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孟子》三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22 《孟子》三章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利:天时不如地利(名词,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锋利,锐利)
而:一怒而诸侯惧(连词,表顺承)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连词,表并列)
之:丈夫[之冠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父命之(代词,他)
往送之门(动词,到)
妾妇之道(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前面所说的事)
戒:往送之门,戒之曰(动词,告诫)
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
居:居天下之广居(动词,居住)
居天下之广居(名词,住宅,喻指“仁”)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动词,兴起,指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显露、流露)
士: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去:古义:离开。例句:委而去之。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域:古义:限制在疆域内,居住。例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疆域。
丈夫:古义:指成年男子。例句:丈夫之冠也。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由:古义:遵从。例句:与民由之。
今义:缘由;表示凭借。
士:古义:狱官。例句:管夷吾举于士。
今义:军人。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1)判断句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者,……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应为“舜于畎亩之中发”)
②困于心,衡于虑(应为“于心困,于虑衡”)
(3)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无标志被动句,从意思上判断,“发”是“被任用”的意思)
教学过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分析论证思路】
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文章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然后将论证的范围由战争类推到治国,强调“人和”对治国的重要作用。接着运用对比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文章条理清晰,层层推进,说服力强。
【把握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是君主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富贵不能淫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参考译文:
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3.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和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把握文章主旨】
阐述了“大丈夫”立身处世的原则,即要坚守“仁”“礼”“义”并将之推行于天下,指出“大丈夫”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气节、有节操,富有现实意义,激励了后世仁人志士不畏强暴,坚持正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参考译文:
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因经受饥饿而身体消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
2.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废寝忘食,聚精会神地
思考,不耻下问,随时随地地求教,然后才能想明白(所追求的道义)。
3.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1段运用排比句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其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
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品悟论证方法】
1.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思路和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阐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把握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