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_以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为例_展万程
治安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治安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67b60d627284b73f24250f8.png)
治安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治安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治安学专业主要课程主要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犯罪学、公安管理学、侦查学总论、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自卫擒敌、射击、安全防范技术、道路交通管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调查、见习和实习等。
学生在公安机关见习6周,毕业实习10周。
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1、本方案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公共课6学分。
2、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
必修课8门,计18学分。
限定选修课3门(3选2),计4学分。
任意选修课2门,计4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详见全程教学计划。
3、以上课程须于第一、第二学年全部修完。
治安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愿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系统掌握法学和治安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治安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技术,具有了解社会治安现状,观察社会治安发展趋势,管理城乡社会治安秩序,查处治安案件,处理治安事件与治安灾害事故,管理道路交通,实施消防监督,以及处理各种治安问题的知识和初步能力,能在公安、国家安全、边防、消防、军队、行政执法机关以及安全保卫等部门,从事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预防和控制犯罪、安全保卫等实际工作,以及从事治安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治安学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警察法学、公安基础理论、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治安管理学总论、刑事侦查学、侦查讯问学、侦查措施、犯罪学、犯罪心理学、法医学、刑事照相、安全防范技术、道路交通管理、治安秩序管理、治安案件查处、危险物品管理、消防安全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保卫学、警卫学、涉外警务、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擒敌技术、查缉战术、汽车驾驶技术等。
“《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研究
![“《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a1abe08e87101f69e31956b.png)
“《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研究【摘要】构建符合治安管理工作发展需要的与公安院校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结合大运会学警安保实际,进行《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战、练”一体化路径研究。
【关键词】《治安管理学》“教、学、练、战”一体化警务实战能力培养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警务实战能力培养的成效,关系到是否能够满足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
为此,有必要对新形势下警察院校学生警务实战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以求探索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进一步提升警察院校警务实战教育的水平,从而为公安机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有效驾驭复杂社会治安、具有深厚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合格人才。
笔者从事《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多年,本文结合在深圳大运会期间与安保学警跟班教学的体会,谈谈《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战、练”一体化的方法。
一、《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含义“教、学、战、练”一体化中的“教”,是指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学”,是指学生的学校内外的学习;“练”,是指综合训练与专项训练、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战”,是指仿真模拟实践与全真实战实践、应急处置实践。
教为学,学为练,练为战。
以实战需要主导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指导模拟演练、参与真实实践。
使教学从“课堂理论为中心”向“现场实践为中心”的转变,学生学习从“懂不懂”向“会不会”的转变。
“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
在真实或模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首先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认识和训练。
《治安管理学》“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治安学人才培养模式,它基于警务实战分析,营造与警察职业素质养成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练、战”一体化。
治安学专业学什么有什么课程
![治安学专业学什么有什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4a004ce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1.png)
治安学专业学什么有什么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警察法学》、《公安基础理论》、《治安管理学总论》、《刑事侦查学》、《犯罪学》等。
治安学专业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警察法学》、《公安基础理论》、《治安管理学总论》、《刑事侦查学》、《犯罪学》、《犯罪⼼理学》、《治安秩序管理》、《治安案件查处》部分⾼校按以下专业⽅向培养:特警、公安法制、铁路警卫、铁路警务、公安舆情管理、海上治安管理、城轨安全与执法。
治安学主要研究治安学、⾏政法学、⾏政管理学、安全防范技术、侦查学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公安⾏政执法和犯罪预防等⽅⾯的基本训练,在公安、国家安全、边防、⾏政执法机关等部门进⾏治安管理、预防和控制犯罪、安全保卫等。
例如:盗窃、⽃殴等治安案件的查处与处理,爆炸、中毒、⾼空坠落等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铁道、公路等道路交通的管理等。
治安学专业就业前景
治安学专业的毕业⽣就业的特点是:范围⽐较窄,但就业率⽐较⾼。
所谓的范围⽐较窄是指治安学的毕业⽣绝⼤多数在公安机关、边防、安全机关和军队的治安保卫部门。
就业率⾼是指与⼀些专业相⽐,治安学专业的毕业⽣就业⽐较容易。
以中国⼈民公安⼤学治安学专业的毕业⽣为例,就业率⾼达100%。
治安学专业的学⽣毕业后,多数具有公务员⾝份,在公务员待遇不断提⾼的今天,报考治安学专业不失为⼀个明智的选择。
《治安管理学》课程整体设计和特色规划
![《治安管理学》课程整体设计和特色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219b71919e8b8f67d1cb994.png)
《治安管理学》课程整体设计和特色规划目录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定位二、本课程主要特色三、本课程的内容、步骤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五、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定位1、指导思想《治安管理学》课程建设以“面向实战,贴近实际,务求实用”指导思想,以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并能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治安管理学》课程达到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标准。
2、目标和定位我院是为基层公安机关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等学校,在以“为我国基层公安机关培养应用性和操作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为公安机关培养了大批人才。
《治安管理学》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是:本课程是非治安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治安管理工作的范围、管理方法程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
二、本课程主要特色1、在教学内容上,吸取国内外多年来在治安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和事例分析等方面的成果,及时了解和把握治安管理理论界和宪政实践部门最新发展动向。
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社会主义治安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在治安管理理论阐述和事例介绍、分析过程中,尽可能联系中国社会治安和警务改革的实际,忠实于治安管理学的基本精神,又注意贯穿讲课过程的通俗易懂性。
2、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更为先进的施教手段,以改进治安管理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努力将包括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同时使用于课堂,并逐步开展网上的答疑和辅导。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上网供学生课外学习。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和治安管理学科内容的整合,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组合使用,创建新型教学结构,为提高学生素质、强化教学质量,提供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
对公安专科学校治安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公安专科学校治安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829ba6e7e21af45b307a870.png)
收稿日期:2006-12-10作者简介:臧建国,男,江苏泗洪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对公安专科学校治安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臧建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部,北京100038) 摘 要:公安专科院校治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治安专业的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治安专业专科教育具有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的显著特色,就是其综合性和实践性。
治安专业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从优化课程设置、重构治安教材、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治安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特色;思考中图分类号: D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192(2007)02-0110-05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复杂,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要完成日益繁重复杂的公安保卫任务,就必须坚持科技强警战略,牢固树立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的思想。
公安专科院校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治安专业作为公安学科的骨干专业之一,担负着培养治安管理人才的重任。
新的治安形势下要求的治安管理人才必须是一专多能、一警多用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治安专业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人才培养规格进行。
如何使培养的治安管理人才符合客观形势的需要,与治安专业教学改革成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文从治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教育特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治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及教育特色(一)改革目标公安高等专科教育区别于公安本科教育和公安中专教育,它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即实践能力。
根据《人民警察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安专科院校治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治安专业的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智慧公安背景下加强治安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
![智慧公安背景下加强治安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0f9460c770bf78a642954d1.png)
留皆目T邢强治穸业谓设的固_■文/朱得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 物联网等科技发展及其带来的产 业升级、行业更替,正在引发一场 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全方位的 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智慧城市” 建设的推进,使人类生活方式和 社会治理方式正在向着更加智慧 的方向发展。
“智慧公安”作为新 时代国内外警界新一轮警务改革 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公安信息 化为核心,通过互联化、物联化、 智能化的方式,促进公安系统各 个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协调运作, 实现警务“强度整合、高度共享、 深度应用”。
智慧警务在深刻影响 公安教育工作的同时,对治安学专 业课程建设升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智慧公安建设对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一)智慧公安和精准警务建 设背景智慧公安是以警务信息的整 合、共享、应用、创新为主要路 径,通过数据互联共享、资源充 分整合、警务流程再造、运行模式 创新、警务效能最优化的信息化、 智能化过程,最终形成智能化的警务发展理念、工作模式、运行 机制、质量文化乃至警务新生态。
智慧公安的核心特征是广泛覆盖、 深度互联、数据驱动、协同共享、 智能处理、流程重构、开放应用 等。
加强智慧公安建设就是推进 落实公安大数据战略,加强公安 智能化建设,全面推动公安工作 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 革,培育战斗力的新增长点,实 现公安机关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
上海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 发展”战略,创建面向未来的智 慧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标准不断 提高。
上海公安机关正实施“智慧 公安”建设和“精准警务”模式改 革,打造“最有序、最安全、最干 净”的国际现代化大都市。
这对 公安民警的执法水平、管理效能、 服务质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二)智警时代警务革命倒逼治 安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上海智慧公安建设提出建立 一线综合执法“全科搭配专科”的 递进式执法模式,要通过警务模 式优化升级、警种机构优化重组 和警力资源优化配置,不断解放 和发展警务“生产力”,对治安警务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和发展机遇。
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_以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为例_展万程
![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_以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为例_展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99d5521ed630b1c59eeb587.png)
这一课程设置模式的实施效果来 这一现状的原因比较复杂,没有 力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方面,要
看,其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表 明确、统一的专业课程设置所应 加大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比重,多
现在于,这一模式导致“我国教 遵循的原则是导致这一局面的主 开设一些治安实践类课程。有些
20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治安学 专业课程,可通过双语课的形式,
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性 ;从 向学生传授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 理论课的知识比重,夯实学生的
公安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来看, 合知识,从而使其具备在原专业 专业理论基础。
要使所设置的课程难度适宜并有 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的能
(五)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
一定的可塑空间,对一些知识陈 力。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在浙江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在上述三类课程中,思想道 德、科学和人文知识类课程所要 解决的是大学本科学生的知识基 础和人文素养问题,是素质教育
054 展万程,男,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
教 学 研 究 JIAO XUE YAN JIU
对本科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 言,多年来我们过多地把精力放 育 质 量, 培 养 学 生 社 会 责 任 感、
在进行治安学专业的课程设 业生进入公安机关后并不一定从 横联系、动态发展的立体网络。
置时,对课程的选择和编排既要 事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的工作,工 这种趋势反映到治安学专业的课
符合教学规律,又要体现公安院 作安排中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较 程设置中,必然要求治安学专业
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还要考虑 普遍。因此,公安院校各专业在 的课程结构也要不断改革。一方
利 影 响。 鉴 于 此, 本 文 拟 以 浙 江 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例,对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的 课程设置进行探讨,以期能抛砖 引玉,对我国治安学专业的发展 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治安案件查处课程的几点思考
![对治安案件查处课程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d02614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3.png)
对治安案件查处课程的几点思考王莉《治安案件查处》课程是公安院校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具有理论性强、与公安实践工作联系紧密、实战技能要求高等特点,那么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让学生在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以后能够迅速进入角色,遇到实际案件能够应对自如,这就是我们治安案件查处课程老师应该关注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改进之处。
根据实践需要,目前我国全国各公安院校普遍都开设了治安案件查处课程,而且该课程都是各公安院校学生学习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具有实践操作性强、技能要求高等特点,要求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和增强学生查处治安案件的实际动手能力。
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一、教材的选用目前各公安院校在本门课程的教材选用上基本都是自己院校所编写的相关教材,各教材各有优缺点,那么我们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多多的涉猎相关教材,要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及学院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促进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形成为前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材内容需要打破,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局限,要能全面、准确地阐述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更要注意与客观实际密切结合,因此在选用教材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所具备的教学环境,来选取或者编写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材,根据新的法律规定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根据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不断的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取舍有针对性地突出一些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被选用以后,在听取使用教材的教师和专家们意见的同时,更要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
开辟多种渠道进行调查和评估,全面地反馈选用教材的质量,做到持续使用优秀教材,淘汰不适应教学需求、不能满足职业教育需求的教材。
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够达到一种积极的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加的高涨,学习效果也必将大大的提高。
治安学专业介绍
![治安学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e50386b10661ed9ad51f3d9.png)
治安学专业介绍【社会实践报告】治安学专业也是一门非常年轻的专业,一是由于社会治安实践对治安学理论的诉求,二是治安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得治安学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呈迅猛发展之势。
下面是X给大家带来的治安学专业怎么样、学什么、前景好吗,供大家参考!1、治安学专业简介治安学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以公安机关的治安、保卫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社会治安现状及各种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中发现治安工作的内部规律,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治安工作的效率,达到预期的目的。
2、治安学专业主要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犯罪学、公安管理学、侦查学总论、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自卫擒敌、射击、安全防范技术、道路交通管理学等。
3、治安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系统掌握治安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边防、国家安全等部门从事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安全保卫、预防和控制犯罪以及治安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治安学、行政法学、行政管理学、安全防范技术、侦查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安行政执法和犯罪预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管理社会治安,预防处置治安案件、治安事件与治安灾害事故,指导和监督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治安学、行政法学、行政管理学、安全防范技术学、侦查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治安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技术;(3)具有管理大、中城市社会治安、处理各种治安问题的初步能力;(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公安工作及社会治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通讯、驾驶、射击、自卫擒敌等技能,身体素质达到规定标准;(6)掌握公安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治安学原理课程实训教学的思考
![治安学原理课程实训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2850c99f7ec4afe05a1df12.png)
治安学原理课程实训教学的思考《治安学原理》作为一门面向治安学专业大一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性质有着较大区别,决定了这一课程的实训课内容形式的设计必须独具特色。
因此就《治安学原理》课程特点,教学对象的特点突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铁道警察学院本课实训情况为依托,将当前受众较广的模拟实训教学与之进行对比,来阐述对该课程实训教学活动的思考,以期进一步改进完善。
标签:治安学;课程特点;实训教学《治安学原理》作为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下的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是对社会治安现象进行整体化研究,并着力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研究对象包括社会治安现象、产生社会治安现象的原因和治安对策三大方面的内容。
其涵盖内容较为广泛,与一般专业课程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集中体现在课程性质不同所影响的教学模式的差异上。
为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适应公安工作需求,提高学生对治安基层状况的熟悉程度和对相关公安业务的掌握能力,我院在对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寻找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公安院校治安专业科目的独特的实训教学模式。
1 治安学原理的课程特点1.1 治安学原理课程内容《治安学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
本课程的开设对象是治安学专业大一学生,其对治安学专业理论的学习尚未开展,《治安学原理》课程在治安学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中占据基础性位置,对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起着引导作用。
学生对课程展开学习之后会发现课程内容上概念类、原理类等纯理论知识较多,鲜活案例少,学生可实际操作机会少,也造成了诸多学生时常抱怨该课程学习枯燥无味的窘境。
再者,此课程内容跨度大,知识面广,结构性强。
全书内容分为四编,共12章,四编分别为导论、治安客体、治安主体、治安运行,主要对治安现象、治安秩序、治安管理、治安防范等内容进行阐述,内容较多,授课时间较长,共34个学时(以我院为例)。
另一方面,该课程内容系统性强,有对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名词的概括和总结,也有对治安专业单项业务的介绍,逻辑严密,内容涵盖广泛,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功能。
关于治安专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治安专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a8ab46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2.png)
关于治安专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治安专业课的重要性1、治安专业课作为一门必修课,教育社会公民意识,增强遵守法律的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和实现民主法制的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2、治安专业课教学能够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观念,使学生未雨绸缪,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预防和应对危险的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治安风险。
(二)教学内容1、法律法规:重点介绍有关治安工作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法律文件,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2、基本知识:介绍治安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治安防范、重点人群、社会治安事件等等。
3、安全防范: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介绍常见的安全防范技巧,提高学生预防安全风险的能力,并重视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性。
4、技术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教育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如抢救技能、治安技能、现场处理技能等等,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制观念;2、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治安问题,以正确的观念参与治安工作,加强安全防范意识;3、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学生抢救技能、治安技能、现场处理技能等技能水平,以提高学生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4、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协同完成治安工作,学习社会共同体意识,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1、讲授型教学法:通过讲授型教学,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治安知识;2、课堂演练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练,加强学生抢救技能、治安技能、现场处理技能等的训练,学习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3、实地考察法:安排学生到实际环境中进行考察,参观社会治安装置,加强治安管理的理解,提高安全观念;4、领导员指导法:利用现任治安工作领导员指导学生进行治安工作实习,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治安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对治安学学科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d15584dbe1e650e52ea9921.png)
管理机制明显弱化 ,某些领域 因立法滞后 , 使该领
域的治安管理无法可依 ,还处于无序 ,甚至混乱状 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 态 。面对 违法 犯罪 活动 的各 种新手 段 、新形 式 、新 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 案型不断涌现,公安机关治安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
( 一 )遵循 高等教 育 发展规 律
( 一) 为公安机 关的治安管理 实践提供理论 支持
当前 ,迫切 需 要重 视和 解决 的 问题是 ,如 何实
现公 安教育先于队伍 、高于队伍 、严 于队伍 的要安 工作 的 引领 。因此 ,对 于治安 学科 的建设 、规
公 安 法 治 研 究S T U D Y O N P U I L I  ̄ ¥ E C U R I T Y A N D L A W
一
、
学 科建设 中应有 的两个 目标
位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
政 治责 任 和社会 责任 。 二 、学 科建 设 中应 该遵 循的 两个规 律
模 式 ;通 过科 学研究 工作 ,为基层 实战 破解难 题 ,
变化 ,允许并极大努力地去突破这种局限,实现超
越和 提升 。二是 遵循 学科建 设 动态性 规律 ,适 应公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创新警察文化 ,构建警 察核心价值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 ( 二 )以治安 学科为依托 ,为公安机关培养高
( 二 )遵循公 安 工作职 业性 发展 规律 治 安学 “ 如果不 立 足于 实际 工作 ,就 可能 失去
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微课建设现状及发展
![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微课建设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2dcf7059b89680202d82522.png)
《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微课建设现状及发展》摘要:公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顺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借助微课等新型教学形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公安院校的微课建设还停留在整体引入阶段,对于微课自身具有的优势,以及对于微课能够给予治安学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尚未充分认识,三是定期组织治安学微课教学比赛,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微课教学当中,也扩大微课教学的影响力王建新公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顺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借助微课等新型教学形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治安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公安学学科,较为适合微课的建设与应用。
但公安院校治安学微课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体系化建设不足,技术应用滞后,应用平台缺乏等问题。
一是没有充分认识微课的价值。
作为年轻的二级学科,近年来,治安学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信息化教学在治安学学科建设中的应用并不明显。
公安院校的微课建设还停留在整体引入阶段,对于微课自身具有的优势,以及对于微课能够给予治安学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尚未充分认识。
二是尚未形成学科微课体系化建设。
当前公安院校已经有针对治安学学科的微课开发和应用,但是现有的微课数量有限,内容分散,仅仅针对个别知识点,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微课系列,也没有覆盖学科的核心知识,缺乏体系化建设。
使得微课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就显得比较单薄,受众的选择余地很小,难以发挥微课多元、碎片、个性的优势。
三是微课建设技术应用滞后。
要想制作出丰富多彩和具有吸引力的微课,需要运用微课制作的新技术,使用微课制作软件和系统。
当前微课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单是录屏软件就多达数十种,这些先进的录屏制作软件对于公安院校的教师来说就是一大难题,没有专门的教育培训和操作训练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并制作出合格的微课。
四是微课应用平台建设不足。
当前公安院校微课应用平台建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治安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治安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167a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7.png)
治安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范文引言治安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研究社会治安问题及其预防和处置措施。
对于我来说,选择治安学专业是出于对社会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改善社会治安状况的愿望。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的安全稳定作出贡献。
目标与职业发展规划短期目标在毕业后的前三年内,我的短期目标是进入公安机关或相关行业,从事与治安学专业相关工作。
在这个阶段,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尽快适应并承担起实际工作中的责任和任务。
中期目标在从事几年的实际工作后,我的中期目标是成为一名治安领域的专家或高级管理者。
我计划通过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积累更多的实践成果,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专业声誉。
长期目标在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我的长期目标是能够对治安学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
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行业专家,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治安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交流。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培养和指导更多的后辈,传承治安学专业的火炬。
职业发展策略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要在治安学领域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将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进修与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治安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
为了跟上行业的发展潮流,我将不断进行进修和学习。
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学术研讨会、行业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治安学专业的核心目标是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我将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为社区、学校、企业等提供安全管理的咨询和支持。
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声誉和个人影响力。
治安学专业基础设置
![治安学专业基础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ea7256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7.png)
治安学专业基础设置简介治安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治安形势、防控治安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学科。
对于治安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治安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授。
基础课程1.治安学导论治安学导论是治安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它介绍了治安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治安学学科的整体认识。
2.刑法基础刑法基础是治安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刑法基本原理、刑法条文和刑法解释,学生可以了解刑法对治安维护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刑法规范处理治安案件。
3.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是治安学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它介绍了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能力。
4.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治安学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通过研究人的心理状态、行为规律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犯罪心理,并在维护社会治安中发挥作用。
专业课程1.刑事侦查学刑事侦查学是治安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介绍了刑事侦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从事刑事侦查工作的能力。
2.治安管理学治安管理学是治安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介绍了治安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在治安管理领域的能力。
3.犯罪学犯罪学是治安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研究犯罪的原因、类型和预防控制措施,帮助学生了解犯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课程是治安学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刑法、治安管理法和法律伦理等内容,帮助学生熟悉法律法规,准确运用法律规定处理治安案件。
实践教学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治安学专业设置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地考察、模拟案例分析和实习实训等。
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治安学专业基础设置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将来从事治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对治安学专业基础设置的简要介绍,相信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将能够全面了解治安学的理论与实践,为社会治安的维护和犯罪预防做出贡献。
关于公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思考
![关于公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a5f3c7690c69ec3d4bb7553.png)
关于公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思考作者:武志坚来源:《China's foreign Trade》2010年第22期摘要本文着重研究公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问题,阐述保证公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分析为公安专业开设《公安学概论》、《犯罪学》及《警察公共关系》等几门公安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生。
关键词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战线上智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从事的工作仍然是教育工作。
教育即是对人的知识、能力、品格等进行全面塑造与培养的工程。
这与纯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公安院校的教育内容既要求相对全面,又要求有較强的基础性。
削弱应有的基础教育,就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后果,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理论基础薄弱,从长远看,就会从根本上无法适应公安工作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要求。
1保证必要的公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公安教育不仅包括公安业务知识教育,还包括一系列基础教育和公安专业基础教育。
这方面所涉及的知识、理论在实践中很少有机会学习,而就目前条件而言,公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讲授还是校内教学的主要形式。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公安实际工作的需要,应该进行公安教育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应当保证基础理论课与公安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
如果盲目缩减这些课程的教学时数,削减基础性强,对人才素质影响较大的课程,势必损害公安教育事业,影响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笔者认为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应提高业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加强业务课的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和实践的技能。
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实效。
这类课程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培养其正确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应当保证基础理论课,特别是公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
应保证《公安学概论》、《警察公共关系》及《犯罪学》等公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
拓宽公安院校创新发展之路的思考——以设置安全防范类非公安专业为例
![拓宽公安院校创新发展之路的思考——以设置安全防范类非公安专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811cac7a58da0116c17495e.png)
校园专区拓宽公安院校创新发展之路的思考——以设置安全防范类非公安专业为例于静荣【摘 要】本文试图借力当前国家对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东风,深入剖析公安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
提出了在培养公安专业人才的基础上,打造精品,同时依托公安院校的特色资源,打造有公安特色背景的安全防范类非公安专业的品牌效应,拓展公安院校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解决公安专业因招生名额限制吃不饱的问题。
以此为公安高校发展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公安院校 创新 发展 品牌 安全防范近几年来,随着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在发展中遇到的重重困惑与阻碍,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何能够突破困扰高校发展的瓶颈,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发展下去。
作为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公安院校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刚刚升入本科、有一定基础但仍然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双重挑战的公安高等院校,他们刚刚站稳脚跟,更是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进行深化变革,顺应时代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公安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2016年1月,公安部协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中就提高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确公安院校办学定位,突出公安院校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困扰公安院校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思路现在我国的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着重放在突出强调了新时代公安教育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以及战略性重要地位,努力构建具有公安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的工作体系,但由于地域性和办学环境的种种条件限制,使得“争创一流公安院校”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困难,首先是公安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辽宁为例,本省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毕业生每年约在1200人左右,如按《意见》中规定,每年至少有10%至20%的公安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就业,(录警率最少的省分只有60%左右,)这在普通高等院校可能是较高的就业率,但对于受过专门训练的特殊毕业生来说,如果他们所掌握的特殊技能不能为社会服务,有些专业还有一定的保密性,则危险性更大。
公安院校治安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初探——以消防管理课程为例
![公安院校治安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初探——以消防管理课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22ecf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9.png)
公安院校治安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初探——以消防管理课
程为例
胡玉娟
【期刊名称】《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5(025)002
【摘要】以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为背景,分析了公安院校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围绕“校”、“教”、“学”、“考”四个方面对公安院校消防管理课程提出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总页数】5页(P110-114)
【作者】胡玉娟
【作者单位】福建警察学院治安系,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7
【相关文献】
1.公安院校治安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初探--以《消防管理》课程为例
2.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以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为例
3.治安学专业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内实训教学反思
5.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
——以北京警察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进行治安学专业的课程设 业生进入公安机关后并不一定从 横联系、动态发展的立体网络。
置时,对课程的选择和编排既要 事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的工作,工 这种趋势反映到治安学专业的课
符合教学规律,又要体现公安院 作安排中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较 程设置中,必然要求治安学专业
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还要考虑 普遍。因此,公安院校各专业在 的课程结构也要不断改革。一方
有一年在基层公安机关进行专业 的更新提供了条件。虽然相对于 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有
实习。因此,真正用于专业课程 其他一些学科而言,治安学学科 条件的可开设“治安学研究方法”、
学习的时间比一般学校要少一个 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还很不 “ 社 会 治 安 调 查 评 估 ”、“ 治 安 案
学 期 甚 至 更 长。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成熟,但治安学学科发展仍应遵 件查处实训”等课程 ;三是按素
公安院校自身的特点。从教学规 设置专业课程时,既要重视向学 面在课程内容方面,及时、准确
律来看,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 生传授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 地 把 握 治 安 学 学 科 发 展 的 前 沿,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治安学专业 本知识、基础理论,帮助其掌握 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或增设
的 知 识 比 较 完 整 地 传 授 给 学 生, 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又要 新课程 ;另一方面则要加大基础
减少计算机、英语等工具类课程
熟的学科理论体系能够确保各门
二、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应 的比重外,还应通过开设视频公
课程之间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有 遵循的原则
开 课、 精 品 共 享 课 的 方 式, 启 迪
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
目前,全国公安院校治安学 学生的心灵,挖掘学生的学习潜
尽管存在上述优点,然而从 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导致 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应变能
在上述三类课程中,思想道 德、科学和人文知识类课程所要 解决的是大学本科学生的知识基 础和人文素养问题,是素质教育
054 展万程,男,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
教 学 研 究 JIAO XUE YAN JIU
对本科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 言,多年来我们过多地把精力放 育 质 量, 培 养 学 生 社 会 责 任 感、
身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再 时还明确了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 的根本目的是要向学生提供一套
加上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 目标的能力标准,即具有从事治 相对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力
同,可能导致用于课堂教学的时 安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治安管理与 结构和素质结构,促使学生知识、
间比一般院校要少很多,因此应 服务核心能力、治安行政执法核 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
人才培养两个目标的双赢 ;二是 优化程度较低,对有限的人才培 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
能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使专业 养时间造成较大浪费,也在一定 新能力的培养。如在知识面的拓
建设的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职 程度上限制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 展方面,除了要整合公共基础课,
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是成 量。
而后两类课程则是本科各专业为 在治安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且要推
了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所 却忽视了课程建设,使得治安学 动 高 等 教 育 内 涵 式 发 展。《 国 家
规定的课程。从我国高等教育改 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革发展的历程来看,虽然在不同 的 适 应 性 不 强。 而 从 学 科 建 设、 (2010~2020 年 )》 指 出, 要 把 育
组织中的各类课程比重有所不同, 程建设是基础。从本源上讲,学 教育中要坚持全面发展,能力为
但 三 类 课 程 组 合 的 模 式 至 今 仍 科要先于专业和课程,是专业和 重。 要 着 力 优 化 学 生 知 识 结 构,
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模 课程的基础,但在学校建设中却 丰富其社会实践经验,强化其能
对专业课程进行精心选择,尽可 心能力以及治安学专业领域的初 高。因此,在进行治安学专业课
能选择那些对专业人才能力规格 步研究能力。
程的设置时,应注意从以下三个
要求满足程度较高的课程,有些
(四)反映治安学学科发展的 方面入手 :一是按知识结构设计
不是很必需的课程,可不予设置, 新成就
课 程, 要 体 现 加 强 基 础 理 论, 突
利 影 响。 鉴 于 此, 本 文 拟 以 浙 江 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例,对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的 课程设置进行探讨,以期能抛砖 引玉,对我国治安学专业的发展 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治安学专业课程设 置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 等 院 校( 除 高 等 职 业 学 校 以 外 ) 本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均采用“三 类课程组合模式”,其中的三类课 程是指思想道德、科学和人文知 识类课程,学科基础知识类课程, 专 业 性 知 识 和 技 能 训 练 类 课 程, 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也不例外。从浙江警察学院各专
教 学 研 究 JIAO XUE YAN JIU
文 / 展万程
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
——以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为例
2013/12
教 育 部 2012 年 3 月 16 日 印 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 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 等教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 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 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 强 化 特 色、 注 重 创 新, 走 以 质 量 提 升 为 核 心 的 内 涵 式 发 展 道 路, 而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 专业课程设置则是提升专业人才 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虽然我 国治安管理人才的培养已经有较 长的历史,但治安学学科的发展 与 专 业 建 设 的 进 程 却 比 较 缓 慢,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院校 治安学专业课程的建设,进而对 治安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
根据以上要求,治安学专业
于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又有 学科建设。此外,由于目前我国 的课程设置除了在课程种类及结
利于及时地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 治 安 学 学 科 本 身 发 展 的 不 成 熟, 构 方 面 要 能 体 现 内 涵 式 发 展 外,
果传授给学生,实现学科发展与 导致治安学专业课程结构的整体 在课程的总体设计方面也应有利
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这三类课程在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这三者的关 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专业课程组合中的比重的认识会 系来看,这三者相互包含、相互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
有所不同,或者一些专业从专业 联系、相辅相成。其中,学科建 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
自身的特点出发,使得专业课程 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课 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此,在高等
课程的内容,避免课程内容之间 校的特征比较明显,很多学校的 动治安学学科发展的动力,其结
的交叉重复。
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将从事公 果就是,导致了治安学学科的基
(二)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规 安工作。然而,从目前公安机关 础化、综合化和整体化发展,使
律
的招警制度来看,公安院校的毕 治安学呈现出一个多层结构、纵
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其对专 业课程的设置也完全按照这一思 路来设置。如在通识教育平台中, 其 所 包 含 的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模 块、 基本素养模块和条例条令模块所 设置的课程实质上就是上述思想 道德、科学和人文知识类的课程 ; 而在专业教育平台中,其所包括 的警体技能模块、公安法学基础、 公安业务基础模块及专业核心模 块所设置的课程实质上就是上述 学科基础知识类课程和专业知识 及技能训练类课程。
在专业课程设置时更应注意对课 循一般学科发展的规律,即在学 质结构设计课程,要通过课程设
程的选择和整合,否则将难以实 科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 计,加强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
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种经常起作用的趋势 :一是学科 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
(三)满足公安机关对治安专 的不断分化,二是学科的交叉和 警 体 素 质 和 审 美 素 质 的 全 面 培
这一课程设置模式的实施效果来 这一现状的原因比较复杂,没有 力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方面,要
看,其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表 明确、统一的专业课程设置所应 加大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比重,多
现在于,这一模式导致“我国教 遵循的原则是导致这一局面的主 开设一些治安实践类课程。有些
2013/12
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治安学 专业课程,可通过双语课的形式,
养方案中,就将社区警务设置为
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中本科专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实施科教 双语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
业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体系 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 的英语能力,另一方面则可以“社
本身的逻辑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 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区警务”这一世界范围内的警务
性,习惯于从学术的角度看问题,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高等教 革命为载体,开拓学生在警务知
式。对于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 是派生的。因为学校的首要功能 力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
Hale Waihona Puke 学科或专业而言,这种课程设置 是人才培养,其次才是科学研究。 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
模式具有其自身优点 :一是课程 所以,学校建设首先是进行专业 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设置以学科为依托,这样既有利 建设和课程建设,然后才能进行
旧、属于常规性的治安业务内容 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 2012 级的人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
不应该作为主要课程来设置 ;从 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将这种人才 力随着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应用
公安院校自身的特点来看,因为 培养目标定位为“治安专门业务 而不断增强,素质则伴随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