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24-第八章-流化床反应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2 mf
d P (ρ P − ρ ) = g ⋯⋯ (3') 24.5 ρ
Re P > 1000 时:
2、带出速度ut 、带出速度 ⑴两种曳力——表面和形体曳力 两种曳力 表面和形体曳力 当流体以速度u绕过一静止颗粒,流体作用于颗粒表面上任 何一点的力可分解为与表面相切及垂直的两个分力,即剪应 力τW和压强P。
2、聚式流化床 、 ①一般发生于气固系统; ②当u0>umf时,床内就出现一些空穴,气体取道空穴至床层顶 部逸出; ③空穴的移动与合并,酷似气泡的运动,又被称为鼓泡流化床。
⑴气泡相和乳化相 聚式流化床内存在两个相,气泡相、乳化相。 气泡相、乳化相 气泡相 乳化相内的状态接近于起始流化状态,其中的空穴率接近于εmf。 气泡相内气体以超过umf速度流过床层。 ⑵浓相区和稀相区 流化床中,颗粒在气流作用下悬浮于床层中,所形成的流固混合物 称为浓相段 浓相段。 浓相段 浓相段特征:上升的气泡在界面上破裂,气泡及乳化相内的固 浓相段特征 体颗粒被抛向浓相区上方空间,该空间由于实际气速较小,固体 颗粒将在重力作用下返回浓相段。 稀相区: 稀相区:颗粒离开浓相区有一定的向上运动速度,故在上方空 间将上升一定距离后才能下降,该段空间称为稀相段或分离段。
流化床有明显的上界面:
3、颗粒输送阶段 、
当 u 0 > u t 时,为颗粒输送阶段。 ε 第二阶段的流化床称为狭义流化床,广义流化床则包括气力输送阶段。
二、实际的流化现象 1、散式流化床 、 ①一般发生于液固系统; ②在流化阶段,床层膨胀,颗粒均布于流体之中并作随机运动, 颗粒充分混合; ③上界面比较清晰; ④较接近理想流化床。
u0
ε
< u t 时,床层为固定床阶段。
ε为固定床的空隙率,大小不变。
2、流化床阶段 、
当
u0
ε
= u t 时,为流化床阶段,
ε随u0的变化而变化,u0越大,ε也越大,但床层实际流速总 等于颗粒的沉降速度ut。 起始(最小)流化速度umf:是指刚刚能够使粒子流化起来的 气体空塔流速;ε 记为εmf。 和ut一样,也是表征流体在床层中运动特征的一个参数。
⑵沟流 若床层直径大,由于颗粒堆积不匀或气体初始分布不良,可 能在床层内局部地方形成沟流,此时大量气体经过沟流区域上 升,其余部分则未被流化仍处于固定床状态。
8.1.2 流化床内的两相运动 一、流化床的主要特性 1、液体样特性 、
固体颗粒的流出具有实际意义,它使流化床在操作中能够实现固体 固体颗粒的流出 的连续加料和卸料。
2、固体的混合 、
由于固体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不停地运动,从而造成床内颗 粒的混合。流化床内固体颗粒能够达到宏观上均匀混合。 如果流化床内进行一个放热反应,由于固体颗粒的强烈混合, 很易获得温度的均匀,这是流化床的主要优点。
3、恒定的压降 、 当床层一旦流化,全部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对整个床层作受力分析并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Fi = ma,由于a = 0 ,故床层受力达到平衡。 ∑ 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u mf 为初始流化速度;dP 为颗粒平均粒径;
ρ、ρ P 分别为流体和颗粒密度;
Lmf 为初始流化时浓相区高度;
De 为流体扩散系数;
µ
为流体黏度。
4、流态化的不正常现象 、 由于气流的不均匀分布可能导致以下两种现象: ⑴腾涌或节涌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合并增大,如果床层直径较小而浓相区的高度较 高,则气泡可能大到与床层直径相等的程度。此时气泡将床层分节, 每节颗粒如活塞般的向上移动,部分颗粒在气泡四周或在整个截面均 匀洒落,这种现象称为腾涌或节涌。
床层流化质量优劣判断: 床层流化质量优劣判断 若床内出现腾涌,压降将有大幅度的起伏波动; 若床内发生沟流,压降较正常值为低。
二、流化床的操作范围——内径的确定 流化床的操作范围 内径的确定 1、起始流化速度umf 、起始流化速度 umf确定的两种方法: ⑴通过测定床层压降变化的方法来确定 如上图1所示,实线的拐弯点即umf。 ⑵公式计算 mg ρ P − ρ , m = ALmf 1 − ε mf ρ P ∆P = ρ A P
u
2 mf
ϕS dP ρP − ρ 3 = ⋅ ⋅ gε mf ⋯⋯ (3) ρ 1.75
ε mf :可从相关图形读出(见陈甘棠主编《化学反应工程》,第一版
P257页图7-2-2); 若该值不知道,则可近似地取: 1 − ε mf 1 , 2 3 ≅ 11 ≅ 14 3
ϕ S ε mf
ϕ S ε mf
P1 A = P2 A + W表观 ,W表观
m mg − = ρg ,即:(重量-浮力),故: ρP
mg ρ P − ρ P1 − P2 = ∆P = ρ A P
式中:A:床层截面积;L:床层高度;m:床层颗粒总质量;ρP、 ρ:分别为颗粒和流体的密度;ΔP:床层压降。 由上式可知:压降等于单位截面床层内固体的表观重量,与气速 压降等于单位截面床层内固体的表观重量, 无关,始终保持定值。作图如下: 无关,始终保持定值。
(
)
故: ∆P = Lmf 1 − ε mf (ρ P − ρ )g ⋯ (a )
(
)
根据固定床压降式:
⋯ (b ) d P ρu mf d S ρu mf 150 Re , P = , ϕS dP = dS λ'= + 1.75 ,Re m = µ µ (1 − ε mf ) Re m
沉降的等速阶段: 沉降的等速阶段:
4(ρ P − ρ )gd P ut = 3ρζ 2 (ρ P − ρ )gd P 当Re P < 0.4 时: u t = ; 18µ 1 2 2 4 (ρ P − ρ ) g 3 u dP; 当 0.4 < Re P < 500 时, t = ρµ 225
在颗粒表面上任取一微元面积dA,作用于其上的剪力为τWdA、压力 为pdA,设所取微元面积与流动方向成夹角α,则剪力在流动方向上 的分力为τWdAsinα。 则表面曳力: 表面曳力:
∫τ
A
W
sin αdA
同样压力pdA在流动方向上的分力为pdAcosα,将此力 在整个颗粒表面积分可得:
∫ P cosαdA = ∫ Γ cosαdA − ∫
则: FD = ζ AP ⋅
1 2 ρu 2
式中:AP:颗粒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ζ:无因次曳力系数。
对球形颗粒: 对球形颗粒:
24 ; Re P 10 当 0.4 < Re P < 500 时为阿仑区: = ζ ; Re 0.5 P
ζ 当 Re P < 0.4 时为斯托克斯区: =
当 500 < Re P < 2 × 10 5 时为牛顿区:ζ ≈ 0.43 。 对非球形颗粒: 对非球形颗粒: 当 Re P < 0.05 时: ζ = 当 ; ϕS 0.8431g Re P 0.065 2 × 10 3 时,ζ值由下表获得:
①直线AB为固定床阶段,压降与表观速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斜率为1; 图中虚线是由于不同填充方式所造成的ε不同所致; 在B点处由于床层颗粒开始时紧紧挤在一起,流化时应先松动开来, 故压力稍高。 ②u0 >umf后,床层流化,∆P基本不变; BC段略向上倾斜是由于流体与反应器壁和分布板的摩擦阻力随气 速增大而造成的; CD段向下倾斜,表示此时的u0≈ut,部分颗粒被陆续带走,器内颗粒 存量减少所致。
则前面三式分别为:
d P u mf ρ
µ
d ρ (ρ P − ρ )g 2 = 33.7 + 0.0408 ⋅ µ2
3 P
1
2
− 33.7 ⋯⋯ (1')
对于小颗粒,当 Re P < 20时:
u mf
2 d P (ρ P − ρ ) = g ⋯⋯ (2') 1650µ
对于大颗粒,当
当 500 < Re P < 2 × 10 5 时:u t = 1.74
等速阶段,速度对时间的导数为零,则对球形颗粒:
(ρ P − ρ )gd P
ρ
。
应当注意的是:对于小颗粒,沉降的加速阶段很短,可以忽略,因此 ut称为颗粒的沉降速度或终端速度 沉降速度或终端速度。 沉降速度或终端速度 另一在广泛范围内 Re P < 2 × 10 5 都颇准确且使用也很方便的式子是:
第八章 流化床反应器
8.1 流化床的两相运动 8.1.1 概述 一、流化床的基本概念
床层的三个阶段: 1、固定床阶段 、 两个速度概念: ①流体表观速度(空塔速度)u0:单位床层面积通过的流体 体积流量,是表征流体在床层中运动状态的一个变量; ②颗粒的沉降速度ut:又名带出速度,是表征流体在床层中 运动特征的一个参数。 当流体在床层中实际流速 u1 =
联合(1)(2)式,可推导得:
2 ρumf ∆P = Lmf λ ' d S
1 − ε mf ε 3 mf
1.75 d P u mf ρ 150(1 − ε mf + 3 2 3 ϕ S ε mf µ ϕ S ε mf
2
) d
⑵曳力系数 对光滑圆球,影响曳力的诸因素为:
FD = f (d P ,u, ρ , µ )
应用因次分析可以得出: FD = φ d P uρ µ A ⋅ 1 ρu 2 P 2 令: Re P =
d P uρ
, ζ = φ (Re P ) µ
F 重场力: b =
③曳力FD 曳力F
m
ρP
ρg ;离心力场:Fb =
m
ρP
ρrω 2
1 2 FD = ζAP ⋅ ρu 2
u: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以下仅讨论重力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g − Fb − FD = m F 对球形颗粒可得:
du dt
du ρ P − ρ 3ζ g − = ρu 2 dt ρ P 4d P ρ P
A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ρgzdA
上式等号右边第一项称为形体曳力,第二项即颗粒所受浮力。 当颗粒与流体无相对运动时,则不存在表面和形体曳力, 当颗粒与流体无相对运动时,则不存在表面和形体曳力,但仍 有浮力存在。 有浮力存在。
总曳力:为表面曳力和形体曳力之和。 总曳力:为表面曳力和形体曳力之和。 只有对几何形状简单的少数情况可以获得曳力的理论计算式,一 只有对几何形状简单的少数情况可以获得曳力的理论计算式, 般流动情况下对球形颗粒及其它形状的颗粒,曳力的数值尚需通 般流动情况下对球形颗粒及其它形状的颗粒, 过实验来解决。 过实验来解决。
P
3 u mf ρ d P ρ (ρ P − ρ )g = ⋯⋯ (1) 2 µ µ
对于小颗粒,当 Re P < 20 时:
u mf
3 (ϕ S d P )2 ρ P − ρ ε mf = ⋅ ⋅ g
150
µ
1 − ε mf
⋯⋯ (2)
对于大颗粒,当 Re P > 1000 时:
整个流化床反应器由浓相区和稀相区组成。如下图所示: 整个流化床反应器由浓相区和稀相区组成。如下图所示:
3、两种流态化的判别 、 可用四个准数的乘积来表征流化形态:
ρ P − ρ Lmf Frmf ⋅ Re mf ⋅ ⋅ ρ De < 100 ,为散式流化;
ρ P − ρ Lmf Frmf ⋅ Re mf ⋅ > 100 ,为聚式流化。 ⋅ ρ De 2 u mf d P u mf ρ 式中: Frmf = ,为弗鲁特准数;Re mf = ,雷诺准数; dP g µ
2 × 10 3 < Re P < 2 × 10 5 时:ζ = 5.31 − 1.88ϕ S
⑶颗粒在静止流体中的自由沉降 沉降的加速阶段: 沉降的加速阶段: 颗粒在沉降过程时所受的力包括: 场力F ①场力
重场力: Fg = mg ;离心力场: FC
= mrω 2
r:旋转半径;ω:颗粒旋转角速度。 浮力F ②浮力Fb
24
0.05 < Re P <
ϕS
0.670 0.806 0.846 0.946 1.000 当
ReP 1 28 27 27 27.5 26.5 10 6 5 4.5 4.5 4.1 100 2.2 1.3 1.2 1.1 1.07 400 2.0 1.0 0.9 0.8 0.6 1000 2.0 1.1 1.0 0.8 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