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要求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要求模版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要求模版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采样是食品安全监测的核心环节,而采样技术的要求对于样品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技术的要求。
二、总体要求在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时,需要遵循以下总体要求:1. 采样应充分代表样品的种类和数量。
2. 采样过程应精确可靠,尽量避免外界干扰。
3. 采样用具和容器应干净、无毒、无污染,并具备抗锈蚀、密封性和易于清洁的特点。
4. 采样设备和容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5. 采样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相关培训,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三、样品采集技术要求1. 采样位置选择1.1 样品采集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批次。
1.2 样品采集应遵循随机取样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干预的可能性。
1.3 样品采集点应选择典型和关键的位置,例如生产加工环节的末端、市场销售的终端、消费者使用的终端等。
1.4 样品采集应根据需要细化到不同区域、不同部位,以充分反映样品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 采样方法选择2.1 样品的采集方法应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和监测目的来确定,例如:主食品类采用整体抽样、干果类采用分层抽样、液态食品采用分层分组抽样等。
2.2 样品的采集方法应符合标准规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2.3 样品采集时需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尽量避免因采样过程中的振动、冲击和外界污染等因素导致样品性质的改变。
2.4 采样过程中需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样品变质和损失。
3. 采样设备和容器要求3.1 采样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设备,具备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3.2 采样容器应选择符合生物医学装置规范的容器,具备无毒、无污染、无残留物,以及防漏、防腐蚀、易于清洗的特点。
3.3 采样容器的材质应与样品性质相适应,避免因采样容器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样品质量变化。
采样方式及采样要求

采样方法和采样要求1.定点采样1)采样点的选择原则(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它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浓度、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空气监测类型和采样要求(2)不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采样点尽可能靠近作业人员。
(3)评估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再进行采样。
(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方。
2)采样点的确定(1)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危险物质逸出或存在的工作场所,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
(2)当代表性工作场所中有多个类似的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以上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以上采样点。
(3)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易挥发有害物质浓度高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场所;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
(4)当操作员在多个工作场所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
(5)流动作业时,在流量范围内,一般每10m设置1个采样点。
(6)仪表控制室和操作员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
3)采样周期的选择(1)取样必须在正常工作条件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2)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选择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作为关键采样季节。
(3)在工作周内,应选择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作为关键采样日。
(4)在工作日内,选择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作为关键采样时段。
2.个别抽样个别抽样对象的选择包括采样对象和接触有害物质浓度不同工作岗位的选定。
选择个别抽样对象时,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人应包括在采样对象范围内,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3.不同职业接触限值下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用定点的采样方法,采样时间小于15min;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用定点的采样方法,采样时间为15min;职业接触限值是有害物质的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应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选择个别抽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
生活饮用水采样要求

生活饮用水采样要求1.采样人员的要求:采样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采样流程和采样点的选择。
他们应受过培训,了解采样容器的选择和采样方法。
2.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点的选择应该是代表性的,能够反映整个供水系统的水质状况。
通常应选择水源地、处理工艺中的不同环节、消毒点和用户端等不同采样点进行采样。
3.采样容器的选择:采样容器应选用无添加物的玻璃瓶或塑料瓶,并确保无杂质。
采样容器应事先清洗并消毒,避免对水质进行二次污染。
4.采样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采样之前,应注意彻底清洗和消毒采样器具,以避免污染样品。
可使用洗涤剂彻底洗净采样器具,然后用纯净水冲洗数次,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直到水洗过程中不再出现泡沫。
5.采样时的注意事项:采样时应使用消毒的防护服、手套和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采样人员和样品的安全。
在采样过程中,禁止接触手套外表面,以免污染采样。
6. 采样方法:采样时应先用清洁的容器collect水进去,将水倒入瓶中后,再用相同容器继续collect水,以确保水样的代表性。
7. 采样量和频率:每个采样点应采集适量的样品,一般建议采样量为500ml。
采样的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每月采集一次样品。
8.采样后的处理:采样后应尽快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低温和避免直接阳光照射,避免样品的质量受到影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活饮用水采样要求,它们的目的是确保采集到的样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能够按照这些要求进行采样,有助于保障饮用水的安全,保护人们的健康。
同时,也有助于实时监测水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

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
1. 样品采集得有代表性呀!就像选美比赛里挑出最美的那个,得能真正代表整体呀!比如采集湖水样本,就不能光在一个小角落舀一点,得在不同地方都取一些才行呢。
2. 采集的工具得合适哟!这就好比战士得有称手的兵器,不能拿个破勺子去采重要样品吧!就像采集土壤,要用专门的土壤采样器呢。
3. 时间也很关键嘞!不能随便啥时候都去采呀,这就像约会要选对时间,不然就乱套啦!比如要采清晨树叶上的露水,总不能大中午去呀。
4. 采集过程得小心谨慎呀!可不能毛手毛脚的,不然就像抱宝贝不小心给摔了一样!像采集蝴蝶标本,动作粗鲁可就弄坏啦。
5. 采集的量要合适呗!多了浪费,少了又不够,就像做饭放调料,得恰到好处啊!采集花粉做研究,太多太少都不行呀。
6. 样品的保存要做好哇!不然就像把美食放坏了一样可惜哟!比如血液样本,如果保存不好,那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费啦?
7. 对采集的记录要详细呀!这就跟写日记一样,把所有细节都写上,以后才好回忆呀!采集了花朵,颜色、大小、形状都得记清楚才行呢。
我的观点结论:样品采集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每一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得到有价值的样品呀!。
采样容器规范要求

采样容器规范要求1.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定采样的规范要求,以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是采集、存储和运输样品的重要工具,在分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遵循本规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样品污染和误差。
2.选择2.1 选择合适的材料。
根据样品性质选择材料,确保不会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或造成污染。
常见的材料包括玻璃、塑料和不锈钢等。
2.2 要洁净无污染。
在使用前,应经过充分的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任何残留物质对样品产生干扰。
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或酒精消毒方法。
2.3 要具备密封性。
确保能够有效地防止样品泄漏和外界物质进入。
3.标识3.1 在上清晰标识样品信息。
包括样品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等重要信息,便于样品的追踪和识别。
3.2 使用防水、耐化学药品的标识材料。
标识应能够防止标识内容模糊或污染。
4.存储和运输4.1 要妥善存放。
避免受到挤压、震动或温度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4.2 运输要谨慎。
为避免破损或泄漏,运输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包装和固定方法。
5.维护5.1 定期检查的完整性。
确保无裂纹、破损或其他缺陷,避免因问题导致样品污染或损失。
5.2 定期清洗和消毒。
保持的清洁和卫生,防止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滋生。
6.废弃6.1 遵守废弃物管理规定。
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将废弃进行分类和处理。
6.2 采取安全的废弃措施。
包括清空、拆除标识等,以防止误用或被他人利用。
7.参考标准7.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___(GB/T)相关标准。
7.2 行业规范和监管要求。
以上是针对采样容器的规范要求,通过遵守这些要求,能够有效确保采样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样品污染和误差。
请根据实际情况在采样过程中妥善应用并完善上述规范要求。
采样的基本要求

6.把所有零件从盒子里拿出来(不要从防静电袋子中 拿出来),按照安装顺序排好,看看说明书,有没有特殊 的安装需求。
7.以主板为中心,把所有东西排好。在主板装进机箱 前,先装上处理器与内与PCI卡时,要确定其安装 牢不牢固,因为很多时候,上螺丝时,卡会跟着翘起来。 如果撞到机箱,松脱的卡会造成运作不正常,甚至损坏。
3.对各个部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盘。 4.防止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在安装计算机元器件 时,也要严禁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的板卡上。因为这些液 体都可能造成短路而使器件损坏,所以要注意不要将饮料 摆放在机器附近,对于爱出汗的朋友,也要避免头上的汗 水滴落,还要注意不要让手心的汗沾湿板卡。
12.2.5 组装前的注意事项
12.2.5 组装前的注意事项
1.安装前要先消除身上的静电,以防止人体所带静 电对电子器件造成损伤。如用手摸一摸自来水管等接地设 备。
2.禁止带电操作.在主板通电的情况下,插拔主板上 各种扩展卡会引起人眼看不到的电火花,严重时会造成短 路而使部件永久性损坏,因此要严格禁止带电插拔包括 CPU、内存和各种扩展卡在内的所有部件。
12.2.6 台式计算机组装基本步骤
2.外设的安装 (1)输入设备的安装,将键盘、鼠标与主机相连; (2)输出设备的安装,安装显示器; (3)重新检查连接线情况,准备进行测试; (4)给计算机加电,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表明硬件初装正 确,启动BIOS设置程序,进行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3.安装操作系统软件 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后,就要为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软件了。 在安装操作系统软件以前,需要对新硬盘进行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然 后安装操作系统。
采样要求

(三)采样要求1.样品要求:每个全血样品采集一式两份,每份鲜血量要求3.0~5.0ml,其中一份由省动物疫控中心配发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采样后不得分离全血,不得打开采血管盖。
另一份全血于采集后2小时内,在检查组监督下分离血清,血清作为全血样品的备份,冷冻保存。
同一血样的全血与血清使用同一编号,均带回省中心实验室。
家禽泄殖腔拭子采集后立即放入含双抗的0.01mol/L PH7.2的PBS缓冲液中,采样后在检查组监督下进行密封冷冻保存。
组织样品每份为不大于5×5×5cm3的组织块,单独用自封袋包装并注明编号和组织名称,冷冻保存。
2.编号要求:所有样品编号必须按照三级编号进行标注,其中一级编号“A”代表猪血、“B”代表牛血、“C”代表羊血、“D”代表鸡血、“E”代表鸭血、“F”代表鹅血、“K”代表猪组织、“L”代表牛组织、“M”代表羊组织、“N”代表鸡拭子、“O”代表鸭拭子、“P”代表鹅拭子;二级编号“G”代表规模场、“S”代表散养户、“T”代表屠宰场、“J”代表交易市场;三级编号以阿拉伯数字1开始,连续编号。
如猪规模场第8份血样品编号为AG8;猪屠宰场第8份组织样品编号为KT8;鸡散养第20份血样品编号为DS20,鸭交易市场第1份禽拭子样品编号为OJ1,以此类推。
前两级编号相同的样品装入同一塑料袋中,前两级编号不同的样品分别用不同的塑料袋包装,在小包装袋上仅标识一二级编号。
各采样市、县所有样品最后集中装袋,并仅在外包装袋上清晰标识采样市、县名、采样联系人及手机号码。
3.所有样品编号要求字迹清晰,不易擦拭和不易污损。
用防水记号笔在真空采血管上直接标注,自封袋(组织样品)上贴标签纸进行标注。
4.所有样品由检查组交回省中心监测诊断科业务接待部。
所有的血样品包括全血及对应血清样品,血清必须冷冻保存,对于非真空采血管包装的全血样品、鲜血量不足3.0ml、组织样品过大或为完整组织、样品编号不按文件要求进行统一连续编号、样品编号模糊不清、采样登记表填写不完整的样品将被拒收。
采样的基本安全要求

采样的基本安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意识,个人防护,现场安全,标本安全和设备安全。
下文将就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采样的基本安全要求。
安全意识是采样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在采样前,应当对采样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规划,包括确认样品的类型、容器以及采样点的地理位置等。
采样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采样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采样人员应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专注力,确保安全操作流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执行采样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范操作,避免任何违反安全要求的行为。
个人防护措施是采样过程中的重要安全要求之一。
采样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对人体的伤害。
针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放射性及有害生物等危险物质,采样人员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毒面具等。
采样人员还应了解和执行对应物质的安全操作要求,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现场安全是采样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确定采样点时,应评估现场的安全状况,包括地形、气候、周围环境等因素。
采样人员应选择相对安全的采样点,并确保采样点周围的区域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在采样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危险的操作和位置,如悬崖边缘、陡坡边缘等。
采样人员还应确保现场的通风良好,并注意防止火源、爆炸源等。
在采样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确保不留下潜在的安全隐患。
标本安全是采样过程中必须保证的一个要求。
采样人员应确保采样容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防止样品泄漏或污染。
对于易挥发物质,应选择适当的密封容器,并尽快封闭容器,以防挥发。
对于易变质的样品,应在采样后尽快进行处理和保存,防止样品的变质和分解。
在采样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标本的交叉污染,如使用干净的工具、容器等,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采样人员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设备安全是采样过程中的另一个基本要求。
采样人员应熟悉和了解所使用采样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采样的基本要求

采样的基本要求
采样是指从总体中选取部分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来推断总体的性质和特征。
采样作为统计推断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统计推断的精度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采样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要求,以确保采样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总体的特征。
以下是采样的基本要求:
1. 代表性
采样样本必须代表总体,即采样样本应该与总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属性,以便能
够准确地反映总体的性质和特征。
如果采样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则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与总体存在偏差。
2. 随机性
采样过程必须是随机的,即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中,以避免主观性和偏见的影响。
在进行随机抽样时,可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
样和整群抽样等方法。
3. 独立性
采样样本之间必须是独立的,即选取一个样本不应该影响到选取其他样本的概率。
如果采样样本之间存在相关性,则采样结果可能会失真。
4. 样本量足够
采样样本的数量必须足够,以便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和属性。
一般来说,样本量
越大,样本误差越小,因此需要根据总体的大小、分布和样本的要求来确定样本量。
综上所述,采样的基本要求包括代表性、随机性、独立性和样本量足够。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够保证采样结果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特征和属性,从而实现统计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的基本安全要求(三篇)

采样的基本安全要求采样规范除要求采样必须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职业卫生评价、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外,还规范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1)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有样品的空白对照。
(2)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和阻隔。
(3)采样人员在采样时应注意个体防护;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
(4)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
(5)按新的采样规范所规定的标准方法采样。
(6)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
(二)采样前的准备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
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2)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等。
(3)工作状况,包括作业人员数量,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4)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5)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采样的基本安全要求(二)采样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从整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科学研究、市场调查、医学检验等领域都广泛应用采样技术。
然而,采样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误差,因此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安全要求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采样的基本安全要求。
1. 采样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采样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采样对象的特点和采样目的,明确采样的具体要求。
其次,需要准备好合适的采样工具和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功能正常。
还需要解决好采样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如样品的保存和运输等。
2. 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点的选择是采样工作的关键环节。
大气采样时对环境的要求

大气采样时对环境的要求
大气采样时对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采样点选择:采样点应选择在代表性强、环境条件稳定的地方,避免受到人为或自然干扰的影响。
一般来说,应避免在交通繁忙、工业活动频繁、污染源附近等区域进行采样。
2. 天气条件:大气采样通常要求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以防止风扰和颗粒物的重新悬浮。
3. 环境温度和湿度:采样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也会对采样结果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应选择温度稳定、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进行采样。
4. 避免污染:采样点应远离污染源,避免受到人为或自然的污染。
同时,采样设备也应妥善保管,避免受到污染。
5. 采样时间:大气采样通常要求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多次采样,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采样时间应选择在污染浓度较高的时段,如早晨和傍晚。
总的来说,大气采样时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的环境要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地质矿产采样是矿产勘探、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采样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矿产储量估计和资源评价,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法和严格符合规范的采样要求,是提高采样质量、确保资源评价准确性的重要举措。
一、地质矿产采样的基本要求1、采样应当均匀分布采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矿石的成分和性质,因此采样时应当考虑矿石成分分布的均匀性,采样点的选择必须能够代表矿体中各个部分的成分和性质,避免选择不均匀、重复采样等情况出现。
2、采样应当适量在一定采样范围内,尽量减少采样量的损失和误差,保证采样量能够达到所需的采样精度。
3、采样应当代表性采样点选择以及采样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采样点的选择应当能够代表矿区的组成和性质,避免采取样品错误,影响评价结果。
4、不同成分和性质的矿石应当分别采样当矿石内存在多种不同成分和性质时,在采样过程中应当分别采取不同成分的矿石样品,以便准确地评估矿石的综合性质和成分。
二、地质矿产采样的方法1、直接采样法直接采样法适用于矿石分布规律明显,单一成分、均匀性好的矿区。
它包括三种采样方法,即:自然采样、围岩采样和混合料采样。
(1)自然采样自然采样是通过对露在矿区表面或矿区内的开放矿体采取单位体积的矿石样品来进行的。
这种采样时所采集的样品应当能代表矿区的全部矿石基质,尽量不受人为因素和噪音杂质的干扰。
(2)围岩采样围岩采样是通过对矿区内巷道、孔穴或巨石等处的附岩样品进行采集,以代表原位矿体的结构和性质,同时,保留采矿工程对矿体的影响。
(3)混合料采样混合料采样是通过对产生于矿石开采或矿冶加工过程中的混合料进行采集,以代表矿区内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矿石成分和性质,有利于矿石储量和资源评估。
2、间接采样法间接采样法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对表示矿石成分和性质的特征参数进行测定,以从中推断出矿石的成分和性质。
间接采样法有:区域大地质调查、空间垂直磁、电、重力勘探、反射地震勘探、钻探、航空磁、电和电磁测量、放射性测量、土壤、草地、树木、水样、岩芯等。
粉尘采样的基本要求

粉尘采样的基本要求
粉尘采样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害微粒物质,如铅、砷、镉等重金属、化学物质、细菌、真菌等。
粉尘采样的基本要求如下:
1.采样器的选择:根据所需采样的物质类型及其粒径大小,选择适当的采样器。
例如,常见的粉尘采样器有高流量旋转风量式采样器、重力沉降式采样器、尘埃捕集器等。
2.采样时间与频率:采样时间应根据物质类型、浓度及环境条件等制定合理的方案。
一般来说,采样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物质在采样过程中的损失或变化。
采样频率应根据环境中物质浓度的变化而定,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采样位置:采样点应在被检测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采样,以反映物质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4.采样器的校准:在采样前应对采样器进行校准,以保证采样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5.采样器的清洁和维护:采样器在使用前后应进行清洁,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器的维护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以延长采样器的使用寿命。
总之,在进行粉尘采样时,需要注意采样器的选择、采样时间与频率、采样位置、采样器的校准、清洁和维护等基本要求,以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 1 -。
采样的基本安全要求

采样的基本安全要求在进行采样工作时,由于采样现场通常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确保采样过程中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采样的基本安全要求,为采样者提供参考。
1. 了解采样现场情况和危险因素在进入采样现场之前,需要对采样现场进行评估,了解采样现场的特点与危险因素。
比如现场是否存在有毒或易引火的气体,现场是否存在动物或植物等存在威胁的因素。
必要时,需要使用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 外出采样须有多名成员为了确保采样的安全,外出采样需要有不少于两名成员。
在采样过程中,采样者之间应保持通讯,确保采样者能够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一旦发生意外或者遇到危险情况,及时提醒对方。
3. 防范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在采样现场中,尤其需要注意防范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比如,如果发现天气转危,应及时撤离现场,确保在安全的条件下撤出现场。
此外,还要时刻注意现场穴洞、坠落、滑坡等情况,防止因此引发危险。
4. 采样时需严格遵守防爆规定部分采样工作需要使用化学品,因此需要严格遵守防爆规定,避免火灾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采样者需要将化学品妥善地存放在指定的位置,按照规定的方式标记,确保在采样过程中不会因化学品过程中出现问题而被危害。
5. 遵守卫生原则在采样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守卫生原则。
一方面,需要在采样过程中避免重复使用或者不当使用采样器和工具。
针头、输液器等器械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出现感染和其他卫生问题。
另一方面,若是外出采样,还需打开容易感染病菌的环境中摇头,避免传染疾病。
6. 采样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采样结束后,需要及时清理现场,保证采样器和工具得以及时清理并回收。
同时要确保不要留下垃圾、病菌等比较污染的物质,以保持环境卫生和安全。
综上所述,采样的安全要求是非常严格而不容忽视的。
为了保证采样者的安全和准确性,采样者还需要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灵活性,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和场景。
采样方法规范要求

采样方法规范要求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采样方法,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方法的规范要求是为了满足实验目的,并确保每个步骤都能被准确地复制。
2. 采样设备2.1 采样采样应具备以下要求:- 材料应与样品不发生化学反应。
- 应具有无菌性能,以防止样品污染。
- 应具备标准容量,以确保采样量的一致性。
2.2 采样工具采样工具应具备以下要求:- 工具材料应与样品不发生化学反应。
- 工具表面应保持清洁,以防止样品污染。
- 工具应易于操作并能准确地采样所需数量的样品。
3. 采样过程3.1 采样地点选择采样地点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采样地点应代表整体样品的特征。
- 采样地点应远离任何可能造成污染的源。
- 采样地点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实验要求。
3.2 采样方法采样方法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采样点的位置。
- 准备采样工具和。
- 使用采样工具在采样点采集样品,并将样品放入中。
- 尽量避免接触外部环境,以防止样品受到污染。
- 根据需要,采集足够量的样品以满足实验要求。
4. 采样记录和标识每次采样都应进行记录和标识,以确保采样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 采样日期和时间。
- 采样地点。
- 采样者姓名。
- 采样工具和的编号(如适用)。
- 采样点的描述(如适用)。
5. 采样质量控制为确保采样质量可靠,应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定期检验和校准采样工具。
- 使用标准参考物质进行质量验证。
- 跟踪采样工具和的使用历史。
6. 采样数据分析采样数据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分析过程应遵循科学方法,并参考相应的分析标准和方法。
7. 采样报告采样结果应进行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采样目的和方法的描述。
- 采样数据的分析结果。
- 结论和建议。
8. 采样文件管理所有采样相关文件应进行妥善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文件管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采样记录和报告的归档。
采样深度规范要求

采样深度规范要求背景为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制定采样深度规范要求。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基本的采样深度要求,以供参考和遵守。
采样深度要求1. 样本数量:采集样本时,应确保具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样本数量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分析方法进行确定。
样本数量:采集样本时,应确保具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样本数量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分析方法进行确定。
2. 样本分布:采集样本时,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在空间和时间上合理分布样本。
样本分布应尽可能覆盖整个研究区域,并在关键时段进行采样。
样本分布:采集样本时,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在空间和时间上合理分布样本。
样本分布应尽可能覆盖整个研究区域,并在关键时段进行采样。
3. 采样频率:采集样本时,应根据研究对象的变化和特征确定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应能够捕捉到研究对象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
采样频率:采集样本时,应根据研究对象的变化和特征确定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应能够捕捉到研究对象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
4. 采样深度:采集样本时,应确保采样深度足够满足研究需求。
采样深度的要求应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生态特征和研究目的。
采样深度:采集样本时,应确保采样深度足够满足研究需求。
采样深度的要求应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生态特征和研究目的。
5. 样本保存:采集到的样本应妥善保存,以确保其质量和可用性。
样本保存的条件和时间应根据样本性质和分析方法进行确定。
样本保存:采集到的样本应妥善保存,以确保其质量和可用性。
样本保存的条件和时间应根据样本性质和分析方法进行确定。
结论采样深度的规范要求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非常重要。
遵守以上要求,可以提高样本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价值。
根据具体研究需求,还可进一步制定详细的采样深度要求。
土壤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

土壤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土壤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 采样准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质控人员等组成采样组,明确责任分工。
在采样前,需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了解技术文件和监测技术规范。
2. 资料收集:收集包括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土地利用图、植被分布图等基础资料。
同时,需要收集土壤信息资料,如土类、成土母质等,以及与土壤污染相关的环境研究资料。
3. 布点设计及现场勘查:根据调查目的进行初步设计,确定理论监测点位集,然后通过现场勘查对理论布点进行检验和优化,形成实际监测的点位集。
现场勘查主要包括利用GPS对地图初步布设的监测点进行校正,进行土样采集可行性勘查,对布点进行优化和调整。
4. 采样器具准备:根据实际需要准备工具类、器材类、文具类等采样器具,如镐头、铁锹、GPS、数码照相机、卷尺、样品袋、样品瓶等。
同时,也要准备安全防护用品和采样用车辆及冷藏箱。
5. 选择采样时间:应在作物收获后至播种前进行采样。
6. 确定采样点:不同的土地类型和作物种类应分开采样;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地形也应分开采样。
采样点应用GPS定位,并保证足够多的采样点以代表采样地域的土壤特性。
7. 确定采样深度: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地类型确定合适的采样深度。
例如,大田作物普通为0~20厘米,果园为0~40厘米。
8. 采样方法:应按照“随机、等量、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每个样品应取15~20个样点,并采用S形布点或梅花形布点取样以较好地抑制误差。
在采样过程中应避开特殊部位,如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
水田土样应避免采到稻根,果园土样应在两果树之间采集。
9. 样品数量:混合土样以取1公斤左右为宜,多余的土壤应弃去。
遵循以上基本要求,可以确保土壤样品采集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为后续的土壤分析和评估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采样的基本原则与总体要求内容

采样的基本原则与总体要求内容采样是科学研究以及市场调查等领域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合理的采样方法可以得到能够代表总体的样本数据,从而进行统计推断和分析。
采样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随机性原则:采样应具备随机性,即每个总体单位都有相等的被选中的机会。
随机性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减少了样本的偏倚。
2.代表性原则:样本应尽可能代表总体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例如,如果总体是按照地理区域划分的,那么采样时应该保证每个地理区域都有相应的代表。
3.多样性原则:样本应涵盖总体中存在的各种差异和变化。
多样性原则保证了样本数据的多样性,使得对总体的分析更加全面。
4.效率原则:采样方法应该避免浪费资源和时间,以提高采样的效率。
例如,可以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将总体划分为几个较小的层级,然后在每个层级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5.易操作性原则:采样方法应具备操作简便、容易实施的特点,便于采样过程的控制和调整。
6.确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样本的精度要求、总体的大小、总体的异质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样本容量越大,样本的代表性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采样的成本和时间。
总体要求内容是指采样方法应该满足的总体调查的目标和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属性的把握:采样方法应能够准确把握总体的重要属性和特征,以保证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2.总体规模的估计:采样方法应能够提供对总体规模的估计,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推断和分析。
总体规模的估计是样本容量确定的重要依据。
3.总体分布的了解:采样方法应能够提供对总体分布情况的了解,包括分布的形状、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等。
对总体分布的了解能够帮助确定采样方法的选择。
4.总体的异质性考虑:采样方法应能够在总体异质性较大的情况下,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例如,如果总体存在明显的子群差异,可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每个子群中进行抽样。
5.数据收集的可行性:采样方法应考虑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例如,在进行线上调查时,采用网络抽样会更为适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病料等样品的采集方法及技术要求采集动物血液是动物疫病采样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疫病检测意义重大。
采血过程中应严格保持无菌操作。
采血前,应用酒精棉对采血部位局部消毒。
采血完毕,局部消毒并用干棉球按压止血。
采血用的注射器和试管必须保持干燥无菌。
在采血,分离血清的过程中,应避免溶血。
几种常用的动物采血方法介绍如下:一、禽的采血方法1.雏鸡心脏采血左手抓鸡术者手持采血针平行颈椎从胸腔前口插入,回抽见有回血时,即把针芯往外拉使血液流入采血针。
2.成年禽心脏采血成年禽只采血可采用侧卧或侧卧保定。
(1)侧卧保定采血助手抓住禽两翅及两腿,右侧卧保定,在触及心搏动明显处,或胸骨脊前端至背部下凹处连线的1/2处消毒,垂直或稍向前方刺入2——3厘米,回抽见有回血时,即把针芯往外拉使血液流入采血针。
(2)仰卧保定采血胸骨朝上,用手指压离嗉囊,露出胸前口,用装有长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沿其锁骨俯角刺入,顺着体中线方向水平穿行,直到刺入心脏。
3.翅静脉采血在翅下静脉处消毒,手持采血针,从无血管处向翅静脉丛刺入,见有血液回流,即把针芯向外拉使血液流入采血针。
也可保定禽只,使翅膀张开。
露出腋窝部,拔掉羽毛,用消毒棉消毒。
拇指压近心端,待血管怒张后,用装有细针头的注射器,由翼根向翅方向平行刺入静脉,放松对近心端的按压,缓慢抽取血液,采血完毕用棉球按压止血。
二.猪的采血方法1.耳缘静脉采血站立保定,助手用力在耳根捏压静脉的近心段,手指轻弹后,用酒精棉球反复涂擦耳静脉使血管怒张。
沿血管刺入,见有血液回流,缓慢抽取所需量血液或接入真空采血管,用棉球按压止血。
2.前腔静脉采血(1)站立保定,保定器保定让猪头仰起,露出右腋窝,从右侧向心脏方向刺入,回抽见有回血时,即把针芯向外拉使血液流入采血针。
(2)侧卧保定,把前肢向后方拉直。
一般用装有20号针头的注射器采血。
其穿刺部位在胸骨端与基部连线上胸骨端旁开20厘米的凹陷处,向后内方与地卖弄呈60度角刺入2—3厘米,当进入约2厘米时可一边刺入一边回抽针管内芯;刺入血管时即可见血进入针管内,采血完毕,局部消毒。
3.股静脉采血法麻醉并仰卧固定动物。
用摸脉法在腹股沟找到股静脉,用手指按压静脉上部,使血管怒张,将针头刺入静脉内,有回血,则缓慢抽取所需血液。
4.桡头静脉采血在前肢小腿前外剪毛,消毒,用橡皮管勒紧压迫或用手握紧前肢关节以上部位,可见桡骨前侧有充盈隆起的桡骨静脉。
左手握紧或稍向下拉进针部位皮肤,使针穿刺皮肤不易活动。
5.隐静脉采血在后肢小腿外下1/3处,操作方法同桡骨静脉采血,在隐静脉下端,针头向尾背侧方向刺入。
此静脉较桡骨静脉游动性大,因此,手固定要牢固。
三、牛、羊的采血方法1.牛、羊颈静脉采血将动物保定,稍抬头颈,于颈静脉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剪毛消毒,一手拇指按压采血部位下方颈静脉沟血管,促使颈静脉怒张,另一手执针头,于皮肤呈45度角由下向上刺入,血液顺器壁流入容器内,防止气泡产生。
待血量达到要求后,拔下针头,用消毒棉球按压针眼,轻按止血。
2.牛尾静脉采血固定动物使牛尾上翘,手离尾根部约30厘米。
在离尾根部10厘米左右中点凹陷处,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将采血针头垂直刺入约1厘米深。
针头触及尾骨后再退出1毫米进行抽血。
采血结束,消毒并按压止血。
3.乳房静脉采血奶牛,奶山羊可选用乳房静脉采血,奶牛腹部可看到明显隆起的乳房静脉,消毒后在静脉隆起处,针头向后肢方向快速刺入,见有血液回流,接入真空采血管。
四、奶牛尾中动脉采血技术与应用奶牛尾中动脉采血技术在奶牛业发达国家早已在兽医临床上广泛应用,而在我国尚极少应用。
笔者通过在奶牛布氏杆菌病诊断过程中500头奶牛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奶牛尾中动脉采血技术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一)奶牛尾中动脉解剖部位:奶牛尾中动脉是荐中动脉向后的延续,沿尾的腹侧面向后伸延,位于皮下,牛的较发达。
(二)采血器材的选择:1、5-10毫升玻璃注射器或一次性塑料注射器;2、9号注射针头;3、玻璃试管;4、5%碘酊棉球;5、75%酒精棉球。
(三)采血方法:术者和保定者穿好工作衣帽,戴上乳胶手术手套,先由保定者站在奶牛右侧面,一只手将牛尾用力向上抬起,另一只手支在奶牛臀部,然后术者站在牛后面,在尾部腹侧距肛门10-15厘米处(第5-7尾椎处),常规消毒后,术者持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在消毒处尾中部凹陷处,垂直刺入2-2.5厘米,轻轻抽动注射器活塞,血液即可被抽入注射器内。
根据各种检查需要决定采血量。
此后术者将注射器连同针头从尾部抽出,术部常规消毒后,保定者将牛尾放下,术者将注射器内和血液沿玻璃试管壁注入试管内,封盖即可,采血结束。
二、结论与讨论(一)奶牛尾中动脉采血技术适用于诊断布氏杆菌病。
结核等传染疾病及血常规检查、血液生理成份测定等血样原采集。
(二)奶牛尾中动脉采血与颈脉采血相比,尾中动脉采血血液直接进入注射器内,不易造成环境污染。
而静脉采血,由于先将采血针刺入颈静脉后,再用玻璃试管接血样,如果遇见神经质牛,保定不结实牛,血液易溅在地面上或术者身上,特别是大群奶牛采血,血液易溅到牛槽内造成污染。
(三)奶牛尾中动脉采血,在保定过程中由于将尾用力向上抬起时有疼痛感觉,同时另一只后支撑牛臀部成三角形,奶牛很安定。
又因保定者和术者位于奶牛后面,从保定开始到采血结束所用时间短,只需1-2分钟左右,不易使奶牛受到惊吓,也不易发生人畜伤亡等事故。
而颈静脉采血,术者和保定者位于奶牛头部,从保定到采血结束所用时间长,而5-10分钟左右,采血时常因对奶牛保定、驱赶、刺针等原因使奶牛受到惊吓,造成产奶量下降、流产、早产等后果;有时因保定不牢,发生人畜伤亡等事故。
这种情况下在大群舍饲奶牛场表现的更加明显。
(四)奶牛尾中动脉采血无需更多的保定人员,操作简单,空易掌握,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五)在整个采血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兽医操作规程,做到1牛1针。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开发研制相应的奶牛尾中动脉的采血器材,以便尽快在奶牛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检疫中推广应用。
五、其他动物血采集1.家兔和豚鼠采血,心脏部位约在胸前由下向上数第三与第四肋骨间,用手触摸心脏搏动最强部位,剪毛消毒,将注射器针头由此部位垂直刺入心脏,动物略有颤动,表明针头已穿入心脏,然后轻轻抽取,如有回血,表明已插入心腔内,即可抽血。
如无回血,可将针头退回一些。
重新插入心腔,若有回血。
按压心脏,缓慢抽取所需血量。
2.小鼠采血可以先麻醉,一般采取仰卧姿势。
在其锁骨与剑突连线中点沿胸骨左边缘进针5毫米左右,边刺入边抽吸,即可采血。
也可进行尾静脉采血,固定动物并露出鼠尾。
将尾部浸在45度左右的温水中数分钟。
使尾部血管充盈。
在将尾擦干,用锐器(刀或剪刀)割去尾件0.3—0.5厘米,让血液自由滴入盛器或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采血结束,伤口消毒并按压止血。
六血液样品的制备常规血液制备可分两类,即抗凝血与非抗凝血。
1.抗凝血常用作细菌或病毒检验样本。
采血前,预先在真空采血管或其他容器内按每10毫升血液加入01%肝素1毫升或EDTA20毫客。
采集的血液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防止血液凝固,但要轻轻混匀以免溶血。
也可将血液放入装有玻璃珠的灭菌瓶内,震荡脱纤维蛋白。
采集的血液经密封后贴上标签,立即冷藏送实验室。
必要时可在血液内按每毫升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各500—1000国际单位,以抑制血源性或采血过程中污染细菌。
2.非抗凝血即不加抗凝剂的血液,等血液凝固后析出血清一般用作血清血监测试验。
血清分离方法:血液在室温下倾斜防止2—4小时(防止暴晒),待血液凝固自然析出血清,或用无菌剥离针剥离血凝块,将试管放在装有25-__37度温水的杯内或37度温箱内一小时,或臵4度并向过夜,待大部分血清析出后取出血清,必要时经1500——2000转/分离心5分钟,分离血清。
将血清转到另外的笑塑料离心管内,盖紧盖子,封口,贴标签,4度冷藏。
须长期保存时,将血清臵于—20度冷冻。
3.血片采取末梢血液,静脉血或心血。
取一滴血液样品,滴在已消毒的载玻片上,另取一片载玻片作推片,将推片自血滴左侧向右移动,当血滴均匀附着在两片之间后,再将推片向左平稳推移,(两片呈30度——45度夹角),推出均匀血膜,涂片数张放于载玻片盒或载玻片架中。
动物的保定方法猪的保定在对猪病诊疗过程中,患猪保定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静脉输液,外科处理等需要较长时间处理时显得更为关键。
现将保定猪的几种简易方法介绍如下:一、倒背两前肢保定法用一条长约1米左右、直径0.3-0.5厘米的细绳,一头先拴住患猪左(或右)前肢系部,然后绕过脊背再绑住右(或左)前肢系部,松紧适中,这样猪就处于爬卧状态,不能随意活动。
个别猪剧烈挣扎不安静时,还可再用一条绳如法拴住两后肢。
二、前后肢交叉保定法用长1米,直径0.3-0.5厘米的细绳,将猪的任何一前肢与对侧的另一后肢拉紧绑在一起,这样保定也非常方便、牢靠,勿需再按压保定。
三、四肢叉开保定法利用可能利用的条件,将猪的四条腿向前后两个方向分四点固定即可。
如将猪四条腿分别固定起来,猪就呈爬卧状态,输液、换药、打针、灌肠都很方便。
四、绳套上腭保定法此法对大猪很适用。
对缺少犬齿的母猪,由于母猪后坐时绳结容易滑脱,经过改进,保定更为方便牢靠。
具体方法是:用一根长3米、直径0.5-1厘米的线绳,先打一个活结,套在猪的上腭上,向前拉紧即可。
对缺少犬齿而容易滑落的猪,在绑活结时,另一绳头留长点,经过猪两耳后在另一侧打活结再绑紧就不会滑脱了。
此法对猪都很安全。
牛的保定(一)站立保定站立保定不但适用于一般检查方法和治疗措施(如体温、呼吸、心跳的测定,直肠及各个系统的检查,静脉、肌肉注射等),而且同样适用于某些手术(如豁鼻修补术、子宫脱出整复术等)。
具体的保定方法是:一手抓住牛鼻绳或鼻中隔,另一手抓住牛角即可。
另外,在条件许可时,也可将牛臵于两树之间,但如行豁鼻修补术、子宫脱出整复术、直肠和阴道脱出整复术及直肠孕娠检查等,必须将牛牵入保定栏内保定。
(二)侧卧保定侧卧保定适合于胸、腹腔手术及性情凶暴牛的去势手术等,具体保定姿势应视其手术部位而定。
保定前牛禁食12小时左右,以免引起瘤胃臌气等疾病发生。
同时应在较宽敞平坦的场地保定并铺上垫草,否则可能导致发生骨折。
牛的侧卧保定至少应由3人操作。
根据牛只大小,通常取长度为5~7米的绳子,折成一长一短两段,短绳端一般为1.5米左右。
在绳的折转处作一猪蹄套,套住欲卧侧的蹄部。
将两绳端越过牛的胸部绕到另一侧,短绳端交卧地侧助手固定,将长绳端连续两次绕过牛的胸腹部,并使之滑到跗关节上方,同时收紧绳子,交助手固定。
欲使牛卧倒之前,三人分别固定跗关节、前肢及鼻绳端绳子。
倒牛时,鼻绳端助手将牛前拉;待牛系绳前肢提举时,该助手用力上拉绳子;与此同时,跗关节绳端助手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