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行政区划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一、朝代概述魏晋南北朝,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二、地方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
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朝代西汉周州数郡数县数13 13 13 2 5 1922 23 23 42 103 97 211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 1109117914741025秦汉三国东汉两晋南北朝东晋宋齐梁陈北魏后齐北魏蜀吴西晋40 103 105 65 22 43 15613141180438 352 365 1024一说48 道32国341道及国在县内一说20州疆域不备注定三、侨州郡县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
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
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
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但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一处,也造成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混乱。
四、双头州郡双头州郡指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所设立的州郡当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州为同一刺史,并且两州同治一地,或两郡为同一太守,并且两郡合治一地。
中国各朝代行政区划
中国各朝代行政区划中国历史悠久,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和变迁。
每个朝代都有相应的行政区划来管理和统治国家。
以下将介绍中国各个朝代的行政区划。
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根据传统史书的记载,夏朝的行政区划主要分为九州。
这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梁州和益州。
九州制度在后来的朝代也有一定的影响。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其行政区划主要分为二十五个封国。
这些封国是由贵族拥有并管理的地方政权,商王作为统治者,通过封国来实现君主的集权统治。
3.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朝代之一,其行政区划主要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分为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是周王朝的封臣所领导的地方政权,同时也是周朝的行政单位。
4.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在位期间对行政区划进行了重大改革。
秦朝行政区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下设若干县。
郡守和县令由中央政府任命,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控制。
5.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一个朝代,其行政区划延续了秦朝的制度。
汉朝行政区划继续采用郡县制,不过增加了一些新的行政单位,如州和邑。
这使得汉朝的行政区划更加完善和稳定。
6.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多个政权,行政区划也随之变化。
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主要依然采用郡县制,南方政权则以州为基本行政单位。
南北朝时期政权的频繁更迭导致行政区划的多变。
7. 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继承了汉朝的行政区划制度。
隋朝行政区划采用州县制,并对原有行政区划进行了整合和调整,以便更好地实现中央集权的管理。
8.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行政区划继承了隋朝的制度。
唐朝行政区划采用州县制,相对稳定。
唐朝还设立了宣抚使和节度使等军事行政单位,以维护边疆稳定。
9. 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朝代,行政区划基本延续了唐朝的制度。
秦、两汉、三国、西晋行政区划
68
苍梧郡
郁林郡
桂林郡
高凉郡
宁浦郡
高兴郡
南皮(河北南皮)
7
荆州
南阳郡
宛县(河南南阳)
江夏郡
西陵(湖北新洲)
南郡
江陵(湖北江陵)
长沙郡
临湘(湖南长沙)
武陵郡
临沅(湖南常德)
零陵郡
治泉(湖南永州)
桂阳郡
郴县(湖南郴州)
8
扬州
九江郡
阴陵(安徽凤阳)
庐江郡
舒县(安徽庐江)
丹阳郡
宛陵(安徽宣州)
吴郡
吴县(江苏苏州)
会稽郡
山阴(浙江绍兴)
豫章郡
南昌(江西南昌)
9
益州
汉中郡
南郑(陕西汉中)
巴郡
江州(重庆)
广汉郡
雒县(四川广汉)
广汉属国
(甘肃文县)
蜀郡
成都(四川成都)
蜀郡属国
汉嘉(四川芦山)
犍为郡
武阳(四川彭山)
犍为属国
朱提(云南昭通)
牂牁郡
且兰(贵州贵定东)
越嶲郡
邛都(四川西昌东南)
益州郡
滇池(云南橙江)
永昌郡
不韦(云南保山)
10
凉州
武都郡
下辨(甘肃徽县)
武威郡
张掖郡
西郡
敦煌郡
西海郡
晋昌郡
酒泉郡
10
秦州
冀县(甘肃甘谷东)
陇西郡
24
南安郡
天水郡
略阳郡
武都郡
阴平郡
狄道郡
11
梁州
南郑(陕西汉中)
汉中郡
44
梓潼郡
广汉郡
涪陵郡
历代行政区划演变
历代⾏政区划演变夏朝:⽅国商朝:⽅国约150周朝:诸侯国周初分封71国(53姓姬),后增五六⼗,县数为756县县有⼤⼩,⼤县置县令,⼩县置县长,县令、县长之下有县丞、县尉县下设乡,乡下设亭(相当于现在的管区),亭下设⾥西楚霸王:分封制西汉:郡国并⾏制,后加州(不是⼀级政府,只是监察区),州、郡、县、乡、亭(⾥)新朝:郡国并⾏制先改12州,裁撤朔⽅、司⾪部,改凉州为雍州、交趾为交州,后改9州东汉:郡国并⾏制,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制州(14)、郡国(105)、县(⾢、道、侯国)、乡、亭、⾥、什、伍三国:州郡县魏有司、豫、兖、青、徐、凉、雍、冀、幽、并⼗州全境以及荆州的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
扬州的九江、庐江等⼆郡⼗四县。
东吴有荆州的南郡、武陵、长沙、零陵、桂阳等五郡102县。
扬州的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46县。
交州的全境。
晋朝:设州郡县乡亭五级东晋⼗六国:州郡县制,州郡数量激增东晋领有扬、北徐、豫、江、北青、司、荆、北雍、东益、宁、交、⼴、北并、北冀、梁、徐、北兖等⼗七州,及幽、冀、东秦、青、并、兖、秦、雍等侨州,共⼆⼗五州南北朝:州郡县制侨州、侨郡、侨县数量激增,⾄南北朝末年灭亡前有30州、100郡、400县。
隋朝:废郡制,以县直⾪于州,后⼜改为郡县制,州(郡)、县、乡、亭(⾥)583年⾄607年实⾏州县制共24年,607年(⼤业三年)复改州为郡,在郡上设置司⾪、刺史15员,司监察之职,郡县制11年,⾄618年。
隋初共有州241,郡680,县1524。
隋⽂帝末年,全国有297州1348县,607年,隋炀帝增设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扬州、荆州、梁州及雍州等九个监察州(按古名),⼤业五(609年)年的⾏政区划,隋郡为190,县1255,郡分九等,后缩减为三等。
唐朝:州县制,道、州(府)、县、乡、⾥(保、邻、坊)州分7等辅、雄、望、紧、上、中、下,县分六级京(⾚)、畿(望)、上、中、中下、下体制较尊的地区设府,⽐如开封府、临安府、绍兴府等州称知州,军⼀般是军事重镇或要冲,监设在⼀些主要的⼯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都⾪于路,但实际地位则要低于府和州,不领县的军、监与县同级,同⾪于府或州。
晋朝18州
晋朝18州1、司州。
案《禹贡》豫州之地。
及汉武帝,初置司隶校尉,所部三辅、三河诸郡。
其界西得雍州之京兆、冯翊、扶风三郡,北得冀州分河东、河内二郡,东得豫州之弘农、河南二郡,郡凡七。
位望降于牧伯,银印青绶。
及光武都洛阳,司隶所部与前汉不异。
魏氏受禅,即都汉宫,司隶所部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并冀州之平阳,合五郡,置司州。
晋仍居魏都,乃以三辅还属雍州,分河南立荥阳,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废东郡立顿丘,遂定名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
州统郡一十二,县一百,户四十七万五千七百。
2、兗州。
案《禹贡》济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
《周礼》:「河东曰兗州。
」《春秋元命包》云命:「五星流为兗州。
兗,瑞也,信也。
」又云:「盖取兗水以名焉。
」汉武帝置十三州,以旧名为兗州,自此不改。
州统郡国八,县五十六,户八万三千三百。
3、豫州。
案《禹贡》为荆河之地。
《周礼》:「河南曰豫州。
」豫者舒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也。
《春秋元命包》云:「钩钤星别为豫州。
」地界,西自华山,东至于淮,北自济,南界荆山。
秦兼天下,以为三川、河东、南阳、颍川、砀、泗水、薛七郡。
汉改三川为河南郡,武帝置十三州,豫州旧名不改,以河南、河东二郡属司隶,又以南阳属荆州。
先是,改泗水曰沛郡,改砀郡曰梁,改薛曰鲁,分梁沛立汝南郡,分颍川立淮阳郡。
后汉章帝改淮阳曰陈郡。
魏武分沛立谯郡,魏文分汝南立弋阳郡。
及武帝受命,又分颍川立襄城都,分汝南立汝阴郡,合陈郡于梁国。
州统郡国十,县八十五,户十一万六千七百九十六。
4、冀州。
案《禹贡》、《周礼》并为河内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
《春秋元命包》云:「昴毕散为冀州,分为赵国。
」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
舜以冀州南北阔大,分卫以西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周人因焉。
及汉武置十三州,以其地依旧名焉冀州,历后汉至晋不改。
州统郡国十三,县八十三,户三十二万六千。
5、幽州。
案《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
晋朝的体制与官僚机构
晋朝的体制与官僚机构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但重要的时期,该时期的政治体制与官僚机构在当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晋朝的体制和官僚机构,并探讨其对当时政治的影响。
一、晋朝的体制晋朝的政治体制在当时可分为三个时期:西晋、东晋和五胡十六国时期。
无论是哪个时期,晋朝的体制都基本上延续了汉代的政治体制,即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其他官员则按照官职等级进行层级管理。
二、晋朝的官僚机构1. 中央官僚机构(1)三公:三公分别是太尉、司徒和司空,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他们具有军事和行政职能,是晋朝主要的决策机构。
(2)尚书省:尚书省是晋朝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和管理官员。
该机构下分吏、户、礼、兵、刑、工、领三曹,每个曹都有相应的尚书负责管理。
(3)中书省:中书省是晋朝的重要机构,负责管理文书、起草奏折和传达皇帝的意旨。
中书省下设五曹,分别负责各项具体工作。
2. 地方官僚机构晋朝设有州和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州的负责人称刺史,县的负责人称县令。
他们负责管理地方的军事、经济和民政事务,并向中央政府汇报。
三、晋朝体制与官僚机构的影响1. 维护中央集权晋朝的体制和官僚机构使得政权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定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体制使得君主能够集中权力,快速做出决策并实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 增强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晋朝的地方官僚机构使得地方行政管理能够更加高效。
刺史和县令作为地方的行政首脑,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他们通过与地方豪族和势力的合作,加强地方的稳定与发展。
3. 推动国家文化繁荣晋朝的官僚机构在文化领域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尚书省和中书省的职能包括处理文书、征集才子、撰写奏折等,这些活动促进了文人的崛起和文化的繁荣。
4. 持续的社会动荡尽管晋朝的体制和官僚机构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外族入侵和内部政治斗争等原因,晋朝仍然陷入了长期的社会动荡。
这些问题暴露了体制和官僚机构的一些缺点,如权力腐败、地方官员的贪污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一、朝代概述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二、地方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
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虽然基本承袭了州郡县三级制,但在不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三级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朝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北魏后齐北周州数13 13 13 2 5 19 22 23 23 42 103 97 211郡数40 103 105 65 22 43 156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县数1314 1180 1109 1179 1474 1025 438 352 365 1024备注一说48 道32国341 道及国在县内一说20州疆域不定三、侨州郡县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
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
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
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东晋初年,北方士族率领大量依附人口南渡,东晋政府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按他们的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中国各朝代行政区划单位
中国各朝代行政区划单位中国在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行政区划单位。
以下是中国各朝代的行政区划单位的简要介绍。
1.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行政单位主要是都城和封地。
夏朝的都城是夏殷城,行政区划按照封地为单位,以封建制度组织。
2.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其行政单位主要是都城和封地。
商朝的都城是商丘,行政区划按照封地为单位,以封建制度组织。
3.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其行政单位主要是国、郡、县。
周朝实行分封制,分为诸侯国、州、县三级行政区划单位。
诸侯国是朝廷封给诸侯的封地,郡是诸侯国内的行政单位,县是郡的下属单位。
4.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行政单位主要是郡、县。
秦朝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是秦朝对行政区划进行大规模规划和统一。
5.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长期统一的大一统王朝,行政单位主要是郡、县。
汉朝继续沿用了秦朝的郡县制,但在行政机构设置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增设了州。
汉朝的行政区划单位主要是郡、县、州。
6.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分裂的局面,行政区划单位主要是郡、县。
南北朝的行政区划以郡县制为主,南朝各地分为多个政权,行政区划较为复杂。
7.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行政区划单位主要是州、县。
隋朝实行州县制,全国划分为一二三品州和县,实行三级行政区划。
8.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鼎盛的大一统帝国,行政区划单位主要是州、县。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州县制,但在行政机构设置上做了一些改革,增设了府、监。
唐朝的行政区划单位主要是州、府、县、监。
9.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行政区划单位主要是路、州、县。
宋朝继承了唐朝的州县制,但在行政机构设置上做了一些改革,增设了路。
宋朝的行政区划单位主要是路、州、县。
10.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蒙古族政权,行政区划单位主要是路、州、县。
【晋朝历史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晋朝历史
【晋朝历史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晋朝历史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
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266年司马炎登基,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
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
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
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
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 晋朝历史事件、魏晋南北朝地图变迁· 二十四史:《晋书》、西晋帝王世系· 东晋帝王世系、西晋时期历史大事年表· 东晋时期历史大事年表、晋朝时期战争年表· 西晋官制、三国两晋南北朝货币历史· 东晋官制、两晋首都、疆域、人口· 、六朝帝陵· 晋朝后妃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制度· 晋朝兵制、魏晋南北朝军队吃什么?· 魏晋南北朝引进农作物一览、晋朝公主· 魏晋王朝灭亡原因、晋王朝灭亡原因· 晋朝朝代名称来历、晋代书法家· 魏晋南北朝著名画家、魏晋书论大全· 两晋十六国名将大全、魏晋南北朝玉器· 两晋十六国历史名人、两晋南北朝官话· 魏晋南北朝外交、晋朝年号一览· 两晋度量衡、蔡东藩《两晋演义》· 两晋宰相一览表东晋书法家,东晋书法家有哪些?最知名的是东晋的父子书法家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
父亲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善于行书和草书;王羲之儿子王献之擅长于草书。
王羲之传世书法作品是《兰亭序》;王献之传世书法作品是中秋帖。
东晋书法家还有钟繇(yáo),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
朝 代 州 数 郡 数 县 数 40
汉
秦 西 汉 13 103 131 4 一 说 48 道 32 国 341 东 汉 13 105 118 0 道 及 国 在 县 内 魏 13 65
三国
蜀 2 22 吴 5 43
两晋
西 晋 19 156 110 9 一 说 20 州 疆 域 不 定 东 晋 宋 22 238 117 9 齐 23 395 147 4 梁 23 350 102 5
南北朝
陈 42 109 438 北 魏 103 519 352 后 齐 97 160 365 北 周 211 508 102 4
备 注
三、侨州郡县
• 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 徙,为安臵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 县的地方行政区划。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 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 故称侨臵。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 获得实土。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 为侨州﹑侨郡﹑侨县。 •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 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 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 称土断。
• 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的内容:为了稳定政权,加强对地 方的管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在不改变原有旧行政体 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主要体现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 1、是在州上设官。从曹魏开始便在州之上设臵都督诸州 事,以协调各州行动,北魏还在州之上设臵具有中央派出 机构性质的“行台”,但北齐之后此制夭折。 • 2、强化县级的行政管理。晋朝规定,县令有政绩的可将 县级地位升级,又规定官员不曾为县官者不得出任台郎。 北魏也曾有类似规定。这些规定的目的是在于强化县级的 行政管理。
【转载】三国地图(不同时期)13张and三国行政区划各州地图
【转载】三国地图(不同时期)13张and三国行政区划各州地图三国行政区划各州地图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大致如下:(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司州: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
约于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治所——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东)幽州:分置涿郡、代、上谷、渔阳、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属国等十郡一国一属国,下辖69县,属魏地。
约于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
治所——蓟(今北京城西南)。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阳平、钜鹿、常山、安平、平原、乐陵、博陵、渤海、章武、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十三郡二国,下辖123县,属魏地。
约于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治所——镐(hao)(今河北柏乡县北)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属魏地。
约于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等六郡,下辖62县,属魏地。
约于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
治所——临锱兖州:分置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属魏地。
约于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
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属魏地。
约于今河南省。
治所——谯(今安徽亳县)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属魏地。
约于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治所——郯(今山东郯城县西南)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等十郡,下辖70县,属魏地。
约于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属魏地。
约于今甘肃省。
治所——陇(今甘肃清水县北)荆州:南阳、南乡、义阳、江夏、襄阳、魏兴、新城、上庸等八郡65县属魏地;南郡、宜都、建平、武昌、蕲春、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营阳、始安、邵陵、贵阳、始兴等十六郡102县属吴地。
历史趣闻晋朝疆域 领土划分以及行政区域的分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晋朝疆域领土划分以及行政区域的分配导语:领土范围西晋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
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领土范围西晋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
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西晋版图东晋东晋政区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
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四川先后出现成汉、谯蜀等国;东南疆域大致固定。
晋元帝时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带。
成汉占据四川,于347年被桓温灭。
桓温发动三次北伐,一度收复山东及河南地区,后败于前燕而止。
前秦屡次入侵东晋领土,此时东晋仅剩扬、荆、江、广、交、豫、徐、兖、益、宁七州,及兖、青、冀、司、幽、并、益等侨州,共十五州。
东晋行政区划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惨败。
隔年谢玄北伐,成功收复黄河、秦岭以南地区。
之后东晋内乱,桓玄篡位,谯蜀独立,疆域萎缩。
刘裕崛起后攻灭谯蜀并发动两次北伐,收复四川、山东、河南及关中地区。
然而刘裕因故返京,将领内乱,夏人入侵,关中得而复失。
此时东晋领有扬、北徐、豫、江、北青、司、荆、北雍、东益、宁、交、广、北并、北冀、梁、徐、北兖等十七州,及幽、冀、东秦、青、并、兖、秦、雍等侨州,共二十五州。
行政区划西晋政区制度承袭东汉末期的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
于三国曹魏时期有司、豫、兖、青、徐、冀、幽、并、雍、凉、荆、扬十二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
265年西晋代曹魏后,分雍、凉、生活常识分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一、朝代概述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二、地方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
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虽然基本承袭了州郡县三级制,但在不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三级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朝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北魏后齐北周州数13 13 13 2 5 19 22 23 23 42 103 97 211郡数40 103 105 65 22 43 156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县数1314 1180 1109 1179 1474 1025 438 352 365 1024备注一说48 道32国341 道及国在县内一说20州疆域不定三、侨州郡县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
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
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
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东晋初年,北方士族率领大量依附人口南渡,东晋政府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按他们的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晋朝行政区划
西晋前期
州
郡国
司
汲魏河南荥阳弘农上洛平阳河东河内广平阳平顿丘
兖
济阴泰山陈留国濮阳国高平国任城国东平国济北国
豫
谯鲁颍川汝南襄城汝阴弋阳安丰梁国沛国
冀
乐陵勃海博陵赵国常山郡鉅鹿国安平国平原国章武国河间国高阳国清河国中山国
幽
代 北平上谷广宁 辽西燕国范阳国
平
昌黎乐浪玄菟带方辽东国
并
上党乐平雁门新兴太原国西河国
扬
吴丹阳宣城淮南庐江毗陵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建安晋安 豫章临川鄱阳庐陵南康
交
合浦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日南
广
南海临贺始安始兴苍梧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宁浦
西晋后期
州
郡国
司
汲魏河南荥阳弘农上洛平阳河东河内广平阳平顿丘
兖
济阴济北泰山陈留濮阳国高平国 任城国 东平国
豫
陈谯鲁颍川汝南南顿襄城汝阴新蔡 弋阳安丰 梁国 沛国
东晋
州
郡
豫
邾城武昌牛渚历阳马头谯城寿春姑孰汝阳南顿汝阴新蔡陈郡颍川弋阳西阳淮南庐江晋熙秦郡义阳
梁
汉中魏兴晋昌新城上庸梓潼晋寿 广汉遂宁涪郡巴郡巴西宕渠新巴汶阳北巴
益
蜀宁蜀晋原江阳犍为汶山越巂平乐沈黎东江阳
宁
建宁晋宁牂牁平蛮夜郎朱提南广清河下邳东莞建都兴古西平梁水永昌云南东河西河兴宁
北青
齐郡济南乐安高密平昌北海东莱东牟长广
益
蜀犍为汶山汉嘉江阳朱堤越巂牂牁平夷夜郎
宁
云南兴古建宁晋宁永昌
青
济南 城阳 平昌 长广 齐国乐安国东莱国高密国
徐
东海兰陵 东莞 东安 广陵 临淮 淮陵 堂邑彭城国下邳国 琅邪国
扬
吴 丹扬义兴宣城淮南历阳庐江晋陵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
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南顿郡 南顿 和城
颍川郡 邵陵 临颍 曲阳
南顿郡 南顿 和城
颍川郡 邵陵 临颍 曲阳
汝阳郡 汝阳 武津
汝阴郡 汝阴 宋 安城 楼烦 陈留郡 浚仪 小黄 白马 雍丘
汝阳郡 汝阳 武津
西汝阴郡 汝阴 宋 安城 楼烦 陈留郡 浚仪 小黄 白马 雍丘 襄邑 封丘 尉氏
三、一主摄二地
——双头州郡浅议
双头州郡是东晋南北朝时代地 方行政设置的特殊现象。
西晋
晋武帝灭吴统一全国,凡有司隶、豫、兖、 徐、青、荆、扬、交、广、益、梁、凉、并、 幽、冀、雍16州。 后又分州,新置数州,因此,西晋有20州的 建制。
东晋
东晋偏安江左,分荆州置湘洲,其所 统辖有扬、荆、湘、江、益、梁、宁、 交、广9州,徐州只存其半。
南朝刘宋
前期,刘宋承袭东晋疆域,稍有扩大;又 分置数州。 后期,北魏举兵南下,青、冀、徐、兖以 及豫州之淮西失守。令置数州之地,又置州 侨治地方。
北魏 103 519 352
后齐 97 160 365
北周 211 508 1024
40
103 1314
一说48
道32 道及国 国341 在县内
沈任远: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
二、聚散皆是缘
——侨郡、侨县小议
侨治情况表
原郡领县
侨郡领县
汝南郡 上蔡 平舆 慎阳 北新息 安成 汝南郡 上蔡 平舆 真阳 北新息 安成 南新 南新息 朗陵 阳安 西平 瞿阳 安阳 息 临汝 阳安 西平 瞿阳 安阳 新蔡郡 鲖阳 固始 新蔡 苞信 谯郡 蒙 蕲 宁陵 襄邑 魏 长垣 粱郡 下邑 砀 陈郡 项城 西华 谷阳 长平 新蔡郡 鲖阳 固始 新蔡 东苞信 西苞信 谯郡 己吾(余无考) 粱郡(领县无考) 陈郡 项城 西华 谷阳 苌平 阳夏
中国晋朝简介及疆域划分
西晋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
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
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吴、蜀交战,因其卓越的军事政治指挥才能,连续辅佐曹丕、曹叡、曹芳三帝,成为魏国的实权人物。
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卒,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
司马昭权势极大,自封为晋王,封其子司马炎为太子,开始准备取魏而代之。
公元二六五年,司马昭卒,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该国号为晋,都于洛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晋王朝。
司马炎是为晋武帝。
司马炎即位之时,三国之中的吴国还未被平定,故而武帝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平定东吴统一全国。
公元二八零年,晋军南下进攻建业(今南京),吴主孙皓出城请降,至此,魏、蜀、吴相继灭亡,中国出现了暂时的统一。
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武帝分封十余有功同姓为王,又对晋朝的官制、兵制、法制等一系列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整,但由于晋臣多为前朝的名门望族,故而他们提出的政治改革措施多以保障其自身利益为主,其中大部分并不适应当时晋的实际社会状况,所以晋朝初年的经济并未有太大发展。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马衷继位。
惠帝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以至于朝中大权尽落于皇后贾氏之手。
司马氏诸王不满于朝中贾氏专权,纷纷想杀贾氏而独掌大权,于是便发生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
其中八王全部是晋皇室宗亲。
他们分别是:汝南王亮、楚王玮、齐王冏、赵王伦、成都王颖、长沙王乂、河间王顒、东海王越。
公元二九九年,赵王伦杀贾后及其党羽,独揽大权。
其后,又于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废惠帝自立为帝。
是为“八王之乱”之始。
此后,齐王冏、赵王伦、长沙王乂、河间王顒、成都王颖之间为了夺取政权不断发生战事。
直至公元三零六年,东海王越毒死惠帝,拥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怀帝司马炽继位,历时五年的“八王之乱”方为结束。
西晋中国行政区划图
西晋中国行政区划图司州河南郡县:洛阳县、河南县、巩县、河阴新安县、成皋县、缑氏县、阳城县、新城县、陆浑县、梁县、阳翟县荥阳郡县:荥阳县、京县、密县、卷县、阳武县、苑陵县、中牟县、开封县弘农郡县:弘农县、湖县、陕县、宜阳县、黾池县、华阴县上洛郡县:上洛县、商县、庐式县平阳郡县:平阳县、杨县、端氏县、永安县、浦子县、狐讘县、襄陵县、绛邑县、濩泽县、临汾县、北屈县、皮氏县河东郡县:安邑县、闻喜县、垣县、汾阳县、大阳县、猗氏县、解县、蒲坂县、河北县汲郡县:汲县、朝歌县、共县、林虑县、获嘉县、修武县河内郡县:野王县、州县、怀县、平皋县、河阳县、沁水县、轵县、山阳县、温县广平郡县:广平县、邯郸县、易阳县、武安县、涉县、襄国县、南和县、任县、曲梁县、列人县、肥乡县、临水县、广年县、斥漳县、平恩县阳平郡县:元城县、馆陶县、清泉县、发干县、东武阳县、阳平县、乐平县魏郡县:邺县、长乐县、魏县、斥丘县、安阳县、荡阴县、内黄县、黎阳县顿丘县县:顿丘县、繁阳县、阴安县、卫县兖州济阴郡县:定陶县、乘氏县、句阳县、离狐县、宛句县、己氏县、成武县、单父县、城阳县泰山郡县:奉高县、博县、赢县、南武城县、梁父县、山茌县、新泰县、南武阳县、莱芜县、东牟县、钜平县陈留国县:小黄县、浚仪县、封丘县、济阳县、雍丘县、尉氏县、襄邑县、外黄县濮阳国县:濮阳县、廪丘县、白马县、鄄城县高平国县:昌邑县、钜野县、方与县、金乡县、湖陆县、高平县、南平县任成国县:任城县、亢父县、樊县东平国县:须昌县、寿张县、范县、无盐县、富城县、东平陆县、刚平县济北国县:庐县、临邑县、东阿县、谷城县、蛇丘县豫州颍川郡县:许昌县、长社县、颍阴县、临颍县、郾县、邵陵县、鄢陵县、新汲县、长平县汝南郡县:新息县、南安阳县、安成县、慎阳县、北宜春县、朗陵县、阳安县、上蔡县、平舆县、定颍县、灈阳县、南顿县、汝阳县、吴房县、西平县襄城郡县:襄城县、繁昌县、郏县、定陵县、父城县、昆阳县、舞阳县汝阴郡县:汝阴县、慎县、原鹿县、固始县、鮦阳县、新蔡县、宋县、褒信县谯郡县:谯县、城父县、酂县、山桑县、龙亢县、蕲县、铚县弋阳郡县:西阳县、轪县、蕲春县、邾县、西陵县、期思县、弋阳县安丰郡县:安风县、雩娄县、安丰县、蓼县、松滋县梁国县:睢阳县、蒙县、虞县、下邑县、宁陵县、谷熟县、陈县、项县、长平县、阳夏县、武平县、苦东县沛国县:相县、沛县、丰县、竺邑县、符离县、杼秋县、汶县、虹县、萧县鲁国县:鲁县、汶阳县、卞县、邹县、番县、薛县、公丘县冀州渤海郡县:南皮县、东光县、浮阳县、饶安县、高城县、重合县、东安陵县、修县、广川县、阜城县博陵郡县:安平县、饶阳县、南深泽县、安国县常山郡县:真定县、石邑县、井陉县、上曲阳县、蒲吾县、南行唐县、灵寿县、九门县赵国县:房子县、元氏县、平棘县、高邑县、中丘县、柏人县、平乡县、邬县钜鹿国县:黾陶县、钜鹿县安平国县:信都县、下博县、武邑县、武隧县、观津县、扶柳县、广宗县、经县平原国县:平原县、高唐县、茌平县、博平县、聊城县、安德县、西平昌县、般县、鬲县乐陵国县:厌次县、阳信县、漯沃县、新乐县、乐陵县章武国县:东平舒县、文安县、章武县、束州县河间国县:武垣县、鄚侯县、易城县、中水县、成平县高阳国县:博陆县、高阳县、北新城县、蠡吾县清河国县:清河县、东武城县、绎幕县、贝丘县、灵县中山国县:卢奴县、魏昌县、新市县、安喜县、蒲阴县、望都县、唐县、北平县幽州北平郡县:徐无县、土垠县、俊靡县、无终县上谷郡县:沮阳县、居庸县广宁郡县:下洛县、潘县、涿鹿县代郡县:代县、广昌县、平舒县、当城县辽西郡县:阳乐县、肥如县、海阳县范阳国县:涿县、良乡县、方城县、长乡县、遒县、故安县、范阳县、容城县燕国县:蓟县、安次县、昌平县、军都县、广阳县、潞县、安乐县、泉州县、雍奴县、狐奴县平州昌黎郡县:昌黎县、宾徒县乐浪郡县:朝鲜县、屯有县、浑弥县、遂城县、镂方县、驷望县玄菟郡县:高句丽县、望平县、高显县带方郡县:带方县、列口县、南新县、长岑县、提奚县、含资县、海冥县辽东国县:襄平县、汶县、居就县、乐就县、安市县、西安平县、新昌县、力城县并州上党郡县:潞县、屯留县、壶关县、长子县、泫氏县、高都县、铜鞮县、涅襄垣县、武乡县乐平郡县:沾县、上艾县、寿阳县、轑阳县、乐平县雁门郡县:广武县、崞县、氵枉陶县、平城县、艹俊人县、繁畤县、原平县、马邑县新兴郡县:九原县、定襄县、云中县、广牧县、晋昌县太原国县:晋阳县、阳曲县、榆次县、于离县、盂县、狼孟县、阳邑县、大陵县、祁县、平陶县、京陵县、中都县、邬县西河国县:离石县、隰城县、中阳县、介休县雍州京兆郡县:长安县、杜陵县、霸城县、蓝田县、高陆县、万年县、新丰县、阴般县、郑县冯诩郡县:临晋县、下卦县、重泉县、粟邑县、莲勺县、郃阳县、夏阳县扶风郡县:池阳县、郿县、雍县、汧县、陈仓县安定郡县:临泾县、朝那县、乌氏县、都卢县、鹑觚县、阴密县、西川县北地郡县:泥阳县、富平县始平郡县:槐里县、始平县、武功县、鄠县、蒯城县新平郡县:漆县、汾邑县凉州金城郡县:榆中县、允街县、金城县、白土县、浩亹县西平郡县:西都县、临羌县、长宁县、安夷县武威郡县:姑臧县、宣威县、揖次县、仓松县、显美县、骊靬县、番禾县张掖郡县:永平县、临泽县、屋兰县西郡县:日勒县、删丹县、仙提县、万岁县、兰池县酒泉郡县:福禄县、会水县、安弥县、骍马县、乐涫县、表氏县、延寿县、玉门县、沙头县敦煌郡县:昌蒲县、敦煌县、龙勒县、阳关县、效谷县、广至县、宜禾县、宜安县、深泉县、伊吾县、新乡县、乾齐县秦州陇西郡县:襄武县、首阳县、临洮县、狄道县南安郡县:獂道县、新兴县、中陶县天水郡县:上卦县、始昌县、新阳县、显新县、成纪县略阳郡县:临渭县、平襄县、略阳县、清水县武都郡县:下辩县、河池县、沮县、武都县、故道县阴平郡县:阴平县、平广县梁州汉中郡县:南郑县、蒲池县、褒中县、沔阳县、成固县、西乡县、黄金县、兴道县梓潼郡县:梓潼县、涪城县、武连县、黄安县、汉德县、晋寿县、剑阁县、白水县广汉郡县:广汉县、德阳县、五城县新都郡县:雒县、什方县、绵竹县、新都县涪陵郡县:汉复县、涪陵县、汉平县、汉葭县、万宁县巴郡县:江州县、垫江县、临江县、枳县巴西郡县:阆中县、苍溪县、岐惬县、汉昌县、宕渠县、安汉县、平州县国:西充国、南充国巴东郡县:鱼复县、朐月忍县、南浦县益州蜀郡县:成都县、广都县、繁县、江原县、临邛县、郫县犍为县县:武阳县、南安县、僰道县、资中县、牛鞞县汶山郡县:汶山县、升迁县、都安县、广阳县、兴乐县、平康县、蚕陵县、广柔县汉嘉郡县:汉嘉县、徙阳县、严道县、旄牛县江阳郡县:江阳县、符县、汉安县朱提郡县:朱提县、南广县、汉阳县、南秦县、堂狼县越巂郡县:会无县、邛都县、卑水县、定苲县、台登县牂柯郡县:万寿县、且兰县、谈指县、夜郎县、毋敛县、并渠县、鄨县、平夷县宁州云南郡县:云平县、云南县、梇栋县、青蛉县、姑复县、邪龙县、榆县、遂久县、永宁县兴古郡县:律高县、句町县、宛温县、漏卧县、毋掇县、贲古县、滕休县、镡封县、汉兴县、进乘县、都篖县建宁郡县:味县、昆泽县、存县、邑县、新定县、谈槁县、母单县、同濑县、漏江县、牧麻县、谷昌县、连然县、秦臧县、双柏县县、俞元县、修云县、泠丘县、滇池县永昌郡县:不韦县、永寿县、比苏县、雍乡县、南涪县、巂唐县、哀牢县、博南县青州济南郡县:平寿县、下密县、胶东县、即墨县、祝阿县城阳郡县:莒县、姑幕县、诸县、淳于县、东武县、高密县、壮武县、黔陬县、平昌县、昌安县长宁郡县:不其县、长广县、挺县齐国县:临淄县、西安县、东安县、广饶县、昌国县乐安国县:高苑县、临济县、博昌县、利益县、蓼城县、邹县、寿光县、东朝阳县东莱国县:掖县、当利县、庐乡县、曲城县、黄县、巾弦县徐州东海郡县:郯县、朐县、襄贲县、利城县、赣榆县、厚丘县、兰陵县、承县、昌虑县、合乡县、戚县东莞郡县:东莞县、朱虚县、安丘县、盖县、临朐县、剧县、广县广陵郡县:淮阴县、射阳县、舆县、海陵县、广陵县、盐渎县、淮浦县、江都县临淮郡县:盱眙县、东阳县、高山县、赘其县、潘旌县、高邮县、淮陵县、司吾县、下相县、徐彭城国县:彭城县、留县、广戚县、傅阳县、武原县、吕梧县下邳国县:下邳县、凌县、睢陵县、夏丘县、取虑县、僮县琅邪国县:开阳县、临沂县、阳都县、缯县、即丘县、华县、费县、东安县、蒙阴县荆州江夏郡县:安陆县、云社县、曲陵县、平春县、鄳县、竟陵县、南新市县南郡县:江陵县、编县、当阳县、华容县、鄀县、枝江县、旌阳县、州陵县、监利县、松滋县、石首县襄阳郡县:宜城县、中庐县、临沮县、巳阝县、襄阳县、山都县、邓城县、鄾县顺阳郡县:酂县、顺阳县、南乡县、丹水县、武当县、阴县、筑阳县、析县义阳郡县:新野县、穰县、邓县、蔡阳县、随县、安昌县、棘阳县、厥西县、平氏县、义阳县、平林县、朝阳县新城郡县:房陵县、绥阳县、昌魏县、沶乡县魏兴郡县:晋兴县、安康县、西城县、锡县、长利县、洵阳县上庸郡县:上庸县、安富县、北巫县、武陵县、上廉县、微阳县建平郡县:巫县、北井县、秦昌县、信陵县、兴山县、建始县、秭归县、沙渠县宜都郡县:夷陵县、夷道县、佷山县南平郡县:作唐县、孱陵县、南安县、江安县武陵郡县:临沅县、龙阳县、汉寿县、沅陵县、黚阳县、酉阳县、镡城县、沅南县、迁陵县、舞阳县天门郡县:零阳县、溇中县、衮县、临澧县、澧阳县长沙郡县:临湘县、攸县、下隽县、醴陵县、刘阳县、建宁县、吴昌县、罗县、蒲沂县、巴陵县衡阳郡县:湘乡县、重安县、湘南县、湘西县、烝阳县、衡山县、连道县、新康县、益阳县湘东郡县:酃县、茶陵县、临烝县、利阳县、阴山县、新平县、新宁县零陵郡县:泉陵县、祁阳县、零陵县、营浦县、洮阳县、永昌县、观阳县、营道县、春陵县、泠道县、应阳县邵陵郡县:邵陵县、都梁县、夫夷县、建兴县、邵阳县、高平县桂阳郡县:郴县、耒阳县、便县、临武县、晋宁县、南平县武昌郡县:武昌县、柴桑县、阳新县、沙羡县、沙阳县、鄂县、官陵县安成郡县:平都县、宜春县、新谕县、永新县、安复县、萍乡县、广兴县南阳国县:宛县、西鄂县、雉县、鲁阳县、犨县、淯阳县、博望县、堵阳县、叶县、舞阴县、比阳县、涅阳县、冠军县、郦县扬州丹阳郡县:建邺县、太康县、丹杨县、于湖县、芜湖县、永世县、溧阳县、江乘县、句容县、湖熟县、秣陵县宣城郡县:宛陵县、宣城县、陵阳县、安吴县、临城县、石城县、泾县、春谷县、广德县、宁国县、怀安县淮南郡县:寿春县、成德县、下蔡县、义城县、西曲阳县、平阿县、历阳县、全椒县、阜陵县、合肥县、逡遒县、阴县、陵县、当涂县、东城县、乌江县庐江郡县:阳泉县、灊县、皖县、寻阳县、居巢县、临湖县、襄安县、龙舒县、六故县、六国县毗陵郡县:丹徒县、曲阿县、武进县、延陵县、毗陵县、即阳县、无锡县吴郡县:吴县、嘉兴县、海盐县、盐官县、钱唐县、富阳县、桐庐县、建德县、寿昌县、海庐县、娄县吴兴郡县:乌程县、临安县、余杭县、武康县、东迁县、于潜县、故鄣县、安吉县、原乡县、长城县会稽郡县:山阴县、上虞县、余姚县、句章县、鄞县、鄮县、始宁县、剡县、永兴县、诸暨县东阳郡县:长山县、永康县、乌伤县、吴宁县、太末县、信安县、丰安县、定阳县、遂昌县新安郡县:始新县、遂安县、黝县、歙县、海宁县、黎阳县临海郡县:章安县、临海县、始丰县、永宁县、宁海县、松阳县、安固县、横阳县建安郡县:建安县、吴兴县、东平县、建阳县、将乐县、邵武县、延平县晋安郡县:原丰县、新罗县、宛平县、同安县、候官县、罗江县、晋安县、温麻县豫章郡县:南昌县、海昏县、新淦县、建城县、望蔡县、永修县、建昌县、吴平县、豫章县、彭泽县、艾县、康乐县、丰城县、新吴县、宜丰县、钟陵县临川郡县:临汝县、西丰县、南城县、东兴县、南丰县、永成县、宜黄县、安浦县、西宁县、新建县鄱阳郡县:广晋县、鄱阳县、乐安县、余汗县、鄡阳县、历陵县、葛阳县、晋兴县庐陵郡县:西昌县、高昌县、石阳县、巴丘县、南野县、东昌县、遂兴县、吉阳县、兴平县、阳丰县南康郡县:赣县、雩都县、平固县、南康县、揭阳县交州合浦郡县:合浦县、南平县、荡昌县、徐闻县、毒质县、珠官县交趾郡县:龙编县、苟漏县、X阝娄县、西于县、武宁县、朱鸢县、曲易县、交兴县、北带县、稽徐县、安定县、南定县、海平县新昌郡县:麋泠县、嘉宁县、吴定县、封山县、临西县、西道县武平郡县:武宁县、武兴县、进山县、根宁县、安武县、扶安县、封溪县九真郡县:胥浦县、移风县、津梧县、建初县、常乐县、扶乐县、松原县九德郡县:九德县、咸驩县、南陵县、阳遂县、扶苓县、曲胥县、浦阳县、都洨县日南郡县:象林县、贡金县、朱吾县、西卷县、比景县广州南海郡县:番禺县、四会县、增城县、博罗县、龙川县、平夷县临贺郡县:临贺县、谢沐县、冯乘县、封阳县、兴安县、富川县始安郡县:始安县、始阳县、平乐县、荔浦县、常安县、熙平县、永丰县始兴郡县:曲江县、桂阳县、始兴县、含洭县、浈阳县、中宿县、阳山县苍梧郡县:广信县、端溪县、高要县、建陵县、新宁县、猛陵县、鄣平县、农城县、元谿县、临允县、都罗县、武城县郁林郡县:布山县、阿林县、新邑县、晋平县、始建县、郁平县、领方县、武熙县、安广县桂林郡县:潭中县、武丰县、粟平县、羊平县、龙刚县、夹阳县、武城县、军腾县高凉郡县:安宁县、高凉县、思平县高兴郡县:广化县、海安县、化平县、黄阳县、西平县宁浦郡县:宁浦县、连道县、吴安县、昌平县、平山县附:西晋分为州、郡、县三级。
晋朝时的地名
晋朝时的地名司州。
案《禹贡》豫州之地。
及汉武帝,初置司隶校尉,所部三辅、三河诸郡。
其界西得雍州之京兆、冯翊、扶风三郡,北得冀州分河东、河内二郡,东得豫州之弘农、河南二郡,郡凡七。
位望降于牧伯,银印青绶。
及光武都洛阳,司隶所部与前汉不异。
魏氏受禅,即都汉宫,司隶所部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并冀州之平阳,合五郡,置司州。
晋仍居魏都,乃以三辅还属雍州,分河南立荥阳,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废东郡立顿丘,遂定名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
州统郡一十二,县一百,户四十七万五千七百。
河南郡(汉置。
统县十二,户一十一万四千四百。
置尹。
)洛阳(置尉。
五部、三市。
东西七里,南北九里。
东有建春、东阳、清明三门,南有开阳、平昌、宣阳、建阳四门,西有广阳、西明、阊阖三门,北有大夏、广莫二门。
司隶校尉、河南尹及百官列城内也。
)河南(周东都王城郏鄏也。
)巩(周孝王封周桓公孙惠公于巩,号东周,故战国时有东、西周号。
芒山、首阳其界也。
)河阴新安(函谷关所居。
)成皋(有关,郑之武牢。
)缑氏(有刘聚,周大夫刘子邑。
有延寿城、仙人祠。
)阳城(有鄂阪关。
此邑是为地中,夏至景尺五寸。
有阳城山、箕山,许由墓在焉。
)新城(有延寿关。
故戎蛮子之国。
)陆浑(故蛮子国,楚壮王伐陆浑是也。
)梁(战国时谓为南梁,别少梁也。
)阳翟荥阳郡(泰始二年置。
统县八,户三万四千。
)荥阳(地名敖,秦置敖仓者。
)京(郑太叔段所居。
)密(故周畿内。
)卷(有博浪长沙,张良击秦始皇处。
)阳武苑陵中牟(六国时,赵献侯都。
)开封(宋蓬池在东北,或曰蓬泽。
)弘农郡(汉置。
统县六,户一万四千。
)弘农(本函谷关。
汉武帝迁于新安县。
)湖(故曰胡,汉武更名湖。
)陕(故虢国,周分陕东西,二相主之。
)宜阳黾池华阴(华山在县南。
)上洛郡(泰始二年,分京兆南郡置。
统县三,户万七千。
)上洛(峣关在县西北。
)商(秦相卫商鞅邑。
)庐氏(熊耳山在东,伊水所出。
)平阳郡(故属河东,魏分立。
统县十二,户四万二千。
)平阳(旧尧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兆冯翊扶风安定北地始平新平
凉
西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
秦
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
梁
巴汉中梓潼广汉新都涪陵巴西巴东
益
蜀犍为汶山汉嘉江阳朱提越巂牂柯宁云南兴古建宁永昌青
济南城阳 长广齐国乐安国东莱国
徐
东海东莞广陵临淮彭城国下邳国琅邪国
荆
南江夏襄阳顺阳义阳新城魏兴上庸建平宜都南平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桂阳武昌安成南阳国
益
蜀犍为汶山汉嘉江阳朱堤越巂牂牁平夷夜郎
宁
云南兴古建宁晋宁永昌
青
济南 城阳 平昌 长广 齐国乐安国东莱国高密国
徐
东海兰陵 东莞 东安 广陵 临淮 淮陵 堂邑彭城国下邳国 琅邪国
扬
吴 丹扬义兴宣城淮南历阳庐江晋陵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
江
寻阳建安晋安豫章临川庐陵南康鄱阳武昌安成
荆
南随江夏竟陵襄阳顺阳义阳新野建平宜都南平武陵天门南阳国
扬
吴丹阳宣城淮南庐江毗陵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建安晋安 豫章临川鄱阳庐陵南康
交
合浦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日南
广
南海临贺始安始兴苍梧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宁浦
西晋后期
州
郡国
司
汲魏河南荥阳弘农上洛平阳河东河内广平阳平顿丘
兖
济阴济北泰山陈留濮阳国高平国 任城国 东平国
豫
陈谯鲁颍川汝南南顿襄城汝阴新蔡 弋阳安丰 梁国 沛国
东晋
州
郡
豫
邾城武昌牛渚历阳马头谯城寿春姑孰汝阳南顿汝阴新蔡陈郡颍川弋阳西阳淮南庐江晋熙秦郡义阳
梁
汉中魏兴晋昌新城上庸梓潼晋寿 广汉遂宁涪郡巴郡巴西宕渠新巴汶阳北巴
益
蜀宁蜀晋原江阳犍为汶山越巂平乐沈黎东江阳
宁
建宁晋宁牂牁平蛮夜郎朱提南广清河下邳东莞建都兴古西平梁水永昌云南东河西河兴宁
北青
齐郡济南乐安高密平昌北海东莱东牟长广
冀
勃海常山博陵赵国 巨鹿国 安平国 平原国 乐陵国章武国 河间国 高阳国清河国 中山国
幽
代 北平上谷广宁辽西燕国范阳国
平
昌黎 乐浪玄菟带方辽东国
并
上党乐平雁门新兴太原国 西河国
雍
京兆冯翊安定北地始平新平秦国
凉
西金城西平晋兴武威武兴张掖酒泉敦煌晋昌西海
秦
陇西狄道南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
梁
巴汉中梓潼广汉涪陵巴西宕渠巴东新城魏兴上庸
晋朝郡国
西晋前期
州
郡国
司
汲魏河南荥阳弘农上洛平阳河东河内广平阳平顿丘
兖
济阴泰山陈留国濮阳国高平国任城国东平国济北国
豫
谯鲁颍川汝南襄城汝阴弋阳安丰梁国沛国
冀
乐陵勃海博陵赵国常山郡鉅鹿国安平国平原国章武国河间国高阳国清河国中山国
幽
代 北平上谷广宁 辽西燕国范阳国
平
昌黎乐浪玄菟带方辽东国
并
上党乐平雁门新兴太原国西河国
湘
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桂阳始安始兴临贺
广
南海苍梧郁林桂林高凉宁浦
交
合浦交趾新昌武平 九真九德日南
全舆共统州二十一,郡国百九十一。司州领郡十二,兖州领郡国八,豫州领郡国十三,冀州领郡国十三,幽州领郡国七,平州领郡国五,并州领郡国六,雍州领郡国七,凉州领郡十一,秦州领郡七,梁州领郡十一,益州领郡十,宁州领郡五,青州领郡国八,徐州领郡国十一,扬州领郡十一,江州领郡十,荆州领郡国十四,湘州领郡九,广州领郡六,交州领郡七
北徐
沛 谯彭城下邳东海梁国兰陵琅邪淮阳宿预东莞东安
荆
南南平武宁绥安江夏竟陵襄阳南阳顺阳义阳隋郡新野建平宜都武陵天门巴东临贺始兴始安
扬
丹阳宜城吴郡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义兴晋陵
江
寻阳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武昌桂阳安成
湘
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营阳
交
交趾合浦新昌武平九真九德日南
广
南海东官新会苍梧晋康新宁永平郁林晋兴桂林高凉宁浦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