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报告方案

合集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实验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实验报告

旦! : !
Oh n Ed aton nn aton er c l ̄ uc i I ov l H al J

学 案 例
“ 组合 作 学 习 的有 效 性 研 究 ’ 小 ’实验 报 告
张 学明 ’ 邢 春霞
(. 1 山东 省昌 邑市实验 中学 ; 2 山东省 昌 邑市 奎聚 中学 山东 昌邑 2 1 0 ) . 6 0 3
巷 合作 小 合 摘 要: 尊的 组 作学- 都 在 式的 化 目 3 是外 形 合作, 效性 ' 大 有 较低。 要存 下 个问 一 泛化 作学习 二 异 合作学 , 主 在以 几 题: 是 合 ,是 化 习三
习。小组合 作 学习应注重组 织实施的有效 性 ,合作 时机的 有效性 ,讨论 问题 的有效性 学生评价的有 效性 。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3 9 9 ( O 9 t () 0 9 — 1 1 7 — 7 5 2 0 ) o c一 0 0 0 6 学 习— —小 组 合 作 , 论 质 疑 — — 问题 交 讨 流 , 示提 升——拓 展 训 练 , 馈 矫 正 ” 展 反 。 在 这一教 学模 式下 , 师是学 生学 习 教 的指 导 者 、合 作 者 和 引领 者 , 节 课 点拨 、 每 指导 、讲 解的 时 间控 制 在 1 分钟 左 右 。学 5 生成 为 了学 习的 真 正 主 人 , 过 自主 学 习 、 通 合作 交 流 、讨 论 质疑 、探 究 创新 , 完成 了经 验 重建 和新 意义 生成 , 高 了分析 问题 、 提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有 效 性 模 式 。 我们 从 以
关键词 : 合作 学习 有效性 中 图分 类号 : 2 G6 2
1课题的提出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研究方案实验目的合作不只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一种社会准则。

现代社会尤其强调如何与人合作来促进社会和个体自身的发展。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有必要为他们适应新的社会而发展他们的合作技能,使他们真实地体验合作学习。

实验方法步骤(一)科学分组全体同学列出名单并排好顺序,然后把第一名、最后一名和中间两名分为一组,第二名、倒数第二名和中间其余两名分为一组,依此类推。

在以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前提下,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男女生比例、身高、纪律问题、兴趣爱好等进行了微调,这样在班内就产生了多个基本同质的学习小组。

在每一个同质小组内又按照成绩进行编号1、2、3、4,便于进行检查和评比。

(二)小组构建为了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要求每一个小组制定了自己的小组标志和小组公约,还建立了统一的组内评比表和组间评比表,目的是用公约督促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并以此来增强小组凝聚力,让小组成员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主义观念。

这样,既有组内评比,明确个体责任,又有组间评比,通过竞争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使得小组更加团结更加上进。

(三)、创建合作学习课堂常规(四)、初步构建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细则(五)、对学生的小组合作进行细致的指导,定期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六)、学期末进行特色小组评选。

检测方式问卷调查;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现场考查,让他们就实验项目进行案例练习,调查其正确率。

1、愿意继续参加这个学习小组的理由:(1)小组成员对我帮助很大,使我的成绩有所提高。

(2)喜欢和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小组成员关系融洽。

(3)在小组中大家互帮互助,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4)小组活动很有意思,充满欢乐。

2、不愿意继续参加这个学习小组的理由:(1)不喜欢小组中的个别成员,这些个别成员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问题,或者脾气暴躁,或者太闹,或者老爱欺负人,或者成绩太差。

(完整)《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完整)《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上饶市广丰区洋口中心小学:谢芳菊一、课题的提出: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

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建构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研究报告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研究报告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研究报告内容提要:合作学习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

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但我国目前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文章选取了海淀区实验小学三年级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班,采取了合作学习模式,根据1978年斯莱文教授的小组分层计分法改造而来,实验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经过半年的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实验班和对照班相比,其英语学习成绩虽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但略有提高。

2、通过合作学习,实验班学生的接纳度和被接纳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3、通过合作学习,实验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更加积极。

4、通过合作学习,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被接纳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接纳度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主题词:合作学习、同伴关系、情感态度一、实验研究的背景社会心理学对合作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对于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具体运用的研究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它在增加学生的互动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的发展,以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因此很快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

目前,合作学习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美国、以色列、新西兰、瑞典、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大中小学教学。

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1994)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1997)在其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合作学习在西方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模式,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斯莱文、卡甘、沙伦、约翰逊兄弟等。

在我国,国务院于2001年5月29日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受到关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并相互协作,通过合作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本研究选取若干个初中数学小组,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实验,比较小组合作学习和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2.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和学生成绩比较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学生成绩:实验结果表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成绩整体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2.学习兴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更强的学习兴趣,对课程内容更感兴趣,参与度更高。

3.学习态度: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论和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兴趣和态度,对促进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建议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小
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能力。

以上是《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研究报告,希望对初中数学
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感谢阅读!。

数学课堂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数学课堂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数学课堂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一、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意义1.1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特定的任务或课题,通过相互合作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1.2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1 学习氛围不够活跃在一些数学课堂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容易出现消极怠工和消极怠学的情况。

2.2 学生分工不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作和协调,导致任务无法有效地完成,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探索3.1 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要求,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3.2 合理设置小组成员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合理设置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长,合理分组,避免出现强弱组合,确保每个小组都具有一定的学习实力。

3.3 设立明确的分工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设立明确的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和责任,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共同完成任务,避免出现分工不明,任务不均的情况。

3.4 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地完成任务。

3.5 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提倡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路,促使学生之间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科学小组合作研究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科学教育的推进,小学科学教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为了提高小学科学研究的效果和兴趣,学者们将小组合作研究引入教室,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科知识的掌握。

小组合作研究是指小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科学小组合作研究的有效性并为教师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小学科学小组合作研究的效果,了解小组合作研究对学生知识掌握、学业成绩以及研究兴趣的影响。

通过对比小组合作研究和传统研究方法的差异,我们将分析小组合作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选取两个小学的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组将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而对照组将采用传统的个体研究方式。

研究期间,我们将收集学生的研究成绩、研究兴趣以及合作情况的相关数据,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研究相比,小组合作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小组合作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增强对学科知识的共同探究和理解。

其次,小组合作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减少研究的枯燥感,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研究。

最后,小组合作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学业成绩,通过相互研究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然而,小组合作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小组合作研究需要良好的合作氛围和相互信任的基础,而这需要教师在研究环境的创设和引导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其次,小组合作研究容易出现个体懒惰和依赖他人的情况,需要教师加强对小组研究过程的监督和指导。

五、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小组合作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研究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创设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信任。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计划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计划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计划小组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小组合作协作,相互支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许多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等优点。

因此,本文将设计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计划,就该研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开始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不仅仅是对单一知识技能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备受关注。

然而,目前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团队精神的影响,为学校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

第二部分:研究对象和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高中学生。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

选定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个人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绩、团队精神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具体方法如下:2.2.1 实验尺度设计本研究将设计两个尺度:学习成绩尺度和团队精神尺度。

学习成绩尺度: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包括小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团队精神尺度:记录团队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意愿、工作分配、沟通交流等等。

2.2.2 实验程序(1)实验前期:制定实验计划,明确研究目的、实验对象、实验尺度等。

(2)实验时期: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个人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分别在学习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测评手段,记录学生学习成绩和团队合作表现。

(3)实验后期: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和建议。

第三部分: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验尺度的收集和数据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3.1 小组合作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绩,发现在实验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上表现得更好。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策划方案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策划方案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策划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笔记本上,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关于《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实践研究》的课题策划,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画卷,等待着我用经验和热情去描绘。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概念在教育界已经不算新鲜,但如何真正实践并提高其效果,却一直是个难题。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和认知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可以更好地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所以,这个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3.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三、研究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起源、发展及其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践探索: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验证。

4.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对实践探索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其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收集小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3.访谈法:与一线教师、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际需求。

4.实证研究:在实验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估策略的有效性。

五、研究步骤1.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现状。

2.第二阶段:策略实践。

根据前期研究成果,设计适合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并在实验班级中进行实践。

3.第三阶段:效果评估与改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047-2022年第20期(总第324期)课堂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以具体任务为导向,让小学生在分工、合作的过程当中,去思考、探究、分析和总结,进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使得自己的不足得到有效解决,并积极地联合集体的力量、智慧攻克数学学习中的难关,解决数学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被普遍应用,且深受学生的喜爱和追捧。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一)有助于突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弊端,即由于教师占用过多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缺少自主思考、探究的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这导致小学生的独立自主性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主体地位难以得到有效的体现[1]。

而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渗透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引导小学生在分工、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进行思维层面的交流,让小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活跃及发散,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灵感,有更多的自信在课堂上质疑,从而获得创新思维的发展,提升问题意识,由低阶思维转变为高阶思维,让小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此突显小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二)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世界进行探索的初期阶段,本身的思维模式不够成熟,其学科核心素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学教学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维度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落实。

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法能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广阔的平台,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展示,自我发展。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与他人交流,能够对他人、对自己、对数学学习有更深的认知和理解。

小学生通过联合集体的智慧,实现深度学习,能够让自身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等得到有效的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主体间的交互活动,倡导小组合作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尽可能地拓宽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校加强和重视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证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一道风景线。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其实质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

正是在对当前这种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成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而有效的合作学习则是人人参与、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认真倾听并概述和吸取他人的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发展审美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计划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计划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计划研究目的: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以及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中的应用情况。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国内外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情况,包括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

2. 实证研究:选取一所学校或教育机构,随机选择若干班级,将其中一半班级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另一半班级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

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期间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记录和比较,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体验。

研究步骤:1. 收集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分类、特点和研究成果。

2. 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和教学大纲。

3. 实施实验,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传统教学。

实验期间,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4. 实验结束后,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在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5. 结合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以及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中的应用情况。

6. 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综述部分、实证研究部分、讨论和总结部分。

研究内容与要点:1.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分类、特点和研究成果。

2. 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和统计分析进行比较和分析。

3. 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和问卷调查进行比较和分析。

4. 小组合作学习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5.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难点,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

传统教育模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感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

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

同时,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在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为此,我决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2、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教师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

(二)、现实意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今天,部分教师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与传统的决裂,甚至有不少教师产生了一些极端的想法:认为现在提倡在生活和数学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就是否定了传统的单科教学模式;认为提倡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就是否定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教师往往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却怯于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的传授;认为提倡学生的体验学习就是学生的自由活动,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引言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1. 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成员在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中合作完成,通过讨论和互相合作来提高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

学生们在组内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相互交流、讨论和协作,从而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2.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的,个体的认知和学习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探究和交流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1.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一般以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在交流和讨论中相互启发,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更广泛的知识结构。

2.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案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概念的讨论、数学方法的比较等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最后向全班汇报和交流。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成就感。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评估1. 学术成绩评估可以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和传统教学的学术成绩进行比较,来评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2. 学生态度调查可以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或访谈方式,来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和看法。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其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引言语文课堂是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场所。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沟通能力。

本文旨在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与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1. 组建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和兴趣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通常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相互帮助。

2. 设定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小组任务,如讨论课文的中心思想、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主动思考。

3. 进行反馈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表扬小组合作的成效,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1. 提高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愿意主动参与课堂。

2.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3. 培养社交技能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学习与他人沟通、合作,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助于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4. 促进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结论小组合作学习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

教师应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小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报告

提高小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报告
题 , 行独立 自学 。 进
2自主学 习 的阅读形式 。第 一学段 自主 学 习时多采 用小 . 声 朗 读 的形式 , 到眼 、 手 、 同步 , 导 学 生关 注 问题 , 做 口、 心 引
有所 侧重 , 讲究 方 法 、 略 , 照顾 到 学生 的 年龄 、 习 习 要 策 要 学
句子 , 主要人 物 、 划 景物等 ; 第二 学段 划重 点词 句并 做简要 批 注 ; 三学 段划 重 点段 , 第 分析 欣赏 词 语 、 子 、 辞手 法 和描 句 修 写方法 的表达效 果等 。这 样 的 自主学 习才是有效 的 。
4自主学习的时间要求 。学生 自主学习时 , . 教师要 给足 自主 学习的时间。—般要根据问题 的难易、 自学 的层欢 和次数而定。 5教师 的调控策 略 。 生 自主学习时 , . 学 第一 学段教 师的调 控 侧重 于组织 教学 、 习 习惯 的指导 、 习兴 趣 的激发 、 习 学 学 学
1 据 小学 各 学 段学 生 的年 龄特 点 、 . 根 知识 水 平 、 习 习 学
走 走过场 而 已。 1自主学习 目标 的提 出 。 自主学 习 目标 提 出的方式 有三 . 种: 一是教 师根 据教学 内容 提 出 ; 是 学生 提 出问题 , 生梳 二 师 理 后变 成共性 问题提 出 ; 是学 生根 据对 教材 的熟悉 程度 自 三 己提 出问题 。一般来说 , 学第一 学段侧重 于教师 提 出明确 、 小
笔 墨不读 书 的习惯 。在 学生 自主学 习时 , 必须让学 生动动笔 ,
2 . 合作学 习的有效 性 。有 效性 是要求 教师要 遵循教 学 的 规 律 , 最少 的时间 、 用 精力 和物力取得 最佳 的教 学效果 。合作
学 习要 重视 每 位合 作者 的主体 地位 、 特感 受 , 独 必须 把 学生

五年级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个案研究报告

五年级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个案研究报告

五年级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个案研究报告一、509班基本情况人数:76人,女生42人,男生34人。

班主任:王老师,一位资深、严谨的班主任老师。

学校:龙山县第一小学,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厚的教学资源和积极进取的教师团队,现有学生约520__多人,教师20__多人。

二、509班观察、诊断情况1、学习生活情况1)全班整体的面貌教室环境布置优美,讲台旁有一把椅子,讲台上摆放有序,整个教室里干净整洁。

走进教室,不见大声喧哗和打闹的现象,学生对老师彬彬有礼,学生学习也很刻苦,休息时许多同学都在写作业。

整个班的学习成绩在五年级12个班中属中等。

2)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课堂上老师们的整体印象是:课堂纪律比较好,无吵闹现象,对于老师的提问,很少有学生会举手主动回答,往往是老师问了半天,还是没人啃声,他们比较习惯被动的听老师讲课,习惯听老师的话,习惯做乖孩子,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意愿。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他们不是很认同,参与的热情不高,小组讨论时,经常出现冷场、无人发言的情况;成绩好的小组,往往因意见不一而闹矛盾,使讨论不欢而散;优秀的学生,往往不愿与人分享,瞧不起差生,不愿帮助差生;课堂观察中发现,几乎所有任课老师都比较关注知识检测的结果,很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等进行评价。

2、调查结果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存在这么几个问题:①缺乏活力和合作创新意识;②缺乏合作学习的方法;③缺少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等,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师方式陈旧。

2)老师还未学会合作学习的操作方法及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3)学生习惯了被动式的学习和被动接纳,缺乏自主、合作和创新意识。

4)学生未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三、提升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具体措施1、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将学生按优、良、中、差搭配,分成4人学习互助小组,让差生获得帮助,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产生归宿感;另外,学习中降低要求,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自豪感。

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首先介绍了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以及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

接着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并通过实施案例分析进行了验证。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的意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因素、案例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合作学习原理、特点、提高、实施、总结、展望、成果意义、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而小组合作学习被认为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并不总是得到保证。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

研究背景中首先需要讨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求。

有必要探讨如何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性提高的策略,可以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相关问题,以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可能存在效果不佳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影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并通过实施案例分析来验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随着“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的课改趋势,“小组合作学习型”在我校全面的实施,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初见成效,教师们基本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为了使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的实施方案。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技艺、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

同时现代心理学研究又表明,儿童间的合作互动之所以能促进认知成长,是因为年龄相当的儿童较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互动、增进成长。

另外,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特别如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好的推广,尤其是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随处可见。

课堂教学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教师权威淡化,学生主体性增强,“自主探索”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的特征。

可反思我校目前的教学现状,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却存在以下误区:1、为合作而合作。

许多老师把合作学习当形式,走过场,似乎一节课里没有合作交流就不是一节好课。

由于这种片面理解,课堂上热闹的合作多了,静静思考的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有些该合作的问题教师未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研究,由于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由于没有充裕的合作时间,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2、合作学习并不合作。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或事先没有对各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在小组活动中出现放任自流,往往出现合作学习并不合作的情况:组内成员不友好,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结果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但参与度却不高,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着“主宰者”的角色,困难学生却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3、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一种表达和倾听的双向互动,然而现今大多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不仅不会倾听,甚至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在小组合作时,很多孩子也没有耐心听别的同学汇报,抢着各说各的,人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再倾听、不愿倾听,难以形成有效的研讨氛围。

4、教学策略准备不足。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开拓了,这对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策略的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了解学生概念发展的原有状况,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一个估测,或没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通过小组学习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自行是解决的?在小组合作时可能还会遇到哪些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同样会流于形式、预设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也会成为虚有的形式。

5、缺少有效的评价方式。

教师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

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一捶定音“你说得真好!”、“你这里错了,应该……”。

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缺少应有的评价,学生想的是:我的回答老师满意吗?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偏重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少生生之间的自我评价。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将会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同时又为培养能与人和谐共处、通力合作的时代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围绕“优化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学校原来情景引入,合作提高”的课题基础上,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一课题教学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1、什么是有效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我们的目的是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合作模式,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2、环境因素对“合作学习”成效的影响;包括“合作学习”大的课堂环境的建设,“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合作学习”时机的选择等。

3、心理因素对“合作学习”成效的影响;包括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品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

4、教师对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作用。

包括教师在组织进行“合作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设置的评价对进一步促进“合作学习”的影响等。

三、研究的目标1、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加强学习,深入领会新课程的内涵,把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善于灵活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并能根据实际进行筛选与整合,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爱学、乐学,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究合作学习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3、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

四、1、研究课堂学习小组建立的科学性,探究自主互动课堂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方法。

2、开展各学科小组学习策略和各学科小组学习方法的研究,设计用于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的导学案。

3、探索一课时中教与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

4、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其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的内涵(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4)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实践中所运用的合作学习方法或策略分别有:(1)积极互赖。

要求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

小组成员之间是沉浮与共、休戚相关的关系。

(2)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

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组内学生相互促进被此学习,以达成功。

(3)个人责任。

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4)社交技能。

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社会交往技能,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

(5)小组自评。

要求小组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检讨小组活动情况和功能发挥程度,以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五、研究原则与方法(一)研究原则:1、主动参与性原则。

实验老师要把学生当作真正的教学主体,以学生活泼、主动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措施,一切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过程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审美。

2、激励性原则。

实验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信性、主动性和进取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善于提问,经常用夸奖的言辞,亲切的微笑和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实践需要,使学生的心态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实践、追求探索、追求新知、追求创新的氛围中。

3、和谐发展性原则。

实验老师要通过学生个体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大集体中健康、活泼发展。

(二)方法:1、行动研究法。

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实施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地贯彻行动的计划,观察即收集研究的资料,反思就是对行动效果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

2、实验研究法。

收集典型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案例反思。

3、教育调查法。

采用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有时也将采用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的方法,对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调查了解。

4、个案分析法。

抓住好、中、差三个类型学生,跟踪调查,观察、研究与测试。

5、经验总结法。

针对实验中成功的体验与失败的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六、研究的步骤:本课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4月—2016年5月)1、学习相关理论。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开题报告。

3、选题,各教研组、教师根据学校课题制定自己的子课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5月——2017年12月)每位教师都制定实验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认真做好跟踪记录,并及时地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研究中的问题和缺失处,进一步将课题研究向更深处展开。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研究。

从组织、调控、方法、步骤、评价等方面入手,以科学组建、合理分工、制定合作细则、适时点拨引导、学会倾听交流、利用有效评价、延伸合作于课外等为研究内容,研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第三阶段:验收总结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5月)课题的结题工作,主要工作是撰写研究报告,整理研究成果,包括教师的各种体会、经验、总结及案例反思。

1、撰写结题报告,编辑、展示实验成果。

2、对研究所获得的材料、经验进行全面分析总结。

七、预期的成果和完成的时间2017年4月,形成研究方案,成果是研究方案。

2017年4月━━10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内容的研究,成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内容草案。

2017年6月━━2017年9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管理的研究,成果是有关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习惯的经验论文及注意的问题。

2018年9月━━2018年12月,课题的结题工作,成果是研究报告。

最终成果及应用:本研究最终成果是研究报告及有关论文,主要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2.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八、注意的问题1、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

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更新师生关系,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2、理解、掌握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丰富课程资源以及优化学习方式的内涵与方法,科学地、有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用好教材。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合作、交流、操作、说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

4、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书写规范、合作交流、操作等良好学习习惯。

5、保证学生的合作时间、空间,保证全员参与,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防止小组合作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和质量的现象。

讨论的课题要有价值。

时间要确保,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