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轴
世博轴节能照明——光的极致
观艺 术 真 实效 果 必 须通 过 合 理 的布 灯 配 光 、控 制等 技 术 手段 进 行 创 新性 的 设 计 .精 确 计算 和 研 发 出具 备 兼 顾十 米 平
台 的功 能性 照 明灯 具 。
这 么 大一 个 看似 简 单 的 形状 好 像 可 以让 灯 光 任意 造 型 .
景 设 计 和表 演 空 间 .设计 团队 根 据 季节 、主 题 内 容 和 节 目 内容
等 方 面设 计 不 同 的艺 术灯 光 场 景 。 红 绿 、蓝 、黄等 颜色 的光 分 别 代表 每 个 季 节 的 不 同感 觉 .体 现 自然 与 技 术 的 充分 交 融 。 绿 色 光展 示 充 满 生机 和希 望 的 绚烂 春 天 :蓝 色 光 在炎 热 的 夏 天 给人 沁人 心 脾 的 凉爽 ;黄 色 光 展示 秋 之 辉 煌 与 灿烂 橘 红 色 光
体 问题 。
科 技 极 致 :挥 手 就 能 变换 场 景
不 仅 运 用三 大 世界 领 先 的技 术 对 整个 世 博 轴艺 术 灯 光 景观 场 景 进行 控 制 ,更 开发 出手 势 互 动 功能 .设 置 好 的 系 统能 识 别 多种 手势 ,站 在 阳 光谷 前 面 对 着 亮灯 的 阳光 谷 挥动 手 臂 ,系 统 则 可识 别 手 的运 动 轨 迹 .在 阳 光谷 与 参 与 者 正 对 的一 侧 .播
是 未来 上 海都 市空 间 景观 和城 市 交通 的主 轴 。
光 谷 的 结 构 特 色 。而 体 现 的 最 高 技 术 要 求 则 是 :建 筑 即是 光 .晚 上 的时 候 能看 见 的 只能 是 光 构成 的形 状 而 不 是本 体
建筑
设 计 极 致 :能 看 见 的 只 能 是 光
上海世博会建筑欣赏
中国馆
• “规”“回”统一: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 “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 • “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质 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从而使单个空间演 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序列,这正是故宫中空间秩序的 由来。 • “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用人的视觉、 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 序,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华, 这正是江南园林空间秩序之原由。 • 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在国家馆的中心对称 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 活动。 一方面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一 方面又要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走在 “古”意“新”风之间的中国馆肩负着诸多“使命”。它 能否成为黄浦江畔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或许时间会给出 答案。
中国馆
• 主题: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 造型亮点: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 • 中国红: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作 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 体承天地: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 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 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如同雕塑高耸于上,宛如 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 下,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 国家馆63米的绝对高度 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 延伸的空间,为人们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 而这种开放性、公共性,是国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理念。 • 斗冠造型:国家馆以整体大气的斗冠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 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时,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 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这 种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
上海世博轴工程全面启动建设
场馆 及展 馆入 口等待 区等 待所 , 港 ,通 州 将 成 为面 向区域 可 持续 发 台 、 工 程计 划 于 2 0 0 9年 6月建 成 。该项 为尽 快 抢通 这 条 汶川 灾 后重 建 展 的综合性服务新城 ,亦庄则将建 目在 设 计 上 充 分 考 虑 人 的行 进 特 的生 命线 ,0 0多名 管 理 、 40 设计 和施 成 高 新技 术 的产业 中心 。 点 , 重便捷 、 注 舒适 、 全 , 安 高架 人行 工人 员 在对 每 个危 险 地段 做 出安 全 地处 北 京 东部 的三 个新 城 ,未 预案 的 同时 , 分运 用科 技手 段 , 充 先 来 将 与 同方 向的 京津 城 际 走廊 的发 平 台将 帮助 分 离地 面 人 流并 与 车行 后 通过 山体进 行精 确 定 向爆 破 、对 展 密切 相 关 。它 的 总 用地 规 模及 人 区交 叉 ,从 而 实 现世 博会 期 间有 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错位 的桥 面 整体顶 推 复 位 等先 进工 口和天 津 的滨 海 新 区基 本 相 当 ,正 引导 人流 的交 通功 能 。 艺 ,只用 三 个多 月 时间 就 完成 了三 位 于京 津 城 际走 廊 两 翼 的 “ 黄金 发
保 为提 高 面 。 路 ( 江堰 至 汶川 ) 都 ,经 过 三个 多月 提 升 , 证 了奥 运能 源需 求 , 城 市 能 源 供 应 能 力 奠 定 了 坚 实 基 的抢 修 已全线 贯通 。 汶 川大 地震 后 ,2 3国道 段 9 础 1 O
上 海 世 博 轴 工 程 全 面启 动建 设
北 京 将 重 点 建 设
目前 ,上海 世 博 园 区 内工 程量
多公 里 的都汶 公路 有 8 % 的道 路严 0 重损 毁 , 亿 立方 米 土石塌 方 , 0多 1 1 公 里 路 段 被 崩 塌 的 山体 完 全 覆 盖 ,
世博轴阳光谷钢结构稳定性分析
一、世博轴阳光谷钢结构节点设 计
世博轴阳光谷钢结构节点设计独特,结构形式复杂,需要进行专门的试验研究, 以确保其结构性能和稳定性。在设计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包括钢 框架、钢支撑框架、拉索结构等,这些结构形式各具特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 复杂性。
二、试验研究
为了验证这种节点的设计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了模型试 验和实物试验。模型试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通过对缩小比例的模型进行加 载测试,以验证节点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实物试验则是在实际工程中进行, 对实际使用的节点进行加载测试,以验证节点的实际性能。
2、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这种节点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 和可靠性;
3、有限元分析可以模拟节点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变形规律,为结构设计提供参 考依据。
谢谢观看
3、结构优化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认识的深化,对世博轴阳光谷的结构进 行优化是可能的。例如,可以研究采用更高效的材料、更精细的节点设计或其 他创新的结构形式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
4、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利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和实验设备对结构进行深 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和了解结构的性能。
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和磁粉探伤等,用于检测构件内 部缺陷和表面损伤。应力监测是通过在构件内部粘贴应变片或使用光纤监测系 统,实时监测结构应力状态。变形监测则是通过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对结 构变形进行定期检测和持续监测。
通过这些监控措施的实施,施工监控团队及时发现并处理了部分施工质量问题, 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监控措施的可 行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应力监测和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需 要加强,以更准确地反映结构实际状态。
超尺度建构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轴的设计与建造
月 i -3 1.m 12 9  ̄ 2 7
:25 1 1 44 :2 6. ' 00 05珊 1 2
z 从诹计过程■鲁■墟计
问的 幕和 筑与 市闻的关系 , * 建 城 其=.研究如何系
与中国相地 德国事务所在设计过程中 比 较重视 统组织 目 标功 能 , 其三 研究在综台体中如何引人品
21年 上海世博会是 海城市发展 的重大事件. 00
市 希望f 机 会 龇 为上海 的城市 展填补空靛 : 发 城 豪 连续 、 城市空间 整 台 城市功 能完 。 善 规划 也 陶 建上海的都市意 向月 、 络 实现浦江缝 台、建构
T} …
ArhlK 【 [ t u 2O1 …
模,形象上也要求对世博主题有很好的演绎。最 现在 大家面前 的是拥有 E太的索膜结 构、阳光 结构 以厦超大 型节能系统 的E楠建筑 它总长 , m、地下宽 9 m 1 5 、地上 宽8 m、高 1 m 0 0
1包 括 矗5 、L r 、5m 和 Im 标高 的 口 层 平 面 , . m -O 4 e O
镕 № I∞ 目
、
的, B S A所坚持的探索 ^、自然、技术 和谐相处 的 理念 渗透 其设 构思中。 在 计
a )满 足 功 能 诉 求
0
.
2 分析 . 1
自 ±镕 、 ^
I
t I目 :
和许多研究型德国建筑师事务所类似 , B 公 司 SA
自
I
±
☆ SA*目 B
目 *^ 日 } K … 镕
* 一 日砌 旧
# 、 .㈨ n
±
目 、
再深人做立面、剖面 在世博轴这个项 目 ”。 设计 中,
世博轴上的膜结构
的需求迅速增长 ,其 中体育休 闲用品的使用量最大 , 占消费量的 8 0%~ 0%。 目 , 9 前 碳纤维已被列为国家 化纤行业重点扶持的新产品 ,成为国内新材料行业研
发 的热 点 。
锦纶等 材料 ;涂层或 层合 材料 主要 采用 聚氯 乙烯
封 锁 。虽然 “ 巴统 ”在 19 94年 3月解 散 ,但 禁 运 的 阴影仍 然存 在 。即使 对 我 国解 除了禁 运 ,也只 能 向我
全 新 的建筑形态 , 结构 和 阳光谷 钢结 构相 结 合 ,其 膜 造 型 新颖 独 特 ,构 思 巧 妙 ,并 应 用 了 大 量 的 高 新 材 料 。为此 , 们特意 从材 料角 度去探 秘世 博轴 。 我 俯视 世 博 轴 ,形 如 蓝 天 下 的 朵 朵 白云 ,轻 盈 飘 逸 。世博轴全 长 1 4 1 5r,地下 宽 9. 10 0 [ 9 — 1. m,地 面 5 5 以上 宽 8 0m、总建 筑 面积 约 2 3万 m 。其主 体 结构 纵
长 的需求 ,应 尽快 实现 我 国碳 纤 维工 业 的国产 化和 规 模 化 。为此 ,必 须加快 技 术 创新 ,掌 握核 心技 术 ;加
溶剂 、酸、碱 中不溶不胀 , 耐蚀性 出类拔萃。正是 由
于兼 具优 异性能 ,碳纤 维在 国 防和 民用 领域 均有 广 泛
速原丝技术开发 ,研制高纯度原丝 ;强化应用研究和
种高强度大跨度的柔性张拉膜结构 ,造型 自由、轻巧 柔美 、充满力感 ,并具有阻燃抗震、制作简易 、安装
快捷 、节能 、使 用安 全等优 点 。
成 熟 市 场 有 航 空 航 天 及 国 防领 域 ( 飞机 、火 箭 、导
世博轴网络布线系统案例解读
开 竞 标 的 方 式 , 最 终 由 美 国 康 宁 通 讯 集 团
足 了 J EC 34低 烟 无 卤 (L 61 0 SZH ) l 、 EC
l 触 点 上 的快 捷 线 缆 端 接 以及 模 块 部 件 DC 数 少 , 使 得 安 装 操 作 非 常 简 单 , 且 无 需 专
门工 具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由 于 在 规 划 初 期 对 于 部 分 世 博 功 能 用 房 没 有 做 具 体 功 能 定 义 ,但 是 系 统 设 计 和 实 施 时 , 则 必 须 对 其 充 分 考 虑 , 于 是 采 用 了 康 宁 建 议 的 F T (光 纤 到 区 域 ) TZ 的 解 决 方 案 解 决 了 这 一 困 难 :对 于 设 计 阶 段 未 能 定 义 功 能 的 区 域 采 用 4~6芯 多 模 万 兆
通 景 观 轴 线 、世 博 园 区 内 重 要 的 标 志 性 建 筑 和 世 博 会 一 轴 四馆 五 大 永 久 建 筑 之 一 , 世 博 轴 大 道 与 两 侧 的 中 国 馆 、世 博 中心 、 演 艺 中 心 、主 题 馆 构 成 “ 轴 四馆 ” 一 ,成 为 世 博 会 园 区 的主 要核 心 。世 博 轴 从 空 中平 台 和地 下连 接 四 大 场 馆 , 并 且 与 横 穿 浦 东 世 博 园 区 的 高 架 步 道 连 通 , 进 入 浦 东 园 区 后 可 以通 过 世 博 轴 直 接 走 到 不 同 的 场 馆 。 世 博 轴 作 为 上 南 路 出 入 口 ,是 世 博 会 的 主 要 出入 口 ,承 担 了 园
世博轴:晶莹剔透的阳光谷
菸目 组成 。上 设计了 个E型的膜结 构. 起来就像是荡漾的湖水 。 层 看
世 博轴”作 为上海世博园 Ⅸ内最太的单体建 筑.似一条 “ 主动 脉”.从园 主 ^口 一直延伸到 黄浦江边的庆典广场 这 个 成后大约 2 万平 方米的建筑,世博会期 建 5 间将有 2 %舳^流 穿 3 过世 博轴。世博会后 . 博轴将作为城市 中E大的景观轴线和标 世 志牺永久保 留。同时为人们留下珍贵的世博记 忆。 世1 尊轴:艺术与科技的结晶 世博 轴上最引人注 目的是晶莹剔透 的、喇叭状的装 置 — “ — 阳光咎 ”。它独特的
光答 的喇 造型让阳 光自然泻^地下 , l 并保持空气 流 。 阳光咎” 但能从 4 通 0多
米的空中把 阳 光 采集 到地 下.也将把新鲜 空气运送到地下 .绿色植物在地 下也能
进 行光台作用,既改善 T T空间的压抑感+还实现 T 地 节能 。 在引^ 阳 和空气的 同 .阳光备还是天 然的雨水收集器 。雨水也能在 阳 咎被 光 时 光
●
●
.
世博轴位于上海世博 园E的主要人口处, 南起墙 华路, 北至普 明 , 路 长约 1 0 O 0米 宽 10 O 米 是 世博 园 空间景观 和人流变通的主 轴线。参观者可 以很方便地通过世情
轴来往 于中国馆、主题馆 、世博 中 、世博演艺 中 心 心等 世博园 最重 要的建筑群 整 个世博 园 一共有 8个出人 口, 世博轴 作为主出 ^口.观众进入通道 之 向四面八方
世 博轴总建 筑面积约 2 万平 方米,建成 后不 5
仅好看 , 很实用。世博轴 更重要的是它 四透八 还
地源热泵
膜结构之上海世博轴
张拉式膜结构
• 张拉式膜结构是依靠膜自身的张拉应力与 支撑杆和拉索共同构成机构体系。 采用桅 杆、拱、拉索等支撑结构将薄膜张挂起来, 利用柔性索向膜面施加张力将膜绷紧,形 成稳定的薄膜屋盖,造型轻盈。 • 其支承方式一般有两种:由索或拱所产生 的波状曲线支承和在内部由立桅杆或拉索 所形成的点支撑。世博轴采用的第二种支 承方式。
膜结构
• 索膜结构是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经受其它材料 的拉压作用而形成的稳定曲面,能承受一定外荷 载的空间结构形式。其造型自由、轻巧、柔美, 充满力量感,阻燃、制作简易、安装快捷、节能、 易于、使用安全等优点,因而使它在世界各地受 到广泛应用。 • 膜结构是建筑与结构完美结合的一种结构体系, 膜结构属于柔性材料,膜面本身的受弯刚度几乎 为零,但通过不同的支撑体系可以使薄膜承受张 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稳定曲面。 • 膜结构分为充气膜结构和支承膜结构。支承膜结 构分为张拉式膜结构和骨架支撑膜结构。
• 增加谷索:单块膜面面积过大会增加局部 膜面破坏而使整张膜面丧失功能的风险。 为改善膜面应力分布,同时增加膜面刚度,提 出了在膜面上增加径向谷索的方案二,如图4 所示。该方案使原来的单块膜面面积约3 000m2 下降到约1 000m2 。
• 重锤方案:在索膜结构设计中要求任何情况下索 都不能出现松弛,计算发现,由于活载和某些风向角 下的风荷载使得膜面有向下位移的趋势,这使得前 两步中的下拉索会发生松弛。因此提出了在下拉 总索末端挂上一重锤(质量8t) 的方案。其设计意 图是为了保证下拉点处的拉力始终维持在一个值 上,从而保证下拉索不松弛。事实上,当某种风向下 风荷载对膜面产生向上吸力时,该方案的设计同时 又能保证下拉环处的膜面应力不至于过大。
• 为了确保如此大型膜结构承受巨 大拉力的膜材连接件的安全性, 制作了一个足尺的膜角部并进行 加载试验研究。试验中,通过旋 转端部套筒为膜面施加预应力, 膜面荷载通过堆砂袋模拟。 • 初始状态膜面应力采用两种方式 测试:①由真空膜面应力测试仪 测试读取;②由膜边界螺杆拉力 换算求取。 • 表2给出了初始状态这两种方式 的测试结果比较,由表可见两者 吻合较好。图6为膜面应力测试 点布置及螺杆拉力和位移测试点 布置。
上海世博轴主体结构完工
据 《 民 晚 报 》 道 , 接 上 海 世 博 会 中 国 新 报 连
馆 、 主题 馆 、 世博 中心 、 艺 中心 的 世 博 轴 已 完 成 演 了 主 体 结 构 。上 海建 工 机 械 施 工 公 司 董 事 长 透 露 , 6 形 如 喇 叭 、 地 面 3 m的 阳 光 谷 的 施 工 在 个 距 0 阳 光 谷 ,考 虑 的 是 把 阳 光 和 空 气 引 入 地 下 ,降 “
的膜材。 世博 轴 是 一 个 具 有 商 业 服 务 、 饮 、 展 服 餐 会
务等多种功能的大型商业、 交通 综 合 体 。长 度 大
约 为 1 0 m, 约 1 0 跨 越 4 城 市 道 路 . 系 00 宽 1 m, 条 联 5 街 区 , 通 3 轨 道 交 通站 。 世 博 轴 设 置6 个 连 个 在 个
用 于浇 灌 和 世博 轴 内 “ 气 候 ” 调节 。 小 的
( 宫 仁摘 自《 北京 日 ) 报》
变 ,编 制 程 序 后 , 机 器 人 发 指 令 , 后 机 器 人 “ 给 随 开 始 做 动 作 。” 目前 , 一 套 机 器 人 施 工 技术 , 这 已
纳 入 国 家 83 划 。 6计
此 前 , 博 轴 顶 部 的索 膜 结构 也 已完 工 。建 世
设 者 总 共 安 装 了 6 块 巨 大 的 白 色膜 布 ,面 积 达 9
6 0。 i l / 设 计 张拉 力 每米 达5 N,是 当今 世 界 强 度 最 高 0k
低 ” 筑密 度 。 外 , 博 轴还 引入 黄 浦 江 水 作冷 建 此 世 热源 , 用全 生 态绿 色 节能 技 术 营 造 舒 适 宜 人 的室
上海世博轴工程全面施工连接园区4大场馆
也 是世博 会 的主 出人 口。
世博轴工 程是 2 1 00年上海 世博会园区 内最大的单体工程 ,
总 占地 面积 约 l 3万 n ,总建 筑 l 面积约 2 5万 m2 ,其 中地下 空 间 建 筑 面积 约 1 8万 I ,地 上 建 筑 T I 面 积 约 7万 n 。 工 程 总 投 资 约 l 3 5亿元 。工程 自 20 0 6年 1 2月开 工建 设 以来 ,有 近 1 8万 m 地 下 2 空间结构 已大部分完成 ,地平 0 m
两家施工单位承包 。按世博会项 目组 的要求 ,0 8 1 20 年 0月底完 成详 图深化设 计 ,08年 1 月 20 1
中旬 开 始 钢 结 构 安 装 ,0 9年 7 20 月 完 工 。 日前 , 项 目的人 员 已 该
上海世博会丹麦馆方案揭晓
配置到位 , 详图设计 、 材料采购、 制作工艺方案 已全面展开。
丹 麦馆 效 果
上海世 博 网 20 08年 9月 9 日消 息 :0 8年 9月 9 E下 午 , 20 t
号 轨道交 通 线 的主要 通 道 ,同 时
随着 丹麦 王储殿 下 在 当地揭 晓丹 麦馆 的设计 竞标 获 胜方 案 ,远在
上海世 博轴工程全面施工
连 接 园 区 4大 场 馆
Sel o su t n 2 0 (2 ,V 1 3 N .1 te C nt c o. 0 8 1 ) o2 , o14 r i .
体 现环 保办博 和节 约办博 的理
念。
世博轴 阳光谷钢结构的吊装 施工 ,标志着世博轴工程建设从 地下工程向上部主体形象工程转
声、 隔热、 安全 、 装饰功能于一体 的新型建筑幕墙 。这种幕墙集合 了太 阳能光 电技术与幕墙技术 , 可实现能源的 自给 , 最大限度地 节 约能 源 和 运 营成 本 , 挥 环 保 发
上海世博轴
பைடு நூலகம் △ LED照明系统:
阳光谷的节点都布置水晶全彩全色温 LED智能星光灯,不管是白天还是夜 晚,均晶莹剔透,另外可以显示文字、 图形、视频等信息,成为世博轴特别 的信息媒介。
阳光谷灯光秀
世博轴索膜试灯上演灯光秀
地源热泵 技术是当前比 较节能的供暖 制冷技术,作 为采暖热源, 地源热泵比用 燃煤直接燃烧 的锅炉降低 50%能耗,充 分体现了世博 会绿色节能的 理念。
△遮阳:
“世博轴”的张拉索膜结构 为参观者遮阳挡雨。索膜结构 遮阳率比较好,可以遮挡90% 的太阳光,所为世博轴平台下 的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遮阳 环境
△ 绿色地下空间 “阳光谷”的独特形态帮助阳光和空气 自然倾入地下,使得地下两层空间也充 满了自然的生气既利于空气质量的提高, 又节省了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
△ 自然调节室温 应用全生态绿色节能技术实现舒适宜人的世博轴室内环境。在这个巨大的公共通道下面, 铺设了700公里长的管道形成地源热泵,从而利用自然资源达到供暖制冷的作用。另外,由于 世博轴靠近黄浦江,江水可被引入作为调节室温的冷热源。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世博轴 EXPOEXPO--Axis 2010 ShanghaiAxis Shanghai
世博轴是一个由商业服务、餐饮、娱乐、会展服务等多功能组成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从园 区主入口起,它将通过空中平台和地下把四大场馆“有机串联”,还与横穿浦东世博园区的高架步道 连通,参观者进入浦东园区后可由此通达不同的场馆。
造型特色:
世博轴全长约1000米,宽约100米,分为地下两层、地 上两层,为半敞开式建筑,屋顶设计为巨型轻型索膜结 构,轻盈飘逸。
整个索膜覆盖的结 构中,最惹人注目 的是6个巨型圆锥状 “阳光谷”。它们 采用钢结构形式, 纵向分布在世博轴 的入口及中部。
一轴四馆
概况 :主题馆位于世博园区B 片区世博轴西侧 ,占地面积约
பைடு நூலகம்
1 .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1 .万平方米 ,其中地上8 5 1 29 万平方米 ,
地下4 9 .万平方米 。其造型围绕 “ 里弄”、 “ 老虎窗 “ 的构思 ,
运用 “ 折纸 ” 的手 法 ,形 成二 维 平面 到 三 维 空 间的 立体 建 构 , 是 一座绿 色 、节 能 、环保 的展 览场馆 。
世 博 轴
位置 :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地带
功能 :大型 商 业 、交 通 综合 体 ,是世 博 园 区最 大 的 单体 项 目 ,是世 博 园 区
业 、交 通综合 体 。
世 博 主 题 馆
位置 :B 区世 博轴 西侧 片
功能 :承担 演绎 、展 示主题 的重 任 后续 利用 :永久 保 留
了现代建筑视觉理念 ,在排列方式上由西向东高低
错落 ,表达 出 一种 既 有整 体 循序 而 又不 失变 化 的韵 律美 。三星 级绿 色建 筑 。
中 国 国 家 馆
位置 :世博 会 园区浦 东A片 区 ,世 博轴 东侧
功能 :上海世博会核心展示 面积 :总建筑面积约1 .1 0 万平方米 6
后 续利 用 :中 国 国家 馆 将 作 为 世 博 会 永久 性 的 专 题 博物 馆 保 留 ,中 国 地 区 馆 则 将 作 为 举办 各
一
轴 四馆
轴 四馆 ”包括2 1 年上海世博会 的世博轴 、中国 国家馆 、世博主题馆 、世博 中心和 0O
“
一
世博文化中心等五个标志性的永久建筑 。
空间景观 和人 流交 通的 主轴 线 。
后续 利用 :永久 保 留
世博轴
世博轴是世博园区道路建设中最大的单体项目,全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分地下地上各两层,为半敞开式建筑,是一个集商业服务、餐饮、娱乐、会展服务等多功能组成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建成后相当于一个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
世博轴是世博园区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园区内的其他交通道路都以它为中心,与之相通,连接浦东浦西园区的轨道交通13号线等也将建地下通道与世博轴相连。
世博轴的两侧分布着世博会最重要的四大场馆——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主题馆,未来参观者进入园区后,就可以沿着世博轴和与之相连的地下通道、空中平台前往各展馆参观。
世博轴不仅是人流交通的主轴线,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的主轴线,而世博会后,它也将成为未来上海都市空间景观。
一轴四馆作为世博会最大也是投资最多的单体工程,它在世博园区起的作用非常大,不仅是园内的交通枢纽,也是非常实在的商业场所。
可以说是参观者的必经之地,同时是园区低碳环保理念的一个最佳展示。
中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据中国之声《世博开园第一天》全天直播11时15分报道,说到交通,有一条中轴线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世博轴,一轴四馆作为世博会最大也是投资最多的单体工程,它在世博园区起的作用非常大,不仅是园内的交通枢纽,也是非常实在的商业场所。
可以说是参观者的必经之地,同时是园区低碳环保理念的一个最佳展示。
我们中央台的记者杨静就在现场,来听听她的感受。
记者:我现在就在世博园区中心的地带世博轴上面,刚才主持人也介绍了,从世博轴的平台上或者是从地下的通道,参观者都可以非常方便的来到中国馆、主题馆以及世博中心和文化中心,因此这个地方也成为市民观光休息的一个场所。
在这里我发现,很多市民是以中国馆和世博轴为背景合影留念,一些志愿者也成为游客义务的摄影师。
同时我在这里也发现,很多市民并不是急于到每个的场馆排队,而是在这个地方坐着休息,像刚才一位上海的徐阿姨告诉我,她说她是从前几天的六场试运营期间得出一个经验,就是一定要避开高峰进园,她刚才坐了四站公交车到达园区,而且走了大概几十米就进了园区,进园区的时候也没有排队,这个地方也是听众朋友可以借鉴的,一定要错开高峰进园区。
一轴四馆逛世博
市未来 馆分别位于D 片区和E 片区。
轴四馆
。
一
轴 四 馆 ”, 由
世 博 轴 、 国馆 、 中 主题 馆 、 博 中心 世
和 世 博 文 化 中心 组成 , 在 本届 世 将 博会落 幕后作 为永
久性建 筑保留。
4 0 I中国报道 2 1 :5 0 00
到地下,实现节能 。形如风 帆的张拉薄膜 ,既能遮 日, 海传统石库门建筑 的文化魅力。建筑 内城市人馆 ,讲述 家庭 的故事” ,城市生命馆运用高科技展示城市生命 的 又能避雨,是应对上海天气变化的贴心设计。世博 轴地 “
上地下各 两层,是 园区空间景观 和人 流交通 的主轴线 , 延续 、更生和涅巢 ,城市地 球馆呈现人类 、城市与地球 连 接中国国家馆 、世博 中心 、世博文化 中心和主题馆, 的共赢 共生关系。主题馆的另外两部分城市足迹馆和城 具备商业 服务、餐饮、娱乐、会展服务等多项功能。
■ 本刊记者Leabharlann 高鑫 世博轴 浦东园区的主动脉
位置 : 世博园区B 片区
主题馆 演绎 “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位置 : 世博园区B 片区,世博轴西侧
折 世 博轴全长 约14 米,宽约10 05 ]米,是世博 园区最大 的 展 馆造 型受 “ 纸”创 意启发,建构 巧妙。屋顶 模仿 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 的特点,展示上 单体 项 目。六个喇叭状 的阳光 谷将阳光和空气 “ 采集” 上海里弄 “
一
轴 四馆逛世博
2 1 年上海世博会, 00 我们该期待什么? 游走在各个造型奇特的场馆, 吃比利时巧克力, 看西 班牙斗牛, 坐瑞士缆车, 品法国红酒, 和以色列人跨时空聊天, 和新西兰毛利人・起跳舞。 ‘ 游世界 ’ , 不再疋梦想。今天, B 不妨先随我们熟悉_]场馆, 为你的世博之行来个热身o
世博轴
在这样独特而美丽的外形下,阳光谷” “ 中蕴藏着的是先进的科技理念 , 负着 肩
为 参观 者 营造“ 色地 下 空 间” 绿 的使命 “ 阳光谷 ” 不但 能从 4 0多米 的 空 中把 阳光
“ 采集” 到地 下 , 也将 把新 鲜 空气运送 到地 下 , 缓解地 下空 间的压抑 感 , 实现 了节 既 还
能环 保。
。
在 引入 阳光和 空气 的 同时 ,阳光谷 ” “ 还是 天 然的雨 水收集 器:雨 水将 顺着玻 璃
幕墙 , 入地 下二 层 的积水 沟 , 流 再汇 入 7 0 0 0立 方米 的蓄 水池 , 经过 处理后 实现水 的
再利 用 。 些水能 够满足 “ 这 阳光 谷” 两侧 下沉式 花 园的灌溉 , 可用作厕 所冲洗 。 估 并 据 计 .阳光谷 ”的收 集可 以使 世博轴 的 生活用水 量打 个 “ “ 对折 ” ,足足 省去 5万 立方
外线、 抗风化等特点, 还具有 自洁性和高反射性, 完全可以满足功能上的需要。
(
一 一 一 … … 一 一
)
据预测, 世博会期间将有 2 %的人流穿过世博轴, 3 参观者从持票等候、 安检 , 到 园区观光 留影、 娱乐休憩, 再逐一欣赏各个展馆等, 世博轴都很可能是必经之路。
习 训,
4 突破 性 空 间 设 计 .
5运 用 了列数 字 和打 比方的说 明 方法 。“ 9块 ” . 6 准确地说 明 白色膜 布 的
3索膜结构的建筑材料具有哪些特点? .
4 文章第 三部 分取 一个合 适 的标题 。 鳓 5说 说文 中画波 浪线 的句 _运用 了哪 些说明 方法 ?有 什么作 用 ? f .
世博轴
世 博轴 是 世 博 园 区最 大 的单 体 项 目 , 南 娱 乐 、 展 等服 务 于 一 体 的 大 型 商 业 、 通 每 个 “ 光 咎 内部 都 将 各 以 会 交 阳 北 长 1 4 m , 西宽 地 下 9 ~ 1 m . 综 合 体 。 0 5 东 95m 1 05
系 , 以 此 构 成 了和 谐 美 好 的 城 市 生 活 空 侧 是 园三 路 、 并 主题 馆 、 博 中 心 , 同 组 成 空 间 的 采 光 需 求 并 自 然 通 风 , 升 地 下 空 世 共 提
间
一
轴四馆园区核心。是一个集商业、 饮、 间的舒适感 , 约大量能源。世博会期间, 餐 节 种 自然 元素 ( 焰 、 木、 地、 、 属和 大气 ) 主 火 树 大 水 金 为
一
个 张 开 的 手 掌 。 这 些 节 点 的 拼 接 , 怕 哪
出现一点小 误差, 会最终导致 “ 叭花 ” 就 喇 上 部 无 法 封 口 , 此 对 建 筑 精 度 要 求 相 当 因 苛 刻 , 度 相 当高 。 难 幕 承 着 ” 色世 博 ” “ 技 世 博 ” 设 绿 与 科 的 计 施 工 要 求 世 博 轴 的 空 调 系 统 与 目 前 广 泛 使 用 的 中央 空 调 不 同 , 是 利 用 黄 浦 江 的 它 江 水 能 源 , 用 江 水 源 提 供 了 全 部 空 调 能 采
世博 轴是中国 2 1 0 0年 上 海 世 博 会 主 地 上 8 , 建筑 面 积 2 2 0 0m 总 造 0m 总 5 0 ,
世 博轴既是重要 的城市功能 设施, 也
入 口和 主 轴 线 , 下 地 上 共 两层 , 半 敞 开 价 近 3 地 为 0亿 元 人 民币 , 鸟 巢 及 水 立 方 的 总 是 充 满 艺术 美感 的建 筑 杰作 。其 建 筑 形 式 是 式建筑。 它围绕“ 、 市 、 ^ 城 自然 、 流 ” 交 的 和 。 它 南 起 耀 华 路 , 雪 野 路 、 展 路 、 新 颖 独 特 , 世 界 上 首 次 采 用 了 超 大 规 模 跨 国 博 在 命 题 , 过 自 身 的 功 能 组 织 和 独 特 的 建 筑 成 路 及 世 博 大 道 , 至滨 江 庆 典 广 场 , 侧 通 北 东
世博轴
蜘 l 1 ■ Ⅲ目
计过程 中. 仔 推 敲7轴与其他景观视线 关系。将
世博期 间 要功能是参观者由地上 、 T空间进^ 世博轴飘逸轻盈的形态与 “ 主 地 东方之冠 相得益彰 作 为世 园 的主^口 , 博 世博轴 主 口广场承 ^ 担着重要的交通功能。地面人 口广场将近1 的大 h 规整 的 形乔术阵 方 列 筑本身 自由 张扬的形态形成对 比。广场上
坡室外空间的张 力的咬
化尺度的休憩空 , j 质和雕塑起到引导人流 在植物配 置方面,t
两侧,愿设计种植 大型
矩形的乔木 ,南 面宽. 北
面 窄 .且 树 距 较 大 , 不 I
气。绿坡、小广场 、建{ 与多±草地草花为主。 世博 轴长1 r ,宽£ k n
作品 l 上海世博园
地方 。。整个地T二层人 口大厅开敞、通 透,作为轨道交 通站 与 世博 轴的连接 口, ^由 ‘ 给 收”到 放 的空间感 受 ,阳 的洒^、瀑布的 水声与清水混凝 土柱廊的秩序感 光 使人放松。 位于世博轴男 端—— 北广场是联系 浦江世博轴庆典
广场和 浦西景观轴线的重 要节点.把人们 由跌水台地慢慢 引 向黄浦江岸的开敞空间 ,即由 “ 收 到 ” 放。的又一景 观体 会。北广场标高介于 路面与i t o 平台 之间,设计采 月 a
轴, 贯穿南北 ,功能上联系主出人 口、 铁站和目 地
大主场馆厦 冀他 馆 ,满足大量人流安全 、舒适地 景观视线。世博轴作 为联系口大场馆 的 要轴线, 重 从地上地 T出 园 ,以厦等侯、 安 、票检、休 其横向空间更 为 人 检 通透 开敞.身处世博轴 ,位 两侧 憩餐饮和分流进^ 各场馆的需要。2 l 年世博会浦 的 口大场馆以 殛园 其他重要 建筑和 景观 OO 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1 满堂脚手架 布置示意
图14 剪刀撑 布置示意
前期进行了系列节点试验,进行技术攻关,共试验了3种模 型制作工艺。 模型1:熔模铸造工艺(蜡料)——选用低温蜡料制成模型。 优点:低温蜡价格便宜,工艺成熟。 缺点:低温蜡由于熔点低,不能采用数控自动切割;蜡模 手工切割组拼成整体模型精度差;效率低。 试验期间,曾尝试用高温切削蜡代替低温蜡,但其价格要 贵几十倍,经济性差,因此予以否定。 模型2:熔模铸造工艺(低密度泡沫)——密度约23g/cm3。 优点:可实现机器人数控切割和数控定位组合成模,模型 制作加工精度及效率高;价格便宜。 缺点:低密度泡沫表面粒子较粗,外观不甚理想。
图9 焊接节点
节点测评
阳光谷钢结构节点几何特性比较复杂,利用传统的检测方 法无法准确地评价节点的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所以必 须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 采用的方法为:利用三维坐标检测仪检测构件的所有关键 控制点坐标,形成真实产品的三维虚拟模型,再经过严密 的数据处理后与相应的设计模型进行比较,评估二者偏差 来描述产品的加工精度。需要重点评估节点牛腿与杆件连 接的端面精度。本工程利用三维坐标检测仪采集实物的关 键检测数据。 由于检测坐标值与设计坐标值的参照坐标系不相同,因此 在比较前必须将两套坐标值转化到同一个坐标系下,然后 分别分析每个控制数据与设计值的偏差。经过处理后得到 的成品精度可以直接反映节点端面的加工精度,评价节点 安装完后是否会造成视觉效果上的不协调。
图7
阳光谷典型节点效果图
节点制作精度要求高 阳光谷结构作为世博轴的标志性建筑结构,不同于常规 钢结构范畴,属于精细钢结构。三角形网格组成的单层网 架,每个网格都相互制约。每个节点至少有4个牛腿,每个 牛腿都与其它构件连接,任意一个牛腿出现过大的偏差都 会影响构件的安装。因此,为确保现场安装控制及建成后 的外观效果,对构件工厂加工提出了相对较高的制作精度。 而常规的钢结构加工将难以达到其精度要求,必须开发应 用新的制作工艺。 复杂铸钢节点制作工艺难 阳光谷节点除了焊接形式外,为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其 中共有573个节点采用实心铸钢形式。节点各不相同且精度 要求高,传统铸造工艺无论从经济性还是质量将难以保证。 节点制作工期紧 节点制作工艺,构件加工质量不仅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 求,同时要确保该工艺满足现场紧张的施工安排。阳光谷 节点各不相同,决定了其产品的单一性,这将制约加工进 度,须采取合理的加工工艺来保证成品的合格率。
图焊 接 钢节 板点 全
3
螺栓对接翼缘焊接节点和仅螺栓对接节点 ①节点区 翼缘厚30mm,腹板厚10mm;②杆件区翼缘 厚25mm,腹板厚5mm。节点和杆件加工详图如 图4、5所示。事先将杆件端和节点端刨平,再对高强 螺栓施加预紧力,将节点和杆件对接连接(见图6)。
图加 工 节详 点图 区
4
加工详图 图5 构建 区
图8 熔模精铸工艺
2)焊接节点 焊接节点按照加工工艺主要分为组件拼接焊接节点和整板 弯扭组合焊接节点。 组件拼接焊接节点主要是将节点分散为中心柱体与四周牛 腿,分别加工,最后组拼并焊接形成整体。首先将节点的 每个牛腿按照截面特性做成矩形空心块体,然后利用机器 人进行精确切割,形成基础组拼件,如图9所示。在完成了 节点所有基础组拼件的加工后,即需要组拼并焊接,形成 完整节点。 整板弯扭焊接将节点的上下翼缘板分别作为一个整体,利 用专用机械进行弯扭,以保证端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位 置,之后再将节点的腹板和构造板件组合进行整体焊接。 在完成节点焊接以后,需要对节点进行消除焊接应力的技 术处理,再对牛腿与杆件连接的断面采用自行研制的数控 专用机床进行铣削处理。阳光谷作为精细钢结构,加工精 度要求很高,以0.1mm计,故非数控设备难以达到精度要求。
安装施工
施工特点与难点 虽然阳光谷的形状简单明了,但所有杆件均为截面较小 的厚板焊接方钢管。而且建筑设计与玻璃幕墙安装都要求 在方管的汇交节点区域保持平顺过渡,从而保证阳光谷在 整体和局部均是高精度的光滑曲面,由此形成复杂的节点 构造形式,给钢结构的深化设计与制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由于该结构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国内外现有的钢结构深化 设计CAD软件均不能满足该工程要求。6个阳光谷共有一万 多个节点,完全人工绘制加工详图,工作量大,效率低, 不能保证详图工作按计划工期完成。由于节点相似不相同, 人工绘图极易产生难以发现的错误。此外,该工程由多家 钢构公司同时承建,各公司的加工工艺和技术习惯不同, 需要分别处理。 为此,研制开发了专用的世博轴阳光谷钢结构深化设计与 加工制作的CAD/CAM集成软件系统,完成从结构三维实体 建模到自动输出加工详图及数控信息的完整功能,成为阳 光谷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
片状单元就位后立刻采用标准连杆和夹具进行固定(见图 10b)。吊装过程中阳光谷钢结构与脚手架支撑系统共同受 力。阳光谷钢结构安装完成后须将支撑系统卸载,将共同 受力的状态转化为阳光谷钢结构系统单独受力状态,以实 现设计意图。 阳光谷钢结构与立面夹角小于45°的范围内,每形成一个 闭合圈,焊接完成后,标准连杆即可间隔拆除。其它区域( 顶部环向)的标准连杆待整个阳光谷安装、焊接完成后再整 体卸载。卸载顺序从高到低逐环卸载。阳光谷钢结构卸载 以结构计算分析为依据、以结构安全为宗旨、以变形协调 为核心、以实时监控为手段。
图点 对 杆接 件详 与图 节 6
节点部分—难点、特点
节点呈三维空间形态.且数量众 多 整个阳光谷造型为异形曲面,它 是通过每个杆件交汇处节点的扭 转而形成空间结构。6个阳光谷共 有一万多个节点,且由于是异形 曲面,几乎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 节点(图7)。 由图7所示,每个节点分为牛腿区 及中心区,各牛腿相对其它牛腿 均不在同一平面,通过中心区过 渡:由于选用了箱型截面杆件, 各牛腿相对中心区存在着扭转角、 俯仰角和分度角关系,空间关系 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国内钢结 构工程中还尚未遇到,这给加工 制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图1 上海世博会世博轴索膜结构 Figure1. Cable—membrane structure of Expo Axis in China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阳光谷简介
世博轴共有6个阳光谷,结构体系均为三角形网格组成 的单层网壳,结构下部为竖直方向,到上部边缘逐步 转化为环向(见图2)。 阳光谷为漏斗形单层网壳钢结构,上表面覆盖玻璃幕 墙,整体通透。阳光谷平面为圆形或椭圆形,6个阳光 谷的杆件拓朴连接完全相同,但6个阳光谷体型不一, 其中4号阳光谷为旋转对称,其余均为轴对称。 每个阳光谷的高度为41.5m,最大底部直径约20m,最 大顶部直径约90m,6个阳光谷总面积31500 ㎡。
模型3:熔模铸造工艺(高密度泡沫)——密度约35g/cm30 选用高密度泡沫,其表面粒子明显细密,铸造成型外观好, 能满足工程要求,价格比低密度泡沫略贵。密度高于35g/ cm3泡沫,造成切割困难,不宜采用。 通过试验结果比对,最终制定了以下总体工艺路线:采用 计算机辅助建模、数据处理、结构参数自动采集;以高密 度泡沫为铸模材料,压注成标准模块:以配备专用软件的 TriVariant—B系列机器人对标准铸模进行数控切割和数控 定位组合成模:采用熔模精铸工艺(消失模技术)间不规则变化,没有规律可循,对现场拼装、 安装及测量校正带来极大难度。 大悬挑结构在安装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控制问题。 大量的高空焊接及引起的焊接变形控制。 单层网壳结构要求连接节点为刚性抗弯连接,节点连接方 向多、角度不一,须选择简单及可靠的连接形式。
节点构造类型
阳光谷节点有4种构造类型,分别为钢板全焊接节点、 铸钢焊接节点、螺栓对接翼缘焊接节点和仅螺栓对接节 点。 钢板全焊接节点 节点区翼缘厚25mm,腹板厚10mm;杆件区翼缘厚25mm, 腹板厚5mm,如图3所示。
返回
熔模铸造工艺简述如下:在完成的泡沫模型上涂覆若干层 特制的耐火涂料,经过干燥和硬化形成一个整体型壳后, 再用热水从型壳中熔掉模型,然后把型壳置于砂箱中,在 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最后将铸型放入焙烧炉中经过高温 焙烧,铸型或型壳经焙烧后,于其中浇注熔融金属而得到 铸件。
返回
1.1 简介
1、1、1工程规模 世博轴的大型索膜屋面由69个巨型膜单元构成, 膜材厚度1.2mm膜面总面积达68 000m2,使用年限 30年。 1、1、2膜结构的选择依据 索膜结构主要还是从功能上看,上海5月份到10 月份是一个天气非常炎热的季节,主要是太阳辐射非 常厉害,索膜结构遮阳率就比较好,可以遮挡90%的 太阳光,当然有一部分光线是可以投射过来,所以为 世博轴平台下的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遮阳环境,如 果我们用其他建筑材料,像玻璃的穿透率也很强,使 里面暖房一样,世博轴里的人流会更热,所以膜结构 对这个项目来说是最合适的一种材料。
图10 片装单元与满堂脚手架支撑 连接点示意图
满堂脚手架支撑
阳光谷钢结构安装采用满堂脚手架作为支撑,纵横距为 1.5m,步距为1.8m(见图11),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 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在满堂脚手架两个方向应每隔2跨从下 至上设置剪刀撑,剪刀撑间距为10m。满堂脚手架剪刀撑布 置如图12所示。 经计算,经过满堂脚手架扩散后,传递至混凝土楼层板上 的荷载包括阳光谷构件自重(<2kN/ ㎡)、满堂支撑自重 (<1.5kN/㎡)及施工荷载(考虑1kN/㎡)总计小于4.5kN /㎡;10m混凝土平台的设计活荷载为4.5kN/㎡ ,再加 上楼面找平层恒荷载(按2.5kN/㎡计)等,可供利用的楼 面荷载达到7kN/㎡以上。因此,可以不对10m平台进行加 固,即可满足阳光谷施工需要。
节点制作
阳光谷钢结构节点按照制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铸钢节点 与焊接节点。 1)铸钢节点 铸钢节点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能够快速制作复杂节点铸造 模型,本工程采用“组合成模工艺”创新技术,即将各不 相同的铸钢节点按一定的截面规格分解成标准模块,然后 将标准模块按最终形状组合成模。标准模块采用高密度泡 沫塑料压注制成,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数控切割和数控定 位组合成模,提高了模型的制作加工精度及效率。然后, 采用熔模精铸工艺(改进的消失模铸造技术),提高铸件尺 寸精度以及表面和内在质量(见图8)。 阳光谷共有实心铸钢节点573个,采用组合成模技术后,按 不同杆件截面划分为11种标准模块,显著降低造价,提高 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