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教学实录2
《食物的消化》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设计
《食物的消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第三课《食物的消化》,以食物的消化为话题,以学生的现有经验为起点展开的一堂科学探究学习活动。
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对消化器官的了解大多是模糊零碎的,分不清哪些是消化器官。
行为方面,学生存在着不吃早餐、饭后剧烈运动等不良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消化器官,认识消化过程。
●知道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过程与方法:●会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旅行图”。
●会做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蠕动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饮食消化卫生,自觉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难点: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体模型、表格、彩笔、牛肉干、漏斗、塑料管、塑料膜、袜筒等。
五、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我想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猜中了可有奖品哦。
听仔细了:"上下两队兵,守在大门口,谁要跑进来,必定碎成粉"。
(打一人体器官)2、学生猜对后,老师从口袋中摸出一粒牛肉干:奖励你一颗牛肉干,尝一尝味道怎么样?你可以吃慢点,它在你的牙齿的攻击之下已经发生了变化,是吗?3、引导全体同学思考:你们知道刚才这位同学吃的牛肉干现在在什么地方了吗?有什么变化吗?然后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粒牛肉干还会经过我们人体的哪些器官,在这些器官里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设计思路:运用学生平时感兴趣的猜谜,并且还有奖品,使学生能积极参与。
奖品的设置是特别的"牛肉干",让学生马上就尝一尝,他在咀嚼的同时,让学生思考,从而引到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上。
)(二)认识消化器官1、初步推测消化过程谈话:其实牛肉干从进入人的口腔,就已经开始了它的消化之旅,通过食管它将进入我们的身体,继续它那奇妙而新奇的消化之旅。
(板书课题)(1)分组推测:牛肉干在身体里还要到哪些地方旅行?(2)分组画图表示,提醒小组要合理。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实录与评析
案例赏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因此,教学中执教者主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讨论、交流,探究食物在口腔的初步消化过程,了解牙齿、舌和唾液对食物消化的作用,认识不同种类牙齿的功能,意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理念。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师:在开启今天的科学探索旅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谁来说?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举手,这可把老师难住了!为公平起见,老师利用学乐云的“随机选人”工具挑选一名同学。
转!转!转!恭喜5号同学!请你来说。
生:食物在人体内经过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后被人体消化吸收,形成养料和能量。
师:你对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老师请班级优化大师给你加上1分。
师: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它在食物消化中发挥着什么作用?是怎样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去探个究竟。
(板书课题: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评析】温故而知新。
开课伊始,执教者创设复习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同时结合生活经验,巧妙地过渡到探究食物在口腔的初步消化过程,教学衔接自然。
二、合作交流,实验探究(一)活动1:咀嚼馒头,了解舌、牙齿、唾液的功能师: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小块馒头,请小组合作探究“将食物放入口中咀嚼一会儿后会发生什么”的问题。
(课件出示要求:①实验员吃馒头,吃的时候要注意卫生,速度慢一些;②观察员数一数实验员咀嚼馒头的次数,数到第3次和第20次时,实验员必须停止咀嚼,将咀嚼过的食物分别吐到白纸上,仔细观察;③记录员用恰当的语言把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填写在表1中)表1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馒头的状态原有状态短时间咀嚼后(第3次)长时间咀嚼后(第20次)师: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你的发现?生1:馒头原本比较硬、比较大,短时间咀嚼后,馒头变软、变小、变粘。
生2:长时间咀嚼后,馒头被磨碎了,可以吞下去。
师:同学们的描述很准确,这说明你们认真参与活动了,给你们点赞!请把你们的发现填入表1。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食物的消化_苏教版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食物的消化苏教版一、导入:师:有句俗话说的好“民以……为天?生:食为天!师: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生:吃很重要。
生:是不能忽略的……师:食物这么重要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食物 ,想吃吗?生:想吃。
师:不知道是什么食物 ,就想吃呀!生大笑师:看什么食物?生:哈密瓜其他学生笑 ,老师也笑了。
师:再请你来说是什么食物 ,你坐的近 ,看得清。
生:馒头师:今天我们就来吃馒头。
进行一番旅行 ,猜猜馒头怎么旅行?生:先到嘴巴里。
生:会到我们胃里去旅行。
师:怎么到胃?生:通过嘴巴。
师:好的。
今天我们要像美食家一样品尝。
知道美食家怎么吃?生:他们吃东西都想咬一小口 ,慢慢吃。
生:……师:在品尝是要体验吃馒头时有什么感觉?能不能有不一样的感觉?为了卫生 ,每个小馒头 ,都插了牙签……组长领取馒头 ,学生品尝馒头学生汇报体验生:正好我饿了 ,很好吃。
生:就是一开始嚼的时候 ,并不是很甜。
嚼的时间长了 ,有甜味了。
师:馒头在嘴里有什么变化?生:我觉得像石头一样被堵住了 ,然后溶解了……然后就咽下去了生:馒头在嘴里缩小了 ,越缩越小 ,就吞下去了。
师:旅行的第一站是哪儿?生:我觉得第一站是嘴巴。
师:科学的说法是——生:是口腔。
师:知道的真多。
师:从口腔开始了 ,馒头又到哪里旅行?这里有一张半身模型 ,每个同学拿到 ,请你画下旅行的地方 ,明确标知名称。
可以用铅笔画。
组长领取材料 ,画人体消化器官师〔巡视〕:画出真实的旅行 ,画好可以小声交流生汇报生1:我任务馒头从口腔→气管→小肠→大肠→胃→肛门→粪便出来生2:我觉得是从口腔→胃→心→肝→肠→肛门→大便→马桶此生汇报时 ,会场一阵阵笑。
学生真是太可爱了 ,馒头的消化 ,把心、肝等都写出来了。
师:你还写了带子 ,袋子指什么?生2:嗯 ,就是……就是……我也不知道什么了。
师:好 ,没关系。
生3:我们觉得从口腔→食道→小肠小肠能吸收营养 ,然后→大肠 ,大肠吸收水份→……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那么到底谁是正确的呢?帮老师想方法。
食物的消化实录
《食物的消化》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一、导入新课师:我想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猜中了可有奖品哦。
听仔细了:“上下两队兵,守在大门口,谁要跑进来,必定碎成粉”。
(打一人体器官)生:口腔。
生:我认为还是牙齿。
师:你真是聪明,请你上来领奖品。
(老师从口袋中摸出一粒牛肉干)奖励你一颗牛肉干,尝一尝味道怎么样?你可以吃慢点,它在你的牙齿的攻击之下已经发生了变化,是吗?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这位同学吃的牛肉干现在在什么地方了吗?有什么变化吗?生:在嘴里,它已经变碎了。
生:在口腔里,它被牙齿咬碎或磨碎了。
师:真不错,老师还想请你们猜一猜,想一想,这粒牛肉干还会经过我们人体的哪些器官,在这些器官里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生:它会经过我的喉咙,然后到胃里,我想接着会到大肠和小肠,最后再排出体外。
生:牛肉干先在嘴里,之后通过我们的喉咙来到了胃,它会变得很碎很碎。
生:我是这样想的,牛肉干从嘴里演下去之后,经过消化道来到胃里。
(评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本节课一开始就由一个谜语引入:“上下两队兵,守在大门口,谁要跑进来,必定碎成粉”。
(打一人体器官)把学生平时最感兴趣的猜谜用到了课堂上,非常自然。
并且还有奖品,使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然奖品的设置也有深刻的含义,是很特别的“牛肉干”,让学生马上就尝一尝,她在咀嚼的同时,问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这位同学吃的牛肉干现在在什么地方了吗?有什么变化吗?马上很巧妙地引到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上了。
)二、学生拼图,自己研究解决。
师: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老师还想请你们玩一玩拼图游戏,知道怎么玩吗?生:我玩过,就是把图一个一个接起来。
生:就是把缺口的地方连在一起。
生:把很多碎片按照边缘缺口拼接起来。
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人体内的器官图,想让你拼一拼。
(老师读一读要求)拼图要求:1、选出你认为食物要经过的一些器官。
2、在纸上摆出这些器官的位置。
(说说你的理由)3、用水彩笔在各个器官内画出刚才吃下去的食物的形状。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堂实录食物的消化苏教版
《食物的消化》课堂实录执教者:牛俊姿整理者:萧山区城东小学陈斌课前谈话:师:从这个图片上可以知道什么?出示一碗米饭的图片生:课题是食物的消化师:还可以知道什么?生:一碗米饭生:老师的名字是牛俊姿师:老师最喜欢吃香喷喷的米饭了,昨天在酒店里还吃了南湖有名的粽子和菱角,同学们喜欢吃什么?生:纷纷说出自己爱吃的食物。
师: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好吃的,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吃的这些食物会到身体的哪些器官?生:我觉得会到胃师:这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词生:会到肠子里去师:肠在哪呀?生:在胃下面的地方。
师:摸一摸,你摸见今天早上吃的饭了吗?能摸到吗?生:还需要进入口腔。
师:是呀生:先从嘴巴里吃进去,然后经过这里的管子。
师:哪里的管子?生:喉咙,然后慢慢下去到胃里,然后到肠子里,被排泄出来。
师:你说出来的都有顺序了,真不错。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你认为食物吃下去会经过哪些器官呢,你能把它画下来吗,试一试,看看哪个同学画的又快又好,可以用你的黑色彩笔画。
学生画图(8:24-8:28)师:把笔停下来,面朝老师,我们来看看苏飞畅同学画的,你可以上来介绍一下吗?看看她的食物会去哪些地方。
生:先是通往胃再进入小肠,师:我们先看这个同学画的,请你来说一说生:先通往胃,然后到小肠师:然后呢?大家可以看看他画的小肠生:没了师:他是这样想的,我们再看一看另一个同学画的,你来介绍一下,他画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食物先从口腔里进去,然后到咽喉,从食道里面下去到胃,被胃消化之后通过肠子排泄出去。
师:我们再看一副吧,你看他画的小肠接下来又到了大肠,请这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这是什么呀?生:先是从嘴巴里吃下去,经过食道,到了肺再到胃里师:你的意思是食物要到肺里去?生:不需要经过肺,是到胃里去的,在胃里经过咀嚼变成很小很小的东西。
师:那怎么到了小肠里了?生:我也不知道怎么到的小肠。
师:这里一颗一颗的是?生:变得很小很小的食物,我也不知道怎么进入大肠的,最终被排泄出来。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食物的消化_苏教版-最新教学文档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食物的消化苏教版一、导入:师:有句俗话说的好“民以……为天?生:食为天!师: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生:吃很重要。
生:是不能忽略的……师:食物这么重要,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食物,想吃吗?生:想吃。
师:不知道是什么食物,就想吃呀!生大笑师:看什么食物?生:哈密瓜其他学生笑,老师也笑了。
师:再请你来说是什么食物,你坐的近,看得清。
生:馒头师:今天我们就来吃馒头。
进行一番旅行,猜猜馒头怎么旅行?生:先到嘴巴里。
生:会到我们胃里去旅行。
师:怎么到胃?生:通过嘴巴。
师:好的。
今天我们要像美食家一样品尝。
知道美食家怎么吃?生:他们吃东西都想咬一小口,慢慢吃。
生:……师:在品尝是要体验吃馒头时有什么感觉?能不能有不一样的感觉?为了卫生,每个小馒头,都插了牙签……组长领取馒头,学生品尝馒头学生汇报体验生:正好我饿了,很好吃。
生:就是一开始嚼的时候,并不是很甜。
嚼的时间长了,有甜味了。
师:馒头在嘴里有什么变化?生:我觉得像石头一样被堵住了,然后溶解了……然后就咽下去了生:馒头在嘴里缩小了,越缩越小,就吞下去了。
师:旅行的第一站是哪儿?生:我觉得第一站是嘴巴。
师:科学的说法是——生:是口腔。
师:知道的真多。
师:从口腔开始了,馒头又到哪里旅行?这里有一张半身模型,每个同学拿到,请你画下旅行的地方,明确标出名称。
可以用铅笔画。
组长领取材料,画人体消化器官师(巡视):画出真实的旅行,画好可以小声交流生汇报生1:我任务馒头从口腔→气管→小肠→大肠→胃→肛门→粪便出来生2:我觉得是从口腔→胃→心→肝→肠→肛门→大便→马桶此生汇报时,会场一阵阵笑。
学生真是太可爱了,馒头的消化,把心、肝等都写出来了。
师:你还写了带子,袋子指什么?生2:嗯,就是……就是……我也不知道什么了。
师:好,没关系。
生3:我们觉得从口腔→食道→小肠小肠能吸收营养,然后→大肠,大肠吸收水份→……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到底谁是正确的呢?帮老师想办法。
《食物的消化》教学案例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 引起动机
“吃早餐的同学请举手?”
吃午餐的同学请举手?”“每天都吃三餐的同学请举手?”“你们每天都吃三餐,那有谁知道这些食物到哪里去了?”从学生日常的饮食起居入手,创设问题情境“食物到哪里去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强烈欲望。
(2)能从各种媒体资料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3)能够用语言或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想法;
(4)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有责任;
(2)知道食物消化的过程;(能说出食物营养被分解的过程和地点)
(3)知道人体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已有的体验对人体的消化器官作出推测;
(6)鼓励学生交流:小馒头可能会经过人体哪些消化器官,有什么变化?
(7)让学生通过课件或影片的展示小馒头经过人体消化器官的路径,使学生知道在人体内有哪些消化器官。
说明:学生就现有的知识结构对人的消化器官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但这些消化器官在人体内排列的位置顺序、各器官的外部形态、活动和消化方式,学生都无法看得见、摸得着,采用媒体演示人体直观透视图,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探究中的问题,通过媒体直观科学的资料与自己的推测作比较,在脑海中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2) 能与同学共同讨论研究并合作学习;
(3) 能仔细聆听并尊重他人意见
(4) 能大胆想象。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二)、教学内容
本课在《我们吃什么》、《怎样搭配食物》之后,指导学生认识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本课的思路是:先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然后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和人体是怎样吸收营养的,最后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食物的消化|苏教版 (2)
《食物的消化》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吃的学问》中第3课。
教材中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1.以“我们吃进的食物到哪儿去了”为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要求学生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了解学生对食物的消化问题的认识基础;2.观察食物消化的流程图,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及食物的消化过程;3.讨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本单元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四年级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一定基础。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年龄特点及教材的特点,我是这样安排的:为了引起学生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的兴趣,我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探究活动,即把本课设计成跟随“番茄”旅游的过程来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把每一部分的消化器官比喻成一个旅游的景点,把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比喻成旅游的路线,先让学生猜测并假设,搞清楚要旅行的景点有哪些(人体的消化器官),并让学生画出要进行旅游的路线(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然后对照标准的人体消化器官图(工具箱中的消化器官“马甲”)进行修改,最后通过自制的食物消化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搞清楚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人体的消化的器官;●了解直接参与消化的器官和间接参与消化的器官;●初步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经验对人体内的消化过程进行猜想和假设;●在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画图、观察、再画图等活动充分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并且能够指出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人体消化器官的乐趣;●意识到消化器官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食物在人体消化的过程。
难点:了解各消化器官的作用。
教学准备:人体轮廓图(每小组两张)、红色水笔、人体消化器官挂图、消化过程填字纸、ppt、消化过程视频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番茄,请学生上台吃掉番茄,其他学生仔细观察他是怎么吃的。
食物的消化-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物的消化-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消化是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使食物被分解为生命所需要的物质。
2.掌握食物在口、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并能够简单描述。
3.知道消化过程与正确饮食有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食物在口、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
2.教学难点:整体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40分钟)1.导入学生的前置知识,总结食物在口中的消化作用,并引入胃的消化过程。
2.通过小实验、模拟器官等方式,生动形象的展示胃的消化过程,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3.播放相关动画视频,让学生更加具象化和深入了解食物在胃中的消化过程。
第二课时(40分钟)1.回顾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引入小肠的消化过程。
2.导入小实验、科普知识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小肠的消化过程,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3.播放相关动画视频,让学生更加具象化和深入了解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导入-实验-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注重实效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评价方式采用小组评价和个人表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课堂回答、小实验、答题、讨论、互评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个人素质表现,让学生在合理的评价机制下更加自主、主动地思考和学习。
同时,也根据评价结果,科学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以上是针对食物消化的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通过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人体消化过程的认识,掌握消化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体验学习的快乐和乐趣,提高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教案 第2课时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教案第2课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教案-第2课时食品消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够识别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
2.能根据已有的体验对人体的消化器官做出推测,能用图画和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交流。
3.注意饮食和消化道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认识到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4.能与同学共同讨论研究并合作学习;能大胆想象。
教学重点饮食消化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困难保护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介绍新课程我们吃的食物先经过口腔,口腔的功能呢个是咀嚼食物,然后通向食道,食道的功能是运输食物,然后食道把食物送到胃里,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一部分养分,然后胃把吸收了一部分养分的食物送到小肠里,小肠的作用是吸收剩下的养分,然后到了大肠,大肠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变成粪便再通向肛门,肛门的主要作用是排泄粪便。
这样食物的消化就完成了。
食物首先通过食道从口腔进入胃,然后进入小肠。
此时,肝脏、胆囊和胰腺也会分泌一些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
小肠吸收的食物残渣到达大肠,吸收水分,然后排出体外。
我们知道我们吃的食物经历了这些人体器官。
今天,让我们了解这些器官,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二、新课学习(一)认知器官想知道我们身体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吗?提供图片资料,认识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1.学生对照图片,画对了哪些。
2.根据图片找到自己的相应部位(提醒学生胃的位置)。
3.按顺序贴卡片,并说出食物的路线。
(通过观察、推理等科学方法判断胃与小肠、大肠的连接顺序)4.小结:我们吃的食物应该通过这些器官消化。
这些器官是消化器官。
食物在消化器官中的传播过程就是食物消化的过程。
(二)消化过程通过问题-材料学习-分类和归纳的过程,让我们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1.食物消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食物在体内的旅行_教科版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食物在体内的旅行_教科版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体的消化器官要紧有口腔、食道、胃、大肠和小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和吸取。
二、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模拟实验、画图等方法,了解人体内的消化器官及功能,培养学生通过间接的手段猎取有关人体内部知识的能力、查阅资料进行对比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摸索的基础上,善于质疑、交流,善于与他人分享。
三、教学难点了解食物的形状与功能的关系四、教学预备教师:人体消化器官图,消化器官图片,小西红柿、面包、熟蔬菜、塑料袋、水、多媒体课件。
学生:模拟胃的蠕动实验用的塑料口袋、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人体轮廓图,小西红柿。
五、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今天你吃了么?(吃了)感受不是专门给力啊。
(接着又大声的问)今天早上你吃饱了?(吃饱了)吃饱了,你有什么感受没有?(肚子有点胀胀的~~)4.老师给大伙儿带来了带了温州的特产,用我们的话叫“枇杷梗”(方言说),大伙儿还吃得下么?新课过程一、体会科学课的乐趣——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师:今天带了温州的特产,枇杷梗给大伙儿吃,只是吃的时候有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1.闭上眼睛,安静感受随着食物进入嘴巴,你的感受要跟着去体验,食物到了哪里了?然后联想:它将到哪里去?2.体验完毕,赶忙记录。
请把你认为食物在体内通过的路线在人体图上,画出来,并标出食物可能通过的要紧器官。
二、善于交流与质疑——探究消化器官的形状与顺序1.组织汇报:食物可能通过哪些器官?(出示学生的记录单,并让学生讲述)(等学生说完后)老师把刚才大伙儿说到的词语贴出来(教师在黑板上贴词语卡片,嘴巴、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2.大伙儿说了比较多的器官,那么大伙儿都认同可能通过的要紧器官有哪些呢?生汇报:喉咙、舌头、嘴巴、食道、胃……3.科学家通过研究,尽管我们的外貌是不一样的,然而大伙儿的这些内部器官是一样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食物的消化|苏教版 (19)
《食物的消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
3.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1.科学探究: 品尝和“跟踪”小馒头,能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
2.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对照资料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3.通过简单体验活动加深对某些消化器官功能与形态建立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逐步构建科学概念。
3.知道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
教学重点1.学生以“食物的消化”为研究问题,纠正已有的错误和模糊观念。
2.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1.了解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
2.提高学生提取和采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1.人体轮廓图、实验记录单2.人体模型一个3.模拟食物消化材料每组一份:塑料软管、保鲜袋、馒头、水、袜子、乒乓球若干4.模拟小肠教具一根5.课件6.每生准备两支不同颜色的笔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馒头,你们想吃吗?老师的馒头是给聪明的小朋友准备的!这里有一个谜语,谁先猜到它,馒头就奖给谁!【红门楼,白门坎,锁不住,关不严。
(谜底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2、生猜谜语二、了解学生前概念对啦,它就是我们的嘴巴!现在老师就给你的嘴巴一点奖励。
好吃吗?那张开嘴巴让同学们看看。
咦,你的饼干呢?那里去了?(指名汇报)1、把你们各自的想法用铅笔画在轮廓图上,画画馒头先生先后去身体的哪些器官去旅行了呢?2、我看大部分同学已经把旅行图画好了,谁来把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同学们?三、科学探究(一)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消化的?1.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位同学展示的旅行图各不相同,但正确的食物旅行图只有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的消化》课堂实录
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食物的消化
教材分析
本课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多种探究手段让学生亲生经历认识事物消化这一探究过程,如让学生品尝小馒头,体验牙、舌、唾液的初步消化等。由于胃肠消化过程是不能直接获取事实材料的,采用了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出假想,根据假想制定探究人体食物消化的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需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究的环境和思维的源泉,所以这里就给学生提高了微视频,以突破视觉限制,创设一个丰富的视听情境,以立体的图、文、音、视、动的信息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动力。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品尝和“跟踪”小馒头在体内的“旅行”和变化作出假设。观看微视频验证自己的假设
(板书:在口腔中咀嚼时有甜味)
②师:咀嚼后的小馒头,会到哪里去呢?让我们来“跟踪”它吧!怎么“跟踪”,你有办法吗?
生:用手摸着
生:照X光
生:听声音
师:好,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很多,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想到的办法,来“跟踪”它吧。
(学生感受)
2、师:刚刚同学们有没有把小馒头跟丢啊。你能说出小馒头在我们体内怎样“旅行”的吗?请将你的猜测画在图中。
生:肝脏,分泌胆汁,参与消化的作用。
生:胃分泌胃液,进行食物的初步消化,其中主要的酶是胃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
生:小肠,它是主要的消化器官,食物在这里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并被吸进人体血液。
生:大肠,对消化的残渣进一步吸收,并将没用的残渣输送至直肠,然后由肛门排出
5、看来同学们都能够做到对号入座了,那你能正确指出它们在你身体的具体位置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食是怎样被我们消化的吧。
板书:食物的消化
二、新知园
1、品尝和“跟踪”小馒头(或烧饼)。
①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小馒头,现在请同学们细细咀嚼品味小馒头,看看有什么感觉?
(师生开始咀嚼小馒头)
师:在咀嚼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馒头会变甜。
师:好,我们把第一个感觉记录下来。
(学生上台指出具体位置,教师对不正确的及时给与修整,对所有学生给予评价)
6、讨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食物消化的过程,而且也掌握了每个消化器官在身体中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怎样保护呢?
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师:对,我们应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关于良好的饮食习惯同学们都有哪些见解呢?
教学过程实录
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播放“食物的多种多样”视频文件)
师:同学们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很多好吃的,有…
生:我看到了各地的特色,有…
师:同学们看的很仔细,你想不想吃啊?
生:想
师:那你知道吃下去的美食都到哪里去了吗?
生:到肚子里去了
生:到胃里去了….
(学生修改)
4、师:同学们已经修改好食物消化图,那么你知不知道它们的学名是什么呢?利用课前同学们查阅的资料,将消化器官图与名对号入座,并说说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生:口腔,它具有粉碎食物的作用,唾液淀粉酶可以进行淀粉的初步水解。
师:所以刚刚我们在咀嚼馒头的时候有甜甜的味道
生:食道,是它将食物运送到胃部。
2、知识与技能:认识人体器官的功能作用,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能用图画和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饮食消化卫生,自觉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难点: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生:不挑食、按时吃饭、少吃零食
师:是啊,为了保护消化器官,我们应该做到:吃饭要定时定量;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
我们找同学们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他们小组认为小馒头在人体中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组的图)
生:我们组认为……
生:我们组认为……
3、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吧?
(播放视频)
师:通过观看视频,你知道小馒头的旅行路线了吧
生:知道了
师:请根据视频中演示的修改自己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