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重计算方法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1]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个以后,再算克重就容易的多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说一下弹力面料: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1=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简化后的算法:梭织无弹面料: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0.065/纱支(kg)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0.065/纱支(kg)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纺织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纺织面料克重为什么不足?面料克重的计算方法有那些?
面料克重克重丨纺织品的“克重”是指在一个标准的计量单位项下,以克的重量单位的多少为计量标准。
例如丨例如1平方米布的克重是200克,表示为:200G/M2等等。
单位丨纺织品的“克重”是一个重量单位。
面料克重不足八大原因:①原纱采购的时候纱线偏细,比如说40支实际测量只有41支纱。
②回潮率不足。
经过印染加工的面料,烘干时水分损失很多,而面料的规格是指标准回潮率下的克重。
所以,当天气干燥、经过烘干的布匹没有充分回潮下,克重也会不足,特别是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偏差会非常大。
③原纱在织造的过程中磨损较大,会导致过多的毛羽脱落导致纱织变细而导致克重偏低。
④在染色过程中重新染色会导致纱线损耗大而导致纱织变细。
⑤在烧毛过程中,烧毛火力过大导致布面过干,退浆时候纱线受损导致变细。
⑥丝光时候烧碱对于纱线的损伤。
⑦抓毛,磨毛整理对于布面的损伤。
⑧最后就是密度未达到工艺要求。
没按规格生产,纬密、经密不足。
面料克重的计算方法有那些呢?色织面料克重的计算方法介绍公式之前,请大家熟记以下常数或者换算公式,这些常数对于后面的计算公式非常重要。
1)一个常数:23.52)长丝D换算成英支S的公式:5315/D = S3) 盎司每平方码(OZ) * 33.9 = 克每平方米(GSM)4) 氨纶包芯纱的氨纶弹力丝在核算克重时可以忽略不计,如40S+40D 可以按照40S计算5)氨纶弹力长丝中的弹力丝在核算克重时按照33.3%计算,例如40D+20D锦纶包氨弹力长丝换算成英支为5315/(40D+20D/3)=113.9S下面介绍计算克重的公式:克重(GSM)= (经纱密度/经纱支数+ 纬纱密度/纬纱支数)* 23.5我们按照以上的公式,举例说明一下:例一: 100%棉40S*40S/120*80 57/58"克重=(120/40 +80/40) * 23.5 ≈ 117GSM例二:100%棉40S+40S*32S/2/110*50 57/58"克重=(110/40 +50/16) * 23.5 ≈ 138GSM*备注:32S/2股线可以直接换算成16S单纱。
披萨配料克重计算公式
披萨配料克重计算公式披萨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它可以搭配各种不同的配料,从芝士和番茄酱到意大利香肠和蔬菜,每种配料都能为披萨增添独特的风味。
在制作披萨时,了解每种配料的克重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确保每份披萨都能保持一致的口感和味道。
为了帮助厨师们更好地计算披萨配料的克重,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来进行计算:披萨配料克重 = 披萨直径披萨直径配料密度配料厚度π / 4。
在这个公式中,披萨直径是指披萨的直径,配料密度是指每种配料的密度,配料厚度是指每种配料在披萨上的厚度,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计算一份直径为12英寸的披萨上面的芝士克重。
假设芝士的密度为0.3克/立方厘米,而芝士的厚度为0.5厘米。
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上面的公式来进行计算:芝士克重 = 12 12 0.3 0.5 3.14159 / 4 = 113.1克。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在这个12英寸的披萨上面,芝士的克重约为113.1克。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根据披萨的直径和配料的密度和厚度来计算出每种配料在披萨上的克重,从而确保每份披萨都能保持一致的口感和味道。
当然,这个公式只是一个简化的计算方法,实际制作披萨时可能会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比如配料的摆放方式、烤箱的温度和时间等等。
但是,通过这个公式,我们至少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估算,从而更好地控制披萨的质量和口感。
除了芝士之外,其他的配料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来计算其克重。
比如,如果我们想计算在同样的12英寸披萨上面意大利香肠的克重,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来进行计算:意大利香肠克重 = 12 12 0.4 0.3 3.14159 / 4 = 135.7克。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在这个12英寸的披萨上面,意大利香肠的克重约为135.7克。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根据披萨的直径和配料的密度和厚度来计算出每种配料在披萨上的克重,从而确保每份披萨都能保持一致的口感和味道。
除了计算披萨配料的克重,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进行一些其他的计算。
印染 克重 长度 换算标准
印染克重长度换算标准
印染克重、长度换算是印染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印染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对印染克重、长度换算标准的500字介绍:
印染克重换算标准:
印染克重是指单位面积的布料重量,通常以克/平方米(g/m²)表示。
在印染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需要对布料的克重进行精确控制。
根据印染行业的标准,布料的克重换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克重= (布料密度× 纱线密度× 纱线号数) / (织物密度× 织物组织)
其中,布料密度、纱线密度、纱线号数、织物密度和织物组织都是已知参数,可以根据具体的布料类型和生产工艺进行确定。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精确计算出不同布料的克重,从而实现对印染产品的质量控制。
印染长度换算标准:
印染长度是指布料在经过印染加工后的长度,通常以米(m)为单位表示。
在印染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需要对布料的长度进行精确控制。
根据印染行业的标准,布料的长度换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长度= (布料宽度× 织物组织× 织物密度) / (纱线号数× 纱线密度)
其中,布料宽度、织物组织、织物密度、纱线号数和纱线密度都是已知参数,可以根据具体的布料类型和生产工艺进行确定。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精确计算出不同布料的长度,从而实现对印染产品的质量控制。
总之,印染克重和长度换算是印染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采用标准的换算公式和精确的控制参数,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印染产品生产。
克重计算公式大全
克重计算公式大全一、纸张克重计算。
1. 基础公式。
- 纸张克重(g/m²)=纸张重量(g)÷纸张面积(m²)- 例如:一张纸的重量为5g,其面积为0.01m²,那么克重 = 5÷0.01 = 500g/m ²。
2. 已知纸张定量(克重)和面积求重量。
- 纸张重量(g)=纸张克重(g/m²)×纸张面积(m²)- 例如:纸张克重为80g/m²,纸张面积为0.5m²,则纸张重量 = 80×0.5 = 40g。
3. 已知纸张重量和克重求面积。
- 纸张面积(m²)=纸张重量(g)÷纸张克重(g/m²)- 例如:纸张重量为100g,克重为50g/m²,则纸张面积 = 100÷50 = 2m²。
二、织物克重计算。
1. 平方米克重计算(圆形取样法)- 对于织物,若采用圆形取样器取样。
- 首先测量圆形试样的直径(d,单位:cm),其面积S = π×(d/2)²(单位:cm²),换算成m²为S'=S×10⁻⁴。
- 然后称取圆形试样的重量(m,单位:g)。
- 织物平方米克重(g/m²)=m/S'- 例如:圆形试样直径为10cm,重量为2g。
则S = 3.14×(10/2)² = 78.5cm ²,S'=78.5×10⁻⁴m²。
克重 = 2÷(78.5×10⁻⁴)≈255g/m²。
2. 长方形取样法。
- 若织物取样为长方形,长为a(cm),宽为b(cm),面积S = a×b(cm ²),换算成m²为S' = S×10⁻⁴。
- 称取长方形试样重量为m(g)。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1]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个以后,再算克重就容易的多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说一下弹力面料: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简化后的算法:梭织无弹面料: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纱支(kg)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纱支(kg)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纺织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针织成品克重的计算公式
针织成品克重的计算公式针织成品的克重是指单位面积的织物重量,通常以克/平方米或盎司/平方码来表示。
计算针织成品的克重对于纺织行业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和成本。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针织成品克重的计算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针织成品的克重是如何计算的。
针织成品的克重取决于织物的密度和原料的线密度。
织物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针数,通常以每英寸针数(SPI)或每厘米针数(CPI)来表示。
原料的线密度是指原料的线条数量,通常以支数(Ne)来表示。
通过这两个参数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针织成品的克重。
针织成品的克重计算公式如下:克重(g/m²)= (线密度(支数)×织物密度(针数)×线条重量(g/m))/ 1000。
其中,线条重量是指单位长度的原料重量,通常以克/米或盎司/码来表示。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原料的线密度和织物的密度来计算针织成品的克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演示针织成品克重的计算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种原料的线密度为30支,织物的密度为20针每英寸,线条重量为0.05g/m。
我们可以使用上面的公式来计算针织成品的克重:克重(g/m²)= (30支× 20针/英寸× 0.05g/m)/ 1000 = 30g/m²。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原料的线密度和织物的密度,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针织成品的克重。
除了上面提到的计算公式,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针织成品的克重。
例如,织物的松紧度、纱线的粗细度、织物的厚度等都会对针织成品的克重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针织成品的克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成本。
通过上面介绍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针织成品的克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克重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克重计算公式
克重计算公式
克重计算公式:W=mg
其中W为重量,m为质量,g为自由落体加速度,于地球表面约为9.8m/s²,其值较重力加速度少0.034m/s²。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微克(ug)、毫克(mg)、克(g)、千克(kg)、吨(t)等。
重量的介绍
在地球表面附近我们可近似地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G=mg是恒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是处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还是作加速、减速运动,它所受到的重力之值是不变的,然而物体的重量是可以改变的,是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变力。
当物体向上或向下作加速运动时,物体的重量就会出现增大或减小,这种现象称为物体的“超重”或“失重”。
当物体以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之值向下自由落下时,物体就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时物体的重量为零。
而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不会为零的。
家纺克重计算公式
家纺克重计算公式家纺克重是指单位面积的家纺产品的重量,通常以克/平方米(gsm)来表示。
在家纺行业中,克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因此,了解家纺克重的计算公式对于家纺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家纺克重计算公式通常是指根据家纺产品的原材料和工艺来计算其单位面积的重量。
在家纺行业中,常见的家纺产品包括床上用品、毛巾、窗帘、地毯等。
不同的家纺产品由于其不同的用途和材质,其克重计算公式也会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床上用品的克重计算公式。
床上用品通常包括被套、床单、枕套等产品。
其克重计算公式为,克重 = (纱线克重×织物密度×织物宽度)÷ 10000。
其中,纱线克重是指纱线的单位长度的重量,通常以克/米(g/m)来表示;织物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的织物纱线数,通常以根/厘米(ends/cm)来表示;织物宽度是指织物的宽度,通常以厘米(cm)来表示。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床上用品的克重,从而了解其质量和价格。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毛巾的克重计算公式。
毛巾是一种用于擦拭身体的家纺产品,其克重计算公式为,克重 = (纱线克重×织物密度×织物宽度×织物长度)÷ 1000000。
其中,纱线克重、织物密度和织物宽度的含义与床上用品相同,织物长度是指织物的长度,通常以米(m)来表示。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毛巾的克重,从而了解其吸水性和舒适度。
除此之外,窗帘和地毯的克重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窗帘是一种用于遮挡阳光和装饰家居的家纺产品,其克重计算公式为,克重 = (纱线克重×纱线密度×窗帘宽度×窗帘长度)÷ 1000000。
其中,纱线克重和纱线密度的含义与前面的公式相同,窗帘宽度和窗帘长度分别是指窗帘的宽度和长度,通常以米(m)来表示。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窗帘的克重,从而了解其遮光性和装饰效果。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1]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1]-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个以后,再算克重就容易的多了。
举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说一下弹力面料: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简化后的算法:梭织无弹面料: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纱支(kg)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纱支(kg)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纺织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经纱克重的计算公式
经纱克重的计算公式在纺织行业中,经纱克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织物的质量和成本。
经纱克重的计算公式是纺织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经纱克重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经纱克重是指单位长度的经纱的重量,通常以克每米(g/m)或克每码(g/yd)来表示。
经纱克重的计算公式如下:经纱克重(g/m)= 经纱线密度(支数)×经纱每股纱线克重(Tex值)×1000。
其中,经纱线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的经纱股数,通常以支数(Ne)来表示;经纱每股纱线克重是指每股经纱的重量,通常以Tex值来表示。
通过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任意经纱的克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演示如何使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假设某种经纱的线密度为40支,每股纱线的Tex值为25,那么它的克重应该是多少呢?根据上面的公式,经纱克重(g/m)= 40支× 25Tex × 1000 = 1000g/m。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这种经纱的克重了。
经纱克重的计算公式在纺织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生产部门准确地控制原材料的使用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它可以帮助质量部门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最后,它还可以帮助销售部门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除了上面介绍的基本计算公式外,经纱克重的计算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例如,如果经纱的Tex值是以每公斤(g/km)来表示的,那么在计算克重时需要将Tex值除以1000。
另外,有些纺织厂在生产中还会使用其他单位来表示经纱克重,如克每码(g/yd)或盎司每码(oz/yd),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位换算。
总之,经纱克重的计算公式是纺织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任意经纱的克重,从而帮助生产部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帮助质量部门进行质量控制,帮助销售部门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印染 克重 长度 换算标准
印染克重长度换算标准印染克重和长度的换算标准是指在印染行业中,用于计算和描述面料厚度和长度的一套标准。
在印染过程中,面料的克重和长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们直接影响到印染效果和成本。
因此,印染行业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换算标准,以便各个环节都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指标。
克重是指单位面积的面料质量,一般以克/平方米(g/m^2)或克/平方码(g/yd^2)来表示。
换算克重的标准如下:1克/平方米≈ 0.298克/平方码1克/平方码≈ 3.342克/平方米克重的计算方法是将所需单位的质量(克)除以面料的面积(平方米或平方码),得到单位面积的质量。
例如,一块宽度为1.5米、长度为2米的面料质量为300克,那么它的克重就是:克重(g/m^2)= 300克/ (1.5米* 2米)= 100 g/m^2长度是指面料的线性尺寸,一般以米(m)或码(yd)来表示。
换算长度的标准如下:1米≈ 1.093码1码≈ 0.9144米长度的计算方法是将面料的线性尺寸直接转换为所需单位(米或码)。
例如,一个长为3米的面料,可以换算成码:长度(yd)= 3米* 1.093 = 3.279 yd在实际的印染生产中,克重和长度的换算标准非常重要。
比如,一个面料供应商需要提供400克/平方码的面料给一个印染厂,那么供应商就需要计算出对应的克重,并确保面料的质量达到要求。
另外,如果一个印染厂需要生产1000米的面料,那么他们也需要按照长度的换算标准,计算出需要购买的面料数量。
除了克重和长度的换算标准,印染行业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标。
比如,印花面料的颜色深浅可以通过颜色深度来表示,一般以百分比来计算。
另外,印染生产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术语和计量单位,比如剪裁损耗率、染色加料率等,它们都是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和计量印染行业的各个环节。
总之,印染克重和长度的换算标准在印染行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统一和规范面料质量和尺寸的描述,方便各个环节进行沟通和合作。
计算公式
双灰毫米计算克重:例如:1.5mm=1.5mm÷0.153*1000=980g张价与吨价公式:长*宽*克重*吨价=张价张价÷长÷宽÷克重=吨价例如: 0.787*1.092*0.4*7.5=2.5782.578÷0.787÷1.092÷0.4=7.4991Y=0.9144米001A 45g 72"电脑纸6.5" 25kg(25kg-3kg)÷72"(1.83米)÷0.045÷0.9144米=292Y130g 47"鸡皮纸6.5" 15kg(15kg-2kg)÷47"(1.194米)÷0.130÷0.9144=91Y长*宽*克重÷1000=重量2.03米*300米*45g÷1000=27.4kg+4kg(纸筒)=31.4kg重量÷克重÷宽度*1000=米(长度)27.4kg÷45g÷2.03米*1000=299.9米封箱胶的平方算:长*宽*单价例如:50Y*72mm*3.38=(50Y*0.914)*0.072*3.383.38÷45.7÷0.072=1.027元/个纸管:内径+厚度*厚度*P*比重*长度=公斤例如:厚度1.5mm*直径3.5mm*长度1200mm0.035+0.0015*0.0015*3.14159*850*1.2=0.175纸管单价:公斤*单价例如:0.175*3=0.525元/支长*宽*克重*0.5*令数÷1000=吨位例如:250g太阳粉灰35"*43" 50令0.889*1.092*250g*0.5*50÷1000=6.067425吨PE 平口胶袋单价:长*宽*厚度*比重(2.63)*单价÷2.2046拷贝纸重量:长*宽*克重*350(张数)拷贝纸每张单价:长*宽*克重*吨价=每张价格例如:0.74*1.04*0.017*8.3=0.1085胶膜的重量:厚度*宽*长*0.406÷2.2÷2=重量胶膜的公式:厚度*宽度*1米*0.406÷2.2046例如:PO 0.035*115cm筒料 35kg/卷(1)0.035*115*100(米)*0.406÷2.2046=74kg 是1000米的重量 74kg*0.47=34.8kg 卷的重量35kg÷0.074=472米 一卷的米数(2)1000米÷74kg*35kg=472米例 PO 0.04*2.8m 长度:1500米 算重量0.04*140*100*0.406÷2.2*1.5=155kg厚度*宽*1米*0.406÷2.2*长度菲仔:长*宽*克重*每箱/页*每吨/单价*耗材(1.08)+纸箱=每箱单价例如:100g白牛皮印刷9.5"*10"1/4(1000)0.241*0.254*1000*0.9*1.08+3=65.5+印刷费(10-15)(长*宽)*m2/单价=多少钱/平方例如:长:20" 宽:30" 单价:2.5元/平方米50.8*76.2*2.5÷10000=0.96774*500=487平方米(长*宽)*克重=重量例如:长:20" 宽:30" 克重:65g50.8*76.2*65g=0.25胶片张数价格的公式:长度*宽度*厚度*1.36*单价例如:厚度1.5mm 长度:1.8m 宽度:0.915m重量:1.8*0.915*1.5*1.36=3.36*14元/公斤=47元/张原纸破损公式:R 2-(R 2-r 2)R2半径2-(半径2-破损半径2) 半径2370mm 2-(370mm-30mm)2370mm2136900-115600正度=31"*43"=0.787mm*1.092mm大度=35"*47"=0.889*1.194mm *重量*重量=破损重量*700kg =破损重量*700=108.92kg136900。
海绵的克重计算公式
海绵的克重计算公式海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清洁、吸水、隔音等领域。
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海绵的克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海绵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了解海绵的克重计算公式对于生产和使用海绵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海绵的克重是指单位面积的海绵的重量,通常以克每平方米(g/m2)或克每立方厘米(g/cm3)来表示。
计算海绵的克重需要知道海绵的密度和厚度,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海绵的克重计算公式。
海绵的克重计算公式为,克重 = 密度×厚度。
其中,密度是指海绵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以克每立方厘米(g/cm3)来表示。
厚度是指海绵的厚度,通常以厘米(cm)来表示。
通过这个简单的公式,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海绵的克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海绵的密度和厚度来选择合适的海绵克重,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比如,对于清洁海绵来说,我们通常会选择克重较大的海绵,以提高清洁效果;而对于吸水海绵来说,我们通常会选择克重较小的海绵,以提高吸水速度。
此外,海绵的克重还与其材料和制造工艺有关。
不同材料和不同制造工艺的海绵,其密度和厚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海绵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除了海绵的克重计算公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计算海绵的克重。
比如,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海绵的重量,再通过测量海绵的面积和厚度来计算出海绵的克重。
另外,一些专业的测量仪器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海绵的克重。
总之,海绵的克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海绵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了解海绵的克重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海绵,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沉底铅块克重计算公式
沉底铅块克重计算公式在海洋工程和船舶建造中,沉底铅块是一种常见的重量材料,用于调整船舶的平衡和稳定性。
在设计和制造沉底铅块时,需要准确计算其重量,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船舶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沉底铅块克重计算公式,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方法。
一、沉底铅块克重计算公式。
沉底铅块的重量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W = V ×ρ。
其中,W表示沉底铅块的重量,单位为千克;V表示沉底铅块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ρ表示铅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铅的密度通常为11.34克/立方厘米,可以转换为11340千克/立方米。
因此,沉底铅块的重量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W = V × 11340。
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准确计算出沉底铅块的重量,以便在船舶设计和建造中使用。
二、沉底铅块克重计算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沉底铅块克重计算公式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进行说明。
假设需要制造一个沉底铅块,其尺寸为1米×1米×1米。
那么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该沉底铅块的重量为:W = 1 × 1 × 1 × 11340 = 11340千克。
这意味着,这个尺寸的沉底铅块将有11340千克的重量,可以用于调整船舶的平衡和稳定性。
三、沉底铅块克重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沉底铅块的重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沉底铅块的尺寸,首先需要确定沉底铅块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以便计算出其体积。
2. 计算沉底铅块的体积,通过将沉底铅块的尺寸代入体积计算公式中,可以得出其体积。
3. 使用密度计算公式计算重量,将沉底铅块的体积代入密度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出其重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铅的密度可能会因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密度进行修正。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沉底铅块的形状和表面处理等因素对重量的影响。
四、沉底铅块克重计算的意义。
沉底铅块的重量对船舶的平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
简化后的算法:
梭织无弹面料:
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0.065/纱支(kg)
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0.065/纱支(kg)
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
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
我这里有关于化纤面料的算法,供大家参考!
面料克重=经纱克重+纬纱克重
经纱克重=头份*丹尼数*缩率/9000
纬纱克重=(幅宽+弃边丝损耗量)*下机纬密*丹尼数/9000
计算公式:
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
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
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1=108克
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
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
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
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
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