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历史必考提纲(九年级下册).
中考历史九下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中考历史九下复习提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阶段特征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思想上:自然科学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创造出辉煌的科技和文化成果。
二、单元框架三、单元目标1.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科学技术背景,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内燃机的发明等,了解科学技术的创新促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重大成就以及政治经济影响;结合相关史料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及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和文化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1.背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一)最显著成就(标志性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3.“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①奥托(德国):煤气内燃机;②戴姆勒(德国):汽油内燃机;③狄塞尔(德国):柴油内燃机。
2.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交通工具(1)汽车:①19 世纪 80 年代,本茨(德国)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 年,福特(美国)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2)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美国)发明飞机。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2020考纲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2020考纲勤奋,是学习的必需品。
不论你天赋高与低,无论你聪明或愚钝,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现在许多优秀的学生,他们天赋都很高吗?不,不是的,他们都是正常的智商,而正是凭着勤奋、靠着超人的努力,才取得了令我们惊叹的好成绩。
一份好的历史复习提纲,能够提高我们的复习效率。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0年初三历史复习资料考纲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
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他们冲破顽固派的阻挠,掀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三个内容:①近代工业的创办(核心)②新式海陆军的建立③近代文化教育制度的兴起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困难:1.传统势力阻挠2.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运输问题3.外国侵略势力破坏。
引进机器工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
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创办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初中化学,并派人出国留学。
作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没使中国走向富张道路。
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汉阳铁厂:当时亚洲的钢铁厂北方民族的大融合4世纪后期发生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的局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北魏建立以后,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九年级下册历史 提纲
九年级下册历史提纲(一)1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十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11月②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建立了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采取的措施: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十月革命的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推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战后的主要任务: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新经济政策:①时间:1921年3月,②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民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成立:时间:1922年,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初仅有4个加加盟共和国加入,后来扩大到15个。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4年列宁逝世。
第一、二个五年计划:①1928——1937年,②领导人:斯大林,③主要成就:苏联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农业集体化步伐加快。
新宪法通过:时间:1936年,意义: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它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2020年初中毕业班中考历史总复习(初三下)-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匈牙利的改革
内容:在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固政
治局势;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的现象,降低积存率,放慢重工业的进展速度,优先进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止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打算,改革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治理体制改革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达到最大〕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时刻:1942年1月1日
要紧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阻碍:是打败法西斯的最重要的保证。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
斯大林格勒战争、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战争、日本投降
〔2〕20世纪70年代
特点:经济受到严峻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缘故: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
危机。
〔3〕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
特点: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4〕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特点: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但债务加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微小国家利益。
阻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入侵野心,削弱了反法
西斯力量。
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宝港
德国进攻波兰: 时刻:1939年9月1日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国进攻苏联: 时刻:1941年6月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
日本偷袭珍宝港:时刻:1941年12月7日
九年级下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苏 联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列 宁 的 探 索
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1921年苏俄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新经济政策
意义: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成立,1991年12月解体。
1937年,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 经济:
Hale Waihona Puke 欧洲联盟(1993年) 欧洲经济 欧共体(1967年) 的发展 欧洲联盟性质: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日本经济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居资本主义世界第2 的发展 位。原因:美国援助、引进技术、发展教育等。 美国战后经济的特点 全球化和信息化 含义: 世界经济日益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表现: 资本国际化 生产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 世界经济 全球化 影响:
反殖民 侵略斗争
二 战 后 的 世 界 政 治
中东问题
1960年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结束了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500年的历史。 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①地理位置、战略地位和资源重要;大国插手。 ②历史、宗教、种族矛盾; ③关键是巴以冲突
美国 冷战 政策
地点: 美国 1929—1933年资本 •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
特点: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影响: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目的、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危机。 特点: 中心 措施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罗斯福新政
作用: 启示:
1、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美国经济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改善 3、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
背景
2020年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九下)
2020年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九下)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受和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
、被誉为“”。
2.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反抗。
领导力量。
印度民族女英雄,主力(首先反抗)意义:沉重打击了,反映了的觉醒。
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西班牙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玻利瓦尔圣马丁南美解放者2. 封建王公章西女王印度土兵英国殖民者印度民族意识第2课俄国的改革1. 改革:目标:强兵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影响: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成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的进程。
进一步强化。
2.1861年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改革人物: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转换职业。
农奴获得“解放”时,必须高价赎买一份土地。
意义: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但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答案:1.彼得一世欧洲军事强国俄国近代化农奴制 2. 亚历山大二世第3课美国内战(1861—1865)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是,南方是(焦点是)2.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4.转折:《》和《》的颁布(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意义:黑人奴隶踊跃参军,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被动的局面。
5.胜利: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
6.林肯的贡献: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7.美国内战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初三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提纲 中考冲刺必备必背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2.对象:西班牙和葡萄牙3.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4.范围: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5.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6.领导者:北部地区是玻利瓦尔,南部地区是圣马丁,他们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7.战争结果(事迹):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8.运动特点:南北联合,协同作战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对象:英国3.时间:1857-18594.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5.简要过程及结果: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最终起义失败。
6.代表人物: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的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7.参与力量:土兵(主力),农民、手工业者、王公(领导者)。
8.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方式:向西方学习4.领导人:彼得一世5.时间:18世纪初6.内容:7.8.影响: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农奴制改革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861年。
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中考考点)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P14-29)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P14-19)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1919.1-6):参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识图P14三巨头)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的主要内容: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识图P15签署《凡尔赛和约》和右图)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启示:弱国无外交)(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的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②《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内容: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影响:对中国:是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对美国: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中考历史九下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考历史九下复习提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阶段特征1.政治上: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建立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的矛盾激化,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民族改革。
2.经济上:1921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24年以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6 年,苏联模式形成。
二、单元框架三、单元目标1.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2.知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知道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了解战后战胜国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具体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疯狂扩军备战(1)三国同盟: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动摇者)(2)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3)核心矛盾:英德矛盾(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4)两大集团的性质:非正义性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5)争夺焦点:巴尔干半岛(火药桶)(6)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概况: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2)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2.意大利为自身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3.主战场:欧洲战场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4.最惨烈战役:凡尔登战役时间:1916年交战双方:德、法使用的新式武器:毒气弹地位:一战转折点别称:“绞肉机”“地狱”“屠场”(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惨烈性)5.一战进程加速:1917年,美国、中国、巴西等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6.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俄国十月革命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
⑤“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二、革命的经过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
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1、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2020九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复习大纲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抗衡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大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 13 课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繁荣〞20: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但是,繁荣的后边却隐蔽着生产节余、
全国性的股票谋利活动等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
(1)爆发: 1929 年 10 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狂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
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表现:大量企业破产,银行破产,失业人数激增;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二、罗斯福新政
1.时间、人物: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
2.目的:应付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3.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5.影响:
(1)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人民生活获取改进。
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渐渐增加,人民生活获取改进。
(2)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6.限制性:新政是在保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
实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中考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历史下册是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对抗、竞争的历史,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也是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经历了一战到二战之间的世界、二战时期的世界、二战后的世界。
学习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探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亚非拉独立与奋起),现代国际关系和战争史(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二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十月革命:一战带来深重苦难,二月革命后,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性质)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3、斯大林模式:(1)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特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919年,为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协约国同德国,召开巴黎和会,签署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等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