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全本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学总论PPT课件
第12页/共48页
四、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
1.恰当的配伍经络、腧穴
经络配伍
腧穴配伍
如 太冲 阳陵泉
泻肝胆之火
丰隆 阴陵泉
化痰除湿
足三里 三阴交 补气益血
第13页/共48页
2.恰当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泻法应用: 例 补照海 泻申脉治疗失眠
泻照海 补申脉治疗嗜睡 阳气盛 阴气虚可导致失眠 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 失眠当补阴泻阳 嗜睡当补阳泻阴 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穴,阴跷脉所生之处,申脉穴为 足太阳膀胱经穴,阳跷脉所生处,阳跷行于阳 ,主活 动和清醒状态,阴跷行于阴,主安静和睡眠状态。补 照海泻申脉可以使阴跷脉盛而阳跷脉衰,而使其目闭 而欲睡,达到安神宁心的作用。
第26页/共48页
2、经络触诊
经络触诊又称“经穴按压”,是在经络循行部位或有 关腧穴进行按压、触摸,寻找阳性反应或异常变化, 以判断疾病之所在的方法。 用切按,循摄等方法在经穴部位寻找异常变化,如压 痛。寒温,结节,凹陷和皮疹,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
八
虚——补法、少针多灸
纲 阳 表——浅刺
热——浅刺疾出,泻法
实——泻法,多针少灸
第21页/共48页
经络辩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 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和经络异常反映, 辨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提供临床依据 。 。
第22页/共48页
(一)辨证归经
第10页/共48页
(二)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
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 阴阳、使阴阳失调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 对平衡,则是针灸治疗学的基本原则。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是阴阳偏盛 偏衰得以纠正,使之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
四、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
1.恰当的配伍经络、腧穴
经络配伍
腧穴配伍
如 太冲 阳陵泉
泻肝胆之火
丰隆 阴陵泉
化痰除湿
足三里 三阴交 补气益血
第13页/共48页
2.恰当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泻法应用: 例 补照海 泻申脉治疗失眠
泻照海 补申脉治疗嗜睡 阳气盛 阴气虚可导致失眠 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 失眠当补阴泻阳 嗜睡当补阳泻阴 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穴,阴跷脉所生之处,申脉穴为 足太阳膀胱经穴,阳跷脉所生处,阳跷行于阳 ,主活 动和清醒状态,阴跷行于阴,主安静和睡眠状态。补 照海泻申脉可以使阴跷脉盛而阳跷脉衰,而使其目闭 而欲睡,达到安神宁心的作用。
第26页/共48页
2、经络触诊
经络触诊又称“经穴按压”,是在经络循行部位或有 关腧穴进行按压、触摸,寻找阳性反应或异常变化, 以判断疾病之所在的方法。 用切按,循摄等方法在经穴部位寻找异常变化,如压 痛。寒温,结节,凹陷和皮疹,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
八
虚——补法、少针多灸
纲 阳 表——浅刺
热——浅刺疾出,泻法
实——泻法,多针少灸
第21页/共48页
经络辩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 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和经络异常反映, 辨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提供临床依据 。 。
第22页/共48页
(一)辨证归经
第10页/共48页
(二)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
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 阴阳、使阴阳失调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 对平衡,则是针灸治疗学的基本原则。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是阴阳偏盛 偏衰得以纠正,使之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
针灸治疗学PPT课件
• 肝肾亏虚 颈项、肩臂疼痛,四肢麻木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 月经不调,舌红,少 苔,脉细弱。
2019/12/21
4
颈椎病
• 治则 疏筋骨,通经络。 • 主穴 颈夹脊 天柱 后溪 申脉 悬钟 • 配穴风寒痹阻配风门、大椎;劳伤血瘀配膈俞、合谷;肝肾亏虚配肝俞、肾
俞;上肢疼痛配曲池、合谷;上肢或手指麻木配少海、手三里;头晕头痛配 百会、风池恶心、呕吐配中脘、内关。 • 操作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2019/12/21
16
不寐
• 【辨证要点】
• 主症 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 肝火扰心 兼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尿黄,舌红, 苔黄,脉弦数。
• 痰热扰心 兼见心烦懊侬,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 心睥两虚 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 脉细弱。
2019/12/21
10
肥胖
• 【辨证要点】 • 主症 形体肥胖,面肥颈壅,项厚背宽,腹大腰粗,臀丰腿圆。 • 胃肠炽热 兼见消谷善饥,食欲亢进,口干欲饮,怕热多汗,腹胀便秘,小
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脾胃虚弱 兼见食欲不振,心悸气短,嗜睡懒言,面唇少华,大便溏薄,舌
淡,苔薄,脉细弱。 • 肾阳亏虚 兼见喜静恶动,动则汗出,畏寒怕冷,头晕腰酸,月经不调或阳
• 本病相当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早期以疼痛为主,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 。
2019/12/21
7
漏肩风
• 【辩证要点】 • 主症 肩周疼痛、酸重,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或加重,患
者肩前、后及外侧压痛,主动和被动外展、后伸、上举等功能明显受限。 • 手阳明经型 疼痛以肩前外部为主且压痛明显。 • 手少阳经型 疼痛以肩外侧部为主且压痛明显。 • 手太阳经型 疼痛以肩后部为主且压痛明显。 • 手太阴经型 疼痛以肩前部为主且压痛明显。
2019/12/21
4
颈椎病
• 治则 疏筋骨,通经络。 • 主穴 颈夹脊 天柱 后溪 申脉 悬钟 • 配穴风寒痹阻配风门、大椎;劳伤血瘀配膈俞、合谷;肝肾亏虚配肝俞、肾
俞;上肢疼痛配曲池、合谷;上肢或手指麻木配少海、手三里;头晕头痛配 百会、风池恶心、呕吐配中脘、内关。 • 操作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2019/12/21
16
不寐
• 【辨证要点】
• 主症 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 肝火扰心 兼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尿黄,舌红, 苔黄,脉弦数。
• 痰热扰心 兼见心烦懊侬,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 心睥两虚 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 脉细弱。
2019/12/21
10
肥胖
• 【辨证要点】 • 主症 形体肥胖,面肥颈壅,项厚背宽,腹大腰粗,臀丰腿圆。 • 胃肠炽热 兼见消谷善饥,食欲亢进,口干欲饮,怕热多汗,腹胀便秘,小
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脾胃虚弱 兼见食欲不振,心悸气短,嗜睡懒言,面唇少华,大便溏薄,舌
淡,苔薄,脉细弱。 • 肾阳亏虚 兼见喜静恶动,动则汗出,畏寒怕冷,头晕腰酸,月经不调或阳
• 本病相当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早期以疼痛为主,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 。
2019/12/21
7
漏肩风
• 【辩证要点】 • 主症 肩周疼痛、酸重,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或加重,患
者肩前、后及外侧压痛,主动和被动外展、后伸、上举等功能明显受限。 • 手阳明经型 疼痛以肩前外部为主且压痛明显。 • 手少阳经型 疼痛以肩外侧部为主且压痛明显。 • 手太阳经型 疼痛以肩后部为主且压痛明显。 • 手太阴经型 疼痛以肩前部为主且压痛明显。
针灸治疗学课件全本 PPT
三.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中医学对于人体腧穴方位的描述是以人体自然直立,两手下垂,掌心向内的姿势而定的。上肢以掌心一侧 (屈侧)为“内侧”,手背一侧(伸侧)为“外侧”。以人身前后正中线为准,距正中线近者为“内侧”, 距正中线远者为“外侧”。人体腹侧面为“前”,背侧面为“后”。以手足掌面与背面皮肤的移行外为“赤 白肉际”。腧穴的定位方法分四种: 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设定尺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骨度法”。其原出 于《灵枢· 骨度》,经后人修改补充,为目前常用骨度分寸,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不论男女、老少、高矮、 胖瘦均按这一标准测量。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定义:这是以人体自然解剖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具体又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固定标志:以骨节和肌肉的突起、凹陷、五官、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定穴的标志。例如: 两眉之间定印堂,肚脐中央定神阙。 活动标志:以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间隙、凹陷、皱纹、尖端等作为定穴的标志。例如: 张口在耳前凹陷中取听宫、听会、耳门;抬臂在肩部前凹陷取肩髃、肩髎。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定义:这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医者可根据病人的高矮胖瘦适当伸缩,也可用自己的手 指来测定穴位。包括中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横指同身寸(一夫法)。 简便取穴法 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直立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处取列缺穴等。
腰痛
1.基本治疗 主穴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 ▲寒湿证加艾灸;
▲瘀血证加刺络拔罐;
▲肾虚证命门穴加用附子饼灸。
腰痛
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选择腰部疼痛部位,用梅花针叩刺 出血,加拔火罐。 ●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2.耳针法 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后 嘱患者活动腰部;或用揿针埋藏或用 王不留行籽贴压。
针灸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具有显著疗效。
针灸的优势
针灸治疗具有安全、简便、经济 、有效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 迎。同时,针灸还对预防保健、 康复医学等领域具有积极作用。
2024/1/25
6
02 针灸基本理论
2024/1/25
7
经络学说
01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02
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03
奇经八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消毒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 针具、皮肤及医者手指 进行消毒。
针刺角度和深度
根据穴位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针刺角度和深度, 避免误伤内脏和血管。
行针手法
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 ,以增强针感、提高疗 效。
2024/1/25
13
艾灸操作规范
艾绒选择
选择纯净、无杂质的艾绒,制成大小合适的 艾炷或艾条。
灸法选择
03
国际针灸
针灸学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
针灸学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中医之瑰宝”,在中
医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扶正祛邪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内 、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尤其 对疼痛性疾病和功能失调性疾病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挖掘和整理,针灸理论体系得 到不断完善,为针灸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的 指导。
针灸临床应用的拓展
针灸治疗逐渐从传统的疼痛性疾病向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等多领域拓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 效果。
针灸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 了有力支持,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 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针灸的优势
针灸治疗具有安全、简便、经济 、有效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 迎。同时,针灸还对预防保健、 康复医学等领域具有积极作用。
2024/1/25
6
02 针灸基本理论
2024/1/25
7
经络学说
01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02
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03
奇经八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消毒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 针具、皮肤及医者手指 进行消毒。
针刺角度和深度
根据穴位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针刺角度和深度, 避免误伤内脏和血管。
行针手法
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 ,以增强针感、提高疗 效。
2024/1/25
13
艾灸操作规范
艾绒选择
选择纯净、无杂质的艾绒,制成大小合适的 艾炷或艾条。
灸法选择
03
国际针灸
针灸学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
针灸学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中医之瑰宝”,在中
医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扶正祛邪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内 、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尤其 对疼痛性疾病和功能失调性疾病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挖掘和整理,针灸理论体系得 到不断完善,为针灸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的 指导。
针灸临床应用的拓展
针灸治疗逐渐从传统的疼痛性疾病向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等多领域拓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 效果。
针灸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 了有力支持,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 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精选课件)针灸教学PPT幻灯片
经脉
含义
经:路径
地位
粗大,主干
络脉
络:网络 细小,分支
走行方向 纵行(个别特殊) 横、斜,纵横交错
分布形式
线状
网状布散,遍布全身
深浅分布 多行于深部
多行于浅部
.
4
•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
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脏 腑 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
5
经络学说的形成
• 对“针感”传导的观察 • 腧穴疗效的总结 •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前 太阴
肺
中 厥阴
心包
后 少阴
心
前 太阴
脾
中 厥阴
肝
后 少阴
肾
阳(外侧) 腑(表)
阳明 少阳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阳
大肠 三焦 小肠 胃 胆 膀胱
.
13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
•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
14
头(同名经交接)
手
(表里经交接)
• 近治作用 • 远治作用 • 特殊作用
.
25
特定穴
(Special acupoints)
• 定义: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
• 分类:1.五输穴;
•
2.原穴、络穴;
•
3.俞穴、募穴;
•
4.八会穴;
•
5.郄穴;
•
6.下合穴;
•
7.八脉. 交会穴、交会穴;
26
(六)八会穴
• 人体气、血、筋、脉、骨、髓、脏、腑 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
.
6
经络系统的组成 Composition of meridian system
针灸治疗学全本ppt
外科疾病
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疾病;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以及乳腺炎、胆囊炎等外科感染性疾病。
针灸治疗学治疗范围
02
针灸治疗学基础知识
经络系统组成
针灸治疗学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组成。
经络系统作用
经络系统在针灸治疗中具有沟通表里、联络脏腑、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是针灸治疗学的基础。
03
针灸治疗学操作方法
包括针灸针、消毒棉球、镊子、注射器等。
物品准备
选择舒适、放松的体位,如仰卧位、俯卧位等。
患者体位
根据病情和中医诊断选择相应的穴位。
确定穴位
针灸治疗学针刺前准备
针灸治疗学常用针刺方法
通过手持毫针刺入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毫针刺法
将针灸针刺入头皮下,按不同分区刺激,达到治疗目的。
注意留针时间
06
针灸治疗学发展与前景
针灸治疗学与神经生物学
针灸治疗学与免疫学
针灸治疗学与细胞分子生物学
针灸治疗学生物医学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学临床应用进展
针灸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探讨针灸在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在疼痛中的应用
研究针灸在各种疼痛,如头痛、颈痛、关节炎痛等中的应用。
定义
针灸治疗学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等特点。
特点
针灸治疗学定义与特点
针灸治疗学起源于古代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针灸治疗学发展史
起源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针灸治疗学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发展历程
现代针灸治疗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替代医学之一。
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疾病;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以及乳腺炎、胆囊炎等外科感染性疾病。
针灸治疗学治疗范围
02
针灸治疗学基础知识
经络系统组成
针灸治疗学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组成。
经络系统作用
经络系统在针灸治疗中具有沟通表里、联络脏腑、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是针灸治疗学的基础。
03
针灸治疗学操作方法
包括针灸针、消毒棉球、镊子、注射器等。
物品准备
选择舒适、放松的体位,如仰卧位、俯卧位等。
患者体位
根据病情和中医诊断选择相应的穴位。
确定穴位
针灸治疗学针刺前准备
针灸治疗学常用针刺方法
通过手持毫针刺入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毫针刺法
将针灸针刺入头皮下,按不同分区刺激,达到治疗目的。
注意留针时间
06
针灸治疗学发展与前景
针灸治疗学与神经生物学
针灸治疗学与免疫学
针灸治疗学与细胞分子生物学
针灸治疗学生物医学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学临床应用进展
针灸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探讨针灸在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在疼痛中的应用
研究针灸在各种疼痛,如头痛、颈痛、关节炎痛等中的应用。
定义
针灸治疗学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等特点。
特点
针灸治疗学定义与特点
针灸治疗学起源于古代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针灸治疗学发展史
起源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针灸治疗学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发展历程
现代针灸治疗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替代医学之一。
针灸治疗学医学知识讲座优质PPT课件
返回目录
内科常见病
面瘫 取穴:凤池 下关 地仓 颊车 太阳 阳白 人
中 合谷 足三里 太冲
返回目录
内科常见病
• 失眠 • 取穴:神门 三阴交 • 配穴:辨证取穴(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阴虚火旺,痰火扰心)
返回目录
外科常见病
• 腰痛 • 取穴:腰痛点
人中 委中 肾俞 腰阳关 阿是穴等
返回目录
外科常见病
返回目录
三、配穴方法
• 前后配穴法: • 是以身体前后部位所在腧穴相
互配伍使用的方法 。 如:咳嗽气喘—膻中、定喘、 肺俞。
返回目录
三、配穴方法
• 上下配穴法: • “上”指上肢或腰部以上。“下”
指下肢或腰部以下。 如: 风火牙痛—合谷、内庭。
返回目录
三、配穴方法
• 左右配穴法: • “左右同取”或“左病取右,右病取
肾俞 肝俞 脾俞 气海 关元 太溪 太冲
返回目录
妇科常见病
• 胎位不正 • 取穴:至阴 • 方法:艾灸
返回目录
妇科常见病
• 产后乳少 • 取穴:肩井 乳根 少泽 • 配穴:脾俞 膻中 足三里 关元 气海
太冲 中渚 肝俞
返回目录
儿科常见病
• 疳积 • 取穴:四缝 • 方法:三棱针点刺
返回目录
儿科常见病
返回目录
内科常见病
• 腹泻 • 取穴:足三里 天枢 中脘 • 配穴:寒湿—合谷 阴陵泉 灸法,
湿热—曲池 阴陵泉 内廷,肝 郁—太冲 肝俞,脾胃虚弱—脾 俞 胃俞 关元 灸法
返回目录
内科常见病
• 头痛 • 取穴:阳明(前额)—阳白 印
堂 合谷,少阳(偏头痛)—风 池 率谷 中渚 阳陵泉,太阳(后 头痛)—风府 风池 后溪 昆仑, 厥阴(颠顶)—百会 四神聪 内 关 太冲
内科常见病
面瘫 取穴:凤池 下关 地仓 颊车 太阳 阳白 人
中 合谷 足三里 太冲
返回目录
内科常见病
• 失眠 • 取穴:神门 三阴交 • 配穴:辨证取穴(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阴虚火旺,痰火扰心)
返回目录
外科常见病
• 腰痛 • 取穴:腰痛点
人中 委中 肾俞 腰阳关 阿是穴等
返回目录
外科常见病
返回目录
三、配穴方法
• 前后配穴法: • 是以身体前后部位所在腧穴相
互配伍使用的方法 。 如:咳嗽气喘—膻中、定喘、 肺俞。
返回目录
三、配穴方法
• 上下配穴法: • “上”指上肢或腰部以上。“下”
指下肢或腰部以下。 如: 风火牙痛—合谷、内庭。
返回目录
三、配穴方法
• 左右配穴法: • “左右同取”或“左病取右,右病取
肾俞 肝俞 脾俞 气海 关元 太溪 太冲
返回目录
妇科常见病
• 胎位不正 • 取穴:至阴 • 方法:艾灸
返回目录
妇科常见病
• 产后乳少 • 取穴:肩井 乳根 少泽 • 配穴:脾俞 膻中 足三里 关元 气海
太冲 中渚 肝俞
返回目录
儿科常见病
• 疳积 • 取穴:四缝 • 方法:三棱针点刺
返回目录
儿科常见病
返回目录
内科常见病
• 腹泻 • 取穴:足三里 天枢 中脘 • 配穴:寒湿—合谷 阴陵泉 灸法,
湿热—曲池 阴陵泉 内廷,肝 郁—太冲 肝俞,脾胃虚弱—脾 俞 胃俞 关元 灸法
返回目录
内科常见病
• 头痛 • 取穴:阳明(前额)—阳白 印
堂 合谷,少阳(偏头痛)—风 池 率谷 中渚 阳陵泉,太阳(后 头痛)—风府 风池 后溪 昆仑, 厥阴(颠顶)—百会 四神聪 内 关 太冲
针灸疗法课件PPT课件
50
额旁1线
• 部位:属足太阳膀胱经, 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 眦,自发际上5分处即眉冲 穴向下刺1寸
• 主治:咳嗽、胸痛、心悸 怔忡、胸痹心痛、感冒、 气喘等肺、心等上焦疾病
51
额旁2线
• 部位:属足少阳胆经,在 额旁1线的外侧,直对瞳孔, 自发际上5分处即头临泣穴 向下1寸
• 主治:胃痛、痞满、腹胀、 泄泻、胁痛等脾、胃、肝、 胆等中焦病
定穴与揣穴
腧穴的定位,称“定穴”。定穴主要根据“骨度分寸”、 “自然标志”等方法确定穴位
医生以手指在穴位处揣、摸、按、循,找出指感强烈的穴 位,称“揣穴”
消毒
除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针具以外,其他的针具都必须严格消 毒
包括针具器械、医者手、患者施术部位及治疗室用具的消
毒
17
18
二指持针法:用拇指、食指末节指 腹捏住针柄,适用于短小的针具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
77
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原因
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 坚硬的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 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 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者
平刺
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 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
适用于头面、胸背及皮肉浅薄处
27
28
29
30
31
弹法
刮法
32
针刺得气
古代文献称“气至”,现在多称“针感” 得气的指征
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主要为酸、麻、胀、重,还有凉、热、
额旁1线
• 部位:属足太阳膀胱经, 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 眦,自发际上5分处即眉冲 穴向下刺1寸
• 主治:咳嗽、胸痛、心悸 怔忡、胸痹心痛、感冒、 气喘等肺、心等上焦疾病
51
额旁2线
• 部位:属足少阳胆经,在 额旁1线的外侧,直对瞳孔, 自发际上5分处即头临泣穴 向下1寸
• 主治:胃痛、痞满、腹胀、 泄泻、胁痛等脾、胃、肝、 胆等中焦病
定穴与揣穴
腧穴的定位,称“定穴”。定穴主要根据“骨度分寸”、 “自然标志”等方法确定穴位
医生以手指在穴位处揣、摸、按、循,找出指感强烈的穴 位,称“揣穴”
消毒
除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针具以外,其他的针具都必须严格消 毒
包括针具器械、医者手、患者施术部位及治疗室用具的消
毒
17
18
二指持针法:用拇指、食指末节指 腹捏住针柄,适用于短小的针具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
77
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原因
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 坚硬的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 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 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者
平刺
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 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
适用于头面、胸背及皮肉浅薄处
27
28
29
30
31
弹法
刮法
32
针刺得气
古代文献称“气至”,现在多称“针感” 得气的指征
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主要为酸、麻、胀、重,还有凉、热、
《针灸治疗学》课件
补虚泻实
根据病情的虚实状况,采 用补虚或泻实的方法进行 治疗,以达到调和气血、 平衡脏腑功能的目的。
疏通经络
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使 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03
针灸治疗方法
毫针法
总结词
通过细长的钢针刺激穴位,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毫针法是针灸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选用不同长度和粗细的毫针,刺激人体穴位,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掌握正确的进针、行针和出针手法,以及根据不同疾病和穴位 选择合适的针具和刺激强度。
气血,改善视力。
鼻炎Βιβλιοθήκη 02鼻炎患者可针灸迎香、印堂、上星等穴位,以宣肺通窍、散寒
解表。
牙痛
03
牙痛患者可针灸合谷、下关、颊车等穴位,以通络止痛、消肿
散结。
05
针灸治疗的注意事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消毒
针灸治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 毒,包括针具、治疗部位以及 医生的手。避免感染和交叉感
染。
患者状态
确保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处 于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疲劳 。过于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影响 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艾灸法
总结词
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目 的。
详细描述
艾灸法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以达 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艾灸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等特点,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虚寒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拔罐法
02
针灸治疗的理论基 础
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是针灸治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之一,它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复杂 网络,贯穿于人体全身,负责运行气 血、沟通内外。
针灸治疗学-内科ppt
针灸治疗的优势
针灸治疗可以针对性地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改善呼吸系统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痰液排出,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减轻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
案例分析
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免疫应答、抗炎和抗氧化机制,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学-内科的疗效评估
综合疗效评估
在疗效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客观指标,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更准确地反映治疗效果。
客观指标运用
通过设立对照组进行试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针灸治疗学-内科的疗效,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对照试验
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精神状态等因素均可影响针灸治疗学-内科的疗效。
脏腑经络理论
气血津液是中医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能量的认识,针灸治疗内科疾病时,可以通过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促进气血的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血津液理论
中医理论基础
神经调节理论
针灸刺激可以作用于神经,通过神经调节,达到治疗内科疾病的目的。如针灸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肌肉紧张等。
针灸治疗学-内科ppt
xx年xx月xx日
CATALOGUE
目录
针灸治疗学概述内科疾病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学-内科的理论基础针灸治疗学-内科的实践技能针灸治疗学-内科的疗效评估与影响因素针灸治疗学-内科的案例分享与讨论
针灸治疗学概述
01
针灸治疗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病理状态,达到治愈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糖尿病
针灸可缓解甲亢症状,改善心悸、烦躁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针灸治疗学PPT课件
.
10
其他疾病
• 胎位不正---灸至阴 • 产后尿储留--灸中极、三阴交、关元、阴陵
泉 • 小儿遗尿--中极、关元、次髎、三阴交 • 麦粒肿--耳尖放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常见急证处理
• 一、呃逆---膈肌痉挛(俗称:打咯)
肝气郁滞、气逆而呃
食滞、痰郁
--实--呃声响亮、频率高
肾脾阳虚
胃阴不足
--虚--呃声低微、断续
开心一刻
菩提制作
.
1
电话
• 如果感到心里挖凉挖凉的, 请拨打俺的电话!谈感情 请按1,谈工作请按2,谈 人生请按3,给俺介绍对象 请按5,请俺吃饭请直说, 找俺借钱请挂机
.
2
山里人与假钞
• 有两个造假钞的不小心造 出面值15元的假钞,两人 决定拿到偏远山区花掉, 当他们拿一张15元买了1元 的糖葫芦时,他们哭了, 农民找了他们两张7块的
其他:灸法
• 四、中暑:体温升高、出汗
大椎、曲池、合谷、内关
重症:十宣、神阙(灸)、关元(灸)、百会、人中
其他:刮痧
.
13
胆结石绞痛
• 五、胆结石绞痛 腹痛剧烈、间歇性加剧----阵发性绞痛 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恶心呕吐----中脘、丰隆 取穴:胆囊穴、阳陵泉、期门、日月、支沟 肝俞、胆俞----痛阿是穴(腹部) 强刺激 其他:耳压:肝、胆、交感
.
18
脊髓型颈椎病
• 三、脊髓型颈椎病 症状严重,主要损害脊髓,且程多慢性进展,临床上表现为损害平面以下的感觉减 退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多表现为肢体麻木、肌力下降、肌张力增加等特征。 临床特点:1、病史 20%有外伤史 2、锥体束征 订上患者常诉手足无力,尤下肢更为明显,双下肢发紧、 有缚绑裹腿之感,抬步沉重,行走不稳,脚落地似踩棉花之感,步态笨拙,不能 跨越障碍物,不能快步,稍快极易跪倒或跌倒;手握力差,持物易坠落,手动作 笨拙,细小动作失灵,如穿针引线困难,不能写小字。有的患者其胸或腰部有束 带感或负重感。重者可出现行走困难,甚至出现脊髓病手,即手指骨间肌麻痹, 手指伸直时小指略外展,严重时,示指、环指不能向中指靠拢;手指握拳速度慢。 10s内握拳次数在20次以下。 3、临床检查时,上下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上肢Hoffmann征阳性, 下肢出现 阵挛,踝阵挛,Babinsky,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大多减退或消失。(1) 中央型(上肢型):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有麻木、胀、烧灼、疼痛、发抖或无力 感。;(2)周围型(下肢型);(3)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即上肢同时发 病者。 4、MRI检查 MRI矢状位T2加权像相当于椎间隙水平,高信号脑脊液 白线的连续性中断脊髓前方呈弧形压迫,压迫硬膜囊。
针灸治疗学讲稿PPT课件
第15页/共105页
二、突出经络辨证
• 为何突出经络辨证? •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 如何突出经络辨证? • 见经络辨证一节。
第16页/共105页
三、注重整体观念
• 经络的内联外络 • 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 上病下取,下病上取
第17页/共105页
四、做到三因制宜
•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余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 因人(因病) • 因地 • 因时
第四节 气血津液证治(或气血精津)
• 思考: • 为何说:怪病多痰?也曾有过怪病多瘀的说法。为何没有怪病多气的说法? • 王清任《医林改错》从理论上越改越错,但为何其创的五逐瘀汤却能大行其道?久用不衰? • 如何辨在气?在血?在津液? • 针灸如何治气?治血?治津液?
第23页/共105页
第四节 气血津液证治
首先需要明白的两个问题
• 什么是针灸治疗学? • 如何学习针灸治疗学?
第1页/共105页
什么是针灸治疗学?
• 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疾病。 • 与经络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等的关系? • 学习针灸治疗学的重要性 •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学医五年,治病一生。
第2页/共105页
如何学习针灸治疗学?
• “三知” • 温故而知新 • 善思而知法 • 勤用而知妙 • 知识+能力(思维+动手+创新)+素质(医德+医技+体力)
第31页/共105页
经络辨证的其它方法
• 3.经络电测定 • 4.知热感度测定
第32页/共105页
二、按经(络)论治
• (一)十二经论治 • (二)奇经八脉证治 • (三)络脉证治 • (四)经筋证治
第33页/共105页
二、突出经络辨证
• 为何突出经络辨证? •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 如何突出经络辨证? • 见经络辨证一节。
第16页/共105页
三、注重整体观念
• 经络的内联外络 • 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 上病下取,下病上取
第17页/共105页
四、做到三因制宜
•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余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 因人(因病) • 因地 • 因时
第四节 气血津液证治(或气血精津)
• 思考: • 为何说:怪病多痰?也曾有过怪病多瘀的说法。为何没有怪病多气的说法? • 王清任《医林改错》从理论上越改越错,但为何其创的五逐瘀汤却能大行其道?久用不衰? • 如何辨在气?在血?在津液? • 针灸如何治气?治血?治津液?
第23页/共105页
第四节 气血津液证治
首先需要明白的两个问题
• 什么是针灸治疗学? • 如何学习针灸治疗学?
第1页/共105页
什么是针灸治疗学?
• 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疾病。 • 与经络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等的关系? • 学习针灸治疗学的重要性 •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学医五年,治病一生。
第2页/共105页
如何学习针灸治疗学?
• “三知” • 温故而知新 • 善思而知法 • 勤用而知妙 • 知识+能力(思维+动手+创新)+素质(医德+医技+体力)
第31页/共105页
经络辨证的其它方法
• 3.经络电测定 • 4.知热感度测定
第32页/共105页
二、按经(络)论治
• (一)十二经论治 • (二)奇经八脉证治 • (三)络脉证治 • (四)经筋证治
第33页/共105页
《针灸治疗学》课件
《针灸治疗学》PPT课件
本课程旨在探索针灸治疗的原理和应用。介绍针灸的起源和历史,并深入讲 解其理论基础、常用技术以及临床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针灸治疗 的实际效果。希望通过本课程,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针灸治疗,并为其应 用做出恰当的评估。
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据说,它最早是由一位古代医生在治疗疾病时 发现的。
案例分析:针灸治疗的实际效果
1
痛经
一项研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
慢性疼痛
2
针灸治疗,大部分女性患者的痛 经症状明显减轻。
在对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进行针
灸治疗后,很多患者的疼痛得到
了显著的缓解。
3
失眠
针灸治疗也被证明可以帮助一些 患有失眠症的人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睡眠时间。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针灸治疗的起源、理论基础、常用技术 和临床应用。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针灸的临床应用
1 疼痛管理
针灸在疼痛管理中有 广泛的应用,可以缓 解各种类型的疼痛, 如头痛、关节痛、背 痛等。
2 内科疾病
针灸也可以被用于治 疗内科疾病,如消化 系统疾病、呼吸系统 疾病等,以促进身体 的康复。
3 心理健康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 对于心理健康的调整 有一定的作用,可以 帮助缓解焦虑、抑郁 和失眠等问题。
阴阳调和
针灸强调阴阳的平衡, 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 的调和密切相关。
常用的针灸技术
经络穴位刺激
针灸最基础的技术就是对经 络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身 体的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流 通。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一种使用负压来 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的 针灸技术。
艾灸疗法
本课程旨在探索针灸治疗的原理和应用。介绍针灸的起源和历史,并深入讲 解其理论基础、常用技术以及临床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针灸治疗 的实际效果。希望通过本课程,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针灸治疗,并为其应 用做出恰当的评估。
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据说,它最早是由一位古代医生在治疗疾病时 发现的。
案例分析:针灸治疗的实际效果
1
痛经
一项研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
慢性疼痛
2
针灸治疗,大部分女性患者的痛 经症状明显减轻。
在对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进行针
灸治疗后,很多患者的疼痛得到
了显著的缓解。
3
失眠
针灸治疗也被证明可以帮助一些 患有失眠症的人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睡眠时间。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针灸治疗的起源、理论基础、常用技术 和临床应用。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针灸的临床应用
1 疼痛管理
针灸在疼痛管理中有 广泛的应用,可以缓 解各种类型的疼痛, 如头痛、关节痛、背 痛等。
2 内科疾病
针灸也可以被用于治 疗内科疾病,如消化 系统疾病、呼吸系统 疾病等,以促进身体 的康复。
3 心理健康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 对于心理健康的调整 有一定的作用,可以 帮助缓解焦虑、抑郁 和失眠等问题。
阴阳调和
针灸强调阴阳的平衡, 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 的调和密切相关。
常用的针灸技术
经络穴位刺激
针灸最基础的技术就是对经 络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身 体的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流 通。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一种使用负压来 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的 针灸技术。
艾灸疗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