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捏脊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小儿捏脊疗法课件
• 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 上述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第12页
3、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 • 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 • 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 • 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
第14页/共20页
四、捏脊要注意什么?
1 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 时后再进行。
2 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第15页/共20页
3 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 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手法:①开始做 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②要捏捻,不可拧转。③捻 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第3页/共20页
1.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呢?
第4页/共20页
第5页/共20页
胃肠疾病 肺系疾病
2.小儿适应症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泻,腹胀
夜啼、睡眠不安
卫外功能薄弱————反复感冒,咳嗽
遗尿、多汗
胃不和则夜不安-————调理脾胃
调节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第6页/共20页
一.捏脊疗法的定义
•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 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
第2页/共20页
二.捏脊疗法的作用
• 中医认为捏脊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 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 现代研究表明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 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第12页
3、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 • 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 • 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 • 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
第14页/共20页
四、捏脊要注意什么?
1 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 时后再进行。
2 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第15页/共20页
3 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 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手法:①开始做 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②要捏捻,不可拧转。③捻 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第3页/共20页
1.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呢?
第4页/共20页
第5页/共20页
胃肠疾病 肺系疾病
2.小儿适应症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泻,腹胀
夜啼、睡眠不安
卫外功能薄弱————反复感冒,咳嗽
遗尿、多汗
胃不和则夜不安-————调理脾胃
调节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第6页/共20页
一.捏脊疗法的定义
•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 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
第2页/共20页
二.捏脊疗法的作用
• 中医认为捏脊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 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 现代研究表明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 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儿童捏脊教学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儿 童 捏 脊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小儿捏脊、摩腹、穴位按摩(通过按摩可以
调理脾胃,益智健脑,提高儿童抗病能力, 提高小而身心发育能力)
小儿生理特点
生命力旺盛 小儿为少 阳 虽阳气生发,但不同于 壮年的“天癸” 但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 而未壮,脏腑娇嫩 稚阴稚阳
阳气生发,纯阳
形成阳生阴长生机勃勃
少阳, 随着阳气不断生发, 阴液不断补充
捏脊注意事项
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 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1-25度) 按摩可用按摩油 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指甲不宜过长,摘取饰物 , 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
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 。小儿哭闹之 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 。捏脊手法注意事 项.mp4
按摩手法要求
顺序以从上至下,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 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 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 长
以手指来操作 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捏脊操作手法.mp4
日常保健知识
饮食注意事项,饮食时间有规律,勿偏食摄
取食物种类广泛,宜截止零食,甚食冷饮寒 食。 充足保证睡眠时间,睡前避免过刺激 衣服宽松舒适,保证气血畅通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小儿捏脊、摩腹、穴位按摩(通过按摩可以
调理脾胃,益智健脑,提高儿童抗病能力, 提高小而身心发育能力)
小儿生理特点
生命力旺盛 小儿为少 阳 虽阳气生发,但不同于 壮年的“天癸” 但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 而未壮,脏腑娇嫩 稚阴稚阳
阳气生发,纯阳
形成阳生阴长生机勃勃
少阳, 随着阳气不断生发, 阴液不断补充
捏脊注意事项
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 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1-25度) 按摩可用按摩油 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指甲不宜过长,摘取饰物 , 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
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 。小儿哭闹之 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 。捏脊手法注意事 项.mp4
按摩手法要求
顺序以从上至下,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 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 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 长
以手指来操作 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捏脊操作手法.mp4
日常保健知识
饮食注意事项,饮食时间有规律,勿偏食摄
取食物种类广泛,宜截止零食,甚食冷饮寒 食。 充足保证睡眠时间,睡前避免过刺激 衣服宽松舒适,保证气血畅通
小儿捏脊疗法医学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
疳积
捏脊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脾胃功能,对疳积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腹泻
捏脊可以调整肠道功能,对腹泻有辅助治疗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
睡眠障碍
捏脊可以放松神经,对睡眠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捏脊可以改善神经调节功能,对ADHD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其他系统疾病
生长发育迟缓
小儿捏脊疗法医学课件
目录
• 小儿捏脊疗法概述 • 小儿捏脊疗法的理论基础 • 小儿捏脊疗法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 小儿捏脊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 小儿捏脊疗法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享 • 小儿捏脊疗法的未来展望和发展方向
01
小儿捏脊疗法概述
定义和起源
定义
小儿捏脊疗法是一种通过捏拿小儿脊柱部位的肌肤,以达到 治疗和保健作用的中医疗法。
捏脊力度
捏脊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以免造成宝宝疼痛或损伤。同时也不宜过轻,否 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捏脊时间
每次捏脊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每次捏脊不超过5分钟,以免宝宝产生疲劳 感。
捏脊的频率和间隔时间
捏脊频率
建议每天捏脊1-2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果宝宝症状 较重或病情较轻,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捏脊次数。
疗法结合康复训练,症状明显改善。
03
病例三
小红,4岁,严重过敏性鼻炎,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后反复发作,采
用捏脊疗法结合中药治疗,症状消失。
家长体验分享
1 2
家长一
小华的母亲,孩子感冒咳嗽后采用捏脊疗法治 疗5次,咳嗽消失,孩子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
家长二
小李的父亲,孩子因消化不良引起腹痛,采用 捏脊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腹痛迅速缓解。
《小儿捏脊疗法资料》课件
坚持原则
捏脊疗法需要长期坚持 才能取得明显效果,家 长应耐心引导孩子接受
治疗。
04
捏脊疗法的临床应用
常见病症及适应症
01
02
03
04
消化系统病症
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 、便秘等。
呼吸系统病症
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神经系统病症
如睡眠障碍、夜惊、多动症等 。
其他适应症
如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 等。
捏脊疗法的联合治疗
与药物治疗结合
捏脊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以提高疗 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与饮食调理结合
捏脊疗法可以与饮食调理相结合,根据患儿病情和体质状况,制定 合理的饮食计划。
与其他中医治疗方法结合
如针灸、拔罐、推拿等,以综合调理患儿身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
捏脊疗法的疗效评估
孩子准备
让孩子脱去上衣,露出整 个背部,情绪稳定,愿意 配合。
家长准备
家长应洗净双手,剪短指 甲,确保手部温暖。
捏脊步骤
第一步
让孩子俯卧在床上,全身放松。 家长双手半握拳,食指、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抵在脊柱两侧,从
大椎穴开始往下捏。
第二步
沿着脊柱从上往下,轻轻挤捏皮 肤,边捏边向下移动,一直捏到 尾椎骨。如此反复捏5遍,第一 遍和第二遍力度轻柔,后几遍稍
案例I
一名1岁男孩患有慢性肠胃炎,经过捏脊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消化功能明显改善。
06
捏脊疗法的发展前景与展 望
当前研究进展
捏脊疗法的理论基础不断完善
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捏脊疗法的理论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小儿捏脊疗法-PPT文档资料
n
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 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 程。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 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适应症
本疗法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 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 病能力等作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 为突出。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 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 喘、夜啼等症。此外,也可作为保健按 摩的方法使用。
操作方法
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 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 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 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 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 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 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上述两 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 选用
小儿捏脊疗法
什么是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 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 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 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捏脊疗法的原理
祖国医学认为背属阳,循行在背部的 经脉多为阳经之脉,脏腑的功能活动大 多反应于背; 督脉贯脊属脑络肾,总督一身之阳气, 统摄真元。 膀胱经为脏腑背俞穴所在,通过捏脊 刺激督脉和膀胱经之气,可达到调理脏 腑、增强体质的目的。
4、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 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 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 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 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
5 施术时可根据脏腑辨证,在相应的背俞穴 部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治疗作用。如 厌食提大肠俞、胃俞、脾俞;呕吐提胃俞、肝 俞、膈俞;腹泻提大肠俞、脾俞、三焦俞;便 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肾俞、照明 俞、肺俞;尿频提膀肮俞、肾俞、肺俞;烦躁 提肝俞、厥阴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 厥阴俞;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统 病症提肾俞、肺俞、风门等。
《小儿捏脊疗法》课件
捏脊步骤
定位
找到宝宝的脊椎位置, 用手指轻轻抚摸,确定 捏脊的起始点和终点。
捏脊手法
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捏住 宝宝的皮肤,自下而上 轻轻提起,逐步向两侧
推移。
力度与次数
捏脊力度适中,避免过 度用力导致宝宝不适。 一般每次捏脊5-10分钟
,每天1-2次。
结束动作
捏脊结束后,用双手轻 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
平衡阴阳
通过捏脊疗法可以平衡人 体的阴阳,增强身体的免 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02
捏脊疗法的基本操作
准备工作
环境准备
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 境进行捏脊,确保室内温 度适宜,避免宝宝受凉。
宝宝准备
在捏脊前,让宝宝排空尿 液,并尽量使宝宝处于放 松状态。
家长准备
确保双手温暖、指甲修剪 干净,以免刮伤宝宝皮肤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安全可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捏脊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不涉及药物或侵入 性操作,安全可靠,适合小儿使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简便易行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捏脊疗法操作简单,家长可以在家中轻松进行 ,无需特殊技能或经验。
小儿消化不良的捏脊疗法案例
通过捏脊疗法对小儿脊柱两侧的穴位和经络的刺激,能够调节小儿的神经内分泌系 统,增强其自我调节能力。
捏脊疗法能够改善小儿的睡眠质量,减少夜间惊醒和哭闹现象,有助于小儿的身心 健康。
缓解小儿疾病症状
捏脊疗法对于小儿咳嗽、哮喘、腹泻 等常见疾病的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
捏脊疗法对于小儿夜啼、食欲不振等 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助于提 高小儿的生活质量。
通过捏脊疗法对小儿脊柱两侧的穴位 和经络的刺激,能够改善小儿的呼吸 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缓解相关疾 病症状。
实用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捏脊ppt课件共74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用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捏脊ppt 课件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小儿捏脊疗法PPT课件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 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3、时间: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 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年龄: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 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 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 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5、其他:可配合刺四缝、开四关、药物、针 刺、敷脐等疗法,以提高疗效。
4、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 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 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 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 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
5 施术时可根据脏腑辨证,在相应的背俞穴 部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治疗作用。如 厌食提大肠俞、胃俞、脾俞;呕吐提胃俞、肝 俞、膈俞;腹泻提大肠俞、脾俞、三焦俞;便 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肾俞、照明 俞、肺俞;尿频提膀肮俞、肾俞、肺俞;烦躁 提肝俞、厥阴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 厥阴俞;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统 病症提肾俞、肺俞、风门等。
捏脊疗法的功效
捏脊疗法的推、捻、提、放等手法,直 接作用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内连五 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起到调整人体阴阳 平衡,调整人体气血运行及疏通经脉的作用, 从而达到气血平和、各脏腑协调共济、阴阳 平衡、祛病健身的目的。健脾和胃方面的 功效尤为突出。
捏脊疗法的机理
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 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 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 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 程。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 再、调整阴阳、促进气 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 病能力等作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 为突出。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 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 喘、夜啼等症。此外,也可作为保健按 摩的方法使用。
《小儿捏脊疗法》课件
《小儿捏脊疗法》PPT课 件
小儿捏脊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手法操作和按摩技巧,对小 儿身体进行调理和治疗。
什么是小儿捏脊疗法
定义
小儿捏脊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对小 儿脊椎进行手法操作和按摩,调节脊椎功能, 促进健康。
治疗原理
通过调整脊椎的位置和关节,刺激神经系统, 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自我修复。
3 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虽然小儿捏脊疗法在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以通过不断 改进进行完善。
小儿捏脊疗法在中医中的地位
1
中医认识和理论支持
小儿捏脊疗法符合中医理论,通过调整脊椎来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
2
与其他中医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
小儿捏脊疗法与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等)相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达到全面调理和治愈疾病的目的。
适用症状
适用于各种小儿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包括 胃肠功能失调、呼吸系统问题、免疫力低下等。
注意事项
在进行小儿捏脊疗法前,需要确保小儿身体健 康,选择合适的捏脊师,并遵循操作规范。
小儿捏在颈椎、胸 椎和腰椎的相关部位,根据症 状选择对应的脊椎部位进行操 作。
结束语
1 小儿捏脊疗法的未来
发展
随着中医的发展和认可度 的提高,小儿捏脊疗法在 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 用和发展。
2 总结
小儿捏脊疗法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中医疗法,对于小 儿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 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小儿捏脊疗 法. 中医治疗杂志. 2020;10(5):123-134.
操作手法
小儿捏脊使用手法包括调整、 稳定和按摩等技巧,每个手法 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效果。
小儿捏脊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手法操作和按摩技巧,对小 儿身体进行调理和治疗。
什么是小儿捏脊疗法
定义
小儿捏脊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对小 儿脊椎进行手法操作和按摩,调节脊椎功能, 促进健康。
治疗原理
通过调整脊椎的位置和关节,刺激神经系统, 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自我修复。
3 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虽然小儿捏脊疗法在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以通过不断 改进进行完善。
小儿捏脊疗法在中医中的地位
1
中医认识和理论支持
小儿捏脊疗法符合中医理论,通过调整脊椎来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
2
与其他中医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
小儿捏脊疗法与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等)相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达到全面调理和治愈疾病的目的。
适用症状
适用于各种小儿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包括 胃肠功能失调、呼吸系统问题、免疫力低下等。
注意事项
在进行小儿捏脊疗法前,需要确保小儿身体健 康,选择合适的捏脊师,并遵循操作规范。
小儿捏在颈椎、胸 椎和腰椎的相关部位,根据症 状选择对应的脊椎部位进行操 作。
结束语
1 小儿捏脊疗法的未来
发展
随着中医的发展和认可度 的提高,小儿捏脊疗法在 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 用和发展。
2 总结
小儿捏脊疗法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中医疗法,对于小 儿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 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小儿捏脊疗 法. 中医治疗杂志. 2020;10(5):123-134.
操作手法
小儿捏脊使用手法包括调整、 稳定和按摩等技巧,每个手法 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忌: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 病。
谢 谢!
“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和寒: 但愿人皆以此法,自然诸病不相干。”
—元.曾世荣《活幼心
书》
他主张让孩子保持七分饱,则脏腑不 易损伤,就不易患肠胃病,自然用不着服 什么调理脾胃的药物;经常保持一种微寒 状态,也就不易患伤风感冒,因而用不着 服什么解表发汗的药物。
春季注意保暖——“春捂”; 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 度不宜过低; 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 —“秋冻”; 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之体
纯:小儿禀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 阳:小儿生命力如旭日东升,草木方萌,蒸蒸 日上,欣欣向荣。
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 传变速 脏气清零 易趋康复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我们发挥中医 优势,从治未病的角度开展“儿童中医调 养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
(一)饮食调养
图一:从尾椎开始拇指往下压,食指、中指在上 图二:往肩颈部方向,拇指不可离开背。 图三:至肩颈部时,手指沿脊椎滑下来 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 慢适应。
要捏捻,不可拧转。 捏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注意事项
1.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 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背部放平、正、肌肉放 松。 2.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 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 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3.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年龄:捏脊疗法适用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 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 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部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 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 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 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治乳食无 度。 3.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 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养成每 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 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3)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 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 指的前半段。
从长强穴开始,用双手食指与拇指合作,在 食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 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 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 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 上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 质课捏拿4-6遍。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 强体质。
常见推拿及方法
1.摩腹
(1)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小虎吸收 的作用。 (2)位置:腹部。
(3)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者食指、中指、 无名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 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2.捏脊
(1)功效: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2)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 骨末端处。
从第二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 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 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 在第五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侧 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分别将 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 提拉一下。 捏拿第六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 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 适当的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0-36个月中医调养服务
北京市木材厂职工医院 保健科
小儿年龄分段:
0-28天: 新生儿阶段 28天-12个月: 婴儿阶段 12个月-36个月: 幼儿阶段
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 形:形体结构,四肢百骸, 精血津液 气:各种生理功能。 指小儿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 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 未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