且L´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并与y轴交于点C´,要使△A´B´C´和△ABC的面积相等,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5.(本题满分12分)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ABC中,∠A=120°,AB=AC=5,则△ABC的外接圆半径R的值为.问题探究(2)如图②,⊙O的半径为13,弦AB=24,M是AB的中点,P是⊙O上一动点,求PM的最大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所示,AB、AC、BC是某新区的三条规划路其中,AB=6km,AC=3km,∠BAC=60°,BC所对的圆心角为60°.新区管委会想在BC路边建物资总站点P,在AB、AC路边分别建物资分站点E、F.也就是,分别在BC线段AB和AC上选取点P、E、F.由于总站工作人员每天要将物资在各物资站点间按P→E→F→P的路径进行运输,因此,要在各物资站点之间规划道路PE、EF和FP.为了快捷环保和节约成本要使得线段PE、EF、FP之和最短,试求PE+EF+FP的最小值(各物资站点与所在道路之间的距离、路宽均忽略不计).图①图②图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满分30分) 1.D 2.C 3.D 4.A 5.B 6.C 7.B 8.D 9.A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3分,满分12分)11.< 12.72° 13.y =4x14.2S 1=3S 2三、解答题(共11小题,计78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5.解:原式=32+2-1+1=4 216.解:原式=3a +1(a +1)(a -1)×a(a +1)3a +1=aa -117.解:如图,P 即为所求点.18.证明:∵AB ∥CD ,∴∠A =∠D ∵CE ∥BF ,∴∠AHB =∠DGC 在∆ABH 和∆DCG 中,∵⎩⎪⎨⎪⎧∠A =∠D∠AHB =∠DGC AB =CD∴∆ABH ≌∆DCG(AAS),∴AH =DG ∵AH =AG +GH ,DG =DH +GH ,∴AG =HD 19.(1) 30, 19%; (2) B ;(3)测试的平均成绩=2581+5543+5100+2796200=80.1.20.解:∵CB ⊥AD ,ED ⊥AD ,∴∠CBA =∠EDA =90° ∵∠CAB =∠EAD ∴∆ABC ∽∆ADE ∴AD AB =DE BC∴AB +8.5AB =1.51∴AB =17,即河宽为17米.21.解:(1)设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a 袋,销售小米b 袋,根据题意列方程得:a +2b =3000,(60-40)a +(54-38)b =42000,解得:a =1500,b =750∴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1500袋,销售小米750袋 (2)根据题意得:y =(60-40)x +(54-38)×2000-x 2=12x +1600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600,∴当x =600时,y 取得最小值, 最小值为y =12×600+16000=23200∴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23200元.22.解:(1)由题意可知:“1”和“3”所占的扇形圆心角为120°,所以2个“-2”所占的扇形圆心角为360°-2×120°=120°,∴转动转盘一次,求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为120°360°=13;(2)由(1)可知,该转盘转出“1”“3”“-2”的概率相同,均为13,所有可能性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知:所有可能的结果共9种,其中数字之积为正数的的有5种,其概率为923.解:(1)如图,连接ON∵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 ∴AD =CD =DB ∴∠DCB =∠DBC 又∵∠DCB =∠ONC ∴∠ONC =∠DBC ∴ON ∥AB∵NE 是⊙O 的切线,ON 是⊙O 的半径 ∴∠ONE =90°∴∠NEB =90°,即NE ⊥AB ;(2)如解图(1)所示,由(1)可知ON ∥AB , O 为⊙O 的圆心,∴OC =OB ,∠CMD =90°∴CN =NB =12CB ,MD ∥CB又∵D 是AB 的中点,∴MD =12CB∴MD =NB .24.解:(1)当y =0时,x 2+x -6=0,解得x 1=-3,x 2=2;当x =0时,y =-6∴A(-3,0),B(2,0),C(0,6) ∴S △ABC =12AB ·OC =12×5×6=15;(2)将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时,A´、B´两点间的距离不变,始终为5,那么要使△A ´B´C´和△ABC 的面积相等,高也只能是6设A(a ,0),则B(a +5,0),y =(x -a)(x -a -5),当x =0时,y =a 2+5a当C 点在x 轴上方时,y =a 2+5a =6,a =1或a =-6,此时y =x 2-7x -6或y =x 2+7x -6; 当C 点在x 轴下方时,y =a 2+5a =-6,a =-2或a =-3,此时y =x 2-x -6或y =x 2+x -6(与圆抛物线重合,舍去);所以,所有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2-7x -6,y =x 2+7x -6,y =x 2-x -6. 25.解:(1)R =AB =AC =5;(2)如25题解图(2)所示,连接MO 并延长交⊙O 于N ,连接OP显然,MP ≤OM +OP =OM +ON =MN ,ON =13,OM =132-122=5,MN =18 ∴PM 的最大值为18;25题解图(2) 25题解图(3)(3)假设P 点即为所求点,分别作出点P 关于AB 、AC 的对称点P´、P "连接PP´、P´E,PE ,P "F ,PF ,PP "由对称性可知PE +EF +FP =P´E+EF +FP "=P´P",且P´、E 、F 、P "在一条直线上,所以P´P"即为最短距离,其长度取决于PA 的长度1 3 -225题解图(4)作出弧BC的圆心O,连接AO,与弧BC交于P,P点即为使得PA最短的点∵AB=6km,AC=3km,∠BAC=60°,∴∆ABC是直角三角形,∠ABC=30°,BC=3 3BC所对的圆心角为60°,∴∆OBC是等边三角形,∠CBO=60°,BO=BC=3 3∴∠ABO=90°,AO=37,PA=37-3 3∠P´AE=∠EAP,∠PAF=∠FAP",∴∠P´AP"=2∠ABC=120°,P´A=AP",∴∠AP´E=∠AP"F=30°∵P´P"=2P´Acos∠AP´E=3P´A=321-9所以PE+EF+FP的最小值为321-9km.。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考点题对题---24题-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考点题对题---24题-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考点题对题---24题二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类型一:二次函数与三角形判定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0,3),B(-3,0).(1)试判断该抛物线与x轴の交点情况;(2)平移这条抛物线后,平移后抛物线の顶点为D,同时满足以A、B、D为顶点の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请写出平移过程,并说明理由.2. (2016西北大附中模拟)已知抛物线C1:y=-ax2+bx+3aの图象经过点M(1,0),N(0,-3),其关于原点对称后の抛物线C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 在点A右侧),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为D.(1)求对称后の抛物线C2の表达式;(2)作出抛物线C2の图象,连接DC、BC、DB,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3)在抛物线C2图象の对称轴右侧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の点Pの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二:二次函数与四边形判定3. (2016安顺14分)如图,抛物线经过A(-1,0),B(5,0),C(0,-52)三点.(1)求抛物线の表达式;(2)在抛物线の对称轴上有一点P,使PA+PCの值最小,求点Pの坐标;(3)点M为x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以A、C、M、N四点构成の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Nの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已知抛物线c1:y=-2x2+6.(1)写出抛物线c1の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c1:y=-2x2+6沿x轴翻折,得到抛物线c2,请直接写出抛物线cの表达式;2(3)现将抛物线c1向左平移m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の新抛物线の顶点为M,与x轴の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A、B;将抛物线c2向右也平移m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の新抛物线の顶点为N,与x轴の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D、E.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A、N、E、M为顶点の四边形是矩形の情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mの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三: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相似5. 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设抛物线の顶点为D.(1)求该抛物线の表达式与顶点Dの坐标;(2)试判断以B、C、D为顶点の三角形の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C为顶点の三角形与△BCD相似?若存在,请指出符合条件の点Pの位置,并写出点Pの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 (2016西安交大附中模拟)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A(-2,0),B(-3,3)及原点O,顶点为C.(1)求抛物线の表达式;(2)设点D在抛物线上,点E在抛物线の对称轴上,且以A、O、D、E为顶点の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Dの坐标;(3)P是抛物线上第一象限内の动点,过点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M、A为顶点の三角形与△BO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 の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四:二次函数与图形面积7. (2016上海12分)如图,抛物线y=ax2+bx-5(a≠0)经过点A(4,-5),与x轴の负半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且OC=5OB,抛物线の顶点为点D.(1)求这条抛物线の表达式;(2)连接AB、BC、CD、DA,求四边形ABCDの面积;(3)如果点E在y轴の正半轴上,且∠BEO=∠ABC,求点Eの坐标.8. (2016甘孜州12分)如图,顶点为Mの抛物线y=a(x+1)2-4分别与x轴相交于点A,B(点A在点Bの右侧),与y轴相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の函数表达式;(2)判断△BCM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点N与点M不重合),使得以点A,B,C,N为顶点の四边形の面积与四边形ABMCの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Nの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五:二次函数与线段、周长、面积最值9. (2016西安交大附中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x1、x2(x1<x2)是方程(x +1)(x-3)=0の两个根.(1)求抛物线の表达式及点C坐标;(2)若点D是线段BC上一动点,过点Dの直线EF平行y轴交x轴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E,求DE长の最大值;(3)试探究当DE取最大值时,在抛物线x轴下方是否存在点P,使以D、F、B、P为顶点の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の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10. (2015陕西副题24题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A(-3,0),该抛物线の对称轴为直线x=-1 2.(1)求该抛物线の函数表达式;(2)求点B、Cの坐标;(3)假设将线段BC平移,使得平移后线段の一个端点在这条抛物线上,另一个端点在x轴上.如若将点B、C平移后の对应点分别记为点D、E,求以B、C、D、E为顶点の四边形面积の最大值.附:2017年中考典型试题1.(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第9题)如图,抛物线y=ax2+bx+c(a≠0)の对称轴为直线x=﹣1,给出下列结论:①b2=4ac;②abc>0;③a>c;④4a﹣2b+c>0,其中正确の个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第11题)已知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の图象如图所示,则正比例函6570x c b y )(+=与反比例函数xc b a y +-=在同一坐标系中の大致图象是( )A .B .C .D .3.(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第10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y ax bx c=++の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の是 ( )A . 20,40abc b ac <->B .20,40abc b ac >->C. 20,40abc b ac <-< D .20,40abc b ac >-< 4.(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第9题)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の图象如图所示,则( )A.0,0b c >>B.0,0b c ><C.0,0b c <<D.0,0b c <>5.(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第12题)已知抛物线y=ax 2+bx+c (a ≠0)の对称轴为直线x=2,与x 轴の一个交点坐标为(4,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抛物线过原点;②4a+b+c=0;③a ﹣b+c <0;④抛物线の顶点坐标为(2,b );⑤当x <2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其中结论正确の是( )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②④D .①④⑤6.(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第28题)如图,是将抛物线2y x =-平移后得到の抛物线,其对称轴为1x =,与x 轴の一个交点为(1,0)A -,另一交点为B ,与y 轴交点为C .(1)求抛物线の函数表达式;(2)若点N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BC NC ⊥,求点N の坐标;(3)点P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Q 是一次函数3322y x =+の图象上一点,若四边形OAPQ 为平行四边形,这样の点P Q 、是否存在?若存在,分别求出点P Q 、の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7.(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第22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二次函数y1=(x+a)(x﹣a ﹣1),其中a≠0.(1)若函数y1の图象经过点(1,﹣2),求函数y1の表达式;(2)若一次函数y2=ax+bの图象与y1の图象经过x轴上同一点,探究实数a,b满足の关系式;(3)已知点P(x0,m)和Q(1,n)在函数y1の图象上,若m<n,求x0の取值范围.。

(word完整版)2018年中数学挑战压轴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2018年中数学挑战压轴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7 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精讲解读篇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2的对称轴绕着点P(0,2)顺时针旋转45°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Q是该抛物线上一点.(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若点Q在直线AB的下方,求点Q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②,若点Q在y轴左侧,且点T(0,t)(t<2)是射线PO上一点,当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相似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2.如图,已知BC是半圆O的直径,BC=8,过线段BO上一动点D,作AD⊥BC 交半圆O于点A,联结AO,过点B作BH⊥AO,垂足为点H,BH的延长线交半圆O于点F.(1)求证:AH=BD;(2)设BD=x,BE•BF=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若联结FA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当△FAE与△FBG相似时,求BD的长度.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过点A(3,0)、B(0,m)(m>0),tan∠BAO=2.(1)求直线AB的表达式;(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直线AB交于第一象限内的C、D两点(BD<BC),当AD=2DB时,求k1的值;(3)设线段AB的中点为E,过点E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点F,分别联结OE、OF,当△OEF∽△OBE时,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k2的值.4.如图,在Rt△ABC中,∠ACB=90°,AC=1,BC=7,点D是边CA延长线的一点,AE⊥BD,垂足为点E,AE的延长线交CA的平行线BF于点F,连结CE交AB于点G.(1)当点E是BD的中点时,求tan∠AFB的值;(2)CE•AF的值是否随线段AD长度的改变而变化?如果不变,求出CE•AF的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当△BGE和△BAF相似时,求线段AF的长.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B(﹣1,0),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两点,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点B.(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是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求△APC的面积;(3)如果点Q在线段AC上,且△ABC与△AOQ相似,求点Q的坐标.6.已知:半圆O的直径AB=6,点C在半圆O上,且tan∠ABC=2,点D为弧AC上一点,联结DC(如图)(1)求BC的长;(2)若射线DC交射线AB于点M,且△MBC与△MOC相似,求CD的长;(3)联结OD,当OD∥BC时,作∠DOB的平分线交线段DC于点N,求ON的长.7.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3,﹣1),点C(0,﹣4),顶点为点M,过点A作AB∥x轴,交y轴与点D,交该二次函数图象于点B,连结BC.(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M的坐标;(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上平移m(m>0)个单位,使平移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ABC的内部(不包含△ABC的边界),求m的取值范围;(3)点P时直线AC上的动点,若点P,点C,点M所构成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请直接写出所有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解答过程).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8.如图1,在△ABC中,∠ACB=90°,∠BAC=60°,点E是∠BAC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E作AE的垂线,过点A作AB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D,连接DB,点F是BD的中点,DH⊥AC,垂足为H,连接EF,HF.(1)如图1,若点H是AC的中点,AC=2,求AB,BD的长;(2)如图1,求证:HF=EF;(3)如图2,连接CF,CE.猜想:△CEF是否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说明理由.9.已知,一条抛物线的顶点为E(﹣1,4),且过点A(﹣3,0),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这条抛物线上一点,它的横坐标为m,且﹣3<m<﹣1,过点D作DK ⊥x轴,垂足为K,DK分别交线段AE、AC于点G、H.(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GH=HK;(3)当△CGH是等腰三角形时,求m的值.10.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B=5,sinA=,点P是边BC上的一点,PE⊥AB,垂足为E,以点P为圆心,PC为半径的圆与射线PE相交于点Q,线段CQ与边AB交于点D.(1)求AD的长;(2)设CP=x,△PCQ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过点C作CF⊥AB,垂足为F,联结PF、QF,如果△PQF是以PF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CP的长.11.如图(1),直线y=﹣x+n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0,4),抛物线y=x2+bx+c 经过点A,交y轴于点B(0,﹣2).点P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PD,过点B作BD⊥PD于点D,连接PB,设点P的横坐标为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B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PD的长;(3)如图(2),将△BDP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D′P′,当旋转角∠PBP′=∠OAC,且点P的对应点P′落在坐标轴上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12.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8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O,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D,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连接CE,已知点A,D的坐标分别为(﹣2,0),(6,﹣8).(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求出点B和点E的坐标;(2)试探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FOE≌△FCE?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是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其坐标为(0,m),直线PB与直线l交于点Q,试探究:当m为何值时,△OPQ是等腰三角形.13.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BCD=90°,BC=11,CD=6,tan ∠ABC=2,点E在AD边上,且AE=3ED,EF∥AB交BC于点F,点M、N分别在射线FE和线段CD上.(1)求线段CF的长;(2)如图2,当点M在线段FE上,且AM⊥MN,设FM•cos∠EFC=x,CN=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如果△A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FM的长.1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B的坐标为(4,3),点A、C 在坐标轴上,点P在BC边上,直线l1:y=2x+3,直线l2:y=2x﹣3.(1)分别求直线l1与x轴,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l2上的点,若△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3)我们把直线l1和直线l2上的点所组成的图形为图形F.已知矩形ANPQ的顶点N在图形F上,Q是坐标平面内的点,且N点的横坐标为x,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不用说明理由).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 的值;(3)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6.如图,在矩形OABC中,OA=5,AB=4,点D为边AB上一点,将△BCD沿直线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OA边上的点E处,分别以OC,OA所在的直线为x 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E坐标及经过O,D,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动点P从点C出发,沿CB以每秒2 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E点出发,沿EC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点P到达点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DP=DQ;(3)若点N在(2)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M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与点N,使得以M,N,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和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AD与y轴交于点E.(1)求直线AD的解析式;(2)如图1,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F,过点F作FG⊥AD于点G,作FH平行于x轴交直线AD于点H,求△FGH周长的最大值;(3)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y轴上一点,点Q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A,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M为边的矩形.若点T和点Q关于AM所在直线对称,求点T的坐标.18.如图,点A和动点P在直线l上,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Q,以AQ为边作Rt△ABQ,使∠BAQ=90°,AQ:AB=3:4,作△ABQ的外接圆O.点C在点P 右侧,PC=4,过点C作直线m⊥l,过点O作OD⊥m于点D,交AB右侧的圆弧于点E.在射线CD上取点F,使DF=CD,以DE,DF为邻边作矩形DEGF.设AQ=3x.(1)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BQ,DF.(2)当点P在点A右侧时,若矩形DEGF的面积等于90,求AP的长.(3)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①当AP为何值时,矩形DEGF是正方形?②作直线BG交⊙O于点N,若BN的弦心距为1,求AP的长(直接写出答案).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中,经过点A(﹣1,0)的抛物线y=﹣x2+bx+3与y轴交于点C,点B与点A、点D与点C分别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求b的值以及直线AD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2)如果点E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E作EF平行于x轴交直线AD于点F,且F 在E的右边,过点E作EG⊥AD与点G,设E的横坐标为m,△EFG的周长为l,试用m表示l;(3)点M是该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y轴上一点,Q是坐标平面内一点,如果以点A、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该矩形的顶点Q的坐标.20.如图,直线y=mx+4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点A、B,与x 轴、y轴分别交于D、C,tan∠CDO=2,AC:CD=1:2.(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联结BO,求∠DBO的正切值;(3)点M在直线x=﹣1上,点N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如果以点A、B、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的坐标.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为(2,9),与y轴交于点A(0,5),与x轴交于点E、B.(1)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表达式;(2)过点A作AC平行于x轴,交抛物线于点C,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点(点P 在AC上方),作PD平行于y轴交AB于点D,问当点P在何位置时,四边形AP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若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其对称轴上,使得以A、E、N、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AE为其一边,求点M、N的坐标.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bx+c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双曲线y=有一个公共点B,它的横坐标为4,过点B作直线l∥x轴,与该二次函数图象交于另一个点C,直线AC在y轴上的截距是﹣6.(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C的表达式;(3)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使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如果存在,求出点D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3.如图,矩形OMPN的顶点O在原点,M、N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OM=6,ON=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PN交于C,与PM交于D,过点C作CA⊥x轴于点A,过点D作DB⊥y轴于点B,AC与BD交于点G.(1)求证:AB∥CD;(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是否若存在点E,使以B、C、D、E为顶点,BC为腰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若存在,求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24.如图,边长为8的正方形OABC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点C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点A,点P是抛物线上点A,C间的一个动点(含端点),过点P作PF⊥BC 于点F,点D、E的坐标分别为(0,6),(﹣4,0),连接PD、PE、DE.(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小明探究点P的位置发现:当P与点A或点C重合时,PD与PF的差为定值,进而猜想:对于任意一点P,PD与PF的差为定值,请你判断该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小明进一步探究得出结论:若将“使△PDE的面积为整数”的点P记作“好点”,则存在多个“好点”,且使△PDE的周长最小的点P也是一个“好点”.请直接写出所有“好点”的个数,并求出△PDE周长最小时“好点”的坐标.25.如图,四边形OABC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P为OA边上任意一点(与点O、A不重合),连接CP,过点P作PM⊥CP交AB于点D,且PM=CP,过点M 作MN∥OA,交BO于点N,连接ND、BM,设OP=t.(1)求点M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试判断线段MN的长度是否随点P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并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BNDM的面积最小.26.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 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直线y=﹣2x﹣1与y轴交于点A,与直线y=﹣x交于点B,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点C.(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P为抛物线上一点,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Q.①当四边形PBQC为菱形时,求点P的坐标;②若点P的横坐标为t(﹣1<t<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BQC面积最大?并说明理由.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0),以OA为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作半圆,B为半圆上一点,连接AB并延长至C,使BC=AB,过C作CD⊥x轴于点D,交线段OB于点E,已知CD=8,抛物线经过O、E、A三点.(1)∠OBA=°.(2)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若P为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以P、O、A、E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记作S,则S取何值时,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3个?29.如图1,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c经过点A(﹣3,0),点C(0,3),点D为二次函数的顶点,DE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E在x轴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DE上是否存在点P到AD的距离与到x轴的距离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DE的左侧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2S△FBC =3S△EBC?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已知抛物线y=mx2+(1﹣2m)x+1﹣3m与x轴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 (1)求m的取值范围;(2)证明该抛物线一定经过非坐标轴上的一点P,并求出点P的坐标;(3)当<m≤8时,由(2)求出的点P和点A,B构成的△ABP的面积是否有最值?若有,求出该最值及相对应的m值.31.问题提出(1)如图①,已知△ABC,请画出△ABC关于直线AC对称的三角形.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4,AD=6,AE=4,AF=2,是否在边BC、CD 上分别存在点G、H,使得四边形EFGH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它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问题解决(3)如图③,有一矩形板材ABCD,AB=3米,AD=6米,现想从此板材中裁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使∠EFG=90°,EF=FG=米,∠EHG=45°,经研究,只有当点E、F、G分别在边AD、AB、BC上,且AF<BF,并满足点H 在矩形ABCD内部或边上时,才有可能裁出符合要求的部件,试问能否裁得符合要求的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若能,求出裁得的四边形EFGH部件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CDE的顶点C和E分别在y轴的正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OC=8,OE=17,抛物线y=x2﹣3x+m与y轴相交于点A,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B,与CD交于点K.(1)将矩形OCDE沿AB折叠,点O恰好落在边CD上的点F处.①点B的坐标为(、),BK的长是,CK的长是;②求点F的坐标;③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将矩形OCDE沿着经过点E的直线折叠,点O恰好落在边CD上的点G处,连接OG,折痕与OG相交于点H,点M是线段EH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H重合),连接MG,MO,过点G作GP⊥OM于点P,交EH于点N,连接ON,点M 从点E开始沿线段EH向点H运动,至与点N重合时停止,△MOG和△NOG的面积分别表示为S1和S2,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S1•S2(即S1与S2的积)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直接写出变化范围;若不变,请直接写出这个值.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题意,在备用图中补充图形,以便作答.33.如图,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A(n,0)、B(m,0)、D(0,2n)(m>n>0),作▱ABCD关于直线AD的对称图形AB1C1D(1)若m=3,试求四边形CC1B1B面积S的最大值;(2)若点B1恰好落在y轴上,试求的值.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3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相交于点C(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1)求这条抛物线的关系式,并写出其对称轴和顶点M的坐标;(2)如果直线y=kx+b经过C、M两点,且与x轴交于点D,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N,试证明四边形CDAN是平行四边形;(3)点P在直线l上,且以点P为圆心的圆经过A、B两点,并且与直线CD相切,求点P的坐标.35.如图,在Rt△ABC中,∠C=90°,AC=14,tanA=,点D是边AC上一点,AD=8,点E是边AB上一点,以点E为圆心,EA为半径作圆,经过点D,点F是边AC 上一动点(点F不与A、C重合),作FG⊥EF,交射线BC于点G.(1)用直尺圆规作出圆心E,并求圆E的半径长(保留作图痕迹);(2)当点G的边BC上时,设AF=x,CG=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联结EG,当△EFG与△FCG相似时,推理判断以点G为圆心、CG为半径的圆G与圆E可能产生的各种位置关系.36.如图,线段PA=1,点D是线段PA延长线上的点,AD=a(a>1),点O是线段AP延长线上的点,OA2=OP•OD,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扇形OAB,∠BOA=90°.点C是弧AB上的点,联结PC、DC.(1)联结BD交弧AB于E,当a=2时,求BE的长;(2)当以PC为半径的⊙P和以CD为半径的⊙C相切时,求a的值;(3)当直线DC经过点B,且满足PC•OA=BC•OP时,求扇形OAB的半径长.3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AD=8cm,点P从点B出发,沿对角线BD 向点D匀速运动,速度为4cm/s,过点P作PQ⊥BD交BC于点Q,以PQ为一边作正方形PQMN,使得点N落在射线PD上,点O从点D出发,沿DC向点C匀速运动,速度为3cm/s,以O为圆心,0.8cm为半径作⊙O,点P与点O同时出发,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单位:s)(0<t<).(1)如图1,连接DQ平分∠BDC时,t的值为;(2)如图2,连接CM,若△CMQ是以C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t的值;(3)请你继续进行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①证明:在运动过程中,点O始终在QM所在直线的左侧;②如图3,在运动过程中,当QM与⊙O相切时,求t的值;并判断此时PM与⊙O是否也相切?说明理由.38.如图,抛物线y=﹣x2+mx+n的图象经过点A(2,3),对称轴为直线x=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交x轴于点P,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点A、B 位于点P的同侧.(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A:PB=3: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当k>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C 同时与x轴和直线AP都相切,如果存在,请求出点C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39.如图,抛物线y=x 2﹣4x 与x 轴交于O ,A 两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的直线y=x +m 与对称轴交于点Q .(1)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直线PQ 与x 轴所夹锐角的度数是 ;(2)若两个三角形面积满足S △POQ =S △PAQ ,求m 的值;(3)当点P 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时,过点C (2,2)的直线AC 与直线PQ 交于点D ,求:①PD +DQ 的最大值;②PD•DQ 的最大值.40.抛物线y=ax 2+bx +4(a ≠0)过点A (1,﹣1),B (5,﹣1),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连接CB ,以CB 为边作▱CBPQ ,若点P 在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Q 为坐标平面内的一点,且▱CBPQ 的面积为30,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O 1过点A 、B 、C 三点,AE 为直径,点M 为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MBN 为直角,边BN 与ME 的延长线交于N ,求线段BN 长度的最大值.41.如图,在每一个四边形ABCD中,均有AD∥BC,CD⊥BC,∠ABC=60°,AD=8,BC=12.(1)如图①,点M是四边形ABCD边AD上的一点,则△BMC的面积为;(2)如图②,点N是四边形ABCD边AD上的任意一点,请你求出△BNC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的边AD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cos∠BPC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此时cos∠BPC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如图,把△EFP按图示方式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已知EP=FP=4,EF=4,∠BAD=60°,且AB>4.(1)求∠EPF的大小;(2)若AP=6,求AE+AF的值;(3)若△EFP的三个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运动,请直接写出AP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A,抛物线的顶点为D.(1)填空: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2)点P是线段BC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①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E,若PE=PC,求点E的坐标;②在①的条件下,点F是坐标轴上的点,且点F到EA和ED的距离相等,请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③若点Q是线段AB上的动点(点Q不与点A、B重合),点R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R不与点A、C重合),请直接写出△PQR周长的最小值.44.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45.如图,半圆O的直径AB=4,以长为2的弦PQ为直径,向点O方向作半圆M,其中P点在上且不与A点重合,但Q点可与B点重合.发现:的长与的长之和为定值l,求l:思考:点M与AB的最大距离为,此时点P,A间的距离为;点M与AB的最小距离为,此时半圆M的弧与AB所围成的封闭图形面积为;探究:当半圆M与AB相切时,求的长.(注:结果保留π,cos35°=,cos55°=)46.(1)发现:如图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填空:当点A位于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2)应用: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3,AB=1,如图2所示,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ACE,连接CD,BE.①请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线段BE长的最大值.(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5,0),点P为线段AB外一动点,且PA=2,PM=PB,∠BPM=90°,请直接写出线段AM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47.如图,直线l:y=﹣3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抛物线y=ax2﹣2ax+a+4(a<0)经过点B.(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点M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点M在第一象限内,连接AM、BM,设点M的横坐标为m,△ABM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当S取得最大值时,动点M相应的位置记为点M′.①写出点M′的坐标;②将直线l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直线l′,当直线l′与直线AM′重合时停止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直线l′与线段BM′交于点C,设点B、M′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1、d2,当d1+d2最大时,求直线l′旋转的角度(即∠BAC的度数).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二次函数y=x2﹣1的图象M沿x轴翻折,把所得到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上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二次函数图象N.(1)求N的函数表达式;(2)设点P(m,n)是以点C(1,4)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一动点,二次函数的图象M与x轴相交于两点A、B,求PA2+PB2的最大值;(3)若一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均为整数,则该点称为整点.求M与N所围成封闭图形内(包括边界)整点的个数.49.如图,顶点为A(,1)的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与x轴交于点B.(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过B作OA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C,交抛物线于点D,求证:△OCD≌△OAB;(3)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PCD的周长最小,求出P点的坐标.2017 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精讲解读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6小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2的对称轴绕着点P(0,2)顺时针旋转45°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Q是该抛物线上一点.(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若点Q在直线AB的下方,求点Q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②,若点Q在y轴左侧,且点T(0,t)(t<2)是射线PO上一点,当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相似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点M、P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来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如图①,过点Q作x轴的垂线QC,交AB于点C,再过点Q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D,构建等腰直角△QDC,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进行解答;(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推知:△PBQ中必有一个内角为45°;需要分类讨论:∠PBQ=45°和∠PQB=45°;然后对这两种情况下的△PAT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分别进行解答.另外,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相似也有两种情况:△Q″PB∽△PAT、△Q″BP∽△PAT.【解答】解:(1)如图①,设直线AB与x轴的交点为M.∵∠OPA=45°,∴OM=OP=2,即M(﹣2,0).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k≠0),将M(﹣2,0),P(0,2)两点坐标代入,得,解得.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2)如图①,过点Q作x轴的垂线QC,交AB于点C,再过点Q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D,根据条件可知△Q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QD=QC.设Q(m,m2),则C(m,m+2).∴QC=m+2﹣m2=﹣(m﹣)2+,QD=QC=[﹣(m﹣)2+].故当m=时,点Q到直线AB的距离最大,最大值为;(3)∵∠APT=45°,∴△PBQ中必有一个内角为45°,由图知,∠BPQ=45°不合题意.①如图②,若∠PBQ=45°,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和y轴分别交于点Q′、F.此时满足∠PBQ′=45°.∵Q′(﹣2,4),F(0,4),∴此时△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题意知△PAT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i)当∠PTA=90°时,得到:PT=AT=1,此时t=1;(ii)当∠PAT=90°时,得到:PT=2,此时t=0.②如图③,若∠PQB=45°,①中是情况之一,答案同上;先以点F为圆心,FB为半径作圆,则P、B、Q′都在圆F上,设圆F与y轴左侧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Q″.则∠PQ″B=∠PQ′B=4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这里的交点Q″也是符合要求.设Q″(n,n2)(﹣2<n<0),由FQ″=2,得n2+(4﹣n2)2=22,即n4﹣7n2+12=0.解得n2=3或n2=4,而﹣2<n<0,故n=﹣,即Q″(﹣,3).可证△PFQ″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FQ″=60°,又PQ″=PQ″,所以∠PBQ″=∠PFQ″=30°.则在△PQ″B中,∠PQ″B=45°,∠PBQ″=30°.(i)若△Q″PB∽△PAT,则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则ET=AE=,OE=1,所以OT=﹣1,解得t=1﹣;(ii)若△Q″BP∽△PAT,则过点T作直线AB垂线,垂足为G.设TG=a,则PG=TG=a,AG=TG=a,AP=,∴a+a=,解得PT=a=﹣1,∴OT=OP﹣PT=3﹣,∴t=3﹣.综上所述,所求的t的值为t=1或t=0或t=1﹣或t=3﹣.2.如图,已知BC是半圆O的直径,BC=8,过线段BO上一动点D,作AD⊥BC 交半圆O于点A,联结AO,过点B作BH⊥AO,垂足为点H,BH的延长线交半圆O于点F.(1)求证:AH=BD;(2)设BD=x,BE•BF=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若联结FA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当△FAE与△FBG相似时,求BD的长度.【分析】(1)由AD⊥BC,BH⊥AO,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一对直角相等,再由一对公共角,且半径相等,利用AAS得到三角形ADO与三角形BHO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OH=OD,利用等式的性质化简即可得证;(2)连接AB,AF,如图1所示,利用HL得到直角三角形ADB与直角三角形BHA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公共角相等得到三角形ABE与三角形AFB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即可确定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3)连接OF,如图2所示,利用两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得到三角形AFO与三角形FOG相似,由相似得比例求出BD的长即可.【解答】(1)证明:∵AD⊥BC,BH⊥AO,∴∠ADO=∠BHO=90°,在△ADO与△BHO中,,∴△ADO≌△BHO(AAS),∴OH=OD,又∵OA=OB,∴AH=BD;(2)解:连接AB、AF,如图1所示,∵AO是半径,AO⊥弦BF,∴∴AB=AF,∴∠ABF=∠AFB,在Rt△ADB与Rt△BHA中,,∴Rt△ADB≌Rt△BHA(HL),∴∠ABF=∠BAD,∴∠BAD=∠AFB,又∵∠ABF=∠EBA,∴△BEA∽△BAF,∴=,。

(中考数学)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中考数学)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8的相反数是( )A.18B.﹣18C.D.﹣2.若∠A=23°,则∠A余角的大小是( )A.57°B.67°C.77°D.157°3.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990870亿元,将数字99087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9.9087×105B.9.9087×104C.99.087×104D.99.087×103 4.如图,是A市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则这天的日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 )A.4℃B.8℃C.12℃D.16℃5.计算:(﹣x2y)3=( )A.﹣2x6y3B.x6y3C.﹣x6y3D.﹣x5y46.如图,在3×3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若BD 是△ABC的高,则BD的长为( )A.B.C.D.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若直线y=x+3分别与x轴、直线y=﹣2x交于点A、B,则△AOB的面积为( )A.2B.3C.4D.68.如图,在▱ABCD中,AB=5,BC=8.E是边BC的中点,F是▱ABCD内一点,且∠BFC =90°.连接AF并延长,交CD于点G.若EF∥AB,则DG的长为( )A.B.C.3D.29.如图,△ABC内接于⊙O,∠A=50°.E是边BC的中点,连接OE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BD,则∠D的大小为( )A.55°B.65°C.60°D.75°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x2﹣(m﹣1)x+m(m>1)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得到的抛物线的顶点一定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二.填空题(共4小题)11.计算:(2+)(2﹣)= .12.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DM是边CD的延长线,连接BD,则∠BDM的度数是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B(3,2),C(﹣6,m)分别在三个不同的象限.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则m的值为 .14.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B=60°,点E在边AD上,且AE=2.若直线l 经过点E,将该菱形的面积平分,并与菱形的另一边交于点F,则线段EF的长为 .三.解答题(共11小题)15.解不等式组:16.解分式方程:﹣=1.17.如图,已知△ABC,AC>AB,∠C=45°.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C边上求作一点P,使∠PBC=45°.(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E是边BC上一点,且DE=DC.求证:AD=BE.19.王大伯承包了一个鱼塘,投放了2000条某种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喂养,存活率大致达到了90%.他近期想出售鱼塘里的这种鱼.为了估计鱼塘里这种鱼的总质量,王大伯随机捕捞了20条鱼,分别称得其质量后放回鱼塘.现将这20条鱼的质量作为样本,统计结果如图所示:(1)这20条鱼质量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2)求这20条鱼质量的平均数;(3)经了解,近期市场上这种鱼的售价为每千克18元,请利用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估计王大伯近期售完鱼塘里的这种鱼可收入多少元?20.如图所示,小明家与小华家住在同一栋楼的同一单元,他俩想测算所住楼对面商业大厦的高MN.他俩在小明家的窗台B处,测得商业大厦顶部N的仰角∠1的度数,由于楼下植物的遮挡,不能在B处测得商业大厦底部M的俯角的度数.于是,他俩上楼来到小华家,在窗台C处测得大厦底部M的俯角∠2的度数,竟然发现∠1与∠2恰好相等.已知A,B,C三点共线,CA⊥AM,NM⊥AM,AB=31m,BC=18m,试求商业大厦的高MN.21.某农科所为定点帮扶村免费提供一种优质瓜苗及大棚栽培技术.这种瓜苗早期在农科所的温室中生长,长到大约20cm时,移至该村的大棚内,沿插杆继续向上生长.研究表明,60天内,这种瓜苗生长的高度y(cm)与生长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大致如图所示.(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这种瓜苗长到大约80cm时,开始开花结果,试求这种瓜苗移至大棚后.继续生长大约多少天,开始开花结果?22.小亮和小丽进行摸球试验.他们在一个不透明的空布袋内,放入两个红球,一个白球和一个黄球,共四个小球.这些小球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试验规则:先将布袋内的小球摇匀,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颜色后放回,称为摸球一次.(1)小亮随机摸球10次,其中6次摸出的是红球,求这10次中摸出红球的频率;(2)若小丽随机摸球两次,请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这两次摸出的球中一个是白球、一个是黄球的概率.23.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BAC=75°,∠ABC=45°.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BD.过点C作⊙O的切线,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1)求证:AD∥EC;(2)若AB=12,求线段EC的长.24.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点(3,12)和(﹣2,﹣3),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A,B,C,它的对称轴为直线l.(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P是该抛物线上的点,过点P作l的垂线,垂足为D,E是l上的点.要使以P、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全等,求满足条件的点P,点E的坐标.25.问题提出(1)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BC,∠ACB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过点D分别作DE⊥AC,DF⊥BC.垂足分别为E,F,则图1中与线段CE相等的线段是 .问题探究(2)如图2,AB是半圆O的直径,AB=8.P是上一点,且=2,连接AP,BP.∠APB的平分线交AB于点C,过点C分别作CE⊥AP,CF⊥BP,垂足分别为E,F,求线段CF的长.问题解决(3)如图3,是某公园内“少儿活动中心”的设计示意图.已知⊙O的直径AB=70m,点C在⊙O上,且CA=CB.P为AB上一点,连接CP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AD,BD.过点P分别作PE⊥AD,PF⊥BD,重足分别为E,F.按设计要求,四边形PEDF 内部为室内活动区,阴影部分是户外活动区,圆内其余部分为绿化区.设AP的长为x (m),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m2).①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按照“少儿活动中心”的设计要求,发现当AP的长度为30m时,整体布局比较合理.试求当AP=30m时.室内活动区(四边形PEDF)的面积.2020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8的相反数是( )A.18B.﹣18C.D.﹣【分析】直接利用相反数的定义得出答案.【解答】解:﹣18的相反数是:18.故选:A.2.若∠A=23°,则∠A余角的大小是( )A.57°B.67°C.77°D.157°【分析】根据∠A的余角是90°﹣∠A,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23°,∴∠A的余角是90°﹣23°=67°.故选:B.3.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990870亿元,将数字99087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9.9087×105B.9.9087×104C.99.087×104D.99.087×103【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解答】解:990870=9.9087×105,故选:A.4.如图,是A市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则这天的日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 )A.4℃B.8℃C.12℃D.16℃【分析】根据A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分析变化趋势和具体数值,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这一天中最高气温8℃,最低气温是﹣4℃,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12℃,故选:C.5.计算:(﹣x2y)3=( )A.﹣2x6y3B.x6y3C.﹣x6y3D.﹣x5y4【分析】根据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式乘方的积.【解答】解:(﹣x2y)3==.故选:C.6.如图,在3×3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若BD 是△ABC的高,则BD的长为( )A.B.C.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C的长,利用面积差可得三角形ABC的面积,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AC==,∵S△ABC=3×3﹣=3.5,∴,∴,∴BD=,故选:D.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若直线y=x+3分别与x轴、直线y=﹣2x交于点A、B,则△AOB的面积为( )A.2B.3C.4D.6【分析】根据方程或方程组得到A(﹣3,0),B(﹣1,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在y=x+3中,令y=0,得x=﹣3,解得,,∴A(﹣3,0),B(﹣1,2),∴△AOB的面积=3×2=3,故选:B.8.如图,在▱ABCD中,AB=5,BC=8.E是边BC的中点,F是▱ABCD内一点,且∠BFC =90°.连接AF并延长,交CD于点G.若EF∥AB,则DG的长为( )A.B.C.3D.2【分析】依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即可得到EF的长,再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CG的长,进而得出DG的长.【解答】解:∵E是边BC的中点,且∠BFC=90°,∴Rt△BCF中,EF=BC=4,∵EF∥AB,AB∥CG,E是边BC的中点,∴F是AG的中点,∴EF是梯形ABCG的中位线,∴CG=2EF﹣AB=3,又∵CD=AB=5,∴DG=5﹣3=2,故选:D.9.如图,△ABC内接于⊙O,∠A=50°.E是边BC的中点,连接OE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BD,则∠D的大小为( )A.55°B.65°C.60°D.75°【分析】连接CD,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CDB=180°﹣∠A=130°,根据垂径定理得到OD⊥BC,求得BD=C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连接CD,∵∠A=50°,∴∠CDB=180°﹣∠A=130°,∵E是边BC的中点,∴OD⊥BC,∴BD=CD,∴∠ODB=∠ODC=BDC=65°,故选:B.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x2﹣(m﹣1)x+m(m>1)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得到的抛物线的顶点一定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平移规律得到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然后结合m的取值范围判断新抛物线的顶点所在的象限即可.【解答】解:∵y=x2﹣(m﹣1)x+m=(x﹣)2+m﹣,∴该抛物线顶点坐标是(,m﹣),∴将其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m﹣﹣3),∵m>1,∴m﹣1>0,∴>0,∵m﹣﹣3===﹣﹣1<0,∴点(,m﹣﹣3)在第四象限;故选:D.二.填空题(共4小题)11.计算:(2+)(2﹣)= 1 .【分析】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展开得到原式=22﹣()2,再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进行减法运算.【解答】解:原式=22﹣()2=4﹣3=1.12.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DM是边CD的延长线,连接BD,则∠BDM的度数是 144° .【分析】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和内角和为540°,求得每个内角的度数为108°,再结合等腰三角形和邻补角的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因为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所以∠C==108°,BC=DC,所以∠BDC==36°,所以∠BDM=180°﹣36°=144°,故答案为:144°.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B(3,2),C(﹣6,m)分别在三个不同的象限.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则m的值为 ﹣1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点A(﹣2,1)在第三象限,求得点C(﹣6,m)一定在第三象限,由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于是得到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B(3,2),C(﹣6,m),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点A(﹣2,1),B(3,2),C(﹣6,m)分别在三个不同的象限,点A (﹣2,1)在第二象限,∴点C(﹣6,m)一定在第三象限,∵B(3,2)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B(3,2),C(﹣6,m),∴3×2=﹣6m,∴m=﹣1,故答案为:﹣1.14.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B=60°,点E在边AD上,且AE=2.若直线l 经过点E,将该菱形的面积平分,并与菱形的另一边交于点F,则线段EF的长为 2 .【分析】过点A和点E作AG⊥BC,EH⊥BC于点G和H,可得矩形AGHE,再根据菱形ABCD中,AB=6,∠B=60°,可得BG=3,AG=3=EH,由题意可得,FH=FC ﹣HC=2﹣1=1,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F的长.【解答】解:如图,过点A和点E作AG⊥BC,EH⊥BC于点G和H,得矩形AGHE,∴GH=AE=2,∵在菱形ABCD中,AB=6,∠B=60°,∴BG=3,AG=3=EH,∴HC=BC﹣BG﹣GH=6﹣3﹣2=1,∵EF平分菱形面积,∴FC=AE=2,∴FH=FC﹣HC=2﹣1=1,在Rt△EF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EF===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共11小题)15.解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两解集的方法部分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2,由②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16.解分式方程:﹣=1.【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方程﹣=1,去分母得:x2﹣4x+4﹣3x=x2﹣2x,解得:x=,经检验x=是分式方程的解.17.如图,已知△ABC,AC>AB,∠C=45°.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C边上求作一点P,使∠PBC=45°.(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分析】根据尺规作图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在AC边上求作一点P,使∠PBC=45°即可.【解答】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E是边BC上一点,且DE=DC.求证:AD=BE.【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求出∠DEC=∠C,在由∠B=∠C得∠DEC=∠B,所以AB∥DE,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证明:∵DE=DC,∴∠DEC=∠C.∵∠B=∠C,∴∠B=∠DEC,∴AB∥DE,∵AD∥BC,∴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AD=BE.19.王大伯承包了一个鱼塘,投放了2000条某种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喂养,存活率大致达到了90%.他近期想出售鱼塘里的这种鱼.为了估计鱼塘里这种鱼的总质量,王大伯随机捕捞了20条鱼,分别称得其质量后放回鱼塘.现将这20条鱼的质量作为样本,统计结果如图所示:(1)这20条鱼质量的中位数是 1.45kg ,众数是 1.5kg .(2)求这20条鱼质量的平均数;(3)经了解,近期市场上这种鱼的售价为每千克18元,请利用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估计王大伯近期售完鱼塘里的这种鱼可收入多少元?【分析】(1)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可得;(2)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3)用单价乘以(2)中所得平均数,再乘以存活的数量,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这20条鱼质量的中位数是第10、11个数据的平均数,且第10、11个数据分别为1.4、1.5,∴这20条鱼质量的中位数是=1.45(kg),众数是1.5kg,故答案为:1.45kg,1.5kg.(2)==1.45(kg),∴这20条鱼质量的平均数为1.45kg;(3)18×1.45×2000×90%=46980(元),答:估计王大伯近期售完鱼塘里的这种鱼可收入46980元.20.如图所示,小明家与小华家住在同一栋楼的同一单元,他俩想测算所住楼对面商业大厦的高MN.他俩在小明家的窗台B处,测得商业大厦顶部N的仰角∠1的度数,由于楼下植物的遮挡,不能在B处测得商业大厦底部M的俯角的度数.于是,他俩上楼来到小华家,在窗台C处测得大厦底部M的俯角∠2的度数,竟然发现∠1与∠2恰好相等.已知A,B,C三点共线,CA⊥AM,NM⊥AM,AB=31m,BC=18m,试求商业大厦的高MN.【分析】过点C作CE⊥MN于点E,过点B作BF⊥MN于点F,可得四边形AMEC和四边形AMFB均为矩形,可以证明△BFN≌△CEM,得NF=EM=49,进而可得商业大厦的高MN.【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E⊥MN于点E,过点B作BF⊥MN于点F,∴∠CEF=∠BFE=90°,∵CA⊥AM,NM⊥AM,∴四边形AMEC和四边形AMFB均为矩形,∴CE=BF,ME=AC,∠1=∠2,∴△BFN≌△CEM(ASA),∴NF=EM=31+18=49,由矩形性质可知:EF=CB=18,∴MN=NF+EM﹣EF=49+49﹣18=80(m).答:商业大厦的高MN为80m.21.某农科所为定点帮扶村免费提供一种优质瓜苗及大棚栽培技术.这种瓜苗早期在农科所的温室中生长,长到大约20cm时,移至该村的大棚内,沿插杆继续向上生长.研究表明,60天内,这种瓜苗生长的高度y(cm)与生长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大致如图所示.(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这种瓜苗长到大约80cm时,开始开花结果,试求这种瓜苗移至大棚后.继续生长大约多少天,开始开花结果?【分析】(1)分段函数,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2)利用(1)的结论,把y=80代入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答】解:(1)当0≤x≤15时,设y=kx(k≠0),则:20=15k,解得k=,∴y=;当15<x≤60时,设y=k′x+b(k≠0),则:,解得,∴y=,∴;(2)当y=80时,80=,解得x=33,33﹣15=18(天),∴这种瓜苗移至大棚后.继续生长大约18天,开始开花结果.22.小亮和小丽进行摸球试验.他们在一个不透明的空布袋内,放入两个红球,一个白球和一个黄球,共四个小球.这些小球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试验规则:先将布袋内的小球摇匀,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颜色后放回,称为摸球一次.(1)小亮随机摸球10次,其中6次摸出的是红球,求这10次中摸出红球的频率;(2)若小丽随机摸球两次,请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这两次摸出的球中一个是白球、一个是黄球的概率.【分析】(1)由频率定义即可得出答案;(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摸出的球中一个是白球、一个是黄球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小亮随机摸球10次,其中6次摸出的是红球,这10次中摸出红球的频率==;(2)画树状图得:∵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摸出的球中一个是白球、一个是黄球的有2种情况,∴两次摸出的球中一个是白球、一个是黄球的概率==.23.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BAC=75°,∠ABC=45°.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BD.过点C作⊙O的切线,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1)求证:AD∥EC;(2)若AB=12,求线段EC的长.【分析】(1)连接OC,由切线的性质可得∠OCE=90°,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OC=90°,可得结论;(2)过点A作AF⊥EC交EC于F,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AD=8,可证四边形OAFC 是正方形,可得CF=AF=4,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EF=12,即可求解.【解答】证明:(1)连接OC,∵CE与⊙O相切于点C,∴∠OCE=90°,∵∠ABC=45°,∴∠AOC=90°,∵∠AOC+∠OCE=180°,∴∴AD∥EC(2)如图,过点A作AF⊥EC交EC于F,∵∠BAC=75°,∠ABC=45°,∴∠ACB=60°,∴∠D=∠ACB=60°,∴sin∠ADB=,∴AD==8,∴OA=OC=4,∵AF⊥EC,∠OCE=90°,∠AOC=90°,∴四边形OAFC是矩形,又∵OA=OC,∴四边形OAFC是正方形,∴CF=AF=4,∵∠BAD=90°﹣∠D=30°,∴∠EAF=180°﹣90°﹣30°=60°,∵tan∠EAF=,∴EF=AF=12,∴CE=CF+EF=12+4.24.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点(3,12)和(﹣2,﹣3),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A,B,C,它的对称轴为直线l.(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P是该抛物线上的点,过点P作l的垂线,垂足为D,E是l上的点.要使以P、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全等,求满足条件的点P,点E的坐标.【分析】(1)将点(3,12)和(﹣2,﹣3)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即可求解;(2)由题意得:PD=DE=3时,以P、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全等,分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答】解:(1)将点(3,12)和(﹣2,﹣3)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解得,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令y=0,则x=﹣3或1,令x=0,则y=﹣3,故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1,0);点C(0,﹣3),故OA=OC=3,∵∠PDE=∠AOC=90°,∴当PD=DE=3时,以P、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全等,设点P(m,n),当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时,m﹣(﹣1)=3,解得:m=2,故n=22+2×2﹣5=5,故点P(2,5),故点E(﹣1,2)或(﹣1,8);当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时,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点P(﹣4,5),此时点E坐标同上,综上,点P的坐标为(2,5)或(﹣4,5);点E的坐标为(﹣1,2)或(﹣1,8).25.问题提出(1)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BC,∠ACB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过点D分别作DE⊥AC,DF⊥BC.垂足分别为E,F,则图1中与线段CE相等的线段是 CF、DE、DF .问题探究(2)如图2,AB是半圆O的直径,AB=8.P是上一点,且=2,连接AP,BP.∠APB的平分线交AB于点C,过点C分别作CE⊥AP,CF⊥BP,垂足分别为E,F,求线段CF的长.问题解决(3)如图3,是某公园内“少儿活动中心”的设计示意图.已知⊙O的直径AB=70m,点C在⊙O上,且CA=CB.P为AB上一点,连接CP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AD,BD.过点P分别作PE⊥AD,PF⊥BD,重足分别为E,F.按设计要求,四边形PEDF 内部为室内活动区,阴影部分是户外活动区,圆内其余部分为绿化区.设AP的长为x (m),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m2).①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按照“少儿活动中心”的设计要求,发现当AP的长度为30m时,整体布局比较合理.试求当AP=30m时.室内活动区(四边形PEDF)的面积.【分析】(1)证明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即可得出结果;(2)连接OP,由AB是半圆O的直径,=2,得出∠APB=90°,∠AOP=60°,则∠ABP=30°,同(1)得四边形PECF是正方形,得PF=CF,在Rt△APB中,PB=AB•cos∠ABP=4,在Rt△CFB中,BF==CF,推出PB=CF+BF,即可得出结果;(3)①同(1)得四边形DEPF是正方形,得出PE=PF,∠APE+∠BPF=90°,∠PEA =∠PFB=90°,将△APE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A′PF,PA′=PA,则A ′、F、B三点共线,∠APE=∠A′PF,证∠A′PB=90°,得出S△PAE+S△PBF=S△PA2=′B=PA′•PB=x(70﹣x),在Rt△ACB中,AC=BC=35,S△ACB=AC1225,由y=S△PA′B+S△ACB,即可得出结果;②当AP=30时,A′P=30,PB=40,在Rt△A′PB中,由勾股定理得A′B==50,由S△A′PB=A′B•PF=PB•A′P,求PF,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ACB=90°,DE⊥AC,DF⊥BC,∴四边形CEDF是矩形,∵CD平分∠ACB,DE⊥AC,DF⊥BC,∴DE=DF,∴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CE=CF=DE=DF,故答案为:CF、DE、DF;(2)连接OP,如图2所示:∵AB是半圆O的直径,=2,∴∠APB=90°,∠AOP=×180°=60°,∴∠ABP=30°,同(1)得:四边形PECF是正方形,∴PF=CF,在Rt△APB中,PB=AB•cos∠ABP=8×cos30°=8×=4,在Rt△CFB中,BF====CF,∵PB=PF+BF,∴PB=CF+BF,即:4=CF+CF,解得:CF=6﹣2;(3)①∵AB为⊙O的直径,∴∠ACB=∠ADB=90°,∵CA=CB,∴∠ADC=∠BDC,同(1)得:四边形DEPF是正方形,∴PE=PF,∠APE+∠BPF=90°,∠PEA=∠PFB=90°,∴将△APE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A′PF,PA′=PA,如图3所示:则A′、F、B三点共线,∠APE=∠A′PF,∴∠A′PF+∠BPF=90°,即∠A′PB=90°,∴S△PAE+S△PBF=S△PA′B=PA′•PB=x(70﹣x),在Rt△ACB中,AC=BC=AB=×70=35,∴S△ACB=AC2=×(35)2=1225,∴y=S△PA′B+S△ACB=x(70﹣x)+1225=﹣x2+35x+1225;②当AP=30时,A′P=30,PB=AB﹣AP=70﹣30=40,在Rt△A′PB中,由勾股定理得:A′B===50,∵S△A′PB=A′B•PF=PB•A′P,∴×50×PF=×40×30,解得:PF=24,∴S四边形PEDF=PF2=242=576(m2),∴当AP=30m时.室内活动区(四边形PEDF)的面积为576m2.。

各地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等腰三角形(word,含解析)

各地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等腰三角形(word,含解析)

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2018•ft东枣庄•3 分)如图是由 8 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 AB 的端点都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 P 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 PA、PB,那么使△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 P 的个数是()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使△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 P 的个数是 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正确的找出符合条件的点 P 是解题的关键. 2 (2018•ft东枣庄•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 平分∠CAB,交CD 于点E,交CB 于点F.若AC=3,AB=5,则CE 的长为()A.B.C.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CAF+∠C FA=90°,∠FAD+∠AE D=90°,根据角平分线和对顶角相等得出∠CE F=∠CFE,即可得出 EC=F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F 作FG⊥AB于点G,∵∠ACB=90°,CD⊥AB,∴∠CDA=90°,∴∠CAF+∠CFA=90°,∠FAD+∠AED=90°,∵AF平分∠CAB,∴∠CAF=∠FAD,∴∠CFA=∠AED=∠CEF,∴CE=CF,∵AF平分∠CAB,∠ACF=∠AGF=90°,∴FC=FG,∵∠B=∠B,∠FGB=∠ACB=90°,∴△BFG∽△BAC,∴=,∵AC=3,AB=5,∠ACB=90°,∴BC=4,∴=,∵FC=FG,∴=,解得:FC=,即CE 的长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关键是推出∠C EF=∠CF E.3.(2018•ft东淄博•4 分)如图,P 为等边三角形 ABC 内的一点,且 P 到三个顶点 A,B,C的距离分别为3,4,5,则△ABC的面积为()A. B.D.【考点】R2:旋转的性质;KK:等边三角形的性质;KS: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将△BPC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BEA,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E=BP=4,AE=PC=5,∠PBE=60°,则△BPE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 PE=PB=4,∠BPE=60°,在△AEP 中,AE=5,延长 BP,作AF⊥BP 于点 FAP=3,PE=4,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APE 为直角三角形,且∠APE=90°,即可得到∠APB的度数,在直角△APF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 AF 和 PF 的长,则在直角△AB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AB 的长,进而求得三角形 ABC 的面积.【解答】解:∵△ABC为等边三角形,∴BA=BC,可将△BPC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BEA,连EP,且延长BP,作AF⊥BP于点F.如图,∴BE=BP=4,AE=PC=5,∠PBE=60°,∴△BPE为等边三角形,∴PE=PB=4,∠BPE=60°,在△AEP中,AE=5,AP=3,PE=4,∴AE2=PE2+PA2,∴△APE为直角三角形,且∠APE=90°,∴∠APB=90°+60°=150°.∴∠APF=30°,∴在直角△APF AP=,PF=AP=.∴在直角△ABF)2+()2=25+12 .则△ABC •AB2=•(25+12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4.(2018•江苏扬州•3 分)如图,点 A 在线段 BD 上,在 BD 的同侧做等腰Rt△ABC 和等腰Rt△ADE,CD 与BE、AE 分别交于点P,M.对于下列结论:①△BAE∽△CAD;②MP•MD=MA•ME;③2CB2=CP•CM.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 C.①② D.②③【分析】(1)由等腰Rt△ABC 和等腰Rt△ADE 三边份数关系可证;(2)通过等积式倒推可知,证明△PAM∽△EMD即可;(3)2CB2 转化为A C2,证明△ACP∽△MCA,问题可证.【解答】解:由已知:AC=AB,AD=AE∴∵∠BAC=∠EAD∴∠BAE=∠CAD∴△BAE∽△CAD所以①正确∵△BAE∽△CAD∴∠BEA=∠CDA∵∠PME=∠AMD∴△PME∽△AMD∴∴MP•MD=MA•ME所以②正确∵∠BEA=∠CDA∠PME=∠AMD∴P、E、D、A 四点共圆∴∠APD=∠EAD=90°∵∠CAE=180°﹣∠BAC﹣∠EAD=90°∴△CAP∽△CMA∴AC2=CP•CM∵AC=AB∴2CB2=CP•CM所以③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在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中应注意应用倒推的方法寻找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进而得到答案.5.(2018·湖南省常德·3 分)如图,已知BD 是△A BC 的角平分线,E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BAC=90°,AD=3,则CE 的长为()A.6 B.5 C.4 D.3【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DBC=∠A BD=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ED是BC 的垂直平分线,∴DB=DC,∴∠C=∠DBC,∵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DBC,∴∠C=∠DBC=∠ABD=30°,∴BD=2AD=6,∴CE=CD×cos∠C=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 (2018·台湾·分)如图,锐角三角形 ABC 中,BC>AB>AC,甲、乙两人想找一点 P,使得∠BPC与∠A互补,其作法分别如下:(甲)以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P 点,则P 即为所求;(乙)作过 B 点且与AB 垂直的直线l,作过C 点且与 AC 垂直的直线,交l 于 P 点,则 P 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分析】甲:根据作图可得 AC=AP,利用等边对等角得:∠APC=∠ACP,由平角的定义可知:∠BPC+∠APC=180°,根据等量代换可作判断;乙: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BPC+∠A=180°.【解答】解:甲:如图1,∵AC=AP,∴∠APC=∠ACP,∵∠BPC+∠APC=180°∴∠BPC+∠ACP=180°,∴甲错误;乙:如图2,∵AB⊥PB,AC⊥PC,∴∠ABP=∠ACP=90°,∴∠BPC+∠A=180°,∴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7.(2018•湖北荆门•3 分)如图,等腰Rt△ABC 中,斜边AB 的长为2,O 为AB 的中点,P 为AC 边上的动点,OQ⊥OP交BC 于点Q,M 为PQ 的中点,当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 C 时,点M所经过的路线长为()A.B.C.1 D.2【分析】连接 OC,作PE⊥AB 于 E,MH⊥AB 于 H,QF⊥AB 于 F,如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B=45°,OC⊥AB,OC=OA=OB=1,∠OCB=45°,再证明Rt△AOP≌△COQ得到AP=CQ,接着利用△APE和△BFQ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P=CQ,QF=BQ,所以BC=1,然后证明MH 为梯形PEFQ 的中位线得到,即可判定点M 到AB 的距离为,从而得到点 M 的运动路线为△ABC 的中位线,最后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到点 M 所经过的路线长.【解答】解:连接OC,作PE⊥AB于E,MH⊥AB于H,QF⊥AB于F,如图,∵△ACB为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B= ,∠A=∠B=45°,∵O为AB 的中点,∴OC⊥AB,OC 平分∠ACB,OC=OA=OB=1,∴∠OCB=45°,∵∠POQ=90°,∠COA=90°,∴∠AOP=∠COQ,在Rt△AOP和△COQ中,∴Rt△AOP≌△COQ,∴AP=CQ,易得△APE和△BFQ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AP=CQ,QF=BQ,∴PE+QF=(CQ+BQ)=BC=×=1,∵M点为PQ 的中点,∴MH为梯形PEFQ 的中位线,∴MH=(PE+QF)=,即点M到AB ,而 CO=1,∴点M 的运动路线为△ABC的中位线,∴当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C 时,点M AB=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轨迹:通过计算确定动点在运动过程中不变的量,从而得到运动的轨迹.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8.(2018•河北•3分)已知:如图 4,点P在线段AB外,且PA =PB.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A.作∠APB的平分线PC交AB于点CB.过点P作PC ⊥AB于点C且AC =BCC.取AB中点C,连接PCD.过点P作PC ⊥AB,垂足为C9.(2018 四川省绵阳市)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 的顶点 A 在△ECD 的斜边 DE 上,若 AE= ,AD= ,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A.B.C.D.【答案】D【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解:连接BD,作C H⊥DE,∵△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ADC=∠C AB=45°,即∠A CD+∠DCB=∠A CD+∠A CE=90°,∴∠DCB=∠ACE,在△DCB和△ECA中,,∴△DCB≌△ECA,∴DB=EA=,∠CDB=∠E=45°,∴∠CDB+∠ADC=∠ADB=90°,在Rt△ABD中,∴AB= =2 ,在Rt△ABC中,∴2AC2=AB2=8,∴AC=BC=2,在Rt△ECD中,∴2CD2=DE2= ,∴CD=CE=+1,∵∠ACO=∠DCA,∠CAO=∠CDA,∴△CAO∽△CDA,∴:= = =4-2 ,又∵= CE = DE·CH,∴CH== ,∴= AD·CH=×× = ,∴=(4-2 )×=3- .即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 .故答案为:D.【分析】解:连接 BD,作CH⊥D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ECD=90°,∠ADC=∠CAB=45°,再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CB=∠ACE;由 SAS 得△DCB≌△EC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 DB=EA= ,∠CDB=∠E=45°,从而得∠ADB=90°,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 ,同理可得AC=BC=2,CD=CE= +1;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CAO∽△CD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从而得出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二.填空题1.(2018 四川省泸州市 3 分)如图,等腰△A BC 的底边 BC=20,面积为 120,点 F 在边BC上,且 BF=3FC,EG 是腰 AC 的垂直平分线,若点 D 在 EG 上运动,则△CDF 周长的最小值为 18 .【分析】如图作A H⊥BC 于H,连接AD.由EG 垂直平分线段AC,推出DA=DC,推出DF+DC=AD+DF,可得当A、D、F 共线时,DF+DC 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 的长;【解答】解:如图作AH⊥BC于H,连接AD.∵EG垂直平分线段AC,∴DA=DC,∴DF+DC=AD+DF,∴当A、D、F 共线时,DF+DC 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 的长,∵•BC•AH=120,∴AH=12,∵AB=AC,AH⊥BC,∴BH=CH=10,∵BF=3FC,∴CF=FH=5,∴AF===13,∴DF+DC的最小值为13.∴△CDF 周长的最小值为 13+5=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018•广西桂林•3 分)如图,在Δ ABC 中,∠A=36°,AB=AC,BD 平分∠A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答案】3详解:∵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A=36°,∴∠C=∠ABC=72°.BD 平分∠ABC交AC 于D,∴∠ABD=∠DBC=36°,∵∠A=∠ABD=36°,∴△ABD是等腰三角形.∠BDC=∠A+∠ABD=36°+36°=72°=∠C,∴△BDC是等腰三角形.∴共有3 个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角的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01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O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的面积是.【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可得扇形对应的圆心角度数,再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C=60°,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B=2∠C=120°,∴阴影部分的面积是=π,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和圆周角定理,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求得圆心角度数是解题的关键.4.(2018·四川宜宾·3分)刘徽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割圆术”,即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逐步逼近圆来近似计算圆的面积,设圆O 的半径为1,若用圆O 的外切正六边形的面积来近似估计圆O 的面积,则S= 2 .(结果保留根号)【考点】MM:正多边形和圆;1O:数学常识.【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可得出△ABO 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 OM 的长度可求出AB 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 的值.【解答】解:依照题意画出图象,如图所示.∵六边形ABCDEF 为正六边形,∴△ABO为等边三角形,∵⊙O的半径为1,∴OM=1,∴BM=AM=,∴AB=,∴S=6S△ABO=6× × ×1=2 ., ,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数学常识,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正六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5. (2018·天津·3 分)如图,在边长为 4 中,,分别为的中点 于点,为的中点,连接,则的长为.【答案】【解析】分析:连接 DE ,根据题意可得 Δ DEG 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DG 的长. 详解:连接 DE ,∵D、E 分别是 AB 、BC 的中点, ∴DE∥AC,DE=AC∵Δ ABC 是等边三角形,且 BC=4 ∴∠DEB=60°,DE=2 ∵EF⊥AC,∠C=60°,EC=2 ∴∠FEC=30°,EF=∴∠DEG=180°-60°-30°=90°∵G是EF 的中点,∴EG=.在RtΔ DEG 中,DG=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记住和熟练运用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18·湖北省武汉· 3 分)如图.在△A BC 中,∠ACB=60°,AC=1,D 是边AB 的中点,E 是边BC 上一点.若DE 平分△ABC的周长,则DE 的长是.【分析】延长 BC 至 M,使 CM=CA,连接 AM,作CN⊥AM 于 N,根据题意得到 ME=EB,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AM,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N,根据正弦的概念求出 AN,计算即可.【解答】解:延长BC 至M,使CM=CA,连接AM,作CN⊥AM于N,∵DE平分△ABC的周长,∴ME=EB,又AD=DB,∴DE=AM,DE∥AM,∵∠ACB=60°,∴∠ACM=120°,∵CM=CA,∴∠ACN=60°,AN=MN,∴AN=A C•s in∠ACN=,∴AM=,∴D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正确作出辅助性是解题的关键.7.(2018•北京•2 分) 右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BAC∠DAE .(填“ >”,“ =”或“ <”) 【答案】>【解析】如下图所示,△A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AG = ∠BAC = 45︒,∴ ∠BAC >∠DAE .另:此题也可直接测量得到结果.【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8. (2018•江苏盐城•3 分)如图,在直角 中,,,,、分别为边 、上的两个动点,若要使 是等腰三角形且是直角三角形,则.16.【答案】 或G EBD FCAEBDCA【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当△BPQ 是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B PQ=90 度,∠BQP=90 度。

2018年中考数学《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同步提分训练含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数学《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同步提分训练含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数学提分训练: 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一、选择题1.如图,在Rt△PMN中,∠P=90°,PM=PN,MN=6cm,矩形ABCD中AB=2cm,BC=10cm,点C和点M重合,点B,C(M)、N在同一直线上,令Rt△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直线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至点C与点N重合为止,设移动x秒后,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 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2.如图1,在矩形ABCD中,动点E从A出发,沿方向运动,当点E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过点E做,交CD于F点,设点E运动路程为x, ,如图2所表示的是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当点E在BC上运动时,FC的最大长度是,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A. B. C. 6 D. 53.如图甲,A,B是半径为1的⊙O上两点,且OA⊥OB.点P从A出发,在⊙O上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回到点A运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x,弦BP的长度为y,那么如图乙图象中可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A. ①B. ④C. ①或③D. ②或④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cm,BC=2cm,∠ABC=45°,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折线BC→CD→DA运动,到达点A为止,设运动时间为t(s),△ABP的面积为S(cm2),则S与t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5.如图,矩形ABCD,R是CD的中点,点M在BC边上运动,E,F分别为AM,MR的中点,则EF的长随M点的运动( )A. 变短B. 变长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6.在Rt△ABC中,AB=1,∠A=60°,∠ABC=90°,如图所示将Rt△ABC沿直线l无滑动地滚动至Rt△DEF,则点B所经过的路径与直线l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结果不取近似值)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4,0)、B(0,-3),以点B为圆心、2 为半径的⊙B上有一动点P.连接AP,若点C为AP的中点,连接OC,则OC的最小值为________.8.如图,在△ABC中,BC=AC=5,AB=8,CD为AB边的高,点A在x轴上,点B在y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若A从原点出发,沿x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则点B随之沿y轴下滑,并带动△ABC 在平面内滑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B到达原点时停止运动(1)连接OC,线段OC的长随t的变化而变化,当OC最大时,t=________;(2)当△ABC的边与坐标轴平行时,t=________。

2018年陕西省中考真题word版

2018年陕西省中考真题word版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满分30分)1. -的倒数是A. B. - C. D. -2.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A. 正方体B. 长方体C. 三棱柱D. 四棱锥3. 如图,若l1∥l2,l3∥l4,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 如图,在矩形ABCD中,A(-2,0),B(0,1).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经过点C,则k的取值为A. -B.C. -2D. 2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2·a2=2a4B. (-a2)3=-a6C. 3a2-6a2=3a2D. (a-2)2=a2-46. 如图,在△ABC中,AC=8,∠ABC=60°,∠C=45°,AD⊥BC,垂足为D,∠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则AE的长为A. B. 2 C. D. 37. 若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则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A. (-2,0)B. (2,0)C. (-6,0)D. (6,0)8. 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和DA的中点,连接EF、FG、GH和HE.若EH=2E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B=EFB. AB=2EFC. AB=EFD. AB=EF9. 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AC,∠BCA=65°,作CD∥AB,并与○O相交于点D,连接BD,则∠DBC的大小为A. 15°B. 35°C. 25°D. 45°10. 对于抛物线y=ax2+(2a-1)x+a-3,当x=1时,y>0,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一定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3分,满分12分)11. 比较大小:3_________(填<,>或=).12. 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AC与BE相交于点F,则AFE的度数为________13. 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m,m)和B(2m,-1),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14. 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称中心,AD>AB,E、F分别是AB边上的点,且EF=AB;G、H分别是BC边上的点,且GH=BC;若S1,S2分别表示∆EOF和∆GOH的面积,则S1,S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11小题,计78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5. 计算:(-)×(-)+|-1|+(5-2π)016. 化简:17. 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上一定点,连接AM,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M上求作一点P,使得△DP A∽△ABM(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18. 如图,AB∥CD,E、F分别为AB、CD上的点,且EC∥BF,连接AD,分别与EC、BF相交与点G、H,若AB=CD,求证:AG=DH.19. 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及投放的相关知识.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并在本校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进行了问卷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布情况,他们将全部测试成绩分成A、B、C、D四组,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表:“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测试成绩统计表依据以上统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得m=,n=;(2)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组;(3)求本次全部测试成绩的平均数.20. 周末,小华和小亮想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家门前小河的宽.测量时,他们选择了河对岸边的一棵大树,将其底部作为点A,在他们所在的岸边选择了点B,使得AB与河岸垂直,并在B点竖起标杆BC,再在AB 的延长线上选择点D竖起标杆DE,使得点E与点C、A共线.已知:CB⊥AD,ED⊥AD,测得BC=1m,DE=1.5m,BD=8.5m.测量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测量信息,求河宽AB.21. 经过一年多的精准帮扶,小明家的网络商店(简称网店)将红枣、小米等优质土特产迅速销往全国,小明家网店中红枣和小米这两种商品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商品红枣小米规格1kg/袋2kg/袋成本(元/袋)40 38售价(元/袋)60 54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今年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3000kg,获得利润4.2万元,求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多少袋;(2)根据之前的销售情况,估计今年6月到10月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还能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2000kg,其中,这种规格的红枣的销售量不低于600kg.假设这后五个月,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味x(kg),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多少元.22. 如图,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它的两条直径分成了四个分别标有数字的扇形区域,其中标有数字“1”的扇形圆心角为120°.转动转盘,待转盘自动停止后,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则该扇形内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此时,称为转动转盘一次(若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则不计转动的次数,重新转动转盘,直到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为止)(1)转动转盘一次,求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2)转动转盘两次,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这两次分别转出的数字之积为正数的概率.23. 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斜边AB上的中线CD为直径作⊙O,分别与AC、BC相交于点M、N.(1)过点N作⊙O的切线NE与AB相交于点E,求证:NE⊥AB;(2)连接MD,求证:MD=NB.24. 已知抛物线L:y=x2+x-6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并与y轴相交于点C.(1)求A、B、C三点的坐标,并求出△ABC的面积;(2)将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抛物线L´,且L´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并与y轴交于点C´,要使△A´B´C´和△ABC的面积相等,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5. 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ABC中,∠A=120°,AB=AC=5,则△ABC的外接圆半径R的值为.问题探究(2)如图②,⊙O的半径为13,弦AB=24,M是AB的中点,P是⊙O上一动点,求PM的最大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所示,AB、AC、BC是某新区的三条规划路其中,AB=6km,AC=3km,∠BAC=60°,BC所对的圆心角为60°.新区管委会想在BC路边建物资总站点P,在AB、AC路边分别建物资分站点E、F.也就是,分别在、线段AB和AC上选取点P、E、F.由于总站工作人员每天要将物资在各物资站点间按P→E→F→P的路径进行运输,因此,要在各物资站点之间规划道路PE、EF和FP.为了快捷环保和节约成本要使得线段PE、EF、FP之和最短,试求PE+EF+FP的最小值(各物资站点与所在道路之间的距离、路宽均忽略不计).图①图②图③。

(完整版)2018年河北省石家庄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8年河北省石家庄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2018 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共42 分,1-10 小题各3 分,11-16 小题各2 分)1.(3.00 分)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B.C.D.2.(3.00 分)一个整数81555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555×1010,则原数中“0”的个数为()A.4 B.6 C.7 D.103.(3.00 分)图中由“○”和“□”组成轴对称图形,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A.l1B.l2C.l3D.l44.(3.00 分)将9.52变形正确的是()A.9.52=92+0.52B.9.52=(10+0.5)(10﹣0.5)C.9.52=102﹣2×10×0.5+0.52D.9.52=92+9×0.5+0.525.(3.00 分)图中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是()A.B.C.D.6.(3.00 分)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7.(3.00 分)有三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其中,同一种物体的质量都相等,现左右手中同样的盘子上都放着不同个数的物体,只有一组左右质量不相等,则该组是()A.B.C.D.8.(3.00 分)已知:如图,点P 在线段AB 外,且PA=PB,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A.作∠APB 的平分线PC 交AB 于点CB.过点P 作PC⊥AB 于点C 且AC=BCC.取AB 中点C,连接PCD.过点P 作PC⊥AB,垂足为C9.(3.00 分)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获得苗高(单位: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13,==15:s 甲2=s 丁2=3.6,s 乙2=s 丙2=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A.甲B.乙C.丙D.丁10.(3.00 分)图中的手机截屏内容是某同学完成的作业,他做对的题数是()A.2 个B.3 个C.4 个D.5 个11.(2.00 分)如图,快艇从P 处向正北航行到A 处时,向左转50°航行到B 处,再向右转80°继续航行,此时的航行方向为()A.北偏东30°B.北偏东80°C.北偏西30°D.北偏西50°12.(2.00 分)用一根长为a(单位:cm)的铁丝,首尾相接围成一个正方形,要将它按图的方式向外等距扩1(单位:cm)得到新的正方形,则这根铁丝需增加()A.4cm B.8cm C.(a+4)cm D.(a+8)cm 13.(2.00 分)若2n+2n+2n+2n=2,则n=()A.-1 B.-2 C.0 D.14.(2.00 分)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分式化简,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化简.过程如图所示: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A.只有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15.(2.00 分)如图,点I 为△ABC 的内心,AB=4,AC=3,BC=2,将∠ACB 平移使其顶点与I 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A.4.5 B.4C.3 D.216.(2.00 分)对于题目“一段抛物线L:y=﹣x(x﹣3)+c(0≤x≤3)与直线l:y=x+2 有唯一公共点,若c 为整数,确定所有c 的值,”甲的结果是c=1,乙的结果是c=3 或4,则()A.甲的结果正确B.乙的结果正确C.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才正确D.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也不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 个小题,共12 分.17~18 小题各3 分:19 小题有2 个空,每空3 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7.(3.00 分)计算:=.18.(3.00 分)若a,b 互为相反数,则a2-b2=.19.(6.00 分)如图1,作∠BPC 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PA,现要分别以∠APB,∠APC,∠BPC 为内角作正多边形,且边长均为1,将作出的三个正多边形填充不同花纹后成为一个图案.例如,若以∠BPC 为内角,可作出一个边长为1 的正方形,此时∠BPC=90°,而=45 是360°(多边形外角和)的,这样就恰好可作出两个边长均为1 的正八边形,填充花纹后得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图案,如图2 所示.图2 中的图案外轮廓周长是;在所有符合要求的图案中选一个外轮廓周长最大的定为会标,则会标的外轮廓周长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 小题,共计66 分)20.(8.00 分)嘉淇准备完成题目:发现系数“”印刷不清楚.(1)他把“”猜成3,请你化简:(3x2+6x+8)-(6x+5x2+2);(2)他妈妈说:“你猜错了,我看到该题标准答案的结果是常数.” 通过计算说明原题中“”是几?21.(9.00 分)老师随机抽查了本学期学生读课外书册数的情况,绘制成条形图(图1)和不完整的扇形图(图2),其中条形图被墨迹遮盖了一部分.(1)求条形图中被遮盖的数,并写出册数的中位数;(2)在所抽查的学生中随机选一人谈读书感想,求选中读书超过5 册的学生的概率;(3)随后又补查了另外几人,得知最少的读了6 册,将其与之前的数据合并后,发现册数的中位数没改变,则最多补查了人.22.(9.00 分)如图,阶梯图的每个台阶上都标着一个数,从下到上的第1 个至第4 个台阶上依次标着﹣5,﹣2,1,9,且任意相邻四个台阶上数的和都相等.尝试(1)求前4 个台阶上数的和是多少?(2)求第5 个台阶上的数x 是多少?应用求从下到上前31 个台阶上数的和.发现试用含k(k 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数“1”所在的台阶数.23.(9.00 分)如图,∠A=∠B=50°,P 为AB 中点,点M 为射线AC 上(不与点A 重合)的任意点,连接MP,并使MP 的延长线交射线BD 于点N,设∠BPN=α.(1)求证:△APM≌△BPN;(2)当MN=2BN 时,求α的度数;(3)若△BPN 的外心在该三角形的内部,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24.(10.00 分)如图,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 x+5 的图象l1分别与x,y 轴交于A,B 两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l2与l1交于点C(m,4).(1)求m 的值及l2的解析式;(2)求S△AOC﹣S△BOC 的值;(3)一次函数y=kx+1 的图象为l3,且1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直接写出k 的值.25.(10.00 分)如图,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6,以原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优弧,使点B 在O 右下方,且tan∠AOB=,在优弧上任取一点P,且能过P 作直线l∥OB 交数轴于点Q,设Q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连接OP.(1)若优弧上一段的长为13π,求∠AOP 的度数及x 的值;(2)求x 的最小值,并指出此时直线l 与所在圆的位置关系;(3)若线段PQ 的长为12.5,直接写出这时x 的值.26.(11.00 分)如图是轮滑场地的截面示意图,平台AB 距x 轴(水平)18 米,与y 轴交于点B,与滑道y=(x≥1)交于点A,且AB=1 米.运动员(看成点)在BA 方向获得速度v 米/秒后,从A 处向右下飞向滑道,点M 是下落路线的某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实验表明:M,A 的竖直距离h(米)与飞出时间t(秒)的平方成正比,且t=1 时h=5,M,A 的水平距离是vt 米.(1)求k,并用t 表示h;(2)设v=5.用t 表示点M 的横坐标x 和纵坐标y,并求y 与x 的关系式(不写x 的取值范围),及y=13 时运动员与正下方滑道的竖直距离;(3)若运动员甲、乙同时从A 处飞出,速度分别是5 米/秒、v 乙米/秒.当甲距x 轴1.8 米,且乙位于甲右侧超过4.5 米的位置时,直接写出t 的值及v 乙的范围.2018 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共42 分,1-10 小题各3 分,11-16 小题各2 分)1.(3.00 分)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B.C.D.【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进行判断.【解答】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正确掌握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3.00 分)一个整数81555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555×1010,则原数中“0”的个数为()A.4 B.6 C.7 D.10【分析】把8.1555×1010写成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的形式即可得.【解答】解:∵8.1555×1010表示的原数为81555000000,∴原数中“0”的个数为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把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当n>0 时,n 是几,小数点就向后移几位.3.(3.00 分)图中由“○”和“□”组成轴对称图形,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A.l1B.l2C.l3D.l4【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l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4.(3.00 分)将9.52变形正确的是()A.9.52=92+0.52 B.9.52=(10+0.5)(10﹣0.5)C.9.52=102﹣2×10×0.5+0.52 D.9.52=92+9×0.5+0.52【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判断即可.【解答】解:9.52=(10﹣0.5)2=102﹣2×10×0.5+0.5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可巧记为:“首平方,末平方,首末两倍中间放”.5.(3.00 分)图中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是()A.B.C.D.【分析】首先画出各个图形的三视图,对照给出的三视图,找出正确的答案;或者用排除法.【解答】解:观察图象可知选项 C 符合三视图的要求,故选:C.【点评】考查三视图问题,关键是由主视图和左视图、俯视图可判断确定几何体的具体形状.6.(3.00 分)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分析】分别利用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作法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①﹣Ⅳ,②﹣Ⅰ,③﹣Ⅱ,④﹣Ⅲ.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正确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7.(3.00 分)有三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其中,同一种物体的质量都相等,现左右手中同样的盘子上都放着不同个数的物体,只有一组左右质量不相等,则该组是()A.B.C.D.【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盘子上的物体得出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设的质量为x,的质量为y,的质量为:a,假设A 正确,则,x=1.5y,此时B,C,D 选项中都是x=2y,故A 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性质,正确得出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是解题关键.8.(3.00 分)已知:如图,点P 在线段AB 外,且PA=PB,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A.作∠APB 的平分线PC 交AB 于点CB.过点P 作PC⊥AB 于点C 且AC=BCC.取AB 中点C,连接PCD.过点P 作PC⊥AB,垂足为C【分析】利用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利用SAS 判断出△PCA≌△PCB,∴CA=CB,∠PCA=∠PCB=90°,∴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符合题意;C、利用SSS 判断出△PCA≌△PCB,∴CA=CB,∠PCA=∠PCB=90°,∴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符合题意;D、利用HL 判断出△PCA≌△PCB,∴CA=CB,∴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符合题意,B、过线段外一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不能保证也平分此条线段,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9.(3.00 分)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获得苗高(单位: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13,==15:s 甲2=s 丁2=3.6,s 乙2=s 丙2=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数据越稳定,据此判断出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是哪种小麦即可.【解答】解:∵=>=,∴乙、丁的麦苗比甲、丙要高,2=s 丁2<s 乙2=s 丙2,∵s甲∴甲、丁麦苗的长势比乙、丙的长势整齐,综上,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丁,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数据越稳定.10.(3.00 分)图中的手机截屏内容是某同学完成的作业,他做对的题数是()A.2 个B.3 个C.4 个D.5 个【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众数的定义、零指数幂的定义及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逐一判断可得.【解答】解:①﹣1 的倒数是﹣1,原题错误,该同学判断正确;②|﹣3|=3,原题计算正确,该同学判断错误;③1、2、3、3 的众数为3,原题错误,该同学判断错误;④20=1,原题正确,该同学判断正确;⑤2m2÷(﹣m)=﹣2m,原题正确,该同学判断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绝对值、众数、零指数幂及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倒数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众数的定义、零指数幂的定义及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11.(2.00 分)如图,快艇从P 处向正北航行到A 处时,向左转50°航行到B 处,再向右转80°继续航行,此时的航行方向为()A.北偏东30°B.北偏东80°C.北偏西30°D.北偏西5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AP∥BC,∴∠2=∠1=50°.∠3=∠4﹣∠2=80°﹣50°=30°,此时的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向角,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 是解题关键.12.(2.00 分)用一根长为a(单位:cm)的铁丝,首尾相接围成一个正方形,要将它按图的方式向外等距扩1(单位:cm)得到新的正方形,则这根铁丝需增加()A.4cm B.8cm C.(a+4)cm D.(a+8)cm【分析】根据题意得出原正方形的边长,再得出新正方形的边长,继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原正方形的周长为acm,∴原正方形的边长为cm,∵将它按图的方式向外等距扩1cm,∴新正方形的边长为(+2)cm,则新正方形的周长为4(+2)=a+8(cm),因此需要增加的长度为a+8﹣A=8cm.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表示出新正方形的边长及代数式的书写规范.13.(2.00 分)若2n+2n+2n+2n=2,则n=()A.﹣1 B.﹣2 C.0 D.【分析】利用乘法的意义得到4•2n=2,则2•2n=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得到21+n=1,然后根据零指数幂的意义得到1+n=0,从而解关于n 的方程即可.【解答】解:∵2n+2n+2n+2n=2,∴4•2n=2,∴2•2n=1,∴21+n=1,∴1+n=0,∴n=﹣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a n=a m+n(m,n 是正整数).14.(2.00 分)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分式化简,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化简.过程如图所示: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A.只有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分析】根据分式的乘除运算步骤和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即可判断.【解答】解:∵÷=•=•=•==,∴出现错误是在乙和丁,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乘除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乘除运算法则.15.(2.00 分)如图,点I 为△ABC 的内心,AB=4,AC=3,BC=2,将∠ACB 平移使其顶点与I 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A.4.5 B.4 C.3 D.2【分析】连接AI、BI,因为三角形的内心是角平分线的交点,所以AI 是∠CAB 的平分线,由平行的性质和等角对等边可得:AD=DI,同理BE=EI,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就是边AB 的长.【解答】解:连接AI、BI,∵点I 为△ABC 的内心,∴AI 平分∠CAB,∴∠CAI=∠BAI,由平移得:AC∥DI,∴∠CAI=∠AID,∴∠BAI=∠AID,∴AD=DI,同理可得:BE=EI,∴△DIE 的周长=DE+DI+EI=DE+AD+BE=AB=4,即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心的定义、平移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心是角平分线的交点是关键.16.(2.00 分)对于题目“一段抛物线L:y=﹣x(x﹣3)+c(0≤x≤3)与直线l:y=x+2 有唯一公共点,若c 为整数,确定所有c 的值,”甲的结果是c=1,乙的结果是c=3 或4,则()A.甲的结果正确B.乙的结果正确C.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才正确D.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也不正确【分析】两函数组成一个方程组,得出一个方程,求出方程中的△=﹣4+4c=0,求出即可.【解答】解:把y=x+2 代入y=﹣x(x﹣3)+c 得:x+2=﹣x(x﹣3)+c,即x2﹣2x+2﹣c=0,所以△=(﹣2)2﹣4×1×(2﹣c)=﹣4+4c=0,解得:c=1,所以甲的结果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等知识点,能得出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 个小题,共12 分.17~18 小题各3 分:19 小题有2 个空,每空3 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7.(3.00 分)计算:= 2 .【分析】先计算被开方数,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可得.【解答】解:= =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18.(3.00 分)若a,b 互为相反数,则a2﹣b2= 0 .【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结合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b 互为相反数,∴a+b=0,∴a2﹣b2=(a+b)(a﹣b)=0.故答案为: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以及相反数的定义,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19.(6.00 分)如图1,作∠BPC 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PA,现要分别以∠APB,∠APC,∠BPC 为内角作正多边形,且边长均为1,将作出的三个正多边形填充不同花纹后成为一个图案.例如,若以∠BPC 为内角,可作出一个边长为1 的正方形,此时∠BPC=90°,而=45 是360°(多边形外角和)的,这样就恰好可作出两个边长均为1 的正八边形,填充花纹后得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图案,如图2 所示.图2 中的图案外轮廓周长是14 ;在所有符合要求的图案中选一个外轮廓周长最大的定为会标,则会标的外轮廓周长是21 .【分析】根据图 2 将外围长相加可得图案外轮廓周长;设∠BPC=2x,先表示中间正多边形的边数:外角为180°﹣2x,根据外角和可得边数=,同理可得两边正多边形的外角为x,可得边数为,计算其周长可得结论.【解答】解:图 2 中的图案外轮廓周长是:8﹣2+2+8﹣2=14;设∠BPC=2x,∴以∠BPC 为内角的正多边形的边数为:=,以∠APB 为内角的正多边形的边数为:,∴图案外轮廓周长是=﹣2+ ﹣2+ ﹣2= +﹣6,根据题意可知:2x 的值只能为60°,90°,120°,144°,当x 越小时,周长越大,∴当x=30 时,周长最大,此时图案定为会标,则则会标的外轮廓周长是=+﹣6=21,故答案为:14,21.【点评】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问题和正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外角的关系,明确正多边形的各内角相等,各外角相等,且外角和为360°是关键,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 小题,共计66 分)20.(8.00 分)嘉淇准备完成题目:发现系数“”印刷不清楚.(1)他把“”猜成3,请你化简:(3x2+6x+8)﹣(6x+5x2+2);(2)他妈妈说:“你猜错了,我看到该题标准答案的结果是常数.”通过计算说明原题中“”是几?【分析】(1)原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得;(2)设“”是a,将a 看做常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后根据结果为常数知二次项系数为0,据此得出a 的值.【解答】解:(1)(3x2+6x+8)﹣(6x+5x2+2)=3x2+6x+8﹣6x﹣5x2﹣2=﹣2x2+6;(2)设“”是a,则原式=(ax2+6x+8)﹣(6x+5x2+2)=ax2+6x+8﹣6x﹣5x2﹣2=(a﹣5)x2+6,∵标准答案的结果是常数,∴a﹣5=0,解得:a=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21.(9.00 分)老师随机抽查了本学期学生读课外书册数的情况,绘制成条形图(图1)和不完整的扇形图(图2),其中条形图被墨迹遮盖了一部分.(1)求条形图中被遮盖的数,并写出册数的中位数;(2)在所抽查的学生中随机选一人谈读书感想,求选中读书超过5 册的学生的概率;(3)随后又补查了另外几人,得知最少的读了6 册,将其与之前的数据合并后,发现册数的中位数没改变,则最多补查了3 人.【分析】(1)用读书为 6 册的人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得到调查的总人数,再用总人数分别减去读书为4 册、6 册和7 册的人数得到读书5 册的人数,然后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册数的中位数;(2)用读书为6 册和7 册的人数和除以总人数得到选中读书超过5 册的学生的概率;(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判断总人数不能超过27,从而得到最多补查的人数.【解答】解:(1)抽查的学生总数为6÷25%=24(人),读书为5 册的学生数为24﹣5﹣6﹣4=9(人),所以条形图中被遮盖的数为9,册数的中位数为5;(2)选中读书超过5 册的学生的概率==;(3)因为4 册和5 册的人数和为14,中位数没改变,所以总人数不能超过27,即最多补查了3 人.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 的概率P(A)=事件A 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也考查了统计图和中位数.22.(9.00 分)如图,阶梯图的每个台阶上都标着一个数,从下到上的第1 个至第4 个台阶上依次标着﹣5,﹣2,1,9,且任意相邻四个台阶上数的和都相等.尝试(1)求前 4 个台阶上数的和是多少?(2)求第 5 个台阶上的数x 是多少?应用求从下到上前31 个台阶上数的和.发现试用含k(k 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数“1”所在的台阶数.【分析】尝试:(1)将前 4 个数字相加可得;(2)根据“相邻四个台阶上数的和都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可得;应用:根据“台阶上的数字是每 4 个一循环”求解可得;发现:由循环规律即可知“1”所在的台阶数为4k﹣1.【解答】解:尝试:(1)由题意得前 4 个台阶上数的和是﹣5﹣2+1+9=3;(2)由题意得﹣2+1+9+x=3,解得:x=﹣5,则第5 个台阶上的数x 是﹣5;应用:由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 4 个一循环,∵31÷4=7…3,∴7×3+1﹣2﹣5=15,即从下到上前31 个台阶上数的和为15;发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4k﹣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相邻四个台阶上数的和都相等得出台阶上的数字是每 4 个一循环.23.(9.00 分)如图,∠A=∠B=50°,P 为AB 中点,点M 为射线AC 上(不与点A 重合)的任意点,连接MP,并使MP 的延长线交射线BD 于点N,设∠BPN=α.(1)求证:△APM≌△BPN;(2)当MN=2BN 时,求α的度数;(3)若△BPN 的外心在该三角形的内部,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AAS 证明:△APM≌△BPN;(2)由(1)中的全等得:MN=2PN,所以PN=BN,由等边对等角可得结论;(3)三角形的外心是外接圆的圆心,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直角顶点上,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只有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所以根据题中的要求可知:△BPN 是锐角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结论.【解答】(1)证明:∵P 是AB 的中点,∴PA=PB,在△APM 和△BPN 中,∵,∴△APM≌△BPN;(2)解:由(1)得:△APM≌△BPN,∴PM=PN,∴MN=2PN,∵MN=2BN,∴BN=PN,∴α=∠B=50°;(3)解:∵△BPN 的外心在该三角形的内部,∴△BPN 是锐角三角形,∵∠B=50°,∴40°<∠BPN<90°,即40°<α<90°.【点评】本题是三角形和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利用其性质求角的度数,结合三角形外接圆的知识确定三角形的形状,进而求出角度,此题难度适中,但是第三问学生可能考虑不到三角形的形状问题,而出错.24.(10.00 分)如图,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x+5 的图象l1分别与x,y 轴交于A,B 两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l2与l1交于点C(m,4).(1)求m 的值及l2的解析式;(2)求S△AOC﹣S△BOC 的值;(3)一次函数y=kx+1 的图象为l3,且1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直接写出k 的值.【分析】(1)先求得点 C 的坐标,再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l2的解析式;(2)过C 作CD⊥AO 于D,CE⊥BO 于E,则CD=4,CE=2,再根据A(10,0),B(0,5),可得AO=10,BO=5,进而得出S△AOC﹣S△BOC的值;(3)分三种情况:当l3经过点C(2,4)时,k=;当l2,l3平行时,k=2;当11,l3平行时,k=﹣;故k 的值为或2 或﹣.【解答】解:(1)把C(m,4)代入一次函数y=﹣x+5,可得4=﹣m+5,解得m=2,∴C(2,4),设l2的解析式为y=ax,则4=2a,解得a=2,∴l2的解析式为y=2x;(2)如图,过C 作CD⊥AO 于D,CE⊥BO 于E,则CD=4,CE=2,y=﹣x+5,令x=0,则y=5;令y=0,则x=10,∴A(10,0),B(0,5),∴AO=10,BO=5,∴S△AOC ﹣S△BOC= ×10×4﹣×5×2=20﹣5=15;(3)一次函数y=kx+1 的图象为l3,且1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当l3经过点C(2,4)时,k=;当l2,l3平行时,k=2;当11,l3平行时,k=﹣;故k 的值为或2 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腰直角三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及分类讨论思想等.25.(10.00 分)如图,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6,以原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优弧,使点B 在O 右下方,且tan∠AOB=,在优弧上任取一点P,且能过P 作直线l∥OB 交数轴于点Q,设Q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连接OP.(1)若优弧上一段的长为13π,求∠AOP 的度数及x 的值;(2)求x 的最小值,并指出此时直线l 与所在圆的位置关系;(3)若线段PQ 的长为12.5,直接写出这时x 的值.【分析】(1)利用弧长公式求出圆心角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当直线PQ 与⊙O 相切时时,x 的值最小.(3)由于P 是优弧上的任意一点,所以P 点的位置分三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 1 中,由=13π,解得n=90°,∴∠POQ=90°,∵PQ∥OB,∴∠PQO=∠BOQ,∴tan∠PQO=tan∠QOB= =,∴OQ= ,∴x= .(2)如图当直线PQ 与⊙O 相切时时,x 的值最小.在Rt△OPQ 中,OQ=OP÷=32.5,此时x 的值为﹣32.5.(3)分三种情况:①如图 2 中,作OH⊥PQ 于H,设OH=4k,QH=3k.在Rt△OPH 中,∵OP2=OH2+PH2,∴262=(4k)2+(12.5﹣3k)2,整理得:k2﹣3k﹣20.79=0,解得k=6.3 或﹣3.3(舍弃),∴OQ=5k=31.5.此时x 的值为31.5.②如图 3 中,作OH⊥PQ 交PQ 的延长线于H.设OH=4k,QH=3k.在Rt△在Rt△OPH 中,∵OP2=OH2+PH2,∴262=(4k)2+(12.5+3k)2,整理得:k2+3k﹣20.79=0,解得k=﹣6.3(舍弃)或 3.3,∴OQ=5k=16.5,此时x 的值为﹣16.5.③如图 4 中,作OH⊥PQ 于H,设OH=4k,AH=3k.在Rt△OPH 中,∵OP2=OH2+PH2,∴262=(4k)2+(12.5﹣3k)2,整理得:k2﹣3k﹣20.79=0,解得k=6.3 或﹣3.3(舍弃),∴OQ=5k=31.5 不合题意舍弃.此时x 的值为﹣31.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x 的值为﹣16.5 或31.5 或﹣31.5.【点评】本题考查圆综合题、平行线的性质、弧长公式、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6.(11.00 分)如图是轮滑场地的截面示意图,平台AB 距x 轴(水平)18 米,与y 轴交于点B,与滑道y=(x≥1)交于点A,且AB=1 米.运动员(看成点)在BA 方向获得速度v 米/秒后,从A 处向右下飞向滑道,点M 是下落路线的某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实验表明:M,A 的竖直距离h(米)与飞出时间t(秒)的平方成正比,且t=1 时h=5,M,A 的水平距离是vt 米.(1)求k,并用t 表示h;(2)设v=5.用t 表示点M 的横坐标x 和纵坐标y,并求y 与x 的关系式(不写x 的取值范围),及y=13 时运动员与正下方滑道的竖直距离;(3)若运动员甲、乙同时从A 处飞出,速度分别是5 米/秒、v 乙米/秒.当甲距x轴范围.1.8米,且乙位于甲右侧超过4.5米的位置时,直接写出t的值及v乙的。

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2021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计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3.00分〕〔2021•陕西〕﹣的倒数是〔〕A.B.C.D.2.〔3.00分〕〔2021•陕西〕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外表展开图,那么该几何体是〔〕A.正方体B.长方体C.三棱柱D.四棱锥3.〔3.00分〕〔2021•陕西〕如图,假设l1∥l2,l3∥l4,那么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4.〔3.00分〕〔2021•陕西〕如图,在矩形AOBC中,A〔﹣2,0〕,B〔0,1〕.假设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C,那么k的值为〔〕A.B.C.﹣2 D.25.〔3.00分〕〔2021•陕西〕以下计算正确的选项是〔〕A.a2•a2=2a4B.〔﹣a2〕3=﹣a6C.3a2﹣6a2=3a2D.〔a﹣2〕2=a2﹣4 6.〔3.00分〕〔2021•陕西〕如图,在△ABC中,AC=8,∠ABC=60°,∠C=45°,AD ⊥BC,垂足为D,∠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那么AE的长为〔〕A.B.2C.D.37.〔3.00分〕〔2021•陕西〕假设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那么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A.〔﹣2,0〕B.〔2,0〕 C.〔﹣6,0〕D.〔6,0〕8.〔3.00分〕〔2021•陕西〕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和DA的中点,连接EF、FG、CH和HE.假设EH=2EF,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AB=EF B.AB=2EF C.AB=EF D.AB=EF9.〔3.00分〕〔2021•陕西〕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AC,∠BCA=65°,作CD∥AB,并与⊙O相交于点D,连接BD,那么∠DBC的大小为〔〕A.15°B.35°C.25°D.45°10.〔3.00分〕〔2021•陕西〕对于抛物线y=ax2+〔2a﹣1〕x+a﹣3,当x=1时,y >0,那么这条抛物线的顶点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3分,计12分〕11.〔3.00分〕〔2021•陕西〕比拟大小:3〔填“>〞、“<〞或“=〞〕.12.〔3.00分〕〔2021•陕西〕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AC与BE相交于点F,那么∠AFE的度数为.13.〔3.00分〕〔2021•陕西〕假设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m,m〕和B 〔2m,﹣1〕,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14.〔3.00分〕〔2021•陕西〕如图,点O是▱ABCD的对称中心,AD>AB,E、F 是AB边上的点,且EF=AB;G、H是BC边上的点,且GH=BC,假设S1,S2分别表示△EOF和△GOH的面积,那么S1与S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三、解答题〔共11小题,计78分。

(中考精品卷)陕西省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中考精品卷)陕西省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2022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 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4.作图时,先用铅笔作图,再用规定签字笔搭黑.5.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 37-的相反数是( )A. 37-B. 37C. 137-D. 137 2. 如图,,AB CD BC EF ∥∥.若158∠=︒,则2∠的大小为( )A. 120︒B. 122︒C. 132︒D. 148︒ 3. 计算:()2323x x y⋅-=( ) A 336x y B. 236x y -C. 336x y -D. 3318x y4. 在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ABCD 为矩形的是( )A. AB AC =B. AC BD ⊥C. AB AD =D. AC BD =5. 如图,AD 是ABC 的高,若26BD CD ==,tan 2C ∠=,则边AB 的长为( ).A.B.C.D. 6.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4y x =-+与2y x m =+相交于点(3,)P n ,则关于x ,y 的方程组4020x y x y m +-=⎧⎨-+=⎩的解为( ) A 15x y =-⎧⎨=⎩ B. 13x y =⎧⎨=⎩ C. 31x y =⎧⎨=⎩ D.95x y =⎧⎨=-⎩7. 如图,ABC 内接于⊙,46O C ∠=︒,连接OA ,则OAB ∠=( )A. 44︒B. 45︒C. 54︒D. 67︒ 8. 已知二次函数y =x 2−2x −3的自变量x 1,x 2,x 3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 1,y 2,y 3.当−1<x 1<0,1<x 2<2,x 3>3时,y 1,y 2,y 3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123y y y <<B. 213y y y <<C. 312y y y <<D. 231y y y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9.计算:3-=______.10. 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______b -.(填“>”“=”或“<”).11.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将黄金分割法作为一种“优选法”,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取得了很大成果.如图,利用黄金分割法,所做EF 将矩形窗框ABCD 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E 为边AB 的黄金分割点,即2BE AE AB =⋅.已知AB 为2米,则线段BE 的长为______米.12. 已知点A (−2,m )在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A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若点A ′在正比例函数12y x =的图象上,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 13. 如图,在菱形ABCD 中,4,7AB BD ==.若M 、N 分别是边AD BC 、上的动点,且AM BN =,作,ME BD NF BD ⊥⊥,垂足分别为E 、F ,则ME NF +的值为______.三、解答题(共13小题,解答应写出过程)14.计算:015(3)||7⎛⎫⨯-+- ⎪⎝⎭. 15. 解不等式组:()21531x x x +>-⎧⎨--⎩… 16 化简:212111a a a a +⎛⎫+÷ ⎪--⎝⎭. 17. 如图,已知,,ABC CA CB ACD =∠△是ABC 一个外角.请用尺规作图法,求作射线CP ,使CP AB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的18. 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CD =AB ,DE ∥AB ,∠DCE =∠A .求证:DE =BC .19. 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23)(30)(11)A B C ----,,,,,.将ABC 平移后得到A B C '''V ,且点A 的对应点是(23)A ',,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B C '',.(1)点A 、A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2)请在图中画出A B C '''V .20. 有五个封装后外观完全相同的纸箱,且每个纸箱内各装有一个西瓜,其中,所装西瓜的重量分别为6kg ,6kg ,7kg ,7kg ,8kg .现将这五个纸箱随机摆放.(1)若从这五个纸箱中随机选1个,则所选纸箱里西瓜的重量为6kg 的概率是______;(2)若从这五个纸箱中随机选2个,请利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所选两个纸箱里西瓜的重量之和为15kg 的概率.21. 小明和小华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来测量一建筑物顶部旗杆的高.如图所示,在某一时刻,他们在阳光下,分别测得该建筑物OB 的影长OC 为16米,OA 的影长OD 为20米,小明的影长FG 为2.4米,其中O 、C 、D 、F 、G 五点在同一直线上,A 、B 、O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O ⊥OD ,EF ⊥FG .已知小明的身高EF 为1.8米,求旗杆的高AB .22. 如图,是一个“函数求值机”示意图,其中y 是x 的函数.下面表格中,是通过该“函数求值机”得到的几组x 与y 的对应值.输人x… 6- 4- 2- 0 2 … 输出y … 6- 2- 26 16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当输入的x 值为1时,输出的y 值为__________;(2)求k ,b 的值;(3)当输出的y 值为0时,求输入的x 值.23. 某校为了了解本校学生“上周内做家务劳动所用的时间”(简称“劳动时间”)情况,在本校随机调查了100名学生的“劳动时间”,并进行统计,绘制了如下统计表: 组别 “劳动时间”t /分钟 频数 组内学生的平均“劳动时间”/分钟的A 60t <8 50 B 6090t ≤<16 75 C 90120t ≤< 40 105D 120t ≥ 36 150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100名学生的“劳动时间”的中位数落在__________组;(2)求这100名学生的平均“劳动时间”;(3)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在该校学生中,“劳动时间”不少于90分钟的人数. 24. 如图,AB 是⊙O 的直径,AM 是⊙O 的切线,AC 、CD 是⊙O 的弦,且CD AB ⊥,垂足为E ,连接BD 并延长,交AM 于点P .(1)求证:CAB APB ∠=∠;(2)若⊙O 的半径5,8r AC ==,求线段PD 的长.25. 现要修建一条隧道,其截面为抛物线型,如图所示,线段OE 表示水平的路面,以O 为坐标原点,以OE 所在直线为x 轴,以过点O 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设计要求:10m OE =,该抛物线的顶点P 到OE 的距离为9m .(1)求满足设计要求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现需在这一隧道内壁上安装照明灯,如图所示,即在该抛物线上的点A 、B 处分别安装照明灯.已知点A 、B 到OE 的距离均为6m ,求点A 、B 的坐标.26. 问题提出(1)如图1,AD 是等边ABC 的中线,点P 在AD 的延长线上,且AP AC =,则APC ∠的度数为__________.问题探究(2)如图2,在ABC 中,6,120CA CB C ==∠=︒.过点A 作AP BC ∥,且AP BC =,过点P 作直线l BC ⊥,分别交AB BC 、于点O 、E ,求四边形OECA 的面积.问题解决(3)如图3,现有一块ABC 型板材,ACB ∠为钝角,45BAC ∠=︒.工人师傅想用这块板材裁出一个ABP △型部件,并要求15,BAP AP AC ∠=︒=.工人师傅在这块板材上的作法如下:①以点C 为圆心,以CA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D ,连接CD ;②作CD 的垂直平分线l ,与CD 于点E ;③以点A 为圆心,以AC 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 于点P ,连接AP BP 、,得ABP △. 请问,若按上述作法,裁得的ABP △型部件是否符合要求?请证明你的结论.。

2018届中考数学复习 专题21 平面几何初步(点、线、面、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等)试题(B卷,含解析)

2018届中考数学复习 专题21 平面几何初步(点、线、面、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等)试题(B卷,含解析)

平面几何初步一、选择题1. ( 福建福州,3,3分)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和∠2的位置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答案】B【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位角和对顶角的识别,解题的关键是认识三线八角,根据内错角的定义可得答案.【详细解答】解: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与∠2是内错角,故选择B .【解后反思】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 【关键词】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对顶角2. ( 甘肃省武威市、白银市、定西市、平凉市、酒泉市、临夏州、张掖市等9市,6,3分)如图,AB ∥CD ,DE ⊥CE ,∠1=34º,则∠DCE 的度数为( )A . 34º B.54º C. 66º D . 56º1BE第6题图【答案】D 【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将线的位置关系转化为角的数量关系,应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线内错角相等得出∠EDC 的度数,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出∠DCE 的度数. 【详细解答】解:∵AB ∥CD ,∴ ∠EDC =∠1=34°.∵DE ⊥CE ∴ ∠DEC =90°,∴∠EDC +∠DCE =90°.∴∠DCE =90°-34°=56º,故选择D .【解后反思】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关键词】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 ( 甘肃省天水市,5,4分)如图,直线AB ∥CD ,OG 是∠EOB 的平分线,∠EFD =70°,则∠BOG 的度数是( ) A .70° B .20° C .35° D .40°【答案】C【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注意两直线平行,相关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及同旁内角互补.要求∠BOG 的度数,关键是先求∠EOB 的度数,这可根据∠EFD =70°,联想到两直线CO A B D E FG平行,同位角相等解决.【详细解答】解:∵AB∥CD,∴∠EOB=∠EFD=70°.又∵OG平分∠EOB,∴∠BOG=12∠EOB=12×70°=35°.故选择C.【解后反思】平行线间的角离不开同位角、同旁内角,及内错角等知识,另外还要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和知识相联系,只要从这些方面思考,就不难得到解决.【关键词】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4.(广东茂名,5,3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60°,那么∠2的度数为()A.120°B.90°C.60°D.30°【答案】C【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识别出图中的∠1、∠2是两条平行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截出的一组相等的同位角.直接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题即可.【详细解答】解:∵a∥b,∴∠1=∠2. ∵∠1=60°,∴∠2=60°.故选择C .【解后反思】“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这是由直线的位置关系得出角的数量关系,“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得出直线的位置关系,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关键词】同位角;平行线的性质5.(贵州省毕节市,8,3分)如图,直线a//b,∠1=85°,∠2=35°,则∠3=()(第8题图)A. 85°B. 60°C. 50°D. 35°【答案】C【逐步提示】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中发现∠3与∠1、∠2的联系.【详细解答】解:如图,∵a//b,∴∠4=∠3.又∵∠1=∠2+∠4,∴∠4=∠1-∠2=85°-35°=50°,∴∠3=50°,故选择C.【解后反思】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找不到图形中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关键词】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6.(河北省,13,2分)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若∠1=∠2=44°,则∠B为()A.66°B.104°C.114°D.124°【答案】C【逐步提示】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到∠BAC=12∠B’AB=12∠1=22°,再在△AB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的度数.【详细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AB=∠1=44°.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BAC=12∠B’AB=12×44°=22°.又∵∠2=44°,∴∠B=180°-22°-44°=114°,故答案为选项C.【解后反思】折叠问题是属于轴对称变换,折叠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三角形折叠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关键词】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折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7.(湖北省黄冈市,3,3分)如图,直线a∥b,∠1=550,则∠2= ()A.350B.450C. 550D.650【答案】C【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及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解题的关键是能观察出∠1与∠2之间的联系而不走弯路.由图易发现,∠1的对顶角与∠2是同位角,a∥b是沟通∠1与∠2的桥梁.【详细解答】解:如图,∵a∥b,∴∠3=∠2.∵∠3=∠1,∴∠2=∠1=55°,故选择C.【解后反思】此类题主要考查形式为选择或填空,解决此类题型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结合对顶角相等或邻补角和为180°,直接求出正确答案后做出选择.【关键词】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3分)﹣的倒数是()A.B.C.D.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互为倒数的两数乘积为1,即可解答.解答:解:﹣的倒数是﹣,故选:D.2.(3分)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A.正方体B.长方体C.三棱柱D.四棱锥分析:由展开图得这个几何体为棱柱,底面为三边形,则为三棱柱.解答:解:由图得,这个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C.3.(3分)如图,若l1∥l2,l3∥l4,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相等的角以及互补的角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l1∥l2,l3∥l4,∴∠1+∠2=180°,2=∠4,∵∠4=∠5,∠2=∠3,∴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2,∠3,∠4,∠5共4个.故选:D.4.(3分)如图,在矩形AOBC中,A(﹣2,0),B(0,1).若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经过点C,则k的值为()A.B.C.﹣2 D.2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点C的坐标,再将点C坐标代入解析式求解可得.解答:解:∵A(﹣2,0),B(0,1).∴OA=2、OB=1,∵四边形AOBC是矩形,∴AC=OB=1、BC=OA=2,则点C的坐标为(﹣2,1),将点C(﹣2,1)代入y=kx,得:1=﹣2k,解得:k=﹣,故选:A.5.(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2=2a4B.(﹣a2)3=﹣a6C.3a2﹣6a2=3a2D.(a﹣2)2=a2﹣4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完全平方公式逐一计算可得.解答:解:A、a2•a2=a4,此选项错误;B、(﹣a2)3=﹣a6,此选项正确;C、3a2﹣6a2=﹣3a2,此选项错误;D、(a﹣2)2=a2﹣4a+4,此选项错误;故选:B.6.(3分)如图,在△ABC中,AC=8,∠ABC=60°,∠C=45°,AD⊥BC,垂足为D,∠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则AE的长为()A.B.2 C.D.3分析:在Rt△ADC中,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D的长度,在Rt△ADB 中,由AD的长度及∠ABD的度数可求出BD的长度,在Rt△EBD中,由BD的长度及∠EBD的度数可求出DE的长度,再利用AE=AD﹣DE即可求出AE的长度.解答:解:∵AD⊥BC,∴∠ADC=∠ADB=90°.在Rt△ADC中,AC=8,∠C=45°,∴AD=CD,∴AD=AC=4.在Rt△ADB中,AD=4,∠ABD=60°,∴BD=AD=.∵BE平分∠ABC,∴∠EBD=30°.在Rt△EBD中,BD=,∠EBD=30°,∴DE=BD=,∴AE=AD﹣DE=.故选:C.7.(3分)若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则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A.(﹣2,0)B.(2,0) C.(﹣6,0)D.(6,0)分析: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出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再根据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求出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即可.解答:解:∵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两直线相交于x轴上,∵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直线l1经过点(3,﹣2),l2经过点(0,﹣4),把(0,4)和(3,﹣2)代入直线l1经过的解析式y=kx+b,则,解得:,故直线l1经过的解析式为:y=﹣2x+4,可得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l1与l2与x轴的交点,解得:x=2,即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2,0).故选:B.8.(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和DA 的中点,连接EF、FG、GH和HE.若EH=2E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EF B.AB=2EF C.AB=EF D.AB=EF分析:连接AC、BD交于O,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C⊥BD,OA=OC,OB=O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EFGH是矩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连接AC、BD交于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OB=OD,∵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和DA的中点,∴EF=AC,EF∥AC,EH=BD,EH∥BD,∴四边形EFGH是矩形,∵EH=2EF,∴OB=2OA,∴AB==OA,∴AB=EF,故选:D.9.(3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AC,∠BCA=65°,作CD∥AB,并与⊙O相交于点D,连接BD,则∠DBC的大小为()A.15°B.35°C.25°D.45°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知∠CBA=∠BCA=65°,∠A=50°,由平行线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得∠ABD=∠ACD=∠A=50°,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B=AC、∠BCA=65°,∴∠CBA=∠BCA=65°,∠A=50°,∵CD∥AB,∴∠ACD=∠A=50°,∴∠DBC=∠CBA﹣∠ABD=15°,故选:A.10.(3分)对于抛物线y=ax2+(2a﹣1)x+a﹣3,当x=1时,y>0,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把x=1代入解析式,根据y>0,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得出a的取值范围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把x=1,y>0代入解析式可得:a+2a﹣1+a﹣3>0,解得:a>1,所以可得:﹣,,所以这条抛物线的顶点一定在第三象限,故选:C.二、填空题三、11.(3分)比较大小:3<(填“>”、“<”或“=”).分析:首先把两个数平方法,由于两数均为正数,所以该数的平方越大数越大.解答:解:32=9,=10,∴3<.12.(3分)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AC与BE相交于点F,则∠AFE的度数为72°.分析:根据五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EA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EAB=∠ABC==108°,∵BA=BC,同理∠ABE=36°,∴∠AFE=∠ABF+∠BAF=36°+36°=72°,故答案为:72°.13.(3分)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m,m)和B(2m,﹣1),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分析: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依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m,m)和B(2m,﹣1),即可得到k的值,进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解答: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m,m)和B(2m,﹣1),∴k=m2=﹣2m,解得m1=﹣2,m2=0(舍去),∴k=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故答案为:.14.(3分)如图,点O是▱ABCD的对称中心,AD>AB,E、F是AB边上的点,且EF=AB;G、H是BC边上的点,且GH=BC,若S1,S2分别表示△EOF和△GOH的面积,则S1与S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分析:根据同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得出==,==,再由点O是▱ABCD的对称中心,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S△AOB =S △BOC =S ▱ABCD ,从而得出S 1与S 2之间的等量关系.解答:解:∵==,==,∴S 1=S △AOB ,S 2=S △BOC . ∵点O 是▱ABCD 的对称中心, ∴S △AOB =S △BOC =S ▱ABCD ,∴==.即S 1与S 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故答案为=.三、解答题15.(5分)计算:(﹣)×(﹣)+|﹣1|+(5﹣2π)0分析: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再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和零指数幂的意义计算,然后合并即可. 解答:解:原式=+﹣1+1=3+﹣1+1=4.16.(5分)化简:(﹣)÷.分析:先将括号内分式通分、除式的分母因式分解,再计算减法,最后除法转化为乘法后约分即可得. 解答:解:原式=[﹣]÷=÷ =•=.17.(5分)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上一定点,连接AM.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M上作一点P,使△DPA∽△ABM.(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过D点作DP⊥A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DP⊥AM,∴∠APD=∠ABM=90°,∵∠BAM+∠PAD=90°,∠PAD+∠ADP=90°,∴∠BAM=∠ADP,∴△DPA∽△ABM.18.(5分)如图,AB∥CD,E、F分别为AB、CD上的点,且EC∥BF,连接AD,分别与EC、BF相交于点G,H,若AB=CD,求证:AG=DH.分析:由AB∥CD、EC∥BF知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A=∠D,从而得出∠AEG=∠DFH、BE=CF,结合AB=CD知AE=DF,根据ASA可得△AEG≌△DFH,据此即可得证.解答:证明:∵AB∥CD、EC∥BF,∴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A=∠D,∴∠BEC=∠BFC,BE=CF,∴∠AEG=∠DFH,∵AB=CD,∴AE=DF,在△AEG和△DFH中,∵,∴△AEG≌△DFH(ASA),∴AG=DH.19.(7分)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及投放的相关知识,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并在本校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进行了问卷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布情况,他们将全部测试成绩分成A、B、C、D四组,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表:“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测试成绩统计表组别分数/分频数各组总分/分A60<x≤70382581B70<x≤80725543C80<x≤90605100D90<x≤100m2796依据以上统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得m=30,n=19%;(2)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B组;(3)求本次全部测试成绩的平均数.分析:(1)用B组人数除以其所占百分比求得总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A、B、C 组的人数可得m的值,用A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n的值;(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3)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解答:解:(1)∵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72÷36%=200人,∴m=200﹣(38+72+60)=30,n=×100%=19%,故答案为:30、19%;(2)∵共有200个数据,其中第100、101个数据均落在B组,∴中位数落在B组,故答案为:B;(3)本次全部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80.1(分).20.(7分)周末,小华和小亮想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家门前小河的宽.测量时,他们选择了河对岸岸边的一棵大树,将其底部作为点A,在他们所在的岸边选择了点B,使得AB与河岸垂直,并在B点竖起标杆BC,再在AB的延长线上选择点D,竖起标杆DE,使得点E与点C、A共线.已知:CB⊥AD,ED⊥AD,测得BC=1m,DE=1.5m,BD=8.5m.测量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测量信息,求河宽AB.分析:由BC∥DE,可得=,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BC∥DE,∴△ABC∽△ADE,∴=,∴=,∴AB=17(m),经检验:AB=17是分式方程的解,答:河宽AB的长为17米.21.(7分)经过一年多的精准帮扶,小明家的网络商店(简称网店)将红枣、小米等优质土特产迅速销往全国.小明家网店中红枣和小米这两种商品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商品红枣小米规格1kg/袋2kg/袋成本(元/袋)4038售价(元/袋)6054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今年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3000kg,获得利润4.2万元,求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多少袋;(2)根据之前的销售情况,估计今年6月到10月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还能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2000kg,其中,这种规格的红枣的销售量不低于600kg.假设这后五个月,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为x(kg),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多少元.分析:(1)设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x袋.根据总利润=42000,构建方程即可;(2)构建一次函数,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设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x袋.由题意:20x+×16=42000解得x=1500,答: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1500袋.(2)由题意:y=20x+×16=12x+16000,∵600≤x≤2000,当x=600时,y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3200元.答: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23200元22.(7分)如图,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它的两条直径分成了四个分别标有数字的扇形区域,其中标有数字“1”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20°.转动转盘,待转盘自动停止后,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则该扇形内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此时,称为转动转盘一次(若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则不计转动的次数,重新转动转盘,直到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为止).(1)转动转盘一次,求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2)转动转盘两次,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这两次分别转出的数字之积为正数的概率.分析:(1)将标有数字1和3的扇形两等分可知转动转盘一次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转出的数字是﹣2的有2种结果,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2)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乘积为正数的结果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可得.解答:解:(1)将标有数字1和3的扇形两等分可知转动转盘一次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转出的数字是﹣2的有2种结果,所以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为=;(2)列表如下:﹣2﹣21133﹣244﹣2﹣2﹣6﹣6﹣244﹣2﹣2﹣6﹣61﹣﹣1133221﹣2﹣211333﹣6﹣633993﹣6﹣63399由表可知共有3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数字之积为正数的有20种结果,所以这两次分别转出的数字之积为正数的概率为=.23.(8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斜边AB上的中线CD为直径作⊙O,分别与AC、BC交于点M、N.(1)过点N作⊙O的切线NE与AB相交于点E,求证:NE⊥AB;(2)连接MD,求证:MD=NB.分析:(1)连接ON,如图,根据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D=AD=DB,则∠1=∠B,再证明∠2=∠B得到ON∥DB,接着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N⊥NE,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结论;(2)连接DN,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MD=∠CND=90°,则可判断四边形CMDN为矩形,所以DM=CN,然后证明CN=BN,从而得到MD=NB.解答:证明:(1)连接ON,如图,∵CD为斜边AB上的中线,∴CD=AD=DB,∴∠1=∠B,∵OC=ON,∴∠1=∠2,∴∠2=∠B,∴ON∥DB,∵NE为切线,∴ON⊥NE,∴NE⊥AB;(2)连接DN,如图,∵CD为直径,∴∠CMD=∠CND=90°,而∠MCB=90°,∴四边形CMDN为矩形,∴DM=CN,∵DN⊥BC,∠1=∠B,∴CN=BN,∴MD=NB.24.(10分)已知抛物线L:y=x2+x﹣6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并与y轴相交于点C.(1)求A、B、C三点的坐标,并求△ABC的面积;(2)将抛物线L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抛物线L′,且L′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并与y轴相交于点C′,要使△A'B′C′和△ABC的面积相等,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分析:(1)解方程x2+x﹣6=0得A点和B点坐标,计算自变量为0的函数值得到C点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ABC的面积;(2)利用抛物线平移得到A′B′=AB=5,再利用△A'B′C′和△ABC的面积相等得到C′(0,﹣6)或(0,6),则设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bx﹣6或y=x2+bx+6,当m+n=﹣b,mn=﹣6,然后利用|n﹣m|=5得到b2﹣4×(﹣6)=25,于是解出b 得到抛物线L′的解析式;当m+n=﹣b,mn=6,利用同样方法可得到对应抛物线L′的解析式.解答:解:(1)当y=0时,x2+x﹣6=0,解得x1=﹣3,x2=2,∴A(﹣3,0),B(2,0),当x=0时,y=x2+x﹣6=﹣6,∴C(0,﹣6),∴△ABC的面积=•AB•OC=×(2+3)×6=15;(2)∵抛物线L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抛物线L′,∴A′B′=AB=5,∵△A'B′C′和△ABC的面积相等,∴OC′=OC=6,即C′(0,﹣6)或(0,6),设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bx﹣6或y=x2+bx+6设A'(m,0)、B′(n,0),当m、n为方程x2+bx﹣6=0的两根,∴m+n=﹣b,mn=﹣6,∵|n﹣m|=5,∴(n﹣m)2=25,∴(m+n)2﹣4mn=25,∴b2﹣4×(﹣6)=25,解得b=1或﹣1,∴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x﹣6.当m、n为方程x2+bx+6=0的两根,∴m+n=﹣b,mn=6,∵|n﹣m|=5,∴(n﹣m)2=25,∴(m+n)2﹣4mn=25,∴b2﹣4×6=25,解得b=7或﹣7,∴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7x+6或y=x2﹣7x+6.综上所述,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x﹣6或y=x2+7x+6或y=x2﹣7x+6.25.(12分)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ABC中,∠A=120°,AB=AC=5,则△ABC的外接圆半径R的值为5.问题探究(2)如图②,⊙O的半径为13,弦AB=24,M是AB的中点,P是⊙O上一动点,求PM的最大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所示,AB、AC、是某新区的三条规划路,其中AB=6km,AC=3km,∠BAC=60°,所对的圆心角为60°,新区管委会想在路边建物资总站点P,在AB,AC路边分别建物资分站点E、F,也就是,分别在、线段AB和AC上选取点P、E、F.由于总站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将物资在各物资站点间按P→E→F→P的路径进行运输,因此,要在各物资站点之间规划道路PE、EF和FP.为了快捷、环保和节约成本.要使得线段PE、EF、FP之和最短,试求PE+EF+FP的最小值.(各物资站点与所在道路之间的距离、路宽均忽略不计)分析:(1)设O是△ABC的外接圆的圆心,易证△ABO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OA=OB=5;(2)当PM⊥AB时,此时PM最大,连接OA,由垂径定理可知:AM=AB=12,再由勾股定理可知:OM=5,所以PM=OM+OP=18,(3)设连接AP,OP,分别以AB、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作出P关于AB的对称点为M,P关于AC的对称点为N,连接MN,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连接PE、PF,所以AM=AP=AN,设AP=r,易求得:MN=r,所以PE+EF+PF=ME+EF+FN=MN=r,即当AP最小时,PE+EF+PF 可取得最小值.解答:解:(1)设O是△ABC的外接圆的圆心,∴OA=OB=OC,∵∠A=120°,AB=AC=5,∴△ABO是等边三角形,∴AB=OA=OB=5,(2)当PM⊥AB时,此时PM最大,连接OA,由垂径定理可知:AM=AB=12,∵OA=13,∴由勾股定理可知:OM=5,∴PM=OM+OP=18,(3)设连接AP,OP分别以AB、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作出P关于AB的对称点为M,P关于AC的对称点为N,连接MN,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连接PE、PF,∴AM=AP=AN,∵∠MAB=∠PAB,∠NAC=∠PAC,∴∠BAC=∠PAB+∠PAC=∠MAB+∠NAC=60°,∴∠MAN=120°∴M、P、N在以A为圆心,AP为半径的圆上,设AP=r,易求得:MN=r,∵PE=ME,PF=FN,∴PE+EF+PF=ME+EF+FN=MN=r,∴当AP最小时,PE+EF+PF可取得最小值,∵AP+OP≥OA,∴AP≥OA﹣OP,即点P在OA上时,AP可取得最小值,设AB的中点为Q,∴AQ=AC=3,∵∠BAC=60°,∴AQ=QC=AC=BQ=3,∴∠ABC=∠QCB=30°,∴∠ACB=90°,∴由勾股定理可知:BC=3,∵∠BOC=60°,OB=OC=3,∴△OBC是等边三角形,∴∠OBC=60°,∴∠ABO=90°∴由勾股定理可知:OA=3,∵OP=OB=3,∴AP=r=OA﹣OP=3﹣3,∴PE+EF+PF=MN=r=3﹣9∴PE+EF+PF的最小值为(3﹣9)km.。

201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计算:(﹣3)0=()A.1 B.0 C.3 D.﹣2.如图,是由两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A.B.C.D.3.如图,OC是∠AOB的角平分线,l∥OB,若∠1=52°,则∠2的度数为()A.52°B.54°C.64°D.69°4.若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经过点O(a﹣1,4),则a的值为()A.﹣1 B.0 C.1 D.2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2•3a2=6a2B.(﹣3a2b)2=6a4b2C.(a﹣b)2=a2﹣b2D.﹣a2+2a2=a26.如图,在△ABC中,∠B=30°,∠C=45°,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若DE=1,则BC的长为()A.2+B.+C.2+D.3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y=3x的图象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A.(2,0)B.(﹣2,0)C.(6,0)D.(﹣6,0)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6,若点E,F分别在AB,CD上,且BE=2AE,DF=2FC,G,H分别是AC的三等分点,则四边形EHFG的面积为()A.1 B.C.2 D.49.如图,AB是⊙O的直径,EF,EB是⊙O的弦,且EF=EB,EF与AB交于点C,连接OF,若∠AOF=40°,则∠F的度数是()A.20°B.35°C.40°D.55°1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y=x2+(2m﹣1)x+2m﹣4与y=x2﹣(3m+n)x+n关于y 轴对称,则符合条件的m,n的值为()A.m=,n=﹣B.m=5,n=﹣6 C.m=﹣1,n=6 D.m=1,n=﹣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1.已知实数﹣,0.16,,π,,,其中为无理数的是.12.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3,则其较长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3.如图,D是矩形AOBC的对称中心,A(0,4),B(6,0),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交AC于点M,则点M的坐标为.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8,AC与BD交于点O,N是AO的中点,点M在BC边上,且BM=6.P为对角线BD上一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三、解答题(共11小题,共78分。

(完整word版)2017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完整word版)2017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7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计算:(﹣)2﹣1=()A.﹣B.﹣C.﹣D.02.(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体组成的,则它的主视图是( )A.B.C.D.3.(3分)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3,﹣6),B(m,﹣4)两点,则m的值为( ) A.2 B.8 C.﹣2 D.﹣84.(3分)如图,直线a∥b,Rt△ABC的直角顶点B落在直线a上,若∠1=25°,则∠2的大小为( )A.55°B.75°C.65°D.85°5.(3分)化简:﹣,结果正确的是( )A.1 B.C.D.x2+y26.(3分)如图,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ABC和△A′B′C′拼在一起,其中点A′与点A重合,点C′落在边AB上,连接B′C.若∠ACB=∠AC′B′=90°,AC=BC=3,则B′C的长为( )A.3B.6 C.3D.7.(3分)如图,已知直线l1:y=﹣2x+4与直线l2:y=kx+b(k≠0)在第一象限交于点M.若直线l2与x轴的交点为A(﹣2,0),则k的取值范围是()A.﹣2<k<2 B.﹣2<k<0 C.0<k<4 D.0<k<28.(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3.若点E是边CD的中点,连接AE,过点B作BF⊥AE交AE于点F,则BF的长为()A.B.C.D.9.(3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C=30°,⊙O的半径为5,若点P是⊙O上的一点,在△ABP中,PB=AB,则PA的长为( )A.5 B. C.5D.510.(3分)已知抛物线y=x2﹣2mx﹣4(m>0)的顶点M关于坐标原点O的对称点为M′,若点M′在这条抛物线上,则点M的坐标为( )A.(1,﹣5)B.(3,﹣13)C.(2,﹣8)D.(4,﹣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1.(3分)在实数﹣5,﹣,0,π,中,最大的一个数是.12.(3分)请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多选,则按第一题计分.A.如图,在△ABC中,BD和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若∠A=52°,则∠1+∠2的度数为.B.tan38°15′≈.(结果精确到0。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2018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形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过点A作AH⊥y轴,垂足为H,OH=3,tan∠AOH=,点B的坐标为(m,﹣2).(1)求△AHO的周长;(2)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点B的坐标是(m,﹣4),连接AO,AO=5,sin∠AOC=.(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OB,求△AOB的面积.3.如图,直线y=x+2与双曲线相交于点A(m,3),与x轴交于点C.(1)求双曲线解析式;(2)点P在x轴上,如果△ACP的面积为3,求点P的坐标.4.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P(﹣,0),且与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1)和点B.(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回答: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5.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1,﹣k+4).(1)试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6.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kx+b的图象交于两点A(﹣2,1)、B(a,﹣2).(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一次函数y2=kx+b的图象交y轴于点C,求△AOC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3)求使y1>y2时x的取值范围.7.已知: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mx+b的图象交于A(1,3),B(n,﹣1)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回答: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8.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三角形AOB的面积.9.如图,已知点A(﹣4,2)、B( n,﹣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点B的坐标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10.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已知OA=,tan∠AOC=,点B的坐标为(,m).(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1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求:(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12.已知: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一、三象限内的A、B两点,与x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OC=1,BC=5,.(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BO,AO,求△AOB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13.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坐标轴交于M、N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14.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2,3),B(﹣3,n)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3)连接OA、OB,求S△ABO.1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A(﹣2,m)和点B(4,﹣2),与x轴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6.如图,一次函数y=mx+n(m≠0)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相交于A(﹣1,2),B(2,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求△ABD的面积.17.如图,一次函数y1=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两点.已知:OA=,tanAOC=,点B的坐标为(,m)(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点D的坐标;(2)点M在射线CA上,且MA=2AC,求△MOB的面积.18.已知直线y=k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交于一象限内的P(,n),Q(4,m)两点,且tan∠BOP=:(1)求反比例函数和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求△OPQ的面积.1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y轴交于点C、D两点,点B的横坐标为1,OC=OD,点P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且到x轴、y轴距离相等.(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PB的面积.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B、A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连接CO,过C作CD⊥x轴于D,已知tan∠ABO=,OB=4,OD=2.(1)求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x轴上有一点E,使△CDE与△COB的面积相等,求点E的坐标.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一点,AB⊥x轴于B点,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交y轴于D(0,﹣2),交x轴于C点,并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E两点,连接OA,若△AOD的面积为4,且点C为OB中点.(1)分别求双曲线及直线AE的解析式;(2)若点Q在双曲线上,且S△QAB=4S△BAC,求点Q的坐标.2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分别x轴,y轴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交于C、E 两点,点C在第二象限,过点C作CD⊥x轴于点D,OD=1,OE=,cos∠AOE=(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OCE的面积.23.如图,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2,m).(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点C,设点D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且△DBC的面积等于6,请求出点D的坐标;(3)请直接写出不等式x+2<成立的x取值范围.24.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k2x+b的图象交于A、B两点,A(2,n),B(﹣1,﹣4).(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y1>y2的解集.25.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A(﹣2,m),过点A作AB⊥x轴于点B,且△AOB的面积为2.(1)求k和m的值;(2)若一次函数y=ax+1的图象经过点A,并且与x轴的交点为点C,试求出△ABC的面积.2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交于C、E两点,点C在第二象限,过点C作CD⊥x轴于点D,OA=OB=2,OD=1.(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OCE的面积.27.如图,已知直线y=mx+b(m≠0)与双曲线y=(k≠0)交于A(﹣3,﹣1)与B(n,6)两点,连接OA、OB.(1)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表达式;(2)求△AOB的面积.28.如图,直线y=﹣2和双曲线y=相交于A(b,1),点P在直线y=x﹣2上,且P点的纵坐标为﹣1,过P作PQ∥y轴交双曲线于点Q.(1)求Q点的坐标;(2)求△APQ的面积.29.如图,在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4,﹣2),B(m,4),与y轴相交于点C.(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AOB的面积.30.已知直线y=k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交于一象限内的P(,n),Q (4,m)两点,且tan∠BOP=.(1)求双曲线和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求△OPQ的面积;(3)当kx+b>时,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2018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6•重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形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过点A作AH⊥y轴,垂足为H,OH=3,tan∠AOH=,点B的坐标为(m,﹣2).(1)求△AHO的周长;(2)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分析】(1)根据正切函数,可得AH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O的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可得答案;(2)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解答】解:(1)由OH=3,tan∠AOH=,得AH=4.即A(﹣4,3).由勾股定理,得AO==5,△AHO的周长=AO+AH+OH=3+4+5=12;(2)将A点坐标代入y=(k≠0),得k=﹣4×3=﹣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当y=﹣2时,﹣2=,解得x=6,即B(6,﹣2).将A、B点坐标代入y=a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待定系数法是解题关键.2.(2016•重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点B的坐标是(m,﹣4),连接AO,AO=5,sin∠AOC=.(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OB,求△AOB的面积.【分析】(1)过点A作AE⊥x轴于点E,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线段AE、OE的长度,即求出点A的坐标,再由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2)由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可求出点B的坐标,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ax+b,由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令该解析式中y=0即可求出点C的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过点A作AE⊥x轴于点E,如图所示.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AE⊥x轴,∴∠AEO=90°.在Rt△AEO中,AO=5,sin∠AOC=,∠AEO=90°,∴AE=AO•sin∠AOC=3,OE==4,∴点A的坐标为(﹣4,3).∵点A(﹣4,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3=,解得:k=﹣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点B(m,﹣4)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4=﹣,解得:m=3,∴点B的坐标为(3,﹣4).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ax+b,将点A(﹣4,3)、点B(3,﹣4)代入y=ax+b中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令一次函数y=﹣x﹣1中y=0,则0=﹣x﹣1,解得:x=﹣1,即点C的坐标为(﹣1,0).S△AOB=OC•(y A﹣y B)=×1×[3﹣(﹣4)]=.【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1)求出点A的坐标;(2)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是关键.3.(2016•南充)如图,直线y=x+2与双曲线相交于点A(m,3),与x轴交于点C.(1)求双曲线解析式;(2)点P在x轴上,如果△ACP的面积为3,求点P的坐标.【分析】(1)把A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m的值,确定出A坐标,即可确定出双曲线解析式;(2)设P(x,0),表示出PC的长,高为A纵坐标,根据三角形ACP面积求出x的值,确定出P坐标即可.【解答】解:(1)把A(m,3)代入直线解析式得:3=m+2,即m=2,∴A(2,3),把A坐标代入y=,得k=6,则双曲线解析式为y=;(2)对于直线y=x+2,令y=0,得到x=﹣4,即C(﹣4,0),设P(x,0),可得PC=|x+4|,∵△ACP面积为3,∴|x+4|•3=3,即|x+4|=2,解得:x=﹣2或x=﹣6,则P坐标为(﹣2,0)或(﹣6,0).【点评】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4.(2014•资阳)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P(﹣,0),且与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1)和点B.(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回答: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2)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得函数图象的交点,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位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下方,可得答案.【解答】解:(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P(﹣,0)和A(﹣2,1),∴,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3,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过点A(﹣2,1),∴,解得m=﹣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解得,或,∴B(,﹣4)由图象可知,当﹣2<x<0或x>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是求函数解析式的关键.5.(2010•成都)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1,﹣k+4).(1)试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分析】(1)把A(1,﹣k+4)代入解析式y=,即可求出k的值;把求出的A点坐标代入一次函数y=x+b的解析式,即可求出b的值;从而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将两个函数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其解即为另一点的坐标.当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直线在双曲线的下方,直接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1,﹣k+4),∴,即﹣k+4=k,∴k=2,∴A(1,2),∵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点A(1,2),∴2=1+b,∴b=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2)由,消去y,得x2+x﹣2=0.即(x+2)(x﹣1)=0,∴x=﹣2或x=1.∴y=﹣1或y=2.∴或.∵点B在第三象限,∴点B的坐标为(﹣2,﹣1),由图象可知,当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是x<﹣2或0<x<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的几何意义.6.(2010•泸州)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kx+b的图象交于两点A(﹣2,1)、B(a,﹣2).(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一次函数y2=kx+b的图象交y轴于点C,求△AOC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3)求使y1>y2时x的取值范围.【分析】(1)先根据点A的坐标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再求出B的坐标是(1,﹣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中,令x=0,得出对应的y2的值,即得出直线y2=﹣x﹣1与y轴交点C的坐标,从而求出△AOC的面积;(3)当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直线在双曲线的下方,直接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x的取值范围﹣2<x<0或x>1.【解答】解:(1)∵函数y1=的图象过点A(﹣2,1),即1=;∴m=﹣2,即y1=﹣,又∵点B(a,﹣2)在y1=﹣上,∴a=1,∴B(1,﹣2).又∵一次函数y2=kx+b过A、B两点,即.解之得.∴y2=﹣x﹣1.(2)∵x=0,∴y2=﹣x﹣1=﹣1,即y2=﹣x﹣1与y轴交点C(0,﹣1).设点A的横坐标为x A,∴△AOC的面积S△OAC==×1×2=1.(3)要使y1>y2,即函数y1的图象总在函数y2的图象上方.∴﹣2<x<0,或x>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7.(2008•甘南州)已知: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mx+b的图象交于A(1,3),B(n,﹣1)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回答: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分析】(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mx+b的图象交于A(1,3),B(n,﹣1)两点,把A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k,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将B(n,﹣1)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得B点坐标,然后再把A、B点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分别在第一、三象限求出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A(1,3)在y=的图象上,∴k=3,∴y=.又∵B(n,﹣1)在y=的图象上,∴n=﹣3,即B(﹣3,﹣1)∴解得:m=1,b=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从图象上可知,当x<﹣3或0<x<1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点评】本类题目的解决需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灵活利用方程组求出所需字母的值,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另外要学会利用图象,确定x的取值范围.8.(2008•南充)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三角形AOB的面积.【分析】(1)把A(﹣4,n),B(2,﹣4)分别代入一次函数y=kx+b和反比例函数y=,运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其解析式;(2)把三角形AOB的面积看成是三角形AOC和三角形OCB的面积之和进行计算.【解答】解:(1)∵B(2,﹣4)在y=上,∴m=﹣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点A(﹣4,n)在y=﹣上,∴n=2.∴A(﹣4,2).∵y=kx+b经过A(﹣4,2),B(2,﹣4),∴.解之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C是直线AB与x轴的交点,∴当y=0时,x=﹣2.∴点C(﹣2,0).∴OC=2.∴S△AOB=S△ACO+S△BCO=×2×2+×2×4=6.【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求出函数解析式;要能够熟练借助直线和y轴的交点运用分割法求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9.(2007•资阳)如图,已知点A(﹣4,2)、B( n,﹣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点B的坐标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A和B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把两点坐标代入到反比例解析式中,列出关于m与n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m与n的值,确定出A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把确定出的A坐标及B的坐标代入到一次函数解析式中,得到关于k与b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k与b的值,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令一次函数解析式中x为0,求出此时y的值,即可得到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C的坐标,得到OC的长,三角形AOB的面积分为三角形AOC及三角形BOC面积之和,且这两三角形底都为OC,高分别为A和B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3)根据图象和交点坐标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m=﹣8,∴n=2,则y=kx+b过A(﹣4,2),B(n,﹣4)两点,∴解得k=﹣1,b=﹣2.故B(2,﹣4),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由(1)得一次函数y=﹣x﹣2,令x=0,解得y=﹣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为C(0,﹣2),∴OC=2,∴S△AOB=S△AOC+S△BOC=OC•|y点A横坐标|+OC•|y点B横坐标|=×2×4+×2×2=6.S△AOB=6;(3)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4<x<0或x>2.【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两函数交点坐标的意义,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的求法,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一问利用的方法为待定系数法,即根据题意把两交点坐标分别代入两函数解析式中,得到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确定出函数解析式中的字母常数,从而确定出函数解析式,第二问要求学生借助图形,找出点坐标与三角形边长及边上高的关系,进而把所求三角形分为两三角形来求面积.10.(2005•四川)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已知OA=,tan∠AOC=,点B的坐标为(,m).(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分析】(1)根据tan∠AOC=,且OA=,结合勾股定理可以求得点A的坐标,进一步代入y=中,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到点B的坐标,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三角形AOB的面积可利用,求和的方法即等于S△AOC+S△COB来求.【解答】解:(1)过点A作AH⊥x于点H.在RT△AHO中,tan∠AOH==,所以OH=2AH.又AH2+HO2=OA2,且OA=,所以AH=1,OH=2,即点A(﹣2,1).代入y=得k=﹣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又因为点B的坐标为(,m),代入解得m=﹣4.∴B(,﹣4).把A(﹣2,1)B(,﹣4)代入y=ax+b,得,∴a=﹣2,b=﹣3.∴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3.(2)在y=﹣2x﹣3中,当y=0时,x=﹣.即C(,0).∴S△AOB=S△AOC+S△COB=(1+4)×=.【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待定系数法、和函数的基本知识,难易程度适中.11.(2016•乐至县一模)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求:(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AOB的面积;(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分析】(1)把点A(﹣2,4),B(4,﹣2)代入一次函数y=kx+b即可求出k及b的值;(2)先求出C点的坐标,根据S△AOB=S△AOC+S△BOC即可求解;(3)由图象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A(﹣2,4),B(4,﹣2),∵一次函数过A、B两点,∴,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设直线AB与y轴交于C,则C(0,2),∵S△AOC=×OC×|A x|,S△BOC=×OC×|B x|∴S△AOB=S△AOC+S△BOC=•OC•|A x|+•OC•|B x|==6;(3)由图象可知: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是x<﹣2或0<x<4.【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解析式.12.(2016•重庆校级模拟)已知: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一、三象限内的A、B两点,与x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OC=1,BC=5,.(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BO,AO,求△AOB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1)先根据解直角三角形求得点D和点B的坐标,再利用C、D两点的坐标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点B的坐标求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先根据解方程组求得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A的坐标,再将x轴作为分割线,求得△AOB的面积;(3)根据函数图象进行观察,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下方时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即可.【解答】解:(1)∵∴直角三角形OCD中,=,即CD=OD又∵OC=1∴12+OD2=(OD)2解得OD=,即D(0,﹣)将C(1,0)和D(0,﹣)代入一次函数y=ax+b,可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过B作BE⊥x轴,垂足为E∵直角三角形BCE中,BC=5,∴BE=3,CE==4∴OE=4﹣1=3,即B(﹣3,﹣3)将B(﹣3,﹣3)代入反比例函数,可得k=9∴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解方程组,可得,∴A(4,)∴S△AOB=S△AOC+S△COB=×1×+×1×3=+=;(3)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x<﹣3或0<x<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需要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以及根据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有关不等式解集的方法.解答此类试题的依据是:①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②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其所对应的函数图象上满足条件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13.(2016•重庆校级一模)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坐标轴交于M、N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分析】(1)先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两个交点坐标,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2)将两条坐标轴作为△AOB的分割线,求得△AOB的面积;(3)根据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坐标,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时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即可.【解答】解:(1)设点A坐标为(﹣2,m),点B坐标为(n,﹣2)∵一次函数y1=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B两点∴将A(﹣2,m)B(n,﹣2)代入反比例函数y2=﹣可得,m=4,n=4∴将A(﹣2,4)、B(4,﹣2)代入一次函数y1=kx+b,可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x+2;(2)在一次函数y1=﹣x+2中,当x=0时,y=2,即N(0,2);当y=0时,x=2,即M(2,0)∴S△AOB=S△AON+S△MON+S△MOB=×2×2+×2×2+×2×2=2+2+2=6;(3)根据图象可得,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为:x<﹣2或0<x<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根据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和有关不等式解集的方法.解答此类试题的依据是:①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两个函数解析式;②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其所对应的函数图象上满足条件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14.(2016•重庆校级模拟)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2,3),B(﹣3,n)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3)连接OA、OB,求S△ABO.【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m和n,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函数图象得到答案;(3)求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2,3),∴m=2×3=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于B(﹣3,n),∴n==﹣2,∴点B的坐标(﹣3,﹣2),由题意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由图象可知,不等式kx+b>的解集为:﹣3<x<0或x>2;(3)直线y=x+1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为(﹣1,0),则OC=1,则S△ABO=S△OBC+S△ACO=×1×2+×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15.(2016•成华区模拟)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A(﹣2,m)和点B(4,﹣2),与x轴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分析】(1)由B点的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代入A(﹣2,m)即可求得m,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由直线解析式求得C点的坐标,从而求出△AOB的面积.【解答】解:(1)∵B(4,﹣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4×(﹣2)=﹣8,又∵A(﹣2,M)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2m=﹣8,∴m=4,∴A(﹣2,4),又∵AB是一次函数y=ax+b的上的点,∴解得,a=﹣1,b=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2)由直线y=﹣x+2可知C(2,0),所以△AOB的面积=×2×4+×2×2=6.【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16.(2016•重庆校级一模)如图,一次函数y=mx+n(m≠0)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相交于A(﹣1,2),B(2,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求△ABD的面积.【分析】(1)把A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得k,再把B点坐标代入可求得b,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2)可先求得D点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可.【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过A(﹣1,2),∴k=﹣1×2=﹣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当x=2时,y=﹣1,即B点坐标为(2,﹣1),∵一次函数y=mx+n(m≠0)过A、B两点,∴把A、B两点坐标代入可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2)在y=﹣x+1中,当x=0时,y=1,∴C点坐标为(0,1),∵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D点坐标为(0,﹣1),∴CD=2,∴S△ABD=S△ACD+S△BCD=×2×1+×2×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掌握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每一个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真题】201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含答案

【真题】201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含答案

2019年陕西中考数学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计算:()=03-A.1B.0C. 3D.31-【解析】本题考查0指数幂,)0(10≠=a a ,此题答案为1,故选A2. 如图,是由两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解析】本题考查三视图,俯视图为从上往下看,所以小正方形应在大正方形的右上角,故选D3. 如图,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l //OB,若∠1=52°,则∠2的度数为A.52°B.54°C.64°D.69°【解析】∵l //OB ,∴∠1+∠AOB=180°,∴∠AOB=128°,∵OC 平分∠AOB ,∴∠BOC=64°,又l //OB ,且∠2与∠BOC 为同位角,∴∠2=64°,故选C 4. 若正比例函数x y 2-=的图象经过点O (a -1,4),则a 的值为A. -1B.0C.1D.2【解析】函数x y 2-=过O (a -1,4),∴4)1(2=--a ,∴1-=a ,故选A 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222632a a a =⋅B.()242263b a ba =-C.()222b a b a -=- D.2222a a a =+-【解析】A 选项正确结果应为422632a a =⨯+,B 选项正确结果应为249b a ,C 选项为完全平方差公式,正确结果应为222b ab a +-,故选D6. 如图,在△ABC 中,∠B=30°,∠C=45°,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DE ⊥AB ,垂足为E 。

若DE=1,则BC 的长为A.2+2B.32+C.2+3D.3 【解析】过点D 作DF ⊥AC 于F 如图所示,∵AD 为∠BAC 的平分线,且DE ⊥AB 于E ,DF ⊥AC 于F ,∴DE=DF=1,在Rt △BED 中,∠B=30°,∴BD=2DE=2,在Rt △CDF 中,∠C=45°,∴△C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2DF=2,∴BC=BD+CD=22+,故选A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x y 3=的图象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A. (2,0)B.(-2,0)C.(6,0)D.(-6,0)【解析】根据函数图象平移规律,可知x y 3=向上平移6个单位后得函数解析式应为63+=x y ,此时与x 轴相交,则0=y ,∴063=+x ,即2-=x ,∴点坐标为(-2,0),故选B8.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BC=6,若点E ,F 分别在AB,CD 上,且BE=2AE ,DF=2FC ,G ,H 分别是AC 的三等分点,则四边形EHFG 的面积为 A.1 B.23C.2D.4【解析】BE =2AE ,DF =2FC ,G 、H 分别是AC 的三等分点 ∴E 是AB 的三等分点,F 是CD 的三等分点 ∴EG ∥BC 且EG =-13BC =2同理可得HF ∥AD 且HF =-13AD =2∴四边形EHFG 为平行四边形EG 和HF 间距离为1 S 四边形EHFG =2×1=2,故选C9. 如图,AB 是⊙O 的直径,EF ,EB 是⊙O 的弦,且EF=EB ,EF 与AB 交于点C ,连接OF ,若∠AOF=40°,则∠F 的度数是A.20°B.35°C.40°D.55°【解析】连接FB ,得到FOB =140°; ∴∠FEB =70° ∵EF =EB ∴∠EFB =∠EBF ∵FO =BO , ∴∠OFB =∠OBF ,∴∠EFO =∠EBO ,∠F =35°,故选B10.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42122-+-+=m x m x y 与()n x n m x y ++-=32关于y 轴对称,则符合条件的m ,n 的值为 A. m=75,n=718- B.m=5,n= -6 C.m= -1,n=6 D.m=1,n= -2【解析】关于y 轴对称,a ,c 不变,b 变为相反数,∴⎩⎨⎧-=+=-42312m n n m m 解之得⎩⎨⎧-==21n m ,故选D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 已知实数21-,0.16,3,π,25,34,其中为无理数的是 【解析】无理数为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常见的有开方开不尽的数,本题为343,,含有π或者关于π的代数式,本题为π,故本题答案为34,3,π 12. 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3,则其较长的一条对角线长为【解析】如图所示为正六边形最长的三条对角线,由正六边形性质可知,△AOB ,△COD 为两个边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AD=2AB=6,故答案为613. 如图,D 是矩形AOBC 的对称中心,A(0,4),B (6,0),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 ,交AC 于点M ,则点M 的坐标为【解析】如图所示,连接AB ,作DE ⊥OB 于E ,∴DE ∥y 轴,∵D 是矩形AOBC 的中心,∴D 是AB 的中点,∴DE 是△AOB 的中位线,∵OA=4,OB=6,∴DE=21OA=2,OE=21OB=3 ,∴D (3,2),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ky =,∴623=⨯=k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 y 6=,∵AM ∥x 轴,∴M 的纵坐标和A 的纵坐标相等为4,代入反比例函数得A 的横坐标为23,故M 的坐标为)4,23(14.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8,AC 与BD 交于点O ,N 是AO 的中点,点M 在BC 边上,且BM=6. P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则PM —PN 的最大值为【解析】如图所示,作以BD 为对称轴作N 的对称点N ',连接N P ',根据对称性质可知,N P PN '=,∴PM-PN N M N P '≤'-PM ,当N M P ',,三点共线时,取“=”,∵正方形边长为8,∴AC=2AB=28,∵O 为AC 中点,∴AO=OC=24,∵N 为OA 中点,∴ON=22, ∴22N C N O ='=',∴26='N A ,∵BM=6,∴CM=AB-BM=8-6=2,∴31=''=N A N C BM CM∴PM ∥AB ∥CD ,∠='N CM 90°,∵∠CM N '=45°,∴△CM 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M=M N '=2,故答案为2 三、解答题(共78分)15. (5分)计算:2321-3-127-2--⎪⎭⎫⎝⎛+⨯【解析】原式=-2×(-3)+3-1-4 =1+ 316. (5分)化简:aa a a a a a 22482222-+÷⎪⎭⎫⎝⎛-++-【解析】原式=(a +2)2(a -2)(a +2)×a (a -2)a +2=a17.(5分)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解答:解:A、a2•a2=a4,此选项错误;B、(﹣a2)3=﹣a6,此选项正确;C、3a2﹣6a2=﹣3a2,此选项错误;D、(a﹣2)2=a2﹣4a+4,此选项错误;故选:B.6.(3分)如图,在△ABC中,AC=8,∠ABC=60°,∠C=45°,AD⊥BC,垂足为D,∠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则AE的长为()A.B.2C.D.3分析:在Rt△ADC中,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D的长度,在Rt△ADB 中,由AD的长度及∠ABD的度数可求出BD的长度,在Rt△EBD中,由BD的长度及∠EBD的度数可求出DE的长度,再利用AE=AD﹣DE即可求出AE的长度.解答:解:∵AD⊥BC,∴∠ADC=∠ADB=90°.在Rt△ADC中,AC=8,∠C=45°,∴AD=CD,∴AD=AC=4.在Rt△ADB中,AD=4,∠ABD=60°,∴BD=AD=.∵BE平分∠ABC,∴∠EBD=30°.在Rt△EBD中,BD=,∠EBD=30°,∴DE=BD=,∴AE=AD﹣DE=.故选:C.7.(3分)若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则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A.(﹣2,0) B.(2,0)C.(﹣6,0) D.(6,0)分析: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出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再根据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求出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即可.解答:解:∵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两直线相交于x轴上,∵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直线l1经过点(3,﹣2),l2经过点(0,﹣4),把(0,4)和(3,﹣2)代入直线l1经过的解析式y=kx+b,则,解得:,故直线l1经过的解析式为:y=﹣2x+4,可得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l1与l2与x轴的交点,解得:x=2,即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2,0).故选:B.8.(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和DA 的中点,连接EF、FG、GH和HE.若EH=2E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EF B.AB=2EF C.AB=EF D.AB=EF分析:连接AC、BD交于O,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C⊥BD,OA=OC,OB=O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EFGH是矩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连接AC、BD交于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OB=OD,∵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和DA的中点,∴EF=AC,EF∥AC,EH=BD,EH∥BD,∴四边形EFGH是矩形,∵EH=2EF,∴OB=2OA,∴AB==OA,∴AB=EF,故选:D.9.(3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AC,∠BCA=65°,作CD∥AB,并与⊙O相交于点D,连接BD,则∠DBC的大小为()A.15°B.35°C.25°D.45°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知∠CBA=∠BCA=65°,∠A=50°,由平行线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得∠ABD=∠ACD=∠A=50°,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B=AC、∠BCA=65°,∴∠CBA=∠BCA=65°,∠A=50°,∵CD∥AB,∴∠ACD=∠A=50°,又∵∠ABD=∠ACD=50°,∴∠DBC=∠CBA﹣∠ABD=15°,故选:A.10.(3分)对于抛物线y=ax2+(2a﹣1)x+a﹣3,当x=1时,y>0,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把x=1代入解析式,根据y>0,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得出a的取值范围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把x=1,y>0代入解析式可得:a+2a﹣1+a﹣3>0,解得:a>1,所以可得:﹣,,所以这条抛物线的顶点一定在第三象限,故选:C.二、填空题三、11.(3分)比较大小:3 <(填“>”、“<”或“=”).分析:首先把两个数平方法,由于两数均为正数,所以该数的平方越大数越大.解答:解:32=9,=10,∴3<.12.(3分)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AC与BE相交于点F,则∠AFE的度数为72°.分析:根据五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EA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EAB=∠ABC==108°,∵BA=BC ,∴∠BAC=∠BCA=36°,同理∠ABE=36°,∴∠AFE=∠ABF+∠BAF=36°+36°=72°,故答案为:72°.13.(3分)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m ,m )和B (2m ,﹣1),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分析: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依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m ,m )和B (2m ,﹣1),即可得到k 的值,进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解答: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m ,m )和B (2m ,﹣1),∴k=m 2=﹣2m ,解得m 1=﹣2,m 2=0(舍去),∴k=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故答案为:.14.(3分)如图,点O 是▱ABCD 的对称中心,AD >AB ,E 、F 是AB 边上的点,且EF=AB ;G 、H 是BC 边上的点,且GH=BC ,若S 1,S 2分别表示△EOF 和△GOH的面积,则S 1与S 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分析:根据同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得出==,==,再由点O 是▱ABCD 的对称中心,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S △AOB=S △BOC =S ▱ABCD ,从而得出S 1与S 2之间的等量关系.解答:解:∵==,==,∴S 1=S △AOB ,S 2=S △BOC .∵点O 是▱ABCD 的对称中心,∴S △AOB =S △BOC =S ▱ABCD ,∴==.即S 1与S 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故答案为=.三、解答题15.(5分)计算:(﹣)×(﹣)+|﹣1|+(5﹣2π)0分析: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再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和零指数幂的意义计算,然后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1+1=3+﹣1+1=4.16.(5分)化简:(﹣)÷.分析:先将括号内分式通分、除式的分母因式分解,再计算减法,最后除法转化为乘法后约分即可得.解答:解:原式=[﹣]÷=÷=•=.17.(5分)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上一定点,连接AM.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M上作一点P,使△DPA∽△ABM.(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过D点作DP⊥A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DP⊥AM,∴∠APD=∠ABM=90°,∵∠BAM+∠PAD=90°,∠PAD+∠ADP=90°,∴∠BAM=∠ADP,∴△DPA∽△ABM.18.(5分)如图,AB∥CD,E、F分别为AB、CD上的点,且EC∥BF,连接AD,分别与EC、BF相交于点G,H,若AB=CD,求证:AG=DH.分析:由AB∥CD、EC∥BF知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A=∠D,从而得出∠AEG=∠DFH、BE=CF,结合AB=CD知AE=DF,根据ASA可得△AEG≌△DFH,据此即可得证.解答:证明:∵AB∥CD、EC∥BF,∴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A=∠D,∴∠BEC=∠BFC,BE=CF,∴∠AEG=∠DFH,∵AB=CD,∴AE=DF,在△AEG和△DFH中,∵,∴△AEG≌△DFH(ASA),∴AG=DH.19.(7分)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及投放的相关知识,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并在本校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进行了问卷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布情况,他们将全部测试成绩分成A、B、C、D四组,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表:“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测试成绩统计表依据以上统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得m= 30 ,n= 19% ;(2)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 B 组;(3)求本次全部测试成绩的平均数.分析:(1)用B组人数除以其所占百分比求得总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A、B、C 组的人数可得m的值,用A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n的值;(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3)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解答:解:(1)∵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72÷36%=200人,∴m=200﹣(38+72+60)=30,n=×100%=19%,故答案为:30、19%;(2)∵共有200个数据,其中第100、101个数据均落在B组,∴中位数落在B组,故答案为:B;(3)本次全部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80.1(分).20.(7分)周末,小华和小亮想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家门前小河的宽.测量时,他们选择了河对岸岸边的一棵大树,将其底部作为点A,在他们所在的岸边选择了点B,使得AB与河岸垂直,并在B点竖起标杆BC,再在AB的延长线上选择点D,竖起标杆DE,使得点E与点C、A共线.已知:CB⊥AD,ED⊥AD,测得BC=1m,DE=1.5m,BD=8.5m.测量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测量信息,求河宽AB.分析:由BC∥DE,可得=,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BC∥DE,∴△ABC∽△ADE,∴=,∴=,∴AB=17(m),经检验:AB=17是分式方程的解,答:河宽AB的长为17米.21.(7分)经过一年多的精准帮扶,小明家的网络商店(简称网店)将红枣、小米等优质土特产迅速销往全国.小明家网店中红枣和小米这两种商品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今年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3000kg,获得利润4.2万元,求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多少袋;(2)根据之前的销售情况,估计今年6月到10月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还能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2000kg,其中,这种规格的红枣的销售量不低于600kg.假设这后五个月,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为x(kg),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多少元.分析:(1)设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x袋.根据总利润=42000,构建方程即可;(2)构建一次函数,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设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x袋.由题意:20x+×16=42000解得x=1500,答: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1500袋.(2)由题意:y=20x+×16=12x+16000,∵600≤x≤2000,当x=600时,y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3200元.答: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23200元22.(7分)如图,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它的两条直径分成了四个分别标有数字的扇形区域,其中标有数字“1”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20°.转动转盘,待转盘自动停止后,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则该扇形内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此时,称为转动转盘一次(若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则不计转动的次数,重新转动转盘,直到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为止).(1)转动转盘一次,求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2)转动转盘两次,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这两次分别转出的数字之积为正数的概率.分析:(1)将标有数字1和3的扇形两等分可知转动转盘一次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转出的数字是﹣2的有2种结果,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2)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乘积为正数的结果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可得.解答:解:(1)将标有数字1和3的扇形两等分可知转动转盘一次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转出的数字是﹣2的有2种结果,所以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为=;(2)列表如下:由表可知共有3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数字之积为正数的有20种结果,所以这两次分别转出的数字之积为正数的概率为=.23.(8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斜边AB上的中线CD为直径作⊙O,分别与AC、BC交于点M、N.(1)过点N作⊙O的切线NE与AB相交于点E,求证:NE⊥AB;(2)连接MD,求证:MD=NB.分析:(1)连接ON,如图,根据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D=AD=DB,则∠1=∠B,再证明∠2=∠B得到ON∥DB,接着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N⊥NE,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结论;(2)连接DN,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MD=∠CND=90°,则可判断四边形CMDN为矩形,所以DM=CN,然后证明CN=BN,从而得到MD=NB.解答:证明:(1)连接ON,如图,∵CD为斜边AB上的中线,∴CD=AD=DB,∴∠1=∠B,∵OC=ON,∴∠1=∠2,∴∠2=∠B,∴ON∥DB,∵NE为切线,∴ON⊥NE,∴NE⊥AB;(2)连接DN,如图,∵CD为直径,∴∠CMD=∠CND=90°,而∠MCB=90°,∴四边形CMDN为矩形,∴DM=CN,∵DN⊥BC,∠1=∠B,∴CN=BN,∴MD=NB.24.(10分)已知抛物线L:y=x2+x﹣6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 的左侧),并与y轴相交于点C.(1)求A、B、C三点的坐标,并求△ABC的面积;(2)将抛物线L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抛物线L′,且L′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并与y轴相交于点C′,要使△A'B′C′和△ABC的面积相等,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分析:(1)解方程x2+x﹣6=0得A点和B点坐标,计算自变量为0的函数值得到C点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ABC的面积;(2)利用抛物线平移得到A′B′=AB=5,再利用△A'B′C′和△ABC的面积相等得到C′(0,﹣6)或(0,6),则设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bx﹣6或y=x2+bx+6,当m+n=﹣b,mn=﹣6,然后利用|n﹣m|=5得到b2﹣4×(﹣6)=25,于是解出b得到抛物线L′的解析式;当m+n=﹣b,mn=6,利用同样方法可得到对应抛物线L′的解析式.解答:解:(1)当y=0时,x2+x﹣6=0,解得x1=﹣3,x2=2,∴A(﹣3,0),B(2,0),当x=0时,y=x2+x﹣6=﹣6,∴C(0,﹣6),∴△ABC的面积=•AB•OC=×(2+3)×6=15;(2)∵抛物线L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抛物线L′,∴A′B′=AB=5,∵△A'B′C′和△ABC的面积相等,∴OC′=OC=6,即C′(0,﹣6)或(0,6),设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bx﹣6或y=x2+bx+6设A'(m,0)、B′(n,0),当m、n为方程x2+bx﹣6=0的两根,∴m+n=﹣b,mn=﹣6,∵|n﹣m|=5,∴(n﹣m)2=25,∴(m+n)2﹣4mn=25,∴b2﹣4×(﹣6)=25,解得b=1或﹣1,∴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x﹣6.当m、n为方程x2+bx+6=0的两根,∴m+n=﹣b,mn=6,∵|n﹣m|=5,∴(n﹣m)2=25,∴(m+n)2﹣4mn=25,∴b2﹣4×6=25,解得b=7或﹣7,∴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7x+6或y=x2﹣7x+6.综上所述,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x2﹣x﹣6或y=x2+7x+6或y=x2﹣7x+6.25.(12分)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ABC中,∠A=120°,AB=AC=5,则△ABC的外接圆半径R的值为 5 .问题探究(2)如图②,⊙O的半径为13,弦AB=24,M是AB的中点,P是⊙O上一动点,求PM的最大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所示,AB、AC、是某新区的三条规划路,其中AB=6km,AC=3km,∠BAC=60°,所对的圆心角为60°,新区管委会想在路边建物资总站点P,在AB,AC路边分别建物资分站点E、F,也就是,分别在、线段AB和AC 上选取点P、E、F.由于总站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将物资在各物资站点间按P→E→F→P的路径进行运输,因此,要在各物资站点之间规划道路PE、EF和FP.为了快捷、环保和节约成本.要使得线段PE、EF、FP之和最短,试求PE+EF+FP的最小值.(各物资站点与所在道路之间的距离、路宽均忽略不计)分析:(1)设O是△ABC的外接圆的圆心,易证△ABO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OA=OB=5;(2)当PM⊥AB时,此时PM最大,连接OA,由垂径定理可知:AM=AB=12,再由勾股定理可知:OM=5,所以PM=OM+OP=18,(3)设连接AP,OP,分别以AB、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作出P关于AB的对称点为M,P关于AC的对称点为N,连接MN,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连接PE、PF,所以AM=AP=AN,设AP=r,易求得:MN=r,所以PE+EF+PF=ME+EF+FN=MN=r,即当AP最小时,PE+EF+PF可取得最小值.解答:解:(1)设O是△ABC的外接圆的圆心,∴OA=OB=OC,∵∠A=120°,AB=AC=5,∴△ABO是等边三角形,∴AB=OA=OB=5,(2)当PM⊥AB时,此时PM最大,连接OA,由垂径定理可知:AM=AB=12,∵OA=13,∴由勾股定理可知:OM=5,∴PM=OM+OP=18,(3)设连接AP,OP分别以AB、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作出P关于AB的对称点为M,P关于AC的对称点为N,连接MN,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连接PE、PF,∴AM=AP=AN,∵∠MAB=∠PAB,∠NAC=∠PAC,∴∠BAC=∠PAB+∠PAC=∠MAB+∠NAC=60°,∴∠MAN=120°∴M、P、N在以A为圆心,AP为半径的圆上,设AP=r,易求得:MN=r,∵PE=ME,PF=FN,∴PE+EF+PF=ME+EF+FN=MN=r,∴当AP最小时,PE+EF+PF可取得最小值,∵AP+OP≥OA,∴AP≥OA﹣OP,即点P在OA上时,AP可取得最小值,设AB的中点为Q,∴AQ=AC=3,∵∠BAC=60°,∴AQ=QC=AC=BQ=3,∴∠ABC=∠QCB=30°,∴∠ACB=90°,∴由勾股定理可知:BC=3,∵∠BOC=60°,OB=OC=3,∴△OBC是等边三角形,∴∠OBC=60°,∴∠ABO=90°∴由勾股定理可知:OA=3,∵OP=OB=3,∴AP=r=OA﹣OP=3﹣3,∴PE+EF+PF=MN=r=3﹣9∴PE+EF+PF的最小值为(3﹣9)km.第21页(共22页)第22页(共2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018 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满分 30 分)71、-11的倒数是7 A .11 7 B .-11 11 C . 7 11 D .- 7 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 A .正方体 B .长方体 C .三棱柱 D .四棱锥 3、如图,若l 1∥l 2,l 3∥l 4,则图中与∠1 互补的角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 (-2,0),B(0,1).若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经过点C , 则k 的取值为1 A .-21B .2C .-2D .2第2题图 第3题图第4题图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2·a 2=2a 4B .(-a 2)3=-a 6C .3a 2-6a 2=3a 2D .(a -2)2=a 2-4 6、如图,在△ABC 中,AC =8,∠ABC =60°,∠C =45°,AD ⊥BC ,垂足为 D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则AE 的长为A . 3B .2C . 3D .3 第6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7、若直线l 1 经过点(0,4),l 2 经过(3,2),且l 1 与l 2 关于x 轴对称,则l 1 与l 2 的交点坐标为 A .(-2,0) B .(2,0) C .(-6,0) D .(6,0)8、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是边AB 、BC 、CD 和DA 的中点,连接 EF 、FG 、GH 和HE .若 EH =2EF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B = 2EF B .AB =2EFC .AB = 3EFD .AB = 5EF9、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AB =AC ,∠BCA =65°,作CD ∥AB ,并与○O 相交于点 D ,连接BD ,则∠DBC 的大小为A .15°B .35°C .25°D .45°10、对于抛物线y =ax 2+(2a -1)x +a -3,当x =1 时,y >0,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一定 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题,每题 3 分,满分 12 分)11、比较大小:3< 10(填<,>或=).12、如图,在正五边形 ABCDE 中,AC 与 BE 相交于点 F ,则 AFE 的度数为 72° 13、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A (m ,m )和 B (2m ,-1),则这个反比例函数8 2 4 2 yCB AO x2( -)4的表达式为y=x14、点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称中心,AD>AB,E、F 分别是AB 边上的点,且1 1EF=2AB;G、H 分别是BC 边上的点,且GH=3BC;若S1,S2 分别表示∆EOF 和∆ GOH 的面积,则S1,S2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2S1=3S2第12 题图第14 题图二、解答题(共11 小题,计78 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5.(本题满分5 分)计算:(-3)×(-6)+| 2-1|+(5-2π)0解:原式=3 2+2-1+1=4 216.(本题满分5 分)a+1 a 3a+1化简:a-1 a+1 ÷a2+a3a+1 a(a+1)a解:原式=(a+1)(a-1)×17.(本题满分5分)3a+1 =a-1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上一定点,连接AM,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M上求作一点P,使得△DPA∽△ABM(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解:如图,P即为所求点.18、(本题满分5分)如图,AB∥CD,E、F分别为AB、CD上的点,且EC∥BF,连接AD,分别与EC、BF相交与点G、H,若AB=CD,求证:AG=DH.证明:∵AB∥CD,∴∠A=∠D∵CE∥BF,∴∠AHB=∠DGC组别分数/分频数各组总分/分A 60<x≤70 38 2581B 70<x≤80 72 5543C 80<x≤90 60 5100D 90<x≤100 m 2796AnB36%D、15%C30%在∆ABH和∆DCG中,∠A=∠D{∠A H B=∠D G C)∵AB=CD∴∆ABH≌∆DCG(AAS),∴AH=DG∵AH=AG+GH,DG=DH+GH,∴AG=HD19.(本题满分7分)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及投放的相关知识.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并在本校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进行了问卷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布情况,他们将全部测试成绩分成A、B、C、D四组,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表:“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测试成绩统计表(第19题图)依据以上统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得m=30,n=19%;(2)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B组;(3)求本次全部测试成绩的平均数.2581+5543+5100+2796解:测试的平均成绩=20.(本题满分7分)200 =80.1.周末,小华和小亮想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家门前小河的宽.测量时,他们选择了河对岸边的一棵大树,将其底部作为点A,在他们所在的岸边选择了点B,使得AB与河岸垂直,并在B点竖起标杆BC,再在AB的延长线上选择点D竖起标杆DE,使得点E与点C、A共线.已知:CB⊥AD,ED⊥AD,测得BC=1m,DE=1.5m,BD=8.5m.测量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测量信息,求河宽AB.解:∵CB⊥AD,ED⊥AD,∴∠CBA=∠EDA=90°∵∠CAB=∠EAD∴∆ABC∽∆ADEAD DE∴AB=BC AB+8.5 1.5∴AB =1∴AB=17,即河宽为17 米.21.(本题满分7分)经过一年多的精准帮扶,小明家的网络商店(简称网店)将红枣、小米等优质土特产迅速销往全国,小明家网店中红枣和小米这两种商品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今年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3000kg,获得利润4.2万元,求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多少袋;(2)根据之前的销售情况,估计今年6月到10月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还能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2000kg,其中,这种规格的红枣的销售量不低于600kg.假设这后五个月,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味x(kg),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多少元.解:(1)设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a袋,销售小米b袋,根据题意列方程得:a+2b=3000,(60-40)a+(54-38)b=42000,解得:a=1500,b=750∴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1500袋,销售小米750袋2000-x(2)根据题意得:y=(60-40)x+(54-38)× 2 =12x+16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x≥600,∴当x=600时,y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y=12×600+16000=23200∴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23200元.22.(本题满分7 分)如图,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它的两条直径分成了四个分别标有数字的扇形区域,其中标有数字“1”的扇形圆心角为120°.转动转盘,待转盘自动停止后,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则该扇形内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此时,称为转动转盘一次(若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则不计转动的次数,重新转动转盘,直到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为止)(1)转动转盘一次,求转出的数字是-2 的概率;(2)转动转盘两次,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这两次分别转出的数字之积为正数的概率.(第22 题图)解:(1)由题意可知:“1”和“3”所占的扇形圆心角为120°,所以2 个“-2”所占的扇形圆心角为360°-2×120°=120°,∴转动转盘一次,求转出的数字是-2 的概率120°1为360°=3;1(2)由(1)可知,该转盘转出“1”“3”“-2”的概率相同,均为3,所有可能性如第一次第二次1-231(1,1)(1,-2)(1,3)-2(-2,1)(-2,-2)(-2,3)3(3,1)(3,-2)(3,3)5923.(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Rt△ABC 中,∠ACB=90°,以斜边AB 上的中线CD 为直径作⊙O,分别与AC、BC 相交于点M、N.(1)过点N 作⊙O 的切线NE 与AB 相交于点E,求证:NE⊥AB;(2)连接MD,求证:MD=NB.23 题图23 题解图(1)解:(1)如图,连接ON∵CD 是Rt△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AD=CD=DB∴∠DCB=∠DBC又∵∠DCB=∠ONC∴∠ONC=∠DBC∴ON∥AB∵NE 是⊙O 的切线,ON 是⊙O 的半径∴∠ONE=90°∴∠NEB=90°,即NE⊥AB;(2)如解图(1)所示,由(1)可知ON∥AB,O 为⊙O 的圆心,∴OC=OB,∠CMD=90°1∴CN=NB=2CB,MD∥CB-213-21又∵D 是AB 的中点,∴MD=2CB∴MD=NB.24.(本题满分10 分)已知抛物线L:y=x2+x-6 与x 轴相交于A、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并与y 轴相交于点C.(1)求A、B、C 三点的坐标,并求出△ABC 的面积;(2)将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抛物线L´,且L´与x 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并与y 轴交于点C´,要使△A´B´C´和△ABC 的面积相等,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解:(1)当y=0 时,x2+x-6=0,解得x1=-3,x2=2;当x=0 时,y=-6∴A(-3,0),B(2,0),C(0,6)1 1∴S△ABC=2AB·OC=2×5×6=15;(2)将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时,A´、B´两点间的距离不变,始终为5,那么要使△A´B´C´和△ABC 的面积相等,高也只能是6设A(a,0),则B(a+5,0),y=(x-a)(x-a-5),当x=0 时,y=a2+5a当 C 点在x 轴上方时,y=a2+5a=6,a=1 或a=-6,此时y=x2-7x-6 或y=x2+7x-6;当 C 点在x 轴下方时,y=a2+5a=-6,a=-2 或a=-3,此时y=x2-x-6 或y=x2+x-6(与圆抛物线重合,舍去);所以,所有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7x-6,y=x2+7x-6,y=x2-x-6.25.(本题满分12 分)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ABC 中,∠A=120°,AB=AC=5,则△ABC 的外接圆半径R 的值为.问题探究(2)如图②,⊙O 的半径为13,弦AB=24,M 是AB 的中点,P 是⊙O 上一动点,求PM 的最大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 所示,AB 、AC 、BC 是某新区的三条规划路其中,AB=6km,AC=3km,∠BAC=60°,BC 所对的圆心角为60°.新区管委会想在BC 路边建物资总站点P,在AB、AC 路边分别建物资分站点E、F.也就是,分别在BC 线段AB 和AC 上选取点P、E、F.由于总站工作人员每天要将物资在各物资站点间按P→E→F→P 的路径进行运输,因此,要在各物资站点之间规划道路PE、EF 和FP.为了快捷环保和节约成本要使得线段PE、EF、FP 之和最短,试求PE+EF+FP 的最小值(各物资站点与所在道路之间的距离、路宽均忽略不计).图① 图② 图③解:(1)R =AB =AC =5;(2) 如 25 题解图(2)所示,连接 MO 并延长交⊙O 于 N,连接 OP显然,MP≤OM +OP =OM +ON =MN ,ON =13,OM = ∴PM 的最大值为 18;132-122=5,MN =1825 题解图(2) 25 题解图(3)(3) 假设 P 点即为所求点,分别作出点 P 关于 AB 、AC 的对称点 P ´、P "连接PP ´、P ´E ,PE ,P "F ,PF ,PP "由对称性可知 PE +EF +FP =P ´E +EF +FP "=P ´P ",且 P ´、E 、F 、P "在一条直线上,所以 P ´P "即为最短距离,其长度取决于 PA 的长度25 题解图(4)作出弧 BC 的圆心 O ,连接 AO ,与弧 BC 交于 P ,P 点即为使得 PA 最短的点 ∵AB =6km ,AC =3km ,∠BAC =60°,∴∆ABC 是直角三角形,∠ABC =30°,BC =3BC 所对的圆心角为 60°,∴∆OBC 是等边三角形,∠CBO =60°,BO =BC =3 3 ∴∠ABO =90°,AO =3 7,PA =3 7-3 ∠P ´AE =∠EAP ,∠PAF =∠FAP ",∴∠P ´AP "=2∠ABC =120°, P ´A =AP ",∴∠AP ´E =∠AP "F =30°∵P ´P "=2P ´A cos ∠AP ´E = 3P ´A =3 21-9 所以 PE +EF +FP 的最小值为 3 21-9km . 3 3“”“”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