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各册简介
(精品)《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各册简介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各册简介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本册收明洪武到天启年间的145件档案有《直隶徽州府祁门县县民谢允宪户口单》、《吴守礼为出典房屋所立契约》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二本册收明天启年间的74件档案有《偏沅巡抚李仙品为参处贪懦武弁事题本》、《程志岩为地税转户支解所立推单》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本册收明天启年间的74件档案有《南赣巡抚李成名为地方盗息民安事提本》、《程志岩为地税转户支解所立推单》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本册收明天启到崇祯年间的72件档案有《兵部为王善道等进营操习事行稿》、《浙江总兵任中英为恭谢升补事奏本》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64件档案有《为与进边达夷剿杀事题本》、《兵部为张世桂依例开银两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六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91件档案有《兵部为开裂本年正月至九月未完依遵事件事行稿》、《神机营副佐袁信等为斩获达夷首级事塘报》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七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101件档案有《江西巡按监察御使范复粹为宜苏冲途之驿困等事题本》、《兵部为宣府前请亟发器械奉旨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八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97件档案有《兵部为请速还辽东西援马匹事行稿》、《为遵旨开列守城功次事题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九本册收崇祯年间的68件档案有《兵部尚书梁廷栋等为辽东远哨应严防事题行稿》、《兵部为议调宣兵援剿山西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十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52件档案有《兵部为依例开纳张懋官银两事行稿》、《兵部为李之藻捐资购铳等事无案可查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一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88件档案有《兵部为蓟辽宣府等镇遵旨申严哨法以加固秋防事行稿》、《兵部为宁夏赢赴京援兵逃散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二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89件档案有《兵部尚书熊明遇等为夷情事题本奉旨》、《兵部为夷人报称东奴聚犯情真并严加提备事行稿》等。
《明代史籍汇刊》
万历八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潘晟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拾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明 周溥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十三年山东乡试录一卷 明 王三余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丙戌科进士同年总录一卷 明 阙名 撰 明刊本
万历十四年会试录一卷 明 王锡爵 等撰 万历中刊本
嘉靖三十一年福建乡试录一卷 明 朱文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三十一年福建武举乡录一卷 明 汪宗元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癸丑进士同年便览录一卷 明 陈瑚 撰 嘉靖三十九年衢州刊本
嘉靖丙辰同年世讲录一卷 明 杨道亨 撰 隆庆三年刊本
嘉靖三十七年江西乡试录一卷 明 郑元韶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三十七年广东乡试录一卷 明 施显卿 等撰 嘉靖中刊本
隆庆元年陕西乡试录一卷 明 袁邦彦 等撰 隆庆中刊本
隆庆二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高仪 等撰 隆庆中刊本
隆庆二年会试录一卷 明 李春芳 等撰 隆庆中刊本
万历元年云南乡试录一卷 明 陈大训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元年贵州乡试录一卷 明 周保 等撰 万历中刊本
万历七年河南乡试录一卷 明 陈玺 等撰 万历中刊本
《明代史籍汇刊》
1
明纪史阙不分卷 明 张
建文皇帝事迹备遗录一卷 明 大岳山人 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钞本
FB.160.115(1)
革朝遗忠录二卷 附录一卷 明 郁衮 撰 嘉靖四年序高廪校刊本
FB.160.115(2)
3
謇斋琐缀录八卷 明 尹直 撰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钞本
嘉靖三十八年会试录一卷 明 李玑 等撰 嘉靖中刊本
嘉靖辛酉科山东同年齿录一卷 明 刘存义 撰 明沈曰玟钞本
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登科录一卷 明 严讷 等撰 嘉靖中刊本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袁姓
袁文献整理袁泽袁泽,署指挥同知事指挥佥事。
一辈:哈海赤。
二辈:袁泰。
三辈:袁名。
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六月,袁名,山后人,系锦衣卫镇抚司故带俸达官指挥同知袁泰嫡长男。
四辈:袁镇。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二月,山后人,系锦衣卫镇抚司故带俸达官指挥同知袁名嫡长男,伊祖泰原袭署副千户乞升实授是州功升正千户威宁海子功升指挥佥事大同功升前职……五辈:袁泽。
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十二月,袁泽年三十八岁,迤北人,系锦衣卫镇抚司故带俸达官署指挥同知袁镇次男,伊父原袭署指挥同知事指挥佥事,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犯奸革职为民,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故。
长兄袁滋、次兄袁润俱先故无嗣,□□□□袭署指挥同知事指挥佥事。
六辈:袁友松。
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四月,袁友松,年二十五岁,系锦衣卫镇抚司故带俸达官署指挥同知事指挥佥事袁泽亲侄,达官不比。
编注:由于《武职选簿》都是抄存或誊印的书册扫描版,有些地方不是十分清晰,以上抄录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明朝泰兴县迁通州卫袁氏袁文献整理袁应科(副千户)内黄查有:袁英,泰兴县人,五世祖(袁)张贵,元年充军,老。
高祖袁兴,旧名兴受,明洪武三年三月由白沟河济南功升小旗。
三十四年,夹河西水寨功升试百户。
三十五年克应天府功升副千户,老。
曾祖袁旺替,老。
祖袁荣年幼,曾叔祖袁政四年借职,老。
伯袁秀残疾,袁荣系嫡长男,双瞎无子,次伯袁如系庶长男袭,故,绝。
父袁凤系亲弟优给。
正德二年,大同差齐旗牌,升正千户,十六年阵亡,遇例辈正千户。
英系嫡长男,嘉靖二年袭通州卫右所带俸副千户。
一辈:袁兴,已载前黄。
二辈:袁旺,旧选簿查有,永乐十一年十月,袁旺系鹰扬卫中所世袭副千户袁兴嫡长男,父老疾,世袭本卫所副千户。
三辈:袁政,旧选簿查有,宣德四年八月,袁政系鹰扬卫中所残疾世袭副千户袁旺亲弟,兄有嫡长男袁六十,年幼,本人借职,待长成还与职事。
四辈:袁荣,旧选簿查有,正统十四年四月,袁荣系鹰扬卫中所残疾世袭副千户袁旺嫡长男。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贵州资料辑录(一)
缉 ,警 庶 员额 ,无冗 滥 费 ,亦 清其 平 伐守 备 裁下 廪 粮 ,就 移新 添 守 备支 领 。其 新 添参 将 员下 公 费廪 给 等项 馀剩 ,尽 充饷 ,卫 所班 军 ,家兵 杂 流 ,摊隶 分编 于二 守 备名 下 ,以实 行新 伍 等 闪 ,会 详到 臣 。该 臣 会 同 贵 州巡 按 临 察御 史 沈 殉 ,看 得 参 l 辑 者 注 :应 为 “ 新”字l 添 未任 参将 邵允 嘉 ,久 历戍 行 ,勤 劳 茂 著 ,黔 中
推丁 } 今职 ,交代离 任 同籍 ,正拟束 装 以赴 新 任 ,讵 意 八旬 老 父疾 发 眩晕 ,痛 哭 悲 号,职侍 寝 浃 旬 。致职 夙 疾 复 发 ,叶 m盈 盆 ,延 医疗 治 , m犹 未止 ,寒热 交 攻 ,仅 仔 皮骨 。不幸 父 义随 亡 ,伏 枕 } } { 枯 ,双 目失 明 . 变幻 f t , J " j : - ,例小 保暮 .狗 5 徒 怀 ,荧 瞻天 日,伏 乞俯 赐具 题 ,准 容休 致 ,庶 遗 骸 得就 丘 ,而地 方 小敛 缺 人 等 ” 州部 札呈 缴 前来 ,据 此 牌仰 陔司 ,即便 移会 查 议 新 添未 任 参将 邵 允嘉 具 呈缴 札 乞休 一 节 ,情 酬迫 切 ,仃 兀似 记 ,且 久违 部 限 ,成 具 题休 致 . .并 下 地 先设 新 添 参将 ,总辖 寥远 ,不 能兼 制 ,致 盗 贼纵 横 ,敝近来 复 没匀 哈 备 , L j 该参 分疆 防缉 .第 参将 体 崇 ,该 道 不便 弹 压 ,议者 欲易 为守 备 ,总 听 新 镇守 、巡 — 道节 制 ,是 否妥 确 ?改 没守 备廪 粮 作 何 处给 ? 会 议明 白 ,具 F } { 通 详 ,以凭 会题 施行 奉此 , 政 州普 印有 参政 朱 化孚 ,按 察 州 印副 使缪 同维 ,都 署 印 、署 都 指 佥事 穆兴 周 ,会议 得新 添 未 任 参 将 邵 允 赢 。发轫武 科 ,久 历戍 务 ,简推参 戎 ,边疆 倚 重 ,奈 父疾 随亡 ,本 官侍 寝 ,鼠病 吐血 ,哭父 泪枯 , 双 欠明 ,情 非 假讫 ,缴 札 乞 休 ,应 从所 请 。惟 是 黔 东六 ,星 列官 道 ,一 线绵 亘 ,起 至界 牌 龙新 ,迄 至 平 必杨 柳 冲 ,迤南 折 入 匀哈 ,千 肖 北 转 达黄 平 ,迂 同千 , 茼寨 环 集 ,阑出 为寇 ,所 在 见告 ,俱称 要 害 。先 是新添 没有参 将 ,匀 哈 没有 备 ,信地 尚未 分 明 ,失事 互 相推 诿 。今 议 新添 参将 改 衔 守 备 ,管 界牌 以 至平
所有有关明朝的史书包括正史野史…
所有有关明朝的史书包括正史野史…
关于明朝历史的古籍主要有:
1、《明史》:正宗二十四史之一,由清朝编撰的官方明代正史。
2、《明实录》: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
3、《国榷》: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历时30余年编撰的明朝编年体史书。
因忠于史实,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成为禁书
4、《明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明史,成书在《明史》之前,因册数少(4册),最便阅读。
5、《明通鉴》:编年体正史,有考异。
6、《明会典》:官修之政书,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书为必读。
7、《南疆逸史》、《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则为南明史料中最为详备者。
8、《国朝典汇》为崇祯年间编订,明代人研究本朝历史(太祖直至穆宗)的著作,在清代为禁书,有较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资料。
9、《弇州史料》前、后集,私家修撰之史书,是《明史》的史料来源之一。
当代主要著作有:
1、《明史》(2册)汤纲,南炳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明史新编》傅衣凌主编杨国桢、陈支平著(人民出版社);现在新版改名为《中国历史明史》
3、《晚明史》(2册)樊树志(复旦大学出版社)。
明清档案卷·明代
明清档案卷·明代图书封面及目录一诰敕、实录1.洪武二十四年赐封昭信校尉世袭百户胡迈诰命2.洪武二十五年诰命(残)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稿本——卷十四之二十四(甲辰年正月至吴元年八月宗人府卷)4.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稿本——卷八十一之九十(永乐十年正月至十一年十二月)5.正统十三年五月十七日敕谕番僧劄失竹继承其叔奔牙失里之喇嘛职事(汉藏文合璧)6.成化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敕谕官员军民诸色人等保护崇化寺及周围山林树木,并敕命住持慧灯为僧录司左觉义仍住持崇化寺7.弘治四年三月初四日敕云南布政司左参议洪汉前往云南专一管理大理等府银矿8.正德十年六月二十六日敕谕陕西岷州卫大崇教寺下院牙儿萨族崇隆寺番僧短竹班丹袭喇嘛之职(汉藏文合璧)9.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稿本——嘉靖二十九年和嘉靖三十年(两本)10.万历十七年三月十五日赐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郭四维夫妇诰命11.万历十七年五月初一日赐吏部左侍郎赵焕夫妇诰命12.万历四十四年九月二十三日给番僧班着尔领真袭国师之职制诰(汉藏文合璧)13.天启三年十一月初八日赐督察院左都御使赵南星夫妇诰命14.天启四年三月二十九日敕封贵州道监察御史余珹及其妻沈氏敕命15.崇祯元年九月封赠户部尚书毕自严父母之诰命16.崇祯十三年三月赐中书舍人赵士祎之父左军都督府经历司都事赵祐昌夫妇敕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太祖明太宗两朝实录的版本和质量(南炳文)明朝封赠大崇教寺下院和西纳寺大喇嘛袭职圣旨释读(张羽新张双志)二题本、奏本、题行稿、塘报17.永乐十年五月十九日直隶潼关卫蒲州守御千户史义等启18.嘉靖七年二月十八日王守仁上急缺地方官员疏手稿19.万历四十年朝鲜国王致礼部请罢中江关市以清疆界以防奸弊事咨文20.天启五年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赵[彦]等条陈澎湖善后事宜题行稿21.崇祯元年钦命行边督师蓟辽天津登莱等处兵部尚书袁崇焕请更定关外营堡将领额数事科抄题本22.崇祯五年六月兵部尚书熊明遇飞报夷情递伪书事题本23.崇祯八年正月兵部为驰报近日虏情事行稿24.崇祯十年五月初五日和五月初八日兵部咨户部解决滇兵入楚粮饷行稿(两件)25.崇祯十年六月钦差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送兵部《山西布政司造完堪战将材册》咨文26.(1)崇祯十一年二月初九日总监关宁太监高起潜为前锋右营副将吴三桂远哨并获自东夷投奔来乡事科抄题本(2)崇祯十一年二月初九日登莱巡抚杨文岳为东来船只事科抄题本(3)崇祯十一年二月初九日总监关宁两镇太监高起潜为前锋右营副将吴三桂远哨事科抄题本27.崇祯十二年三月宣大总督陈新甲为捐造火炮火器塘报28.崇祯十二年三月钦差分守昌宣二镇等地方太监魏邦典为捐造火器事科抄题本29.崇祯十二年三月天寿山守备太监魏国徵为捐造火器科抄题本30.崇祯十二年分守真保等处太监陈镇夷镇压直隶南部农民起义的兵部塘报31.崇祯十二年十一月兵部宁武关李辅明部兵噪事题稿32.崇祯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兵部致山西巡抚题行稿33.崇祯十四年三月陕抚飞饬商洛、潼关两道侦防张献忠起义军西北走情形稿34.崇祯十四年十二月吴堡县知县徐亮工自叙政绩禀帖35.崇祯十五年二月初十日兵部为宣谕朝鲜输诚倾向共计图奴并陈各岛驻屯情形题稿及二月十三日兵部遵旨谕丽直申大义等事行稿36.崇祯十五年四月钦差巡抚陕西等处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尔忠为叛将叛兵降歼无余事题稿(两件)37.崇祯十五年陕西巡抚张尔忠报拨年例练饷事奏稿及行西安府行稿38.崇祯十七年七月刘泽清致吴三桂书39.崇祯十七年八月陈洪范致吴三桂书40.崇祯十七年八月刘泽清致冯铨洪承畴金之俊书41.崇祯十七年八月马绍愉致吴三桂书42.清人抄本明瞿式耜奏疏七稿明代万历时期中朝“中江关市”设罢之始末(高艳林)《明天启五年赵[彦]等条陈澎湖善后事宜题行稿》小议(庞乃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瞿式耜七篇奏疏抄写时代考(南炳文)马绍愉、陈洪范致吴三桂书之史料价值(李小林)三科举43.明万历四年顾宪成试卷稿册44.明万历四十年周顺昌乡试卷45.明万历三十二年余懋孳会试朱卷珍稀晚明乡会试卷三种(宋元强)四舆图46.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图》。
四库全书简介
四库全书清乾隆1772年开始编纂,经十年编成。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
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
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
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
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
“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
“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
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
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贵州资料辑录(四)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贵州资料辑录(四)作者:李峰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18年第04期兵部尚书张凤翼等为遵旨确核贵州开荒授荫世官事题行稿(崇祯)兵部尚书臣张等谨题为遵旨回奏事。
职方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兵科抄出。
贵州总督朱爕元题称:本年六月二十九日,准兵部咨。
为列城扼险,守御粗备,敬陈善后,设建卫所,久任世守,以固边圉事。
职方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兵科抄出。
贵州总督朱爕元题前事等因。
崇祯五年四月十二日奉圣旨:“兵部覆议具奏。
钦此。
”钦遵本月十三日抄出,到部送司案呈到部:看得水外六目九司之地,一旦入我版图,诸将领十年血战之功,诚不可泯。
今既建城开屯,大小相错,世其官以守其土,隐然于赏功中寓善后之意,督臣筹之熟矣。
独是世官一事,祖宗朝所最慎重,况指挥使则居然三品矣。
藉令诸将续有奇功,将何官以赏之,应再加酌量。
拟授指挥使者,授以指挥佥事;拟授指挥同佥者,授以正千户;拟授正副千户者,概拟以实授百户,留余地以观后效,庶几无靳无滥也。
而督臣所列三等中,亦似有可商者。
夫三等以筑城开屯之多寡,为各将等差是矣。
林兆鼎建城不过经始,而开屯止二千亩,较王国祯、杨正芳诸人,似未可同日而语,乃序爵独先之,是一可议也。
世官不第,酬其开筑,即为他日叙功之按。
凡有事于兹土者,岂容泯没,乃许成名、牟文绶等,岂得以入卫独遗?而胡从仪、任先觉或劳苦功高,或有功战殁,恶得以其物故,不在世爵之中,是二可议也。
水外膏腴,闻有远过中土者,今据各开数目已十万余亩,除养军之外,作何征输。
赋有定额,使官有常俸,而官军禄入之余,须解至省城,作正饷支销,始见开疆辟土之益。
若今日费金钱以开筑,而他日又费征输以给军,恐非永远之利,是三可议也。
一二等世官矣,而其余三等俱属有功,且见在开种,督臣业以纪录鼓舞之。
但其地利未尽,辟者尚多,应明悬以赏格,开种若干亩则授以若何官?庶人知竞劝,而冒滥之端可杜,此四可议也。
在地方为安土乐业之始,在国家为久安长治之图,名器宜重,功赏宜明,督臣请敕下该巡按御史通行查照,似应令督按会同再加酌议,务得鼓励之权,更画经久之策,方为长便。
明代军人抚恤制度
明代军人抚恤制度述略张松梅(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摘要:目前史学界关于明代军人抚恤的考察并不多见。
本文主要依据档案资料对明代军人抚恤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对年幼应袭舍人的优给,对老疾武官、残疾应袭舍人及故官家属的优养。
明朝在前代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军人抚恤体系,制定并颁布了全国性的优抚恤条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永乐元年新、旧官的划分,人为地造成武官之间的不平等,导致军队内部的分化,其影响深远。
关键词:明代;军人;优给;优养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军人抚恤是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成为统治者稳定军心、安邦定国的良策。
早在西周时期,太公吕尚就曾提出对作战将士恤死医病,他指出:“凡行军吏士有死亡者,给其丧具使归而葬,此坚军全国之道也。
军人被创即给医药,使谨视之, 医不即治视 ,鞭之”。
1蜀汉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也非常重视军人抚恤, 并有精辟论述:“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
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2显而易见,他们都意识到加强军队抚恤建设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明代统治者继承了这一良策,并略加损益。
早在龙凤政权时期,朱元璋便多次设坛祭祀阵亡将士,“厚恤其家”。
建朝伊始,即下诏:“出征军官、军人,多烦劳苦,仰中书、大都督府厚加存恤”。
3并进而解释:“军士为朕开拓疆域,奋不顾身,殁于战场,尸不至家,魂无所依,父母年高,妻寡子幼,一旦抛弃,至今不能存恤,此朕之过也”,“朕当安居存养,使不失所”。
4军人抚恤主要是指国家对阵亡、病故、伤残将士及其家属的物质照顾和精神奖励。
本文主要利用档案资料5对明朝亡故、伤残武职及其家属的抚恤问题作一考察,主要包括对年幼应袭舍人6的优给,对故绝武职官员的遗母、妻、女及残疾、年老无嗣武官的优养。
明史资料简介
1、《明史》·三百三十六卷(内府刊本)国朝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奉敕撰。
乾隆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书成,表进。
凡《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一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目录》四卷。
其《进表》有曰:“仰惟圣祖仁皇帝搜图书於金石,罗耆俊於山林。
创事编摩,宽其岁月,盖康熙十八年始诏修《明史》,并召试彭孙等五十人,入馆纂修。
以纪载浩繁,异同岐出,递相考证,未遽定也。
”又曰:“我世宗宪皇帝重申公慎之旨,载详讨论之功。
臣等於时奉敕充总裁官,率同纂修诸臣,开馆排辑。
十五年之内,几经同事迁流,三百馀卷之书,以次随时告竣。
盖雍正二年诏诸臣续蒇其事,至是乃成书也。
”又曰:“签帙虽多,牾互见。
惟旧臣王鸿绪之《史稿》,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
进在彤帏,颁来秘阁。
首尾略具,事实颇详。
爰即成编,用为初稿。
”盖康熙中户部侍郎王鸿绪撰《明史稿》三百十卷,惟《帝纪》未成,馀皆排比粗就,较诸家为详赡,故因其本而增损成帙也。
其间诸《志》,一从旧例,而稍变其例者二:《历志》增以图,以历生於数,数生算,算法之句股面线,今密於古,非图则分寸刂不明;《艺文志》惟载明人著述,而前史著录者不载。
其例始於宋孝王《关中风俗传》,刘知几《史通》又反覆申明,於义为允。
唐以来弗能用,今用之也。
《表》从旧例者四,曰《诸王》,曰《功臣》,曰《外戚》,曰《宰辅》;创新例者一,曰《七卿》。
盖以废左右丞相,而分其政於六部,而都察院纠核百司,为任亦重,故合而七也。
《列传》从旧例者十三、创新例者三:曰《阉党》,曰《流贼》,曰《土司》。
盖貂之祸,虽汉、唐以下皆有,而士大夫趋势附膻,则惟明人为最夥,其流毒天下亦至酷。
别为一传,所以著乱亡之源,不但示斧钺之诛也。
闯、献二寇,至於亡明,剿抚之失,足为炯鉴,非他小丑之比,亦非割据群雄之比,故别立之。
至於土司,古所谓羁縻州也,不内不外,衅隙易萌,大抵多建置於元,而滋蔓於明,控驭之道,与牧民殊,与御敌国又殊,故自为一类焉。
明通鉴全六册
明通鉴全六册作者:(清)夏燮撰沈仲九标点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出版日期:2009年5月开本:16开精装册数:全六册光盘数:0定价:680元优惠价:576元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内容简介明通鉴是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毕沅续资治通鉴所作的明代编年史。
在本书以前,有明末谈迁的国榷,清季陈鹤的明纪,都用编年体记述明代的史事。
明纪共六十卷,陈鹤本人祇写成五十二卷,后八卷是他的孙子克家续成,一八七一年(清同治十年辛未)由江苏书局刊行。
国榷的成书很早,因为在当时是禁书,无法刊布,祇有几种传抄的稿本,日久颇多散失,一九五八年才由本局排印出版。
遣两书似乎本书著者都没有见到,体例和详略都不很相同。
国榷有点近乎通鉴长编的性质,分量特别多,字数几达本书一倍有余。
明纪又太简略,祇占本书的十分之四。
本书繁简较为适当,而且附有考异,便于参考,所以我们在标点本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出版之后,继续把本书标点印行。
本书著者夏燮(一八○○—八七五),字慊父,又字季理,别号江上蹇叟、谢山居士,安徽省当涂县人。
夏燮于一八二一年(道光元年)中举人,一八五。
年(道光三十年)任直隶省临城县训导,一八六。
年(咸丰十年)调入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幕府。
后任永宁、宜黄等县知县。
夏燮通经书二日韵,并兼长史学、关心时事,著作甚多。
代表作有明通鉴、中西纪事,另有五服释例、粤氛纪事等。
详细目录出版说明义例与朱莲洋明经论修明通鉴书前编卷一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壬辰(一三五二)至十八年戊戌(一三五八)前编卷二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己亥(一三五九)至二十三年癸卯(一三六三)前编卷三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一三六四)至一一十六年丙午(一三六六)前编卷四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丁未(一三六七)卷一太祖洪武元年戊申(一三六八)卷二太祖洪武二年己酉(一三六九)卷三太祖洪武三年庚戌(一三七○)卷四太祖洪武四年辛亥(一七七一)至五年壬子(一三七二)卷五太祖洪武六年癸丑(一三七三)至八年乙卯(一三七五)卷六太祖洪武九年丙辰(一三七六)至十二年己未(一三七九)卷七太祖洪武十三年庚申(一三八○)至十五年壬戌(一三八二)卷八太祖洪武十六年癸亥(一三八三)至十八年乙丑(一三八五)卷九太祖洪武十九年丙寅(一三八六)至二十二年己巳(一三八九)卷十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庚午(一三九○)至二十七年甲戌(一三九四)卷十一太祖洪武二十八年乙亥(一三九五)至三十一年戊寅(一三九八)卷十二惠帝建文元年己卯(一三九九)至三年辛巳(一四○一)卷十三惠帝建文四年壬午(一四○二)卷十四成祖永乐元年癸未(一四○三)至三年乙酉(一四○五)卷十五成祖永乐四年丙戌(一四○六)至八年庚寅(一四一○)卷十六成祖永乐九年辛卯(一四一一)至十五年丁酉(一四一七)卷十七成祖永乐十六年戊戌(一四一八)至二十一年癸卯(一四二三)卷十八成祖永乐二十二年甲辰(一四二四)至仁宗洪熙元年乙巳(一四二五)卷十九宣宗宣德元年丙午(一四二六)至二年丁未(一四二七)卷二十宣宗宣德三年戊申(一四二八)至五年庚戌(一四三○)卷二十一宣宗宣德六年辛亥(一四三一)至十年乙卯(一四三五)卷二十二英宗正统元年丙辰(一四三六)至五年庚申(一四四○)卷二十三英宗正统六年辛酉(一四四一)至十二年丁卯(一四四七)……明通鉴全六册明通鉴全六册明通鉴全六册内容简介明通鉴是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毕沅续资治通鉴所作的明代编年史。
明史资料目录
明史资料目录吴晗《明史四讲》.吴晗《朱元璋传》.嘉靖广平府志.国朝典故(全三册).国朝列卿传(全12册).增订晚明史籍考.夏燮《明通鉴》.大明一统志九十卷天顺五年御制序刊本.明人日记随笔选.明代充军研究.明代军户世袭制度.明代南京寺院研究.明代黄册制度.明会要.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明史十二论.明史稿(7册).明史考证.明史论丛.明大诰研究.明太祖《逆臣录》.明季党社考.明季北略.明季南略.明季史料题跋.明季稗史初编.《明实录》(17册)《明实录类纂》明实录类篡(文教科技卷).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明实录类纂(军事史料卷).明实录类纂(妇女史料卷).明实录类纂(宫廷史料卷).明实录类纂(经济史料卷).明实录类纂(职官任免卷).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明宫史金鳌退食笔记.明成祖传.明朝十六帝.明末清初史料选刊岭表纪年、所知录、天南逸史.明末清初史料选刊狞缅纪事、明末滇南纪略、安龙逸史、皇明末造录.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明清台湾档案汇编(第一辑8册).明清史料丛书八种(8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明经世文编.明通鉴(八册).明遗民录48卷.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朱元璋传.朱元璋研究.杨一清集(上下).《徐光启集》(上下)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皇明中兴圣烈传五卷明刊本皇明历科状元录.皇明史概(16册).皇朝经世文续编.皇朝经世文编.稿本明史约.谢贵安《明实录研究》.清]彭孙贻《平寇志》.[清]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清]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中国近八十年明史论著目录》.《明代辽东档案汇编》(上下二册).《明史研究论丛》(五辑).南明史.陈宝良《悄悄散去的幕纱-明代文化历程新说》.陈宝良《飘摇的传统-明代城市生活长卷》.韩大成郑成功传野史无文东林始末东林列传嘉定屠城纪略江变纪略郑氏史料浙东纪略等《明代城市研究》.小腆纪年甲申纪事崇祯长编崇祯实录南天痕明史纪事本末续明史纪事本末弇山堂别集(没有点校)明朝小史鸿猷录(没有点校)名山藏(没有点校)国朝献徵录(没有点校)其他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明英宗,太宗,世宗,熹宗,孝宗,光宗,穆宗,宪宗,神宗宝训--没有点校安南,琉球,朝鲜,南诏传笔记万历野获编,三垣笔记文件国朝典故,皇明书,明亡述略,南疆逸史,晚明史《罪惟录》《国榷》《皇明通纪》《石匮书》《过江七事》《海上恸哭记》《弘光实录钞》《平寇志》《壮悔堂文集》。
明代戍守云南的蒙古旗军
明代戍守云南的蒙古旗军作者:胡愚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20年第04期摘要:入明后,以帖公父马太平为代表的故元遗民,多将其蒙古姓氏帖木儿改为马、帖或以祖先名汉字首音为姓。
马公明初归附从军,其子帖公,因天顺年间参与征剿贵州西堡苗民起义而升小旗,帖公子春保应例承继。
帖公身为山后人,按律例与汉人通婚,因其军户的身份,自己与后代皆与军户家庭相嫁娶。
关键词:山后人天顺苗民起义小旗蒙古旗军中图分类号:K87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0)04-99-105云南省博物馆藏有一批石刻碑志,多著录于《中国西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云南省博物馆卷》。
其中有“故帖公士弘墓志铭”,墓志盖及铭为青石板材质,志盖长五十、宽四十九厘米;铭石长五十一点三、宽四十七点八厘米;厚度皆为四厘米。
志文十八行,共三百二十三字。
作为一个世袭戍守云南的蒙古军人,帖公一生主要的事迹是天顺年间参加征讨贵州东苗而得到升职。
以下先对墓志予以录文,再进行考释。
一、墓志盖及志录文墓志盖:明故帖公士弘墓志铭墓志铭:故帖公士弘墓志铭西林散人昆山金铎述并书丹。
公讳贵,帖姓,士弘其字也。
世为山后人。
洪武初,其父马公太平归附从军,谪戍云南,历年已久而先卒矣。
公代其父后,处之泰然,且天性纯厚,言动自如,不事藻饰,养母尽孝,交友以实。
虽居于行伍,建住宅、置田产,得愉怡之乐。
里闾之间皆以为不及也。
天顺间,贵竹苗叛,朝廷出师征剿,公奋其勇获功,荣升小旗,不幸天不假年,犹以成化戊戌五月初三日以疾考终,春秋四十有八。
配云南左兵卫千户彭公妹彭氏,生子一,曰春保。
女二,长曰善秀,适总旗王文。
次曰三姐,亦幼未婚。
以本月十一日壬申之吉,卜葬于滇城之北桃园,乃啇(商)山之脉也。
呜呼!其壻(婿)怜其子幼,不忍死其亲,惟恐亲之,令德泯而不闻,刻于坚石纳诸圹,隧(遂)俾来者有所征。
为铭曰:勇而树功,纯而尽孝。
处事穷通,简而无傲。
啇(商)山之阳,山高水长。
中国明代档案总汇
中國明代檔案總匯編纂單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出版單位: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1年8月全書冊數:101冊全書字數:6060萬字內容簡介該書是現世所存有明一代珍貴檔案的總集,是明朝官府檔案的首次系統公布。
全書101冊,其中中國第一歷史檔館編纂館藏明檔88冊,遼寧省檔案館編纂館藏明檔13冊。
該書所輯檔案,其時間跨度,起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年),止於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1644年)。
最早的是洪武四年(1371年)的戶貼田契和永樂八年(1410年)頒給失家攝聶喇嘛的敕諭。
建文、洪熙、正統、景泰、天順、弘治時期的檔案基本無存;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慶時期的檔案為數亦少;萬歷時多為檔簿;保存最多的是天啟、崇禎兩朝的檔案。
另外,該書還收有南明弘光時期“迄辨先帝太子真偽”和“請求歸期”等檔案。
全書共分四編。
前三編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明代檔案,第四編為遼寧省檔案館所藏明代檔案。
其中:第一編為散件類,共計收錄明朝檔案3535件。
主要是兵部、禮部的題行稿、題稿、行稿,及科抄題本、奏本、啟本、揭帖、塘報、咨呈、剳付、稟文,以及契約、手劄、訟狀、供狀、告示、稅票等,兼有少量敕諭、詔誥。
第二編為簿冊類,共收錄明朝檔案102卷,其中主要是《武職選簿》。
第三編為典籍類,均為抄存或謄印的書冊,共有《魯齋全書》、《掌詮題稿》等12部。
第四編為明代遼東問題檔案,共有710件(卷)。
主要是洪武至崇禎年間,明代遼東都指揮使司所屬二十五衛與安樂、自在二州,以及明中期後設置的遼東經略、巡撫、巡按、總兵等衙署的檔案。
明史研究此前均據官書文獻,現將存世明代檔案系統公布,必將大大拓寬明史研究領域。
各冊簡介中國明朝檔案總匯. 一本冊收明洪武到天啟年間的145件檔案,有《直隸徽州府祁門縣縣民謝允憲戶口單》、《吳守禮為出典房屋所立契約》等。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 二本冊收明天啟年間的74件檔案,有《偏元巡撫李仙品為參處貪懦武弁事題本》、《程誌巖為地稅轉戶支解所立推單》等。
明代史籍介绍
明代史籍介绍明代史学研究与史籍⾸先书籍有:谢贵安《明实录研究》,武汉:湖北⼈民出版社,2003年。
黄彰健《明清史研究丛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
吴晗《记明实录》,《读史札记》,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
陈学霖《<明实录>与明初史事研究》,载《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载⽒著《史林漫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
⼭根幸夫《中国史研究⼊门》明代部分明代史籍概况:张岱《瑯嬛⽂集》卷⼀《⽯匮书⾃序》:有明⼀代,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故以⼆百⼋⼗年,总成⼀诬妄之世界。
(《张岱诗⽂集》,夏咸淳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9页)王世贞《弇⼭堂别集》卷⼆⼗《史乘考误⼀》: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
故事有不讳,始命内阁翰林⾂纂修实录。
六科取故奏,部院咨陈牍⽽已。
其于左右史记⾔动,阙如也。
是故,⽆所考⽽不得书,国忸衮阙,则有所避⽽不敢书。
⽽其甚者,当笔之⼠或有私好恶焉,则有所考⽆所避⽽不欲书,即书,故⽆当也。
史失求诸野乎?然⽽野史之弊三:⼀⽈挟隙⽽多诬。
其著⼈⾮能称公平贤者,寄雌黄于睚眦,若《双溪杂记》(王琼)、《琐缀录》(尹直)之类是也;⼆⽈轻听⽽多⾇。
其⼈⽣长闾阎间,不复知县官事,谬闻⽽遂述之,若《枝⼭野记》(祝枝⼭)、《翦胜野闻》(徐祯卿)之类是也;三⽈好怪⽽多诞。
或创为幽异可愕,以媚其⼈之好,不核⽽遂书之,若《客座新闻》(沈周)、《庚已编》(陆粲)之类是也。
⽆已求之家乘铭状乎?此谀枯⾻、谒⾦⾔⽿。
虽然,国史⼈恣⽽善蔽真,其叙章典、述⽂献,不可废也;野史⼈臆⽽善失真,其征是⾮,削讳忌,不可废也;家史⼈谀⽽善溢真,其讃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
(第361页)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四《启祯野乘序》:呜呼!史家之难,其莫难于真伪之辨乎?史家之取征者有三:国史也,家史也,野史也。
于斯三者,考核真伪,凿凿如⾦⽯,然后可以据事迹、定褒贬。
明代史料概述
明代史料概述明代史料概述明朝自1368年朱元璋改元洪武到1644年利来亨抗清失败止,前后近三百年的历史。
明代的历史内容特别丰富,史料在明代也有所发展,留存下来的史料很多。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私人著述多。
明代时期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焦竑、胡应麟、何乔远、陈仁锡、谈迁等。
第二是史学著作数量浩繁。
官修书籍据李晋华的《明代敕撰书考》的统计,有二百多部,其中明朝前期的居多;官修实录累计有三千多卷,线装本达五百多册;私人著述中仅文集来说,著录于《千顷堂书目》的,就有近五千人的别集。
第三,体裁相当完备。
诸如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杂记、志书、舆图、类书、丛书等都有。
第四,内容丰富。
明朝历史著述反应的内容十分广泛和丰富,包含着社会经济、典章制度、政治事件、农民起义、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
但是明朝史料也有诸多局限:明代的历史著述除了受坐着的阶级立场局限之外,或由于朝堂水火、互相倾轧、人各为说,以致多有缺漏或是失实之处;或由于为科举考试为应对时务之需“书肆刊本盛行”,以致杂滥而不精;或囿于作者的经历见闻,此因彼袭,辗转相因,以至于不确切和重复者也为数不少。
所以广泛收集史料并加以鉴别和考订,以求材料的翔实准确,十分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梳理一下明朝的史料:一、基本史料(一)《明实录》《明实录》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
从明太祖朱元璋到熹宗朱由校十三朝,均经修纂,计《太祖实录》二百五十七卷,《太宗实录》二百七十四卷,《仁宗实录》十卷,《宣宗实录》一百一十五卷,《英宗实录》三百六十一卷,《宪宗实录》二百九十三卷,《孝宗实录》二百二十四卷,《武宗实录》一百九十七卷,《世宗实录》五百六十六卷,《穆宗实录》七十卷,《神宗实录》五百九十六卷,《光宗实录》八卷,《熹宗实录》八十七卷(今存七十四卷),累计三千零四十五卷。
其中《太祖实录》修过三次:第一次为建文帝时方孝孺主持修撰;第二次为永乐时由李景隆等修,并由熟悉明初事物的刘辰参加编撰;第三次也是永乐时,由姚广孝、夏原吉等人主持重修。
明朝的档案资料
明朝档案所反映的社会现状 • 国库亏空,农民纷纷起义; • 内忧外患,朝政堪忧; • 奸臣当道,国力衰竭; • 党派斗争激烈,百姓处于水深 火热之中。
明朝档案的内容
•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 • 本册收明洪武到天启年间的145件档案, 有《直隶徽州府祁门县县民谢允宪户口 单》、《吴守礼为出典房屋所立契约》等。
明朝档案简介
• 明朝的档案,在明末清初之际,大部分在 战乱烽火之中化为灰烬了。目前遗存的廖 廖可数的明档,是清康熙以后修《明史》 时为补文献之不足而下诏征集起来的, 《明史》修成后,将这部分档案随明史馆 档案一起,交内阁保存,成为清内阁大库 档案中的一部分。这部分档案,包括有明 内阁、兵部、礼部等机构所形成的档案。 因其数量不多,目前作为一个全宗来保管, 称之为“朝朝档案全宗”。
•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二 • 本册收明天启年间的74件档案,有《偏 沅巡抚李仙品为参处贪懦武弁事题本》、 《程志岩为地税转户支解所立推单》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 • 本册收明天启年间的74件档案,有《南赣巡 抚李成名为地方盗息民安事提本》、《程志岩 为地税转户支解所立推单》等。 •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 • 本册收明天启到崇祯年间的72件档案,有 《兵部为王善道等进营操习事行稿》、《浙江 总兵任中英为恭谢升补事奏本》等。 •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 •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64件档案,有《为与进 边达夷剿杀事题本》、《兵部为张世桂依例开 银两事行稿》等。
明朝档案所涉及的方面
• 涉及明史之各个方面,包括吏治、经 济、军事、司法、学校科举、礼仪、 邦交、民生治安、宗亲和自然灾害等。 • 涉及明朝中央和地方各军政机构及其 官长,中央包括内阁、六部、五军都 督府、都察院、内监等,地方包括各 地总督、巡抚、巡按、总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六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91件档案,有《兵部为开裂本年正月至九月未完依遵事件事行稿》、《神机营副佐袁信等为斩获达夷首级事塘报》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七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101件档案,有《江西巡按监察御使范复粹为宜苏冲途之驿困等事题本》、《兵部为宣府前请亟发器械奉旨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六七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后军都督府?在京?义勇右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二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64件档案,有《兵部为复议边才之储求将之事题行稿》、《兵部为京营捉获奸细并审口供情形事题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三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106件档案,有《兵部为为辽东官兵王宝山获捷事题行稿》、《浙江巡抚董象恒为地方安静事奏本》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53件档案,有《兵部为塘报宣府夷情事题行稿》、《兵部为秋试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一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98件档案,有《兵部为班军赴京点验撤放听从总协事题行稿》、《兵部为催解剿饷银两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二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一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亲军指挥使司所属卫所?亲军卫?羽林前卫及燕山”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二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亲军指挥使司所属卫所?亲军卫?燕山前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二七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36件档案,有《应天巡抚张国维为选将事咨文》、《兵部为陵后添设副协速议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二八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65件档案,有《兵部为标兵团练有效事行稿》、《兵部为大同塘报夷情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二九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85件档案,有《兵部为山东班军粮银随军起解发总库查收事行稿》、《兵部为浑源知州熊山请开复事题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
本册收明天启年间的74件档案,有《南赣巡抚李成名为地方盗息民安事提本》、《程志岩为地税转户支解所立推单》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
本册收明天启到崇祯年间的72件档案,有《兵部为王善道等进营操习事行稿》、《浙江总兵任中英为恭谢升补事奏本》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三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亲军指挥使司所属卫所?亲军卫?武骧右卫和长陵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四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右军都督府?在京?留守左卫”等。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89件档案,有《兵部尚书熊明遇等为夷情事题本奉旨》、《兵部为夷人报称东奴聚犯情真并严加提备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三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52件档案,有《兵部为遵旨催调通兵及大炮前后居庸等处应援事行稿》、《山永巡抚杨嗣昌为东江船报事题本》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四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九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亲军指挥使司所属卫所?亲军卫?府军前卫及锦衣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亲军指挥使司所属卫所?亲军卫?府军前卫及锦衣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六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42件档案,有《兵部为沧州添兵措饷事题行稿》、《为议叙有功官员事题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七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57件档案,有《为黔省永顺酉阳二司盟结事宜事[题稿]》、《为官军守御山东平度事》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八
本册收明代的56件档案,有《为查明湖南协辑续捕盗犯等情形事》、《吴钟祥为卖房屋所立契约》等。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52件档案,有《兵部为依例开纳张懋官银两事行稿》、《兵部为李之藻捐资购铳等事无案可查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一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88件档案,有《兵部为蓟辽宣府等镇遵旨申严哨法以加固秋防事行稿》、《兵部为宁夏赢赴京援兵逃散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二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九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71件档案,有《兵部尚书张凤翼等为塘报夷情相机御剿事题行稿》、《兵部尚书张凤翼为哨探事题本奉旨》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二十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83件档案,有《兵部尚书张凤翼为哨探夷情事题本奉旨》、《兵部为奖赏官员事题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二一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83件档案,有《朱德衡等为卖房所立契约》、《宣府巡抚刘永祚为报暂撤贴防客兵事题本》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三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61件档案,有《兵部为遵旨缉拿奸役保守城池事题行稿》、《兵部为龙门所禀报夷事题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四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63件档案,有《职方清吏司为赵晋免考候推事呈稿》、《兵部为辽东总兵塘报夷情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七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右军都督府?陕西都司?宁夏中屯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八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右军都督府?四川行都司?宁蕃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六三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前军都督府?在京?龙骧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六四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前军都督府?湖广都司?平溪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六一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中军都督府?直隶?苏州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六二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中军都督府?直隶?归德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八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97件档案,有《兵部为请速还辽东西援马匹事行稿》、《为遵旨开列守城功次事题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九
本册收崇祯年间的68件档案,有《兵部尚书梁廷栋等为辽东远哨应严防事题行稿》、《兵部为议调宣兵援剿山西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十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四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105件档案,有《山东巡抚王永吉为狡贼谴尼作细被擒事题本》、《兵部为再催武举监试考官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四五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82件档案,有《辽东巡抚黎玉田为接获回乡难民事塘报》、《兵部为荐杨主政管理存恤一差事行稿》等。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66件档案,有《兵部为开例未完紧要钦件事行稿》、《兵部为奴夷攻破保安请敕援兵追击并有旨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七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77件档案,有《兵部为纠参违令镇将军襄并有旨事行稿》、《兵部为报近日军情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八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90件档案,有《兵部为请尊旨论处知州阎生斗等员事行稿》、《兵部为探得宣府赤诚夷情事行稿》等。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83件档案,有《兵部为辽东总兵塘报迎击达夷情形事行稿》、《兵部为请颁规仪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八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60件档案,有《兵部为进缴红本事题稿》、《兵部为保定塘报贼情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九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38件档案,有《兵部为辽东呈报南剿兵马回镇日期事日期事题行稿》、《兵部为尊旨查明剿兵数目等事行稿》等。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112件档案,有《兵部尚书张凤翼等为亟请智勇边将以补协任事题本奉旨》、《兵部为再催补诸指挥卫印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五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58件档案,有《兵部为官兵追剿致倭贼船只沉入浙海事行稿》、《为楚属江防事题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一六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69件档案,有《吴阿汪为卖田地所立契约》、《兵部为遵报巡查督捕事宜并有旨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二二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103件档案,有《兵部尚书张凤翼等为缺官事题本奉旨》、《兵部侍郎王业浩等为哨探事题本奉旨》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二三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72件档案,有《兵部为着革任擅责之藩蔚傅朝翰奉旨事行稿》、《兵部为湖广协图援剿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五九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右军都督府?云南右都司?云南右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六○
《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外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本册收“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右军都督府?贵州都司?平越卫”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五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52件档案,有《兵部为辽东巡抚塘报夷情事行稿》、《兵部为加紧修葺倒马关一带边墙事行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六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42件档案,有《兵部为辽东塘锦西报夷情设防事行稿》、《兵部为缴红本事题稿》等。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三七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二四
本册收明崇祯年间的35件档案,有《兵部为班军缺额补班事行稿》、《兵部为宣府塘报夷情事行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