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原文和译文
杜甫《蜀相》全诗意思翻译及赏析
杜甫《蜀相》全诗意思翻译及赏析《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文解释: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
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
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词语解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蜀相古诗意思
蜀相古诗意思
《蜀相》是唐朝杜甫的诗作。
全文如下: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蜀相》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doc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蜀相》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注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
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
《蜀相》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蜀相》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蜀相》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蜀相》正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注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蜀相》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蜀相》拼音chéng xiàng cí táng hé chù xún ,jǐn guān chéng wài bǎi sēn sēn 。
yìng jiē bì cǎo zì chūn sè ,gé yè huáng lí kōng hǎo yīn 。
杜甫的蜀相原文译文古诗赏析
杜甫的蜀相原文|译文|古诗赏析蜀相就是诸葛亮,杜甫在这首诗中歌咏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高度赞扬诸葛亮的死而后已的精神。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就深刻地体现出作者对其的惋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蜀相原文译文及赏析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蜀相》原文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及注释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注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古诗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融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蜀相》课文原文和译文
《蜀相》课文原文和译文
《蜀相》课文原文和译文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蜀相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
蜀相原文、翻译及赏析蜀相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注释:丞相祠(cí)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bǎi)森森。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
空:白白的。
三顾频(pín)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
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
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蜀相》译文赏及析(人教版高三)
《蜀相》译文赏及析 (人教版高三)一、《蜀相》原文及译文[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蜀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
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
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二、《蜀相》赏析古代诗文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
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
《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
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首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
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
”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
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
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读者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
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
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
古诗《蜀相》(作者杜甫)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蜀相杜甫[唐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标签唐诗三百首、写人、忧国忧民、赞颂、咏史怀古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注释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空:白白的。
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
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
“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
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
“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
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
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
杜甫《蜀相》原文、注释、赏析
杜甫《蜀相》原文、注释、赏析《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杜甫《蜀相》原文、注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杜甫《蜀相》原文、注释、赏析 1原文:[唐]杜甫丞相祠堂2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4。
三顾频烦天下计5,两朝开济老臣心6。
出师未捷7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1、蜀相,指诸葛亮。
公元221年,刘备在蜀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2、丞相祠堂,即武侯祠。
诸葛亮于建兴元年(223)被后主刘禅封为武乡侯,故其庙又称武侯祠,在今成都南郊。
3、锦官城,在成都西南部,汉代主管织锦业的官员居此,故称。
后作为成都的'别称。
森森,高大茂密貌。
传说武侯祠前有一柏为诸葛亮手植。
4、映,遮掩。
自春色,自为春色。
空好音,空作好音。
碧草自绿,黄鹂自鸣,春色与己无关,好音与己无闻,“自”、“空”互文,是用反衬手法加倍写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倾慕之情与凄恻之感。
5、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频烦,意为多次烦劳,反复谘询。
天下计,安天下之大计。
指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东连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刘璋,三分天下的谋国方略。
此句即诸葛亮《出师表》所云:“先帝(指刘备)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6、开济,经邦济世。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成就帝业。
老臣心,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
7、出师未捷,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的理想未得实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出师伐魏,据武功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南),与司马懿对峙于渭南,相持百余日。
其年八月,亮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
赏析:此诗为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到成都后初游诸葛亮庙时作。
唐诗赏析-杜甫《蜀相》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蜀相》原文|译文|赏析'《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注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
《蜀相》原文、译文及注释
《蜀相》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
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
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原文: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选自《杜诗详注》卷九(中华书局2015年版)。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当时诗人初至成都,曾游武侯祠。
蜀相,指诸葛亮,蜀汉丞相,封武乡侯。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遮着台阶的青草自绿,树上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声音。
映,遮蔽。
〔三顾频烦天下计〕指刘备为统一天下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频烦,即频繁。
一说多次烦劳咨询。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开,开创。
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指诸葛亮出师伐魏,未能取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蜀相》原文及翻译赏析
《蜀相》原文及翻译赏析《蜀相》原文及翻译赏析《蜀相》原文及翻译赏析1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古诗简介《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
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
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翻译/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注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杜甫诗词《蜀相》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诗词《蜀相》原文译文赏析《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注释】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频烦,犹“频繁”,多次。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
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
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
《蜀相》翻译和赏析
《蜀相》翻译和赏析《蜀相》这首诗是出自杜甫笔下的,此诗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下面是关于《蜀相》翻译和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蜀相》翻译和赏析(一)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赏析:《蜀相》是伟大的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
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
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
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
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蜀相》翻译和赏析(二)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蜀相》原文翻译及赏析
《蜀相》原文翻译及赏析《蜀相》原文翻译及赏析《蜀相》原文:蜀相杜甫〔唐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四川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名。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自:空。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顾,拜访,探望。
频烦:频繁叨扰。
频,频繁;烦,烦扰。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三分天下,建立了蜀国,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救济。
“《蜀相》拼音解读:chéng xiàng cí táng hé chù xún,jǐn guān chéng wài bǎi sēn sēn 。
yìng jiē bì cǎo zì chūn sè,gé yè huáng lí kōng hǎo yīn 。
sān gù pín fán tiān xià jì,liǎng cháo kāi jì lǎo chén xīn 。
chū shī wèi jié shēn xiān sǐ,cháng shǐ yīng xióng lèi mǎn jīn 。
相关翻译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鹏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对此涕泪满裳!相关赏析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曾寓居秦州、同谷省成县)达四年。
唐肃宗乾元: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蜀相》原文翻译及赏析
《蜀相》原文翻译及赏析《蜀相》原文翻译及赏析《蜀相》原文:蜀相杜甫〔唐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四川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名。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自:空。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顾,拜访,探望。
频烦:频繁叨扰。
频,频繁;烦,烦扰。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三分天下,建立了蜀国,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救济。
“《蜀相》拼音解读:chéng xiàng cí táng hé chù xún,jǐn guān chéng wài bǎi sēn sēn 。
yìng jiē bì cǎo zì chūn sè,gé yè huáng lí kōng hǎo yīn 。
sān gù pín fán tiān xià jì,liǎng cháo kāi jì lǎo chén xīn 。
chū shī wèi jié shēn xiān sǐ,cháng shǐ yīng xióng lèi mǎn jīn 。
相关翻译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鹏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对此涕泪满裳!相关赏析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曾寓居秦州、同谷省成县)达四年。
唐肃宗乾元: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杜甫诗词之蜀相
● 背景
蜀相
● 《蜀相》一诗,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唐 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 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蜀相
● 作者简介 ●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 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 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 杜甫少年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 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 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 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 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 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 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大历五年(770 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 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 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 工部集》。
唐杜甫《蜀相》翻译及赏析
唐杜甫《蜀相》翻译及赏析原文: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翻译: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融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
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
“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
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
“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
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
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
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
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
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几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
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
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
“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
杜甫《蜀相》原文·翻译·赏析
杜甫《蜀相》原文·翻译·赏析【原作】属相——[唐]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释】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
森森:茂盛的样子。
自:空,白白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曾三次前往拜访,请教得天下的大计。
三顾,即刘备三顾茅庐。
频繁,多次相烦。
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为了辅助蜀国刘备、刘禅两代君主开创基业、匡救危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出了耿耿忠心。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济,开创,匡济。
这里指诸葛亮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数次出兵伐魏,希望统一天下,未获成功,最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古诗今译】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
映着石阶的绿草白白地呈现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鸣叫声。
三顾茅庐多次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竭尽老臣的忠心。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赏析】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
他的诗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艺术造诣为历代所推崇,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今存其诗1400余首。
《属相》是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篇,为杜甫游成都诸葛武侯祠时所作。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国的丞相。
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之局面。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