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的故事
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
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的内容,具体内容: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
本文是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
本文是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
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
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请再给我三年的时间,我定会让你听到有关我的好话。
"果不其然,三年的时间到了,每个人都夸赞晏子。
景公准备给予赏赐,但都被晏子拒绝了。
景公就问他原因,晏子就对他说:"以前我铁面无私,认真执法,别人都说我的坏话,现在我改变了做法,对待事物听之任之,无为而治。
所以都来夸赞我。
原本的奖赏现在因该是惩罚,于是通过这件事后景公开始信任晏子了。
其二、晏子带着齐景公进行微服私访。
当走进一家店,发现没有多少人愿意买鞋,而买假脚的却是不少。
于是就问原因,老板解释说,现在的君主滥施刑法,动不动就要处人刑法,脚就被砍了去。
不买假脚的话,如何进行生产,养活自己呢。
晏子还带着景公进到了百姓的居住区。
发现房子很是破烂,孩子们面黄肌瘦的在路边乞讨,景公看来很是有所触动。
其三、景公喜欢出游喝酒,晏子则想方设法让他少喝。
可是事与愿违,景公又喜欢上了建造楼阁。
晏子知道拦不住,就主动把工程揽到自己身上,然后增加预算,拖延工期,一拨又一拨的雇佣劳动工人,三年之后,工程完成了,受灾百姓也顺利度过了灾难。
晏子使楚故事晏子,众所周知的一位历史人物,身为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为人机智,善于辞令,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爱国忧民的性情在各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称赞和声誉。
晏子使楚这则典故中,讲述了晏子是如何的巧言善变,赢得了楚王的尊重。
晏子寓言故事
晏子寓言故事话说春秋那会儿,有个叫晏婴的家伙,大伙儿都管他叫晏子,那可是齐国的一号人物,聪明绝顶,口才了得,还是个出了名的大好人。
今儿咱们就聊聊晏子的几个寓言小故事,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还能悟出不少人生道理。
话说有一天,晏子溜达着去上朝,路上碰着一哥们儿,愁眉苦脸的。
晏子一瞧,嘿,这不是邻国的大臣老张嘛!老张一看晏子,跟见了救星似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晏兄啊,我们国王非要我给他找匹千里马,找不着就要砍我脑袋,你说这叫啥事儿啊!”晏子一听,乐了:“老张啊,这事儿简单,你回去跟国王说,千里马有是有,不过它得吃‘千里草’,喝‘百尺泉’,还得有个‘千里棚’住着,您瞅瞅,这条件能满足不?”老张一听,愣住了,心想这哪儿找去啊?回去跟国王一说,国王也傻眼了,心想这马养起来比龙还难伺候,算了算了,这事儿就这么着吧。
你说,晏子这招儿是不是高?用智慧就帮老张解了围,还没伤和气。
还有一回,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给他个下马威,就故意让他从狗洞钻进去。
晏子一看,乐了:“哎呀,我说楚王啊,您这是招待狗国使臣的规矩吧?我这人呢,也就配走这狗洞。
可要是楚国是狗国,那我钻也就钻了。
可楚国要是人国,您这大门得给我开着,我得大大方方地走进去。
”楚王一听,脸红了,赶紧命人开了大门,恭恭敬敬地把晏子迎了进去。
晏子这嘴皮子,真是比刀子还锋利,不动声色就把楚王给“削”了一顿。
再讲讲晏子怎么智斗小偷的故事。
有一天,晏子家里进了贼,晏子听见了动静,也不急不躁,慢慢悠悠地坐起来,对着黑影儿说:“老兄啊,你大晚上的不睡觉,来我这儿串门儿,是想找点啥?我这儿也没啥值钱的,就剩几本破书了。
你要是爱看书,拿走便是,不过得答应我一件事,以后别再干这偷偷摸摸的事儿了。
”那小偷一听,愣住了,心想这主人咋这么淡定?还劝我改邪归正?小偷心里头一热,真就没再偷,悄悄地走了。
这事儿传出去,大伙儿都说晏子不光聪明,还有颗菩萨心肠。
晏子还有一件趣事,说的是他怎么教齐国国君节俭。
晏子不辱使命的故事
晏子不辱使命的故事晏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大臣,被赋予了一项重要使命,那就是与楚国的使者进行谈判。
这次谈判对齐国来说非常关键,因为齐国与楚国一向有着紧张的关系,双方经常发生边境冲突。
这次谈判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战争爆发,解决双方之间的争端。
晏子准备好了去楚国的礼物,并带上了大臣们的祝福。
他知道这次谈判的结果对齐国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他决心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他出发前,向国王请教了一些问题,以确保自己在谈判中能够顺利完成使命。
晏子到达楚国后,受到了楚王的热情接待。
楚王派来的使者非常友善地接待了他,并带他参观了楚国的一些重要景点。
晏子非常欣赏楚国的文化和风景,他感到这个国家的人民和自己的国家有很多共同之处。
在正式谈判开始之前,晏子先向楚王表达了齐国的友好愿望,并希望能够通过谈判达成双方的共识。
楚王对此表示了欢迎,并表示愿意与齐国共同努力,解决双方之间的争端。
晏子感到非常高兴,他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也为他接下来的任务增添了信心。
在谈判的过程中,晏子运用了他多年的谈判经验和智慧。
他通过倾听楚国使者的观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他还解释了齐国的立场和要求,希望双方能够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楚国使者对晏子的聪明才智和谈判技巧非常佩服,他们感到与晏子进行谈判是一次很愉快的经历。
经过多次的谈判,晏子和楚国使者最终达成了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这个协议解决了双方之间的争端,避免了战争的爆发。
双方都表示了对这个协议的满意,并表示愿意共同努力,建立长期的友好关系。
谈判结束后,晏子带着非常满意的心情返回了齐国。
他把谈判的结果向国王和大臣们报告,并得到了国王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他告诉大家,在谈判的过程中,他始终谨记国家利益,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大臣们也纷纷表示敬佩和感激之情,认为晏子是齐国的真正英雄。
晏子的故事传遍了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成为一段佳话。
他的智慧和勇气受到了各方的赞扬和尊重,他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晏子的故事
晏子的故事引言晏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智者和政治家。
他是齐国人,以其聪慧才智和懂得稳定政治的能力而闻名于世。
晏子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胆识,他的故事被广为传诵,成为后来政治家和智者的榜样之一。
一、晏子早年生活晏子出生在富裕家庭,他家境优越,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从小,晏子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他深思熟虑,善于劝谏,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因此很受人们的敬重和信任。
二、晏子辅佐齐国君主晏子年轻时就被任命为齐国的重要官位,并成为了国君的重要顾问。
他以其独特的眼光和优秀的决策能力,在齐国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晏子了解齐国的国情和外交形势,提出了一系列稳定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他主张内外联动,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并持续推行鼓励农业和商业发展的政策。
晏子的建言得到了国君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晏子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作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晏子不仅在齐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也与其他国家保持着良好的交往。
晏子认识到齐国在与其他强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提出与强国通婚的策略。
他亲自前往各国,洽谈联姻事宜,并且在这些交往中推动了各国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齐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定。
四、晏子和强敌的较量晏子在辅佐齐国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与敌对国家的较量。
他不仅善于外交手段,还运用智慧和勇气取得了许多关键性的胜利。
晏子与赵国的交战中,运用了战略上的变通和出人意料的手法,成功地击败了赵国的军队。
他还与魏国进行了一场关于土地分配的谈判,通过巧妙的策略,取得了对魏国有利的结果。
五、晏子晚年晏子辅佐齐国多年,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然而,晏子对于权力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
在一定程度上,他超越了个人的私利,更加注重国家的永续发展。
晏子在晚年主张退隐,不再参与政治争斗。
他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继任者。
晏子的个人选择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赏,他留下了做政治家的光辉榜样。
晏子的三个故事
晏子的三个故事
1.晏子卖身求学:晏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他年轻时非常贫困,为了求学,他不得不卖身为奴。
他的主人非常喜欢他,经常请他跟自己一起吃饭、喝酒,晏子也很聪明,经常能说出一些深刻的道理,渐渐地,主人对他越来越尊敬。
后来,晏子通过一些机会和自己的努力,成功逃脱奴隶身份,成为了一名自由人,并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2. 晏子和齐宣王的故事:晏子曾经为齐宣王效力,但是由于晏
子不时直言不讳地指出齐宣王的错误,齐宣王对晏子产生了不满,并想要除掉他。
晏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要离开齐国。
但是他不想在离开前让自己的朋友们受到牵连,于是他找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他在自己的家门口挂上了一个枕头,然后假装自己在睡觉,这样就能骗过齐宣王的耳目,让他的朋友们安全离开。
3. 晏子和齐庄公的故事:晏子曾经劝齐庄公,让他不要依靠强
兵来维持国家的安定,而是要通过改革来加强国家的实力。
齐庄公听从了晏子的建议,但是他不相信晏子的话,于是他在各个地方派遣人去打听晏子是不是有其他的意图。
晏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很生气,他决定要离开齐国。
但是他在离开前向齐庄公留下了一封信,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齐庄公看到晏子的信后,深为感动,决定实行晏子的建议,并将晏子请回齐国做官。
- 1 -。
晏子一心侍三君的故事
晏子一心侍三君的故事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
他一生侍奉过三位国君,分别是齐景公、齐庄公和齐景公二次上台。
在这期间,晏子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忠诚,为我国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晏子一心侍三君,首先体现在他对齐景公的忠诚。
当时,齐景公昏庸无道,国内政治混乱。
晏子身为一名忠臣,不离不弃地辅佐齐景公,为国家稳定倾尽心力。
他善于劝谏,使齐景公逐渐改掉恶习,开始关注国家大事。
在晏子的努力下,齐国政治逐渐走向正轨,国家繁荣昌盛。
其次,晏子在齐庄公时期继续发挥他的政治智慧。
他秉持中立公正的态度,既不偏袒旧主,也不对新主献媚。
晏子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以国家利益为重,使得齐庄公对他十分敬重。
在他的辅佐下,齐国政治稳定,国家持续发展。
当齐景公二次上台时,晏子已经年迈,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再次出山,为国家继续发挥余热。
他一心侍奉三位国君,不为个人私利,只为国家的繁荣稳定。
这种忠诚和担当,令人敬佩。
晏子的一生,不仅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还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主张“和为贵”,提倡宽容、谦让的道德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还是《晏子春秋》的作者,该书以他的名字命名,记录了他在齐国的政治事迹和智慧。
这部书成为我国古代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人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晏子一心侍三君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他的忠诚。
他忠诚于国家,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他忠诚于君主,无论国君是明君还是昏君,他都尽心尽力地去辅佐;他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坚守道义,中立公正。
这种忠诚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楷模。
总的来说,晏子一心侍三君的故事,展示了他崇高的品质和忠诚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
关于晏子的故事
2.
• 齐国人喜欢用车轮互相撞击来取乐, 齐国人喜欢用车轮互相撞击来取乐, 即使明令禁止也禁止不了。 即使明令禁止也禁止不了。晏子忧虑 这件事,就制作了一辆新车, 这件事,就制作了一辆新车,选择好 良马, 良马,就驾着这辆车出去与别人的车 相撞击,然后说: 撞击别人车轮人的 相撞击,然后说:"撞击别人车轮人的 人不吉祥, 人不吉祥,我恐怕会祭祀不能顺遂心 居处不恭敬吧? 于是下车并弃车 愿,居处不恭敬吧?"于是车轮取乐了。 击车轮取乐了。
• "晏子离开座席,向景公拜了再拜, 晏子离开座席, 晏子离开座席 向景公拜了再拜,
恭敬地说: 我哪里敢这样呢 我哪里敢这样呢? 恭敬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呢?之 所以这样做, 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国君了解没有 礼节的实际情形啊。 景公听了 景公听了, 礼节的实际情形啊。"景公听了, 恍然大悟, 看来是我的错啊! 恍然大悟,说:"看来是我的错啊! 看来是我的错啊 先生请入座,我按您说的办好了。 先生请入座,我按您说的办好了。 "此后,景公完善礼制,整顿法度, 此后, 此后 景公完善礼制,整顿法度, 来治理齐国,由此官员守礼, 来治理齐国,由此官员守礼,百姓 肃然。 肃然。
• 大臣们如果抛弃礼节,就有更换国 大臣们如果抛弃礼节, 君的危险,敢问您将如何处理呢? 君的危险,敢问您将如何处理呢? "景公听了,很不高兴的背过身子, 景公听了,很不高兴的背过身子, 景公听了 不让他继续说下去。过了一会, 不让他继续说下去。过了一会,景 公出去了。回来后,晏子坐着不动、 公出去了。回来后,晏子坐着不动、 也不起立;君臣碰杯,晏子先饮。 也不起立;君臣碰杯,晏子先饮。 景公怒容满面,瞪着晏子说:" 刚 景公怒容满面,瞪着晏子说: 才您不是还教训我人不可没有礼节 吗?你讲的礼节哪儿去了?" 你讲的礼节哪儿去了?
【名人故事】晏子的故事
【名人故事】晏子的故事晏子,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子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
他历经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 50 余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晏子以其睿智的头脑、果敢的行动和忠诚的品质,为齐国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有一次,齐景公派晏子去治理东阿。
晏子满怀热情地前往,认真履行职责,一心想要把东阿治理好。
然而,三年之后,晏子却被齐景公召回,并遭到了严厉的斥责。
景公认为晏子治理东阿不力,搞得东阿混乱不堪,百姓怨声载道。
晏子没有急于为自己辩解,而是请求景公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重新治理东阿。
景公同意了。
这一次,晏子改变了治理策略。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一心为百姓谋福祉,而是采取了迎合权贵、搜刮民脂民膏的做法。
三年之后,晏子再次被召回。
景公却对他大加赞赏,说他这次把东阿治理得很好。
晏子这时才向景公解释道:“第一次治理东阿,我一心为百姓,不迎合权贵,所以遭到了权贵的诽谤;第二次治理东阿,我迎合权贵,搜刮百姓,所以得到了您的赞扬。
但实际上,真正对国家和百姓有益的是第一次的治理方式。
”景公听后恍然大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晏子更加敬重。
晏子不仅在治理地方上有着独特的智慧,在外交场合中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有一次,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故意让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想以此羞辱晏子。
晏子到达楚国城门时,看到小门,并没有生气,而是说道:“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我今天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
”楚王听到晏子的话,只好让人打开了大门。
进入宫殿后,楚王故意问晏子:“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出使楚国?”晏子从容回答道:“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上万户人家,人们张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下雨一样,人多得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只是我们齐国派遣使者,有个规矩,那就是贤能的人出使到贤能的君主那里去,不贤能的人出使到不贤能的君主那里去。
晏子小故事晏子小故事晏子小故事晏子小故事
晏子小故事一、拔擢車夫晏子做了齊相,有一天坐車外出,他的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中偷看,看到他的丈夫替相國駕車,自以為了不起。
等到回家,他的妻子請求離去,丈夫問她原因。
她說:「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了齊相,名聲顯揚於諸侯之間,今天我看他外出,時常有謙遜的表情。
你身高八尺,卻替人駕車,而且你的神情志得意滿,因此我才要離你而去。
」此後車夫的態度非常謙卑。
晏子覺得很奇怪,便問他原因。
車夫把實情告訴了晏子。
晏子便推荐他做了大夫。
二、不更舊宅晏子雖然當了宰相,生活卻十分儉樸。
他的衣服補了又補,平時坐的是一輛老馬拉的破車,他的夫人也不穿綢緞,尤其是他的住房,還是從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低矮的舊房。
齊景公很過意不去,要替他造一幢高大寬敞的新府第。
晏子不同意,他說:「我對國家沒有什麼功勞,住在這裡已經不錯了,怎麼還能住更好的房子呢?」過了不久,晏子出使晉國,齊景公趁這個機會趕緊派人將晏子的鄰居遷走,拆除舊房,在原地蓋了個大宅第。
晏子出使回來,路上聽說了這個消息,便把車停在城外,派人請求景公把新房拆掉,請鄰居搬回來,他才肯回來。
經過再三請求,景公總算同意了,晏子才驅車進城。
官場,奢華的人居多,晏子的儉樸,便招來非議。
有一次,齊景公請晏子和桓子吃飯,宴席中,桓子對晏子說:「你是宰相,國君給你俸祿不少,可是乘破車,駕老馬,穿舊衣,好像國君虧待你一樣。
」晏子說:「不是這樣,自從我當了宰相,父親一輩的人沒有不坐車的,母親家的人都豐衣足食,妻子家的人沒有挨餓的,齊國還有三百多人靠我的幫助生活,你說,國君給我的是多,還是少呢?」桓子無話可說,於是齊景公就令桓子當場喝罰酒,並責備了桓子。
晏子當齊相多年,始終堅持儉樸的生活,景公曾送他新車、健馬、美味鮮貨,他都一一退回。
國君讚揚他,他卻更為謙虛勤懇。
他還常勸國君薄歛省刑,因此晏子相齊時,齊國一直比較安定。
三、善勸諫晏子不但是個傑出的外交官,也是個善於勸諫國君的大臣。
(一)有一次,正是嚴冬時節,一連下了三天大雪,天氣還不放晴,十分寒冷。
晏子八个小故事
晏子八个小故事2008-12-22 22:351、晏子谏杀烛邹齐景公喜欢射鸟,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跑掉了。
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他。
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
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
”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
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2、晏子二桃杀三士春秋列国时,齐景公朝有三个勇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接,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
这三个人个个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却恃功自傲。
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
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宗族,相国晏婴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三杰”,然而景公爱惜勇士,没有表态。
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
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
晏子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
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子说:“园中桃子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大悦,传令派人去摘。
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
”一会儿的功夫,晏婴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6个桃子。
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6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婴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6个。
”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
鲁昭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
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
”叔孙诺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子应该他吃。
”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道:“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
晏婴的三个经典故事
晏婴的三个经典故事好嘞,下面就是晏婴的三个超有趣的经典故事。
一、晏子使楚晏婴这人虽然个子不高,但是那脑子可机灵得很呢。
有一回他出使楚国,楚国那国君啊,就想捉弄他,因为晏婴在齐国是个很有名的贤能之人,楚国国君心里有点小嫉妒又想显摆下自己国家的威风。
晏婴刚到楚国都城的大门那儿,楚国的人就故意开了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门,让晏婴走。
晏婴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在羞辱他身材矮小呢。
他就不紧不慢地说:“出使狗国才从狗门进呢,我今天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吧。
”楚国的人一听,这晏婴可真不好惹,赶紧打开大门迎接他。
晏婴见到了楚王,楚王瞅了瞅他,又开始使坏了。
楚王就问:“齐国是不是没人了啊,怎么派你这么个小矮个儿来出使我们楚国呢?”晏婴听了,一点也不生气,还笑着回答说:“我们齐国啊,那可是人多得很。
人们张开袖子就能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下雨一样,走在路上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不过呢,我们齐国派遣使者是有讲究的,贤能的人就被派去出使贤能君主的国家,不贤能的人就被派去出使不贤能君主的国家。
我晏婴最不贤能了,所以就被派到楚国来了。
”楚王被怼得是哑口无言,心里想这晏婴可真厉害。
二、二桃杀三士晏婴在齐国的时候,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大力士,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
这三个人啊,力气大得惊人,而且都很勇猛。
但是他们有个毛病,就是为人很骄横,不懂得谦逊,在朝廷里也有点横着走的感觉。
晏婴就觉得这三个人留在身边是个祸患,得想个办法把他们除掉。
于是晏婴就想了个超级巧妙的办法。
他让齐景公赏赐给这三个人两个桃子,并且说:“你们三个人啊,按照功劳大小来分这两个桃子吧。
”公孙接一听,立马就站出来说:“我曾经空手打死过一只老虎,还多次在战场上立下战功,我肯定能吃一个桃子。
”说完就拿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也不甘示弱,大声说:“我曾经两次击退敌军,我的功劳也不小,我也该吃一个桃子。
”说完也拿了一个桃子。
这时候古冶子就急眼了,他说:“我曾经跟着国君过河,一只大鳖咬住了国君的马,把马拖到了河里。
晏子的故事介绍
20XX年晏子的故事介绍晏子聪颖机智,能言善辩,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司马迁甚至将晏子比为管仲。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晏子的故事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晏子的故事介绍折冲樽俎春秋中期,诸侯纷立,战乱不息,中原的强国晋国谋划攻打齐国。
为了探清齐国的形势,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
齐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
席间,正值酒酣耳热,均有几分醉意之时,范昭借酒劲向齐景公说:“请您给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头告诉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给客人。
”范昭接过侍臣递给的酒,一饮而尽。
晏婴在一旁把这一切看在眼中,厉声命令侍臣道;“快扔掉这个酒杯,为主公再换一个。
”依照当时的礼节,在酒席之上,君臣应是各自用个人的酒杯。
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违反了这个礼节,是对齐国国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试探对方的反应如何,但还是被晏婴识破了。
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时候,我试探了一下齐国君臣的反应,结果让晏婴识破了。
”范昭认为齐1/ 14国有这样的贤臣,当前去攻打齐国,绝对没有胜利的把握,晋平公因而放弃了攻打齐国的打算。
靠外交的交涉使敌人放弃进攻的打算,即当下“折冲樽俎”这个典故,就是来自晏婴的事迹。
孔子称赞晏婴的外交表现说:“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机谋的真实写照。
南橘北枳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最能言善辩的人,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他是做什么的?’我则回答:‘(他)是齐国人。
’大王(接着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窃罪。
’“楚王觉得是个妙计。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名人故事】晏子的故事
【名人故事】晏子的故事晏子,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他历经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 余年。
晏子以其卓越的智慧、刚正不阿的品格和非凡的外交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他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和敬仰。
有一次,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便故意让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想以此来羞辱晏子。
晏子来到城门前,看到这个小洞,并未直接进去,而是说道:“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
”迎接的人只好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楚王见到晏子,便问道:“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竟派你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不卑不亢地回答道:“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楚王听后,自讨了个没趣,对晏子的机智和勇敢刮目相看。
晏子不仅在外交上表现出色,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齐景公喜欢修建宫室,贪图享乐,导致百姓生活困苦。
晏子多次劝谏景公,要关心百姓的疾苦,减少赋税,发展生产。
景公起初并不以为然,但晏子始终坚持不懈,通过各种方式向景公阐明利害关系。
最终,景公听取了晏子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齐国的国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有一次,景公问晏子:“我想听从您的建议去治理国家,但是我不知道该先从哪里入手。
”晏子回答说:“国君您应该先从自身做起。
如果您能够以身作则,勤俭节约,不贪图享乐,那么下面的臣子和百姓自然会效仿您。
”景公听后,深受启发,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并逐渐改变了一些不良的习惯。
晏子十大经典故事
晏子十大经典故事《晏子十大经典故事》嘿,你知道晏子不?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
第一个故事,晏子使楚。
哇哦,晏子去楚国,楚王想羞辱他,故意让人在城门边开个小门。
晏子可不干,“这是狗洞,不是城门。
要是我访问的是狗国,那我就走这狗洞。
”这话说得,多霸气!“咱要是遇到这种事,能这么有胆量不?”旁边的人议论纷纷。
第二个故事,二桃杀三士。
晏子用两个桃子就把三个大力士给解决了。
这计谋,厉害吧!就像下棋一样,一步一步把人给将住了。
“这招多牛啊!你能想得出来不?”第三个故事,晏子谏杀烛邹。
齐王要杀烛邹,晏子站出来说话了。
他把烛邹的罪过一条一条说清楚,最后却让齐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口才,绝了!“要是咱也有这口才,那可不得了。
你不羡慕吗?”第四个故事,晏子辞千金。
别人送千金给他,晏子坚决不要。
这品德,高尚吧!就像雪山上的雪莲,纯洁无瑕。
“这品德咱得学学,是不是?”第五个故事,晏子为齐相。
晏子当相国,那可是公正无私。
有一次有人犯了错,他依法处置,一点都不手软。
“这公正的劲儿,多让人佩服!你不觉得吗?”第六个故事,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做了错事,晏子直言劝谏。
这勇气,可嘉!就像一把利剑,直指问题核心。
“咱要是有这勇气,多好啊!你敢不敢?”第七个故事,晏子拒赏。
晏子立了功,景公要赏赐他,他却拒绝了。
这低调,难得吧!“咱可不能太贪心,你说对不?”第八个故事,晏子使吴。
晏子到吴国,面对吴王的刁难,从容应对。
这镇定,厉害吧!“要是咱遇到这情况,能不慌吗?”第九个故事,晏子逐高缭。
高缭做错事,晏子果断把他赶走。
这果断,有魄力!“咱做事也得干脆点,你同意不?”第十个故事,晏子哭齐庄公。
晏子对庄公忠心耿耿,庄公死后,他哭得很伤心。
这忠诚,让人感动吧!“咱也得对人忠诚,你能做到不?”晏子的这些故事,那可都是经典。
咱都得好好学学,做个有智慧、有品德、有勇气的人。
你说是不是?。
晏子春秋典故
晏子春秋典故
晏子春秋是古代典籍《晏子春秋》的简称,其中记录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的事迹和言论。
这部典籍中包含了许多晏子与君主、官员、百姓等人的对话和故事,展现了晏子的智慧和品德。
以下是一些晏子春秋中的典故:
1、折冲樽俎
这个典故讲的是晏子用巧妙的外交辞令应对晋国的挑战。
晋国为了挑衅齐国,故意在宴会上把酒杯放在齐景公的座位上,想让齐景公犯错。
然而,晏子看破了晋国的计谋,他厉声命令侍臣把那个杯子扔了,给主公换一个。
这个故事展示了晏子的机智和敏锐,他能够在复杂的场合中看透问题,并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2、社鼠猛狗
这个典故讲的是齐景公问晏子如何治理国家,晏子回答说:“夫社鼠不可以熏也,猛狗不可以系也。
”意思是治理国家就像治鼠、治狗一样,不能盲目下手,需要了解问题的根源,找到合适的方法。
这个故事强调了治理国家需要谨慎、明智,不能轻率行事。
3、橘化为枳
这个典故讲的是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故意刁难他,说他身材矮小,不适合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意思是环境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和结果。
这个故事说明了环境和条件对人的成长和表现有着重要影响,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4、解扬守信
这个典故讲的是晏子出使晋国时,晋国要求他传达对齐国的威胁信,但晏子拒绝了。
他说:“信所以守也,不可失也。
”意思是信守承诺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不能违背自己的诺言。
这个故事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也展示了晏子的坚定和勇气。
这些典故都反映了晏子的智慧、品德和外交才能,也展现了《晏子春秋》这部典籍的重要性和价值。
晏子的历史故事-晏婴一日三谏君
晏⼦的历史故事-晏婴⼀⽇三谏君 晏⼦是⼀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晏⼦敢于直谏,曾⼀⽇三次纳谏。
下⾯就跟⼩编⼀起来看看晏⼦的历史故事-晏婴⼀⽇三谏君吧! 晏婴⼀⽇三谏君 有⼀天,齐景公和群⾂来到公⾩这块地⽅游玩。
早上,宽阔的⼤地⼀⽚⽣机,绿的庄稼,红的鲜花,相映⽣辉。
鸟⼉唱着歌,蜂蝶跳着舞。
景公感叹地说:“如果我能长⽣不⽼,天天荡漾在这⼭⽔之中,那该多好啊!” 齐景公⾝边的晏⼦听到这话,觉得国君如果去追求长⽣之术,必然淡于治国之道⽽不求进取,于是接过景公的话头说:“⽣和死是不能改变的⾃然规律。
再说⼈⼈都长⽣的话,那也未必是好事。
” “那⼜为什么呢?”景公不解地追问。
“这道理很简单,如果齐国的开国君主太公和丁公活到现在,他们⼀定还是⼀国之主。
那么,桓公、⽂公、武公就只能当他们的助⼿,⽽你也只能头戴⽵笠,⼿拿锄头终⽇在⽥⾥劳动,怎么还能率领群⾂到处玩乐呢?” 晏⼦的话扫了景公的游兴,别过脸去不理睬他。
到了中午,远处出现了⼀辆六匹马拉的⼤车,烟尘滚滚⽽来。
景公得意地对晏⼦说:“这是梁丘据接我来了,你看他驾驶的马车奔得多快!朝中⽂武只有他最了解我的脾⽓了。
” 晏⼦却不满地说:“梁丘据称不上好的⾂⼦。
古⼈说过,作为⼀个忠实的⾂⼦,不应该事事附和国君,因为国君认为是对的,并不⼀定都对。
国君认为不对的,也不⼀定都不对。
这个梁丘据对国君最会察颜观⾊,拍马奉承,不论对错,⼀味迎合,你听了也许⼼顺⽓平,可是对国家长远利益,⼜有什么好处呢?” 景公很不⾼兴,转⾝拂袖⽽去。
夜⾊降临,星光灿烂。
这时⼀颗流星在头顶疾驰⽽过。
景公⾯如⼟⾊,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忙请主管祀祷的官员设⾹案祷告,保佑齐国君⾂的平安。
晏⼦赶去劝阻,对景公说:“流星有什么可怕呢?它只扫除邪恶的事情,国君如果没有做这种丑事,何必提⼼吊胆的呢?要是做了这类事,让流星扫掉,不是很好吗?” 景公⽓得脸⾊铁青,说不出⼀句话来。
关于晏子的历史小故事
关于晏子的历史小故事晏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被誉为智勇双全的谋士。
他巧妙地运用智慧和谋略,为自己的国家和君主谋取了许多利益。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关于晏子的历史小故事,以期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指导意义。
故事开始,晏子年轻的时候曾经任职于赵国,担任过军师的工作。
赵国当时正面临着强大的敌对势力齐国和秦国的威胁,情势非常紧张。
晏子深知只有通过外交手段才能化解危机,于是他提出了“使齐伐秦”的建议。
晏子意识到齐国因为秦国侵略的威胁而感到内外交困,于是他提出赵国可以帮助齐国解决秦国问题。
他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与齐国高层进行了友好交流,并成功地扩大了两国的合作范围,达成了联合对抗秦国的协议。
随后,晏子又充分利用齐国和秦国之间的矛盾,巧妙地引导齐国与秦国发生冲突。
他通过种种手段,让秦国觉得齐国是其重大威胁,从而分散了秦国的兵力和注意力。
最终,齐国成功地解除了秦国的压力,晏子也因此成为了齐国的功臣。
不久后,晏子被秦昭王所赏识,并被秦国聘为宰相。
晏子明白秦国的实力实在太强大了,没有直接对抗的可能,于是他主张与秦国和平相处,以维护赵国的利益。
他聪明地运用外交手段,为赵国争取到了很多利益和优惠条件。
他还明确告诉秦昭王,只要赵国的利益得到保障,他将尽心尽力为秦国服务。
通过晏子的努力,赵国和秦国建立了一种平衡的关系,赵国得到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晏子并没有只顾眼前的利益,他非常注重长期的利益,以及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他主张改善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通过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
晏子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晏子的智慧和谋略揭示了外交手段的重要性。
他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化解了赵国面临的危机,使得国家和谐发展。
其次,晏子注重长远的利益,他不仅关注眼前的利益,也注重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最后,晏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在困难的环境下,只要用智慧和谋略正确处理,仍然可以为国家争取到利益。
关于晏婴的小故事
关于晏婴的小故事
晏婴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智者,其智谋妙计人称晏子。
有一次,晏婴被秦国的君王请去做谋士。
当时,秦国正面临着外敌侵略的威胁。
晏婴接受了秦王的请求。
他听说外敌的统治者经常坐在高台上,用望远镜观察自己的部队。
于是,晏婴决定用一个巧妙的计谋来打败敌人。
他建议秦王在战场上设置一座高台,上面放置几个稻草人,并在稻草人的头顶上安放几面巨大的火把。
另外,他还让秦王的士兵穿上红色的盔甲,用长矛装饰上火把。
在战斗开始之前,晏婴告诉秦王的士兵们,在战斗中,一旦看到稻草人上的火把被点燃,就要放起巨大的战鼓,然后大喊“胜利已至!”同时,晏婴要求士兵们在战斗中坚持不退。
当敌人看到战场上的高台,以为秦国的统治者亲自观战时,他们震惊了。
更为恐惧的是,当他们看到火把一片火光冲天,听到战鼓声和士兵的大喊时,他们认为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极强,并且有秦王亲自坐镇。
外敌被吓得心惊肉跳,士气低落。
秦国的士兵趁机发动了进攻。
在晏婴的计谋下,秦国成功地击败了外敌。
这个小小的计策展示了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军事智慧。
他利用心理和视觉的错觉,成功地让敌人陷入恐慌,为秦国取得了一场胜利。
晏婴的智谋名扬天下,成为后世的传世佳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阅读下列补充材料,并说出你的感受:1、晏子:晏婴,莱地夷维(今山东高密)人,生年不详,死于齐景公四十八年(公元前550年)。
谥曰平,字仲,故又称景平仲或晏平。
由于其影响甚大,象孔丘被尊称为孔子一样,他也被人尊称为晏子。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起初,他按照"世卿世禄"制的传统,继其父晏弱(晏桓子)为齐国大夫,后任国相,历辅灵公、庄公、景公三朝。
晏子生活的时期,是春秋末期。
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春秋时期的长期争霸战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当时中原地区出现了普遍地厌战情绪和一系列"弭兵"活动。
与此同时,在各诸侯国内造就了一大批军功新贵,随着他们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宗法血缘关系破坏,他们迫切要求取得统治权力,向衰落中的公室旧贵族展开了夺权斗争。
与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相适应,晏子对外反对侵伐战争,对内,主张实施尚贤和爱民的仁政德治。
晏子的政治活动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
两个时期正好体现了上述两个方面。
前期的活动主要是在灵公、庄公时期,以反对齐国参加对外侵伐战争,主张偃武修文为主。
后期即在景公时期,以反对横征暴敛,主张宽政省刑,节俭爱民为主。
晏子一生,主要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度过,他忠君而不保守,机智灵活而不固执呆板,遵礼尚贤而又节俭爱民。
司马迁作《史记》,将他与齐国的另一著名宰相管仲并列在一起作传(《史记·管晏列传》),并对两人进行了这样不同的评价:"晏子俭矣,夷吾(管仲)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
"在中国历史上,充满智慧的人不少,但晏婴却是一个很独特的人物。
这不仅因为他身处相位(三国时代的曹操、诸葛亮也是宰相),更在于他的"智慧流派"与众不同:既不同于曹操的奸滑阴狠,也不同于诸葛亮的一本正经,而是充满幽默和灵气。
更主要的是:晏婴是一个丑陋的矮个子,却当上相国。
不仅当上相国,而且能够以各种巧妙的方式,影响三代君主和臣民,并使齐国的影响,在春秋各国中不可小视。
据司马迁的记载,在汉武帝时,就有《晏子春秋》一书流传。
2、《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
中国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向上下、杂上下),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
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
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这部书多侧面地记叙了晏婴的言行和政治活动,突出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品格。
柳宗元《辩晏子春秋》说:司马迁读《晏子春秋》,高之,而莫知其所以为书。
或曰:“晏子为之而人接焉。
”或曰:“晏子之后为之。
”皆非也。
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
墨好俭,晏予以俭名于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以增高为己术者。
且其旨多尚同、兼爱、非乐、节用、非厚葬久丧者,是皆出墨子;又非孔子,好言鬼事,非儒、明鬼又出墨子,其言问枣及古冶子等尤怪诞,又往往言墨子闻其道而称之,此甚显白者。
自刘向、歆、班彪、固父子,皆录之“儒家”中,甚矣!数子之不详也。
盖非齐人不能具其事,非墨子之徒则其言不若是。
后之录诸子书者,宜列之“墨家”,非晏子为墨也,为是书者墨之道也。
照柳宗元说法,人是晏子的,书是墨家的,这种见解是很高明的。
虽然晏子在墨子之前,但是《晏子春秋》这部书,写的却是墨家的思想。
晏婴是中国伟大的政治家,他的言行,开了墨家的先河,他给墨家选中了做尾闾,是可能的。
二、晏子的故事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注释: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
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
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
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
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
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不肖——就是不贤,没有德才的人。
评点: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同时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晏子出使楚国。
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
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
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
"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他出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楚王立即不好意思了。
智慧评点: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
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
晏子谏景公重视礼节一次,齐景公举行酒宴,饮到高兴处,便对大臣们说:"各位痛快地饮酒,不要拘束君臣礼节!"晏子听说后,容色顿变,严肃地对齐景公说:"国君的话不妥!禽兽都是以雄健有力者为首,弱肉强食,所以天天都在更换首领。
大臣们如果抛弃礼节,就有更换国君的危险,敢问您将如何处理呢?"景公听了,很不高兴的背过身子,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过了一会,景公出去了。
回来后,晏子坐着不动、也不起立;君臣碰杯,晏子先饮。
景公怒容满面,瞪着晏子说:" 刚才您不是还教训我人不可没有礼节吗?你讲的礼节哪儿去了?"晏子离开座席,向景公拜了再拜,恭敬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呢?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国君了解没有礼节的实际情形啊。
"景公听了,恍然大悟,说:"看来是我的错啊!先生请入座,我按您说的办好了。
"此后,景公完善礼制,整顿法度,来治理齐国,由此官员守礼,百姓肃然。
智慧评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当别人对你的观点反对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以他自己观点所指导的行为,给他本人以响亮的耳光。
晏子二次治东阿晏子治理东阿三年。
景公听到的消息,是他的治理一片混乱,于是,召见晏子数落他,并要责罚他。
晏子便请求景公:让他改变做法再去治理东阿,如若治理不好,甘愿为此而死。
景公答应了他的请求。
第二年考核,景公听到一片颂扬声,便亲自迎接晏子,并对他祝贺道:"您将东阿治理得很好啊!"晏子回答说:"以前我治理东阿时,坚持原则,不收丝毫的贿赂,对一些权臣托付的不正当要求,也不予办理。
当时,百姓之中没有谁挨饥受饿的,您反而要责备我。
如今,我放弃原则,收受贿赂,对别人嘱托的事我遵照办理。
老百姓挨饥受饿的人增多,您却向我祝贺。
我愚昧,不能再继续治理东阿,请允许我告老还乡,以避开让贤之路。
"说完,拜了又拜,便要离去。
景公赶快向晏子道歉说:"您还是继续尽力治理好东阿吧!我就不再干涉了。
"从此,对晏子更加信任,并给他委任更大的职权。
智慧评点:治理东阿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治理国家。
晏子以小喻大,给君主以震撼性的教育。
晏子教育齐人不击车齐国人喜欢用车轮互相撞击来取乐,即使明令禁止也禁止不了。
晏子忧虑这件事,就制作了一辆新车,选择好良马,就驾着这辆车出去与别人的车相撞击,然后说:"撞击别人车轮人的人不吉祥,我恐怕会祭祀不能顺遂心愿,居处不恭敬吧?"于是下车并弃车去,从此以后,齐国人就不再相互撞击车轮取乐了。
智慧评点:用法令来禁止,而自身不率先执行,百姓就不可能被禁止。
因而不仅言教不如身教,有时"法教"也不如身教。
对有影响力的领袖而言,要善于利用自己对群众的无形影响力。
晏子不当驸马一天,景公到晏子家赴宴,看到晏子的妻子,对晏子说:"我没想到:你的妻子又老又丑。
我有一个女儿既年轻又貌美,请让她充实先生的居室吧。
"不料,晏子离开座席,恭敬地回答道:"我的妻子,本来也年轻貌美。
在她年轻貌美时,曾经将终身托付给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
如今她的确是老了而且很丑,但是怎可使我背弃对她的终身相托呢?请恕我不能接受国君对我恩赐。
"智慧评点:晏子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机智,更在于他的治国之方和道德教化,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对道德身体力行的人格魅力。
宁可不当驸马也不弃老妻的行为,只是这方面的一次表现而已。
马夫的故事晏子一次外出,其车夫的妻子,不经意地看到丈夫在神采扬非常得意的情形。
等丈夫一回到家,她就请求离开他。
车夫忙问妻子这是为什么,妻子说:"你看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相国,但他外出时,看得出来他志向深远,保持着甘为人下的样子。
你身高八尺,仅是一个给人驾车的仆人,然而却表现得那么得意,所以我要求离开你。
"从此以后,车夫便变得谦逊有礼。
晏子觉得奇怪,就问车夫,车夫如实地告诉了晏子,晏子便举荐他做了一个官员。
智慧评点:这是一个侧面,反映了晏子的为人风格,以及对他人的影响。
所以说,非凡之人的非凡之处,总是从其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来,并在无形中给人以教化。
齐景公痛失晏子晏子死了。
齐景公在游玩时听说了这一消息,就催促赶快驾车回去。
景公自认为马跑得太慢,就下车自己跑,但还是没有车子跑得快,就又上了车,先后四次下车急跑。
最后是边走边哭,进了晏子家,然后伏在晏子的尸体上放声大哭,说:"先生不分白天黑夜地规劝我,细小的过失也不放过,我还是纵欲放荡而不知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