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2013第七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会议议程

合集下载

参加大学研究生代表大会的总结(2篇)

参加大学研究生代表大会的总结(2篇)

参加大学研究生代表大会的总结____月____日,校研究生会代表应邀参加了中央民族大学第十九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校研究生会副主席姜智旭、外联部部长蒋艳枫和我。

这次大会听取和审议了中央民族大学第____届研究生委员会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中央民族大学第____届研究生委员会。

大会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会后,我们和三十几所兄弟高校的研会同仁进行了交流。

在此次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几点自己的感触:1.在他们的研会中有个活动是干部组织拓展,我觉得这个活动挺好的。

形式比较多样化,比如搞了些心理活动,我觉得这个对于更好的认识自己发觉自己的潜能以及增进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他们好像还搞了个研究生合唱团,我觉得这样的集体活动,不仅可以交流感情,而且还可以调剂我们日常的生活,提升一下人文素质。

2.活动中,他们的接待工作做得很到位。

我们去的时候,一走进大厅,他们就有同学过去迎接,把我们领到了相应的位置,留下了联系方式(包括姓名、手机号、邮箱),不过我觉得可以留下qq号,这个更不容易变动。

3.搞活动要搞出自己的特色。

在此次活动中,民大始终不忘他们是民族大学,多民族的特点始终贯穿在活动的始终,我觉得这样又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4.各学校之间的联系可以更有利于我们自己学校的活动的开展,是自己的活动更有影响力。

各学校的相互交流很容易实现互补。

比如,我们如果办台晚会可以请中央戏曲学院的同学来给我们出个节目,这样,我们的节目质量会有提高,同时,也为他们增加了锻炼的机会。

而要想更好的实现这种共同进步,我想多联系,多交流是很必要的。

另外,在此次活动我还认识到了公文材料写作的重要性,这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加强。

还有,我觉得他们活动中的一个不足,引导员安排座位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尽量的往前坐,把前面的空坐满了,我们这次就是后面满满的,前面有一些空位,我觉得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不知对不对。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感受,也许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召开学术研讨会如何拟写会议通知?下面请看CN人才公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1广大师生:为进一步做好工业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由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清华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举办的“xxxx年中国第六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将于xxxx年11月21—23日在我校举行,开幕式定于11月21日上午9:00,地点为逸夫科学馆二楼报告厅。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工业遗产的未来”,主要议题包括“工业遗产保护的未来”、“中国工业遗产的特色”、“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国际视角下的工业遗产”(详见附件)。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附件:会议议程建筑学院xxxx年11月19日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2为深化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加强学术交流,推动中国环境社会学学科的持续发展,xx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社会学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将于xxxx年12月3日-4日在xx 联合举办“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就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绿色发展”不仅涉及到经济、技术和生态层面,也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有鉴于此,本届学术研讨会将以“绿色发展与环境社会学”为主题,探讨社会学研究对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意义和可能性。

会议将邀请国内环境社会学及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作大会主题报告,同时欢迎国内外从事中国环境社会学相关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会议,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将同时召开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

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和专题会议主题:绿色发展与环境社会学研讨专题绿色发展与环境社会学理论环境意识与绿色文化环境行为与绿色生活方式环境抗争与绿色发展环境知识与绿色传播风险、治理与绿色政治二、会议时间、地点及相关事项会议时间:xxxx年12月3日上午-4日上午(2日报到)会议地点:xx大学xx校区住宿安排:xx大学xx校区校内宾馆会议费用:会议不收取会务费。

学术交流会流程范文

学术交流会流程范文

学术交流会流程范文学术交流会是学术领域中的重要活动,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分享研究成果、讨论问题与交流观点的平台。

一个成功的学术交流会需要进行周密的组织和筹备工作,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流程来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一个通常的学术交流会流程:1.开幕式:2.分组演讲:分组演讲是学术交流会的重要环节。

根据会议主题和议程,会议组织者会提前将参会人员的论文或演讲主题按照相关领域分类,形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都设有主持人和评论人。

每个参会人员依次进行演讲,演讲时间通常在15-30分钟之间。

若干个演讲之后,评论人会对演讲进行评论和提问,与演讲者进行互动和交流。

3.文献展示和海报展示:学术交流会还通常设置有文献展示和海报展示环节。

文献展示可以让参会人员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参会人员可以通过提交论文或报告摘要的方式参与文献展示,并在会议上进行发言与交流。

海报展示则是通过展示海报形式的研究成果,吸引参会人员前来了解和交流,提高学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4.学术讨论和问答环节:在演讲和展示环节之后,通常设置一个学术讨论和问答环节。

这个环节可以让参会人员就之前的演讲和展示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讨论,提出问题,交流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和改进研究。

5.闭幕式:学术交流会在一个正式的闭幕式中结束。

主持人会总结会议内容,并对参会人员和组织者致以感谢。

代表主办方发表闭幕辞,回顾会议的成果和收获,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会议颁发证书或奖项给优秀的演讲者和展示者,表彰其在学术交流中的杰出表现。

除了以上的流程,学术交流会还可能设置其他的环节,例如专题讲座、座谈会、合作洽谈等,以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在整个流程中,主办方应与参会人员、专题组织者和赞助商等共同合作,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

总之,学术交流会是一个学者们互相学习、交流和探讨的平台,通过有序的流程和环节保证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学术交流会的举办,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和创新,提高学者们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声誉,为学术界和社会做出贡献。

兰州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管理学院分论坛实施方案【最新】

兰州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管理学院分论坛实施方案【最新】

兰州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管理学院分论坛实施方案一、主题和宗旨倡导学科交叉,促进学术创新。

秉承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学习管理就是学习成功”的院训,倡导奋发向上、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塑造研究生追求卓越、崇尚优秀的学术品质;加强学术交流、搭建展示研究生学术成果的平台;培育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学术环境;突出国际视野,加强我院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

二、组织机构1、组委会;由院研工组领导,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及各班班长组成。

组委会职责,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论文征集和评审;组织学术报告会;组织学术沙龙和讲座;展示和汇编优秀论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负责组织联络。

2、评审委员会;由主管院长负责,学术委员会专家组成。

评审委员会职责:从前沿性、创新性、规范性等方面对参选论文进行评审,并评出一、二、三等奖。

三、具体内容及安排1、学术论文征集1)我院所有在读硕士、博士都可根据个人研究特长和兴趣、专业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向管理学分论坛组委会投稿,鼓励学科交叉。

2)学术型硕士一、二年级原则上每人必须投稿一篇;学术型硕士三年级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投稿;全日制在读博士(学制内)每人至少投稿一篇。

3)投稿论文类型包括:调查报告、待发表论文、已发表论文(2014年之后刊登)。

注:对待发表论文,组委会承诺做好论文保密工作。

4)论文投稿须电子版,并注明论文类型(参照3)。

论文电子版发往*************.cn,邮件主题注明年级、专业、姓名字样。

投稿要求:论文字数以8000字为限,论文前有200字左右的中文和英文摘要;第一页页脚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所属院系、导师和研究方向。

排版要求清楚规范,格式要符合《兰州大学学报》的发表要求。

5)论文投稿截至日期为12月15日。

2、学术论文评审:12月16-20日论文征集完成后,由评审委员会组织相关学科专业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将参照《兰州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管理学院分论坛论文评审办法》评选出优秀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学术研讨会流程 (学生主持稿)

学术研讨会流程 (学生主持稿)

学术研讨会流程 (学生主持稿)开场白尊敬的教授、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欢迎各位莅临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担任主持人。

在这里,我代表组织者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自我介绍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

我是XXX学院XXX专业的XXX,也是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持人之一。

我对研究学术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很高兴能够有机会主持这个重要的活动。

目的介绍本次研讨会旨在提供一个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发展。

我们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将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经验和观点。

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学术热情,促进研究和思考,共同推动学术进步。

流程介绍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流程安排:1. 开幕式:由主办方代表致辞,介绍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向各位嘉宾和参会人员致以诚挚的欢迎。

2. 主题演讲: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他们将分享他们在特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3. 分组讨论:将参会人员分成小组,进行专题讨论。

每个小组将由一位专家学者带头,大家可以就特定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4. 学术报告:会场设置展示区域,参会者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报告。

这是一个互相研究和展示的机会。

5. 总结发言:由主持人总结本次研讨会的重点和亮点,表达对专家学者和参会人员的感谢,并展望未来的学术研究方向。

结束语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参会人员的光临和支持,也祝愿本次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学术进步。

谢谢大家!注脚- 本主持稿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学术讨论策划书3篇

学术讨论策划书3篇

学术讨论策划书3篇篇一学术讨论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学术交流,共同进步”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术交流已经成为了学术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我们计划举办一场学术讨论活动。

三、活动目的1. 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让不同领域的学者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 促进学术合作,增进学者之间的友谊。

3. 提高学术水平,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六、活动对象[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等]七、活动内容1. 主题演讲:邀请知名学者就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主题演讲。

2. 分组讨论:将参会者分为若干个小组,就特定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3. 学术报告:安排参会者就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报告。

八、活动组织1. 成立筹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等工作。

2. 设立会务组:负责活动的接待、签到、场地布置等工作。

3. 成立宣传组:负责活动的宣传、推广等工作。

4. 设立财务组:负责活动的经费预算、收支管理等工作。

九、活动预算本次活动预计总花费[X]元,具体如下: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餐饮费用:[X]元3. 资料印刷费用:[X]元4. 专家学者报酬:[X]元5. 其他费用:[X]元十、注意事项1. 请参会者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学术报告材料,并于活动前提交给会务组。

2. 请参会者遵守活动的各项规定,尊重他人的发言和观点。

3. 请参会者保持活动现场的整洁和卫生,不乱扔垃圾。

4. 活动结束后,请参会者将个人物品带走,保持场地整洁。

[策划人][时间]篇二学术讨论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学术交流,共同进步"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术交流已经成为了学术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我们计划举办一场学术讨论活动。

三、活动目的1. 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2. 加强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第七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七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对 “ 知识”各类别及其功能和作用做了简要分
析 。拉先加 围绕 桑浦 寺历史 上 的几位 主要堪 布
的生平事迹 ,从他们的讲授传承阐述 了桑浦寺 对藏传因明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才华多旦
探 讨 了不 同历史 时期 因明在藏 区 的本 土 化路径 与趋 向。改玛 本考辨 了敦 煌藏 文 因明文献 中出 现 的 以PT0 2写卷 为代 表 的古 印度 因 明文献 。 ..13 冷 智多杰 通过 寺 院因 明学 教学 方法 和普通 高校 因明学教 学方 法 的对 比 ,总结 出了更加 严谨独
( ) 二 藏传 因明理论及 相 关研 究
李德成论述 了因明在藏传佛教佛 学思想
建设 中 的作 用 。 才让 东智 以相 属格 助 词 、 格 作
万果对 因 明学 在藏 区 的发展历 史进 行梳 理 的 同时 ,突 出 了藏 族学 者对 因 明学 在理 论上 的
助词 、 连引虚词 为视 角 , 论述 了藏传 因明中的
( ) 五 因明研 究 回顾 与展 望


. 上

c o
辑 ,把中国名辩排除在世界逻辑传统之外 的观
点是 站不住 脚 的 , 因明论 式与 推类 模式 看 , 就 虽

'一


各有特点 , 但从 “ 形式” 构成与研究的深入 、 细致
上看 ,因明论 式理 论贡 献远 在名 辩 推类模 式 之
特的教学方法 , 并针对高校藏语文专业因明课程
的教学 提 出了 自己 的看 法 。项 智 多杰分 析 了恰
学术规范 , 团结合作 , 同致力于 因明的研究 共
与 发展 。中 国逻辑 学 会 副会 长 、 国社 会科 学 中

2013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第四次学术工作会议纪要

2013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第四次学术工作会议纪要
s u n i t i n i b a nd i r i n o t e e a n f o r p a t i e nt s wi t h r e c u r r e n t ma l i g n a n t
ma l t i f o r me [ J ] . J N e u r o o n c o l , 2 0 0 8 , 9 O ( 2 ) : 2 2 9 . 2 3 5 .
展 ” ,分 别 就学 术 组织 工 作 、会 务组 织 工 作的 进 展 应 用 ” 。第 四位 讲者 是 吴利 伟 药 师 ,为 各位 与 会专
实施推进计划进行了汇报 ,让与会专家了解了本届 家介绍了 “ 患者 安 全用 药 自助 查询 机 ”的 功 能 ,并 论坛 目前的筹备工作情况。
o f t ha l i d o mi d e a n d i r i n o t e c a n f o r t r e a t me n t o f g l i o b l a s t o ma
[ 2 2 ]R e a r d o n DA , V r e d e n b u r g h J J , C o a n A , e t a 1 . P h a s e I s t u d y o f
河假 日酒 店 , 召开 了2 0 1 3 紫禁 城 国际 药 师论 坛 第 四 的价 值 与体 现 ” 的精 彩 报告 ,就 “ 中 国医改 的 成就 与挑 战 、如 何 看待 医事 服务 费 与 药事 服务 费 、医改 会 议 首 先 由北 大 医 院 崔一 民 主 任 报 告 “ 2 0 1 3 中药 师 的价 值 与体 现 ” 三个 问 题 ,以 图 、表 、数 据 紫禁 城 国 际 药 师 论 坛 学 术 工 作 进 展 ” 。2 0 1 3 紫 禁 和举 例 的方 法 进行 了详 细地 分析 。在谈 及 药 师价 值 城 国 际 药 师论 坛 学 术 工 作 目标 更 加 趋 于 国际 化 、

学术研讨会欢迎词5篇

学术研讨会欢迎词5篇

学术研讨会欢迎词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术研讨会欢迎词5篇学术研讨会欢迎词1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医学同仁及朋友们:你们好!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初秋,我们感受到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和同仁们对焦作市XX医院的一片盛情,这种缘于医学科学崇高的关爱,也增添了我们投身医学研究,献身医学科学的信心和勇气。

全国学术研讨会通知

全国学术研讨会通知

全国学术研讨会通知全国学术研讨会通知1一、会议主题:生态系统过程、服务与可持续管理二、主要议题1.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2. 景观变化与景观管理3.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育4. 森林生态学与森林经营5. 湿地生态恢复与管理6. 城市生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7.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8. 土壤生态学与生态修复9. 生态水文学与流域生态学10. 生态遥感方法与应用三、日程安排四、会议地点深圳大梅沙雅兰斯丽比迪酒店(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盐葵路98号),酒店位置见附件。

雅兰斯丽比迪酒店标准间价格420元/天。

五、论文征集与会议回执1. 本次会议将编辑《第x届全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论文摘要请按《应用生态学报》格式编排,勿附参考文献。

会后将组织优秀论文在《应用生态学报》xxxx年第8期专辑出版。

2. 截稿日期:xxx年10月28日。

六、会议评奖1. 研究生科研创新奖:自由申请、组委会组织专家评选;申请人请于xxx年10月28日前将填好的附件“研究生科研创新奖申请表”(申请人和指导老师需签名)发至邮箱(xxxxxxxxxxx);2. 优秀学术报告奖:各分会场组织评选;3. 优秀学术展板奖:组委会组织专家评选。

七、会议注册费报名参会者须交会议注册费(含会务及相关资料费用),一般代表1200元/人,学生代表800元/人。

参会者往返旅费、住宿费自理。

会议不提供接站服务,请大家自行前往会议地点。

提前交费(银行转账):请在附言注明“姓名+会议费”,并将汇款凭证发送至xxxxxxxxxxxxxx。

开户名称:中国生态学学会银行帐号:xxxxxxxxxxxxxxxxx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东升路支行注:提前交纳会议注册费的发票将于会议期间发给参会代表。

现场交费(POS机刷卡)的`会议费发票将在会后一个月内寄给参会者。

八、会务咨询报名参会、投稿、研究生科研创新奖申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交费事宜: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xxx年10月17日全国学术研讨会通知2由《xxxx》编辑部和中国xx国立政治大学发起,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主办,长沙理工大学协办的“第三届‘xxxx’学术研讨会”,将于xxx年4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电力学院召开。

2013年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会议日程安排

2013年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会议日程安排

2013年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会议日程安排(具体以参会时会议指南为准)时间内容主持人地点11月30日11月30日全天专家报到桂苑宾馆教育技术学国际论坛与会代表报到桂苑宾馆11:40—13:00 午餐15:30—17:30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杨宗凯教授工程中心403会议室18:00—19:00 晚餐12月1日12月1日上午7:00—8:20 早餐酒店房费中含有8:30—9:00开幕式:1. 介绍与会嘉宾(5分钟)2. 教育部领导致辞(15分钟)3. 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讲话(10分钟)杨浩教授科学会堂报告厅9:00—9:20 代表合影及准备报告会9:20—10:00特邀报告一:(待定)杨浩教授刘清堂教授科学会堂报告厅10:00—10:40特邀报告二:教学设计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研究方法Tjeerd Plomp教授,荷兰10:40—11:20特邀报告三:信息时代的挑战与抉择:培养有创意能创业的学习者赵勇教授,美国11:20—12:00PANEL: MOOCs及教育信息化科技创新桑新民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程建钢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杨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格学院终身教授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砥教授12:10—13:30 午餐12月1日下午14:00-18:10会议专题一:教育技术学理论及信息化战略研究14:00-14:30 专题报告1:针对部分“教育技术问题”的词语分析李艺教授14:30-15:00 专题报告2:待定吴砥教授15:00-18:10 论文与会代表发言论文1-1:教师参与度对大学生撰写博客反思积极性的影响探究邢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1-2:大学生知识共享的问题诊断与对策研究彭丽丽(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1-3:多元学习理论视域下的泛在学习探究潘基鑫(华北科技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论文1-4:绩效技术在公司员工绩效管理的个案研究朱新会(天津师范大学)论文1-5:关于知行主义理论及相关应用问题的研究谷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论文1-6:大学生网络社区生活特点探析陈莉(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论文1-7:泛在学习文献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陈靖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论文1-8:慕课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李梁(上海大学)论文1-9: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对我国高等教育开放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曾娜(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1-10:超越还原主义:在线教育背景下微课的概念、类型和发展韩庆年(江苏开放大学)论文1-11:网络课程学习策略研究乜勇(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专题一:雷庆教授主持张屹教授点评科学会堂201室论文1-12:信息时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点常亚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1-13:当前广西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彭耀峰(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1-14:网络教育学生习现状及改进策略汪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1-15: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国内远程教育学习的启示杜静(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1-16: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招生难成因探讨黄国清(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会议专题二:教育信息化新技术、新媒体、新理论研究14:00-14:30 专题报告1:信息时代的学习——生态化学习张立新教授14:30-15:00 专题报告2:“墙中洞”实验及其启示汪基德教授15:00-18:10 论文与会代表发言论文2-1: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移动学习平台的研究——以《茶文化与茶健康》课程为例李晓楠(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2-2:盘古课堂教学平台及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陈增照(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论文2-3: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丁建英(中南大学)论文2-4:高校基于智能手机移动学习的调查研究——以江南大学为例严大虎(江南大学人文学院)论文2-5:基于移动学习的个性化资源服务推送系统的研究张文涛(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题二:李晓东教授主持王润兰教授点评科学会堂301室论文2-6:基于新媒体的阅读工具对阅读的支持研究张伶伶(天津市武清区特殊教育学校)论文2-7:微课程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杜书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论文2-8:新媒体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苗浩(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2-9:MOOC发展研究与案例分析刘元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论文2-10:视频公开课在通识课中的应用模式探究王玉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2-11: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现状调研及发展探讨刘和海(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2-12:基于主题学习的微课程设计初探钟君(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论文2-13:国内微课研究现状综述何秋兰(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论文2-14:浅析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可用性研究陈江华(陕西师范大学)论文2-15:理解性教学视域下基于xMOOC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王雪娇(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论文2-16:智慧教育综述王瑞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会议专题三: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模式研究14:00-14:30 专题报告1:挑战与应对: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研究的转型陈明选教授14:30-15:00 专题报告2:教师在线学习社区中学习专题三:李春荣教授主持陈琳教授点评9号楼635会议室活动设计研究郭绍青教授15:00-18:10 论文与会代表发言论文3-1:“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课堂网络教学过程设计研究纪宏璠(湖北大学教育学院)论文3-2: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江南大学为例张红英(江南大学人文学院)论文3-3:基于电子书包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微探刘张娟(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论文3-4:教育信息化下的iPad平板时代陈鑫(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3-5:活动理论视域下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探究桑宇霞(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论文3-6:欧盟“网络伙伴学校”(eTwinning)项目网站设计特点分析于露(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论文3-7:实践环节从“课堂”到“课场”的开发-以通信网络为例郑鲲(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信息工程系)论文3-8:《数字摄影技术》实验教学的探析陈世灯(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系)论文3-9:MVC设计模式在EPSS系统中应用的浅析许晟(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论文3-10:翻转课堂:日渐流行的教学模式姚韦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3-11: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Open On-line Video Courses Home and Abroad Wei Qiuhong (Communication Colleg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论文3-12:基于计算思维的发现学习模式设计伍文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3-13:远程学习中的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一种微观的视角景君珺(北京师范大学)论文3-14: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课程设计孙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3-15:远程教育网络辅导教师在线培训课程设计初探邵慧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3-16: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绩效管理》培训课程教学设计——以某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员工为例曹梅芳(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专题四: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14:00-14:30 专题报告1:IT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漫谈程东元教授14:30-15:00 专题报告2: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内容管理孟祥增教授15:00-18:10 论文与会代表发言论文4-1:基于梅耶多媒体学习理论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策略研究郑旭东(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论文4-2:基于案例的MOOC特征分析廖俐鹃(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论文4-3: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陈荣(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4-4: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现状、优势与创新侯岸泽(天津师范大学)论文4-5:建立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机制的SWOT分析李振超(江苏师范大学)论文4-6:基于FLASH的高中物理游戏型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伍丽媛(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系)论文4-7: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专题四:黄烟波教授主持赵呈领教授点评9号楼1005学术报告厅李小刚(江苏师范大学)论文4-8:“智能学伴”在小学游戏化学习社区中的情感交互设计张攀峰(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论文4-9:随书光盘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及其对策—以赣南师范学院为例黄艳鸿(赣南师范学院)论文4-10:我国移动学习硕博论文研究现状与分析曾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4-11:远程教育的评价刘素雅(西南大学教育技术学)论文4-12:An Investig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 Informal Learning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赵俊雅(Shoo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论文4-13:服务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流媒体课件制作研究杨同华(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会议专题五:数字教育电视与教育信息传播研究14:00-14:30 专题报告1: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傅钢善教授14:30-15:00 专题报告2:Social Media for Learning王其云博士15:00-18:10 论文与会代表发言论文5-1:网络教育舆情的传播特征与引导方式---以“北师大招收彩票学硕士”为例李溪(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论文5-2: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袁芬(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5-3:默会知识论下的知识转换模型在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杜娟(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专题五道焰教授主持彭文辉教授点评国家数字化工程中心420会议室论文5-4:网络个性化学习的研究与发展杨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5-5: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多媒体作品设计和制作规律研究——以京剧艺术为例孙政(天津师范大学)论文5-6:问题化教学课堂量化分析编码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刘涛(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5-7:运用知识可视化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来宁(上海大学社科学院)论文5-8:知识管理视角下职前教师隐性知识研究陈雪娇(辽宁理工职业学院)论文5-9:师范生计算机使用态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胡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论文5-10:大学生学业发展服务体系探析吴卓平(大连理工大学)论文5-11:基于信息挖掘的大学生微博研究王萌(江南大学人文学院)论文5-12:浅析双语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张林兰(湖北大学商学院)论文5-13:中美新闻教育传播教育模式比较研究——基于2003~2013年期刊相关研究论文的分析贾方方(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会议专题六: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研究14:00-14:30 专题报告1:翻转课堂:意蕴与挑战钟志贤教授14:30-15:00 专题报告2:待定余新国教授15:00-18:10 论文与会代表发言论文6-1:数字化学习的新进展:学习文化与学习范式的双重变革徐锦霞(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题六李小平教授主持赵刚教授点评9号楼6楼演播厅论文6-2:基于Moodle的测试模块应用于在线教学的个案研究——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为例喻晓琛(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论文6-3:基于盘古教学平台的数字化音乐课堂教学工具陈增照(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论文6-4: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聚合王美倩(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6-5:基于QQ群的高校网络学习空间建构与应用乐会进(南昌大学教育学院)论文6-6:Blackboard和Moodle的可用性比较研究潘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技术中心)论文6-7:学习环境的数字化研究徐彤(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6-8:江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多媒体课堂有效教学特征研究周婷(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论文6-9:网络环境下项目教学法参与度评价及其实证研究刘焱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6-10: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王瑛(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6-11:浅析数字化学习的知识扩散影响因素田阳(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论文6-12:云端环境下数字教辅的设计与制作葛亚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6-13: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育资源发展的知识节点研究徐刘杰(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系)论文6-14:云计算时代网络学习环境异构数据融合何彤宇(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论文6-15:移动学习概念、技术及发展韩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6-16:移动学习网站界面设计原则研究付婷婷(天津师范大学)会议专题七:数字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研究14:00-14:30 专题报告1: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发展:北大教育技术发展探索尚俊杰博士14:30-15:00 专题报告2:技术丰富环境下的学习设计与研究顾小清教授15:00-18:10 论文与会代表发言论文7-1:基于学习风格的分组差异与小组在线学习行为的关系探究罗九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论文7-2:信息化环境下的汉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薛婧(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论文7-3:三网融合下OTT TV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靳素丽(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论文7-4: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教育硕士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华子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7-5:移动协作学习模式及其应用黄思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7-6:基于电子书包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崔慧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7-7:移动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付建博(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7-8: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网络安全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汤瑜(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题七梁林梅教授主持郑旭东博士点评9号楼918会议室论文7-9:“应用为导向”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核心特征与运作模式研究——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自主建设模式及应用成效研究逯行(北京师范大学教学行为研究所)论文7-10:C语言研究性学习探究及其网络平台设计何晓雪(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7-11: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在线异步交互行为分析段琼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7-12:数字故事促进小学作文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动研究王欢(上海师范大学)论文7-13:在线环境中学习者协作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李丽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7-14: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电子书包应用模式初探王丽红(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论文7-15: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模式探究孟丹(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12月2日12月2日上午8:00—8:40特邀报告五:Applying Flipped ClassroomConcepts to Design Synchronous Teaching &Learning Activities陈年兴教授台湾中央大学李艺教授主持科学会堂报告厅8:40—9:20特邀报告六:e-portfolio、e-assessment与learning analytics的系统化研究程建钢教授9:20—10:00特邀报告七:对智慧校园的一些想法郭琳科教授香港城市大学10:00—10:10 休息、茶点10:10—10:50 特邀报告八:待定kinshuk 教授陈明选教授主持科学会堂报告厅10:50—11:30 特邀报告九:新技术与新媒体催生学习变革徐福荫教授华南师范大学11:30—12:10 特邀报告十:多媒体录播系统新技术新应用——互动、无线、专业常纳新董事长三奥公司12月2日12:00-13:30 午餐12月2日下午14:00—16:00会议论坛一:基础教育信息化论坛14:00-14:40 论坛报告:信息化与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熊才平教授14:40-16:00 论文与会代表发言论文1-1:小学程序设计可视化编程教学策略研究刘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1-2:3D打印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曹梅芳(上海师范大学)论文1-3: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王云(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论文1-4:云计算在中小学教学创新中的应用探索伍文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1-5:中小学生手机教育初探陈耘光(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论文1-6:影视资源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模式探究及范例设计罗柳垠(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论坛一:郑旭东博士主持李红波教授点评科学会堂201室会议论坛二: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14:00-14:40 论坛报告:待定刘三女牙教授14:40-16:00 论文与会代表发言论文2-1:整合更待腾“云”驾“物”──“云”、“物”环境下军队院校教育资源整合探析王任(国防科技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军事训练教研室)论文2-2:“可汗学院”重塑了教育李硕(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2-3:高等教育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周晓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2-4:基于校本研修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以“乌鲁木齐农村教师教学技能提升”项目为例梁丽霞(华南师范大学)论文2-5: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内省级教科研网站建设现状调查研究马惠超(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论文2-6:地方高师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刘敏娜(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论坛二:张屹教授主持李冰教授点评科学会堂301会议论坛三:教师教育发展论坛14:00-14:40 论坛报告: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赵呈领教授14:40-16:00 论文与会代表发言论文3-1:信息化环境下中学教育技术人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胡明远(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3-2:信息技术教师专业信念框架构建论坛三:彭文辉教授主持丁振国教授点评9号楼635会议室贾健(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论文3-3:信息化环境下师范生教学技能重构与培养模式转变吴秀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论文3-4:TPACK框架下职前教师的角色定位李志河(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论文3-5:The Research for TPACK Framework to Improve the V o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Yanhua So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Media Institut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论文3-6:多元理论指导下的师范生教学设计实践能力培养邱乐兴(南昌陆军学院教育技术中心)会议论坛四:全国教育技术学院长\系主任会议杨宗凯校长论坛四:杨九民教授主持国家数字化工程中心420会议室16:20—17:00 论文表彰及会议总结杨九民教授主持科学会堂报告厅18:00—晚餐。

学术研讨会流程 (学生主持稿)

学术研讨会流程 (学生主持稿)

学术研讨会流程 (学生主持稿)尊敬的各位嘉宾,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欢迎大家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共同探讨并分享有关XXX的最新研究进展。

首先,我将简要介绍一下今天的流程安排。

欢迎致辞- 09:00 - 09:05- 由校领导或主办方代表发表致辞,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性和目标进行介绍,向各位嘉宾和与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主题演讲- 09:05 - 10:00- 我们邀请到了著名学者XXX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演讲人。

他将就XXX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并分享其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在演讲结束后,我们会为大家留出一些时间用于提问。

分组讨论- 10:00 - 11:00- 在主题演讲之后,我们将按照提前安排的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将有一个指导教师或专家进行引导,对于大家在主题演讲中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希望各位同学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专题报告- 11:00 - 12:00- 为了进一步展示各位同学在XXX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特别安排了专题报告环节。

该环节将邀请一些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每个同学将有5-10分钟的时间进行报告,并在报告后提供一些时间进行提问和讨论。

结束致辞- 12:00 - 12:05- 最后,由主办方代表发表结束致辞,感谢各位嘉宾和与会者的参与和支持,并预祝大家在今天的学术研讨中获得收获。

感谢大家的聆听,以上是我们今天学术研讨会的流程安排。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并深入交流,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祝愿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2013年中国索引学会大事记

2013年中国索引学会大事记
拓展 业 务培 训 等有偿 服务 项 目; 二 是学 会今 后两 年 的发展 主题 。
十二 、 6 月1 7日, 秘书处 向广大会员发 出“ 中国索引学会第四次全 国会员代表大会 暨学术
研 讨会 预通 知 ” 。
十三 、 7月底 , 根据 常务 理事 扩 大会 议 精 神 , 秘 书处 向业 务 主 管单 位 中共 中央 编 译 局 递 交 了学会 更 名为 “ 中国索 引和 数据库 学会 ” 的报告 。 十四、 9月 2 E t , 中 国索 引学 会 秘 书处 第 四次 工作 会 议 召 开 。会 议 由杨 光 辉 副 馆 长 主 持 , 主要 讨论 了 中 国索 引学 会第 四次 全 国会员 代 表大会 暨 学术研 讨 会筹 备情 况 , 包 括会 议 议程 、 会
十一 、 6月 1 3日, 中国索引学会第 四次全 国会员代表大会 暨学术研讨会第一次筹备工作 会 议在 复旦 大学 图书馆二 楼会 议 室召 开 。1 9位在 沪 的学会 领 导 、 常务 理 事 、 学术 顾 问 、 特邀 代
表及秘 书处 成员 出席 会议 。会议 由专 职副 秘书 长温 国强 研究 馆员 主持 。分 管领 导杨 光辉 副馆
心 和支 持学 会各 项 工作 。魏 局长对 学 会今年 的工作 提 出了五 点指 示 。 八、 5月 1 3日下 午 , 中国索 引学会 秘 书 处 第 二次 工 作 会 议 召 开 。分 管 领 导 杨 光辉 副 馆 长
主持会议 , 并传达了魏局长对学会工作 的五点指示。 九、 5 月1 6 1 3, 秘书处向广大会员发出“ 中国索引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
2 0 1 4年第 1 期( V o 1 . 1 2 . N o . 1 )
中国索引( J o u r n M o f T h e C h i n a S o c i e t y o f I n d e x e r s )

学术研讨会欢迎词8篇

学术研讨会欢迎词8篇

学术研讨会欢迎词8篇学术研讨会欢迎词8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使用上欢迎词的情况与日俱增,好的欢迎词可给客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为下一步各种活动的圆满举行打下好的基础。

你所见过的欢迎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术研讨会欢迎词,欢迎大家分享。

学术研讨会欢迎词1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来宾:大家好!我代表青海民族学院校党委以及全体师生,欢迎你们来到夏都西宁参加“第三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并预祝你们在健康、愉悦、团结、求真的气氛中圆满完成这次研讨会的各项议程!近期我阅读了因明方面的相关资料,对因明这一博大精深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认识。

因明系世界三大逻辑系统之一,它发源于古印度,公元4世纪至12世纪时,先后传入中国内地和藏区。

传入内地的因明现在被学术界称为“汉传因明”,传入藏区的因明被称为“藏传因明”。

汉传因明自形成以来,几经沉浮、历经沧桑,到20世纪70年代时,几乎成为我国的绝学,到了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国家把因明列为抢救项目之后,汉传因明才有了复苏发展的新局面。

在座的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全国性的因明研讨会已召开两次,国际性的一次。

与汉传因明的发展状况相反,藏传因明自公元12世纪成型以来,始终处于蓬勃发展、竞相研习的良好态势之中。

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藏传因明领域内出现的因明大家和因明论着,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

这是藏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宝库作出的一大贡献。

但据说,由于藏语是小语种,学习藏语的其他民族的人本来就很少,再加上因明自身固有的艰涩性,使藏传因明的很多优秀成果至今还没有得到充分而有力度的挖掘和开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应该如何消除这个憾事,我想这就是在座与会者的光荣职责。

青海民族学院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承办者,我想借此机会对这所青海省唯一的民族院校的基本情况向与会领导和各位代表作简要介绍。

青海民族学院始建于1949年12月,是全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全国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第七次工作研讨会暨学术交流会议纪要

全国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第七次工作研讨会暨学术交流会议纪要

全国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第七次工作研讨会暨学术交流会议纪要佚名
【期刊名称】《信息窗》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由福建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承办的全国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第七次工
作研讨会暨学术交流会于2001年5月12日至1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参加
这一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57名代表。

福建社科院党组书记杨华基、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仕清、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张武、
【总页数】4页(P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9.255
【相关文献】
1.全国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第七次工作研讨会暨学术交流会议纪要 [J],
2.第六届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交流会暨产品展示会--2005年全国单片机与嵌入式
系统学术交流会暨产品展示会征文通知 [J],
3.第七次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交流会暨四届二次专业委员会议纪要 [J],
4.第七届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第七届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交流会——2007年全国嵌入式系统及单片机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 [J],
5.第六届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交流会暨产品展示会——2005年全国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学术交流会暨产品展示会征文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七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教学经验交流会综述

第七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教学经验交流会综述

作者: 公铭;陈永亮
作者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36-13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研究生教学;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民族理论;中央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综述;云南民族大学
摘要:2012年10月26-29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和西藏民族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教学经验交流会"在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召开。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新疆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大学、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2 月 07 日
专题一:生态文化研究
地点: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会议室(文华楼东区 1304)
(发言每人 15 分钟,评议及讨论共 25 分钟)
主持人:杨 慧 博士
1.张力豪 中南民族大学
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湖北省恩施利川市为例
2.吴亚娟 北方民族大学
引黄灌区生态建设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调研
地点: 历史文化学院会议室(文华楼西区 1327 )
第一场 8:30—10:10
(发言每人 15 分钟,评议及讨论共 25 分钟)
主持人:张薇薇 博士
1.王化琳 2.李 洁 3.许 艳 4.张 媛 5.崔 伟
中央民族大学 关于生态博物馆理念的思考——以安吉生态博 物馆为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 背景音乐的背景――一项关于城市民谣听众的 田野调查 广西民族大学 凉山彝族服饰的商品化与传承 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传统藏纸工艺的有效保护与实践——以尼 木雪拉藏纸为例 北方民族大学 锡林郭勒盟马具作为非遗保护
评议人:艾 斌 博士 董 研 博士
15:40—15:50
茶歇
第四场 15:50—17:30
(发言每人 15 分钟,评议及讨论共 25 分钟)
主持人:焦开山 博士
1.刘 爽 沈阳师范大学 社会转型视角下解读当今女性生育推迟现状
2.陈泽霖、林丽君 福州大学 项目制背景下基层官民应对冲突的“关系”逻辑 ——兼论顶层设计之效度
3.马向阳 西北民族大学 西和县村落家神信仰与家族祭祀仪式调查研究 ——以西高山乡 L 村师公跳神“抽保状”调查为 例
4.马 超 陕西师范大学 田野中的清代中原回族社会宗教礼仪之争
5.塞黑迪·赛达合买提 西北民族大学 “库克同鲁克阿他”麻扎的宗教人类学阐释
评议人:张 曦 博士 王旭辉 博士
5
专题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评议人:杨筑慧 教授 朴光星 博士
7பைடு நூலகம்
专题六:社会问题研究
地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会议室(文华楼 1446 ) (发言每人 15 分钟,评议及讨论共 25 分钟)
第一场 8:30—10:10
主持人:胡琰 博士
1.魏燕齐 2.巩洋洋 3.王 旺
4.滕传婉
5.陈佳奇
西南大学 论清末广东的地方主义与民族主义——以欧榘 甲的《新广东》为考察对象 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管理机制创新 云南大学 少数民族地区手机社会网络的状况及其影响因 素研究――基于云南省德宏州白岩寨的田野调 查 西藏民族学院 加强跨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促进民族关系 和谐发展——关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南浪村跨 界民族关系的调查报告 中央民族大学 农村居民“手机通讯网”的结构性特征分析—— 以河北易县新畔石村为例
地点: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会议室(文华楼东区 1304)
第三场 14:00—15:40
(发言每人 15 分钟,评议及讨论共 25 分钟)
主持人:马赞峰 博士
1.梁 媛
2.于晓陆 3.汪春春 4.李 耕 5.龙 骥
云南大学 基督教在少数民族社区重建和社区发展中的作 用和影响――以云桥彝族社区为例 青海民族大学 民族学视角下的青海互助白马寺研究 厦门大学 北川正河村野生草药采挖与村人信仰探讨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当代算命占卜的自我合理化 中央民族大学 糯的宗教性与存在空间的转换——以贵州省锦 屏县平秋村侗族糯食为例
评议人:施 琳 教授 朱靖江 博士
15:40-15:50
茶歇
第四场 15:50—17:30
(发言每人 15 分钟,评议及讨论共 25 分钟)
主持人:袁凯铮 博士
1.王素珍 山东大学 乡村聚落景观中的土地庙——以湘中金蚌地区 为例
2.周小龙 赣南师范学院 社区营造视野下的客家民间信仰——以于都寒 信村水府庙会为考察中心
二、会议议程
会议日程简介
(一)开幕式及名家讲坛 时 间: 12 月 06 日 8:30-18:10 地 点: 文华楼西区一层报告厅 开 幕 式: 8:30-9:00 名家讲坛: 9:00-18:10
(二)研究生学术发言 时 间: 12 月 07 日 8:30-17:30 地 点: 专题一~三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会议室(文华楼东区 1304)
茶歇

题目:新型城镇化与“有感发展”
家 10:10-11:10 主讲人:郑杭生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主持人:任国英 教授

题目:古代都城考古视阈下的国家社会
形态变化 11:10-12:10 主讲人:刘庆柱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 主持人:戴成萍 博 士
2
12 月 06 日下午 名家讲坛(下)
地点:文华楼西区一层学术报告厅
题目:第三次民族大调查的几点体会
14:00-15:00 主讲人:王延中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主持人:姚丽娟 教 授
题目:中华文明形成研究的新进展
15:00-16:00 主讲人:赵 辉 教 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主持人:肖小勇 博 士

家 16:00-16:10
评议人:朴光星 博士 李海军 博士
8
第三场 14:00—15:40
(发言每人 15 分钟,评议及讨论共 25 分钟)
主持人:卫小将 博士
1.红 花 2.仝美玲 3.彭 翔 4.邢景朋 5.牛艳秋
内蒙古大学 牧区现代化过程中的人口转移——以乌拉特后 旗为例 中央民族大学 户籍、族藉身份对流动群体社会分层的影响—— 基于对朝鲜族流动群体的案例分析 河海大学 钟摆——关于建筑业女工务工历程的个案研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调查 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为例 河北大学 新生代农民工贫困文化抗争意识研究——以 B 市 某建筑工地农民工为例
专题四~五 历史文化学院会议室(文华楼西区 1327) 专 题 六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会议室(文华楼 1446)
(三)闭幕式 时 间: 12 月 07 日 17:30-18:00 地 点: 文华楼西区一层报告厅
1
12 月 06 日上午 开幕式及名家讲坛(上)
地点:文华楼西区一层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苏发祥 教授
10:10-10:20
茶歇
专题二:仪式研究
地点: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会议室(文华楼东区 1304)
(发言每人 15 分钟,评议及讨论共 25 分钟)
主持人:杨青青 博士
1.付来友 中国人民大学
象征之桥
2.梁宏章 广西民族大学
仪式中的集体记忆――以都江村盘瑶还盘王愿
仪式为例
第二场 10:20—12:00
评议人:祁进玉 教授 艾 斌 博士
10:10-10:20
茶歇
第二场 10:20—12:00
(发言每人 15 分钟,评议及讨论共 25 分钟)
主持人:胡琰 博士
1.闫娟英 2.朝克赛 3.徐立真 4.丁 哲 5.韩 洁
西北民族大学 河湟花儿的音乐程式分析——以河州令为例 内蒙古大学 乌拉特后旗乌者齐现象研究 台湾政治大学 变迁与认同——当代青海花儿展演的社会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 浅谈东周单体玉龙佩 青海民族大学 民俗活动中的仪式功能分析——以贵德六月会 为例
3.张 晨 云南民族大学 斯批黑遮仪式与当代哈尼族审美观――以红河 州元阳县昂罗支系为例
4.巨 浪 兰州大学
“於菟”仪式的符号人类学分析――西方理论在
“於菟”研究的运用与反思
5.杨泽经 北京师范大学
记忆的表征与历史的回返――魏家洲薅草锣鼓
的现代民族志研究
评议人:兰林友 教授 郑文换 博士
4
专题三:宗教文化研究
评议人:祁惠军 教授 巫 达 教授
15:40—15:50
茶歇
第四场 15:50—17:30
(发言每人 15 分钟,评议及讨论共 25 分钟)
主持人:李劲松 博士
1.吴 穹 2.刘 慧
3.陈思含
4.杨 毅 5.陈 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 论黎族传统社会婚姻制度的演变及其内在价值 贵州民族大学 论水族与苗族文化的融合——以贵州三都水族 自治县怎雷村为例 中央民族大学 土家族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与童年期被忽视经 历的关系研究与小组工作介入 延边大学 论延边地区朝鲜族的端午节文化 内蒙古师范大学 人类学田野工作演变阶段的梳理
致辞:

欢迎辞
丁 宏 教授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
幕 8:30-9:00
领导讲话

曲木铁西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青 觉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集体合影
8:30-12:10
题目:行走田野——我的人类学研究 9:00-10:00 主讲人:陈志明 教授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主持人:丁 宏 教授
10:00-10:10
3.尤天鸣 台湾政治大学 台湾桃园县都市阿美族结社的运作模式
4.陈文元 湖北民族学院 论明末清初施州卫的政治选择及其历史影响
5.朱栋栋 上海大学 济南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基于 港基建筑公司的调研
评议人:李 丽 教授 柴 玲 博士
9
14:00-18:10

茶歇

题目:岭光电
——一个彝族土司的现代化诉求 16:10-17:10 主讲人:潘 蛟 教 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主持人:关 凯 博 士
题目:从语言人类学谈文化多样性研究
17:10-18:10 主讲人:巫 达 教 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主持人:何俊芳 教 授
第一场 8:30—10:10
3.格日乐其木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 对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思索——以内蒙古东乌 珠穆沁旗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