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陈述句双重否定句练习

合集下载

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
3 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3 在共产党面前,没有困难不能克服。
1、这部电影使我感动得流泪。 1、这部电影不能不使我感动
得流泪。
2、黑熊躲进大树洞里。 2、黑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 去西湖划船。
3、下个星期天,妈妈不得不 带我去西湖划船。
1.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1、街上的人真多。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 3、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绕太阳运行的。 4、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5、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1、街上的人真多。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
是个奇迹。
3、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绕太阳 运行的。
4、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5、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6、张民对学习一点也不马虎。 7、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 8、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一、把肯定句改为
否定句,把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一点文明。
反问句: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难道不讲一点文明吗?
四、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1、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1、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要说他是个糊涂虫。
2、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2、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都会去看一看金字塔。
难道承诺了别人的事我们不完成吗?
1、他不是不来。 1、难道他不来吗?
2、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2、难道我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吗?
3、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3、难道这件事我不做吗?
4、他没有不思念祖国。 4、难道他不思念祖国吗?
5、我们不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 5、难道我们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吗?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练习——双重否定句练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练习——双重否定句练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练习——双重否定句练习1.方法:双重否定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强烈.那么改写就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双重否定词就可以了.2.常用的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非…不…;…不曾不…;…不能不…;…不会不…等。

3.双重否定词替换方法:①表示判断。

“是”“了”用“谁也不能否认”②表示非常肯定。

“一定”“必须”用“非……不可”“不能不”③表示不情愿、不得已。

“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④表示全部。

“全”“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⑤表示推测。

“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4.示例:他今天一定来。

他今天不能不来。

我必须工作。

我不得不工作。

病人需要去医院。

病人不能不去医院。

订购商品到货后才付款。

订购商品不到货不付款。

5.把肯定句改为多重否定句,表示否定的意思时,使否定成分的个数成奇数个即可。

例如:我们不得不承认太阳不是绕地球运行的。

6.注意:由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或否定的反问句时.千万不要把意思说反了。

须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三重否定还是表示否定(单数否定还是表否定)。

下列三句是把意思说反了的例子。

a.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b.老一辈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

c.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吗?分析:a出现三重否定。

由于“否认”的宾语是一个复指短语,本例只能去掉第三重否定“不是”。

b无时无刻”是把“无”字嵌进“时刻”一词,只能算一重否定,应把“都”改成“不”,才能构成双重否定。

c已有两重否定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1、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4、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5、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6、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7、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改句子陈述、反问、双重否定

改句子陈述、反问、双重否定

(四)陈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之间的互换。

例: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反问句:我怎能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呢?双重否定句:我不可能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1、比较三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得出规律:A、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时,判断词相反,同时有反问词(难道、那能、怎能等词,末尾加“?”B、双重否定句中有两个否定词如:没有……不……;不可能……不……;非……不可……等。

2、练一练:(1)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2)邱润峰上课认真,学习怎么会不进步?(3)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

1、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6、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7、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8、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9、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10、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18、难道这活泼的小孩不是我的好朋友吗?19、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难道不好看吗?20、难道顽强拼搏的运动员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21、现在的条件这么好,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22、难道这件事大家都不同意吗?23、别人能做到的事,难道我们不能做到?24、难道这件事大家会不同意?25、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呢?26、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27、不劳动,连棵花叶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28、你怎能这样蛮横无理呢?29、难道孙悟空的本领不大吗?30、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怎能不红呢?31、我怎能会忘记我俩的友谊呢?32、这场报告会怎能不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呢?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答案(仅供参考)1、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及练习含答案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及练习含答案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及练习含答案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1.肯定句、否定句的转换2.双重否定句、陈述句的转换双重否定句: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

(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双重否定句与XXX的转换:(类似于反问句)一、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

例如:“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

包括有双重否定的句子就是双重否定句。

比如:(1)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分析:“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这句话的原意为: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2)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XXX。

没有一个…不”就是双重否定词这句话的原句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XXX。

3)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分析:“不会不”就是双重否定词两重否定从字面上就晓得,是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语,表示肯定的意义。

两重否定句是相对纯真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

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两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在双重否定句中,有那么几个可以用:不得不、不能不、难道……不……不可能不、不会不、怎么会……不、不是不等两重否定句主要有三种形式。

1)、一种是两个否定副词连用,谓语前面加“不。

不”,也就是负负为正的道理。

可用“没有……不……”“不……不……”如“我不能不被他感动得流下泪来。

”又如:这种新产品质量好,价格也便宜。

改为:这种新产品质量不能说不好。

价格也不克不及说不便宜。

2)、一种是一个否定副词加上一个否定意义的动词。

如“我们不克不及否认老一辈人的功劳。

”3)、再一种是一个否定副词(或否定意义的动词)加上反问语气。

如“他动人的事迹,叫我怎么不流泪呢?”另外、把肯定句改为多重否定表否定,使否定成分的个数成奇数个即可例如:我们不得不承认太阳不是绕地球运行的。

这三种句式中,否定副词(或否定意义的动词)加反问语气的,都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如,“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内蒙访古》),意思就是“是一个英雄”,但语气更强烈,强调了敢于这样做的人是一个“的英雄”。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专项练习(1)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专项练习(1)
2、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
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没有一个 不感到自豪。
3、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只好采集野果作为一 天的伙食。 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不得不采集
野果作为一天的伙食。
练一练
1、爸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了。
爸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 衣足食了。 2、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在共产党面前,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我们难道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 情谊吗? 3、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巍峨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 神象征吗?
4、谁都不能否认这部电影的教育意义。 难道谁能否认这部电影的教育意义吗?
5、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我们怎么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呢?
6、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 体育活动。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和步骤:
1加: 即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难 道+吗”或“怎么+呢”)
2、反: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有 “不”去“不”,无“不”加 “不”)
3、改: 即把“。”号改成“?” 号
4、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 原来的一样.
• 总结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步骤: • 一加,二反,三改,四查
例如:
1、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改革开放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2、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不 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难道应 该伤他们的心吗?
练一练
1、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的前进的步伐 千难万险怎能阻挡我们的前进的步伐呢?
2、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 深的情谊。
2、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反问句与陈述句、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

句子训练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难道你见过这样的总理吗?齐国有人。

你没有见过这样的总理。

他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呢?难道泪珠不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吗?他不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

泪珠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

我怎么买得起这么贵的书呢?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难道我能袖手旁观吗?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

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

难道我会忘记那些美好的印象吗?我怎么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呢?我不会忘记那些美好的印象。

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

我们怎么会把您老人家忘怀呢?这么大的公园,我能来别人难道就不能来吗?我们不会把您老人家忘怀。

这么大的公园,我能来别人也能来。

桂花的香气,难道不迷人吗?我们怎么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恩情呢?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我们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恩情。

会议十分重要,你怎么能不去呢?难道中秋节前后不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吗?会议十分重要,你一定要去。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难道朝鲜人民会忘记志愿军战士吗?难道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吗?朝鲜人民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

难道人民解放军不值得每个人学习吗?人民解放军值得每个人学习。

生活的穷困和疾病怎么能泯灭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呢?生活的穷困和疾病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从这以后,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从这以后,楚王必须(只得)尊重晏子了。

这个问题必须讲清楚。

我不得不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万般无奈,莫泊桑不得不再次来到老师家。

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

楚王不得不向晏子赔不是。

小明其实不是不想做个好孩子。

楚王只好向晏子赔不是。

小明其实想做个好孩子。

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能不看。

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必须看。

改为双重否定句等句子训练

改为双重否定句等句子训练

句子训练一、修改病句1.首都人民怀着高兴和喜悦的心情,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庆香港回归”活动。

2.我的语文水平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

3.我们大量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4.开学了,我订了这学期的学习计划和决心。

5.即使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郊外活动。

6.李明不但改正了错误,而且还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7.昨天,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

8.为了保护牙齿,天天早晚刷牙。

9.李亮是一个很好的三好学生。

10.我一定改掉不必要的缺点。

11.他作文里的病句大大地进步了。

12.我们要学习和发扬雷锋的先进事迹。

13.这篇作文的语言和层次都很分明。

14.李晓光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

15.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16.这篇文章内容丰富,不贫乏。

17.体育课上,全班同学都穿了球鞋,只有我一个人没穿。

18.李亮被评为“优秀班干部”的光荣称号。

19.桌子上有钢笔和尺子,这是他的,那是她的。

20.潘梁和高强来我家,我借了一本书给他。

21.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蓝得像一块蓝玻璃。

22.下雨了,我立刻马上把妈妈晒的被子收起来。

23.南湖大桥因为坚固,所以美观。

24.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鲜花竞相开放,真是百花齐放。

25.这篇作文的语言和层次都很分明。

26.李晓光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

27.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28.“六一”那天,我穿上了崭新的白衬衫和红领巾。

29.只要老师一提问,我总是首先第一个举手。

30.赵成宇不禁忍不住喊起来。

31.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2.我们在学习上只要有知难而进的精神。

33.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改善。

34.看电影的人多极了,要排队进去。

二、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2.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3. 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4.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5.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6.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7.人民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英雄。

句型转换(30个句子)语文

句型转换(30个句子)语文

句型转换(30个句子)语文1、他要去补习。

(双重否定句)2、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3、他要去看书。

(双重否定句)4、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该反问句5.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改为反问句;6.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7、你难道没看比赛吗?(反问改陈述)8、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9、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0、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11、他要去看电影。

(双重否定句)12、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3、有哪位大力士可以把这么沉重的大铁牛捞起来呢?(反问改陈述)14、小嘎子要绊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反问改陈述)15、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16、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

(改为肯定句)17、这件事我一定要做。

(调换顺序,意思不变)18、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19、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改为“被”字句)20、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21、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22、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23、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

(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24、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25、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26、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27、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28、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

(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29、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30、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改为反问句)30、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反问句陈述句双重否定句练习

反问句陈述句双重否定句练习

1.反问句:难道你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陈述句:你认为有这样一回事。

双重否定句:你不是不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2.反问句:你难道一点怜悯心也没有吗?陈述句:你有一点怜悯心。

双重否定句:你不是不没有一点怜悯心。

3.反问句: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陈述句: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双重否定句:我们不能不言而无信。

4.反问句: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陈述句:杭州的西湖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双重否定句:杭州的西湖不是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5.反问句:不学习怎会有收获?陈述句:不学习不会有收获。

双重否定句:不学习无不会有收获。

6.反问句:你难道没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吗?陈述句:我听说过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双重否定句:我不是没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7. 反问句:难道每个人都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吗?陈述句: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双重否定句:人们不会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8.反问句:难道字典我们的良师益友吗?陈述句: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双重否定句:字典怎么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呢?9.反问句:难道詹天佑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吗?陈述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双重否定句:詹天佑不能不算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反问句: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陈述句:那条街很热闹。

双重否定句:那条街不是不热闹。

11.反问句: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陈述句: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双重否定句:雷锋精神无不会过时的。

12.反问句: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会不羞愧呢?陈述句:彼得读着这份账单,会羞愧的。

双重否定句:彼得读着这份账单,不会不羞愧。

13.反问句:难道翠鸟背上的羽毛不像浅绿色的外衣吗?陈述句:翠鸟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双重否定句:翠鸟背上的羽毛不是不像浅绿色的外衣。

14.反问句: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难道敢吱声吗?陈述句: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句子练习(5)陈述句与反问句,否定句与肯定句ppt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句子练习(5)陈述句与反问句,否定句与肯定句ppt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句子练习(5)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 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
一.陈述句变反问句
• 1.这幅画是我们班王积画的。 • 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王积画的吗? •
一.陈述句变反问句
•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 不好好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
一.陈述句变反问句
•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意思不变。 • 2、《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 不得不说《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 画。 • (不得,不) •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意思不变。 • 3、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 3700亩林网,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 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 0亩林网,不得不说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 (不得,不) •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 双重否定 • 双重否定从字面上就知道,是一句话中有 两个否定词语,加强了肯定的意思。双重 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 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 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是加强语气。 •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 双重否定 • 在双重否定句中,有这些双重否定词可以 用:不得不,不能不,难道……不……,不 可能不,不会不,怎么会……不,不是不, 非……不可,等 •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 (3)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不会不”就 是双重否定词 • 这句话的原句为: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 •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 • • • •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意思不变。 1、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舞台不可能不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不可能,不)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小学语文】陈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肯定句等句子9种变换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陈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肯定句等句子9种变换练习(附答案)

【】陈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肯定句等句子9种变换练习(附答案)句子变换练习9类(1)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2)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少先队员难道不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吗?(3)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同学们把一项任务交给我。

姐姐把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我。

陈医生把孩子的病看好了。

(4)把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人们的衣服被濛濛细雨淋湿了。

(5)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6)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野外活动,她必须参加。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他指给您看。

(向秦王转述)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他指给秦王看。

(向他人转述)(7)按要求改写句子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句式训练大全(陈述句 反问句 转述句 双重否定句 病句 仿写)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句式训练大全(陈述句 反问句 转述句 双重否定句 病句 仿写)

五年级期末专项复习句式训练班别:姓名:学号:一、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1.不劳动,连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2.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3.费奥多罗夫真是一个细细观察不断探索的孩子。

二、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1. 蜻蜓飞得这么快,哪里会追得上?2.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3.我如今寻了这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4. 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5.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6.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三、将下面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船长大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2.孙膑对田忌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3.总理站了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下午还要参加活动。

你也回去睡觉吧。

”4.黛玉笑道:“把咱们的风筝拿出来,也放放晦气。

”5.病人脸色苍白,对着沃克医生勉励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6.刷子李笑着对曹小三说:“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7.酒家道:“你看么!我是一片好心,反做恶意,倒落得你恁地说。

”四、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1.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3.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一定要开凿隧道。

4.假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

5.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6.每一个去西安旅游的外国人,肯定都会去看一看秦兵马俑这一壮丽奇观。

五、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2.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3.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4.他这样做虽然有点过分,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只要……就……既然……就……只有……才……无论……都……哪怕……也……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即使……也……不管……都……如果……就……(1)你()知道错了,()应该改正。

句子改写练习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句子改写练习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4、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 5、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6、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
劳动的结晶吗? 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 的结晶。
7、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8、
4.

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可爱的小女孩怎么不是我的好朋友呢?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 记。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 记呢?
5.
6、 坡度这么大,火车 方法:
1、否定原句:没“不”加“不”,有
“不”减“不”。 2、减“难道……吗”或“怎么……呢” 3、把“?”改成“。” 4、改完后读一读。
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
爱的小燕子吗? 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 小燕子。 2、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没有知识。 3、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 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 放的花蕾。
四、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
1、把“必须”“一定”等改成表示双重否定
的词“不得不”“不会不”
2、改完后读一读。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楚王不得不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我们不得不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3、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飞向遥远的地方,不得不和爸爸妈妈商量商 量。 4、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星期天,我们不能不去看排球赛。

缩句、双重否定句、反问陈述句

缩句、双重否定句、反问陈述句

缩句练习1、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雪白的小兔在田野里飞快地跑来跑去。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用力地做广播体操。

9、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在这棵树上做窝。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

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反问句变陈述句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陈述句变成反问句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刺猬缩成一团。

2、桑娜补帆。

3、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长城。

4、工程是奇迹。

5、小兔跑来跑去。

6、老人见到天安门。

7、脸上露出笑容。

8、学生做广播体操。

9、沙地上种着西瓜。

10、鸟做窝。

11、小螃蟹挥舞着钳子。

12、小鸟发出鸣叫。

13、雪花飘落。

14、民工撒下盐巴。

15、气球飘向天空16、这是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柳丝。

缩句、改反问句、陈述句、双重否定句——五年级下册

缩句、改反问句、陈述句、双重否定句——五年级下册

(5)改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1、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 秦国。” 2、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 主持。” 3、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 酒给我吃?” 4、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 军吗?” 5、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 答答的。”
(6)把句子改为“把”字句。
(10)把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
1、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 赛. 2、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不能 不叫人为难. 3、红四团的战士们不得不抢在敌人 前面赶到泸定桥. 4、这件事不应当不是事实.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 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 更准确。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5、 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 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五、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 四道数学题。
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 新的儿童公园。
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 年比一年进步。
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 风中迎风飘扬。
7、 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 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8、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 识和写作水平。
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 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 我们所以要虚心听。
7、 太阳升起来。(扩句) 8、 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 赵国去。(换成反问句)
9、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换成陈述句)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有答案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有答案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有答案他要去补习。

(双重否定句)他不可以不去补习.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你明天不来上学。

他要去看书。

(双重否定句)他不得不去看书。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被字句:饭被你吃了.把字句:你把饭吃了.否定句:你没吃饭..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

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

句式的转换: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感叹句。

例子:反问句: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陈述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感叹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3、不好好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能不闻不问吗?5、犯了错误,但是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6、我们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7、没有爸爸采大赛的成功吗?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10、大家都是朋友,这样做应该吗?11、父母辛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该伤他们的心吗?二、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我把作业做完了。

2、农民伯伯把果园里的果子摘下来了。

三、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比喻句填空,看谁写得最美。

1、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悬挂在天空。

2、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3、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4、洁白的云朵像一样,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5、美丽的西湖多么平静,就像一块6、星星犹如在夜空中闪烁。

7、小姑娘的心灵像一样纯洁。

8、春天就是一位,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9、母亲真像,让我心中充满了幸福。

10、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11、一到夜晚,整个长沙就成了。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以下是“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例子:反问句:
1.难道你不认为这南国的树很美丽吗?
2.难道这南国的树不美丽吗?
3.难道你不觉得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令人惊叹吗?
4.难道你不认为这南国的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吗?
5.难道这南国的树不让你感到心旷神怡吗?
双重否定句:
1.这并非不美丽的南国的树。

2.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并非不引人注目。

3.这南国的树并非不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并非不让人感到惊叹。

5.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并非不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反问句:难道你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陈述句:你认为有这样一回事。

双重否定句:你不是不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2.反问句:你难道一点怜悯心也没有吗?
陈述句:你有一点怜悯心。

双重否定句:你不是不没有一点怜悯心。

3.反问句: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
陈述句: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双重否定句:我们不能不言而无信。

4.反问句: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陈述句:杭州的西湖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双重否定句:杭州的西湖不是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5.反问句:不学习怎会有收获?
陈述句:不学习不会有收获。

双重否定句:不学习无不会有收获。

6.反问句:你难道没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吗?
陈述句:我听说过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双重否定句:我不是没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7. 反问句:难道每个人都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吗?
陈述句: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双重否定句:人们不会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8.反问句:难道字典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陈述句: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双重否定句:字典怎么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呢?
9.反问句:难道詹天佑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吗?
陈述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双重否定句:詹天佑不能不算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反问句: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陈述句:那条街很热闹。

双重否定句:那条街不是不热闹。

11.反问句: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陈述句: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双重否定句:雷锋精神无不会过时的。

12.反问句: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会不羞愧呢?
陈述句:彼得读着这份账单,会羞愧的。

双重否定句:彼得读着这份账单,不会不羞愧。

13.反问句:难道翠鸟背上的羽毛不像浅绿色的外衣吗?
陈述句:翠鸟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双重否定句:翠鸟背上的羽毛不是不像浅绿色的外衣。

14.反问句: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难道敢吱声吗?
陈述句: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双重否定句: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没有一个不低下头,谁也不敢吱声。

15.反问句:难道你没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
陈述句: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双重否定句:我不是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16.反问句:你难道没有爸妈吗?
陈述句:我有爸妈。

双重否定句:我不是不没有爸妈、
17.反问句:他难道不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吗?
陈述句:他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

双重否定句:他不会不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

18.反问句:难道你家里没有电脑吗?
陈述句:我家里有电脑。

双重否定句:我家里不是不没有电脑。

19.反问句:雷锋的事迹,难道不能使我们感动吗?
陈述句:雷锋的事迹,能使我们感动。

双重否定句:雷锋的事迹,不能不使我们感动。

20.反问句:小妹妹这样的乖巧,我们难道不能喜欢她吗?
陈述句:小妹妹这样的乖巧,我们能喜欢她。

双重否定句:小妹妹这样的乖巧,我们不能不喜欢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