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的破坏形式与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强化排水设计:优化公 路路基的排水设计,确 保路基范围内的水能够 迅速排出,防止水对路 基的侵蚀和破坏。
采用新型材料和工艺: 积极推广和应用新型的 路基材料和施工工艺, 提高路基的抗压、抗剪 强度和稳定性,延长公 路使用寿命。
加强应急抢险能力:建 立健全的应急抢险机制 ,对突发性的路基病害 进行快速响应和有效处 置,最大限度减少病害 对公路通行的影响。
路基开裂
水分、温度、荷载
• 路基开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分、温度和荷载。水分的侵入会导致土壤体积变化,从而产生裂缝 。温度变化会引起路基材料的热胀冷缩,进而产生开裂。荷载作用下的应力集中也可能导致路基开 裂。
路基冲刷
水流冲刷、雨水冲刷
• 路基冲刷是指水流或雨水对路基的冲刷作用,导致路基土壤流失、破坏和变形。这种病害常见于河边、沟谷等水流条件较 复杂的地区,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完善排水系统
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
在路基设计时,充分考虑排水需求,设 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横坡、纵坡、 边沟、涵洞等,确保路基范围内的水能 够顺畅排出。
VS
排水设施维护
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排 水畅通,防止因排水不畅导致路基病害。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
对公路路基进行定期检查,了解 路基的使用状况,及时发现潜在 病害,为采取维护措施提供依据 。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的应 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 治疗公路路基病害,提 高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保障公路畅通 无阻,为人们的出行提 供安全、舒适的交通环 境。
THANKS
感谢观看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 防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 • 病害原因分析 • 预防措施 • 结论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基外观质量病害及防治路基因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承受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并且由于路基所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常产生各种病害。

主要有: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裂缝;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塌。

二、路基沉陷1、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从而引起局部路段的破坏,影响车辆通行能力以及行车的舒适性。

2、原因分析:路基沉陷有两种:一是路堤的沉落;另一是地基的沉陷,内容如下:①路堤的沉落:因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不足,在荷载和水、温度综合作用下,堤身向下沉陷。

②地基的沉陷:原地面为软弱土层,如泥沼、流沙或垃圾堆积等,填筑前未经换土或压实,发生地基下沉,侧面剪裂凸起,引起路堤下陷;软弱土层未进行预压,或预压荷载不足和预压沉降不稳定就开始卸载、路面施工,引起工后沉降。

3、防治方法:①注意选用良好的材料,分层填筑、分层夯实;严禁用腐植土或有草根的土块,并及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面水或处理好地下水。

②填石路基从下而上,应用由大到小的石块认真填筑,并用石渣或石屑填空隙。

③原地面为软弱土层时,路堤高度较低的,应挖除非适用材料换填良好的材料并用加筋体予以加固;路堤高度较高的可采用打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水泥桩等复合地基的形式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④应按设计要求,对软弱土层进行等载或超载预压,并直至沉降稳定后,再进行路面施工。

三、路基边坡的塌方1、路基的塌方是山区常见的路基病害,根据其形成的条件及原因,一般可分为:剥落、碎落、滑坍和崩塌等形式。

2、剥落:是指边坡表土层或风化岩表面,在湿热的作用下,表面发生涨缩的现象,从而引起零碎薄层从边坡上脱落下来。

1)防治方法:①搞好排水,不使地面或地下水浸蚀路基边坡。

②加固边坡,如种草、铺草皮或植树。

③对于风化的软质岩层,可采取TBS绿化防护,或修建干砌、浆砌片石护面墙。

④整修边坡,及时清除可能滑坍的土石方。

沥青路面破坏形式

沥青路面破坏形式

沥青路面的破类型一{裂缝}破坏原因:属于横向裂缝,是车辆严重超载行驶、应力集中、基层温缩或干缩造成的。

修维:清除裂缝中的碎屑,用热沥青混合料填入缝中、并捣实,缝内潮湿是用乳化沥青灌缝并撒石屑。

破坏原因:路面整体强度不足、基层软化、稳定性不良等造成维修:乳化沥青系稀浆封层,厚度为3—6mm,改性沥青薄层罩面,或单层沥青表面处置。

破坏原因:路基压实度不均匀,分幅摊铺时,接茬处未处理好造成的。

维修:清扫裂缝,摊铺少量沥青。

二{坑槽}破坏原因:龟裂松散,行车荷载和雨水、压实不足、厚度不够造成。

维修:“圆洞方补,斜洞正补”,清除坑底松散部分及杂物,涂刷黏沥青,填入沥青混合料,整平、压实。

因局部强度不足形成的坑槽,应先处置基层在修面层。

三{车辙}结构型性车辙破坏原因:路面结构层或路基强度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的向下的永久变形,作用或发射与路面。

维修:面层切削清除,然后从新铺沥青面层,面层和基层间不稳定的夹层形成的车辙,应将面层挖除,清除夹层,从新做面层,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定性能不好,造成基层局部下沉引起的车辙,应处治基层,在做面层。

四{泛油}破坏原因:(1)设计或施工原因造成的沥青混凝土配比不当,油石比偏大,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偏多(2)沥青材质不稳定,沥青稠度太低,热稳性差等原因不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选用的技术指标;(3)透层与粘层施工工艺不当,如透层沥青未充分渗透时即铺面层;粘层沥青喷洒不均、原地面潮湿等,这样会增大面层沥青的用量;(4)低温季节施工,表面嵌缝料散失过多,气温变暖后,在行车作用下,矿料下挤,沥青上泛;(5)由于车辆漏油也可能导致局部泛油路病。

维修:对轻度泛油,在气温高时可撒布粗砂或碎石,并用压路机控制碾压。

2、对面层含油量过大,泛油较重的路段,可以将软层全部挖除,按原路面设计,重新铺筑沥青面层。

五{脱皮}破坏原因:1.铺筑面层时,基层未洒透层油,面层与基层粘结不良,在行车作用下,面层发生推移现象,形成脱皮。

公路水毁变更处置方案

公路水毁变更处置方案

1、浆砌(干砌)片石(块石)的护坡、挡土墙、护坦防护 1)浆砌片石护坡,常用于坡度较缓(坡比小于1)、水流速 度较大(4-6 m/s)或波浪较大及可能有流冰、漂浮物冲击时的 坡面冲刷防护。 它只能起到防冲作用,不能抵抗土压力。 2)浆砌片石挡土墙,常用于坡度较陡(坡比大于1)的边坡, 砌筑厚度较大。 它既能抵御洪水的冲刷,又能承受土压力。坡面可承受58m/s的水流速度,可承受更大的水流、流冰和漂浮物的冲击。
等半径连续弯道的输沙带Fra bibliotek两个反向90°弯道的地形和中泓线
人们往往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对河湾凹岸进行 护岸、护脚,抑制水流对凹岸河床的冲刷。但经过工 程护岸后,沿凹岸的弯曲水流得以稳固,环流可以得 到充分发展,沿凹岸的集中冲刷深度将加大,甚至可 能危及护岸工程的安全。 显然沿河湾凹岸的公路与固定河岸起着相同的作 用,将受到水流的强烈冲刷,若路基的坡面和基脚未 采取相应的防冲措施,则有可能因此导致水毁。 凹岸冲刷范围和最大冲刷深度的位臵直接影响了 防护工程设臵的位臵与范围,而正确决定防护工程的 位臵、范围对于防护效果和防护工程自身的安全是至 关重要的。
3)各种排水建筑物的设计与布设
山区公路排水系统应该是完整、协调的,各个部 分不仅稳定可靠,而且是相互衔接合理。既要满足排 水要求,还要输送泥沙。 目前,因为各种原因,一些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 缺乏系统设计,排水设施的衔接不够合理,排水沟渠 的防冲、消能措施及自身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差。往往 造成输沙不畅,堵塞边沟、小桥涵,水漫路面,冲毁 路面和路基。有时上游渠道汇集的地表水,没有合适 的出口,造成边坡的集中冲刷,致使边坡失稳。 有时因排水沟渠自身稳定性差,出现局部损坏而 未及时修补,降雨时水流从损坏处流出,集中冲刷路 基、边坡,造成水毁。

道路工程路基破坏形式与防治措施论文

道路工程路基破坏形式与防治措施论文

道路工程路基破坏形式与防治措施摘要:通过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破坏形式的概括,提出一定的防治措施,为以后的公路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破坏形式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引言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公路投入到建设之中,然而与此同时已经竣工的公路路基也暴露出诸多质量问题。

土体自重、行车荷载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路基各个部分发生变形,引起路基标高和边坡坡度、形状的改变,严重时造成土体位移,危及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造成路基的各种破坏[1]。

1 路基破坏形式1.1 路基变形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

这里存在两个原因,一个是施工方面的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含水量太大、施工措施不当等等;另一个是材料方面的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之间的误差、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

出现了此类问题,就会使得道路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而且大型超重车辆以及超载车辆的增多也造成现有公路等级过低无法满足重载车辆的要求而引起的路基变形[2]。

1.2 边坡滑塌边坡滑塌是最常见的路基病害,而根据土质破坏原因和规模的不同,又有塌方和滑坡两种形式。

塌方是因为土质边坡向下移动造成的,主要是由土质损坏和施工不当引起的。

滑坡使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侧滑动,主要原因是不良地质条件造成的破环。

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决定了边坡稳定性的丧失方式,如坚硬岩石边坡失稳主要是崩塌和结构面控制型失稳,而软弱岩石则主要是应力控制型失稳。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能与边坡稳定性成正比。

边坡太陡、选用不正确的倾斜层次填筑、土太湿都会造成坡脚被水冲刷淘空[2]。

1.3 路基沿坡滑动在较陡的山坡填筑路基,路基底部因为被水浸湿,形成滑动面,坡脚没有进行支撑,所以在行车荷载和路基自重的作用下,整个路基会沿倾斜地面向下滑动,整体失去稳定。

路基常见的破坏形式

路基常见的破坏形式

路基常见的破坏形式
1. 挖掘破坏:路基遭到挖掘工程的破坏,比如为了修建下水道、电力线路等基础设施需要挖掘路基。

2. 渗水破坏:路基的排水系统存在问题,导致水渗入路基内部,使路基土壤软化和不稳定,从而引起路基的破坏。

3. 坍塌破坏:路基遭到坍塌,主要是因为路基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或者路基土壤的稳定性不好所造成。

4. 滑动破坏:路基土壤存在滑动面,导致路基整体发生滑动,这种破坏形式主要受地质条件和路基的稳定性影响。

5. 软基破坏:路基的软基层发生沉降或变形,导致路面出现起伏或塌陷,主要是由于路基土壤的力学性质不合适或施工质量不好所引起。

6. 冻融破坏:路基遭受冻融循环的影响,导致路基土壤的体积发生变化,引起路基的开裂、破碎等破坏。

7. 动态荷载破坏:路基承受交通荷载或其他外部荷载过大,使得路基土壤的应力超过其承载力,从而引起路基的破坏。

8. 水浸破坏:路基遭受洪水或长时间积水的侵袭,导致路基失去稳定性,发生破坏。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分析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1. 引言1.1 铁路路基病害的定义铁路路基病害是指铁路路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运营荷载和施工质量等因素造成的损伤和破坏。

这些病害主要包括路基塌陷、路基龟裂、路基变形、路基沉降等。

铁路路基病害会影响铁路线路的使用安全和运营效率,严重的病害甚至会导致铁路线路的中断和事故的发生。

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铁路路基病害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正常运营的关键之一。

在铁路维护管理中,对于铁路路基病害的检测、评估和修复工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以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1.2 对铁路路基病害的重视铁路路基病害是指在铁路线路上发生的各种地面病害,包括路基沉降、路基开裂、边坡滑坡等。

这些病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将严重影响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服务质量,甚至可能发生严重的事故,给铁路运输造成重大损失。

对铁路路基病害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干线,承担着大量的运输任务,铁路线路的安全稳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铁路路基病害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带来运行延误和交通拥堵,严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

对铁路路基病害的重视关乎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铁路线路的维护和管理是一项长期且持续性工作,铁路路基病害是常见的问题。

只有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才能确保铁路线路的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

对铁路路基病害的重视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对铁路运输事业的责任和担当。

2. 正文2.1 铁路路基病害的分类及特点铁路路基病害是指铁路路基因各种内外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病害现象。

根据病害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铁路路基病害可分为下沉、开裂、破坏、松动等类型。

下面分别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铁路路基病害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下沉类病害。

下沉是指路基在受力作用下沉降,这种病害往往表现为路面下陷或产生凹陷,严重时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下沉类病害的主要原因包括路基土质不均匀、水分含量过高、地基软弱等。

路基常见病害

路基常见病害
研究表明:在列车轮轴荷载的反复作用下, 路基的渐进破坏主要表现为过大的塑性变形,这 种塑性变形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会使路基填土产生 塑性流动,因而产生路基病害
(2)翻浆冒泥
路基强度因含水过多而急剧下降,在行车作用 下发生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之为翻浆冒 泥。
翻浆冒泥一般易发生于基床填料不符合要求 的部位, 特别是以细粒土作路基填料、 风化石 质作基床,降雨量大的路堤和路堑地段为病害多 发地段,
一定条件的含粘粒、粉粒的基床表层填料在和列 车反复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软化或触变、液化, 形成泥浆。列车通过时轨枕
主要是路基填料、 水、列车荷载和温度变化等 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之间又相互 关联。
具体来说主要是地质不良地段, 路基填筑材 料的压实密度不足和排水不畅等, 对某一具体的 线路来讲,其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虽然它也在 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基本上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因 素,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路基病害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将取决于气象水文条件和列车长期循环振动荷载 的叠加影响。
(9)沙害
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水土流失或者地理、 气候条件等原因,经常出现风沙掩埋铁路的现象

1.2.铁路路基病害产生的机理
尽管路基病害表现形式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原因 有两个方面:①病害的发生取决于特定的地质环 境; ②病害的发生与相应的气候变化和列车振动 荷载息息相关。 前者是病害发生的内因。后者是 病害发生的外因。路基病害的产生和发展与路基 填料的工程性质、地表水与地下水、列车振动荷 载、土的动力强度特性和温度及其变化密切相关
(4)边坡坍方
边坡坍方的表现形式有剥落、碎落、滑坍和 崩坍。剥落、碎落、滑坍主要发生在路堑边坡。 剥落是指边坡表层土壤、岩石风化成零碎薄片, 从坡面上脱落下来的现象,剥落碎屑的堆积。会 堵塞边沟,影响路基稳定碎落是岩石碎块的一种 剥落现象.落石产生的冲击

任务四 路基的破坏形式及防治措施

任务四 路基的破坏形式及防治措施

反向回转再次读取终读数 。
LT L1 L2 2
E0
pd l0
(1 02 ) 0.712
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受力及强度指标
(3)承载比(CBR)
概念: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 入变形的能力。
实测方法:标准试件在贯入 量为2.5mm时所施加的试验荷 载与标准碎石材料在相同贯入 量时所施加的荷载的比值,以 百分率表示。
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 产生较大的沉落。
路基施工技术
二、路基的变形、破坏及其原因
(2)路基边坡的塌方
按其破坏规模与原因的不同,路基边坡的坍方可分为剥 落、碎落、滑坍、崩坍等。
a)剥(碎)落;
路基施工技术
b)滑塌;
c)崩塌
路基边坡塌方
路基施工技术
二、路基的变形、破坏及其原因
(3)路基沿山坡滑动
较陡的山坡上填筑路基, 如果山坡被水侵湿,形成滑 动面,坡脚又没有支撑。
3.防治路基病害的措施
(1)合理选择路基断面形式、 正确确定边坡坡率; (2)选用良好的填料; (3)正确填筑,充分压实; (4)保证路基合理高度; (5)进行排水设计; (6)加强边坡防护与加固。
路基施工技术
1)路基回弹模量E0
概念:路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 变的比值,即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
确定方法: 新建公路初步设计时,回弹模量的确定方 法有查表法、实测法、承载比值推算法三种。
实测法:
路基施工技术
承载板试验
E0
D
4
pi li
(1
02 )
弯沉试验
E0
pd l0
(1
0
2
)
0.712
一、路基受力及强度指标

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及防护措施

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及防护措施

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及防护措施一、路基边坡破坏表现形式及成因(一)路基边坡破坏主要表现为边坡坡面及坡脚的冲刷。

坡面冲刷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对边坡的直接冲刷和坡面径流的冲刷,使路基边坡沿坡面流水方向形成冲沟,冲沟不断发展最终导致边坡破坏,进一步造成路面塌陷,直接影响了行车的安全。

沿河路堤及修筑在河滩上滞洪区内的路堤。

还要受到洪水的威胁,这种威胁表现为直接冲毁路堤坡脚,导致边坡破坏。

边坡破坏还与路基填料的性质,路基高度,路基压实度有关。

一般来说,砂性土路基边坡较粘性土边坡易于遭受冲刷而破坏;较高的路基边坡比较低的路基边坡更容易遭受坡面流水冲刷;压实度较好的边坡比压实度差的边坡更耐冲刷。

冲刷破坏一般发生在较缓的土质边坡上,如砂型土边坡,亚粘性土边坡,黄土边坡等。

在日常大气降水和风化作用下,沿坡面径流方向形成许多水冲沟,如平常不注意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日积月累将逐年扩大。

加上冬季积雪,造成坡脚湿软,路基强度降低,上部土体失去支撑,最终发生破坏。

同时,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溅起的雨雪水,也会冲刷坡脚。

因此,对土质路基来说,边坡坡脚是边坡的最薄弱环节。

应加强养护。

(二)路基边坡坍塌一般分为三类;滑动型、落石型、流动型坍塌。

这三类情况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在一种情况中出现。

滑动型坍塌,在路基挖方段,尤其在深挖石质地段,由于岩层在外力的作用下剪断,沿层间软石发生顺层滑动,造成坍塌。

施工爆破开挖破坏了原来岩体的稳定性。

当基岩上有岩屑层、岩堆等松散堆积物时,堆积物也易沿岩层的层理面、节理面或断面层发生坍塌。

落石型坍塌,一般指较陡的岩石边坡,易产生落石的岩石必然是节理、层里、断层影响下裂隙发育,被大小不一的裂面分割成软弱的短块。

裂隙张开的程度,肉眼看不出来,在平常的养护中,也很难发现。

由于渗水,反复冻融,造成长时间的微小移动,裂缝逐渐扩大。

在夏季,雨水会经常充满裂缝,产生侧向静水压力作用。

最终造成坍塌。

一般裂隙发育岩体、硬岩下卧软弱层,更易发生落石现象,此类破坏形式,对行车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必须严格控制。

公路水毁变更处置方案详解

公路水毁变更处置方案详解
可见,在设计、修建水毁防护工程时,应根据造成水毁的具体 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才能有效减少重 复水毁的发生,使沿河公路路基的冲刷防护工程不断完善,提高 公路抵御洪水灾害的能力。
3)各种排水建筑物的设计与布设
山区公路排水系统应该是完整、协调的,各个部分 不仅稳定可靠,而且是相互衔接合理。既要满足排水 要求,还要输送泥沙。
当遇到较大的洪水时,水位高、流速大,而边坡 上部的块石较小,坡度也较陡,则边坡中的岩屑、 小块石较容易被冲走,从而造成路基坍塌,出现路 基缺口或半个以上路基被毁。在路基水毁中,这类 水毁居多。
对坡面的冲刷防护可采用适当的抗冲材料进行铺面, 石料丰富的地区常采用浆砌(干砌)片石(块石)护 坡;流速大、河道狭窄、边坡较陡的路段,常采用重 力式挡土墙,除平衡土压力和减少侵占河道过水面积 外,还可抵抗水流的冲击与冲刷。
河道水流对沿河路基的冲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流流过路 基边坡坡面,冲刷坡面泥沙颗粒和岩屑、碎石,将其带走引起 坡面冲刷;二是对边坡坡脚的冲刷,因弯道、对岸挑流、绕流 等因素引起螺旋流、旋涡等,冲走边坡坡脚的泥沙,造成坡高、 坡度增大,使边坡失稳坍塌。
由于填方路基多由开山废渣填筑,若路基边坡未 进行冲刷防护加固措施,则在一般洪水条件下,因 水位较低、流速不大、坡脚块石较大,尚能够抵御 洪水冲刷而保持路基边坡的稳定。
河流弯道的水流示意图
弯道环流导致凹岸冲刷、凸岸淤积,位于河弯凹岸的沿河公 路容易因冲刷导致路基损毁
弯道环流是导致沿河弯凹岸公路路基冲刷的主要原因。
由弯道水流试验观测发现,对于一般河湾,弯顶附近环流已 发展得相当充分,且直至弯段出口断面处,环流强度也无很 明显的衰减。水流出弯后,虽然离心力已消失,但由于惯性 作用,环流仍有一定的强度,可以影响到下游相当长的距离。

浅谈陡坡路基施工

浅谈陡坡路基施工
2.路堤沿斜坡或软弱层带滑动
陡坡路堤滑动的可能有:(1)由于基底接触面较陡或强度较弱,致使路堤整体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底接触面产生滑动。(2)由于基底修筑在较软弱的土层上,例如山前坡积土,致使路堤连同其下软弱土层沿某一滑动面滑动。(3)由于基底岩层强度不均匀,例如砂岩中泥质页岩夹层,致使路堤沿某一最弱的层面滑动。
浅谈陡坡路基施工
一、陡坡路基常见的破坏形式
所谓陡坡路堤是指路堤修筑在陡坡(地面横坡超过1:2.5)上或是不稳定的山坡上的路堤。由于地面横坡较陡、基底地质地形条件变化不均,在荷载、水等作用下,陡坡路堤极易产生下滑等破坏,设计、施工时,必须验算陡坡路堤沿基底或软弱层带的滑动稳定性,当抗滑稳定系数小于规范规定值时,应当采取改善基底条件保证路基稳定。常见破坏形式有路堤堤身及路堤和地基的整体失稳破坏,路堤沿斜坡或软弱层带滑动破坏。
二、陡坡路基技术处治研究
为了使陡坡路堤稳定性得到保证,必须针对陡坡路段的岩土性质、水文条件、缓陡程度、填方高度等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
1.坡面残积土的处理
根据地形特点,陡坡坡腰至坡脚,常常被坡面残积土覆盖,这些残积物大多由强风化的砂岩、页岩与腐植物组成,其CBR值极低,一般具有遇水软化、膨胀、失水开裂的特征。如果在其上直接修筑路堤,其稳定性必然得不到保证,应根据地表覆盖土层厚度、物理力学性能、地下水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1)当覆盖土层厚度H<3.0m时,应全部清除,并在基岩上开挖反向台阶,从下至上分层填筑,确保路基稳
1.路堤堤身及路堤和地基的整体失稳破坏
同普通路堤一样,滑塌也是陡坡路堤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流冲刷、路基填料土质较差、地基承载力过低、施工质量差等,导致路堤堤身、路堤和地基的整体失稳滑塌破坏。由于填土与原地面之间抗滑措施不力,加之降雨入渗导致路基土体强度降低,造成路基边坡蠕动变形,路堤出现整体失稳迹象,如果路段多为半填半挖,部分地带存在填土压实质量问题,造成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同样对边坡稳定性造成隐患。

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及防护措施

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及防护措施


路 基边 坡 破 坏 表 现 形式 及 成 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基 边 坡 破坏 一 路 主 要 表 现 为边 坡 坡 面及 坡脚 的 冲刷 。 面 冲刷 主 要来 自大 气 坡
降水 对 边 坡 的直 接 冲刷 和 坡 面 径 流 的冲 刷 , 路 基 边 坡 沿 坡 面 流 使 水 方 向 形 成 冲 沟 , 沟 不 断 发 展 最 终 导 致 边 坡 破 坏 , 一 步 造 成 冲 进 路 面塌 陷 。 影 响 了行 车 的安 全 。沿 河路 堤 及修 筑 在 河滩 上滞 洪 直接 区 内的 路 堤 , 还要 受 到 洪 水 的威 胁 , 种 威胁 表 现 为 直 接 冲毁 路 堤 这 坡 脚 , 致边 坡 破 坏 。边坡 破 坏还 与路 基填 料 的性 质 , 基高 度 , 导 路 路 基 压 实 度有 关 。一 般 来 说 , 性 土 路 基 边坡 较粘 性 土边 坡 易 于遭 砂 受 冲刷 而破 坏 ; 高 的路 基边 坡 比较 低 的路 基 边 坡 更 容 易 遭 受 坡 较 面 流水 冲刷 : 实 度 较 好 的边 坡 比压 实 度 差 的 边坡 更 耐 冲刷 。 压 冲刷 破 坏 一 般 发 生 在 较 缓 的土 质 边 坡 上 ,如 砂 型 土 边 坡 , 亚 粘 性土 边 坡 . 黄土 边 坡 等 。在 日常大 气 降 水 和 风 化作 用 下 , 沿坡 面 径 流方 向形 成 许 多 水 冲沟 ,如 平 常 不 注 意 养 护 或 养 护 不 到 位 , 日 积 月 累 将 逐 年 扩 大 。加 上 冬 季 积 雪 , 成 坡 脚 湿 软 , 基 强 度 降 造 路 低 , 部 土 体 失 去 支 撑 , 终 发 生 破 坏 。 同时 , 速公 路 行 驶 的汽 上 最 高 车溅 起 的雨 雪 水 , 也会 冲 刷坡 脚 。 因此 。 土 质 路 基 来 说 , 坡 坡 对 边 脚 是边 坡 的 最 薄 弱 环节 . 应加 强 养 护 。 ( ) 基 边 坡 坍塌 二 路 般 分 为 三 类 ; 动 型 、 石 型 、 动 型坍 塌 。这 三 类 情 况 可 滑 落 流 单 独 存 在 , 可 同时 在 一 种情 况 中 出现 。滑 动 型坍 塌 , 也 在路 基 挖 方 段 , 其 在 深 挖 石 质 地段 , 尤 由于 岩 层 在 外 力 的 作 用 下 剪 断 , 层 间 沿 软 石发 生 顺 层 滑 动 , 造成 坍 塌 。施 工爆 破 开挖 破 坏 了原 来 岩 体 的 稳 定 性 , 基 岩 上有 岩 屑 层 、 堆 等 松 散 堆 积 物 时 , 积 物 也 易 沿 当 岩 堆 岩层 的层 理 面 、 理 面 或 断 面层 发 生 坍 塌 。落 石 型坍 塌 , 般 指 较 节 一 陡 的岩 石 边 坡 。 产 生 落 石 的 岩 石 必然 是节 理 、 里 、 易 层 断层 影 响 下 裂 隙发 育 , 大 小 不 一 的 裂 面分 割 成 软 弱 的短 块 。裂 隙张 开 的 程 被 度。 肉眼看 不 出来 , 平 常 的 养 护 中 , 很 难 发 现 。由于 渗 水 , 复 在 也 反 冻融 , 成 长 时 间 的 微小 移 动 , 缝 逐 渐 扩 大 。 在 夏 季 , 水 会 经 造 裂 雨 常充 满 裂 缝 . 生 侧 向 静水 压 力 作 用 。 产 最终 造 成 坍 塌 。 一般 裂 隙 发 育 岩体 、 岩 下 卧软 弱层 , 易 发 生 落 石 现 象 , 类 破 坏 形 式 , 硬 更 此 对 行 车安 全 构 成 很 大威 胁 , 必须 严 格 控 制 。

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及防护措施浅析

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及防护措施浅析

干净。抹面 、 捶面防护 , 由于使用年限短 , 现在的高速公路很少使 用。 当路基较低时 , 采用抹面防护合理 掺加草籽 , 既能起 到防护作 用又能起到绿化效果 .可适 当尝试喷射防护和喷射混凝 土防护 ,
适用于边坡易风化, 裂隙和节理发 育, 坡 面不完整的岩石边坡。 其 主要作用是封闭边坡岩石裂隙 .阻止大气 降水 和坡面流水侵 入 , 防止边坡继续风化 。 保护边坡不发生 上滞洪区内的路堤, 还要受到洪水 的威胁 , 这种威胁 表现为直接 从 而阻止裂 隙中侧 向水压 , 冲毁路堤坡脚, 导致边坡破坏 。 边坡破坏还 与路基填料的性质 , 路 坍塌 。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硬化 收缩 , 产生裂缝和剥落现象 的发 基高度, 路基压实度有关 。 一般来说, 砂性土路基边坡较粘性土边 生 , 在喷射混凝土前 , 一般用菱形金属网或高强度土工格栅 , 通过 坡易 于遭受 冲刷而破坏; 较 高的路基边坡 比较低的路基边坡更 锚杆 固定到边坡上。 护面墙防护是为了覆盖各种软质岩层和较为 容易遭受坡 面流水冲刷; 压实度 较好 的边坡 比压实度差 的边坡 破碎 的挖方边坡 以及坡面易受仔蚀 的土质边坡 , 免受大气影 响而 更耐冲刷。冲刷破坏一般发生在较缓 的土质边坡上, 如砂型土边 修 的墙 , 称为护面墙 。可有效 的防止边坡 冲刷 , 防止三类坍塌 , 是 坡, 亚粘性土边坡, 黄土边坡等 。 在 日常大气 降水 和风化作用下, 沿 最 常用的一种 防护形式。 护面墙除 自重外 , 不担负其他荷 载, 也不 坡 面径 流方 向形成许多水 冲沟 , 如平常不 注意养护或养 护不到 承受墙后土压力 。因此 , 在坡脚处设置护面墙是最起码的防护措 位, 日积月 累, 逐年扩大。加上冬季积雪 , 造成坡脚湿软, 路基强度 施护坡防护是 目前最常用 的路基边坡 防护形式 。 在稳定边坡上铺 降低, 上部土体失去支撑, 最终发生破坏 。 同时, 高速公路行驶 的汽 砌 ( 浆砌或干砌) 片石 、 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 , 防止地表径 车溅起 的雨雪水 , 也会 冲刷坡脚 。 因此, 对土质路基来说, 边坡坡脚 流或坡面水流对边坡冲刷 。 铺砌方式一般采用浆砌。 冲刷轻微时 , 是边坡 的最薄弱环节, 应加强养护 。 软土地基上的土质路 堤防护 , 无水流冲刷影响时 , 可采用千砌 片 2 . 路 基 边坡 坍 塌 石 护坡 。以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 的路基变形 。 三、 冲 刷 防 护 般分为三类; 滑动型、 落石型、 流动型坍塌。这三类情况可单 独存在, 也可同时在一种情况中出现 。 滑动型坍塌, 在路基挖方段, 尤 沿河 路基, 直接承受水 流冲刷, 为保证路基稳定 坚固, 必须 其在深挖石质地段, 由于岩层在外力的作用下剪断, 沿层间软石发 采取措 施防止 冲刷 。冲刷防护有两种类 型, 一种是 直接 防护 , 以 生顺层滑动,造成坍塌。施工爆破开挖破坏 了原来岩体 的稳定性, 加固岸坡为主; 另一种是间接防护, 以改变水流方向, 降低流速 , 当基岩上有岩屑层 、 岩堆等松散堆积物时, 堆积物也易沿岩层 的层 减少冲刷为主。 理面 、 节理面或断面层发生坍塌。落石型坍塌, 一般指较陡的岩石 1 . 直接 防护措施 。按 防护类型和适用条件主要分 以下几种 : 边坡, 易产生落石 的岩石必然是节理、 层里 、 断层影响下裂 隙发育, 植物防护: 适 用于水流方 向与路线近乎平行, 不受各种洪水主流 被大小不一的裂面分割成软弱的短块 。裂隙张开的程度, 肉眼看不 冲刷的季节性漫水的路堤边坡 防护及有浅滩地段 的河岸 冲刷防 出来, 在平常的养护中, 也很难发现 。由于渗水, 反复冻融, 造成长时 护 。干砌片石护坡: 适用于水流方向平顺 的河 岸滩 地边缘 , 不受 间的微小移动, 裂缝逐渐扩大。 在夏季, 雨水会经常充满裂缝, 产生侧 主流冲刷的路堤边坡 。 浆砌 片石护坡: 适用于主流 冲刷及波浪作 向静水压力作用。最终造成坍塌。一般裂隙发育岩体 、 硬岩下卧软 用强烈处的路堤边坡 。抛石: 适用于水流方向较平顺 , 无严重局 弱层, 更易发生落石现象, 此类破坏形式, 对行车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部冲刷地段 , 已被水浸 的路堤边坡及河岸 。石笼 : 适用于受洪水 必须严格控制 。 在 日常养护中, 应加强巡视, 尽早发现, 提前处置。 流 冲刷, 但无滚石的地段和大石料缺少 地区。浸水挡 土墙 : 适用于 动型坍塌, 为砂、 岩屑、 页岩风化土等松散沉积土’ 由于大雨冲刷, 产 峡谷急流地段, 水流 冲刷严重地段。混凝 土预制板块 : 适用于水 生流动, 造成坍塌。 下雨造成的坍塌, 多为这类坍塌, 在 日常养护 中很 流 急 、 冲刷 严 重 地 段及 无 石 料 地 区 容易发现, 应及时处置。 由上分析, 在边坡 防护设计中, 既要做好坡面 2 . 间接 防护措施( 导治构造物) 为调 节水流流速及方 向, 防护 防护设计 、 排水防水设计 、 控制好水 的问题, 又要根据地质条件 、 岩 路基免受水 流冲刷, 可设置顺坝 、 丁坝等导治 构造物 。 体l 生 质、 岩层状况边 坡高度, 做好边坡坡面设计 。 四、 支 挡 构 造 物 二、 坡 面 防护 — — 植 物 防 护 支挡构造物用 以防止路基变 形或支挡路基 本身, 以保 证路 坡面防护主要是用 以防护易于冲蚀的土质边坡和易于风化 基稳定性。常用 的支挡构造物类型有各种挡土墙 、 垒石 、 垄石 、 填 的岩石边坡, 应根据边坡 的土质 、 岩性 、 水 文地质条件 、 坡度、 高 石 、 石垛等具有承重作用 的构造物。 度及 当地材料, 采取 相应 防护措施 。 坡 面防护包括植物防护和工 1 . 挡土墙在公路工程 中的运用相当广泛, 既可以用以稳定路堤 程 防护 。 和路堑边坡, 减少挖填土石方工程量, 又可以防止水流冲刷路基, 植物防护一般采用种草 、 铺草皮和种植灌木 。高等级公路建 更常被用作整治滑坡 、 崩塌等路基病害。挡土墙种类很 多, 一般使 设 中, 坡面植物防护往往与砌石或空心混凝土预制块 f 或煤 渣空 用: 普通重力式挡土墙 、 衡重式挡土墙 、 加筋土挡土墙 、 锚杆挡土墙 、 心砖) 铺筑的网格工程相结合 。工程防护适用于不 易于草木生长 锚碇板挡土墙、 钢筋混凝土悬臂式与扶壁式挡土墙及护肩和砌石。 的岩石面上 。 一般采用框格 、 抹面 、 捶面和喷桨 、 坡面护墙 、 护坡等 2 . 垒石 、 填石、 石垛 山区公路在丰产石料及石方开挖地段, 因 框格 防护用混凝土 、 浆砌 片( 块) 石等材料 , 在边坡上形成骨架 , 提 地制宜设置垒石 、 填石或石垛等支挡构造物 , 既能保证路基稳定, 高边坡表面粗糙度系数 , 减缓 了水流速度 。 根据美观需要 , 框格可 又能节约工程投 资 做成各种造型 : 六角形混凝土块 、 浆砌片石拱形 、 浆切片石或预制 参考文献 块作成的麦穗形等。除对路基边坡有 一定的防护作用外 . 还对路 [ 1 】 谢 明生 . 浅谈公路路基边坡 防护 [ J 1 . 黑龙江交通科技. 2 0 0 7 , 1 2 容有一定的美化效果 。由于在边坡中镶槽镶进 , 有一定的施工难 [ 2 ] 王秋波. 浅谈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及 防护措施叨. 市政与路桥. 2 0 0 8 , l 1 度。 目前 , 仅在互通式立交桥范围, 重要景点附近使用。 注意, 在施 [ 3 】 宋义 . 浅谈公路路基边坡 防护与加 固L 玎 . 工程技术. 2 0 0 9 , 0 4

路基常见的破坏形式

路基常见的破坏形式

路基常见的破坏形式【实用版】目录一、路基的常见破坏形式1.路堤的变形破坏2.路堑的变形破坏3.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破坏二、沉陷的类型及处理方法1.路基沉陷的原因2.地基沉陷的原因3.处理方法:表层处理法、换填法、重压法、垂直排水固结法等三、软土路基的主要破坏形式及处理方法1.软土路基的沉降过大2.处理方法:置换土、拋石挤淤、砂垫层置换、反压护道、砂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及土工织物等四、路基的常见两种基本形式1.路堤2.路堑正文路基是公路、铁路等道路工程中承受车辆荷载的关键部分,它的稳定性和强度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和舒适度。

然而,由于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

本文将对路基的常见破坏形式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路基的常见破坏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路堤的变形破坏:包括路堤沉陷、边坡溜方及滑坡、路堤沿路基滑动等。

2.路堑的变形破坏:包括边坡剥落和碎落、边坡滑坍和崩塌等。

3.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破坏:如渗透破坏、泥石流等。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沉陷这一破坏形式。

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造成局部路段破坏。

沉陷有两种情况:一是路基沉落,原因是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不足等因素;二是地基沉陷,原因是原地面为软弱土,填筑前未作处理或换土,造成承载力不足地基发生下沉,引起路堤下陷。

针对沉陷问题,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表层处理法:对路基表面进行处理,如铺设砂垫层、砂桩等。

2.换填法:将原有软弱土层挖掉,换成强度较高的填充材料。

3.重压法:对路基进行反复压实,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4.垂直排水固结法:通过设置排水管道,将地下水引出,减少土体的水分,提高其强度。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路基的常见两种基本形式:1.路堤:指道路高于原地面的部分,通常用于跨越河流、湖泊或低洼地带。

2.路堑:指道路低于原地面的部分,通常用于穿越山丘或峡谷地带。

总之,了解路基的常见破坏形式及处理方法对于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路基常见病害

路基常见病害
上下起伏使泥浆受到挤压、抽吸而通过道床 孔隙向上翻冒,造成道砟脏污、板结进而使道床 降低或丧失弹性、轨道几何尺寸变化.危及行车 安全。翻浆冒泥分为土质基床翻浆、风化石质基 床翻浆和裂隙泉眼翻浆。
(3)挤出变形
挤出变形的表现形式有路肩隆起、侧沟被挤 倾覆,路肩外挤和边缘外膨。主要是由于土体强 度不足而产生的剪切破坏或塑性流动, 基床内的 填料经常处于软塑状态, 在基床内的影响深度较 大,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基床上发生剪切破坏 ,发生外挤变形。其原因是基床强度不足引起。
(2)翻浆冒泥
路基强度因含水过多而急剧下降,在行车作用 下发生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之为翻浆冒 泥。
翻浆冒泥一般易发生于基床填料不符合要求 的部位, 特别是以细粒土作路基填料、 风化石 质作基床,降雨量大的路堤和路堑地段为病害多 发地段,
一定条件的含粘粒、粉粒的基床表层填料在和列 车反复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软化或触变、液化, 形成泥浆。列车通过时轨枕
二是边坡表层为黏土质覆盖层,下部为倾斜 岩层,表层的黏土受地表水下渗和地下水的影响 , 产生沿基岩面的溜坍。 边坡溜坍, 轻者堵塞 侧沟,重者掩埋线路,病害继续发展将会造成整 个边坡的破坏。
边坡坍塌常发生于边坡坡度陡于天然休止角 的节理发育、 岩层破坏、 风化严重的石质路 堑或土质路堑。
这种病害发展过程时间较长, 开始在堑顶附近出 现裂纹, 并缓慢地逐渐扩大,当扩大到一定程度 时, 在坡面水或地下水等自然因素以及列车振动 等的配合下, 突然顺边坡坍塌下来。在大坍塌之 前,常有小的局部坍塌发生。每次坍塌都不按固 定的面移动,但坍塌体的下缘均在临空面以上, 一直坍塌到边坡坡度接近岩层或土层的休止角为 止
(5)边坡冲刷
边坡冲刷指较高大的土质路堑、路堤边坡、岸坡( 滨河、河滩、海滩、水库、水塘的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的破坏形式与原因分析
深入调查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从整体(按地区)和局部<按具体路段)去分析研究,掌握各有关自然因素的变化规律及路基的变形与破坏及其原因,从而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以达到正确进行路基设计、施工和养护的目的。

1、路堤变形、破坏及其原因
1.1路堤沉陷
路堤沉陷的特征是路基表面做竖向位移。

但应将路堤的沉陷和由于逐渐密实而产生的沉缩区别开来。

高而松软的路堤,未经压实,其沉縮可能达到危险的程度。

路堤表面的大量沉陷主要是由软弱地基的沉缩引起,并且可能同时引起地基的土从路堤两旁隆起,也可能由堤身内部形成过度饱水区(泥泞窝)所引起。

当用透水性不同的土杂乱无次序地堆成路需求量皮及冬季填筑路堤采用饱水的冻结土或混有雪的土,均能产生饱和水区。

易被水所饱和的砂土能在堤身中积蓄水分,从而使路堤中的亚黏土和黏土过度潮湿。

1.2边坡溜方、滑坡及风蚀
溜方是由被水饱和的少量土体沿边坡向下移动所形成的。

溜方通常指的是边坡上薄的表层的下溜。

它可能是由于流动水冲刷边坡所引起的。

边坡土体的位移形成滑坡,即路堤的一部分土体与堤身分离,在重力作用下沿某滑动面滑动。

滑坡是由于下列几种原因破坏了土体的稳定性而引起的:(1)边坡过陡;
(2)不正确地用倾斜层次的方法填筑路堤;
(3)土过于潮湿,减低了黏聚力和内摩擦力;
(4)坡脚被水冲刷。

1.3路基整体沿地基滑动
在陡峭的山坡上,路堤整体或其一部分可能沿地基滑动。

滑动亦可能仅限于边坡下部一部分路堤土的位移。

若路堤底部(地基表面)为水所浸湿,并形成滑动面,则整个路基可能沿该斜坡面向下滑动。

2、路堑变形、破坏及其原因
路堑的主要变形是边坡变形。

2.1边坡溜方和滑坡
与路堤边坡一样,路堑边坡也可能出现溜方。

溜下的土会堵塞边沟,有时也侵占路基。

引起边坡滑坡的主要因素是土的浸湿。

过度浸湿可能是由于大气降水浸人土内或从排水沟,特别是截水沟渗入路基土内,也可能是由于地下水所引起的路堑过湿。

路堑滑坡的原因,亦可能由于弃土堆距路堑边坡顶部边缘太近,致使路堑边坡超载之故。

2.2边坡崩塌和碎落
碎落和崩塌亦属于路堑和半路堑的变形。

碎落是软弱石质土经风化而成的碎块大量沿边坡向下移动。

碎落的堆积可能堵塞边沟和侵占部分路基。

3、保证路基稳定性的措施
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必须采取一些适当的工程措施,以改善路基的水分、温度状况,减少和抵制各种破坏外力。

这样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

(2)注意填土的选择与合理的配置。

尽可能把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的土填筑在路基上层。

当采用不同土类的土同时填筑路堤时,应依填料的透水性大小有规则地分层合理配置填筑;对于翻浆路段可采取换土措施。

(3)合理地规划和设计路基的排水系统(包括地面排水、地下排水,以及地基的特殊排水),保证水流通畅,防止浸湿或水毁路基。

(4)充分压实土基,保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提高土基的水稳性。

(5)适当提高路基,以防止水分从旁渗入或使地下水位上升,使路基工作区处于干燥状态。

(6)设置隔离层用以隔绝毛细水上升。

隔温层用以减少路基冰冻深度和水分累积,砂垫层用以疏干土基。

(7)采用边坡加固与防护措施,以及修筑支撑挡土墙,以抵御土体、岩体的滑落与倾倒等。

上述各项措施,各有不同效果,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运用。

4、正确设计路基路面宽度
4.1路面宽度
路面宽度也叫行车道宽度,是直接供车辆行驶的部分。

为给汽车创造良好的行车条件,在行车道范围内以各种不同的建筑材料修成单层或多层的结构体。

正确地确定路面宽度是横断面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宽度不足时,不但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会降低行驶速度。

当路面过宽时,不但使公路的造价提高,同时也造成土地浪费。

所以,对公路的路面宽度能否正确设计,则是以车辆能正常行驶、节约用地和减少工程数量为标准。

行车道宽度是由车道数目和每条车道宽度决定的。

车道数目是根据运材量和其他客、货运输的交通量来决定的。

影响行车道宽度的因素有设计车型的横向尺寸、车辆行驶速度、车辆与路肩之间的安全距离及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

4.2路肩宽度
(1)路肩的作用与宽度:路肩是路基主要构造要素之一,设于行车道外侧。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起着稳定路面的作用。

作为侧向净宽,使路面宽度能有效地利用,并有利于行车安全和增强舒适感。

使发生故障的车辆能在其上停车,以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

作为养护操作提供场地和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场地,以诱导行车。

为行人、自行车、兽力车的通行提供一定的条件。

按功能路肩有以下几种类型:
全路肩:路肩宽度为2.50-3.25 m,可供各种车辆临时停车用。

半路肩:路肩宽度为 1.25~1.75 m,可供小型车辆临时停车,是对通行能力没有较大影响的路肩宽度。

窄路肩:路肩宽度为0.5-0.751m,是行车所必须的最小宽度。

保护性路肩:路肩宽度为0.5m是为了设置防护栅、护栏等路上设施或为保护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而另外增加的路肩,它不属于路肩净宽之内。

公路的路肩宽度是必须保证的最小净宽,如需设防护栅或护栏等设施时,则应增加保护性路肩或设置在路基边坡上,以保证行车安全。

从自然条件和节约工程费用出发,在深挖路段也可以考虑将路肩外侧的边沟改成暗沟,设于路肩之下,但在有冰锥发生地段不能采用。

(2)路肩横坡度
路肩横坡度是路肩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是路面横向排水系统的重要环节。

路肩横坡坡度较路面横坡度稍大些,一般在1%左右,以便迅速从行车道上排出径流水。

但此横坡度不应过大,如过大会给行车造成危险。

从保证行车安全出发,可使路肩横坡度与路拱横坡度相同。

总之,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

良好的路基是保证道路具有良好使用品质的根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