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分类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六单元第2节【第九课时】解决问题(归总两步)》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六单元第2节【第九课时】解决问题(归总两步) 》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2节,主要讲述了两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归总的方法,将问题分解成两个简单的步骤,再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直接计算答案,没有形成清晰的问题解决思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会将问题分解,再逐步解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归总两步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归总两步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将问题分解成两个简单的步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3.讲解:教师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归总两步解决问题的思路。
4.练习: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的方法和知识。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归总两步解决问题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上册

20 道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问题1:小明有15 颗糖果,小红有8 颗糖果,他们一共有多少颗糖果?解析:将小明的糖果数和小红的糖果数相加,15 + 8 = 23(颗)。
问题2:一个文具盒12 元,一本笔记本 5 元,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本笔记本一共要多少钱?解析:12 + 5 = 17(元)。
问题3:学校有35 盆花,又买来18 盆,现在一共有多少盆花?解析:原来的花加上新买的花,35 + 18 = 53(盆)。
问题4:小红做了20 道数学题,小明比小红多做了 5 道,小明做了多少道题?解析:小红做的题数加上 5 道,20 + 5 = 25(道)。
问题5:一本书有80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25 页,第二天看了30 页,还剩多少页没看?解析:总页数依次减去前两天看的页数,80 - 25 - 30 = 25(页)。
问题6:商店里有45 个篮球,卖出了20 个,又进货15 个,现在商店里有多少个篮球?解析:先减去卖出的,再加上进货的,45 - 20 + 15 = 40(个)。
小明有30 张邮票,小红的邮票数是小明的 2 倍,小红有多少张邮票?解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30×2 = 60(张)。
问题8:果园里有苹果树48 棵,梨树比苹果树少15 棵,梨树有多少棵?解析:苹果树的棵数减去15 棵,48 - 15 = 33(棵)。
问题9: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每条船能坐 4 人,24 个同学需要几条船?解析:总人数除以每条船坐的人数,24÷4 = 6(条)。
问题10:一支钢笔8 元,小明买了 3 支钢笔,一共花了多少钱?解析:一支钢笔的价格乘以数量,8×3 = 24(元)。
问题11:有56 个苹果,平均分给7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解析:总数除以人数,56÷7 = 8(个)。
问题12:小明从一楼走到二楼需要15 秒,从一楼走到五楼需要多少秒?解析:从一楼到五楼要走四层楼梯,每层15 秒,共15×4 = 60(秒)。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及单元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及单元分析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简单的排列、比较和分类;另一部分是简单的加减法和应用题。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和排列比较。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和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或等形式,展示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解决问题 课件(共15张PPT)

会议从8:00开始到11:00结束,共用了3小时。
时刻
时刻
时间段
时间段没有先后,只有长短。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05到8:20分针走了多少分。
8:05离家
8:20到校
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方法一:借助钟面数格子
方法二:用减法计算。
8:05离家
8:20到校
因为都是8时多,直接用分钟数相减。
复习-解决问题
想一想,认一认。
7:40
6:05
复习巩固
离家
到校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新知讲解
所求问题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所需条件
8:05离家,8:20到校优翼
时刻
时间段
新知讲解
钟面上显示的某一特定瞬间叫时刻。
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两个不同时刻间的间隔叫时间段。
时分)
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
回顾与反思
解答的对不对呢?
8:05过15分钟就是8:20。解答正确。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1.借助钟面数格子;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教材P5)
早9:00开门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到9:00,分针走了多少格。
分针走了4个大格,是20分钟。
做一做
9.某市1号线地铁运行全程需要35分钟。9:15从始发站发出的列车,什么时候能到达终点站?
9时15分+35分=9时50分
答:9:50能到达。
小月
忱忱
小雅
我能用数一数、算一算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当遇到困难时,我会画图进行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6招 用“分析法”解决归一问题 (第四单元)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先求出一天种多少棵
4.绿化队3天种树210棵,还要种420棵才能完成任 务,照这样的速度,完成任务共需多少天? 210÷3=70(棵) 420=70×6 6+3=9(天) 答:完成任务共需9天。
第四单元 第6招 用“分析法”解决归一问题
类 型 1 用分析法解决正归一问题
先求出上一层楼需要的时间
1.明明的教室在5楼,他从1楼上到3楼用了24秒, 照这样的速度,他从1楼上到5楼需要多长时间?
24÷(3-1)=12(秒) 12×(5-1)=48(秒) 答:他从1楼上到5楼需要48秒。
一共被截成了24÷3=8(段)
2.工人师傅要把一根长24米的钢管截成每段长3米 的钢管,每截一次需要3分。全部截完一共需要 几分?
24÷3=8(段) (8-1)×3=21(分) 答:全部截完一共需要21分。
类 型 2 用分析法解决反归一问题
先求出一天加工的零件个数
3.王师傅3天加工零件27个,照源自样的速度,要加 工72个零件,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27÷3=9(个) 72÷9=8(天) 答:需要8天才能完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归总问题)》教学详案(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归总问题)》教学详案(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72例9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74“练习十五”第11~13◎教学笔记题。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地找到中间问题。
2.经历探索乘、除两步计算(归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会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建立解“归总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课件出示习题。
师:你是怎么解决的?【学情预设】预设1:5+5=10(元)预设2:2个5元相加,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为2×5=10(元)。
师:如果用这些钱买2元一本的,可以买几本?师: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3)]【设计意图】通过对乘法定义的复习,为后面学习“归总问题”做好铺垫,同时设置了问题来制造悬念,从而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新课,探究新知识课件出示教科书P72例9。
1.阅读与理解。
(1)学生自主读取信息。
师:自由读一读,你从题中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多名学生发言,明确已知的信息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知道了买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
求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师:请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将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呈现出来。
学生自主呈现。
【学情预设】预设1:受前面学习的影响,学生会想到用□来表示碗,但是用一个□来表示一个碗,6个碗就是□□□□□□,无法与9元一个的碗区分开来。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注意让学生通过画图来分析题意,并体会画线段图的简洁性。
预设2:学生有画线段图的经验,会想到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
有的可能想到画一条线段,有的可能画两条线段。
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大全

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大全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加法和减法问题1、小明有 15 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 8 个苹果,小红有多少个苹果?这道题就是要把小明的苹果数和小红比小明多的苹果数相加,得到小红的苹果数。
即 15 + 8 = 23(个),所以小红有 23 个苹果。
2、果园里有 38 棵苹果树,梨树比苹果树少 12 棵,梨树有多少棵?这里是已知苹果树的数量,梨树比苹果树少,那就用苹果树的数量减去少的数量,即 38 12 = 26(棵),梨树有 26 棵。
3、一本书有 85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 20 页,第二天看了 30 页,还剩多少页没看?要先算出小明前两天一共看的页数:20 + 30 = 50(页),然后用总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85 50 = 35(页),所以还剩 35 页没看。
二、乘法问题1、一盒铅笔有 6 支,买 5 盒铅笔一共有多少支?这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6×5 = 30(支),买 5 盒铅笔一共有 30 支。
2、一辆公交车上有 4 排座位,每排能坐 8 个人,这辆公交车一共能坐多少人?同样用乘法,4×8 = 32(人),这辆公交车一共能坐 32 人。
3、一只兔子有 4 条腿,6 只兔子一共有多少条腿?4×6 = 24(条),6 只兔子一共有 24 条腿。
三、除法问题1、把 24 个苹果平均分给 6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这是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24÷6 = 4(个),每个小朋友能分到4 个苹果。
2、有 30 朵花,每 5 朵扎一束,可以扎几束?30÷5 = 6(束),可以扎 6 束。
3、妈妈买了 18 块巧克力,平均分给 3 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几块?18÷3 = 6(块),每个孩子分 6 块。
最新人教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05解决问题(估大、估小策略判断够不够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知识热身:读一读,辨一辨。
准确数
我们学校的南校区三年级有学生246人。
本周要进行消防演习, 要为三年级准备大约多少个口罩才合适?
估小
那就是约200多人!
估大
三年级约有250人!
近似数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估算
用估大或估小的策略 来判断“够不够”的问题
该估大, 还是估小呢?
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准确计算可以, 但估算更快!
科技馆的影院有445个座位,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
试一试。
如果两所初中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学生, 这两所初中的学生同时去这家影院看电影,坐得下吗?
该估大, 还是估小呢?
196 + 226 ↓↓
200 + 230 = 430(名) 430 < 445
答:这两所初中的学生同时去这家影院 看电影,能坐得下。
该估大!
做一做。
该估大, 还是估小呢?
153元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估算
用估大或估小的策略 来判断“够不够”的问题
估算判断够不够, 根据问题选策略, 可以估大或估小。 估小都大一定大, 估大都小一定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怎么算才能很快知道: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
科技馆的影院有445个座位。 经理,一有至所三学年校级来有电2订23票人。, 需要我们四马到上六确年定级是有否2能3坐4人得。下。
直接计算, 等于......?
科技馆的影院有445个座位,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用“列举法”解决问题》课件

有序列表
√
3千克
2千克
1千克
√
0千克
1千克 2千克 3千克 5千克
15元 14元 13元 15元
答:方案___①_____和_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_④____都可以正好把钱花完。
类 型 4 用“列举法”解决租车最省钱问题
4.把一批重20吨的大米运送到附近的批发部,有3种 车型可选,怎样租车最省钱?
类 型 1 用“列举法”解决排座位问题
1.有28位客人用餐,圆桌每张坐6人,方桌每张坐4人, 如果每张桌子都坐满,怎样安排比较合理? 从全部坐圆桌开始, 直到圆桌是0张为止, 有序列表
√
坐4张圆桌,1张方桌或坐2张圆桌,4张 方桌或坐7张方桌比较合理。
类 型 2 用“列举法”解决过桥问题
2.哪两只动物可以一起过桥? (桥限重1吨) 可以用列表法,先把不同的方案 都列出来,再解决问题。
RJ 三年级上册
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经典例题
实验小学29人乘车去机场,面包车限乘客8人,小
轿车限乘客3人,哪种乘车方案能恰好把这些人全部运
走?
从全部乘面包车开始, 直到面包车是0辆为止,
有序列表
列表如下:
乘车方案 面包车/辆 小轿车/辆
可乘总人数
①
4
0
4×8=32(人)
②
3
2
3×8+2×3=30(人)
③
2
5
2×8+5×3=31(人)
④√
1
⑤
0
7
1×8+7×3=29(人)
10
10×3=30(人)
规范解答: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知,乘1辆面包车 和7辆小轿车这种乘车方案能恰好把 这些人全部运走。
三年级上册数学常考应用题七大题型

三年级上册数学常考应用题七大题型
以下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常考的七大题型:
1. 平均数问题:平均数问题是要求平均数,这需要先求和然后再除以数量。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平均每人有多少个苹果?
2. 归一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数量和单位的关系。
例如,一个苹果2元,那么5个苹果多少元?
3. 倍数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比较两个数量的关系,通常要找出它们的倍数关系。
例如,小红有3本书,小明的书是小红的2倍,小明有多少本书?
4. 分数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分数和小数的转换,以及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例如,将分数3/4转换为小数是多少?
5. 和差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两个数量的和与差的关系。
例如,小明和小强共有10本书,小明比小强多2本书,小明和小强各有多少本书?
6. 几何图形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
例如,求一个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7. 排列组合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组合数学的知识,涉及到排列和组合的计算。
例如,从5个人中选3个人出来排成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常考的七大题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归类复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归类复习(一)班级:姓名:重量问题:①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体重达 7 吨,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体重可达 350 千克。
非洲象比东北虎重多少千克?②采石厂本来有建筑用石10 吨,上午运走了8000 千克,下午又开采了3000 千克,采石厂此刻有建筑用石多少吨?③商场运来 6000 千克水果,卖了 4 吨,还剩多少吨水果?乘估问题:A①潘老师抓了一把黄豆数了数共有 197 粒,像这样抓 8 把黄豆堆成一堆,这堆黄豆大概有多少粒?②一台 21 寸的电视机 796 元, 6 台这样的电视机大概要多少钱?③红光旅馆有 21 间双人间, 29 间三人间。
估量这个旅馆大概能住多少人。
B①下边是光明小学各年级人数的记录。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人数(人)374240403844请估量这个学校有多少人。
②下边是某书店 1 月份图书销售状况记录。
种类小说诗歌散文少儿读物少儿读物工具书其余数目(本)507496508500502497499请估量这个书店 1 月份销售了多少本图书。
③下边是某服饰店 12 月份服饰销售状况记录。
种类毛衣大衣羽绒服夹克其余数目(件)7270687069这个服饰店 12 月份大概销售了多少件衣服?够不够问题:①铺一间教室要用 285 块地砖。
有 1500 块这样的地砖,能铺 5 间相同大小的教室吗?②洋洋家养的羊每日要吃68kg,准备 500kg 草够这些羊吃 7 天吗?③小明一家 3 人去吃过桥米线,一碗过桥米线 12 元。
妈妈带 30 元钱够不够?④《格林童话》有 800 页,小明每日看 74 页,照这样看,他 9 天能看完这本书吗?⑤农民伯伯修一条长2000 米的沟渠,每日修378 米, 5 天能修完吗?乘法问题:A①猪妈妈重 118 千克,均匀每只猪宝宝重26 千克,猪妈妈和 5 只猪宝宝一共有多重个?②三年级的学生搭车去旅行,每辆车限坐24 人,坐满了 6 辆车后,还剩 13 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应用题分类

解决问题分类(三年级上)一、测量:基础训练:1、图书馆买来5本一样的书。
每本厚8毫米,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3、绕足球场的跑道一圈有400米,跑5圈有多少千米?4、水果店运进一车苹果和梨,苹果有900千克,梨有2100千克,这车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合多少吨?5、菜店运来6吨大白菜,上午卖出4000千克,下午全部卖完。
下午卖出大白菜多少千克?6、一头黄牛重300千克,一头水牛重400千克,两头牛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它们比1吨少多少千克?提升训练:1、有一根长2分米的木棍,如果把它锯成4厘米长的小段,一共可以锯几段?2、一根红绳长100分米,一根绿绳长60米,把绿绳补给红绳多少米,两根绳子就一样长?3、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东东上午8时从家里出发,乘汽车去100千米外的城市看望奶奶,他能在10时到达这个城市吗?4、仓库里有一些大米,已经运出总数的一半少5吨,还剩下18吨。
那么仓库里原有大米多少吨?二、万以内的加减法:基础训练:1、平和小学共有男生601人,女生522人。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2、农场植树造林,本月植树896课,比上个月多植树119棵。
上个月植树多少棵?3、电影院一共有406个座位,一年级有197名学生,二年级有208名学生。
他们要一起看电影,能全部坐下吗?4、小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街头卖报。
上午卖出245份,下午卖出280份。
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份?5、范尼的妈妈去超市购物,带了800元钱。
消费后只剩下365元,她购物花了多少钱?6、几个城市之间的路程如下表(单位:千米)(1)、北京经石家庄到济南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北京经石家庄到济南比北京直接到济南的路程多多少千米?提升练习:1、把一道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减数和差相加,所得的数是300,那么被减数是多少?2、马小虎在计算一道减法算式时,把减数185错看成了31,结果差是413,那么这个减法算式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3、把106、107、108、109这四个数填入括号中,使等式成立。
三年级上册最难数学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最难数学解决问题一、最难数学解决问题概述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最难的问题通常涉及分数、几何图形、单位换算、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策略等知识点。
这些问题往往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最难数学解决问题分类1. 分数问题: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分数的应用等。
2. 几何图形问题:包括图形的识别、分类、测量、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
3. 单位换算问题:包括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单位的换算。
4. 数据分析问题: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比较等。
5. 问题解决策略问题:包括问题的识别、分析、计划、执行、评估等。
三、最难数学解决问题举例1. 分数问题:一个水果篮子里有12个苹果,小明拿走了其中的1/3,小华拿走了其中的1/4,请问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几何图形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 单位换算问题:1米等于100厘米,那么10米等于多少厘米?4. 数据分析问题:班级里有20名学生,他们的年龄分别是: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求这个班级的平均年龄。
5. 问题解决策略问题:小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狗,他害怕狗,但他需要回家。
请描述小华如何安全地回家。
四、最难数学解决问题解决方法1. 分数问题:通过画图、实物操作、列式计算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算规则。
2. 几何图形问题: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画图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 单位换算问题:通过记忆、练习、应用等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数据分析问题: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归一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正确判断归一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归一问题的定义及特点2.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 归一问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归一问题的定义及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归一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指导,总结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3)通过变式练习,巩固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3. 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2)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归一问题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是否存在归一问题,尝试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归一问题的定义及特点2.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 归一问题的实际应用七、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归一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如何将不同的问题归纳为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法。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理解问题:首先要读懂题目,明确问题所求的是什么。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解决问题应用题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解决问题应用题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红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若干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
原来水果糖有多少块?解析:21块【分析】小红每天吃的水果糖是巧克力糖的2倍,由于巧克力糖是1份,正好被吃完,而水果糖被吃掉2份,剩下一份,所以剩下的水果糖的数量正好是巧克力糖的数量。
【详解】7321⨯=(块)答:原来水果糖有21块。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和差倍问题,当巧克力糖吃完的时候,剩下的水果糖的数量正好是巧克力糖的数量,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丽丽准备买一些橡皮,她所带的钱买2盒还剩36元,买3盒还差12元,已知每盒装8块橡皮,你知道丽丽带了多少元钱吗?解析:132元【详解】36+12=48(元)48×2+36=132(元)3.小红、小敏和邮局在人民路一旁,小红家离邮局360米,小敏家离邮局250米。
小红离小敏家有多远?解析:110米或610米【详解】当小红、小敏家位于邮局同一侧:360-250=110(米)当红、小敏家位于邮局两侧:360+250=610(米)答:小红离小敏家位于邮局同一侧时有110米,位于两侧时610米。
4.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笔直公路上。
小明家到学校是2500米,小红家到学校是500米。
小明家和小红家之间的路程可能是多少千米?解析:3千米或2千米【分析】分两种情况:(1)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的两侧:用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加上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就是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距离;(2)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的同一侧:,用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减去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就是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距离,据此解答。
【详解】情形一:在学校两侧2500+500=3000(米)=3(千米)情形二:在学校同侧2500-500=2000(米)=2(千米)答:小明家和小红家的路程可能是3千米或2千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3单元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3单元解决问题班级姓名1、一盒纸巾有200抽,王老师买了四盒,一共有多少抽?2、学校跑道长100米,小华走了两个来回,一共走了多少米?3、三(1)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参加活动,每个小组有12人,平均每人做好事5件,三(1)班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4、王师傅每小时可以加工10个零件,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星期工作5天,一共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5、东湖小学动漫组的人数比科技组少12人,舞蹈组的人数是科技组的2倍,合唱组的人数比科技组与动漫组的总数多22人,动漫组有几人?舞蹈组有几人?合唱组有几人?6、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果230箱,4辆汽车,两次能运水果多少箱?7、和谐号动车有8节车厢,每节车厢坐128人,一共可以做多少旅客?动车从上海站出发卖出547张车票,从上海站出发时有多少个空座位?8、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科技馆。
三年级上午去了4个班。
平均每班44人,下午去了5个班共200人。
三年级上午去的人多还是下午去的人多?9、学校要买3台打印机,每台打印机488元,王老师带了1500元够吗?10学校图书馆买来故事书182本,买的文艺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故事书和文艺书共有多少本?11水果店运来梨120箱,每箱6千克,每千克售价8元,这些梨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2一条裤子45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2倍,买一套衣服共需多少元?13一辆玩具汽车745元,买4辆这样的玩具汽车,3000元够不够?14王叔叔每分钟能打120个字,一份稿件共1000个字,王叔叔8分钟能打完吗?15把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每折长90厘米,这根绳子原长多少厘米?16同学们做昆虫标本,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每人要做5个标本,同学们一共做了多少个标本?17一袋盐重500克,5袋盐重多少克?8袋盐重多少千克?18工人叔叔挖一条水渠,已经挖了6天,每天挖580米,还剩2000米没有挖,这条水渠长多少米?19图书馆买来1000本新书,准备分给三个年级,每个年级6个班,每班50人,这些书每人一本,够分吗?20一个书包40元,一个文具盒8元,一个书包的价格是一个文具盒的几倍?21杨树有12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5倍,柳树有多少棵?22某修路队要修一条长1600米的路,每天修328米,修5天可以修完吗?23王老师看一本书,已经看了5天,每天看45页,他第六天应从多少页看起?24东东和他的4个好朋友每人收集了15张邮票,一共收集了多少张邮票?25每朵花3元,每个花瓶里插5朵,插4个花瓶,买花要付多少元?26果园里有桃树120棵,苹果树的棵树比桃树的3倍还多50棵,这个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27花坛里有102棵石榴花,月季花的棵树比石榴花的2倍少20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分类
一、测量
基础训练
1、图书馆买来5本一样的书。
每本厚8毫米,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3、绕足球场的跑道一圈有400米,跑5圈有多少千米?
4、水果店运进一车苹果和梨,苹果有900千克,梨有2100千克,这车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5、菜店运来6吨大白菜,上午卖出4000千克,下午全部卖完。
下午卖出大白菜多少千克?
6、一头黄牛重300千克,一头水牛重400千克,两头牛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它们比1吨少多少千克?
提升训练
1、有一根长2分米的木棍,如果把它锯成4厘米长的小段,一共可以锯几段?
2、一根红绳长100分米,一根绿绳长60米,把绿绳补给红绳多少米,两根绳子就一样长?
3、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东东上午8时从家里出发,乘汽车去100千米外的城市看望奶奶,他能在10时到达这个城市吗?
4、仓库里有一些大米,已经运出总数的一半少5吨,还剩下18吨。
那么仓库里原有大米多少吨?
二、万以内的加减法
基础训练
1、平和小学共有男生601人,女生522人。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2、农场植树造林,本月植树896课,比上个月多植树119棵。
上个月植树多少棵?
3、电影院一共有406个座位,一年级有197名学生,二年级有208名学生。
他们要一起看电影,能全部坐下吗?
4、小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街头卖报。
上午卖出245份,下午卖出280份。
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份?
5、范尼的妈妈去超市购物,带了800元钱。
消费后只剩下365元,
她购物花了多少钱?
6、几个城市之间的路程如下表(单位:千米)
(1)、北京经石家庄到济南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北京——济南北京——石家庄济南——石家庄
497 283 303 (2)、北京经石家庄到济南比北京直接到济南的路程多多少千米?
提升练习
提升练习提升练习
提升练习:
1、把一道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减数和差相加,所得的数是300,那么被减数是多少?
2、马小虎在计算一道减法算式时,把减数185错看成了31,结
果差是413,那么这个减法算式正确的
差应该是多少?
3、把106、107、108、109这四个数填入括号中,使等式成立。
( ) + ( ) –()= ()
四边形
基础训练
1、用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果园,宽是12米,长是宽的两倍,这个果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3、舞蹈房需要一块长10米,宽2米的镜子。
如果镜子每平方米
30元,买这样大的镜子需要多少钱?
4、一块正方形的菜地,边长是20米,
①这块菜地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小明围着菜地跑了两圈,他跑了多少米?
提升练习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
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2、教室的南墙长9米,宽3米,墙上有两个正方形的窗户,窗户的边长是2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长方形果园,长75米,宽20米。
如果第6平方米种一棵
果树,这个果园可以种多少棵果树?
4、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10厘米。
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5、一根铁丝能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改围成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四有余数的除法基础训练
1、把24个苹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还剩几个?
2、星期天,小红班上30人集体出去划船,相关规定每条船限坐
4人,问至少需要几条船?
3、丽丽下载了63首新童谣,已经播放了15首。
剩下的计划每天播7首,可以再播几天?还剩下几首?
4、《数学少年》每本5元,作业本每本3元,小溪带了25元钱,先买了一本《数学少年》,剩下的钱最多可以买几本作业本?还剩下多少元?
5、用4米长的铁丝做成长2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最多能做多少个?还剩多少分米?
6、有30朵花,每4朵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多少束?还剩下多少朵?
提升训练
1、文具店打包促销袋,现有铅笔77枝,练习本45本,已知每个文具促销袋可以放9枝铅笔和8本练习本,问可以打包成几袋这样的促销装袋?还剩下哪些文具?
2、一箱苹果共25个。
问:
至少去掉多少个,这箱苹果才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至少增加多少个,这箱苹果才能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
五
1、火车站广播通知,本应在7:30到达的T315次班车因大雾影响,要晚点35分钟,那么火车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2、王二沿着操场跑一圈,用了3分54秒;陈亮沿着操场跑一圈,用了3分47秒。
谁跑得快?快多少秒?
3、小玲从家道学校需要15分钟,7时50分班级点名。
为了不迟
到,小玲最迟应该在几时几分从家里出发?
4、一个航班应该在9:35到达机场,现在要晚点1小时5分,那么它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5、每位小学生每天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毛琪每天6:30起床,她应该在前天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提升训练:
1、张博士做一项实验,每隔3小时做一次记录,做第11次记录时,恰好是9时。
张博士做第一次记录是在几时?
2、商店上午8:30开始营业,晚上9:00关门。
书店上午9:00开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