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艺术_怎是_的思考
影视艺术综论思考题
![影视艺术综论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4de06f011ca300a6c39082.png)
1.电影是一门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画面与音响为媒介,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通过银幕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再现与反映生活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电影与其它艺术一样,以审美化的典型形象去反映生活,共同受某些普通性规律的制约;同时,它又具有不同于其它各类艺术的自身的特殊规律。
影视艺术的特征是再现与表现的综合,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时间与空间的综合,科学与艺术的综合。
2.。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楚门与妻子开车经过跨海大桥的那段情节,声音的运用使紧张情绪被渲染到极致。
开始时低沉的鸣音附和了楚门在桥头犹豫恐惧的心理,接着背景音乐的风格突然切换,音强骤然加重,节奏也越来越快,表明此时楚门已下定决心穿过大桥但同时心里的恐惧也达到了顶点。
音乐的节拍可以让人们感知角色的心跳速度,同时也带动起观众的紧张情绪。
另外,镜头在人物中近景与车轮之间来回切换,随着剪辑越来越快。
女主人公美露惊恐的尖叫以及车轮与地面刺耳的摩擦声混合在一起,把这种情绪进一步强化。
听觉的加入激发观众去认同楚门的主观感受,使爱森斯坦所谓“感官同步”成为可能。
3.视觉滞留,摄影术,放映术的发明和发现,电影得以诞生。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声变为有声,黑白变为彩色,3D电影。
电影拍摄,剪辑,制作,放映都与当代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与其他的雕塑,美术,音乐,文学等艺术相比较,就等明显看出电影有多么的依赖技术得以生存了。
4.(红高粱)另外在色彩上,影片以红色为主基调,利用色彩本身对于人的视觉的美感效应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勾起人们丰富悠远的联想,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审美体验。
还有很多地方都透露着色彩的唯美:九儿穿在身上中间宽上下窄的红袄红裤;伙计们闪耀着古铜色彩的上身和他们桀骜不驯的光头;在震天的唢呐声里,把阳光切割成无数碎片的扑楞楞抖动的高粱骒子,日食的时候铺天盖地的红,高粱地里满眼透不过气的绿…5.声音的艺术语言表达当然是电影艺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在其艺术表达中占有关键之地位。
在画面语言出现的同时,声音的运用在很多时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更在有些电影作品中成为点睛之笔。
从艺术角度看电影艺术的发展及其原因
![从艺术角度看电影艺术的发展及其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1b51bb9767f5acfa0c7cd9f.png)
|RADIO &TV JOURNAL 2020.02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首次放映电影到现在,电影艺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欧洲电影到美国好莱坞电影,电影在全世界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艺术形式。
1905年秋,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产生,它是一部戏曲纪录片,是由京剧名角谭鑫培和北京丰泰照相馆合作共同拍摄完成的,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而1949年以来,电影艺术经过了多个重要的发展历程:1949年至1977年———基于国家意识主流下的书写;1977年至1999年———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创作者的创作欲望不断激发;2000年以来———全球化背景下,电影艺术创作的局限与创新。
中国电影艺术一路以来,走过了既富有光彩又坎坷曲折的道路。
一、电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电影艺术在当今的中国迅速发展,各类影片数量、质量都得到了专家和市场的认可,电影票房更是屡创新高,其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电影的类型化发展呈现多样性的创新有喜剧片、爱情片、青春片、动作片,也有历史片、警匪片、武侠片、灾难片等,各个类型都有佳片呈现。
喜剧片有创造中国票房纪录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捉妖记》《西虹市首富》等广受观众好评的影片,此类影片故事结构完整,契合观众实际生活,且富有想象,更充分展现出中国式喜剧的特色,观众接受度、好评度都很高。
此外,近现代历史题材影片《智取威虎山》《一步之遥》等,警匪片《湄公河行动》《烈日灼心》等,动作片《战狼》《卧虎藏龙》等,均呈现出数量与质量的稳步提升,打破了过去动作片、武侠片为主力的市场结构,作品完整度、创新性、影响力均不断提升。
(二)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开始陆续出现中外合作拍摄的影片,中国电影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绝地逃亡》《金陵十三钗》等中外合作影片开始不断涌现。
中国电影市场大、资金实力雄厚,而外国有着经验丰富的摄制团队,又有着国家政策的推动。
在此趋势下,在影视产业中,中外合作必将带来强强联合的效应,除了对国内相关产业的推动外,还能够把影响带到相关国家,前景可期。
电影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与思考
![电影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413ce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0.png)
电影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与思考电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塑造价值观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电影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并对其背后的思考进行探索。
首先,电影艺术通过影片内容的呈现,对社会文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介,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
例如,一些具有社会意义的电影作品,如《辛德勒的名单》和《穿越时空的少女》,通过真实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角色形象,向观众传递了社会正义、人性关怀等价值观念。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其次,电影艺术通过创作风格和技术手段的运用,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导演通过镜头语言、剪辑手法、音乐配乐等技术手段,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融入到电影中。
这些创作手法不仅使电影作品更具艺术性,也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一些独特的电影风格,如法国新浪潮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审视和批判,提出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影响了后来的电影创作,也对观众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然而,电影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电影作为一种商业娱乐产品,受到了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的制约,导致一些商业化的电影作品过分追求票房和效益,忽视了对社会文化的深度思考和反思。
其次,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存在着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和误导性。
一些电影作品通过夸张的情节和虚构的故事,误导观众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理解。
因此,观众在欣赏电影作品时,应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不盲目接受电影中的观点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电影艺术对社会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影片内容的呈现和创作风格的运用,传递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塑造了观众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观。
然而,电影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存在问题和争议,需要观众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
电影艺术演讲稿
![电影艺术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070b8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7.png)
电影艺术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电影艺术的一些想法。
电影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
电影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通过影像和声音的结合,能够让观众沉浸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情绪。
电影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让我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内,经历一场精彩的冒险,感受到丰富的人生体验。
其次,电影艺术也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
通过电影,导演和编剧们可以向观众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电影作为一种叙事形式,能够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生轨迹,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拓展我们的思维和情感世界。
最后,电影艺术也是一种传播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工具。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传统,感受到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魅力。
同时,电影也可以传播一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电影艺术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形式,它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启发,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思考。
希望大家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电影艺术的深厚魅力,从中汲取到更多的艺术灵感和人生感悟。
谢谢大家!。
电影院观影心得感受电影艺术的情感与思考
![电影院观影心得感受电影艺术的情感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b8968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9.png)
电影院观影心得感受电影艺术的情感与思考电影是一种富有艺术性的媒介,能够通过影像、音效和剧情等方面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和思考上的启示。
电影院作为观赏电影的场所,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体验,让我们更加投入地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电影院观影时的一些心得,以及对电影艺术所带来情感与思考的体验。
首先,电影院的环境和氛围为观影提供了最佳条件。
进入电影院的大厅,经过选座区域,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座位。
舒适的座位和暗调的灯光让我感到宁静和专注。
当银幕上的广告开始播放,观众们逐渐入座,整个剧场渐渐沉浸在一种期待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感受到了电影的神秘和独特之处。
其次,电影的画面和音效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电影艺术通过镜头的运用、色彩的渲染以及音效的营造,创造了一种丰富而真实的视听感受。
比如,在一部感人的爱情片中,当两位主人公终于走到一起的时候,一段柔和的音乐响起,大量鲜花从天而降,这一场景让观众们不禁沉浸其中,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深深的幸福。
这样的情感共鸣让观众更容易被电影所吸引,并进入到剧情的世界中。
电影还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并给人带来启示。
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不仅仅是在表面上提供娱乐,更是通过人物的形象、故事的情节以及所传递的主题来引起观众的深思。
比如,在一部关于社会问题的纪录片中,导演通过真实的案例和讲述者的解说,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
观众们在观影的过程中,会对这一现象产生思考,并可能会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社会角色。
电影艺术正是通过这种思考的力量,唤起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情感的成长。
总的来说,电影院观影给了我一个独特的感受电影艺术的机会。
在这里,我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投入地感受电影的画面和音效,与其他观众一同共鸣和思考。
电影艺术通过其独特的魅力,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并给予思考和启示。
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通过电影院观影,我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了电影艺术的情感与思考的力量,这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体验。
对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
![对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e84a73ff111f18583d05a43.png)
和舞蹈这六种艺术之后 , 因而被称为 “ 七艺术” 从此 , 第 , “ 第七艺术 ” 成为“ 电影艺术 ” 的同义语。进入2 世纪 ,全 l “
的重 要 力量 。
觉暂 留” 理论 , 即人 的眼 睛在一个形 象消失 之后还 会在 几分之一秒 内保 留住它 。 之后发 明家们开始研究活动影 像 的概念 , 将印在赛璐璐胶 片上的一系列 的静态 图像 以 每秒钟 1 幅或 者2 幅的速度投射 时 , 6 4 会为观众创 造连续
动作 的幻想 。14 年 , 8 0 约瑟夫 ・ 尼埃普斯 (oehNe e ) Jsp i e p 和路易 ・ 达盖尔在法 国研制 出一种 摄影工艺 ;87 , 17 年 埃
的影响力 , 它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获得预期 目标 的
蹈、 摄影 和科技 等为一体 的一 门综 合艺术 , 意大利 诗人 和 电影先驱者里乔 托 ・ 卡努杜在1 1年发表 的一 篇论著 91
宣称 , 电影是一种 艺术 , 这是在 电影史 上第一 次宣称 电 影是一种艺术 。电影 因诞生于建筑 、 音乐 、 绘画 、 塑、 雕 诗
作者简介 : 武也 晶(9 9 )女 , 1 8一 , 兰州大学新 闻与传播 学院在读研 究生 , 从事新 闻史与新 闻学理论研 究 ; 陆青(9 7 )女 , 1 8一 , 兰州大学新 闻与传播 学院在读研 究生 , 事传播 学理论研 究。 从
12 年 , 84 彼得 ・ 马克 ・ 罗热( e rMa 提 视
到 传播 中 国文 化 的 目的 。
关键 词 : 中国电影 ; 文化认 同; 同的文化想 象 共 中图分类号 : 2 62 G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 8 5 (0 1 0 - 13 0 17 — 2 4 2 1 )4 0 3 — 2
关于电影《雏菊》的艺术解析
![关于电影《雏菊》的艺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9591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3.png)
关于电影《雏菊》的艺术解析关于电影《雏菊》的艺术解析《雏菊》是中国导演许鞍华于1984年执导的一部电影,该片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它以1940年代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深情而复杂的爱情故事。
本文将从电影的叙事结构、艺术风格、主题与意境等多个角度对《雏菊》进行艺术解析。
首先,电影的叙事结构是《雏菊》所展现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片中通过回忆与现实穿插的方式,展示了两个不同时间段的故事。
这种结构设置不仅加深了观众对于主人公人生经历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情感的层次感。
导演通过将回忆作为电影的主线,以及回忆的质感与现实的碎片式描绘,使整个故事充满了诗意与碎片感,体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与人生起伏的思考。
其次,电影的艺术风格十分独特。
《雏菊》运用了大量的黑白色调,通过对比明暗,突出了故事的情感冲突与思想深度。
同时,导演巧妙地融入了张爱玲小说中的经典插图,将小说中的形象与电影完美结合,在斑驳的画面中渲染出那个特殊的时代氛围。
此外,电影还运用了音乐的手法,结合片中的歌曲,使整个故事更富有诗意与感染力。
再者,电影的主题与意境也是《雏菊》所贯穿始终的重要元素。
影片在描绘爱情的同时,也反映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的社会生活与变迁。
通过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展示了当时女性的处境与命运选择。
同时,电影中对于时间的描绘也令人深思。
不仅有岁月的流转与人生的变迁,还有个人情感的曲折与选择,使得影片从多个维度上展示了人的成长与命运。
《雏菊》在艺术解析的同时也带给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
它通过对于时间、回忆、成长、爱情与社会等方面的表达,让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该片在影像、音乐、剧情和导演艺术等多个层面上充分展示了导演的才华和对于艺术的追求。
总之,《雏菊》是一部具有独特叙事结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刻主题与意境的电影作品。
通过对于叙事结构、艺术风格、主题与意境等多个角度的解析,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导演对于小说改编的理解和艺术表达。
关于动画电影的思考
![关于动画电影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00e531c960590c69ec376c0.png)
关于动画电影的思考有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一方面,民族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另一方面,由于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的观念、思维模式,不同民族人的交流可能形成障碍,需要用世界的眼光解释本民族的艺术。
就像美国的动画电影《花木兰》选用的题材是中国的传说,却是用美国人的文化立场理解中国艺术,体现的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念。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题材的确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性,但题材只是一种媒介,通过它传递观念、文化才是它的本质。
对“动画”的理解来自于不断的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动画”一词,从字面上说是一种活动的、有生命的画面。
现在,“动画”定义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表现形式更加多种多样,许多作品充满了创意,并不断渗入新的元素、呈现出不同性格的作品。
艺术品不仅要展示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使作品更深刻地传达观念。
中国动画把观念价值放在首位由来已久。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动画人就明确了动画的“寓教于乐”的功能。
如《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作品,将教育融合在动画的内容和形式之中。
近年来,随着观众群体的壮大,“寓教于乐”这一曾经被确定的创作准则受到了质疑。
现在动画电影的观众不仅有儿童,还有青中年人,“寓教于乐”的创作准则是否适合动画的发展,应该用何种形式表达观念更有效,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动画电影在内容方面,大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创作手法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木偶戏、皮影戏、中国水墨画、剪纸、折纸艺术等。
象《西游记》被反复地拍,单调乏味。
如果动画的创作理念一直处于保守和落后的状态,把动画定位为孩子的节目,同时体现“寓教于乐”的功能。
那么,这样会导致动画题材单一、重复、缺乏个性,很难被现代人所认可。
如日本动画《千与千寻》影片不仅设置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冒险的故事,还塑造了一个勇敢、有责任心、懂得感恩的千寻形象。
关于动画电影的思考
![关于动画电影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078d6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0.png)
关于动画电影的思考【摘要】动画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艺术价值和受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技术革新对动画电影的制作带来了巨大影响,使得影片呈现出更加生动和真实的效果。
动画电影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断探索和创新。
通过文化传播,动画电影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动画电影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和思想,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未来,动画电影将继续发展并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动画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断吸引着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关键词】动画电影、发展历史、艺术价值、受众群体、技术革新、题材多样性、表现形式、文化传播、影响力、现实生活、观众情感、思想、未来发展趋势、社会地位、艺术形式、独特魅力1. 引言1.1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像是法国的Emile Reynaud和英国的J. Stuart Blackton等人尝试用动画技术创造出移动的影像。
这些早期的实验为动画电影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电影逐渐从简单的黑白画面发展为色彩丰富、充满生动细节的作品。
在20世纪,迪士尼公司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成为了第一部全长动画电影,开启了动画电影的黄金时代。
之后的几十年里,动画电影不断拓展题材和风格,从幽默搞笑的卡通片到深刻感人的剧情片,几乎涵盖了各种类型和风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3D动画片如《玩具总动员》和《冰雪奇缘》等作品开始兴起,为动画电影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影片的制作流程也越来越复杂,动画电影的制作团队需要拥有更广泛的技能和经验,以应对日益严苛的市场竞争。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可以看作是一部不断迭代、不断创新的艺术史。
从最初的实验阶段到如今的商业巨制,动画电影在不断演变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
1.2 动画电影的艺术价值在动画电影中,每一帧画面都是艺术家们精心构思和制作的,从色彩搭配到画面构图,都展现了艺术家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2020智慧树,知到《欧美电影文化》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欧美电影文化》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d2e10bdaef5ef7ba0d3cbc.png)
2020智慧树,知到《欧美电影文化》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欧美电影文化》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艺术的一个功能是()答案:使看不见的东西看见2、“我怕丧失对他人的兴趣”。
是波兰导演( )的名言。
答案:基耶斯洛夫斯基3、电影保存了时间是指()答案:人的生命经验4、电影是继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之后的()答案:第7种艺术5、《云上的日子》的导演是( )答案:安东尼奥尼6、《云上的日子》中有一段对白,“十二刀,一切真实都在其中,可是如果我要拍有三刀就够了,这样显得更真实。
”这说明() 答案:再现真实不同于所谓客观的真实,真实包含着我们对真实的理解和判断7、维姆-文德斯说,“我完全拒斥故事。
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除了带来谎言外别无所有。
而最大的谎言就是故事总是表现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有头有尾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而现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然而,因为我们对这些谎言的需求又是如此的贪婪,以致于使得我们即或用没有故事的片断来对抗也是毫无疑义的。
也就是说,故事是不可能(表现真实)的,而我们又不可能没有故事。
”这段话说明()答案:电影是对我们生命经验的再现和理解8、《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导演是()答案:姜文9、《美国往事》的导演是()答案:莱昂内10、《红、白、蓝》三部曲的导演是()答案:基耶斯洛夫斯基11、看电影的活动是()答案:它既是集体性的同时又是极端个人化的,是凝聚社会去剧院的习俗和阅读小说似的个人主义者白日梦的混合物12、电影艺术是()答案:视觉与听觉的合一,时间和空间的保留与再现,是时、空、光、电的合一。
电影本身还包含着看电影,所以电影院和观众都是电影的要素13、《阿甘正传》是一部关于()的电影。
答案:青春与成长14、1957 年的《十二怒汉》的导演是()答案:悉尼-卢汉15、《三峡好人》的导演是:()答案:贾樟柯第2章单元测试1、成长教育小说发端于 18 世纪晚期,代表作品如()答案: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2、成长教育小说的情节主要是关于()答案:青春、成长和幻灭等问题3、《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作者是()答案:陀思妥耶夫斯基4、《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而成的。
电影观后感——艺术感受与文化思考
![电影观后感——艺术感受与文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ec4d3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4.png)
电影观后感——艺术感受与文化思考近年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不断涌现出引人注目的作品,给观众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与文化思考。
作为一位热爱电影的观众,我十分享受在银幕前的时光,观赏电影不仅让我沉浸其中,还让我反思和思考许多重要的文化议题。
首先,电影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艺术感受。
电影是一门集合了绘画、音乐、摄影和剧本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
当我坐在电影院中,沉浸在银幕上流动的画面之中时,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导演用摄影镜头、配乐和剧本来传达故事的独特方式。
有时,我被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所震撼,如《阿凡达》中华丽的特效和《攻壳机动队》中的科幻场景。
有时,我被动听着电影中的音乐所引发的情感所打动,如《辛德勒的名单》中的动人配乐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主题曲。
艺术无疑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而电影正是这种情感的载体,带给观众们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其次,电影引发了我对文化的思考。
每一部电影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通过电影,我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交融。
无论是来自好莱坞还是不同国家的电影,它们都通过讲述不同文化的故事、展现不同文化的美学和观念,为观众搭建了一个了解和思考文化的平台。
譬如,日本导演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通过描绘千寻与神灵、魔法世界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探索了日本文化中关于灵魂、成长和亲情的重要主题。
这种窥视不同文化的机会,使我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存在。
此外,电影也引发了我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
许多电影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社会不公、种族歧视、性别平等、环境破坏等等。
电影作为一种表达形式,能够唤起观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比如,《辩护人》这部韩国电影,通过讲述一名律师在辩护一位穷困的小偷时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深入探讨了社会道德和法律伦理的精神冲突。
这样的电影作品不仅引发了我的共鸣,也激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关于网络电影艺术特征的思考
![关于网络电影艺术特征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f02f730c1c708a1294a4449.png)
关于网络电影艺术特征的思考根据《2019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网络电影播放量再创新高。
在2019年网络电影年度票房榜中,作为2019年上映的《新封神姜子牙》取得了1796万元的票房收入。
这部电影延续了网络电影小成本、题材玄幻、网络上映的一贯特色,观众口碑严重分化。
本文就以该网络电影为例,对其突出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之后的网络电影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题材:玄幻主题多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发布的《2019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在“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玄幻、奇幻、魔幻、科幻等超现实元素的网络电影占比仍高达29%,占网络电影类型市场的大头。
由于网络电影投资规模小,为了减少购买版权的费用,80%都使用了原创剧本;与此同时,为了增加点击量,编剧还会选择在公版IP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例如:《封神演义》就成了网络电影改编的主阵地之一:作为古典著作,《封神演义》在我国有广大的受众群体;故事题材玄幻,为编剧提供了改编和想象的空间;主人公以神魔鬼怪居多,满足了网络电影以特效促点击的宣传需求。
但在人物和情节上与原作关系不大,更像是衍生作品或同人作品。
《新封神姜子牙》根据《封神演义》进行改编拍摄。
姜子牙是《封神演义》中最出名的人物形象之一,有良好的观众基础。
《新封神姜子牙》是一部封神IP加持下的玄幻类型网络大电影,创新的剧情,让姜子牙这一经典故事中的角色获得了更多诠释。
此外,电影部分人物沿用了《封神演义》中的造型,可以说是在形式上用心地致敬了影视经典,唤起了广大影迷对于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美好回忆。
部分观众因为“情怀”给予了这部电影比较客观的评价,认为既然经典无可超越,那么以客观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确实滋润了影院封闭之后影迷们空虚的精神世界。
与此相对,豆瓣平台上给这部电影的打分是2.9分,认为它空有其表,剧情、演员、特效都并不出挑、平平无奇。
二、画面:视觉张力强网络电影的摄制成本低、宣传渠道有限,观众群体范围又广,如何通过一张页面海报或是15秒的贴片广告引起观众的观影兴趣而购买观看,是网络电影能否推向市场的关键。
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形式的比较与思考
![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形式的比较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f10feeeaef8941ea76e0528.png)
新锐视点 电影文学
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形式的 比较与思考
◆龚雯莉 1 涂 波 2(1.宜春学院,江西 南昌 336000; 2.江西华东交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电影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绘画艺术作为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当代艺术中受到包括新兴的电影艺术在内的各方面的影响;电影艺术作为新兴艺术形式虽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但也需要吸收绘画艺术形式的特点以提高自身的艺术性和表现力。通过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与分析,进而阐 述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互溶性。 [关键词]电影艺术;绘画艺术;艺术形式
五、对比与和谐
对比是质与量相互差异甚大的两个要素产生的强烈对照现象, 是强化视觉刺激的手段。和谐是具有明显差异的对立双方在一定条 件下共同处于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就 整部电影的画面而言,可以通过画面的对比强调电影情节的跌宕起 伏。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定手法的设置而达到整部影片视觉的协调 统一,使电影各画面保持和谐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电影中光影色调 气氛的营造。合理的运用电影画面中的影调,使电影有一个主要的 光影色调结构,进而增加视觉影像在电影叙述过程中的连贯性。电 影的和谐处理在单幅的画面中还体现在对视觉对比的弱化上,在不 需要视觉冲突的场景中,通过合理的各事物之间的视觉重量分配减 少视觉反差,并通过同一色调的色彩处理,使电影画面随着故事情 节轻松、流畅的表达。
电影观后感的收获
![电影观后感的收获](https://img.taocdn.com/s3/m/8102b0c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e.png)
电影观后感的收获电影是一种强有力的媒介,它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唤起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反思。
无论是喜剧、爱情、动作片,或是纪录片、文艺片,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别样的体验。
电影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的艺术魅力,启发我们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让我们从中获得丰富的收获。
首先,观看电影能够带给我们新的视角和体验。
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精心构建的剧情以及生动的形象展示,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走进不同国家、不同时空的背景,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观看电影让我们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维,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理解和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和观点。
其次,电影观后感能够启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
电影往往以其独特的方式探讨人性、情感、伦理道德等重要议题。
通过观影,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的智慧和善良,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的弱点和缺点。
例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用思考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启发了观众对自由和人性的思考。
电影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深入的人物塑造,为观众提供了一次重新审视人生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何为幸福、何为成功等等重要问题。
此外,观看电影也能够激发我们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欣赏。
电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如音乐、摄影、美术等,通过声音、画面等手段将故事展现给观众。
每一部优秀的电影都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风格,观众可以通过欣赏电影,学习和欣赏电影的运镜、剪辑、配乐等技术,并对导演、编剧等电影制作人有更深入的了解。
观看电影可以激发我们对电影的兴趣和热爱,也能够提高我们对电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最后,观看电影能够促进社交交流和情感沟通。
电影往往是一个社交活动,我们可以和朋友、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电影,或者在家里组织电影夜。
电影中的情节、人物和故事往往能够引发观众之间的共鸣,让我们有话题可以交流,增进情感的沟通和理解。
通过与他人分享电影观后感,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的内涵和意义,还能够通过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见解。
电影艺术欣赏心得
![电影艺术欣赏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98b24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4.png)
电影艺术欣赏心得电影是一种融合了视觉、听觉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影像、音乐和故事情节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
作为观众,我对电影的欣赏心得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包括电影的主题、故事情节、影像表现、音乐配乐以及演员表演等方面。
首先,电影的主题是我欣赏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好的电影主题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以希望与自由为主题,通过描绘主人公安迪在囚禁中追求自由的故事,让观众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自由的价值。
这样的电影主题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
其次,故事情节是电影的灵魂所在。
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电影《阿甘正传》通过讲述主人公阿甘的一生,展现了他的坚持、勇气和善良,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故事情节的设计需要有起伏和高潮,同时也要有合理的逻辑和转折,让观众在电影中体验到情感的冲击。
影像表现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摄影、剪辑和特效等手段来展现故事和情感。
一个好的影像表现能够让观众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感受到电影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电影《霸王别姬》通过精美的服装、布景和摄影技术,展现了戏曲艺术的美感和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样的影像表现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一种视觉的盛宴。
音乐配乐在电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强电影的氛围和情感。
一个好的音乐配乐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电影《星际穿越》的配乐由汉斯·季默创作,通过悠扬的旋律和庄严的音乐氛围,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了宇宙的壮丽和人类的勇气。
音乐的运用需要与电影的情节和氛围相呼应,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
最后,演员的表演是电影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演员能够通过表演技巧和情感传达,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例如,电影《美丽人生》中,罗伯托·贝尼尼通过精湛的演技,将主人公的乐观和坚持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为之动容。
论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结合的探索评《我不是药神》
![论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结合的探索评《我不是药神》](https://img.taocdn.com/s3/m/66594d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5.png)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在2018年引发了广泛和热议的电影。导演文牧野通过 这部作品,成功地将真实的情感、紧凑的剧情和充满人性光辉的角色形象结合在 一起,让观众在感动中思考人生和社会的诸多问题。本次演示将从电影的艺术性 和商业性两个角度出发,对《我不是药神》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
基本内容
在主题探讨方面,《我不是药神》深刻地探讨了生命、人性和社会等主题。 影片中的程勇原本是一个平凡的中年男子,但在帮助病友们获取仿制药的过程中, 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对生命的敬畏和人性的善良。影片也揭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 药品市场乱象和看病难、药品贵等社会问题,引发了观众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 考。
基本内容
除了演员的表演,电影在剧情设计上也堪称巧妙。故事情节紧凑而扣人心弦, 情节的发展引人入胜。观众们跟随程勇的脚步,进入了一个离人间最近的地方。 这个地方是生死的交换所在,也是人们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之地。通过程勇的经历, 观众们亲眼目睹了病痛的折磨和患者的生死攸关,不禁让人感到心灵的震撼。
基本内容
其次,从商业性角度来看,《我不是药神》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以其 真实的故事、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了当时的现象级 作品。2020年3月12日,《我不是药神》发布日本版海报,片名译为:薬の神じ ゃない,确定将于5月1日起在日本上映。这也足以证明这部电影在商业上取得的 巨大成功和广泛的影响力。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由中国导演文牧野执导,徐峥、王传君等人主演的影 片。该片以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中年男子程勇因帮助患有慢性髓 性白血病的患者获取和运输仿制药,从而陷入了一场关于生命、人性和社会的深 刻探讨。本次演示将从故事情节、画面表现、音乐配合、主题探讨等方面分析该 电影的艺术特色。
李连杰经典语录语句大全
![李连杰经典语录语句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fd94cbfdd88d0d233d46a58.png)
李连杰经典语录语句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李连杰经典语录语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人的喜怒哀乐是平等的。
2、我深信人生只不过是轮回的过程,即使我知道大限将至都不会害怕,也不会感到任何的后悔或遗憾。
3、梦想的道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4、爱情需要经营,要求别人同时也要求自己。
5、生命的长河里,每一次选择都不是终点。
6、不管多么强壮,多重要,每个人都得死。
我已准备好了。
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所以我珍惜现在。
这样,才说得上对家庭,妻儿负责。
哪怕明天(死亡)就来临,我也已经珍惜了每一天,每一时刻。
7、无论你多么的出名,不管你多么的有钱,不管你的职业是做总统还是做老百姓。
七情六欲,酸甜苦辣,开心不开心都是一样的。
量的区别,量有什么区别:他可能挣1000万才会开心,他也可能挣2000块就很开心了,或者有的人退休了或者下岗了,能够有点小生意做就很开心。
8、也许是因为我是习武的,我从小就习惯多向思维,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就非常容易理解别人。
9、我已皈依佛教多年,怎么会怕谈死呢?我深信人生只不过是轮回的过程。
所以,即使我知道大限将至都不会害怕,也不会感到任何的后悔或遗憾。
10、既然相爱,当以心相许。
11、不管快乐与悲伤,要学会分享。
12、我不象西方的演员,以赚钱与享乐为重,我以事业与家庭为重。
13、我在壹基金里面,只是一个义工。
我没想做雷锋,我也不认为壹基金是一个要无数雷锋的组织,我觉得就是简简单单的普通百姓,我只觉得我是一个细胞,我有义务去跟别人分享,说我们一起来做,我们的这个整体会更好。
14、人无信念,难成大事。
15、大多数年青人,在成功时面对光环,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当时也是如此,虽然表现上很谦虚,但是心底里很骄傲自大,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事实上,这种光环应该来自群体。
16、我一直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我们知道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17、我会把萧芳芳当作我真的母亲一样,无论平时或拍戏,我们都以同样的感情去处理。
电影艺术心得体会
![电影艺术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c7dae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d.png)
电影艺术心得体会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影像、声音、剧情等元素,以及导演、编剧、演员的创作与表演,向观众传递情感、思考与启发。
在观影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电影艺术的魅力,下面将就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心得分享。
一、导演的创意与想象力作为电影的幕后推手,导演在创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断追求创新与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镜头语言、剪辑手法等元素来塑造电影的独特风格。
在观影中,我欣赏到了许多出色导演的作品,如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等。
这些电影中,导演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大胆的想象力,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二、演员的精湛表演演员作为电影中的主体,扮演着角色的化身,通过表演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达给观众。
在电影中,我看到了许多优秀演员的精湛表演,他们通过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细节,将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邱岳峰在《战狼2》中饰演英勇机智的特种兵,他的出色演技让我为之动容。
演员们的表演让电影更加真实、生动,也让我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与思想。
三、音乐与配乐的奇妙魔力音乐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烘托氛围,传递情感,增强观影的体验感。
一部好的电影配乐能够与画面相辅相成,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效果。
比如,约翰·威廉斯的音乐在《星球大战》系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与科幻的画面相得益彰,给观众带来震撼和舒适的感受。
音乐的存在使得电影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在观影时倍感享受。
四、电影的意义与价值电影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它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电影中所包含的思想、价值观和情感,都能够通过观众的心灵共鸣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些电影作品通过叙述社会现实,揭示人性的复杂和世界的真相,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与讨论。
比如,《辛德勒的名单》通过讲述二战中的真实故事,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激发了人们对于战争和人性的深思。
电影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娱乐,更在于对现实与人生的启示。
电影如何思考——中国电影思想70年研究述评
![电影如何思考——中国电影思想70年研究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416baf8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0.png)
RECONFIGU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FILMS再写电影史电影是最年轻的艺术门类,一诞生便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诗言志,歌永言,电影以影像记录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叙事凝结了独具时代性的思想旨归。
思想是电影作品的灵魂,中国电影在相对自由的商业语境中发轫,其价值表达受制片商的投机思想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对电影艺术的深入探讨,电影越来越多地承载着精神文化创造的重要使命。
新的文化氛围缔造的电影执行着新中国文艺方针的各项思想政策,《桥》《白毛女》《钢铁战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艳阳天》等作品在反映新生活、新思想上表现得更深刻、更充分,作品的意识形态达到高度统一,思想性配合着国家发展的形势。
进入新时期,电影创作也发生重大变革新,电影人以更真切的人文关怀表现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图景。
电影思想深度伴随着观众审美趣味共同提升,进入后消费时代的电影创作与现实生活实现高度契合,题材选择也趋向于多元化与混搭风,显现出不同维度的价值观念的传达。
研究电影如何思考,反映了对中国电影艺术观念发展、嬗变规律的认知与把握,对促进电影创作、影像美学、本体掘进以及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一、电影文本思想“割离”与植入(1949—1966年)新中国的建设需要电影创作将意识形态需求与观赏性结合,在“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思想下,努力迎合新的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经济的需要。
“十七年”时期的电影研究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进行,也是新中国的合法性书写和社会主义电影创作的映射,尽管在新旧文化转型中电影研究显现出与往昔“割离”的进步趋向,但仍然保留着些许相似性。
“十七年”期间,关于电影思想与思想史的研究尚处于“分裂”“外化”阶段,主要体现为单独的电影讨论与发散式思想的研究,而外国理论文献和苏联电影思想的翻译、引进和植入,显现出集中化、规模化的特点。
新时代关于导演艺术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关于导演艺术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4d7841dcfc789eb162dc80b.png)
新时代关于导演艺术的几点思考作者:张典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3期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电影文化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样板戏年代已离我们远去。
近些年来,我国在影视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大,导演可以运用比较前沿的技术手段对剧本进行创作,不同作品的风格,因导演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本研究就新时代导演艺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导演艺术;思考一、新時代导演的职责及应具备的素养导演是影视作品的核心所在,导演在创作影视作品之前,就应当已经设想出荧幕中的人物形象。
导演艺术素养的高低,一方面表现与导演个人在影视作品创作方面的造诣,另一方面表现于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和热情。
(一)良好的表达能力一名优秀的导演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导演也应当能够对脚本进行创作。
在实际拍摄影视作品过程中,导演需要将文学剧本划分为不同的镜头脚本,我们可以将拍摄影视作品现场中的导演看作是一名指导员,编剧就是为导演提供文学脚本,我们所说的编导实际就是编剧和导演的组合。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导演需要清晰的表达,这样才能让演员自己应该能够呈现出怎样的表演效果。
同时也需要清晰的表达,然后拍摄时演员才能够了解导演心中想要呈现出怎样的镜头画面。
(二)良好的组织和指挥才能导演在拍摄影视作品过程中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参与影视作品的演员是多么大牌的明星,都需要听从导演的指挥,节奏都需要有导演带动,不然片场就会出现混乱。
因此要求导演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和指挥能力,这样才能引导所有的演员有秩序的进行表演,保障拍摄工作有序开展。
(三)良好的艺术和文学素养一名优秀的导演首先应当具备相应的表演能力,同时一定的文学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导演应当对影视作品拍灯光、配乐、以及整部作品的构图都有一定的欣赏能力,这样才能使得拍出的效果更具画面感。
另外,导演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也需要向演员进行说戏,这是因为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势必会有些地方表的不够充分,通过说戏能够让演员更好地表达人物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艺术
关于电影艺术 怎是 的思考 这个必须是永恒的。
2003 年第 4 期
因亦事物之本体
物质 即材料, 它只构成形式的媒介, 即它是要在
形式的生成中隐匿、 消失掉的 , 我们在看某一确定的作品时 , 我们是见不到 物质 ( 或材料 ) 的。 即是说, 形式 是构成作品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按亚氏的说法, 由于形式 , 故物质得以成为某 些确定的事物; 而这就是事物的本体。 亚里士多德关于 怎是 的形上思考无疑对我们探索电影艺术的 怎是 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
二
美国电影理论家斯坦利 梭罗门 1972 年出版了电影美学专著 电影的观念 。该书的目的 正如作者在 序言 中说的 , 是 联系叙事电影不同于其他叙事艺术的特点, 来研究这种艺术形 式的性质 。即研究电影区别于其它艺术的形式的基本要素, 所谓把 各种不同类型的镜头以 及通过剪辑把这些镜头组接在一起 的独特方式。因而 , 作者的目的就不是谈论 这部影片有 什么意义 ( 是什么) , 而是它 怎样表现它的意义 ( 怎是 ) , 即全书从始至终都是 解释一部影片 揭示意义的特殊方式 。所以 , 他对人们一般习以为常地感受电影 有什么意义 的思维定势很 不以为然。他说 :
以 怎样 的独特形式表达了情感、 主题和人物。问题就出在我们并不真正认识各种不同的艺 术形式的 怎是 , 因而我们无法真正进入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完整结构的内部进行深层 研究 , 而只停留在表象的体验、 感知层面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套话。 梭罗门给我们的启示正在于他不是一般地描述电影 是什么 , 而是他关注电影的作为艺 术 怎是 , 即它的特殊表现力 , 而这特殊的审美表现力是其它的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
库里肖夫和我作过一次有趣的实验。我们从某一部 影片中选了 俄国著名 演员莫兹尤 辛的几个 特写 镜头 , 我们选的都是静止的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 亦即静止不动的特写。我们把这些完全相。在第一种组合中 , 莫 兹尤辛的特写后面紧接着桌子上摆了一盘汤 的镜头 。这个镜 头显然表现出来 : 莫兹尤辛是在看 着这盘汤。这二 个组合是 , 使莫兹 尤辛面部 的镜头 与 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第三个组合 是这个特 写后面紧接 着一个小女 孩在玩着 一 个滑稽的玩具狗熊。当我们把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一些不知道此中秘密的观众看的时候 , 效果是非 常惊人的。观众对艺术家的表演大为赞 赏。观众 从那盘忘 在桌上 没喝的 汤 , 看出了 莫兹 尤辛 的沉思 心 情 ; 观众看到他看着女尸时那副沉重悲伤的面孔 , 也跟着异常感动 ; 而看到他在观察女孩在玩耍时的那种 轻松愉快的微笑 , 观众也跟着高兴起来。但我们知道 , 在所有这三个组合中 , 特写镜头中的脸都是完全一 样的。
怎是 为一切事物的起点。
所谓 起点 即 创造的起点 。而所谓 创造 就是确立独立性与个别性。亚氏说 : 本体主 要地是具有独立性与个别性 , 即 由于你自己而成为你 , 这就是你的怎是 。 那么 , 你如何成 为你的怎是呢? 这就要创造出使你的怎是存在、 显现的形式。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 物质以 潜在状态存在, 正因为这可以变成形式 ; 当它实现地存在时 , 它就存在于形式。 这就是所谓 本 体或形式是实现 ( 在古希腊语中 , 实现 即 终极 之义 , 即 本体 就意味着实现 [ 终极 ] 形 式) , 即真正实现 怎是 , 唯有形式。 比如 音节 、房屋 或 人 , 亚里士多德说: 音节不仅是字母加之组合, 房屋也不仅是砖 块加之以组合 因为组合或混合并不得之于那所组合或所混合的事物 人也不仅是动物 加之以两脚, 这必须在这些物质以外另有一些事物 , 这另一些事物不是元素之类也不是综合物 体, 而是形式本体: 可是人们常常漏忘这个而只举物质。假如这正是事物存在的原因, 而这原 49
戏剧艺术
关于电影艺术 怎是 的思考
2003 年第 4 期
电影表现方式都显然有很大的不同 , 即便是他们都要运用 对话 这种形式 , 但这几种形式的对 话, 其表现力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 我们就不能用亚里士多德评价 俄狄浦斯王 的美学标准 来分析 卡门 , 也不能用评价索福克勒斯剧本的标准来衡量 战争与和平 是否伟大。而这正 是我们的评价惯常习用的手段 : 面对所有不同的艺术形式的作品我们都只有一套话语 达了什么情感, 什么主题 , 塑造了什么人物 表 而却没有针对这一独特表达形式评价其作品是
从根本上和从 本质上看 , 电影是骗人的。它让 我们看到的是运动 的光学幻觉 ( 其基础是眼睛 的功能 使人的大脑在形象已经消失之后的若干分之一秒时间 内继续保存 这个形象 ) , 而放映机实 际放映的 却是 一连串并不活动的照片。
这些现在看来已是常识的 骗人 方式, 却很少有人研究电影的这种两重性 ( 看起来是在运动 , 实际上却是静止的形象) 有什么意义。比如一部影片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象 追捕 , 摄影机上 并没有拍下追捕的全过程 , 而是按照预先决定的速度每秒钟为一个连续的动作拍下 16 51 24 幅
三
很显然,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电影草创时期是没有自己的美学原则的。这时的电 影不过是借用戏剧、 小说以至诗的叙事观念, 并在借用观念的同时也吸收了戏剧、 小说和诗的 某些技巧而已。因此 , 这个时期的电影还不能直接深入摄影记录下的现实事物 , 充其量也只是 机械地记录下事件的过程 , 而不能表现任何抽象的概念或任何思维的过程 , 不能表现任何不是 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感情。 但格里菲斯 ( 1875 1948) 早期的影片 ( 如 党同伐异 ) 启发了人们 , 即不是实在地描绘整 个动作, 但又使观众产生看到了全部动作的感觉。格里菲斯证明 , 可以有办法把一个动作的若 干经过选择的视觉形象加以安排, 使之有效地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正是由于 发现视觉形象 在受控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意义可以超出实际出现的实物 , 这就使电影有可能成为一种高水 平的独特叙事艺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 , 这种独立的 真正的电影表现方式 诞生了。 人们一般将 1925 年由 27 岁的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拍摄的 战舰波将金号 作为这种独具艺术表 现力的电影艺术真正诞生的标志。 那么 , 这种独具艺术表现力的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是什么呢 ? 梭罗门用两个字作了概括 , 即 骗人 。他说 :
我们的评论家总是把自己视为这种 懂行的旁观者 , 似乎他不来解释这些作品的意义就无事 可做 , 观众似乎也就没办法明白作品的意义。然而事实上, 在梭罗门看来, 一部叙事作品只有 在它的基本观念适合一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时 , 才能取得成功 。 评论家们自作聪明地概括出 的基本观念, 比如某部电影是 丧失人性的暴力 或 单恋的痛苦 等等 , 对理解一部电影其实没 多少意义。因为 真正重要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用一种符合美学标准的形式作为框架, 把这样 的观念融化进去。对于电影艺术家来说 , 只有按电影的特殊表现方式塑造一个叙事理念 , 才能 完成自己的创作冲动 。梭罗门特别强调用 特殊表现方式塑造一个叙事理念 , 这即说明 叙 事观念 并非先在主导的 , 更不会是 主题先行 , 而是 叙事观念 在形式上是与一部完整的艺 术品形成相同步的, 这即梭罗门所说的 : 把一般的叙事观念变成特定的电影观念的过程 , 既包 括基本观念的形成过程, 也包括把基本观念发展成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的过程。 梭罗门特别重视艺术形式的独特表现力问题 , 这一点与爱森斯坦、 苏珊 朗格、 布鲁克等都 一致。事实上, 所有真正的艺术形式都通过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传达信息 。 但索福克勒 斯的戏剧表现方式, 托尔斯泰的小说表现方式 , 基尔勃特和沙利文的歌剧表现方式和费里尼的 50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戏 剧 艺 术
2003 年第 4 期 ( 总 114 期 )
关于电影艺术 怎是 的思考
邹元江
一
所谓 怎是 , 在古希腊语中就是 本体 之意。亚里士多德说 : 本体亦即怎是。 即事物之所以成是者 ( 本体
i v elval) 。 事物之所以成是者 即关涉事物何以可能的 终极 、 根
底 问题。而在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 终极 ( 他称之为 极因 ) 、 根底 ( 他称之为 物因 ) 都旨 在求得界说最后或最初的一个 为什么 ( 他称为 本因 ) 。这即是说 , 作为 本体 的 怎是 , 既 是关涉事物之 终极 的, 也是关涉事物之 开端 的。而 终极 总是由创造的 开端 所必然生 成的 善 ( 善 在古希腊语中即 z hos, 也即 终极 ) 。所以 , 亚里士多德非常关注 开端 , 也 即 起点 问题。他说 :
2003 年第 4 期
这就是爱森斯坦说的 , 只是在电影胶片上 , 镜头 A 和镜头 B 才是前后相连的 ; 而在观众的心目 中, 镜头 A 并不仅仅是同镜头 B 先后出现, 也不是 A 和 B 合在一起成为 A+ B 或 AB , 而是 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意识 X 。出现这个变化的原因既是生理的 ( 头脑保存视觉形象 ) , 也是心 理的 ( 包括观众感情上对镜头 A 和镜头 B 的外表的反应 ) 。镜头 A 和 B 的冲击产生了新元素 X。而正是这种视觉关系的 格式塔 ( Gestalt ) 前提, 才使剪辑能够创造出不同于任何艺术样式 的电影艺术和 电影观念 。
电 影分析家前 进的道路 是多种多样 的 , 而 且他们当 中的多数人 迟早会把自 己分析电 影的著作变 成 文学或戏剧评论 , 从而混淆各种不同的表 现形式之间的界 限。评论家往 往追求 电影意义 , 似乎这是 由 创作者 呼 进一部影片的某种脱离躯壳的概念 , 只有某位懂 行的旁观 者才能把它 吸 出来 , 放进心 里思 考 , 直到它能成为可以用语言表 达的形式 , 最后再向公众说明 , 否则公众就会视而不见。
这就是剪辑作为电影艺术独特审美表现力创造的总的规则 : 任何两个接连出现的形象都暗示 两者之间存在物质的或时间上的关系。 而 这个规则之所以存在 , 是因为人的心灵总是试图找 出规律, 甚至试图从混乱中找出规律 。 这即所谓 似动 、 完形 意义的 格式塔 ( Gestalt)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