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完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一、概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作为新课改后的首批教材,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进行全面剖析,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教材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旨在为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教材内容分析1. 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根据新课标要求,将语文教学内容分为课文、实践、综合、扩展四大模块,每个模块都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既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2. 教学风格多样化:教材的设计融入了许多现代教学手段和理念,如图表、多媒体等,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叠,而是活泼的图片和声音,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3. 突出思维拓展:教材中的许多实践和综合活动,突出了启发学生思维、拓展视野的作用,比如写作、口语、阅读等方面都贯穿其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反思与建议1. 注重个性化教学:虽然教材设计多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教学。
2. 加强课外拓展:教材设计虽然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需要结合学生的课外生活,进行更多的拓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3. 教材反馈机制: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应建立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材的优缺点,不断修订和改进,以提高教材的质量。
四、结语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作为新课改后的首批教材,确实在内容的安排和教学形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借鉴和改进。
希望本文的分析和反思能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共同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五、教学反思与建议扩展1.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教学中,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方式都有差异,因此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学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学反思第1篇】拓展延伸从小,家长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个“好孩子”。
能获得“好孩子”这一殊荣的,或者像羊羔一样温驯,或者像小牛一样憨厚,或者像兔子一样谨慎,或者像小鸟一样依人。
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我们来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
(按观点的不同,将全班同学分为正、反两方。
双方各选派三名代表组成辩论队)【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学反思第2篇】5月19日,我执教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狼》。
执教本课,令人满意的地方较多,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课环节安排紧凑,容量大。
从实际教学来看,本节课涉及了作者作品的文学常识,三次朗读及指导,疏通文意以及表演故事,另外还涉及整理情节脉络,探讨人物性格,归纳文章寓意等内容,前一环节的完成自然为后边的教学内容做好了铺垫与准备,加上本人注重了各环节间的过渡语,使整个衔接自然,没有生硬的“折痕”。
同行间曾对课堂“容量大”进行过争论,认为安排内容多既是优点,但也可能是缺点,既涉及知识太多,可能会造成教师的传授如蜻蜓点水,学生的学习如走马观花,实际所得也许并不丰厚。
对此,我有自己的理解,即是内容的多寡并非是衡量一堂课容量的标准,无论一堂课涉及内容是多是少,只要能一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有效的训练,也即一堂课的“密度”大,那就应该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提倡的。
2.切实贯彻了自主与合作学习,面向了全体。
新课程理念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
学生作为主体,本应是学习的主人。
因此,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学会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反思本节课,我的一个主要指导思想便是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解决的问题一定不要越俎代庖。
为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事先要求学生对课文认真的预习。
预习要求包括:解决生字,正确熟练朗读课文;自行结合工具书翻译课文,将难解决的难句勾画以待组内解决,用教师传授的方法分类归纳词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学反思第1篇】下面是我课后的一些反思和感想:一、准备要充分在讲课之前,我利用两周的工作闲暇时间,充分地准备了我的教案,理清了自己的授课思路,并多次寻找同组的语文老师给我指导。
确定下基本思路后,我利用班级多媒体的优势,精心制作了本课的课件,并尽量使课件丰富多彩,符合初一学生的的个性,以期能够引起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
课件做好之后,又进行了多次的删改,每次试讲之后,我都会改动课件,希望能够更好。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换句话说,无论做任何事,都应该努力做到,做足充分地准备来应对前面的挑战。
而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如果一节课非常生疏的话,那必然会漏洞百出;反之,如果你提前进行试讲,充分准备,那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亮点和收获。
二、处事不惊,教学仪态端正,但还缺乏课堂应变经验。
在三次的讲课过程中,许多老师都对我的个人素质进行了肯定,这使我感到由衷地开心,作为一个新教师,能在这点上得到认可,说明我是符合教师的基本要求的。
而我自己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对课堂内容非常熟悉,所以也感到不太紧张,比较顺手。
尽管如此,我也看到了自己在应变能力上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我对学生的评价上,当学生回答我设计的问题时,由于个性不同,并不一定与我的预想分毫不差,而当学生有了亮点之后,我却无法准确地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贴切的评价,这一点就是我缺乏课堂应变能力的表现。
三、课堂设计的环节完整、思路清晰对于《女娲造人》这一课,我设计了四大板块,分别是:1、预习检查、读准字音。
2、比较阅读,感知故事情节。
3、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情感。
4、拓展训练,试试你的想象力。
这四个版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具有层次感。
尤其是最后一部分的设计,充分发挥了语文课堂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切身体会神话那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的魅力。
四、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在我的两次试讲和公开课之后,学校的李校长、王主任、潘老师、李老师以及初一语文组的全体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不管是课堂设计的建议,还是个人教学风格的指导,都对我今后的讲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完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完整)》摘要:这是优美写景抒情散,课教学我通“”感知课进入教学层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上册全册教学反思、春这是优美写景抒情散课教学是通反复诵咀嚼推敲领会它们精彩写法和表现情境美二是加强思维与语言训练我先给学生做样子就春草描绘进行分析明确写了些什么从哪些角描绘哪词或哪些词用得特别精当描绘主要运用哪些方法然助学生课有条理地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能把理、口述、朗结合起学习效比较济南冬天课教学我通“”感知课进入教学层面接着就要质疑和释疑课堂讨论我根据课教学目标设计了些问题如“围绕‘妙’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笔下这些景物给人怎样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等通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品语言美、境美、情感美3雨四季这是美可谓音韵美、蕴美、境界美、人性美四美合进行教学我以指引初采取多种方法形式让学生充分领会美蕴然又对美进行了品以学生有感情朗核心再加以对佳词妙句欣赏品析目是品味语言进而分析语言特学生能从修辞、写法、感官等多角进行品析以写作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古代诗歌四首课教学我方面按照诗词特进行首先结合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思;其次从整体上分析描写容(景物、事)所表现情感再次通反复诵让学生发挥想、想象“神”入其进而体会这四首诗容和情感及理遣词造句妙处5 秋天怀念课堂上老师应该把课堂这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吐露心声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说我上《秋天怀念》这课设计了几种说话方式由说、补充说、选择说让学生人人都说人人都有体会人人都有收获改变了课堂教学以往以教主、以学辅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差全班学学习语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了重、难学生无拘无束地说程得以消化更重要是语言表达能力师生、生生交流程得到了提高6 散步课教学我将朗作主线贯穿整课堂教学让学生朗进入课理课反复吟咏终用朗表达己对感悟对亲情感悟7散诗二首课教学由两首散诗都有很强抒情成分因我加强了对学生朗指导让学生朗感受语言表现力、熟悉容这也有利学生对诗歌赏析上升到定审美层次8 《世说新语》二则课堂两则虽然短但都是用言写作因我方面重言基础夯实词音、词语理、朗停顿等将其作教学重;另方面着重结合人物语言和动作语句让学生进行品味从而使学生更地掌握人物形象性格特9 从草到三味屋《语课程标准》有这样句话“沟通课堂外充分利用学校、庭和社会等教育增加学生语实践机会” 我认不仅要“沟通课堂外”就教学而言更主要是要沟通者(学生)和作者心灵(心理)作者和者所处代、环境人历、性情等各有不这给学生理造成了障 3 碍教学首先就是要到这相通地方从儿童心理、从什么要写角让学生理似乎要省力些语教师要牢固地树立开发识开发途径是多样学生学习成(包括错误)是极其宝贵让学生把己作与名作比较即能激发学生兴趣更是有效学习方式即开发学生身上语学习、利用学生学习成是门学问和种艺术语永远是感性“增加学生语实践机会”就是增加学生感性体验机会“走出教室”是实践教室和写作样是语实践从“草”“玩乐”到“三味屋”“”是成长愿我们语学习也能茁壮成长0再塑生命人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盲人女作、教育、社会活动她《再塑生命人》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叙述了莎莉老师高超教育艺术也表现了作者知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生活历教了突出这两人物并让学生深入了她们我让学生与对话、与作者对话分析莎莉老师我打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天段“天我要看到那些善良、温和、友人们是他们使我生活变得有价值首先我想长久地凝望我亲爱教师——安妮·莎莉·麦西夫人脸当我还是孩子候她就到我给我打开了外面世界了将她珍藏我记忆我不仅要看她脸部轮廓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出情心温柔和耐心活生生例子她就是靠这些完成了教育我困难任我想从她眼睛里看出使她能坚定面对困难坚强性和她常向我展露出对人类情心”然让学生系课与上段起分析莎莉老师形象这样学生们得出结论就既快又完整了通这段学们对课容把握得更全面、更透彻真正走进人物心灵深处才能真正把握人物质与灵魂窃记课教学我将课品作教学重通品“我”窃心理、动作充分感受作者对酷爱并引导学生分析波三折、悬念迭起写法收到很教学效《论语》十二 5 由孔子年代距我们今天已很久远了而且语言上又有很差异因学生对课容比较难以掌握针对这学情我教学先介绍孔子生平使学生对这历史人物有致了然再逐进行讲这就提高了授课质量学生也从悟沐浴了华化甘霖3 纪念白恩是议论也是学生进入初阶段次接触类体教学我主要通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分别出记叙与议论容分析它们作用让学生探究夹叙夹议写作手法植树牧羊人通三次高原所见到不景象赞美牧羊人心存美、坚持不懈改变贫弱生存环境品质教学我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抒情或议论部分以及对高原景物描写指导学生品析对牧羊人描写深入理心5走步再走步课教学正如题目样让学生走步再走步 6 逐渐学会欣赏课因我让学生先主学习再进行组合作探究路让学生己走步步地走目是让学生养成良研究性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能力6 诫子这是较短言了让每位学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生悟——生思”模式教这课整课堂都以学生心“诵”与“研”环节都进行得比较顺利完成了从“积累”到“延伸”课堂建构7 猫.语感教学有程这程包含具体包括如何通品味语言挖掘语言背容感受语言魅力《猫》教学程我抓住关三只猫不性情以及“我”和人对它们不态作感知主题两条线缓缓推进水到渠成感悟主题.设计替“我”说出几句话环节(可以面或口头形式展开)这身也是种语言训练这是语感教学除了品味语言外另种形式这些环节设计要是任何创造都是 7 体不要搞些形式化“作秀”或是脱离容任何课堂形式创造都要体现有效教学原则3.——要成语感教学手段不要而或是随性所想到了就让学生下朗目就是了让学生更地感知语言、理语言课堂如因学生无法理而造成“僵局”可以通“我们这些句子”化当学生品味了些精妙语句可以通朗让其感知其妙处或情感真正做到以促以带.除了朗训练外更要重精、细例如抓住三只猫“是怎么”这线前两只都是己或人主动要而三只猫是门口捡到从而得知花猫不受重视起因又比如“晒太阳”细节也各有不花猫是“蜷伏”感觉很凄清可能“我”平对它并不又比如引出“若有若无”可以追问“还有哪些类似语句?”总应该多出些这样细节又如引导学生理“什么冤枉是因不喜欢吗”这问题抓住“定是……定是……”表现这种偏见已是根深蒂固了8 鸟课教学我重引导学生赏作者笔下各种鸟分析笼鸟特、欣赏然界原生态鸟儿美了梁实秋语言特通引导分析议论句、抒情句让学生理作者爱鸟情以及通情感对比所表现出写作图进而理全主旨8 9动物笑谈是课作者用诙谐幽默语言写人与动物趣事写动物可爱令人忍俊不禁很适合七年级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对细节描写、语言特分析很到位收到良教学效0 狼教学设计我着以促译、以促讲、以促原则设计课堂教学诵是学习言重要途径“遍其义见”初学生学习言处打基础阶段得朗朗上口甚至成诵才能更地理义幅短全仅二余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熟乃至成诵因诵是教学重要环节熟基础上疏通义是必要但切忌烦琐讲也不必句句力确对课主要是让学生借助释及工具行领悟教师可作必要提示或简单讲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教师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起对生动情节有深切感受应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变 9 化程正确认识人与狼斗智斗勇对主旨理只要抓住两即可是故事奇二是作者议论皇帝新装课教学我切实加强学生训练采用由、默、分角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基础上探究主题;另外我还根据童话体裁特面让学生理课面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比如当孩揭穿骗局我让学生想象当情景并假设己场会怎样做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其想象力诗二首预习让学生由集学生反馈信息丰富多彩也很有价值重示朗、对比朗通反复诵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对体会诗节奏美、境美、情感美效很3女娲造人课教学我以让学生复述故事形式把握容并试着让学生对女娲造人动机、方法等作另种推测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学习能力0 寓言四则这两则寓言短精悍浅显易懂学生能够借助课下释和工具理词句通译全道理比较浅显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完成学习任相关热词窃记教学反思语上册人教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反思第【1】篇〗这是依托我校“以学为主双案合一”与“三步九环”结合而展开的一次教学实践。
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多媒体和多种阅读方式,在感受中把学生的“学”变成学生的“又学又想”——学诗歌,想自己;学写法,想理想和责任。
在思维的过程中是经历了一种——先学习、再想象、再联想、再表达的一种思维过程。
实践后我发现:1.要激发学生积极性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真要另当别论。
原本我也没多加思考,直到有一个孩子急急忙忙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才知道,那天他准备好几个问题我也没提问他。
因此,上课的时候,教师的眼光应该跟孩子们不时地进行交流,与学生积极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练习要有针对性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有可检测性。
课后反思时我才发现:我的练习与目标有点距离,练习深度稍稍低于目标,练习中涉及的内容过少,考核范围过窄,结果却使目标有点淡化。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讲究结构的完整、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强调、内容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节古诗赏析课上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反思第【2】篇〗《观沧海》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
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
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感、想象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
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
这一点也和学生们刚刚接触到诗歌有很大的关系。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
2022-2022学年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2-2022学年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1春知识与技能学会体会本文从不同侧面描绘的春景之美,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并加以欣赏。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理清文章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2.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难点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1.朱自清的画像。
2.江南春季的图片。
2课时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刚才说的都是古人对“春”的描绘,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今人是如何称颂“春天”的。
请打开课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春》(板书课题)。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朱自清的创作以散文与诗歌为主,其中又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语言洗练、文笔秀丽。
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1.齐声朗读课文。
要求:(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2.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2)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3)盼春。
“盼望”、“来”、“近”。
拟人和反复。
(3)为什么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非常准确。
把春天拟人化,写它的脚步,仿佛一个你最喜欢的人在远处向你招手,缓缓向你走来,一种欣喜感油然而生,让人倍感亲切。
(1)看到了山、水、太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反思第1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有一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笔者读后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即兴教学,联系生活文中说太傅给侄子们讲诗文,他并没有正襟危坐、严肃刻板地按即定计划进行教学。
而是即景生情,设疑、引导学生设喻描写当时的雪景,把所学的知识用在生活实践中。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一下子雪下大了,孩子们可能把注意力转向了门外的雪景。
他没有批评孩子们的不专心,而是接着讲他的诗文,因情设疑,让孩子们用刚才学的知识描写此情此景。
学用结合,以用促学,以用深化所学的知识,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把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的背景下,我们应有所启示: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不一定要死板地只教教科书上的内容,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教学。
课中可以停下来随机引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使教学生动有趣,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教学要因势利导,即景教学,即兴提问,即兴作答,既开发学生思维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就是一个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教学实例。
在新课程标准下指导的教学,就需要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教科书,而忽视学生主体和学生的已有经验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个体差异及当时的教学情景进行教学。
二、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在太傅出题后,胡儿与道韫都回答了问题,他们各自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自由的讨论,这样的回答也许很多,但作者只录下了这两个,太傅对这两种回答,只是“大笑乐”,并没有明确表示谁对谁错,谁优谁劣,十分耐人寻味。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反思篇1在《再塑生命的人》第一课时中,我设计了“理解‘铺垫’的写法及其作用”的教学目的,详细的教学环节是: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展开对“仔细阅读第1—5段,考虑作者在莎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分析^p 有什么好处”这一问题的讨论。
时间6分钟。
在交流之前,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进展了简单的培训,即:组内六名同学的分工问题、记录及展示问题等等。
本节课出现以下问题,有待考虑:第一,外部形式不够标准。
例如:角色分工占用过多时间、记录缺乏提炼、礼仪不够完善。
这和我前期铺垫和训练少有直接关系,在短时间内组内成员不可能到达高度默契,今后我将另找时间做专门培训,将小组成员的分工固定下来,并让每一个成员谈谈该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在屡次演练中熟悉流程。
相信在屡次训练后同学可以做好这些。
第二,小组交流时发言不够积极。
有的组是一人独掌话语权,有的组是两三名同学主讲,其余同学旁听。
要想到达全员参与讨论比拟难解决。
无论是老师怎样布置预习,还是组长怎样干预,还是在展示中每个人都有展示任务,在小组活动中总有不愿意发言的同学。
这可能和个人性格、学习才能、学习方式、考虑问题的深度等多种因素有关,今后需要在这方面多多琢磨,甚至还要对每一个同学进展个体研究。
关注每一个,是小班化学习的理念。
第三,小组合作展示后的评价总结环节有待进步。
小组展示后老师应该给予多角度地、带有指导性和鼓励性的评价。
本次展示组根本能概括出来第1—5段写了什么内容,但分析^p 这些内容是如何为莎莉文老师的出场做铺垫的,还没有讲解清楚。
未展示组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摘抄原句,有的是列出了描写的方法,总之答案五花八门。
一时间我无从应对。
由此我想,今后不仅仅要关注展示组每个人的表现,且将他们集思的成果巧妙地与最终的答案结合,而且还要对未展示组的问题快速地提炼、找出问题的所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问题设计,一些问题问得有些琐碎,学生不易抓住问题的主干,不能理解所提问题的用意。
还有些语言表述得不够严谨,不易于课堂练习的进行。
在今后设计时还要细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反思第2篇】对杜甫《春望》一诗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人一定是太多太多,而因囿于传统解读对《春望》之“望”究竟应为何意而进行思考的人恐怕甚为寥寥。
传统解读中,人们总把“望”解释成“远望”、“遥望”,有一些人还把“望”在本诗中解释成其他意思:盼望、渴望、希望、期望……等,但本人总感觉这些解释都流于肤浅,未能弄清楚杜甫《春望》之“望”的真正含意,因而对《春望》一诗的总体解读也就失之偏颇。
《春望》之“望”,作为统领全诗内容的关键词,也是一个被人称之为“诗眼”的词,在全诗中的意义和作用,本应一以贯之,但在传统的解读中,把“望”字理解成“遥望”、“盼望”等,实在是难于一统到底,给人的感觉甚是不爽。
直截了当地讲,如果说第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还姑且可以一“望”的话,以后的内容便没法“望”下去了。
试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中因感慨时势而落泪,因怨恨离别而惊心,完全是一种心情,怎么“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一般陈述或评论,又怎么“望”?抑或解释为“盼望”、“渴望”?那这与第一句之“望”字之意显然已经不是一个概念。
如此一首短诗,一个题目当中的中心词、关键词的词义不能一以贯之,不能坚持始终,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则是更加的没法去“望”了。
请问,哪位能“望”到自己头顶稀疏的白发?或者头发再长一点的话,那与自己也不过是近在咫尺的距离,也需要一“望”吗?老杜的创作思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那传统的解读为什么让人感觉如此别扭呢?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传统的解读者还是未能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并深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里去进行品读,从而造成对该诗全面理解把握的失当。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反思第【1】篇〗《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
本文在盼春——绘春——颂春的抒情中描绘了心中的春。
我在教学设想中,首先理清本文的内涵。
本文是一篇由妙词、佳句、锦段构成的语言十分丰富的优美抒情散文。
从“字”方面来说文中多音字多。
如:涨、散、藏、和、晕等。
从“词”的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而妥贴,有大量的雅词,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
从“句”方面讲,文中使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仅“比喻”共用了八处之多。
从“段落”布局讲,各段落之间安排整齐有序,如最后三个自然段用三个比喻句来歌颂春,表现出春的新、美、力,用这三个比喻句单独成段构思巧妙。
对于这类文学性文章的学习,我在设计教案时就在想应该把它上成文学欣赏课:尤其是对于文句这样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学会欣赏至关重要。
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在何处、为何美。
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器官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炼、提高能力。
所以在教学文章的重点段第二段时我安排了这样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品读课;二是背读课。
意在品读中使学生学有所得。
得到一种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在起初的教学设计中的成功之处和问题,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共勉。
成功之处是在品读妙词、佳句活动中,把学生分四人小组,每组自由选写草、花、风、雨、人的图景来进行品读,并在小组内交流品读的体会,最后择优到班上交流。
让每个学生有了说话锻炼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活动效果很好,可以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反思教学过程我觉得存在两个问题:一、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品读妙词、佳句活动中很难驾驭学生。
二、教态不美,缺少活力,很难激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压制了学生的积极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反思第【2】篇〗《春的消息》是一首意蕴优美的诗歌。
读着这首诗,仿佛陶醉于一种初春的意境中:你看,春姑娘悄悄地来了,她用那纤纤细手触摸着树的枝头、雏菊的绿苞,触摸着小鸟的羽毛、潺潺的溪流,触摸着我们粉红的面颊、跳跃的脉搏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将“景”与“情”紧密结合,让我们读着课文,仿佛真的来春天的田野,心灵与自然便融为一体了。
最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全册)-三、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辽宁)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是七年级一篇课后古诗,篇幅短小,易懂,一课时完成。
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
这节课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诵读,并在反复读中体会诗的情感。
所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诗的节奏、重音、情感。
这堂课设计了很多读得环节,范读、自由诵读、学生展示读、齐读等。
我认为达成了这项目标任务。
这节课设计的另一个想法是通过一首古诗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
所以在拓展环节,学生分享所喜欢的古诗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基本做到从一首诗的诵读拓展延伸到对所喜欢的诗歌的诵读,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加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在这一环节,应给与学生更多的空间,但时间有限,学生展示并不丰富,而且在点评中,学生说的少,我想引申又碍于时间和课堂的限制,没有更好的激发学生热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整册)
第1课《春》本课设计,在朗读中让学生本文写草、花、风、雨、人的图景来进行品读,品读语言美、结构美、修辞美,尤其分析感官本文描写艺术,让同学们在美文美读美学中,交流品读的体会本文语言、意蕴之美。
让每个学生有了说话锻炼和分析交流的机会,课堂教学而且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活动效果很好,可以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是,课堂面面俱到,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在组织学生品读妙词、佳句、文章的活动中很难控制时间;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一些问题有些琐碎,有的学生抓不住问题的主干,不能理解所提问题的用意。
在今后做教学设计时还要更严谨。
第2课《济南的冬天》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一环。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是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整体感知,再是重点朗读、品味赏析,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
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既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领略了老舍作品的语言之美。
从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学生反复读、背诵,自然对文章的主旨、内容、写作技巧、价值等都会有一定的认识。
当然,通过“读”感知课文,这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
在课堂讨论中 ,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如“济南的总特点是什么?”“济南总特点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特别是在“精读细研”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喜欢的语句段落来进行品味,给学生以较多的空间,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但是在解决本文的难点品味语言这点上,做的还不够到位,在引导学生品味的时候没有做好示范性的教学,学生品味和教师引导的时候显得有点散乱不够集中。
基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确实还不够,平时缺少对学生语言品味的教学指导,因此,语文课也少了很多的语文味。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2024秋)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经典散文,语文课本几经变异,这篇课文仍然被编排进来,可见它的魅力,并且它也是我初中时代就很喜欢的一篇课文。
本学期伊始,我们就学习了这篇文章。
虽然总体看,教学效果还不错,但是,教完了之后,发现许多环节还没有尽善尽美,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要把反思写一写,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也希望在教学之路上能够钻研得更深入。
1.反思备课一直以来,我的备课十分认真,这节课也一样,我把知识点备得十分详尽,按照课文的组织顺序,从作者、题目、体裁、选自篇目入手,一滴不漏地进行讲解。
由于课文写的十分吸引人,所以学生也十分爱学,刚讲完时觉得还不错,可是课后在回顾时就发现了问题,因为刚开学,小组合作探究我利用地不好,有些应该交给学生解决地问题,我却没有放手。
比如:第二段的写景为什么吸引人,从这你觉得鲁迅先生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另外,我不知道其他老师怎么处理长妈妈讲的故事的,我是一语带过的。
在研究学情上,我忽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薄弱,尤其是刚开学,有些同学还没有从假期的懒散中调整过来,以至于字词夯的不实。
总之,深刻地钻研一节课,发现了许多可以改进的内容,这其中有很多都源于备课时的考虑欠周到。
2.反思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计的: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对比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写景的方法;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
这个目标符合单元教学目标,注重了知识的学习,但是,经过反思和课后阅读发现,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主要记述了作者童年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批判的成分和目的不明显,所以,教学目标定位“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并不合适,最后我把它改成了对私塾教育稍有不满。
3.反思学情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和认知水平,要切实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本节课中,词语的字音和字形这个问题上,我犯的错误就是没有考虑到学情,应把对词语的掌握加入教学目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第一单元1.《春》教学反思:《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旨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揣摩、口味语言,把握作者的感情。
同时,学习和借鉴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如下:1.引导学生欣赏“春草图”。
2.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根据赏析“春草图”的方法,赏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存在的问题:1.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动脑筋思考,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
2.对学生的点评不到位,偏于形式化,如“很好”、“不错”。
3.关注的学生群体集中在优等生上,对中等生以及差等生相对忽视,不能做到让每个人都有所得。
4.在学生自主赏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的时候,缺乏强有力的归纳与总结,思绪有些混乱,使得板书也不是很清晰明了。
5.在以情带读,品味语言这一环节中,时间安排过于仓促。
解决的办法:1.旨在有条不紊地把握一堂课,合理地安排时间,使得在教师的穿针引线之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2.教师首先自身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教材。
3.教师不断提高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作出合理的评价、有利的引导。
4.关注班级存在差异的各个群体,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5.语文,重在语言的品读,而诵读是关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美文。
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读美文,赏美文。
所谓“读美文”,就是以读贯穿教学的始终。
如,读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对济南的深情;读济南的三大特点,让学生从中真正感受到作者发出内心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样的感叹,同时学习老舍对“故乡”的这种深情,并学会用这种深情去阅读这篇文章;读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所谓“赏美文”,就是对文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赏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教学反思5篇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教学反思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我自中学时期开始学习这篇文章直到今日仍然记忆犹新。
朱自清先生用充满“诗意”性的感知语言,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阐述,抓住了春的特点,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旨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揣摩、口味语言,把握作者的感情。
同时,学习和借鉴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在授课之前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共同朗读课文,在熟读基础上进行课文的学习,进而要求学生对全文进行背诵。
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如下: 1.引导学生欣赏“春草图”。
2.赏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3.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4.联系实际,谈春。
课文学过之后,通过检查学生背诵情况,感到孩子比较喜欢这篇散文。
2.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科学整合,恰当地创设学生的认知情境。
教过本节课之后,我的感触颇深。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首先是学生的朗读的培养。
应该说在本堂课,我比较重视学生的朗读培养,课文的示范朗读,学生的自读,连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学生在本堂课也真的是用心在读,用情感在读,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其一,朱自清的《春》达到了诗情画意的境界,无一字在说赞美,却处处表现赞美,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学生真正地走进了春天。
其二,在本堂课,我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春天的情境,比如春光图,课文的示范朗读等多媒体的播放,使学生轻松获得了对春天的感受。
其次,整堂课体现了自主、合作性的学习方式。
从导入开始,就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学生自主地获取了知识,深化了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问题,比如学生与老师的合作,研究怎样把握文章朗读时的感情,学生与学生合作探究,作者在哪些景物的描写中透露着喜爱、赞美之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学反思第【1】篇〗《女娲造人》这篇文章是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童话、神话和寓言一般称作想像和幻想类作品,想像力丰富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所选诗歌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带有浓厚的想像色彩。
本单元就是在引导学生领略由“想像”创造出来的“别一世界”的魅力的同时,让学生对联想和想像有初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而这篇文章就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同时这篇文章所塑造的女娲形象又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人类的无所不能的神的形象,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设计完善了女娲的形象,从神的角度把女娲再还原成一个生动充满灵性和饱含母性的人的形象。
所以我总结了这篇文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想象大胆新奇,语言生动有趣,既而定下了文章的教学目标:第一,了解神话,解读文章内容;第二,通过听课文看动画,分析感受女娲形象,体会作者情感;第三,了解并初步学习运用想象和联想。
我的教学设想是首先向学生介绍神话这种体裁,然后再听文章让学生感受女娲的神性,第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共同思考,一起解决,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女娲的人性,最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对故事进行改编。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我真的很希望学生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学生的表现也确实不错。
除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还不够完善,但总体环节的安排和设计感觉比较流畅。
但是对女娲形象的分析我感觉不够深入,流于表面,学生对女娲的形象并不能很好的体会。
上完课之后我又听了其他三位老师的课,一个上午确实充实,就是太累。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篇)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篇)部编教材七班级语文教学反思1为切实搞好“新视野下学校语文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有效性”课题讨论。
我作为主研人员,本学期,我执教的课文是七班级下册的一篇《狼》。
在经过“上课评课修改再上课再评课”之后,做一下较为深刻的反思。
首先,在确定课堂设计之前,我对文本进行了深化的解读,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目标定位;4、教法与学法设想。
《狼》选自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下册第六单元。
在讨论第六单元课文的共同点时,我留意到,在本单元提示当中这样写道:“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
在今日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和人应当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
”“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和动物关系的深化思索。
”因此,我认为本单元是以“动物”为主角,给予它们以特定的寓意,对现实生活进行奇妙的讽喻和折射,同学从中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和教育。
《狼》是一篇文言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其次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
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故事说明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并擅长斗争,无论多么狡诈的狼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英勇才智所战胜的道理。
同时,也应当教育同学进行换位思索,从而明确爱护动物的意义。
七班级同学对文言文学习有了肯定的积累,本课是可读性较强的故事,同学易于理解并把握。
基于上述缘由,在教学中,我认为应尽可能放手培育同学的自读力量。
于是设计了以下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正确、流畅地朗读。
在朗读的基础上积累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培育阅读文言文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重点词语含义。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学会多角度客观地分析问题。
对于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表达同学自主学习,老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学反思第1篇】《杞人忧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中的一则寓言。
七年级的学生在本单元的前几课童话、诗歌、神话的学习过程中,已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练习和想象,学习本课,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体验,通过快速阅读、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学反思第2篇】好老师要擅于提出好问题魏老师认为好的问题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好问题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
好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饥渴感的关键。
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对于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算作好问题也是众说纷纭。
好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自然地包含基础知识,具有延伸性。
我们在课堂上要擅于抓住有价值的信息提出问题,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多多追问,引向深入,让学生有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更让其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拓展。
但在我们提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式,引发的效果也是不一样,这就取决于怎么铺垫。
而这取决于老师自身,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身,找到适合自己天性的教学方式,要关注学术前沿,切不可闭门造车。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像魏老师一样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课堂教学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丰富自己的课堂,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更让他们喜欢上我的课堂。
当然作为年轻教师要懂得丰富自身,与时俱进,做一个新时代的老师。
在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的这条漫长道路上,我要时时思考,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做到上好课,让学生喜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学反思第3篇】《杞人忧天》作为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首先是要求学生能够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再有就是要能够理解寓意所在。
为了考察学生能否能自行疏通文意,我安排了角色扮演的环节。
在以同桌两人配合演绎杞人和晓之者的对话时,学生的配合并不默契,对话不够顺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第1篇】上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和各听课老师的评论、指导,让自己感受颇深,对某些问题有了较深的思考。
首先,语文课是语言课。
记得刚开学的序言课上,我是这样对学生阐释“语文”的涵义的:语=言+吾,是我说,我想说,我要说。
“文”在古语中同“纹”,意为雕饰,目的是增加美感。
所以“语文”的涵义应该是:我要说,而且要把话说得漂亮。
所以这堂课立足于体验,联系课文,激发学生曾有的体验,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所以学生有话可说,也想说,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在评课的时候,曹明老师问我,在冬季捕鸟这一环节上,为什么要安排五个学生发言。
我想说的是:首先,这不是安排,这是满足学生想要表达的愿望,其次,我所要立足的不仅是分析课文,课文只是一种媒介,通过这种媒介,来激发学生某方面的能力。
现在学生想要表现自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与作者相通的感受并且想与大家分享,我为什么不满足他们呢?自己一直在追求一种活泼、踊跃的课堂氛围,也明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因为老师才是激发活力的源头,教师自身必须有这种意识:让你的学生想要开口说话,并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
在这方面,李阳英语给了自己一些启发,他之所以疯狂,就是表现在说,充满活力的说。
在这种大声说的过程中,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以及自信,都能较大程度的被激活。
联想到外教给学生上课,课堂里总能听到一浪高过一浪的朗读声,可以想到此时学生们兴奋的神情,语言课就该有这样的氛围。
自己接下来要做的是不仅激发学生想说,而且得慢慢引导他们会说,怎样说得有条理,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明确,怎样把语言说得再美一点,包括表达自己时的仪态、表情。
自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相信不断地坚持,总会有收获。
其次,语文课不能疏忽情感的培养。
课后,曹明老师指出,在学习冬季捕鸟的内容上,老师疏忽了一点,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培养学生是非观,和敬畏生命意识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从七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反思。
一、了解学生,钻研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活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语文,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
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
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
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方法的运用,作文材料的选择和详略安排等。
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优化课堂教学,不断实践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尤其是七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
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比较、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主要注重学生学到那些知识,学会
了哪些学习方法。
三、挑战自我,在反思中成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
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
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及时反思的时候了。
多和搭档探讨教学方法,多比较教学思路、向同学科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努力践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对自己的教学多比较,多反思,提高自己上课水平和课堂效率,希望能冲破“瓶颈”,开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做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