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教学实录)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教案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触龙说赵太后》。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解读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解读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触龙的聪明才智和敢于直言的精神品质。
(2)理解赵太后的内心情感和为国家利益着想的决定。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历史,珍惜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3. 课文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揭示。
3. 触龙聪明才智和敢于直言精神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所需的PPT、教案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2)学生合作探讨,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4. 文本解析:(1)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进行解析。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触龙和赵太后的情感态度。
(2)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珍惜传统文化。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1)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需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教案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帮助学生理解《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文章中的道德观念和政治智慧。
1.2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1.3 教学时间:2课时(90分钟)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文章背景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赵太后的地位。
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对话内容。
文章主题探讨:文章所表达的道德观念和政治智慧。
2.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文章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对话和情节。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总结文章的基本情节。
2)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主题的思考和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文章背景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
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提问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文章的主题。
3.2 教学手段:课本:提供《触龙说赵太后》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理解。
多媒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理解能力评价: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思考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探讨文章主题时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本:《触龙说赵太后》的文本。
5.2 多媒体:相关的历史背景图片、视频资料等。
5.3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理解。
5.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供学生进一步查阅和了解。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深入理解角色的心理和动机。
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教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1.领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积极意义。
2.体会本文高潮、雄辩的讽谏技巧。
3.理解和归纳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背诵课文。
5.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质、揖、走、郄、恃、不肖、没死、崩、恣、约、乘”词语。
2.归纳“质、及、甚、少、异”等词语的义项。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
2.领悟本文高超、雄辩的讽谏技巧。
教具准备录音机、《触龙说赵太后》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故事背景2·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导语每当看到有些人用公车接孩子时,每当看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时,每当听到有些父母为给孩子安排一个好的工作,谋一个“好”的前程东奔西忙,不惜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时,总会想起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威后与左师触龙之间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触龙说赵太后》。
一、介绍故事背景《触龙说赵太后》属《战国策·赵策》。
触龙是赵国的一位老臣,在朝中担任“左师”职务。
赵太后则是赫赫有名的赵威后。
说起赵威后的赫赫有名,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齐国使节来赵,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
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first volume touches the dragon and says Queen Mother Zhao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背景材料】一、背景材料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
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由太后执政。
赵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赵太后刚刚执政,国内动荡不安。
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国势已大不如前。
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
显然靠自身的力量赵国决不是秦国的对手。
所以,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较密切的齐国增援。
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按当时的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
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
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
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
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
问者言之凿凿,步步进逼,对者狼狈不堪,嗫嚅语塞。
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
但在这篇课文中,她却表现出溺爱子女、甚至蛮横不讲理,完全不像一个开明君主的样子。
这说明统治者的子女观并不绝对地与个人品质有关,而是与社会制度和当时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关。
二、补充注释1.关于“触龙”触龙,人名,《战国策》的各种传本均作“触眬”,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二》曾据《史记·赵世家》等史料订正为“触龙”,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战国策》残本记此事均作“触龙”。
另外,有人认为“触龙”后还有“言”字,因尚有不同看法,故未取。
2.关于“质”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常常由几个国家结盟,共同对付另外的一个或几个国家,结盟的凭据就是派王子或世子到别处或别国作抵押,叫“质”或“质子”。
《触龙说赵太后》课堂实录
儒 家 的 积 极 有 为 , 家 的超 然 通 达 , 横 家 的 智 谋 权 道 纵 变 , 能给 人 深 刻 的启 迪 。 天 , 们 又将 接 受 一 份 历 都 今 我
史 的 馈 赠 。 我 们 一起 走 进 《 国 策 》 去 欣 赏 《 龙 说 让 战 , 触
找 。生 答 :徐 趋 ” “ 走 ” “ 步 ” ) 们 是 有细 微 区 ( “ 、疾 、强 。它 别 的 。 徐 行 日 步 , 行 日趋 , 趋 日 走 。 步 ” 什 么 “ 疾 疾 … 是
词 。 读 文 言 文 . 善 于 发 现 问题 。 通 过 查 阅 工 具 书 阅 要 并
或 者与 同学 交 流 来 解 决 疑 难 。还 要 善 于 积 累 整 理 , 这 样 理 解 的能 力就 能慢 慢 提 高 了 。 师 : 古 文 观 止 》 价 :左 师悟 太 后 , 句 闲语 。 《 评 “ 句 ”
么 理解 呢 ?
师 : 句话 也省略 了一 些内容 , 解时 应补充成 这 理 “ 岂非 ( 燕 后 ) 久 长 ( 其 ) 子 孙 相 继 为 王 也 哉 ” 为 计 使 有 。
谁来说说它的意思?
生 :正 题 是 劝太 后 同 意 长 安 君 去 齐 国作 人 质 。 因 为 太 后 说 “ 复 言 令 长 安 君 为 质 者 . 妇 必 唾 其 面 ” 有 老 , 触龙如果直接说 。 会失败 。 就 师 : 败 了 会 有 什么 结 果 呢 ? 失
2024年语文教案-触龙说赵太后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能够领会成语“触龙鳞”、“说客”等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对比分析,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古代的辩论技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的原文及翻译。
(2)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对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举例示范,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
5. 练习与反馈:(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测试或提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论证方法等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译文。
2. 辅助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论证方法讲解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论证方法。
2.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24年《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背诵《触龙说赵太后》全文。
(2)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触龙、赵太后的相关知识。
(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战国时期的历史气息,了解触龙说赵太后的意义。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尊重人才、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触龙说赵太后》的内容和意义。
(2)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
(2)深入剖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和逻辑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讲述触龙说赵太后的历史典故,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触龙、赵太后的相关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文本解析:(1)解析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
(2)深入剖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和逻辑关系。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尊重人才、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触龙说赵太后》。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尊重人才、珍惜友情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设计范文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触龙说赵太后》一文;(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辩论、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通过对比分析、案例研究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道德、政治和人性的思考和反思;(3)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内容分析和解读;2. 修辞手法:文中的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3. 论证方法:文中的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识别和运用;4. 关键词语:文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和运用;5. 句子和段落: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赵太后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回答相关问题;3. 分析与解读:学生合作学习,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和关键词语;4. 辩论与讨论: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学生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2. 文本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表达与写作: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4. 创新与思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触龙说赵太后》的原文文本;2. 相关资料:赵太后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故事;3. 参考书籍:相关的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书籍;4. 网络资源:相关的网络文章和讨论。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 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帮助梳理课文结构和主要观点;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赵太后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感知文本魅力;3. 分享收获:邀请学生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4.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深入分析课文内容;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背景、内容及其意义;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触龙说赵太后的策略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中,认识到沟通与说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表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
2.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关键语句。
3. 分析触龙的说服策略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 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辩证思维和说服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人物关系、关键词语等。
2. 学生预习触龙说赵太后,做好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触龙说赵太后,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关系。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触龙的说服策略和技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疑问,重点讲解触龙的说服技巧。
5. 翻译练习:学生翻译文言文中的关键语句,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中,认识到沟通与说服的重要性,培养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表达的品质。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触龙说赵太后的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文言文翻译:评估学生在翻译练习中的表现,检查对文言文关键语句的理解。
3.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触龙说赵太后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触龙的沟通技巧。
2024年《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学设计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教案设计与教学目标1.1 教学背景与分析分析《触龙说赵太后》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意图。
确定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教学内容与要点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确定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等。
1.3 教学过程与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导入、讲解、互动等。
设计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1.4 教学评估与反馈设计教学评估的方式和方法,如考试、提问等。
设计教学反馈的方式和方法,如学生反馈、观察等。
第二章:触龙与赵太后的关系2.1 触龙的背景与特点分析触龙的背景和特点,如身份、地位等。
确定触龙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2.2 赵太后的背景与特点分析赵太后的背景和特点,如身份、地位等。
确定赵太后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2.3 触龙与赵太后的关系分析分析触龙与赵太后之间的关系,如互动、对话等。
确定触龙与赵太后关系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触龙的游说技巧3.1 触龙的游说背景与情境分析触龙游说的背景和情境,如时代背景、场合等。
确定触龙游说的目的和动机。
3.2 触龙的游说技巧分析分析触龙的游说技巧,如语言表达、说服手法等。
确定触龙游说技巧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3.3 触龙的游说成果与影响分析触龙的游说成果和影响,如赵太后的态度变化等。
确定触龙游说成果和影响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触龙说赵太后》的文学价值4.1 文体的特点与风格分析《触龙说赵太后》的文体特点和风格,如辞赋、散文等。
确定文体特点和风格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4.2 文学手法与修辞技巧分析《触龙说赵太后》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排比等。
确定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4.3 《触龙说赵太后》的文学价值评价评价《触龙说赵太后》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确定文学价值评价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活动5.1 教学资源的准备与利用确定教学资源的种类和来源,如教材、参考书籍等。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教案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触龙说赵太后》的内容;(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3)能够了解《触龙说赵太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触龙的聪明才智和赵太后的开明态度;(2)领会忠诚、智慧、勇敢、谦逊等优秀品质;(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触龙说赵太后》;2. 分析并解读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3. 了解《触龙说赵太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理解;2. 对文中观点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评价;3. 触龙的说服技巧和赵太后的开明态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和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文具;3. 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触龙说赵太后》的历史背景和作者;(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内容背景;(3)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2)组织小组分享,交流学习心得和观点;(3)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维和评价。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理解方法;(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3)解读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5. 课堂练习:(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让学生当场完成练习,及时检查学习效果;(3)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2)引导学生思考触龙的说服技巧和赵太后的开明态度;(3)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兴趣。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触龙说赵太后》全文;(2)能够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2)学会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理解人物性格特点;(3)提高自己的朗读、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触龙的智慧、勇气和忠诚,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3)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交流、倾听、理解。
二、教学重点:1. 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2. 文中成语和典故的掌握;3. 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2. 人物性格特点的深入理解;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全文及其注释;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触龙和赵太后的历史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氛围;(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3)让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如触龙的智慧、赵太后的威严等;(2)全班交流,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启发,深化理解;(3)教师点评,总结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
4. 知识拓展:(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成语和典故,如“无功受禄”、“先发制人”等;(2)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成语和典故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这些成语和典故,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概括总结;(2)强调课文背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背诵;(3)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语文教案-触龙说赵太后
2024年语文教案-触龙说赵太后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能够掌握文中重要词汇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3.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
4.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5.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文中重要词汇和句式的学习和运用。
3. 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的分析和理解。
4. 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学习和理解。
教学难点:1. 文中古文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2. 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的分析和理解。
3. 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学习和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的文本。
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相关内容,如《左传》等古文经典。
2. 简要介绍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和作者。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文本。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三、人物形象分析(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触龙、赵太后等。
2. 让学生思考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四、文化背景学习(10分钟)1. 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分析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如礼仪、官职等。
五、写作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触龙说赵太后的短文。
2.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式。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和研究课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让学生了解了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也要关注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背景材料】一、背景材料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
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由太后执政。
赵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赵太后刚刚执政,国内动荡不安。
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国势已大不如前。
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
显然靠自身的力量赵国决不是秦国的对手。
所以,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较密切的齐国增援。
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按当时的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
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
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
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
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
问者言之凿凿,步步进逼,对者狼狈不堪,嗫嚅语塞。
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
但在这篇课文中,她却表现出溺爱子女、甚至蛮横不讲理,完全不像一个开明君主的样子。
这说明统治者的子女观并不绝对地与个人品质有关,而是与社会制度和当时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关。
二、补充注释1.关于“触龙”触龙,人名,《战国策》的各种传本均作“触眬”,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二》曾据《史记·赵世家》等史料订正为“触龙”,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战国策》残本记此事均作“触龙”。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赵太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探讨赵太后的政治智慧和谋略。
3.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讨论能力。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展示赵太后的画像或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话题。
步骤二:讲解赵太后的背景和地位
通过讲解赵太后生平和她的地位,使学生了解赵太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步骤三:探讨赵太后的政治智慧和谋略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赵太后的政治智慧和谋略,讨论她是如何保持政权稳定和统治有方的。
步骤四:呈现赵太后的成就和争议
讲述赵太后的政治成就,同时也提及与她相关的争议,引导学生思考赵太后在历史上的正反评价。
步骤五:总结讨论
请学生整理自己对赵太后的看法和评价,可以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步骤六:拓展学习
为了进一步了解赵太后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研究,撰写一篇赵太后的相关文章或演讲稿。
步骤七: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阅读与赵太后相关的历史资料,写一篇对赵太后的评价文章。
教学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赵太后的地位和影响,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思考和讨论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赵太后的政治智慧和谋略,同时也了解到历史中存在的争议和评价。
同时,拓展学习和作业布置让学生能够深入研究赵太后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设计范文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触龙说赵太后》的文言文内容;(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3)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和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观点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简介:《触龙说赵太后》是一篇古代散文,讲述了触龙劝说赵太后放弃溺爱子女的故事。
通过触龙的智慧和赵太后的转变,文章传达了对家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考。
2.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领悟文章的寓意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散文的魅力;(2)向学生介绍《触龙说赵太后》的作者和背景知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词语;(3)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同学请教解决疑惑。
3. 合作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交流和学习;(3)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思考文章的寓意和思想内涵。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触龙和赵太后的对话场景;(2)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和讨论,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动机;(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 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课文理解、人物分析和寓意领悟方面的表现;3. 表达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和写作中的表达清晰度和批判性思维。
触龙说赵太后 教案教学设计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情节,掌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到尊重他人、善于辞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2.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主要人物的分析和评价。
1.2.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对故事中品德思想的深入领悟。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1.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1.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参考资料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2.1.1 介绍《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和历史环境。
2.1.2 阅读并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1.3 讨论故事中的品德思想,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简要介绍《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2.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情节,教师辅导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2.2.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讨论故事中的品德思想。
2.2.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品德思想,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品德教育。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方式3.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的积极性。
3.1.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3.1.3 品德思想: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和思考,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2 评价标准3.2.1 课堂参与度: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回答问题。
3.2.2 阅读理解:正确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2.3 品德思想: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到品德思想,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相关注释。
《触龙说赵太后》课堂实录
触龙说赵太后(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用现代的眼光审美教学过程:我很欣赏曹刿,国难当头时,位卑不忘忧国,问战,参战,论战!我很欣赏烛之武,怀才不遇,怨气滔天,秦晋围郑时,理智战胜情感,国家为重,人民为重,终以说辞退秦师!我也很欣赏邹忌,妻妾成群,气宇轩昂,仪表堂堂,善从小事见大,治国如审美,治大国如烹小鲜,成功的讽谏,千古名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方式都收到同一游说结果:说服对方。
我认为除了说辞的深入浅出,除了说辞的发自肺腑,更重要的是耿耿忠心,坦坦胸怀。
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战国的触龙:触龙说赵太后面对这一题目可以提哪些问题?触龙在什么情况下说服赵太后呢?朗读第一节。
“用事”什么意思?“新”——刚刚赵国的国君哪去了?赵太后遇到了什么问题?秦国为什么“急攻”?如果改动一个标点:“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赵氏……”还能这样理解吗?这个“急”怎么理解?强调是攻打的迅猛。
事实上,当时秦国看到了刚执政,国内动荡,国势衰微,才发兵东下;即占赵国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赵国危在旦夕!赵太后上任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如何解决的?怎么译?齐国什么意见?“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以”什么用法?意义?有没有谈判的余地?这是赵太后上任后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国家危在旦夕,该不该“以长安君为质”?用现在的观点来说是什么冲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赵太后不肯,说明她什么?溺爱!大臣们怎么做的?“强谏”——竭力劝说!大臣们为什么敢“强谏”?A忠心B新用事。
所以“新用事”显得尤为关键!新国新用事,秦才攻!就因为新国新用事,齐才苛刻!就因为新国新用事,大臣们才敢如此这般,大臣心中难免不服气!“复”什么意思?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比较“又”、“再”的时态!有人说,太后如此,写出了她性格中的特点:固执、蛮横,倚老卖老!但太后如此也有合情合理的一面:太后为什么会这样?刚刚失去丈夫,又要忍受别离;刚刚佐政,又面临如此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
后(教学实录)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教学实
录)
教学目标
1.领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积极意义。
2.体会本文高潮、雄辩的讽谏技巧。
3.理解和归纳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背诵课文。
5.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质、揖、走、郄、恃、不肖、没死、崩、恣、约、乘”词语。
2.归纳“质、及、甚、少、异”等词语的义项。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
2.领悟本文高超、雄辩的讽谏技巧。
教具准备
录音机、《触龙说赵太后》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介绍故事背景
2·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导语
每当看到有些人用公车接孩子时,每当看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时,每当听到有些父母为给孩子安排一个好的工作,谋一个“好”的前程东奔西忙,不惜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时,总会想起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威后与左师触龙之间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触龙说赵太后》。
一、介绍故事背景
《触龙说赵太后》属《战国策·赵策》。
触龙是赵国的一位老臣,在朝中担任“左师”职务。
赵太后则是赫赫有名的赵威后。
说起赵威后的赫赫有名,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齐国使节来赵,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
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
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
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
就是这位青史留名的赵威后,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有时却过于溺爱,甚至蛮不讲理。
触龙就此点巧妙地说服了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又赵威后执政。
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大不如以前。
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
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
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太后是如何考虑这件事的,触龙又是怎样巧妙地说服太后使长安君质于齐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
(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二、指导自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词典扫清文字障碍)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齐读课文后用10~15分钟时间结合课文下面注释疏通文意)
3.三读课文,指导诵读,理清思路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本段为叙述语气,要读得平缓、清晰。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句中的“新”和“急”要用重音读。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