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建设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德育小课题】《特色班级建设的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小课题】《特色班级建设的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小课题】《特色班级建设的研究》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㈠时代的要求: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而学生的发展与班集体的建设有密切的关系,面对课程改革等新的形势要求,抓住机遇,不断组织更新班级管理的理念,使之更加符合新形式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新课程中,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焕发生命光彩的互动过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管理之中。

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

班主任必须转变陈旧的育人观,将新课改的理念真正渗透到每一位班主任的思想和行动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会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不断自省、内省,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为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服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育人观,构建师生和谐的班级氛围。

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㈡心理特点的需要: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反映出中学初期(少年期)和中学后期(青年初期)过渡状态的两种不同特点。

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的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

前一时期,还保留着一定的幼稚性;后一时期,却包含着成熟后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刚刚达到成熟时期,他们的认识能力、水平还是不高的,他们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家长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

㈢学校实际情况的需要: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生源不是很好,学生的合作精神、互帮互助意识较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比较差。

现代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现代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现代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研究”实施方案无锡市“现代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研究”课题组一、课题界定现代:即现时代,是传统与未来的过渡与连接,是能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时期。

可以是对传统的继承与改造,也可以对未来的预期与准备。

对教育来说,现时代是新课程实施的时代,现时代的特征是以新课程实施与推进为主要背景的。

新课程背景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课程实践背景,新课程实践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深化的过程。

二是指新课程理念背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学习观、课程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是班集体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班集体及班集体建设:在本课题中专指中小学班集体。

班集体是以教学班为组织基础,在教育者的引领下,在共同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生文化心理共同体,是一个独特的具有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且不断成长发展的学生主体。

班集体建设,则是在教育者指导下,班级集体成员通过确立共同愿景和发展目标,变革班级制度和管理方式,丰富共同活动的内容,优化集体的人际关系,在促进每个成员发展的同时,使班集体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和成长的教育主体的过程。

创新及实践创新:人类学家伍兹把创新作为文化变迁过程,经济学家熊彼德等人认为创新是把新函数引入生产的过程。

实践创新是指在实践中首次尝试在新理念引领下的新体制、新举措、新方法,并促使实践发生有效转变的过程。

创新绝非凌空奇想,创新需要虚心学习前人(及他人)的先进成果,是一种继承、延续基础上的发展。

实践创新的操作方式基本有两种,一是对原有状态和方法的新拓展,二是对现实变化和问题的新方法。

(包括对原有实践研究中关注不够的集体学习活动的有效性问题可进行创新实践,对原有实践研究中从组织管理学角度思考班集体建设向从群体心理学角度思考班集体建设问题转换进行实践创新,对面临的教学、行政班并存的班集体建设进行实践创新等等。

)现代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本课题拟在现代教育理念引领下,在新课程实施推进为主的背景下,综合运用现代集体教育学、组织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学习型组织、道德学习论以及儿童个性社会化等理论,并努力以原有班集体建设的优良传统及相应实践为基础,通过理念、机制、结构、方法、文化及工艺创新等途径,积极探索并构建起现代班集体建设的应用性理论体系及多样化班集体建设实践操作方式。

【德育小课题】《特色班级建设的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小课题】《特色班级建设的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小课题】《特色班级建设的研究》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㈠时代的要求: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而学生的发展与班集体的建设有密切的关系,面对课程改革等新的形势要求,抓住机遇,不断组织更新班级管理的理念,使之更加符合新形式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新课程中,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焕发生命光彩的互动过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管理之中。

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

班主任必须转变陈旧的育人观,将新课改的理念真正渗透到每一位班主任的思想和行动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会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不断自省、内省,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为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服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育人观,构建师生和谐的班级氛围。

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㈡心理特点的需要: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反映出中学初期(少年期)和中学后期(青年初期)过渡状态的两种不同特点。

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的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

前一时期,还保留着一定的幼稚性;后一时期,却包含着成熟后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刚刚达到成熟时期,他们的认识能力、水平还是不高的,他们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家长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

㈢学校实际情况的需要: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生源不是很好,学生的合作精神、互帮互助意识较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比较差。

课题开题报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与进步学生素质的研究范本1份

课题开题报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与进步学生素质的研究范本1份

课题开题报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与进步学生素质的研究范本1份课题开题报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与进步学生素质的研究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自2004年以来,积极进行着办学的探索和实践,自2004年开始,学校开展了素质教育为主的各种教育活动,2005年进行新课程改革。

在几年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仅仅抓少数尖子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我校提炼出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进步学生素质的办学理念,怎样把这1理念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我们反复研究,提出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与进步学生素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2、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进步学生素质是继续民族文化、宏扬民族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需要。

我们教师必须发挥出教育教学作用,让学生能站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石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有民族气节的新1代*人和建设者。

3、中学教育的需要。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全面进步学生素质,实行分层教学,发挥学生个性,挖掘学生的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这些教育__来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不少学校在这些教育方面有很多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也做了1定的教育理论探索。

但由于对这些教育目标定位的不确定,仅仅停留在发展学生的素质和为了素质教育而这1层面上,而对个性、特长与挖掘上少之又少。

飞信下载2011正式版官方下载我们在实践中也深深为传统教育的现状感到困惑,尤其对传统教育在中学教育阶段的定位感到迷茫,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必定会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

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深进调研后以为,国内外很少有人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有的或者只是对个性、特长、素质教育的本身的研究,而把个性、特长、素质教育3者有机地联系在1起进行研究还未几见,这就为本课题展开深进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题概念的界定。

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是指过分重视双基教学,中药过分重视结果,而不要考虑过程的教学,其教学方式脱离实际"1言堂",是造成高分低能,缺乏表达思想和情感真实性。

浅谈班集体建设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浅谈班集体建设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今天,我这样做班主任——浅谈班集体建设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摘要:个性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

而“一个好的集体,就是锤炼并完善一个人性格的熔炉。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教育的本质是陶冶,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学生;又像一个感情场,产生一条条情感链,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每个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个性发展原国家女排教练袁伟民说:“一个队,十二个队员都有自已的个性,打起球来才有声有色。

如果把他们的性格棱角都磨平了,这个队也就没有希望了。

”个性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

而“一个好的集体,就是锤炼并完善一个人性格的熔炉。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面向未来,要适应社会现实,对人生作恰当的选择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需要的不仅是智慧,还有良好的心里素质,通过班集体建设培养和发挥学生个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促进集体意识的逐步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地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得到发展,使其成为情操高尚、意志坚强、身心健康,有竞争意识和创造力的人,已成为当今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研究课题。

那么,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如何在班集体建设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一、规范制度文化任何制度都会对人有一种约束,似乎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规章制度,那么一个班级容易造成一盘散沙,学生只能是一群脱疆的野马。

经验告诉我们,班级管理一味说教,往往作用不大,适当的制度约束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作用,有时并不比榜样示范差。

一个班级如果不能对成员的纪律、班风、学习等方而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便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班级有了制度,学生才会有正确方向、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

事实上,学生最初的法律意识和制度意识大多在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中养成。

班集体建设调研报告

班集体建设调研报告

班集体建设调研报告班级集体是学校中师生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一个小团体,也是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

班集体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班级整体水平的重要任务。

为了了解班集体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人进行了一次班集体建设调研。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班级集体建设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探究班级集体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寻找提高班级整体水平的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会和观察法,重点了解班级集体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班级集体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寻找提高班级整体水平的方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1. 班级集体建设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班级集体建设的基础较好,大部分学生或家长认为自己所在的班级氛围积极向上,学习气氛浓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或家长认为自己所在的班级氛围较冷淡,欠缺活力。

2. 班级集体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座谈会和观察法发现,随着学校班级越来越大,班级中出现人际关系复杂、学生内部凝聚力不足的问题。

此外,班级中有的同学学习态度不够认真,行为不端,这也会影响到班级的整体气氛。

3. 班级集体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调研结果表明,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班队活动等,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有助于提高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班集体的整体水平。

此外,班干部的作用也很重要。

他们要承担起带头做好班级学习管理的责任,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艺术、公益等活动,积极推进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三、对班级集体建设的建议1.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提高班级内部的凝聚力,促进班集体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2.学校加强管理:学校应当加强对班级集体建设的考核力度,对于班级集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和纠正,加强与班级之间的互动与引导。

同时,也应当对班级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

3.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养:学校应加大对道德素养和学生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力度,引导学生们更好地行为规范,健康成长。

班集体建设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班集体建设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3)、苏霍姆林斯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
(4)、教育学的个性形成理论:
1.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素质教育个性化。学生主体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个性是否良好,成为检验素质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本阶段负责人:郑元彬朱艳红苏传来黄笃民陈燕
第六阶段(2015年1月--7月):结题与验收阶段:
在继续进行实验的同时,总结实验成果,以论文汇编、总结、个案分析、实验报告或论著等形式公布实验成果,上报历城区教育科学领导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请专家鉴定。
本阶段阶段负责人:郑元彬朱艳红苏传来黄笃民陈燕
7、成果的呈现形式
第一阶段:(2011、6——2011、12):准备与反思阶段
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申报工作,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起草“课题立项书”及实施计划。
本阶段阶段负责人:黄笃民
第二阶段(2012、1——2012、3)调查研究阶段
组织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对班级文化进行调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2、观察调查法。本课题通过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了解我校学生个性发展现状以及我校个性教育的现状,在计划实施的再调查,又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真实具体的材料,便于评估研究成果。
3、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摸索新课程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并恰当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6、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课题研究初步设定为五年完成,共分为六个阶段:
(1)概念界定:
1、班集体:在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凝聚力、协作精神、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学生主体,是班级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具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

班级凝聚力是全班成员发生作
的。这些特征是:
当班级已达到集体的水平时, 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凝聚力表现
1. 高度的社会倾向性。
它对全班成员的个性发展就起着积 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 可细分为
我国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班 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级 建 设 以“培 养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 建 设
(二) 个性发展对班集体建设的
意 识 、集 体 荣 誉 、集 体 信 念 以 及 集 体 作用。
(一)班集体对个性发展的作用。 氛围等, 渗透在各种活动和学习中,
1. 个性发展可以促进班集体凝
班集体 对个 性发 展的作 用是 由 使班级有效地发挥诸种教育功能,促 聚力的形成。
其本身具有的社会本质特征所决定 进个性发展成熟以符合社会要求。
经济和文化,规定着学生个性形成和 动力, 发挥个性的创造潜能。
骨干, 也可能是班内小团伙。如果
发展的性质与方向。其次, 学生所
(二) 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集 这类成员思想端正、积极向上, 就会
处的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和同龄群 体心理气氛。
使 班 级 产 生 融 洽 、友 爱 、上 进 的 心 理
2 9 人民教育 2005.3-4
环 境 的 关 系 不 应 是 封 闭 式 的 , 而 应 体 舆 论 、积 极 开 展 班 级 活 动 ,将 不 同 争心理,成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是开放式的,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 类型的学生都纳入集体生活的轨道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班集体
活动中, 充满生机、保持活力和锤炼 之中。这样,学生就能以班集体作为 必须营造支持性的心理气氛,预防或
集体尊重和保护的。个 性的 充分 发 解全班每个学生的特长, 引 导他 们 工作,对班级的心理气氛产生不同影

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溧阳市别桥中学李永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人自身的发展价值。

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阵地的班集体,对培育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能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创造最佳的环境。

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决策者,应着力建立一个班风、学风皆优的班集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努力推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那么,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如何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呢?一、掌握情况,有的放矢地引导每一位学生在组织班级以前,在原先的生活圈子里就形成了一定的个性。

建班以后,班主任要对全班每位学生的爱好、特长、个性摸清楚,而且还要了解他们个性的过去、现在各个侧面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和周围人们的评价。

尤其是对生理有缺陷、性格孤僻、缺少家庭温暖、学习掉队等学生,更要作系统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制订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发扬个性中优良的品格,逐步扬弃不健康的因素。

如对于那些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等,努力培养他们的特长;对于那些懦弱、自卑的学生,则不要过多指责他们,而要通过暗示,鼓励的方法,循序渐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并经常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之增强自尊和自信。

二、以爱育人,真诚地期待学生热爱学生是班主任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

当班主任充满对学生的深切的爱意之时,就能从内心出发,真诚地对待学生,努力摸索一种适用学生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性格特征的教导方法,了解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培育他们的个性特征。

在班主任爱心的沐浴之下,班集体就能创设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从而推进学生真诚、友爱、活泼、上进,使学生的智能、心理潜能、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

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将表现出一种热切的期望。

小学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

小学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

小学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我校“小学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课题组工作的调查与思考郑惠方【关键词】班集体建设良好个性品质调查思考【摘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班集体是逐步形成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园地。

班集体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班集体的工具作用,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调查的目的: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从“教育三个面向”出发,培养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班集体是逐步形成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园地。

班集体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班集体的工具作用,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小学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已经开展了近2年的时间,经过近2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此,我对本课题研究进行了相关调查。

二、调查的过程1、确定调查内容本校“小学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课题组、实验班级研究情况及实验班级的发展情况。

2、确定调查关系选择本校“小学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课题组及4个实验班级和学生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

3、确定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观察了解、直接谈话、查阅资料、访问家长、邻居等方法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对于学校管理与指导工作的调查与分析。

1、领导重视,保障条件。

领导重视是课题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为使我校课题组工作正常、顺利地开展,学校成立了由校党支部书记担任课题组长,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科研主任、实验班级班主任担任课题组研究成员的研究小组。

小组成员10人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5人,中师学历3人,小学高级职称8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及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成为课题研究正常开展的有力保障。

构建和谐班级 促进个性发展 德育课题

构建和谐班级  促进个性发展 德育课题

构建和谐班级促进个性发展——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小学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开题报告梅江区乐育小学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学校为了探索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构建和谐班级,今年4月,我校德育课题《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研究》向广东省教育厅思政处和广东省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申报并得以立项,列为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

根据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要求,接到立项通知后,学校组织课题组的成员进一步认真研究、完善课题的研究工作,为顺利实施各项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现将开题工作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缘由及研究现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以加强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加强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目前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在部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到,目前小学班主任老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要花费中小学班主任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常常教育效果不高,加之班主任津补贴参差不齐,普遍较低,客观上挫伤了一部分班主任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以致班级工作常常在低水平、低效率上徘徊。

班主任工作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班主任对教育案例的研究很重要,通过研究可以改变目前班主任工作低水平、低效率的状况。

(二)课题提出的缘由1、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简要回顾1998年7月,原国家教委又制定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条例》,提出了中学班主任的8条职责,小学班主任的7条职责。

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重庆市教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个性教育研究》是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和学校办学总体构想自主设计的一个实验课题,该课题于1999年3月提出、论证,于2000年7月被批准为重庆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五年来,在重庆市教科院、涪陵区教科所的精心指导下,在我校实验老师的努力工作下,于2005年10月完成课题研究。

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提出首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①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把全面发展教育与学生个性教育对立,只强调全面发展,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和健全的发展。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江泽民语)②。

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泽民语)。

第三,西方发达国家却十分重视个性教育,他们在教育法案、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优先重视青少年个性,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应有注释)。

日本在二战后进行的教育改革中,根据教育中存在的划一性、死板性、闭塞性等问题,突出地提出了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和实行个性教育的原则,即发展个人能力,根据个人能力和个性给予受教育的机会,主张将这一原则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摘要:本课题是2014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该开题报告从“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课题界定与研究价值”、“可行性分析与保障条件”、“研究步骤与实施方法”四个方面论证课题。
关键词:高中班级文化建设 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由此可见,高中教育必须大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现实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中,由于学校实际、班级差异、个人经验以及应试教育影响等原因,不少班主任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管理方法简单粗暴,从班规的制定和执行、班级干部的任用、管理方式的落实和监督到对学生的评价,基本是班主任一锤定音,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已有研究指出,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作用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方式方法方面还缺乏深入研究。本课题是在国内外班级文化建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班级文化建设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是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主渠道的高中生自主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以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持久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消除由单一的制度化管理所造成的不足,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能扎实有序、生动活泼地迈上新台阶。

浅议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

浅议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

浅议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学生的个性主要是在“班集体”这一微型教育社会中,通过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

一、个性发展对班集体建设的作用(一)个性发展可以促进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班级凝聚力是全班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

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可分为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认同感——班级成员对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识与一致评价;归属感——班级成员在情感上加入集体,为集体的成绩或成功感到高兴与自豪,为集体的挫折或失败而痛惜;力量感——在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的条件下,某一成员表现出符合集体期待的行为时,会受到其他成员的赞许与鼓励,可以强化他的行为。

当班级每个成员的个性充分发展时,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人展示了个性特长,会产生为集体争得荣誉的光荣感;在受到其他成员称赞时,会产生归属感和力量感。

班级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在智力、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优势与弱点,在发挥各自特点中取长补短,产生互补作用,促进着认同感的产生。

(二)个性发展可以使班集体的生活丰富多彩班集体是否形成的标志之一,是几十个成员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发展。

班集体应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

班集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应是封闭式的,而应是开放式的,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满生机、保持活力和锤炼个性,从而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状况。

(三)个性发展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从一定意义上说,班风是特定班级个性化的社会规范,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应该感到是自由舒畅的,受到集体尊重和保护的。

个性的充分发展,可以使每个成员在集体中找到自己扮演角色的位置,提高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乐于接受集体规范的约束。

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和同化力,对班级成员的思想、情感、态度和社会行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班级建设实践研究报告

班级建设实践研究报告

班级建设实践研究报告班级建设是指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全方位地提升班级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本次班级建设实践的目标是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促进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首先,我们开展了以“班规班纪”为主题的活动。

通过讨论和商讨,同学们共同确定了班级的行为守则和规范,形成了一套详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培养自觉”的原则,让同学们自主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来。

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我们组织了文艺汇演、体育竞赛、文化沙龙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比如,在文艺汇演中,同学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在体育竞赛中,同学们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文化沙龙中,同学们可以开展各类讲座、报告、论坛等活动,丰富学识和开拓眼界。

这些活动不仅使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另外,我们注重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我们组织了义工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参与到社区志愿者、环保等公益事业中去。

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了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和责任感。

最后,我们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

我们将每个班级成员视为一个团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强调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我们制作了班级标识、班级口号等,让同学们在共同的标识下感受到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我们也组织了班级集体活动,如户外郊游、拓展训练等,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通过本次班级建设实践,我们班级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纪律观念和道德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了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增进。

农村小学班集体建设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农村小学班集体建设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农村小学班集体建设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摘要:班集体即班级学生集体,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实施教育的操作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教育力量,也是教育工具、教育手段。

建设和谐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农村小学班主任应通过建设班集体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小学班集体建设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集体建设;个性发展1班集体建设“班集体建设”是一个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完成的集体,班集体设以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与学生组成班集体建设的共同体;班集体建设是一个个性化建构的过程;班集体建设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班集体建设是班级教育改革的新思维。

笔者认为班集体建设即班级成员(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和集体主义价值引领下,以促进集体每个成员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与交往中,通过发挥学生集体与个体的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过程。

2农村小学班集体建设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2.1师生“共画”班级文化墙班主任应意识到班级文化墙是需要师生共同来创造的,在这个统筹的过程中,学生是班级文化墙的执行者,班级文化墙的前期的设计理念、中期的创作、后期的维护都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民主协商、自主交流完成。

班主任作为统筹者将班级文化外墙的设计分为三个步骤:确立设计理念、选取与编辑文化墙内容、维护文化墙。

班级文化墙的设计理念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国家,学校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其次是符合班级主题发展,最后是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在国家及学校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层面上,班主任依据要求在教师前面的墙壁上贴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于教室后边的黑板上,班主任没有告知学生版面设计的形式与内容,只告诉学生主题,由学生分工协作、搜索信息、书法绘画,以此激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不断地思考、探索、商讨、尝试,做出符合主题的正确选择。

为了使师生一些新的想法及新的成果得到及时更新,班级文化墙还设置了“留白区”,墙面的更新变化也能吸引学生关注新的内容,欣赏他人的成果。

班集体建设研究

班集体建设研究

班集体建设研究[摘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力保证。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在新的时期,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的精心组织和培养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关键词] 习惯自信心契机氛围良好的班风是学习的保证。

只有建立良好的班风,才能使全班大多数同学在班级这个集体中学习生活得心情舒畅。

初一新生,他们内心都描绘有一个美好的初中学习生活蓝图,这为初一班风建设创造了较好的客观条件。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新学年伊始,班主任接管一个刚入学的新班级,并将在很短的时间使之融合为一个颇具凝聚力的整体。

首先要做到了解学生,给学生树立理想和信心。

为此班主任在开学前一周就应做好了解学生的工作。

从教务处拿到本班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教务处为配合教师工作,可尽早开展分班工作。

)用心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知道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的家境情况。

如果教师在开学第一节课上能轻而易举的报出学生的姓名或他们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觉得老师如此了解自己。

一种敬佩崇拜的心情油然而生。

其二,教师要备好开学第一节课的内容。

包括新学校的校园环境、发展历程、美好未来及师生的奋斗目标。

这更像是一节演讲课,一节让学生充满希望的鼓动课。

因此在开学的前期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就要突出一个字——“早”。

二、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军事化的管理理念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心理,而这种想法被带到新的环境时会显得愈发强烈。

而另一方面,由于以前养成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又会很快让他们回归从前。

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有必要在新学年的新环境下重塑新的习惯。

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新生一入学就将接受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班主任应该抓住契机,在军训活动中配合军训教官,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进行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教育,进行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毕业班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的开题报告

小学毕业班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的开题报告

小学毕业班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小学毕业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一个里程碑。

在这个节点上,作为一个班级,团结并肩的集体精神与集体意识的建设,对孩子们迈向中学阶段十分必要。

因此,本文将研究小学毕业班班集体
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了解不同的班级集体建设策略,发掘有效的班级
集体建设方法。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毕业班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发掘
班级集体建设中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为小学毕业班的学生更好地准备中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研究内容
1、小学毕业班集体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2、小学毕业班班集体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3、小学毕业班班集体建设实践案例研究。

4、小学毕业班班集体建设的评价和展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查阅学术论文和相关文献,了解小学毕业班集体建设现状和研究成果。

2、实地调研法:对成功进行班级集体建设的班级进行实地访谈和观察,了解他们的建设策略和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小学毕业班班集体建设案例的分析,了解班级集体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五、预期结果
本文将通过对小学毕业班班集体建设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发掘有效的班级集体建设策略和方法,为小学毕业班的学生提供更好的班级管理和建设模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发展。

同时,对于小学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教育管理者来说,也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中小学班集体民主生活的构建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班集体民主生活的构建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班集体民主生活的构建的开题报告
一、题目
中小学班集体民主生活的构建
二、研究目的
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建立起班级的民主机制,是中小学教育
的发展方向。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班级集体民主生活的构建,以加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积极参与学校班级活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
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内容
1. 中小学班级民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2. 中小学班级民主生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3. 中小学班级民主生活的构建模式和机制设计。

4. 实施中小学班级民主生活所需的条件和对策。

四、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结合实践经验分析。

五、预期成果
通过对中小学班级集体民主生活的构建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
1. 系统掌握中小学班级集体民主生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 明确中小学班级集体民主生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3. 提出中小学班级集体民主生活的构建模式和机制设计方案。

4. 研究并提出中小学班级集体民主生活的实施对策。

5. 为中小学班级集体民主生活的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六、参考文献
1. 王某某.过程教育中的班级民主生活构建[J]. 幼儿教育, 2021, 11:25-28.
2. 李某某.探索班级民主生活改革的应用[J]. 教育展望, 2020, 9:11-14.
3. 鲁某某.班级民主生活制度下的教育实践[J]. 教育探索, 2019, 8:11-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因此,无论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促进学校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要求,我们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课题的界定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2)依据维果茨基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1、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应该怎样组织,以便不是有人在教育学生,而是学生在自己教育自己。”2、以活动为中介。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和交往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使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3、教育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发展指一代人在与周围人交往的过程中,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3、不同年级段班级活动的开展和组织形式及不同年级段班级管理中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4、通过对个性化班级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班级个性化文化氛围,构建班级文化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5、在进行可性行研究中继续进行本地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理论和实践。
(2)、研究方法设计:
5、研究内容及方法设计
(1)、研究内容:
为了使课题的研究更符合学校和班级的实际,便于研究者操作实施,我们确定以下几个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1、探索班级建设、班级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学生自我发展的相关研究。重点探究当前班级文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相应策略。
2、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模式研究。探究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内涵、特征、类型。营建不同年级段各具特色的浓郁班级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2、观察调查法。本课题通过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了解我校学生个性发展现状以及我校个性教育的现状,在计划实施的再调查,又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真实具体的材料,便于评估研究成果。
3、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摸索新课程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并恰当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6、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课题研究初步设定为五年完成,共分为六个阶段:
本阶段阶段负责人:陈燕黄笃民
第三阶段(2012、4——2012.12)深化研究阶段:
根据第一、二阶段的研究和探讨,结合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良方案,付诸实践以验证,并在其它班级扩大实验范围,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分析会,每学期写一次阶段性研究报告。
本阶段阶段负责人:陈燕黄笃民贾翡翡张爱莲
第四阶段(2013、1——2013、12)全校推广阶段
(2)、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注学生的差异指导班级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创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培养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热爱科学、崇尚文明、乐于学习、团结友爱、善于交往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真正的教育空间,从而促进学生优势潜能的开发。
1、遵循教育科学规律,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实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文化。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综合运用观察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等,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分层次进行研究与调查,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及时矫正、完善提高。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案例分析与研究、过程反思和教育叙事,来发现和诊断问题,分析和总结规律,调整和改进行动策略,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并在实施计划中不断改进研究工作。
2、我校地处呈现结合部的落后地区,由于历史及师资状况等原因我校的班级建设相对滞后,班集体建设特别是班级文化仅仅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受到制约,因此开展课题研究势在必行。
3、201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对对清华大学同学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强调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准之上,要保持个性,彰显本色。
(4)总结在班集体建设中中培养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及研究的经验。(论文集或教育叙事汇编)
本阶段负责人:郑元彬朱艳红苏传来黄笃民陈燕
第六阶段(2015年1月--7月):结题与验收阶段:
在继续进行实验的同时,总结实验成果,以论文汇编、总结、个案分析、实验报告或论著等形式公布实验成果,上报历城区教育科学领导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请专家鉴定。
本阶段阶段负责人:郑元彬朱艳红苏传来黄笃民陈燕
7、成果的呈现形式
2.个性发展与创造教育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富尔报告书《学会生存》中指出: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精神的发展。富尔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才可能具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因此可以说,个性是创造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
4、理论假设及研究目标
(1)、理论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类型的本质内容,以及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构建新型的个性化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张扬学生个性,创建一种充满人情味的个性班级文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
(2)、研究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班级教育环境资源,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培养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热爱科学、崇尚文明、乐于学习、团结友爱、善于交往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真正的教育空间,从而促进学生优势潜能的开发,创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建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
第一阶段:(2011、6——2011、12):准备与反思阶段
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申报工作,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起草“课题立项书”及实施计划。
本阶段阶段负责人:黄笃民
第二阶段(2012、1——2012、3)调查研究阶段
组织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对班级文化进行调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根据第三阶段的实验结果,创立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并使实验推进至全校,对行之有效的模式进行定格推广阶段
本阶段负责人:苏传来黄笃民陈燕
第五阶段(2014、1——2014、12)全教育办推广交流阶段
根据前四个阶段阶的实验结果,完善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并请教育办领导指导,确立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模式,争取在本教育办范围内推广阶段。
6、通过研究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逐步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进而带动全校班级管理水平,并在本教育办范围内形成特色。
3、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无个性即无人才”。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高度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所言:“个性教育将个性教育是相对于划一性教育而言,旨在培养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施个性教育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应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潜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注重个性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
(1)概念界定:
1、班集体:在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凝聚力、协作精神、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学生主体,是班级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具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班集体建设。在班集体中以集体主义精神为纽带,创设积极向上的集体心理氛围,在共同目标引导下共求进步,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并以此为纽带促使学生个性(个性:是指个人的智慧、气质、技能、德行等各方面的总和)的形成。通过班集体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显露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发展学生关心他人,善于交往,乐于合作,富于责任心等优良个性品质。
预期研究成果如下:
1、建成文化气息浓郁、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集体。探索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模式、新策略,建设成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独特精神风貌的班级,营造具有创新力、凝聚力、人文性浓厚的校园文化。
2、塑造具有主体性文化人格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树立起积极的舆论导向,在各种文化手段、文化活动中,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具有向上的道德情操,会合作、会创造,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素质。
(3)、苏霍姆林斯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
(4)、教育学的个性形成理论:
1.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素质教育个性化。学生主体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个性是否良好,成为检验素质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3、班级文化建设,指班级成员利用和创设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关系等来熏陶和培育集体成员创造性人格的一系列影响活动,它是班级成员在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发展过程中,创造一种比较稳定的有利于发展的文化过程。以个性化的班规、班歌、班名、班级活动等为载体,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自我教育环境,激活学生的潜能,启动学生持久的教育内需,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和自主创新的精神的班级文化。
4、个性发展:本课题个性发展是指学生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和不同个性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两个层面。培养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对象独生子女,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个性教育的理解偏差而造成的小学生过分崇尚自己的个性,出现自以为是、惟我独尊、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等个性不健全问题。通过学校的团体生活,实施一定的教育影响,在追求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寻求共同发展,最终达到“和而不同”的个性本真状态
课题名称:班集体建设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