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题(说明: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叨天(dāo)恓惶(qīhuáng)夤缘(yín)相濡以沫(r ú)B、戕灭(qiāng)聒噪(guō)戏谑(xuè)蜚声国际(f ēi)C、夙昔(sù)衣袂(jué)云翳(yì)含情脉脉(màim ài)D、亘古(gèn)熨帖(yù)桎梏(gù)烟波浩淼(miǎo)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他的外表整洁和内心有条理是一致的,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过烦燥不安的表情。
B、纵观世界文学,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免。
C、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辨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D、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B、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
C、据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能发现一只这样的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希为贵。
”D、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耿耿于怀的家。
B、仿古建筑虽然也是雕梁画栋、黄瓦红墙,但是缺少基本的古建筑常识,不伦不类,令人贻笑大方。
C、这老爷子对今天的一切都看不顺眼,成天慨叹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D、当一名人质实在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三暮四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语文期中试题第I 卷(选择题,共18 分)注: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第I 卷涂在机读卡上,第II 卷做在答题卷上。
一、(每小题 2 分,共计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A.寥廓(kuò)拊心(fǔ)峥嵘(zhēng)游说(shuì)B.漫溯(sù)执拗(niù)长篙(gāo)青荇(xìng)C.瞩目(zhǔ)提防(dī)吮吸(shǔn)雏菊(chú)D.窒息(zhì)创伤(chuàng)褴褛(làn)弄堂(lò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没错别字的一项A.和蔼谄媚打瞌睡横七竖八B.气概纳粹紫金花一鼓作气C.沧桑颠峰包身契不假思索D.嫦蛾吉祥通信网蜚声中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清清ft溪,森森古柏,佛塔巍巍,钟磬悠悠,深ft中的这一座古刹,真是个去处。
⑵大千居士的《庐ft图》烟云满纸,莽莽苍苍,水墨潇洒不羁。
⑶袁宏道、归有光这一派作家的随笔小品一代圣人立言的载道之文,书写自我的性灵之作。
A.清闲运用不仅是/而且是B.清静应用不仅是/而且是C.清静运用不是/而是D.清闲应用不是/而是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试卷第一卷(30分)1、下列划线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嫉妒(jí) 怜悯(mǐn)脑髓(suí) 分崩离析(xī)B、譬如(pì) 扭不过(niù) 奇迹(jì) 苍劲有力(jìn)C、裹挟(xié) 混沌(hùn) 荒谬(miù) 锱铢必较(zī)D、潜在(qiǎn)胚胎(pēi)逻辑(jí) 畏葸不前(xǐ、2.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着人们的行为习俗:着人们的情感抒发:着人们的审美趣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支配制约控制规定左右悬置B.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悬置C.制约左右控制支配悬置规定D.支配制约左右控制悬置规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C.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福娃”的色彩与设计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是北京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有关专家认为:“十美十丑”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对于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北京高一(上)期中语文(答案在最后)(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酩.酊míng牛虻.méng嘀.咕dí刚劲.jìnB.挟.持xié枸.杞gǒu倾轧.yà瓜蔓.wànC.混淆.xiáo叶.韵xié遂.心suí模.样móD.酗.酒xù扒.窃bā亚.洲yǎ弄.堂lò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搽.粉chá拂.袖fú誊.印téng浩浩汤.汤shāngB.澎湃.pài凫.水fú髀.骨bì金蝉脱壳.qiàoC.簸.箕bò滂.沱páng挨.打āi风雨如晦.huìD.恫吓.hè笤.帚tiáo雪霰.xiàn战乱频仍.ré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振耳欲聋小恩小惠涵洞幅射B.姗姗来迟歌舞声平摩挲霄夜C.契而不舍工于心计肆业恳托D.前仆后继无坚不摧部署帐篷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2分)A.破釜沉舟合盘托出珠联璧合穷兵渎武B.按步就班当仁不让呕心沥血不径而走C.首曲一指群贤必至谈笑风声反弋一击D.铤而走险鞭辟入理竭泽而鱼如雷贯耳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除夕将至,小明终于买到回家的车票了,虽然是站票,但聊胜于无....。
B.这些珍贵的测绘资料在普通人眼里不名一文....,不过是论斤卖的废纸。
C.运动会上,我们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同学们纷纷弹冠相庆....。
D.小李犯的错误不足为训....,不用过多批评,提醒他下次注意细节即可。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的是(2分)A.律诗对平仄、押韵、对仗等均有严格要求,四联当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物通讯是以报道新闻人物事迹或活动,展示人物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类型。
它对人物形象美和作品的语言美有着较高的审美要求。
②人物通讯要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
③人物通讯的形象美与作者能否正确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密切相关。
季水河先生在《新闻美学》中曾明确指出,新闻事实本身也含有形象之意,因为事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社会生活中,既没有离开事实的人物,也没有离开人物的事实。
新闻作品报道事实也好,描写人物也好,都是不能将人和事截然分开。
写人必叙事,叙事必写人。
新闻事实是新闻形象的基础,成功的新闻作品,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都不是抽象的,都是以大量事实为基础去塑造形象的。
④要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塑造新闻人物形象。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层人物,都会在不同方面体现出特殊的社会影响,他们身上也有着不同的新闻价值,因此根据人物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来选取的新闻事件,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件,必须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例如描写医学界名人的一篇人物通讯《多重角色王宁生》,这是《人民日报》上的一篇人物专访,全文主要介绍了王宁生作为医学界重要人物对于其工作领域的贡献,文章的开头部分这样写道:“王宁生在中医药学界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三次归国记’:第一次回国他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第二次他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第三次,他拒绝了德国国家药检所对他发出的正式邀请……其实,在三次归国记后还有一个尾声。
王宁生的妻子宓穗卿教授也曾留学澳大利亚,也能在澳大利亚获得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王教授回国后打电话给妻子,两人在电话里承诺,选择回国,永不后悔。
于是宓教授也回到了祖国,现从事生化药物研究。
”作者记叙王宁生教授的三次归国记并强调妻子跟随归国这一事例,体现了王宁生的报国情怀以及对自己从事的医学事业的热爱,他和妻子在电话里的承诺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医学工作者回国创业的决心。
(完整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语文期中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18 分)注: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
试卷分第I 卷和第 II卷,第I卷涂在机读卡上,第 II卷做在答题卷上。
一、 ( 每小题 2 分, 共计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A .寥廓( kuò).B.漫溯( sù).C.瞩目( zhǔ).D.窒息( zhì).拊心( fǔ).执拗( niù).提防( dī).创伤( chuàng).峥嵘( zhēng).长篙( gāo).吮吸( shǔn).褴褛( làn).游说( shuì).青荇(xìng).雏菊( chú).弄堂( lò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没错别字的一项A .和蔼谄媚打瞌睡横七竖八B.气概纳粹紫金花一鼓作气C.沧桑颠峰包身契不假思索D.嫦蛾吉祥通信网蜚声中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清清山溪,森森古柏,佛塔巍巍,钟磬悠悠,深山中的这一座古刹,真是个去处。
⑵大千居士的《庐山图》烟云满纸,莽莽苍苍,水墨潇洒不羁。
⑶袁宏道、归有光这一派作家的随笔小品一代圣人立言的载道之文,书写自我的性灵之作。
A .清闲运用不仅是 /而且是B.清静应用不仅是 /而且是C.清静运用不是 /而是D.清闲应用不是/而是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A .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力。
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阳光从很高的地方倾泻下来,我独自坐在草地上,望着那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
我的童年是在这片麦田边度过的,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麦田里捉迷藏,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看着那一片片麦浪随风摇曳。
夏天,麦田里的蝴蝶翩翩起舞,吸引着我们追逐嬉戏;秋天,麦穗金黄,我们便跟着大人一起收割,体验着丰收的喜悦。
那些日子,我们从未想过未来,只知道快乐地活在当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长大,离开了这片熟悉的麦田。
各自奔赴了不同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每当节假日,我们都会回到这里,寻找那逝去的童年时光。
如今,我独自一人来到这里,看着那一片片麦田,心中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陪伴我成长的小伙伴们。
他们如今都过得怎么样呢?是否也像我一样,时常想起那些美好的回忆?【乙】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和小伙伴们已经毕业多年。
各自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
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始终没有忘记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
每当我们聚会时,总会聊起那些在麦田里的日子。
那时候,我们相互陪伴,共同成长,一起度过了无数难忘的时光。
而如今,我们各自为了生活而忙碌,那些美好的回忆似乎已经渐渐淡去。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得知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我的一个好朋友因为一场意外,永远地离开了我。
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麦田边的夏天,我们一起嬉戏的场景浮现在眼前。
我意识到,那些美好的时光是多么珍贵,我们不应该忘记它们。
于是,我决定用文字记录下那些美好的回忆,让它们永远留在心中。
我希望,当我再次回到麦田边时,能够找到那些曾经的欢笑,感受到那份纯真的友谊。
阅读上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作者坐在草地上,看着那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心情忧伤,是因为离开家乡多年。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2023-2024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
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律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
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8分)注: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涂在机读卡上,第II卷做在答题卷上。
一、(每小题2分,共计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A.寥廓(kuò)拊心(fǔ)峥嵘(zhēng)游说(shuì)....B.漫溯(sù)执拗(niù)长篙(gāo)青荇(xìng)....C.瞩目(zhǔ)提防(dī)吮吸(shǔn)雏菊(chú)....D.窒息(zhì)创伤(chuàng)褴褛(làn)弄堂(lò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没错别字的一项A.和蔼谄媚打瞌睡横七竖八B.气概纳粹紫金花一鼓作气C.沧桑颠峰包身契不假思索D.嫦蛾吉祥通信网蜚声中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清清山溪,森森古柏,佛塔巍巍,钟磬悠悠,深山中的这一座古刹,真是个去处。
⑵大千居士的《庐山图》烟云满纸,莽莽苍苍,水墨潇洒不羁。
⑶袁宏道、归有光这一派作家的随笔小品一代圣人立言的载道之文,书写自我的性灵之作。
A.清闲运用不仅是/而且是B.清静应用不仅是/而且是C.清静运用不是/而是D.清闲应用不是/而是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B.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C.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
D.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于古典诗歌。
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全书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叙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D.司马迁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
二.(每小题2分,共计6分.)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7-9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①“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谓项王曰: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天之亡我,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
所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若非吾故人乎?”马童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②”“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面之乃自刎而死。
:整船靠岸。
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
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注:①檥(yǐ倚)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壁:筑壁垒 A.项王军壁垓下.兵:兵器.持短兵接战 B.被:受.项王身亦被C十余创.我头千金.吾闻汉购购:购买D.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西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A.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为乐,请以剑舞②军中无以B.①汉军至,无以渡....?”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②乃自刎而死D.①乃令骑皆下马步行...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两项是 9 (毛泽东)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杜牧)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中原一败势难回。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将士虽在,谁还愿意和你接着干啊照)李清照《夏日绝句》认为项羽是有傲气,宁死不(李清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屈、铮铮铁骨的一条汉子,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①③ D.③④.①② B.②④ C.A第Ⅱ卷(共82分)三、(19分)10.翻译下面短文中画线和课文中的句子。
(8分)陶公侃少时,作鱼梁吏。
尝以坩(土罐)鮓(鱼干)饷母。
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世说新语》)(1)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2)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11.写(6分,每空格1分)(1)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3)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4)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分)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3分)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3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
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
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
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
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
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
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
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
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13.这篇新闻报道,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
(2分)14.阅读第⑥-⑩段,简要说出作者先后写了哪些展览内容,以及参观者的哪些感受。
(4分)15.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①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16.选段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最后一句话表达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3分)五、语言运用。
(共10分)17.依照下面《竹子》的立意和句式,写《筷子》。
(4分)竹子空有漂亮的外衣,却无坚实的内涵。
18.下面是两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选作一题,平仄不论)。
(2分)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下联:上联:学海无边辛勤可渡下联:19.给面下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6个字。
)(4分)(2008年11月01日人民网)本报讯(记者叶洲)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昨天,卫生部、国家药监局、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联合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