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
杜仲叶的作用与功效

杜仲叶的作用与功效杜仲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杜仲叶的作用与功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一、杜仲叶的概述杜仲叶,又名独角槭叶,为北独角槭科植物杜仲的叶子,常见于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
杜仲叶呈掌状复叶,具有光滑的表面和绒毛状的背面。
其味苦、涩,性平,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功效。
二、杜仲叶的主要成分杜仲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成分包括:茜草黄酮、木贼酮、杜仲素、齐墩果酸、异齐墩果酸、黄酮苷等。
其中,茜草黄酮具有抗菌、抗炎、生物碱、生物酶等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
三、杜仲叶的作用与功效1. 活血化瘀:杜仲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液凝结,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 祛风除湿:杜仲叶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能够消除体内的湿气,改善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症状,缓解关节疼痛。
3. 强筋健骨:杜仲叶中的茜草黄酮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的作用,能够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4. 抗菌消炎:杜仲叶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帮助伤口愈合。
5. 调节血糖:杜仲叶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 提高免疫力:杜仲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7. 抗衰老:杜仲叶中的茜草黄酮具有抗衰老作用,能够延缓细胞老化,减少皱纹的产生,保持皮肤的弹性。
以上是杜仲叶的一些常见作用与功效,但具体使用时还需结合个体情况和具体的药方而定,不宜过量使用或长期连续使用。
四、杜仲叶的应用领域杜仲叶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心脑血管疾病:杜仲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2. 风湿病:杜仲叶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可用于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的治疗。
3. 骨质疏松:杜仲叶中的茜草黄酮能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
又名:思仲、玉丝皮、丝连皮、丝棉皮、扯丝皮、树杜仲、银丝杜仲。
原植物杜仲分布于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本品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
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
内表面暗紫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气微,味稍苦。
本品味甘,性温;归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中医临床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杜仲有扩张血管,降血压,升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抑制子宫收缩,保胎,补肾,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病毒,抗菌,抗应激,利尿,利胆,镇静,镇痛,预防农药急性中毒作用,对心脏、对免疫功能有影响。
杜仲叶还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而杜仲皮无此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杜仲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功能,这是化学降压药无法企及的。
其它药用部位:(1)杜仲叶:为杜仲的干燥叶;药材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长7~15cm,宽3.5~7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揉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本品味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中医临床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临床验证表明叶与皮的作用相似;(2)檰芽:为杜仲的初生嫩叶,“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
”杜仲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谓“味辛,平。
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一名思仙。
”《本草图经》曰:“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
中草药学习资料26-杜仲+杜仲藤叶+杜仲藤+杜仲叶

杜仲【药 名】杜仲【别 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汉语拼音】du zhong【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归 经】肝;肾经【药理作用】1.中枢镇静作用 取18-22g小白鼠,雌雄不拘,随机分成3组,顺次放入与药理生理多用仪相连的测试盒内,记录鼠活动次数。
给药前先测试5分钟的活动次数,然后分别以杜仲皮、叶煎剂及生理盐水灌胃,于1、2、3h测试5分钟内活动次数,并与给药前比较:杜仲皮煎剂15g/kg、杜仲叶煎20g/kg灌胃后,在3个不同测试时间内,小白鼠活动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生理盐水0.1ml/kg灌胃,小白鼠活动次数无明显减少(P>0.05),见表3。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1.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2.1.1.对DNCB(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分成六组,每组25只,药物组灌胃杜仲液(10ml/kg/d)共10次,对照组分别灌胃去离子水和间日皮下注射环磷酰胺(30mg/kg/d)共3次。
空白和药物组在给药第3天,环磷酰胺组在给药后第2天皮下注射7%DNCB 丙酮溶液(0.02ml/只)致敏,间隔2天同剂量再致敏1次,于第一次致敏后第10天,用1%DNCB丙酮液0.02ml,涂布左耳攻击,右耳作对照,24小时后处死动物,煎取两耳称重,以两耳重量之差值进行统计处理。
两次结果一致。
表明灌胃杜仲皮、叶、枝、再生皮均能抑制DNCB所致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2.1.2.对小鼠外周血液中T细胞百分比的影响:动物分组,每组10只,药物组分别按10ml/kg体重灌胃药物,对照组给以同体积去离子水,连续8次,于末次给药后lh鼠尾取血涂片,孵育、染色、镜检,每只动物血片标本均查100个淋巴细胞,计算T和B淋巴细胞的百分比。
结果杜仲对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未见有影响。
养生中药品种介绍[1]
![养生中药品种介绍[1]](https://img.taocdn.com/s3/m/d7d3249edd88d0d233d46a47.png)
二、贡菊花
历史
贡菊的寒性 缓和一些, 清肝明目养 肝养眼作用 突出。泡时 加一些枸杞 是电脑族的 护眼良方
黄山贡菊始于宋,盛于元、明清。清代光绪年间,京 都紫禁城里流行红眼病,皇帝下旨寻求良方,遍访名医, 均未见效。这时徽州知府献上徽州贡菊花干,泡后内服外 洗,眼疾即愈,一时徽州贡菊花名扬北京城,并被钦定为 贡品。 黄山贡菊加工非常讲究,鲜花采下,先用竹匾阴干,然后 用炭火烘烤,成品后的贡菊朵大色白。以诸多药用保健功 能被中国药典誉为“菊中之冠”和“民族瑰宝”,被历代 岁岁纳贡。
较慢,膨胀至原体积的3-4倍。
9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三、胖大海
1、干咳失音,咽喉燥痛,牙龈肿痛 胖大海5枚,甘草3g。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
17
七、湘莲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莲子百合麦冬汤:
原料:莲子,百合,麦冬。 制法:莲子15克,百合30克,麦 冬12克,加水煎服。 养生功效:清心宁神。
11
四、麦冬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精典麦冬为正宗 四川绵麦冬,道 地药材。
1. 浙麦冬:又名杭麦冬、笕麦冬。为产于浙江 杭州笕桥一带者,后泛指产于浙江者。主产 于浙江余姚、杭州、慈溪、萧山等地。
胎菊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杜仲叶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杜仲叶的功效与作用吃法杜仲叶,是杜仲树的叶子,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
在中医学中,杜仲叶被广泛用作药食两用品,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杜仲叶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正确的吃法。
一、杜仲叶的功效与作用1. 补肝肾:杜仲叶对肝肾功能有辅助作用。
它可以调节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肝脏和肾脏的排毒功能。
2. 强筋骨:杜仲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提高骨骼密度,并帮助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 抗衰老:杜仲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的活性,延缓细胞老化的过程,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年轻。
4. 调节血压:杜仲叶中含有一种叫做杜仲苷的物质,具有降压的作用。
长期服用杜仲叶可以帮助调节血压,减轻高血压症状。
5. 提高免疫力:杜仲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和疾病的发生。
6. 促进消化:杜仲叶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帮助胃肠道消化食物,改善消化不良和胃痛等症状。
7. 增强记忆力:杜仲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促进脑部神经细胞的生长,并改善记忆力,帮助预防老年痴呆。
8. 改善睡眠质量:杜仲叶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镇静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帮助入睡和提高睡眠的深度和质量。
二、正确的吃法1. 杜仲叶煲汤:将杜仲叶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砂锅加水煲汤,加入适量的食材,如猪骨、鸡脚、瘦肉等,煲至汤色浓郁即可。
2. 杜仲叶泡水:将杜仲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杯子中,加入适量的热水,泡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柠檬汁。
3. 杜仲叶炒菜:可以将杜仲叶切碎,加入到炒菜中,如炒青菜、炒豆腐等,增加菜肴的香味和营养。
4. 杜仲叶磨粉:将杜仲叶晾干后,磨成粉末,可以加入到面粉中制作面食,如杜仲叶饺子皮、杜仲叶馒头等。
需要注意的是,杜仲叶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在使用杜仲叶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杜仲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杜仲概述杜仲来源于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
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杜仲又名丝连皮、扯丝皮、丝棉皮、玉丝皮、思仲等,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生长于海拔300~500米的低山,谷地或低坡的树林里。
在红土、或岩石峭壁均能生长。
味甘,性温。
归肝、肾、胃经。
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
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
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基源鉴定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杜仲原植物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约50厘米;树皮灰褐色,粗糙,内含橡胶,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
嫩枝有黄褐色毛,不久变秃净,老枝有明显的皮孔。
芽体卵圆形,外面发亮,红褐色,有鳞片6~8片,边缘有微毛。
叶椭圆形、卵形或矩圆形,薄革质,长6~15厘米,宽3.5~6.5厘米;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渐尖;上面暗绿色,初时有褐色柔毛,不久变秃净,老叶略有皱纹,下面淡绿,初时有褐毛,以后仅在脉上有毛;侧脉6~9对,与网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稍突起;边缘有锯齿;叶柄长1~2厘米,上面有槽,被散生长毛。
花生于当年枝基部,雄花无花被;花梗长约3毫米,无毛;苞片倒卵状匙形,长6~8毫米,顶端圆形,边缘有睫毛,早落;雄蕊长约1厘米,无毛,花丝长约1毫米,药隔突出,花粉囊细长,无退化雌蕊。
雌花单生,苞片倒卵形,花梗长8毫米,子房无毛,1室,扁而长,先端2裂,子房柄极短。
翅果扁平,长椭圆形,长3~3.5厘米,宽1~1.3厘米,先端2裂,基部楔形,周围具薄翅;坚果位于中央,稍突起,子房柄长2~3毫米,与果梗相接处有关节。
种子扁平,线形,长1.4~1.5厘米,宽3毫米,两端圆形。
早春开花,秋后果实成熟。
真伪鉴别本品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0.3~0.7cm。
杜仲叶的功效与作用

杜仲叶的功效与作用
杜仲叶是一种植物,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
1. 补气养血:杜仲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帮助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提高气血水平,改善贫血症状。
2. 改善肝脏功能:杜仲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增加肝脏的代谢能力,促进体内废物的排除,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保护肝细胞健康。
3. 强健筋骨:杜仲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关节疾病,对于骨折和骨骼损伤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4. 调节内分泌:杜仲叶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激素的平衡,改善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女性问题,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状。
5. 抗炎抗氧化:杜仲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具有抗炎和抗衰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杜仲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使用时应遵循适量原则,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连续使用。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对于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
杜仲

杜仲(中草药名称:杜仲叶)(科目:杜仲科)xiaobai 发表于2011-11-30 11:06:00 杜仲(中草药名称:杜仲叶)(科目:杜仲科)【中药概述】杜仲为杜仲科乔木植物杜仲的树皮。
甘、温。
归肝、肾经。
1.补肝肾:用于肝肾虚弱的腰膝酸痛、下肢痿软或阳痿、小便频数等,如(青娥丸、右归丸)、(<活法机要>金刚丸:杜仲,苁蓉,菟丝子,萆解,猪腰)。
2.强筋骨:用于肝肾两虚,头晕耳鸣、腰酸、夜间多尿等,常与鹿茸,山茱萸,兔丝子,五味子等配伍。
3.安胎:用于肝肾亏损,胎动不安等,本品研末,枣肉为丸,即(<证治准绳>杜仲丸)。
【药效鉴别】杜仲入肾经气分,燥湿,适用于寒湿交侵所致的腰痛。
重在补益肝肾。
“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本草纲目杜仲》强健筋骨与补益肝肾有关;肝肾不足,亦可导致胎元不固,故其安胎作用,亦与补益肝肾有关。
【药理作用】1.有降压作用,炒杜仲降压作用大于生杜仲;2.大剂量杜仲煎剂有抑制神经系统的作用,能使实验动物安静和嗜睡;3.有抑制垂体后叶所引起的子宫兴奋作用,从而使子宫松弛。
【化学成分】含松脂醇二葡萄糖甙、桃叶珊瑚甙、筋骨草甙、杜仲甙及绿原酸、咖啡酸、酒石酸、杜仲胶、山奈酚、哈帕甙乙酸酯等。
【用量用法】10——15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
【附】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
制成茶类,适用于高血压等患者长期服用。
【注】杜仲寄生,寄生于杜仲树上。
甘、微辛,温。
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固肾安胎,降血压。
治腰膝蒌弱、头晕目眩、高血压病、小便频数、滑胎(习惯性流产)。
杜仲要“炒断丝”:由于杜仲内所含6~10%的胶状物不是有效成份,而且它的存在有碍于有效成份的溶出。
炮制的目的就是在减少胶含量。
盐炒杜仲:甘咸,温。
归肝、肾经。
直走下焦。
用治肾虚腰痛,阳痿滑精,胎元不固。
药典对杜仲的描述

中医古籍对杜仲的论述《神农本草经》之杜仲味辛平。
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一名思仙。
生山谷。
吴普曰:杜仲,一名木绵,一名思仲。
(御览)名医曰:一名思仲,一名木绵,生上虞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
案广雅云:杜仲,曼榆也。
博物志云:杜仲,皮中有丝,折之则见。
《本草纲目》之杜仲“杜仲色紫,味甘而辛,其性湿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劳”。
脚中酸疼,不欲践地。
治肾劳,腰脊挛。
肾冷,暨腰痛。
人虚而身强直,风也。
腰不利,加而用之。
能使筋骨相着。
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名医别录》之杜仲杜仲味甘,温,无毒.主治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一名思仲,一名木绵.生上虞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阴干.(畏蛇蜕皮、玄参.)《本经》原文∶杜仲,味辛,平.主要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在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杜仲叶的药用有效成分与杜仲皮基本相同、药用功能基本一致的基础上,我国将杜仲叶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05年版。
并确定绿原酸为杜仲叶药材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标准。
汉语拼音: Duzhong英文名: CORTEX EUCOMMIAE基原: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
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性状: 本品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
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
内表面暗紫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气微,味稍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棕色。
橡胶丝成条或扭曲成团,表面显颗粒性。
石细胞甚多,大多成群,类长方形、类圆形、长条形或形状不规则,长约至180μm,直径20-80μm,壁厚.有的胞腔内含橡胶团块。
杜仲的相关名词解释

杜仲的相关名词解释杜仲,又称杜祖,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它是一种落叶乔木植物,属于桤木科杜仲属。
杜仲的学名为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一、杜仲的外观和生长环境杜仲树高约为15~20米,树皮呈灰白色,树木笔直挺拔,枝叶茂盛。
它生长在我国南北各地,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尤以四川和湖南的杜仲质量最为上乘。
二、杜仲的药用部位和药用价值杜仲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树皮和树叶。
杜仲树皮中富含一种被称为杜仲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效应。
杜仲叶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物质,包括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滋补养生、降压、降脂、抗菌等作用。
三、杜仲的传统用途杜仲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杜仲是中国古代帝王和皇室贵族的专用药材。
古人常用杜仲来增强体力、提高免疫能力、延缓衰老等。
此外,杜仲还被用于治疗骨骼疼痛、肾脏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四、现代研究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杜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现代研究表明,杜仲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三萜皂甙、六氢麦角酮、杜仲酚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杜仲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压、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对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杜仲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成为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杜仲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杜仲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目前,杜仲已成为药材市场的宠儿,被广泛用于各种保健产品和药物制剂中。
同时,由于杜仲的采购和种植相对容易,加之对杜仲的认知度和需求量的提升,杜仲产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六、杜仲的炖汤制作方法杜仲作为一种滋补胜地的草药,可以用于炖汤。
以下是制作杜仲炖汤的方法:1. 准备材料:杜仲10克、瘦猪肉250克、红枣10枚、姜片适量。
杜仲叶的功效与作用

杜仲叶的功效与作用杜仲叶,又称为“杜仲树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杜仲树属于植物纲,拥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在杜仲树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类黄酮类化合物、多糖和多种维生素等活性物质。
杜仲树叶常被用作中草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以及提供维生素补充等。
本文将介绍杜仲叶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其在抗衰老、缓解更年期综合症、促进骨骼健康、调节血糖和血脂、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
一、抗衰老杜仲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类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
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和损伤,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杜仲叶中的类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增强皮肤弹性,减少皱纹的出现,有效延缓衰老过程。
二、缓解更年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是女性经过更年期时常见的情感和生理症状,包括潮热、虚汗、失眠、情绪波动等。
杜仲叶中的营养成分可以平衡女性体内荷尔蒙,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状。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可以调节雌激素水平,减少更年期综合症的不适感。
三、促进骨骼健康杜仲叶中的黄酮类和类黄酮类化合物对骨骼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活性物质可以促进骨细胞的生成,提高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此外,杜仲叶中的多糖和维生素D等成分也能够增强骨髓功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
四、调节血糖和血脂杜仲叶中的黄酮类和类黄酮类化合物可以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对于预防和改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有着重要作用。
这些活性物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减少血糖的升高。
同时,杜仲叶中的多糖和纤维素可以帮助清除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和心脏疾病的风险。
五、提高免疫力杜仲叶中的多种营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黄酮类和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同时,杜仲叶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也是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免疫细胞免受损伤,提高免疫功能。
杜仲叶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杜仲叶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杜仲叶的概述杜仲叶,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子。
杜仲叶性味甘、平,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杜仲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并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
2. 杜仲叶的主要成分杜仲叶中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包括萜类成分(如β-胡萝卜素、betulin等)、黄酮类成分(如杜仲素、杜仲酮等)、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糖类成分、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杜仲叶许多药理活性。
3. 杜仲叶的主要作用与功能3.1 强筋健骨杜仲叶具有增强肌肉、增加骨质密度的作用,对骨骼生长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钙、锰等矿物质,可以帮助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并促进骨骼健康发育。
3.2 缓解疲劳杜仲叶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抗疲劳的功能,可改善身体疲劳、提高体力和耐力。
它还能恢复消耗的能量,加速身体的代谢,使人精力充沛。
3.3 抗衰老杜仲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保护身体组织器官的功能。
适当的食用杜仲叶有助于维持青春活力。
3.4 改善睡眠杜仲叶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焦虑等问题。
长期食用杜仲叶对提高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3.5 降血压杜仲叶中的多种成分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适量食用杜仲叶有助于稳定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3.6 防治糖尿病杜仲叶中的成分具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它可以增强胰岛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4. 杜仲叶的主治疾病杜仲叶具有广泛的药物作用,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如:•骨质疏松症:杜仲叶富含钙、锰等矿物质,可以增强骨骼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疲劳倦怠:杜仲叶中的多种成分能够缓解身体疲劳,提高体力和耐力。
•心血管疾病:杜仲叶能够降低血压,改善心脑血管循环,减轻心脏负担。
杜仲叶其实就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子

杜仲叶其实就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子,晒干之后密封储存就可以了。
杜仲叶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材,生活中也可以用来泡茶。
本文小编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杜仲叶泡水喝的禁忌,来了解下吧!中医方面认为杜仲叶性温味辛,服用后对于肝经、肾经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错,具有补肝肾以及强筋骨的作用,同时降血压以及美容养颜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不过,虽然杜仲叶服用后对于身体的好处有很多,但是这种中药材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毒性,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令身体越来越健康。
具体的杜仲叶泡水喝的禁忌如下:第一:杜仲叶的毒性杜仲叶本身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科学家在小老鼠的身上进行试验,发现杜仲叶煎水获得的药液在小老鼠的腹腔上进行注射,若是大剂量使用致死量可以达到半数。
小编建议,生活中使用杜仲叶的时候若是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以及用量,容易产生生命威胁。
另外,杜仲叶的使用时间也不能够太长,最长不可以超过21天。
第二:不适合服用杜仲叶的人群杜仲叶属于一种中药材,这自然就会出现适合服用以及不适合服用的人群了,弄清楚有哪些人是不适合服用杜仲叶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编建议大家,若你是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小儿麻痹症的患者、高血压患者以及肾气不足等的患者,那么可以放心的使用杜仲叶这种中药材,服用后对于身体是有好处的。
但若你是一些口干舌燥以及小便黄赤等热性体质的患者,那么就不适合服用杜仲叶了。
因为杜仲叶性温,若热性体质的患者还服用这种药材,那么体内的热气聚会堆积,令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第三:杜仲叶的鉴别方法大家一定要学会如何鉴别这种中药材。
杜仲叶晒干之后多褶皱,并且也容易破碎,完整的叶子是卵圆形或者是椭圆形,长度在6厘米在14厘米之间。
杜仲叶的颜色是胺黄绿色,并且叶子的尖端比较的尖。
边缘上有锯齿,而下表面上带有一些绒毛,叶子的叶柄长度在1厘米左右。
杜仲叶容易被折断质地比较脆,折断之后可以看到中间有银白色的橡胶连着。
这种药材的气味很小,并且带有一定的苦味。
聊中药:杜仲

聊中药:杜仲杜仲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形整齐,枝繁叶茂,春天开花,树皮灰白,折断树枝可见银白色胶丝。
大概在200万年前,我国已有杜仲这种植物的存在,它也是孑遗植物唯一存活下来的植物,是真正的“活化石”。
杜仲之名的由来,李时珍:“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
”其异名有思仙,木绵、思仲,檰,石思仙,丝连皮、丝楝树皮,扯丝皮,丝棉皮。
此外,尚有鬼仙木、乱银丝等名。
中医中药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主产于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
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本品气微,味稍苦。
以皮厚、块大、去净粗皮、断面丝多、内表面暗紫色者为佳。
生用或盐水炙用。
本品性味甘,温。
归肝、肾经。
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
注意:炒用破坏其胶质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故比生用效果好。
本品为温补之品,阴虚火旺者慎用。
《神农本草经》:“杜仲,味辛,平。
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一名思仙。
生山谷。
”《本草崇原》杜仲木皮,状如厚朴,折之有白绵相连,故一名木绵。
杜字从土,仲者中也。
此木始出豫州山谷,得中土之精,《本经》所以名杜仲也。
李时珍曰: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谬矣。
在唐宋本草或有之矣,《神农本经》未必然也。
杜仲皮色黑而味辛平,禀阳明、少阴金水之精气。
腰膝痛者,腰乃肾府,少阴主之。
膝属大筋,阳明主之。
杜仲禀少阴、阳明之气,故腰膝之痛可治也。
补中者,补阳明之中土也。
益精气者,益少阴肾精之气也。
坚筋骨者,坚阳明所属之筋,少阴所主之骨也。
强志者,所以补肾也。
阳明燥气下行,故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则金水相生,精气充足,故轻身耐老。
愚按:桑皮、桑叶有丝,蚕食桑而结茧,其色洁白,其质坚牢,禀金气也。
藕与莲梗有丝,生于水中,得水精也。
杜仲色黑味辛而多丝,故兼禀金水之气化。
《神农本草经读》杜仲气味辛平,得金之气味;而其皮黑色而属水,是禀阳明、少阴金水之精气而为用也。
杜仲叶介绍

杜仲(Eucommiaulmoids Oliv)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和经济林树种,亦是重要的中药材,其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
杜仲(叶)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抗肿瘤,消炎杀菌与安神镇静等诸多神奇功效。
明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更为详实地记载了杜仲药名的由来和药效。
“八五”以来,国家对杜仲保健产品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与回归自然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渴望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动物产品,从而促使动物饲料添加剂由化工型逐渐转为中草药型。
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中,一些学者以杜仲或杜仲叶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对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改善畜禽(含水产)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
为了更好地开发与应用杜仲叶绿色饲料添加剂,促进绿色养殖业的发展,现将有关杜仲(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作为饲料添加剂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 杜仲(叶)的化学成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杜仲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列分析与研究,归纳起来,目前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1.1 木脂素及其苷类松脂素双糖苷、丁香脂素双糖苷、橄榄脂素双糖苷等27种。
1.2 环烯醚萜类成分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哈帕苷丁酸酯、筋骨草苷、雷扑妥苷、杜仲苷、杜仲醇等10种。
1.3 甾萜类化合物β-谷甾醇、胡萝卜苷和三萜类化台物(直链三萜醇、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熊果酸)。
1.4 酚类化合物氯原酸、邻苯二酚、对香豆酸、咖啡酸、氯原酸甲酯、紫丁香苷、松柏苷、3-羟基苯丙酸和3,4-二羟基苯丙酸。
1.5 脂肪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烷酸、二十四烷酸、二十三烯酸、十六碳三烯酸。
1.6 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E、β- 胡萝卜素等,氨基酸包括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微量元素包括镁、钙、钾、钠、铜、锰、锌、铁、磷、锗、硒等15种。
补益本草:杜仲、杜仲叶

补益本草:杜仲、杜仲叶杜仲,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其名称的由来,清代张志聪在《本草崇原》解释说:“杜字从土,仲者中也,此木始出豫州山谷,得中土之精,《本经》所以名杜仲也。
”早在南北朝的《名医别录》中记载说杜仲“生上虞及上党、汉中”,即在今河南、山西、四川一带。
陶隐居又云:“今用出建平、宜都者。
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
”也就是以四川巫山县、河北省宜都县为佳,并首次提到了优质杜仲的特征。
到了北宋时期,《本草图经》中则说“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
”说明杜仲在陕西、河南也有栽培,产地拓展。
而今的杜仲多产于云贵川陕湘地区。
产地较多,资源丰富,是我国杜仲的优势。
杜仲炮制最早见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载“凡使,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和作一两炙之尽为度,炙干了细锉用。
”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提出“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的理论后,则基本统一为盐水制。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
《神农本草经》载杜仲“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杜仲具有降压、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免疫力、改善脑血管痉挛、抗骨质疏松、抗衰老、神经保护及利尿等药理活性。
青娥丸最早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主要为杜仲、核桃仁、补骨脂,该方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均得到证实。
独活寄生汤出《备急千金要方》,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等组成,通过传统“祛风湿、补肝肾、养气血”的方法可发挥抑制炎症反应、镇痛、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平衡、改善血管循环等作用,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明代《本草正》始载杜仲可“暖子宫,安胎气”,杜仲也被用于妊娠漏血、滑胎,先兆流产。
杜仲安胎主要是通过松弛子宫平滑肌而实现的。
传统药用杜仲的部位为树皮,但杜仲需生长15~20年以上才能剥皮药用。
《本草图经》载杜仲“初生嫩叶可采食”,“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
药用植物——杜仲

剥下的树皮用开水烫后,层层紧实重叠平放在以稻草垫 底地平地上,上盖木板,加重物压实,四周加草围紧, 使其发汗一周左右,内皮呈暗紫褐色,取出晒干,刮去 粗皮即成。 定植4-5年后的杜仲,于10-11月间落叶前采摘叶子。去 枯皮、叶柄,晒干。
六、近缘种
杜仲科全世界仅一种,为紧缺药材之一。野生杜仲资源因 剥皮供药而逐年减少,栽培杜仲生长年限长,供不应求。 因此,民间常以卫矛科、夹竹桃科等多种植物的根、茎皮 代替杜仲皮药用,称“土杜仲皮”。已被《全国中草药汇 编》收载的杜仲民间代用品20余种。例如:
1、卫矛科卫矛属:刺果卫矛、肉花卫矛、扶芳藤、大花卫矛等
2、夹竹桃科:红杜仲藤、毛杜仲藤、杜仲藤、毛叶藤仲、糖胶 树、清明花等
3、萝藦科:华宁藤、牛奶菜 4、樟科:潺槁树 5、五加科:常春藤 6、紫葳科:梓树
七、资源开发与保护
我国陕西、福建等地都以杜仲叶为原料生产杜仲保健茶等, 日本、韩国也有此类产品。
为了保护和开发杜仲药源,一方面对正品杜仲的收获已采用 部分环割法,栽培杜仲的面积逐年扩大;另一方面,杜仲叶 具有和杜仲茎相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故可作为杜仲皮 的代用品;上面介绍的近缘种也可代替杜仲皮药用。
(2)药理作用:
杜仲木脂素类成分松脂素双糖苷是降压活性成分,丁 香脂素双糖苷具有抗肿瘤活性,尤其对淋巴细胞白血 病具有较强活性。
环烯醚萜类成分京尼平苷有泻下作用,苷元可促进胆 汁分泌;桃叶珊瑚苷具有抗菌、利尿活性。
现代药理学证明杜仲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特点是 疗效平稳、无毒、无副作用。杜仲皮和叶的提取物具 有镇痛、中枢神经镇静、利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等 作用。
杜仲叶子的功能主治什么

杜仲叶子的功能主治什么简介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是中国特有的落叶乔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
而杜仲叶则是杜仲树的叶子。
杜仲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医药学里被广泛应用。
功能主治杜仲叶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1.增强免疫力:杜仲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等,这些物质对增强免疫力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疾病。
2.降血脂:杜仲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血管硬化的风险,预防心血管疾病。
3.强筋骨:杜仲叶中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增强骨骼的强度,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4.抗疲劳:杜仲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疲劳作用,可以改善身体疲劳状态,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活力。
5.调节血压:杜仲叶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血压水平,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6.改善睡眠:杜仲叶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镇静和安神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和失眠,改善睡眠质量。
7.清热解毒:杜仲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毒素,净化血液,对于一些热毒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使用方法杜仲叶可以用于煮茶、制作粉剂或浸泡在酒中饮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使用方法:•煮茶:将杜仲叶用开水冲泡,可以饮用杜仲叶茶水。
•制作粉剂:将杜仲叶晒干后研磨成粉末,可以用来制成杜仲叶粉剂,每次服用适量的杜仲叶粉末。
•浸泡在酒中:将杜仲叶放入白酒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饮用杜仲叶酒。
请注意,使用杜仲叶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确定使用剂量和方法。
注意事项使用杜仲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应避免使用杜仲叶,以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2.个体差异较大,对杜仲叶过敏者应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3.长期使用杜仲叶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应控制使用剂量和使用频率。
4.若同时使用其他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搭配使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杜仲——叶子和树皮拉不断的补肾中药

杜仲——叶子和树皮拉不断的补肾中药
杜仲,又叫胶木,是一味常见的树木中药。
下面和51养生网小编一起来看看这种药材吧!
很有意思的是,它的叶子含有较多胶质,给人拉不断的错觉。
树皮里的胶质更多,更难拉断。
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其味甘,性温。
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所以无论是我们的古人还是现代科学,都认为杜仲是滋补佳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杜仲与杜仲叶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
又名:思仲、玉丝皮、丝连皮、丝棉皮、扯丝皮、树杜仲、银丝杜仲。
原植物杜仲分布于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本品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
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
内表面暗紫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气微,味稍苦。
本品味甘,性温;归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中医临床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杜仲有扩张血管,降血压,升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抑制子宫收缩,保胎,补肾,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病毒,抗菌,抗应激,利尿,利胆,镇静,镇痛,预防农药急性中毒作用,对心脏、对免疫功能有影响。
杜仲叶还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而杜仲皮无此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杜仲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功能,这是化学降压药无法企及的。
其它药用部位:(1)杜仲叶:为杜仲的干燥叶;药材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长7~15cm,宽3.5~7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揉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本品味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中医临床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临床验证表明叶与皮的作用相似;(2)檰芽:为杜仲的初生嫩叶,“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
”杜仲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谓“味辛,平。
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一名思仙。
”《本草图经》曰:“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
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厚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
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用。
江南人谓之檰。
初生叶嫩时采食。
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
干末作汤。
谓之檰芽。
花、实苦涩,亦堪入药。
木作屐。
亦主益脚。
”杜仲在我国药用已有二千年的历史。
由于疗效确实,使用量大,而又是剥皮使用,生长期长,长期以来药源不足,供不应求。
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森林资源大量被破坏,产供失衡,市场上出现许多代用品和伪品。
其中以卫矛科卫矛属植物为多。
本属植物作杜仲民间代用品已有较长历史。
最早见载于《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收载两种金丝杜仲。
据其文图分析,一种似为大花卫矛,另一种可能为云南卫矛。
在日本和韩国也有用卫矛属植物的树皮代杜仲药用的。
也曾见从香港输入的台湾产杜仲药材为卫矛属植物的树皮,并也有输入日本、南韩的。
鉴别杜仲,历来着重于观察树皮断面有无白色的富有弹性的橡胶丝。
伪品树皮多少也有一点橡胶丝,但不长或拉之即断。
有些是由于各地名称混用引起混乱。
鉴别杜仲应特别注意干燥树皮的形态,卷筒状或块片状,外表及内表面的色泽、裂纹与纹理,皮断面与厚度及橡胶情况,其次才是气味。
杜仲所含化学成分有杜仲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国际上习称古塔波胶或巴拉塔胶。
它与天然橡胶的化学组成完全一样,即(C5H8)n,只是两者分子链的构型不同。
杜仲胶链结构具有三大特征:双键、柔性、反式结构,可运用这种特性对其进行工业上的开发和利用。
根据其热塑性材料的低熔点,将不同尺寸的杜仲胶板用热水加热变软,包在骨折的相应部位,冷后变硬,即起到石膏固定的作用,且比石膏干净、方便,轻巧舒适,随体性好,可随时调整形状,还可直接进行X-射线透视,观察手术复位效果。
成熟果实中含杜仲胶最高,为10%~18%;干树干皮为6%~10%;干树根皮为10%~12%;成熟干树叶中为3%~5%。
另有木脂素及其苷类,目前已分离出27种,其中多数为苷类化合物,包括松脂酚类、丁香树脂醇类、橄榄树脂素类、medioresinol类和松柏醇类。
环烯醚萜类15个,包括杜仲醇、杜仲醇苷、京尼平、脱氧杜仲醇、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哈帕苷丁酸酯、筋骨草苷、雷扑妥苷、杜仲醇苷、车叶草苷、车叶草酸、去乙酰车叶草酸和10-乙酰鸡矢藤苷表杜仲醇。
酚类(苯丙素)化合物,包括邻苯二酚、香草酸、咖啡酸、二氢咖啡酸、松柏酸、愈创木丙三醇、绿原酸甲酯、绿原酸、紫丁香苷、松柏苷、寇布拉苷、3-羟基苯丙酸和3,4-二羟基苯丙酸。
多糖类:杜仲多糖是近年来发现的又一活性成分。
组成明确的有酸性聚糖杜仲糖A、B,这两种多糖对网状内皮系统均有活化作用,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及化合物citrusilin B、莰菲醇、山柰酚、紫云英苷、陆地棉苷、芦丁。
甾体类化合物,包括β-谷甾醇、胡萝卜苷和三萜类化合物如:直链三萜醇、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熊果酸。
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包括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和锗、硒等15种微量元素。
杜仲果实水解产物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脂肪酸:十六碳三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豆蔻酸。
杜仲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1.18%,其中亚油酸与亚麻酸高达73.68%。
还发现杜仲叶挥发成分中含十六碳酸和2,5-二甲基苯丁酸。
维生素类有丰富的VE和β胡萝卜素、少量的VB1、VB2等。
另有抗真菌蛋白、抗真菌多肽、正二十九烷、正三十烷醇、生物碱、杜仲丙烯醇、酒石酸、半乳糖醇、胡萝卜苷、挥发性成分等。
孙燕荣等从中分离鉴定了表儿茶素、儿茶素、正二十八烷酸、二十四烷酸甘油酯、芦丁等。
杜仲通常在种植10年后采其树皮,经对10年杜仲原生皮与环剥后再生3~4年的新皮多项指标的跟踪测定后证明:再生皮药材的厚度为0.5~6cm;原生皮为0.25cm,只有再生皮厚度的50%;再生皮药材中弹性橡胶丝含量8.2%~7%,而原生皮仅5.0%,比再生皮低近1倍;再生皮药材中的乙醇物含量为24%~25%,原生皮为22.3%;药材中绿原酸含量相近,原生皮为1.8%;再生皮为1.6%~1.7%。
通过生药学及化学成分含量比较,认为杜仲再生皮可代替原生皮入药,这十分有利于杜仲资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
董娟娥等探讨杜仲原生皮与再生皮的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差异性。
测量17龄杜仲树的原生皮与再生皮的厚度,测定桃叶珊瑚苷、总黄酮及绿原酸含量。
结果杜仲原生皮和再生皮的内皮厚度分别为1.646和1.631mm;原生皮中绿原酸、桃叶珊瑚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402%、0.781%和0.484%;再生皮中绿原酸、桃叶珊瑚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436%、0.849%和0.516%。
原生皮与再生皮的厚度基本相同;原生皮与再生皮的次生代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
杜仲所含的重要次生代谢物松脂素二葡萄糖苷是降压的主要成分,环烯醚萜类的桃叶珊瑚苷具有预防和治疗肿瘤、强效抗菌、利尿等功效,绿原酸抗菌作用明显,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均有药理作用。
剥取杜仲应在夏至后至立秋前,此时杜仲树内汁液量最大,形成层生长旺盛,取皮最适宜。
另据戚向阳等报道,杜仲叶的最佳采收季节为7月。
而选择杜仲皮的采收季节不仅要考虑其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还应考虑剥皮的难易及剥皮再生的效果。
杜仲剥皮再生的成败同剥皮季节有很大关系,剥皮应选在适当高温、多湿(80%)、温差小的季节,常在春夏之间,以树液流畅,皮部与木质部最易分离时剥皮最适宜。
根据这一规律及杜仲皮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季节变化,剥皮的最佳季节为4~5月份。
近年的研究显示,杜仲叶与杜仲皮有相近的化学成分,并在某些项目中优于杜仲皮。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年2期载:难波等已报道了杜仲叶具有降压、利尿等作用,其药理效果引人注目,但其成分报告尚少。
以检索杜仲叶的成分为目的进行研究,得到具有抗应激作用的京尼平酸和具有抗应激作用及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抑制活性的丁香脂素二葡萄糖苷。
将杜仲叶的水提物投喂小鼠,其抗衰老和增强筋骨的效果十分明显。
用杜仲叶喂饲母鸡,产蛋率高。
将杜仲叶研制成杜仲茶,具有健脑、提神等保健功效,并大量出口于日本。
岳红等以杜仲叶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了清爽可口的保健饮品杜仲汁。
从抗疲劳试验结果显示,杜仲汁各项测试数据优于现在市售公认的抗疲劳饮料健力宝。
此外,杜仲还可用于生产杜仲酒、杜仲烟,如长期饮用杜仲茶、杜仲酒等,可促进新陈代谢,增进人体健康。
杜仲集经济林和用材林的特点于一身,可分别作为药用、胶用、材用及用作保健饮料、饲料等的原料。
有种类繁多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药理药效,应用前景广阔。
混淆品及伪品:(1)红杜仲藤(夹竹桃科),干燥茎皮呈卷筒状或块状,厚0.1~0.3cm,外表面棕红色,粗糙,皮孔稀疏,浅棕色,有皱纹及横向细裂纹,刮掉栓皮的呈紫红色或红褐色,内表面浅红褐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白色的胶丝相连,气微,味涩;分布于广东、广西,广东称其为土杜仲、红杜仲;(2)海南杜仲藤,分布于海南、广东,功效与杜仲藤相同;广东称其为土杜仲;(3)毛杜仲藤,干燥树皮呈半卷筒状或板状,外表灰褐色细腻,内侧黄色,质坚不易断,断面仅有短而少的银白色丝相连,无弹性,味苦而涩;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功效与杜仲藤相同;广西、贵州称其为土杜仲、红杜仲、鸡头藤,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称藤仲;(4)牛角藤,分布于云南,称杜仲藤,根及茎用于风湿关节痛,肾虚腰痛,扭伤;(5)杜仲藤,又名白杜仲、软羌藤、假杜仲、藤杜仲;干燥树皮呈单或双卷筒状或槽状,长短不等,厚1~2.5mm,外表面带栓皮的呈灰黄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刮掉栓皮的呈红棕色,较平坦,内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有白色胶丝相连,但胶丝弹力不大,气无,味稍涩;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四川,根及老茎用于肾虚腰痛,扭伤,骨折,风湿痹痛,阳痿,高血压症,外用于外伤出血;广东、广西、四川充杜仲药用,称其为土杜仲、红杜仲、藤杜仲,四川宜宾将其藤茎切成饮片,自采自用,医药公司未收购;(6)糖胶树,分布于广西、云南,台湾、湖南、广东有栽培,嫩枝、树皮、叶用于咳嗽痰喘,感冒,顿咳,胃痛,泄泻,疟疾,风湿,外用于外伤,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红肿;云南盈江作土杜仲药用;(7)清明花,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有栽培,根、叶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骨折;云南保山称其为藤杜仲;(8)长萼鹿角藤,分布于云南,茎藤用于肾亏腰痛,高血压症,风湿骨痛,骨折,跌打损伤;云南称其为藤仲、土杜仲、大杜仲、草杜仲、金丝杜仲、银丝杜仲;(9)毛叶藤仲,又名藤仲、大叶鹿角藤、瓣裂鹿角藤,分布于贵州、云南,根、茎皮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于外伤出血,骨折筋伤;贵州、云南称其为土杜仲、大杜仲、金丝杜仲、银丝杜仲;(10)花皮胶藤,干燥茎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厚1.5~8mm,外表面带栓皮的呈棕褐色,粗糙,具纵向裂纹,皮孔稠密,明显,点状,灰白色,刮掉栓皮的呈棕黄,内表面淡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