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及作用.ppt

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及作用.ppt

国府路300号,民盟总部旧址
• 中国民主建国会 ( 简称民建 ) 。 1945 年 12 月在重庆成立。组成人员主要是知识界 月在重庆成立。 和实业界的中上层人士。黄炎培、 和实业界的中上层人士。黄炎培、胡厥文 等当选为常务理事。 等当选为常务理事。 • 中国民主促进会 ( 简称民进 ) 。 1945 年 12 月,民主促进会在上海宣告成立。组成 民主促进会在上海宣告成立。 人员一部分是马叙伦所联系的文化、教育、 人员一部分是马叙伦所联系的文化、教育、 出版工作者, 出版工作者,另一部分是王绍鏊所联系的 部分上海工商界爱国人士。 部分上海工商界爱国人士。会务由马叙伦 负责。 负责。
总结: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1、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 、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 都主张爱国、 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 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 主义的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 主义的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对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 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2、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 、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 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 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 走呼号,虽然有些党派后来跟着国民党走, 走呼号,虽然有些党派后来跟着国民党走,但民盟等大多 数民主党派人士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 数民主党派人士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并与共产党一 起为和平、民主、自由而斗争。 起为和平、民主、自由而斗争。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 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同意接受共产党领导,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同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参加人民 政协,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自 政协, 己的贡献。 己的贡献。

我国八大民主党派简介

我国八大民主党派简介

我国八大民主党派简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是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

主要创始人为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

一、历史轨迹1945年和1946年以国民党民主派人士为基本骨干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分别在重庆和广州成立。

1947年11月,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会议在香港举行。

1948年1月1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等入选中央领导机构。

1949年,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等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共同纲领》的制定,参与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宋庆龄、李济深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谭平山、朱学范、傅作义、李德全、何香凝分别任政府部委的部长和主任。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统一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民促宣告结束)。

统一后的民革分别于1956年、1958年、1979年、1983年、1988年、1992年、1997年召开了第三、四、五、六、七、八、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历届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侯镜如、李沛瑶;现任主席何鲁丽。

二、今日民革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民革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积极拥护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动员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大业努力奋斗,谒诚奉献。

民革发展成员,是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目前,除台湾、西藏外,民革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党员六万余人。

中国民主同盟简史

中国民主同盟简史

中国民主同盟简史摘要:一、引言二、中国民主同盟的成立背景三、中国民主同盟的发展历程1.初期发展2.抗日战争时期3.解放战争时期4.新中国成立后四、中国民主同盟的贡献与影响五、结语正文:一、引言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我国著名的民主党派之一。

自成立以来,民盟始终积极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为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简要回顾中国民主同盟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各个时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二、中国民主同盟的成立背景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 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民众对于民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黄炎培、沈钧儒等,联合起来成立了民主同盟,旨在推动国家的民主改革。

三、中国民主同盟的发展历程1.初期发展民主同盟成立后,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民主思想,推动国家的民主改革。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同盟迅速发展壮大,成员人数迅速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

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民主同盟坚决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同时,民盟还积极参与抗日战争,组织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同盟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主张和平建国。

同时,民盟还积极参与解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4.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同盟成为新中国的参政党,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建设。

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民盟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中国民主同盟的贡献与影响中国民主同盟自成立以来,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时期,民盟都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为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五、结语总之,中国民主同盟是我国著名的民主党派,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 残酷的现实,一次次血的代价,民主党派清醒地认识到了国民党 蒋介石的独裁本质,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民主党派最可信赖、值 得依靠的强大力量,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只有同中国共产党携手
合作,民主党派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
历经风雨洗礼后,民主党派从同情、倾向共产党到转变为公开自
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1948年4月中
成立时间
香港
重庆 重庆 上海 上海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致公党
1925.10
1946.5 1947.11
美国旧金山
重庆 香港
台盟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名誉主席:宋庆龄 主席:李济深
中国民主同盟
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黄炎培
主席:张澜
中国民主建国会
常 务 理 事
胡厥文 黄炎培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民主党派积极响应,表示自觉接受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克服重重困难北上,同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 大计。
经验
近代中国,灾难深重,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作为观察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武器,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 这一政治纲领和主张,得到民主党派的认同。民盟领导人沈钧儒说: “中国要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决不再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中国革 命的经验,世界各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旧民主主义的道路走不通。” 在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积极探索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过程中,民主党派认清了 国民党蒋介石代表的是一条独裁、倒退之路,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一 条民主、进步的光明道路,在国共两党之外走“第三条道路”根本行 不通。面对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重大抉择,民主党派经过比较和思 索,从同情、倾向共产党,最终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建立和 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追寻的 奋斗目标。

试论民主革命时期陕西民主党派的发展演变及历史贡献

试论民主革命时期陕西民主党派的发展演变及历史贡献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总第71期)JOURNAL OF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OCIALISM No.42020(Serial No.71)试论民主革命时期陕西民主党派的发展演变及历史贡献◎张玮摘要:陕西民主党派是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澎湃的历史浪潮中展现了自己鲜明的政治主张。

陕西民主党派走过了光荣而又曲折的道路,他们坚定地投奔光明,摒弃黑暗,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对陕西地区乃至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其作用是十分重要和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发展;贡献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562(2020)04-0005-06民主党派是在中国革命波澜壮阔历史洪流中诞生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陕西地区的民主党派萌芽于动乱混战的年代,成长于矛盾尖锐的敏感时期,在澎湃的历史浪潮中展现了自己鲜明的政治主张。

他们坚定地投奔光明,摒弃黑暗,对陕西地区乃至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其作用是十分重要和不容忽视的。

一、陕西民主党派初创阶段与历史背景早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作为同盟会西北地区的重要领导人,陕西地区早期的民主革命人士井勿幕,曾三赴日本组织力量,召集同盟会的留学生、学界、军界、会党和刀客,先后组织创立了同盟会陕西支部、同盟会陕西分会,制定了以拥护孙中山提出的同盟会纲领、反对君主立宪制、主张武装推翻清政府的决议,为陕西辛亥革命组织发动打下了根基。

上世纪初,陕西同乡会召集在东京的全体陕西留学生和甘肃留学生陆续创办了《秦陇报》《夏声》等进步杂志,大力宣传同盟会政治纲领和先进的民主革命思想,井勿幕在其中发表的《二十世纪之新思潮》一文还是至今为止在陕西最早介绍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献。

⑴井勿幕等人创办的《夏声》共发行九期,成为同盟会陕西分会的机关刊物,深得国内外知识界拥护。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陕西早期党团组织也相收稿日期:2020-09-27基金项目:2020年度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年度项目“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的统战思想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TZ-3)。

民主党派的两次历史性转变及原因分析

民主党派的两次历史性转变及原因分析

政治经济民主党派的两次历史性转变及原埘分析王鑫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一..………………………………………………………………………………………………………………………………………………………‘_字摘要:社会主义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共同缔造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参与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在民主党派的发展史上有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转变,本文将对这两次历史性转i i变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

以利于民主党派的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民主党派;历史性转变;原因分析.;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促使中国社会形成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i支支撑中国政治格局的政治力量。

毛泽东在分析中国的社会力量、阶级状况时,指出: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主党派就是代表中间力量的政治派别。

民主党派产生的政治基础是反帝爱国、要求民主。

一.民主党派发展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转变(一J从坚持中间立场的资产阶级政党到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党抗日战争结束后。

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性选择,民主党派主张建立一个国共两党之间折衷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抗战结束到1948年解放战争进人战略反攻这一段时期,随着国民党一幕幕镇压民主的惨案的上演,民盟被迫解散。

民主党派放弃第i条道路,表达与共产党合作的愿望和要求。

民主党派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1948年4f l30目,中国共产党在《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中发出“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纷纷发出响应中困共产党五一号召的通电。

至此,在中国,以新政协的召开为标志,一个暂新的政权建立起来,一个全新的政党格局随之形成,民主党派自身实现J,第一次政治跃进。

(二)从阶级联盟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政党到政治联盟性质的社会主义政党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需要尽快恢复国民经济。

八大民主党派

八大民主党派

八大民主党派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是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主义人士所创建。

1941年,王昆仑、屈武、高崇民等人在重庆秘密成立“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小民革”)。

1945年,谭平山、陈铭枢、朱蕴山等人建立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 民联”)。

1946年,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等人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

1947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在香港举行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于1948年1月1日宣布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宋庆龄任名誉主席,李济深任主席。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在北京召开代表会议,决定将上述三组织统一为一个组织,取名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民促宣告结束。

民革历届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朱学范、李沛瑶,现任主席为周铁农。

2、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是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是以文教界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

1939年秋,张澜、沈钧儒、黄炎培、梁漱溟等在重庆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1941年3月,统一建国同志会经过改组,由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组成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2年,沈钧儒领导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加入该组织。

这时民盟有“三党三派”之称。

1 944年9月,该组织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由团体会员制改为个人参加。

尔后又将投靠国民党反动派的青年党与民主社会党开除出民盟。

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地方组织和广大成员转入地下坚持斗争。

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成立临时总部,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

民盟历届主席是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楚图南、费孝通,现任主席为蒋树声。

3、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是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是主要由工商经济界人士及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政党。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中国民主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历了各种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政治运动的起伏。

本文将从清朝末年到现代中国的民主发展历程进行详细阐述。

清朝末年(1895-1911):中国民主发展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当时,清朝政府面临着外部侵略和内部动荡,民间思潮开始崛起。

维新派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试图改革政治制度,引进西方的民主观念和制度。

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干扰和抵制,这些改革努力最终失败。

辛亥革命(191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

在这次革命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标志着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制度的转变。

然而,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中华民国的民主发展进程并不顺利。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在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政治事态依然动荡不安。

各种政治派别的斗争和冲突导致了政府的不稳定和民主发展的停滞。

尽管北洋政府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制度建设,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努力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民主发展。

国共合作与国共内战(1928-1949):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反抗外来侵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党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最终导致了国共内战。

中国共产党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中国的民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毛泽东时代(1949-1976):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尽管这些改革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和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为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人权问题。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民主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978至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民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放宽了对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的控制。

虽然政治体制的改革发展相对较慢,但在经济领域的开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变革和民主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1. 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 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势力已经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 在国内,经过抗战的锻炼,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人,解放区扩大到1亿人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 民主革命的规律有了基本统一的认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 高度的团结。 蒋介石坚持独裁统治、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使战后的 中国回复到战前的状态,即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老路。
美国
控制中国,是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的目标,在于推动建 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其短期目标,首先是“避免 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其 目的:一是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二是诱使 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国;三是如果谈判 不成,即放手发动内战,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 美国扶持蒋介石政府的目的:一是为了让蒋介石政府成为它在亚洲的主 要支持者,以此稳定它的亚洲战线;二是从“遏制苏联”这个总的战略考虑 和反对人民革命的一贯立场出发,担心“一个共产党统治的中国将在政治、 经济和军事上和苏联结成紧密的联盟”,担心中国革命的胜利会对整个亚洲 发生深刻的影响;三是为了维护美国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即为了便于使 战后的中国成为它倾销商品、获取廉价原料和进行自由投资的场所。 美国当时的主要方法是:一方面,要求国民党政府实行某种程度的改革, 包括搞一点形式上的民主,以争取中间派的同情和支持,尤其是诱使或迫使 共产党交出军队,实现中国在国民党领导下的“统一”;另一方面,通过给 予经济、政治、军备等方面的援助,“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最大可能 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中国民主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众对民主权利的渴望也日益增强。

以下是中国民主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1.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运动。

革命的成功导致了清朝的覆灭,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民主发展的开端。

2.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和战争,但也浮现了一些民主实践。

例如,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暂时约法》确立了一些基本的民主原则,包括选举制度和言论自由。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民主实践并未得到充分发展。

3. 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但民主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陷入混乱,民主权利受到严重压制。

许多知识份子和政治异见者被迫沉默或者受到迫害。

5.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的民主发展带来了新的希翼。

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渐开放经济,加强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与此同时,一些民主实践也开始浮现,例如基层选举和法治建设。

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

党的领导下的民主制度被称为“社会主义民主”。

党内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是中国民主发展的重要方面。

7. 当代中国的民主实践:近年来,中国在民主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发展。

例如,基层选举的普及和透明度的提高,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参预度的增加,以及一些公民权利的扩大等。

总结起来,中国民主发展历程经历了蜿蜒和挑战,但也取得了一些发展。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民主的追求是持续不断的,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实践。

未来,中国民主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但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民主进程将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

中国民主发展历程中国民主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变革,为民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回顾中国民主发展的历史,从早期的政治运动到现代的改革开放。

一、早期政治运动(1911-1949)中国民主发展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变革开辟了道路,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仍然面临着政治动荡和战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的目标是推翻国民党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然而,到了1930年代,中国陷入了抗日战争。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时期(1949-197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时代的开始。

在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政治权力集中在中国共产党手中。

在这个时期,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但这些运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包括经济下滑和社会动荡。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这标志着中国民主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变革,同时也为民主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时期(1978-现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

政治上,中国加强了法治建设,推进了选举制度和地方自治,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经济上,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中国民主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的普及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为中国的公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和表达意见的渠道。

同时,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使得民众更容易组织起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总结:中国民主发展历程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逐渐推进了政治和经济的改革,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加强了法治建设。

民主党派介绍 PPt 版

民主党派介绍  PPt 版

中国民主建国会 历史轨迹
1945年12月16 日 1948年5月
1949年1月

1978年
1955年4月 1959年12月
1949年9月
1979年10 月1983年 11月
1988年 6
今日民建
九三学社
党派简介 代表人物 历史轨迹
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前身为民主科学座 谈会。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 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 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 导、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 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参政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历史轨迹
1927年 5月 1928年初
1931年11月 29日
1933年11 月

1957 年
1949年 1951年
1949 年 1 月
1938年 3月1日
1958年11 月
1979年 1983年 1988年 1992年1997年 2012年
今日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
党派简介 代表人物
中国民主同盟
主要创始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 现任主席:蒋树声
男,汉族,1940年4月 生,江苏无锡人,民盟成员, 1963年8月参加工作,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金属物理 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 席。
中国民主同盟
历史轨迹
刘欣九三学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致公党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同盟民盟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党派简介?代表人物?历史轨迹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是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2016)第7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2016)第7章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在抗战胜利以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认真听取它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它们进行协商,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共一贯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同时,又十分注意尊重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合理的利益。对于它们的某些不妥当的意见,则善意地提出批评,诚恳地帮助其进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还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直接对他们进行工作。所有这些,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1、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中国共产党又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1、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近代史刚要

近代史刚要

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1、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 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 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对国统 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2、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 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 平民主而奔走呼号,虽然有些党派后来跟着国民党 走,但民盟等大多数民主党派人士是反对国民党一 党独裁的,并与共产党一起为和平、民主、自由而 斗争。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 运动,有力地支援了第二条战线的斗争。特别是在 新中国成立前,同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参加人民政 协,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 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民主同盟 ( 简称民盟 ) 。 1941 年 3 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诞 生。黄炎培被推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 主席。不久,改由张澜为主席。民盟 由 6 个组织联合组成。它们是:救国 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 亦称 第三党,后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 ) 、 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以及 青年党和国家社会党 ( 后改称民主社 会党 ) 。为便于更多的民主人士以个 人身份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于 1944 年 9 月更名为中国民主同盟。
国民党发动内战二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

一、全面内战爆发
二、以革命战争反对革命战争


三、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 事进攻
国共谈判期间,蒋介石密令军队向解放区进攻
材料一: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
项目 军队 武器 装备 国土 占有 人口 拥有
国民党 430万 飞机、大 炮、坦克
¾强(大 城市) 3亿多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 合作

在抗战胜利以后,民主党派在中 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中国 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 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 主、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 纲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们 从成立的时候起,大多同中国共 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 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地发展了这 种关系。

民主党派doc

民主党派doc

任何一个政党都是某个社会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的政治代表,代表着那个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

一个政党的历史地位,实际上是这个政党所代表的那个阶级、阶层或集团在历史上的地位。

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首先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通过工农联盟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从而代表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阶级的利益;中国国民党曾经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的代表,不仅代表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而且代表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但在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之后,以蒋介石集团为主的国民党逐渐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成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在中国的政治代表;中国各民主党派从诞生之日起,就夹在国共两党之间,在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中国的各民主党派逐渐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上层小资产阶级(包括和它们所联系着的那部分知识分子)的政治代表,即中间阶级的政治代表。

所谓中间阶级,意指居于作为革命主力的中国工人阶级和作为革命对象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那些阶级。

共产党是前者的政治代表,国民党是后者的政治代表,作为中间阶级政治代表的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地位,是同它们与国共两党的相互关系分不开的。

在中国革命中,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演进,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又联合又斗争并最终夺取革命胜利掌握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的历史过程相伴随;在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演进,又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相伴随。

而无论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各民主党派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地位问题不能孤立的看,而应当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当中来看。

所谓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地位问题,实际上就是它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问题,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中,各民主党派代表哪个阶级、阶层的利益,同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之中的问题。

民主党派史

民主党派史

二、各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9,无党派民主人士 无党派民主人士——是对没有参加任何党派 组织而又具有民主运动历史的知名人士的 称谓。 无党派人士——指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中无党派身份的有 代表性的人士。
三、民主党派对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贡献
(一) 抗日战争时期 (二) 解放战争时期 (三) 建国初期 (四) 新时期
——思想理论建设; ——组织建设; ——机关建设
(三)在建国初期的贡献
1,积极投身“三大运动”; 2,协助中共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
(四)在新时期的贡献
1,参政议政,献计献策; 2,民主监督,尽职尽责; 3,投身建设,不遗余力; 4,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四、民主党派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因
1,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 2,社会实践的锻炼提高; 3,骨干的带头作用; 4,自身建设的不断加强 ——领导班子建设;
, 中 国 农 工 民 主 党
5
—— —— —— ——
5 5 )
1928 年 初
二、各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6,中国致公党
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 立,由致公堂发展而来。 1947年5月改组。 现任主席——罗豪才 发展对象——归侨、侨眷中 的中上层人士;与海外有 联系的代表人士;海归派
二、各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7,九三学社
民主科学座谈会 九三座谈会 九三学社——1946年5月 4日正式成立 现任主席——韩启德 发展对象——科技界高 中级知识分子
二、各民主党派的产生发展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47年底在香港成立。 1947年台湾“二二八” 起义 现任主席——张克辉 发展对象——居住在大 陆的台湾省籍人士

各民主党派的兴起

各民主党派的兴起

(一)民主党派产生的背景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可是,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造成了为其服务的买办资产阶级,又使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变成它们统治中国的基础,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其基本阶级关系是:少数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中国的支柱。

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是一个具有彻底革命性的阶级,但人数不多,产业工人不到三百万。

在这两大根本对立的阶级之外,社会上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农民和其他中间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是伴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阶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又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严重摧残。

同时,由于其自经济力量的脆弱,它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其经济地位相联系,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具有反帝爱国、反封建的要求,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又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妥协性。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人口仅次于农民的一个广大的人群,包括了许多阶层,构成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整个阶梯。

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有很强的革命性,同时也有较大的散漫性,又经常处于资产阶级的影响之下,因此,不可能成立独立的政治力量。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党派产生的阶级基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的激烈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党的兴起。

19世纪70、8 0年代,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家们就对西方的政党政治有所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派名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简称
民革
民盟 民间 民进 第三党
创始人
宋庆龄 李济深 黄炎培 张澜 黄炎培 胡厥文 马叙伦 王绍鏊 邓演达 章伯钧 李济深 陈尤其 许德珩
谢雪红
成立时间
1948.1
1941.3 1945.12 1945.12 1930.8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 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它们所联 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 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 员还有领导骨干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在 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马 叙 伦
王绍鏊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主 席 : 章 伯 钧
总 干 事 : 邓 演 达
中国致公党
在香港召开的第三 次代表大会,选举 李济深为主席,但 未对外公开。
副 主 席 : 陈 其 尤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许德珩
谢雪红
二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背景
民族危亡的严峻现实,强烈召唤和迫切要求真正强有力的核心力量,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 面。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科学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和阶级结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 富裕的壮丽征程。以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阶级基础的民主党派, 有着反帝爱国、实现民主的政治要求,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在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由相互同情到相互支持,戮 力同心、患难与共,为团结御侮、抗日救亡大声疾呼、共同斗争,开展反内战、反独裁、 争民主、促和平运动,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为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而不 懈努力,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追求变为现实,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开启了新的历史纪 元。
成立时间
香港
重庆 重庆 上海 上海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致公党
1925.10
1946.5 1947.11
美国旧金山
重庆 香港
台盟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名誉主席:宋庆龄 主席:李济深
中国民主同盟
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黄炎培
主席:张澜
中国民主建国会
常 务 理 事
胡厥文 黄炎培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民主党派积极响应,表示自觉接受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克服重重困难北上,同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 大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
近代中国,灾难深重,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作为观察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武器,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 这一政治纲领和主张,得到民主党派的认同。民盟领导人沈钧儒说: “中国要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决不再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中国革 命的经验,世界各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旧民主主义的道路走不通。” 在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积极探索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过程中,民主党派认清了 国民党蒋介石代表的是一条独裁、倒退之路,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一 条民主、进步的光明道路,在国共两党之外走“第三条道路”根本行 不通。面对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重大抉择,民主党派经过比较和思 索,从同情、倾向共产党,最终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建立和 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追寻的 奋斗目标。
20世纪50年代中共领导人与各民主党派
20世纪50年代中共领导人与各民主党派
20世纪80年代中共领导人与各民主党派
• 残酷的现实,一次次血的代价,民主党派清醒地认识到了国民党 蒋介石的独裁本质,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民主党派最可信赖、值 得依靠的强大力量,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只有同中国共产党携手
合作,民主党派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
历经风雨洗礼后,民主党派从同情、倾向共产党到转变为公开自
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1948年4月中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目 标中,团结联合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内外反动势力。面对日本 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配合,抗击日本 侵略者,反对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抗战胜利后,在中国 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历史关头,民主党派在比较和鉴别, 同时也必须做出选择:到底谁才是真正站在中国人民一边,代 表中国光明前途。国民党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独裁政策,不 仅武力镇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而且大肆镇压民主运动, 残酷打击和迫害手无寸铁的民主人士,先后策划和制造了震惊 中外的“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等,诬 蔑民盟、民建、民进等党派是“中共的新的暴乱工具”,宣布 “民盟”非法、强行解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