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五章公共选择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2013)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2013)

公共选择的必要性:
外在效应问题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得到有效 解决。 如何解决外在效应问题?科斯定律指出, 当经济个人进行谈判、协商等活动的交易成 本较小时,外在效应问题可以凭借各相关个 体之间对其所拥有的产权的自由买卖而得到 有效的解决。 科斯定律所说的协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集 体选择行为。
10
公共物品的提供需要公共选择
投票人/偏号次序/议案 X
A B C 总额 30 0 20 50
Y 征税
0 20 40 0 0 10 40 30
第三节 投票循环及其消除
简单多数投票规则下由于投票者的偏好及投票顺序的控 制可能会出现投票结果的不唯一性,此称投票循环。 单峰偏好,是指个人在一组按某种标准(如数量大小)排列 的备选方案中,有一个最为偏好的方案,而从这个方案向 任何方向的偏离,其偏好程度或效用都是递减的。用数学 语言,单峰偏好就是在一维空间中个人偏好次序呈齐次性 多峰偏好: 如果一个人具有双峰或多峰偏好,则他从最 为偏好的方案游离开,其偏好程度或效用会下降,但之后 会再上升。即一个人对备选方案的最理想结果不止一个。
所谓一致同意投票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 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在没有任何 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种表决方式。 一致同意投票规则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联合国安 理会的决议。一致同意规则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一 下四点: 1.集体行动方案为帕累托最优方案 2.激励力强,所有参与者的权利得到平等地 保障。 3.避免“免费乘车行为” 4.决策的成本高,费时费力,需要较长时间 讨价还价。
多峰偏好的存在
投交易
互投赞成票
投票者需同时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提案进行投票。 其中既有投票者所赞成的,也有其反对的。如果投票者对 这些问题具有不同的偏好强度,他们会愿意就那些与其关 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投票交易。这种投票交易过程,即为互 投赞成票。

政府经济学精品课课件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经济学精品课课件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内 容
政府规制的内容
政府规制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
政府规制与规制理论
一、规制的由来和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来,政府 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规制 规制成为发达国家政府管 (经济性规制)始于19世纪 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一种特 70年代的美国。一般说 殊形式和重要手段,多数 来,通过考察美国的经济 典型国家经历了从“规制 性规制的实践情况,大体 建立”到“规制放松”乃至 上可以了解国外规制制度 “规制改革”的发展途径. 的演变历史。
第一节 公共选择学派概述
一、公共选择的起因
公共选择学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 期的美国,它作为当代经济学的一个分 支,同时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代政治 学研究领域。公共选择学派,就是以现 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前提,依据自由 的市场交换能使双方都获利的经济学原 理,来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民众的选 择行为及两者关系的一种理论流派。
第一节 公共选择学派概述
一、公共选择的起因
将政治过程作为某种特殊的“经济活 动”,在这个“经济活动”中,政府是 “生产者”,选民是“消费者”,选票是 “货币”,而选举制度则可等同于“市场 制度”。由于它主要研究集体决策或政治 决策的过程和结构,并从中探索问题的深 层原因,其理论涉及政治过程的各个方 面。
第二节 官僚与寻租理论
一、官僚理论
官僚机构效率分析的内容
(1)效率缺失的原因 (2)自我扩张性 (3)官僚机构的改进
第二节 官僚与寻租理论
二、寻租理论
寻租的内涵 布坎南: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
行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 是人们在某种制度环境下的行为。
塔洛克:寻租是指凭借政府准许的特许 权取得垄断地位并获得垄断租的一种努力, 即为了获得垄断或取得政府其他庇护而从事 的活动。

05第五章公共选择理论

05第五章公共选择理论

05第五章公共选择理论第五章公共选择理论第一节直接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机制第二节间接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机制公共选择理论概述公共选择(集体选择或社会抉择)—非市场的集体选择—政府选择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原理和方法来研究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的决策行为私人决策:价格机制,货币选票,自愿原则公共选择:政治程序,投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公共决策的两大问题–偏好显示问题:集体成员对公共产品有何评价?如何表现出来?——投票–偏好加总问题:不同的观点如何权衡,形成最后的决定?投票规则是什么?第一节直接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机制直接民主:如果在公共事务的决定中,所有公民都可以表达意见,又称全民公决。

间接民主:是指公民个人投票选举代表,再由这些代表对公共事务进行表决,又称代议制。

直接民主的两种规则一致同意规则(P48)—例如,原则上所有社会成员都会同意需要公共物品多数投票规则(P49)一、一致同意规则一致同意规则:指的是一项决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

实质上实行的是一票否决能够实现政治市场上的帕累托效率林达尔均衡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设计一种机制,通过一致同意规则决定公共产品的提供。

¤两个社会成员,张三和李四¤购置公共垃圾桶(公共品)¤对任一给定的纳税份额,张三和李四有一定的需求量,用需求曲线表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纳税份额下降时,消费更多的垃圾桶林达尔均衡的形成林达尔均衡在某个公共产品产量水平,两人愿意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比例相加等于1,这时就达到了均衡的成本分配比例和均衡的公共产品规模,即为林达尔均衡(见教材第84页)。

该均衡点的产生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相似,是帕累托最优点。

符合一致同意原则。

林达尔均衡如何实现?设想一个拍卖者,宣布每个人的纳税份额,在这个份额下,如果张三和李四选择相同的公共品数量,则达到均衡。

《公共选择》课件

《公共选择》课件
为了确保官僚机构的有效运作,需要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
利益集团理论
利益集团的形成
利益集团的影响力
利益集团是由于人们具有共同或同类的兴 趣爱好、共同的利益关系以及意识形态上 的联系而形成的。
利益集团通过游说、宣传、施压等方式影 响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以实现自身利益 。
利益集团的均衡
利益集团的局限性
公共选择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公共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公 共选择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在线 投票、电子政务等方式提高决策
效率和透明度。
多元主体参与
公共选择逐渐从政府单一主体向多 元主体转变,包括社会组织、企业 和个人等,共同参与公共决策。
全球公共治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共问题 日益增多,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 织共同参与解决,推动全球公共治 理的发展。
公正的结果。
官僚理论
官僚角色
官僚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他们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决 策的执行者。
官僚行为动机
官僚的行为动机包括个人利益、组织 利益和社会利益,这些动机之间存在 冲突和博弈。
官僚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关注官僚效率问题,如 何提高官僚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公共服 务质量是重要议题。
官僚监督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 和博弈最终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这种状 态决定了公共政策的走向。
利益集团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性,如可能出 现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 上、利益集团之间的不平等问题等。
政治市场理论
政治市场概念
政治市场是政治参与者在其中进行政治交易、达成政治协议的场所。
政治供给与需求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共选择
总结词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选择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集体决策和投票机制,决定公共 资源的分配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第05讲公共选择理论-课堂_图文

第05讲公共选择理论-课堂_图文
• 最常用的是简单多数投票
– 思考:这种投票规则有什么问题?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简单投票的例子1
控T–o制m有的投A对票,B策顺和序C三个方案,3个人进行投票,请使用
简单如To果多m首知数先道投让如票A果来和在决B第进定一行获轮比选中较方自,案己然。表后示胜A出优的于再B和,
• C那进么行结比果较是,他这最次不比喜较欢中的胜C方出案的胜就出是,备所选以结T果oCm。 投这在票样第悖投一论票轮结中果要是 造由假投,票表顺示序自决己定更的喜。欢B。 – 思产考生请:问投这这票种样悖方投论法票会的结有例果问子会题对吗T?om更为有利吗? – 解决投票悖论 – 个体的博弈原则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税收价格
– 当政府的公共品开支每增加一个单位,个人要额外支付的
税收量。
– 相当于个人为了多享受一个单位的公共品要付出的价格。
• 思考
– 对于不同的人,税收价格是相同的吗? – 请你判断某个人对于公共品的需求随着税收价格的升高会
怎样变化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三种税收制度下的税收价格
第05讲公共选择理论-课堂_图文.ppt
一、案例分粥问题
• 结分果粥问题
– 有15号个和和尚尚分,粥每时天给吃自饭己要的分碗一中锅分得粥较多,给别 – 人假分定得只较有少一,个大家大都勺很子不,满所意以。需但要是将到粥了分自装己分在粥5个
的碗时中候。,却总是采用和1号和尚类似的策略。结果
– 是规大定家5每个个和人尚要每隔天5天轮才流能获吃得饱分一粥次的。权利。
• 请你设计一个大家满意的分粥策略。
二、案例 五个盗贼关于珍珠的投票
• 有5个盗贼得到100颗珍珠,投票来决定珍珠的分配。 • 投票的规则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体决策中的最佳方法。
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票来改善其处
境(提高福利)。
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个人偏好
是投票(公共选择)的研究起点。
支配个人偏好的是收益-成本法则。这一法则受个人价值观
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1)、一致同意规则
含义:一项议案只有获得全体投票人的一致赞成才通 过。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会议。 优点:帕雷托最优 缺陷 1)成本太高 2)机会主义行为 3)难以达成结果
在有二个以上备选方案时,会出现循环投票,无胜
出者。
三个人的偏好显示
第一选择 甲 A 第二选择 B 第三选择 C


B
C
C
A
A
B
单峰偏好示意图(备选方案)
单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指某一投票者最偏好 一个方案,若离开该方案向其他方案变化时,偏好程度都会下降。

前提:经济人假设 切入点: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划分 理论特点:不在于作出价值判断 实质: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 交易概念的运用:政治不过是经济交易过程的延伸。
(交易对象:公共品;交易特点:非自愿性、不平等 性和强制性)
前提:经济人假设:非商品化

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 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 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 最大化为目标。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 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政治市场的三级结构(Alan Peacock)皮科克
初级政治市场
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 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支付选票

【学习课件】第5章公共选择理论

【学习课件】第5章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将面临两个问题:(1)他必须弄清选民的意 愿;(2)在不同的观点间进行权衡以做出最 后的决定。
非市场决策的分析思路:
(1) 作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假设, 即理性的和功利主义的个人;
(2) 通常把偏好显示过程描述为类似于市 场,即选民从事交换活动,个人通过投 票行为来显示他们的需求;
(3) 提出与传统价格理论相同的问题,即 均衡存在吗?它们是否稳定?是否具有 帕累托效率?它们是如何达成的?
第五节 政治行为的分析
一、投票者的行为:投票与不投票 取决于其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其投票对 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 讨论:投票者的成本和收益有哪些? 当MB-MC>=0时,投票者才会乐于参加投票.
二、政治家(政党)的行为:选票最大化 政党要赢得选举,必须选票最大化。
要想选票最大化,则要使自己的竞选方案 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所研究的是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 选择的关系,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研究 消费者作为投票者如何对公共品的决定表达意 愿。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与非市场决策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的诞生 由维克塞尔首创,布坎南发展。 布坎南认为公共选择是一种对政治的看法,是 把对市场决策的经济分析扩展到了非市场决策 中。
一、简单多数投票制
多数投票规则又称作表决制,是根据待表决的各 备选方案的重要程度和对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分析, 来确定决策所需要的决策者总数或其占总人数的 百分比。
一致同意规则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优点:改善 了整个社会的福利;缺点:决策时间太长,决策 成本太高,缺乏决策效率,无法排除个别参与者 利用一票否决权进行利己活动。
二、非市场决策
针对市场决策而言。
市场是有效配置各种资源的手段,其借助于价 格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在市场环境中,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要获取的是最大效用。

《公共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 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  ppt课件

阿罗不可能定理 定义: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 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 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1)阿罗公理 ①公理1:给定X与Y两个备选项,在X>Y,或Y>X,
或X=Y时,则X与Y满足完全性。 ②公理2:给定X、Y、Z三个备选案,在X>Y,Y>Z条件下,
ppt课件
12
∙ 1967年,戈登•塔洛克(Gordon Tullock,1922-) 《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寻租理论。
寻租是,寻租者以较少的贿赂支出获取更多利益的行为。 ① 寻租者之间竞争激烈,贿赂支出见涨,整个寻租活动
成本等于单个寻租者活动代价的总和; ② 反寻租活动需要支付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③ 引发腐败和社会不公。 → 个人角度:寻租成本可能高于个人获取的利益;






A BC (1)
A BC (2)
ppt课件
A BC (3)
32
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 多峰偏好 投票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的偏好处于峰值时, 就被称为多峰偏好。
效 用
A BC (1)
ppt课件
投票者偏好顺序为 A>B<C且A>C, 有A、C两个峰值
33
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多峰偏好与单峰偏好
例3:假设甲的选择顺序为C>B>A;乙的选择顺序为B>C>A; 丙的选择顺序为A>B>C。即投票者甲、乙、丙都同意B 方案不是“最差的”,满足上述模式(3), 其结果为: 甲、乙认为,B>A,C>A, 乙、丙认为,B>C, 则,投票结果为B>C>A,B胜出。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选择理论
4.4 政治行为的分析
4.4.4 特殊利益集团与政治均衡
特殊利益集团指的是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 的院外活动集团。他们为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得到 支持, 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对政治家以让集团成员投票反 对他相威胁;对支持于其有利的提案或反对于其不利的 提案的政治家,提供竞选资金。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4.3 投票交易
4.3.2 隐含的投票交易
隐含的 投票交易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 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 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 就此进行投票时,隐含的 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举例:对纺织品的进口 限额议题和新型轰炸机 的研制经费议题被放在 同一个提案中。
公共部门经济学
4.3 投票交易
4.3.3 投票交易与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术语
政治均衡 多峰偏好
单峰偏好 税收份额(税收价格)
中间投票者 投票交易
配对投票
互投赞成票
隐含的投票交易
政治家(政党) 选票极大化
官僚主义
权力极大化
特殊利益集团
公共部门经济学
复习思考题
1.何谓政治均衡?如何理解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 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物品的产 量,往往是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4.2.2 配对投票
当有三个或更 多的方案可供 选择时,就其中 的任意两个方 案进行的投票, 便是所谓“配 对投票”。
图4—4 中间偏好峰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公共部门经济学
4.2 简单多数规则下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2.2 配对投票 研究结论:
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 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5公共选择理论

5公共选择理论

The LindahlEquilibrium问题是:政府不了解个人的边际收益曲线;个人没有必要、也可能没有意愿真实地披露自己的边际收益信息。

The LindahlEquilibrium问题是:政府不了解个人的边际收益曲线;个人没有必要、也可能没有意愿真实地披露自己的边际收益信息。

平均分担税收多数票决定的保安的均衡雇佣量是4名投票结果最有利于中间投票人纳税人(投票人)M是中间投票人(Median Voter)•通常假设,纯公共产品边际收益递减。

•这意味着偏好呈单峰型•Y>X,Y>Z,Z>X;∴Y>Z>X,结果确定。

C为中间投票人。

Y>Z,Z>X;∴X>Y>Z>X 出现了循环,投票结果不确定。

投票程序决定着投票结果。

官僚均衡产出决定:效率评价:公共产品的过度供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E=F预算拨款产品供给的总成本官僚均衡产出的决定:预算规模最大(效率评价:官僚部门运行缺乏内部生产效率预算拨款产品供给的总成本官僚均衡产出的决定:预算规模最大(效率评价:官僚部门运行缺乏内部生产效率地方(以足投票)中央(评议机制)•竞争结果如果官僚的产出受预算约束,那么,评议委员会的选择结果与垄断环境下官僚的行为结果一致,官僚间的竞争即没有提高供给效率,也没有减少过度供给。

如果官僚的产出受需求约束,那么,将迫使各个官僚部门减少成本开支和预算拨款要求。

总支出减少了,官僚经过政治过程综合的总需求反映的是中间投票人的偏好当产出为一揽子公共产品时,连中间投票人的偏好也不反映与利益集团、政治家和官僚构成的比,分散的选民影响力微弱很难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科学的投入产出分析,官僚部门面临的操作性较强的实际目标仅是次优目选民的消费偏好具有多样性,致使官僚面临多重目标要求,无所适从。

较高的交易成本、低效率的信息传递→官僚内部的监控、管理、调整、协调。

程序上,支出决策与收入决策分离公共预算的决策方面,各项提案分散、单独表决简单多数投票规则→受益小于成本但成本分散而收益集中的无效率提案通过“间接税收结构下的财政幻觉甄别和遴选契约设计监管制度上的平衡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概述
01
PART
公共选择理论基本特征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机制坚持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概述
01
PART
公共选择理论与传统理论区别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假设政府制定决策时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政府和经济政策得制定都被看做是外生给定的。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彼此独立、互不相干。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虽然论述了政府各项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但没有讨论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以上两种理论都没有走出“仁慈政府”的误区,没有把经济政策的制定看成决定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而这就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背景及理论基础
02
PART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思想渊源:从公共选择理论思想本质上说,古典经济学是其最根本的思想来源。同时也受到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才会重新评价经济自由主义,重新估价市场的真正含义和作用。布坎南曾说过,他早年曾经是一名“忠诚的社会主义者”,后来通过对市场过程的重新理解,他才发生了转变。理论基础: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和林达尔都企图用边际价值来说明公共行动决定。由于政治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规则内做出的选择,所以维克赛尔认为规则极其重要。改革的方向必须集中于改变决策规则,而不是通过对决策行为人施加影响来改善预期的结果。对公共学派的经济学家产生巨大影响。意大利经济学家庞塔雷奥尼、德·马尔科、萨克斯等人提出的两种国家模型,为公共选择理论所接受。一是垄断专制国家的模型,其前提是各个统治集团都是自私的,被统治集团只能被动接受或者抵制统治集团的决策。所以,统治集团会选择一种被统治集团抵制程度最小的财政结构。二是民主国家模型,其公共决策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每个人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的承受者。
背景及理论基础
02
PART
偏好体系是稳定的、有序的,理性排序是经济学对个人偏好的起码要求。公共选择学派假定公共选择中的个人行为像他们在经济市场上一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按照经济人的行为来分析政治家的类似行为。 把交换的经济思想引入政治活动公共选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派认为,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交换,市场机制可以看成是各种交换的过程。于是公共选择学者将这种观点用于对政治过程的观察。经济市场上的交换发生在个体之间,而政治市场上的交换发生在集团之间。经济市场基本上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而政治市场是“服从与统治的交换”。在个人单独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成本过高时,选民与政府之间以服从换取安全。政治交换中有非自愿的成分。

《财政学》精品课件教案PPT 05 公共选择理论

《财政学》精品课件教案PPT 05 公共选择理论

• 3.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 • 单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是指个
人在一组按某种标准排列的备选议案中,对其 中的一个议案偏好程度最高,对其他议案的偏 好程度都低于对这个议案的偏好程度,即离开 这个议案后,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其偏好程 度是递减的。
• 多峰偏好(multi-peaked preferences)指的是 当个人偏离其最偏好的议案之后,开始时其偏 好程度会下降,但当沿着同一方向持续移动下 去时,其偏好程度会逐渐上升。
• 三、官僚
• 政府的建立也就意味着官僚的建立,在此, 官僚是一个被人格化了机构,尽管它不是 微观具体的个体官员,但它同个体一样具 有动机和目标,其行为特征也会对社会经 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 四、寻租
• “租”与“租金”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概念, 它是指超过资源所有者的机会成本的报酬, 它既包括价格机制中自然产生的租,也包 括人为创造的租。我们所指的租及寻租指 的是后一种情况,即人为创造情况。
• 4.中间投票人定理
• 只要投票者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 票规则下就必定会出现唯一的均衡结果, 而且这个均衡结果与中间投票人的第一偏 好正好相等
• 5.投票交易
第四节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 租
• 一、政党与选民 • (一)选民行为特点 • 选民参加选举其直接的判断是算计成本和收益,
因为在参与过程中,其必然要耗费收集信息等 成本,只有将来收益大于目前的成本,他投票 才是合算的。 • 现实中会出现大量投票方面的“免费搭车者”, 因为他们认为选举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影响或 者认为自己的投票不可能对选举产生任何影响, 他们就没有足够动力去搜寻有关投票的信息并 据此投票,从而拒绝此类政治参与活动。

《公共选择理论 》课件

《公共选择理论 》课件

发展:20世纪 50年代,公共 选择理论逐渐 形成,成为经 济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
成熟:20世纪 60年代,公共 选择理论在学 术界得到广泛 认可,成为经 济学研究的重
要领域
应用:20世纪 70年代,公共 选择理论开始 应用于政策制 定和公共管理 领域,对政府 决策产生重要
影响
理性人假设:假设每个决策者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集体行动假设:假设集体行动能够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信息不对称假设:假设决策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结果偏离最优 外部性假设:假设公共决策存在外部性,即决策结果对非决策者产生影响
选民的短视行为:在公共选择理论中,选民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缺乏对长期后果的考虑。
政治家的机会主义行为:政治家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通过操纵信息、利益交换 等方式来获取选票和权力。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选民的短视行为和政治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公共政策往往难以实现最 优化的社会福利。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加强信息披露、建立激励机制等,以改善公共政策的制 定和实施。
公共选择理论在 公共品供给中的 应用
公共品供给的决 策机制
公共品供给的效 率与公平
公共品供给的监 管与评价
成本:政府规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监管、执法、行 政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收益:政府规制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提 高社会福利水平。
成本-收益平衡:政府需要在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最优的规制方 案,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政治市场:政治决策者、选民、 利益集团等参与者构成的市场
经济人假设:政治决策者、选 民、利益集团等参与者都是追 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Q1
Q2
Q3
投票结果:第二个消费者的方案被选中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 3 阿罗不可能定理
第一选择
第二选择
第三选择
个人1 个人2 个人3
A B C
B C A
C A B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 配对投票: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投票 • 结果:出现循环结果
• 结论: 如果排除个人效用比较的可能性,那 么要求在大范围的个人顺序内把个人偏好 转化为社会偏好的方法,不是强制的就是 个人独断的。
•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行为不能增进效率或政府把收入 再分配给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人。
– 政府失灵的表现
• ①政府决策失灵 (财政决策规则导致的无效率、财 政决策过程的无效率、决策特殊性造成的无效率) • ②政府工作效率低下 • ③政府的腐败行为(寻租行为) • ④政府提供的信息不及时或失真 • ⑤政府职能的越位或缺位
– 1 官僚主义与公共物品供给
• • • • (1) 缺乏竞争激励 (2) 目标函数为预算最大化 (3)对公共物品/服务的评价不依赖于价格 结果:公共物品供给量的过剩
– 2 利益集团:“院外集团”
• 手段:投票反对的威胁;提供竞选资金 • 结果:损害其他集团的利益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 3 政府失灵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 公共选择的含义 • 公共选择的机制、规则与方式 • 简单多数票原则 • 官僚主义、利益集团与政治均衡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 一 公共选择的定义
– 1 帕雷托效率水平的缺陷:
• 搜集个人信息成本过高 • 无法处理免费搭车问题
– 2 公共选择: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把个人偏好转 化为集体行动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所研究的是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 选择的关系,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研究 消费者作为投票者如何对公共品的决定表达意 愿。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与非市场决策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的诞生
由维克塞尔首创,布坎南发展。
布坎南认为公共选择是一种对政治的看法,是 把对市场决策的经济分析扩展到了非市场决策 中。
500
250
100
MBB
MBC
O
1
MBA
t
∑MB 250
200
MBB MBA MBC
t
焰火燃放次数
O
1 保安雇佣和焰火燃放数量
.
14
第五节 政治行为的分析
一、投票者的行为:投票与不投票 取决于其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其投票对 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 讨论:投票者的成本和收益有哪些? 当MB-MC>=0时,投票者才会乐于参加投票.
.
10
二、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
对阿罗的假设条件进行修改,可以摆脱 投票悖论。修改之一:不再遵循“无限 制区域”,即在投票时要对选民的偏好 进行限制。单峰值偏好就是一个限制。
1、单峰值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
单峰值偏好曲线。以各备选方案作为横 轴,以喜爱次序作为纵轴,画出的图形 只有一个峰尖。其推导见图4—3。
租金(经济租):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 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 所能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要 素所有者的收入减去要素的机会成本之 差。
.
19
寻租成本
A、寻求经济租所耗费的成本。主要包括 搜集潜在经济租信息的成本、对政府官 员进行游说的成本、贿赂有关人员的成 本及维持垄断地位的成本等。
二、投票交易与社会福利
投票交易可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善,也可能使 社会福利受损。经常是多数人结成一个联盟, 对那些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项目投赞成票,其 成本主要由少数派承担。
.
13

100
MBB
MBC
t
MBA
O
1
保安雇佣量
边际效益、成本 600
MC
边际效益、成本 300
MC
.
11
2、多峰偏好
以备选方案作为横轴,以偏爱程度作为 纵轴,如果画出来的图形有两个峰尖, 则叫双峰偏好。当方案很多,就会出现3 个或更多的峰尖,则叫多峰偏好。
这是有可能出现的。如私立学校和公立 学校。
.
12
第四节 投票交易
一、互投赞成票
如果投票者对不同方案的偏好程度不同,则他 们会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提案进行投票交易, 这种投票交易的过程被称为“互投赞成票”。
政府将面临两个问题:(1)他必须弄清选民的意 愿;(2)在不同的观点间进行权衡以做出最 后的决定。
.
2
第二节、 多数投票制的均衡一、 简单多数投票制
多数投票规则又称作表决制,是根据待 表决的各备选方案的重要程度和对成本 与收益的对比分析,来确定决策所需要 的决策者总数或其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简单多数投票制:每人一票,对提案进 行赞成或反对的投票,若有一半以上的 人投赞成票,则提案获得通过。
.
7
边际效益、成本
350
MBA
O
MC=AC ∑MBi t
4
保安雇佣量
.
8
四、中间投票人
中间投票人:指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 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中 间状态。
中间投票人定理:如果所有投票者对公 共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曲线均呈向右 下方倾斜状态,那么,中间投票者最偏 好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 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
3
二、多数投票制下的政治均衡
1、多数投票制下政治均衡的定义及决定因素
政治均衡: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 几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 收份额的分配达成的协议。
税收份额:是指为了使政府能够提供公共物 品或服务,公民所应承担的税收数额。为公 民享受公共产品的成本。
.
4
2、政治均衡的决定因素:
.
15
二、政治家(政党)的行为:选票最大化
政党要赢得选举,必须选票最大化。
要想选票最大化,则要使自己的竞选方案 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
16
三、政府部门(官僚)行为:公共权力最大化 最佳供给量为Q*(MSB=MSC),但政府部门在 追求权力极大化的时候,会使供给量扩大到QB (TSB=TSC)
效益、成本 TSC
.
5
3、政治均衡的条件 投票者所须承担的税 税收
收份额恰好与该种物
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
际收益相等。即
ti
MBi=ti
O
E 每单位产量的税收
MBi
Q*
产量
.
6
三、多数规则下政治均衡的实证分析
假定某小区就雇佣保安的数量进行投票。 每一个保安的雇佣费用为350元,即 AC=MC=350。该小区共有7人,每人的 边际收益线分别为MBA、MBB 、 MBC 、 MBD 、 MBE 、 MBF 、 MBG。每个投票 者为每一个保安的雇佣所承担的费用份 额为t=50元。
.
1
二、非市场决策
针对市场决策而言。
市场是有效配置各种资源的手段,其借助于价 格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在市场环境中,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要获取的是最大效用。
在非市场环境的民主社会中,民众对公共产品 供给水平的意愿是通过投票方式来表达的。公 众通过投票选举产生自己满意的政府,由政府 对公共产品的提供进行决策。
(1)公共选择规则。即采取的是全体一致规 则还是多数投票制度。
(2)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 的对比关系。
(3)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的信息的 难易程度。
(4)投票者个人所承担的税收份额的大小。
(5)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 状况。
均衡状态:选民从公共产品得到的边际成本等 于边际收益。
.
9
第三节 投票悖论
一、投票悖论
假定有甲、乙、丙三人,对A、B、C三个方案 进行投票,各人的偏好程度如下:
甲: C<B< A
乙: A < C < B
丙: B < A < C
如果进行两两投票,采用简单多数投票制规则, 则不可能得出最终结果。
这种情况随着投票数目和备选方案数量的增加, 投票悖论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
TSB
O
Q*
QB
供给量
.
17
四、利益集团的行为:
1、利益集团:指一个力图对政府的公共 选择活动施加压力的、由小数有共同利 益的投票人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政治 游说,力争使政府通过有利于该集团的 立法或政策。
.
18
2、寻租理论
寻租就是指投票人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 合法或非法努力,如游说或行贿等,影 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自己谋利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