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及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侧重制冷空调方向的研究与开发。
二、基本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备系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热科学、工程设计、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本专业工作与适应相近专业工作的良好素质和能力;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一门外语。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
学习时限为三至六年。
四、教学活动时间安排一二三四合计1 2 3 4 5 6 7 8 入学教育、军训 22 课 堂 教 学 16.5 18.5 18.5 14.5 14.5 13.5 15.5 111.5 考 试 1.5 1.5 1.5 1.5 1.5 1.5 1.5 10.5 实 践 教 学 4 4 53 17 33 毕 业 鉴 定 2 2 毕 业 教 育 1 1 合 计 2020202020202020160五、课程结构学时、学分及比例 课程类型 学时数 所占比例 (%) 学分数 所占比例 (%) 公共必修课 必修 892 34.84 46 25.27 专业基础课 必修 608 23.75 36 19.78 专 业 课 必修 830 32.42 51 28.02 专业选修课 选修 230 8.98 14 7.69 实 践 环节必修35周 35 19.23 合计2488100%182100学 年周 数 项目六、教学计划总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学时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总学时讲课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必修课417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54 3417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36 2417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54 54 3417000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90 90 54170005 形势与政策 2 36 36 24160001 大学英语(1) 3 74 74 4+14160002 大学英语(2) 5 90 90 4+14160003 大学英语(3) 4 72 72 44160004 大学英语(4) 4 72 72 44180004 大学IT 3 72 36 36 44180006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3 72 36 36 44190001 大学体育(1) 1 26 26 24190002 大学体育(2) 1 36 36 24190003 大学体育(3) 1 36 36 24190004 大学体育(4) 1 36 36 24170006 国学 (1) 2 36 36 24170007 国学 (2) 2 36 36 2小计共15门次(9门)42 892 820 72 13 14 13 11 0 0 0 0专业基础课4210014 微积分Ⅱ(一) 5 80 54210015 微积分Ⅱ(二) 5 80 5 4210018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3 48 3421002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 4050101 大学物理Ⅲ(一) 4 64 4 4050102 大学物理Ⅲ(二) 4 64 44050103 大学物理实验(一) 1 32 32 2 4050104 大学物理实验(二) 1 32 32 2 4050105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一) 3 48 34050106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二) 4 64 4 4050107 大学化学 2 32 24050108 大学化学实验 1 16 16 1小计共12门次(7门)36 60880 13 13 6 6 0 0 0 0专业必修课4051201 工程力学Ⅲ 5 80 54051202 流体力学 4 64 44051203 传热学 4 64 16 44051204 工程热力学 4 64 4 44051205 电工与电子技术Ⅰ 4 72 24 44051206 机械原理Ⅱ 3 48 34051207 机械设计Ⅱ 3 48 3 4051208 机械基础综合实验Ⅰ 1 16 16 2 4051209 自动控制理论 2 32 24051210 燃烧学 2 30 2405121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 24 34051212 机械工程材料 2 40 44051213 测试技术 2 32 2 4051214 制冷技术 4 56 44051215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 2 32 2 4051216 空气调节与设计 4 64 4 4051217 流体机械(泵与风机) 2 32 2 4051218 工业通风 2 32 2小计共18门次(18门)518360 0 8 8 23 17 0 0专业选修课4051301 新能源概论 2 32 24051302 压缩机原理 2 32 2 4051303 建筑与土建概论 2 32 2 4051304 热工仪表 1 16 2 4051305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 2 32 2 4051306 空调系统安装调试 1 16 24051307 低温技术 2 32 2 4051308 最新制冷空调技术 1 16 2 4051309 建筑环境学 2 32 2 4051310 汽车空调 2 32 2 4051311 能源工程与管理 2 32 2 4051312 内燃机传感器技术 1 16 2 4051313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 36 24051314 太阳能工程 2 36 24051315 太阳能空调技术 2 36 2 4051316 动力工程概论 2 36 2小计共16门(选定14学分)28 464 0 0 0 6 4 8 14 0实践环节4200001 入学教育军训 2 2W4051219 工程训练Ⅱ 4 4W4051220 电子工艺实习Ⅱ 2 2W405122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 2W 4051222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2 2W4051223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2 2W 4051224 专业综合实验(制冷空调) 1 1W 4051225 生产实习 3 3W 4051226 毕业设计1717W 合计178248826 27 27 25 25 21 14注:#代表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W代表实践周。
13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概论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现代风力发电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发展潜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面向风力发电及其他能源动力领域,毕业生主要从事风能资源的测量与评估,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与安装,风电机组的监测与控制,风电场的运行与维护,风力发电项目开发等相关风力发电的工作,并能从事其他能源动力领域的相关工作。
二、培养要求1.政治素质与思想品德要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法制、伦理及社会公德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增强对国家、社会及集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基本素质要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修为,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专业素质要求:较系统地掌握专业的基本工具知识及岗位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专业领域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满足工程素质培养的专业拓展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操作能力及一定的岗位实践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了解本学科前沿信息的能力等。
4.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要求: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与探索能力,能够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熟悉国家关于风电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5.身体、心理素质要求:掌握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备健康的身体机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主要课程1.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I、高等数学(一)II、大学外语(一)专业基础课:III、风力机空气动力学IV、机械设计基础V、电机学VI、自动控制原理专业课:VII、风资源测量与评估VIII、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IX、风电机组监测与控制X、风力发电场2.主要实践环节I、认识实习II、风力发电原理实验III、电气运行实训IV、风力发电仿真实训V、毕业设计四、特色课程I、风资源测量与评估II、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五、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学院2023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以能源动力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关键,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同步具有较强团体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意识,适应现代能源行业需求旳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以清洁能源运用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要波及液化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与环境保护制冷空调。
毕业生能在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制冷与空调设备企业、新能源企业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校进行深造或从事科研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规定1、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旳体魄。
2、通过高等数学、工程材料、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等专业关键课程旳学习和训练,掌握能源与动力领域广阔旳理论基础知识。
3、在液化天然气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可再生能源运用技术、能源系统安全工程等专业课程中,培养能源与动力领域尤其清洁能源运用所必须旳理论分析能力和应用技能。
4、纯熟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译旳基础,能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较强旳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应用能力。
5、具有国际视野,理解国际科研前沿,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研究开发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6、具有优良旳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旳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按规定完毕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课时五、专业基础课程能源科学导论、工程热力学(1)、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热工基础试验、工程材料、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电工电子试验。
六、专业关键课程热质互换设备、燃烧原理与设备、制冷与低温技术、工程热力学(2)、流体机械与管网、一般化学、工程应用技能训练。
七、专业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精品课程”等。
工程热力学(2)为双语课程。
八、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九、专业学分课时分布状况表(见附表二)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见附表三)十一、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参照附表一)十二、独立开班旳留学生教学计划附表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包括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华北电力大学风能及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Wind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Major学科门类:工学代码08Discipline Type: Engineering Code: 08类别:能源动力类代码0805Type: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Code: 0805专业名称:风能与动力工程代码080507sTitle of the Major:Wind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Code: 080507s一、学制与学位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学制:四年Duration:Four years学位:工学学士Degree:Bachelor of Engineering二、培养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风电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新技术开发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其它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
The students of this major are educated into professionals with strong foundations, broad knowledge scopes, strong practical capabilities and great potentials. The graduates may find engineering or managerial positions in Wind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WEPE) for wind power plant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wind resources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wind power New technology design, etc. They can also undertake the professional posts in other fields.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Skills Profile本专业主要学习流体、机械、电气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学习风资源测量与评估、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接受现代风力发电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进行风电机组及风电场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与管理的基本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整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2009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胜任风电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项目开发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其它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制图、计算、实验、测试、工艺等技能,并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相关生产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6.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听、说、读、写的基础;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了解科技与社会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一定的创新能力。
8.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受过必要的军事训练,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9.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规定,学生毕业时成绩达到60分为及格,准予毕业;成绩不及格者,高等学校按肄业处理。
三、主干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风力发电原理、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机组控制与优化运行、风电场电气工程、风力发电场等。
风力发电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风力发电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对可再生资源的重视,风力发电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能源形式之一。
不仅对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具备相应专业技能的工程人才。
为了培养出具备风力发电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程人才,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从教育、培训、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培养。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风力发电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其中的教育模式、培训内容、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教育模式1. 本科教育(1)专业设置针对风力发电行业的需求,应当设立相关专业,如风能工程专业、风力发电工程专业等,内容包括风力发电原理、设备基础、资源评估、风力机械设计、运维管理等。
(2)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艺、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风能综合利用、风电场设计、风电机组运行与维护、风能测评技术等。
2. 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应重点培养风力发电领域的科研和开发人才,对风能资源开发、风机气动与结构设计、风电场设计、运行与维护管理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探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在职教育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风力发电相关的在职培训课程,包括风场管理、风电机维护、安全生产等,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
三、培训内容1. 职业技能培训(1)技能要求风电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具备电气、机械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基础,熟悉风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操作技能。
(2)培训内容包括风力发电系统构成、工作原理、控制策略、故障排除等内容的理论学习,以及风电机组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等实际技能的培训。
2. 安全生产培训风力发电涉及高空作业、机械设备等安全风险,需要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因此安全生产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学习流体机械、电气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学习风资源测量与评估、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接受现代风力发电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进行风电机组及风电场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空气动力学、风力机设计理论及方法、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及叶栅理论、空气动力学、电机学、电力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风力发电原理、风力机设计理论及方法、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机组检测与控制、风力发电场、项目管理等主要课程。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微机原理课程设计、风力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39周。
四、业务范围和专业方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掌握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风力机空气动力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风能开发方面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具备工程实践与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风能资源开发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在发电公司、设计院、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风电场、电力建设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关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风电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风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风能资源的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项目管理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机械、电气、流体工程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
本专业的系统教育和基本训练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通过空气动力学、控制理论和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风能开发利用技术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风能利用方面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风能开发规划,风电场、风电设备的设计,风电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与运行,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等工作的能力。
卓越工程师计划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计划”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80501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能够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在化石能源和新兴替代能源开发利用、电力生产,节能与储能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际一流拔尖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主要研究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发电厂动力设备及其它流体机械的运行和集中控制,能源动力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清洁性的研究和现代化管理等。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理论;经过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面向世界,成为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不少于150学分。
“3+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在学校课程学习3年,累计在国外、企业或研究机构实践教学1年。
五、学位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工科平台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工程化学、大学物理、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图学。
学科基础课程:能源动力工程概论、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原理、测试技术。
专业主干课程: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发电厂电气设备全英文课程:多尺度的力学模型与仿真七、企业和社会实践要求参加和完成军训、社会实践、工程训练、认识实习、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并以国际交流、企业创新实践或研究机构创新研究的成果为基础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符合武汉大学学士学位条例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动力与机械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能源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 良好的国际
交流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科研、经营 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坚实的工 程技术基础理论、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 的知识。
毕业生能在风力发电、电力工程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电厂、设计院、制造厂、 施工单位和科研机构,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也可在本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和分析能
力。
能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工程经济观点,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 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 经济管理基础及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 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 构力学、空气动力学、
热工原理等) ,机械学,电路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可再生能源工 程基础理论等;
3. 掌握风能工程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
4. 具有大中型风电场及其他动力工程设计、运行、安装和管理等技能;
5. 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
6.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设计、制图、计算、测试、研究、查阅文献等基本技能,获得本专业 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
7. 熟悉国家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 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材料、 机械设计
基础、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空气动力学、热工原理、控制工程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备、风电场规划与设计、风力机、风力机控制、近海风电场、风资源测 量与评估、风电场施工与管理、风电场建模与仿真、风力发电塔架与基础等。
五、实践教学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相关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六、创新教育
1. 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加强第二课堂的科技活动,学院建立创新实验室并对学生开放,通过立项鼓励学生参加
学科门类:工 学 力工程
专业代码: 080507S
专业大类:能源动力类 学 制:四 年 专业名称:风能与动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各级各类创新设计大赛;
3. 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七、课程体系
总学分184学分,其中实践环节45学分(集中实践学分44,课内实践学分1)。
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性环节等模块组成。
八、毕业条件
修满规定学分,即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课程,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成绩合格,且各部分所得学分均不少于相应规定学分数,累计获得不少于184学分,同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则可以毕业;符合河海大学授予学位条件者,
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为双语教学课程。
①标注(a,b)表示大学英语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实行分层次小班化滚动式教学,具体见大学英
语改革实施方案。
②大学英语教学实施4+4+[4]+[4]的分类教学改革方案,具体见大学英语改革实施方案。
③标注(a,b)表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次教学。
④标注(a,b)表示《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
⑤标注(a,b)表示《大学物理》实施分层次教学。
⑥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组包含:文、史、哲类;法律、经济与管理类;艺术与人生类;工
程数学类;外语类。
本专业学生要求在工程数学类中至少选2学分;在法律、经济与管理类中至少选2学分;在文、史、哲类中至少选1学分;在艺术与人生类中至少选1学分。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教学计划进程表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辅修教学计划进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