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工作指引(2020年版)含14个附件

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工作指引(2020年版)含14个附件
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工作指引(2020年版)含14个附件

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工作指引

(2020年版)

目录

一、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 (2)

二、服务对象 (2)

三、实施机构与人员资质 (3)

四、服务内容和要求 (3)

五、管理与监督 (6)

六、安全管理 (7)

七、服务收费 (8)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我省老年人对居家医疗健康服务的迫切需求,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的通知》《广东省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指引》《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范和文件,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

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是指医疗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方便、快捷、人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医疗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保健、心理咨询、精神慰藉、安宁疗护、协助就诊等。

二、服务对象

(一)基本服务对象:65岁及以上,在家居住的老年人。

(二)重点服务对象:65岁及以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为中度依赖或不能自理(见附件1),需要医护人员或医疗护理员上门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居家老年人,且其健康状况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留置气管切开套管、鼻饲管或胃造瘘管、膀胱造瘘管或尿道导尿管等各种外置管道;

2.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或其它疾病所致认知障碍和/或躯体活动障碍;

3.慢性心功能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III级,见附件2);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MRC分级≥3级,见附件3);

5.慢性肾功能衰竭需居家腹膜透析;

6.恶性肿瘤带瘤生存;

7.创伤(如骨折等);

8.跌倒风险评估高危人群(见附件4);

9.其他(如各种原因导致失能、失智者等)。

三、实施机构与人员资质

(一)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实施机构”),应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施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纳入服务的老年人数量应与其配备的医护人员数量、服务能力相适应,以保证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的质量。

(二)从事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取得医疗、护理、康复等相关执业证书,具有独立执业工作能力,按规定接受老年医疗健康服务的培训。

(三)以老年患者为服务对象的医疗护理员,应在有资质的机构完成培训。具体内容参考《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49号)。

四、服务内容和要求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使用;

2.每年1次健康管理服务;

3.每年1次健康体检;

4.每年2次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包含血压测量、末梢血血糖检测、康复指导、护理技巧、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等6个方面,对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服务;

5.每年为提出申请的失能老年人上门进行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

6.每年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7.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规范要求开展健康管理,每季度监测血压和血糖,并根据情况进行干预,随诊或转诊治疗等;

8.已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老年人,可由家庭医生团队向其提供约定的服务项目。根据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基本服务包(附件5)和老年人个性化服务包(附件6),确定本地化的各类服务包。对重点服务对象上门服务。

实施机构与老年服务对象签订协议后,可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实施机构可通过当地卫

生健康行政部门取得已签约老年服务对象的相关医疗信息,并有义务反馈和登记最新的医疗信息。

(二)家庭病床服务。

1.符合建立家庭病床的老年人,可利用社区适宜技术进行医学健康照顾,包括全科医疗、社区护理以及中医中药服务等。具备相应条件者,可开展换药、导尿、吸氧、康复指导、针灸、推拿、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及压疮护理等;

2.依托实施机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测血糖、抽血化验等检查;

3.建立医护人员家庭访视及家庭病床巡查制度;

4.在家庭中使用医疗器械(具),仅限于非创伤性、不容易引起严重过敏的项目,并且必须在保障医疗安全、消毒隔离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使用。

(三)个性化签约服务。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实施机构可与老年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约提供个性化的居家医疗健康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疾病诊断、用药调整、医学检验和检查、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关怀、膳食和睡眠指导、陪同就诊、生活照料等。

1.实施机构可提供的服务:(1)对基本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约定服务。(2)对重点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约定服务,并根据实际情况每1-4周诊察一次,具体间隔时间可根

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诊察内容包括问诊、查体、诊断、用药调整、护理、康复、查看医疗护理员的记录、指导和调整医疗护理员的服务工作等。(3)鼓励采用智能可穿戴设备对老年人心电、血压等开展远程监护,风险评估和紧急救助。(4)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见附件4),家居跌倒环境危险因素排查(见附件7)。

2.医疗护理员可提供的服务:配合所属实施机构的医护人员,对重点服务对象开展非医疗操作行为的居家健康服务:(1)原则上最少每周上门服务一次,具体上门频率可由所属实施机构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调整。(2)常规观察记录指标:一般指标(如呼吸频率、血压、脉搏、体温、血糖等)观察、活动能力、胃纳等状况,以及药物应用依从性等。(3)就医协助:检查老年人家中的药品,发现过期、变质的药品要及时处理;视情况陪同有需要的老年人到医疗机构就诊等。(4)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员可协助家属或照护者,对有需要的老年人进行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洗头、梳头、修剪指甲、打扫卫生、更换床单被褥等生活照料服务。

五、管理与监督

(一)省卫生健康委负责监督和指导全省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工作,设立专家委员会,通过调查研究、督查评估等方式,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指导解决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委)负责辖区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的统筹管理、质量监控、服务信息收集反馈等工作。包括制定工作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评估机制、绩效管理制度等并监督执行。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对纳入服务的居家老年人情况进行登记和统计,对服务质量、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进行定期评估,实行绩效考核管理。

(三)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的宣传,向社区居民公示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的实施机构、项目内容、管理方法、收费标准、财政补助标准、医疗保险报销政策、联系方式等,建立投诉受理机制。

(四)实施机构应将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相融合,并进行个性化管理。建立责任医师负责制,完善服务对象的各项管理工作,每季度上门或电话随访至少20名服务对象,协助病情需要者转诊到医院诊疗。每季度应分别抽查不同责任医师负责的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相关资料至少10份,确保资料规范、真实、有效。按照《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管理医疗护理员开展各项工作。

六、安全管理

(一)开展工作前需进行服务前风险评估(见附件8)。

(二)应告知老年人(或法定代理人)有关医疗风险,与老年人(或法定代理人)签订协议书(见附件9)。

(三)对生活不能自理或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开展服务时,应有法定代理人陪同在场。

(四)发现老年人病情加重,应告知老年人(或法定代理人)及时转到医院。对拒绝转院者,应在病历上记录并要求老年人(或法定代理人)签字。因拒绝转院导致病情加重的不良后果应由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承担。

(五)居家医疗常规采用口服或鼻饲给药,特殊药物(如胰岛素皮下注射)经医师批准后可居家使用。在医疗机构已使用过、无不良反应需长期使用的肌肉、皮下注射药物,需经医生评估、备齐急救物品,方可由护士按照家庭病床的操作要求使用。

七、服务收费

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的收费,由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按当地医疗服务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属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按项目专项补助标准予财政保障。

附件1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姓名:性别:年龄:居家号/ID号:

该表为自评表,根据下表中5个方面进行评估,将各方面判断评分汇总后,0~3分者为可自理;4~8分者为轻度依赖;9~18分者为中度依赖; 19分者为不能自理。

附件2

慢性心功能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评分表姓名:性别:年龄:居家号/ID号:

总评分:心功能级

评估医师:

日期:

附件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MRC分级)评分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

姓名:性别:年龄:居家号/ID号:

总评分:级

评估医师:

日期:

附件4

平衡能力测试表

姓名:性别:年龄:居家号/ID号: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策划书 项目名称:第二人生 申请团队:蜗牛小组 组员姓名:谭姝 班级:社工121

2014年 12 月 30 日

要求清晰界定本项目可以服务到的人群,并提供其数量、基本特征、具体需求或问题状况等信息。请着重分析受益群体需求。 退休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性情变化明显,要么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言不语,要么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唠唠叨叨;行为反复、或无所适从;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对现实不满,容易怀旧,并产生偏见。据统计,1/4的离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休综合征。 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互联网 + 医疗健康打造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 医疗健康打造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在线医疗服务新模式,促进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的融合发展。在相关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医院、移动医疗、O2 O医疗服务模式等快速发展,开启了我国智慧医疗新篇章。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全面发展和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等7个方面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清晰勾勒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配套文件《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行业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将迎来爆发式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有效改善看病难问题,提升居民就医体验。 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意义 “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等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的总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业务范围极广,具体包括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移动支付、费用结算、检验检查结果等诊疗信息在线查询、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服务形式。“互联网+医疗健康”兼具传统医疗健康服务与互联网的特性,具有便捷性、时空无关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对解决医改难题、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再造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患者就医“三长一短”现象备受诟病,在“互联网+”环境支撑下,医生和患者可通过智能终端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将挂号、支付、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等服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缓解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下“三长一短”的现象,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是我国医改的重要任务。互联网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使患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获取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医院,患者在家即可实现部分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复诊,极大提升就诊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在医联体内,借助远程医疗协同服务平台,患者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大型综合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3.创新服务类型,满足百姓多种健康需求 “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发展将延伸出新的医疗健康服务类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智能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的发展使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监测成为可能,大数据的发展使疾病预测和预警得以实现。此外,健康咨询、基因检测等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也开始走进人们视野。 1

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应用功能指引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 2016年9月

目录 一、惠民服务 (1) (一)预约挂号 (1) (二)智能导诊 (1) (三)双向转诊 (1) (四)统一支付服务 (2) (五)检验检查报告查询 (2) (六)出院病人随访服务 (2) (七)出院病人膳食指南 (3) (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3) (九)中医治未病服务 (3) (十)健康档案查询 (4) (十一)健康评估 (4) (十二)慢病管理 (4) (十三)精神疾病管理 (4) (十四)接种免疫服务 (5) (十五)医养服务 (5) (十六)用药服务 (5) (十七)健康教育 (6) (十八)新农合结算服务 (6) (十九)生育登记网上办理 (6) (二十)计划生育药具网上配送 (7)

(二十一)计划生育服务和指导 (7) (二十二)医疗信息分级公开 (7) (二十三)贫困人口健康信息服务 (7) 二、业务协同 (8) (二十四)疾病监测业务协同 (8) (二十五)疾病管理业务协同 (8) (二十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协同 (9) (二十七)妇幼健康业务协同 (9) (二十八)卫生计生监督应用协同 (10) (二十九)血液安全管理业务协同 (10) (三十)院前急救业务协同 (10) (三十一)分级诊疗协同 (11) (三十二)医疗医药联动应用协同 (11) (三十三)药品(耗材)采购使用联动应用协同 (11) (三十四)计划生育业务协同 (12) (三十五)出生人口监测业务协同 (12) (三十六)跨境重大疫情防控协同 (13) (三十七)药品(疫苗)监管协同 (13) (三十八)食品安全防控协同 (13) (三十九)医保业务监管协同 (13) (四十)爱国卫生与健康危害因素应用协同 (14) (四十一)健康促进与教育业务协同 (14)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包括健康服务和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前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后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会处理老人的这些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在有些个案中,社会工作者帮助老人改变情形,即消除产生情绪问题的因素。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改变老人的认知,帮助老人适应情形,因为老人所面对的情形是无法改变的。特别要注意的是老人对待介入的态度,观察老人是否有抵触情绪。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 包括:第一,老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第二,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建构生命的意义。第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第四,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和解和宽恕,弥补过往生活留下的缺憾。最后,拓展

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社会工作者要把握这些,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精神上关怀老人。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有效动员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要求从业人员有“家庭思维”。“家庭思维”指的是把老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它会影响老人的所思所想。 1.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 主要包括: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2.在老年伴侣工作方面 通过婚姻生活回顾,追寻往事,解决旧时冲突。中华考试论坛 3.家庭体系的工作 包括:(1)帮助家庭“解除羁绊”,把家庭动员起来。(2)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并根据需要拓展新的技能。(3)帮助老人及其家人把有冲突的需求排出先后秩序。(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4.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 包括:开办照顾人支持小组;维系住照顾人,给他们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具体的建议,让照顾事宜效率更高,更有收获。

轻资产医疗健康服务投资模式与趋势

医疗健康服务投资模式与趋势

1.当前医疗投资环境与机遇

?2015年GDP增长6.9%,创25年新低;告别经济高速增长;部分细分行业不景气;结构亟待优化 ?自2006年医改大转折以来,医疗服务行业整体增速显著高于宏观经济增长;医疗服务行业依然保持较快发展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2

近三年医改重点内容 3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六统一”?全面医保体系建设及医保支付?分级诊疗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药品供应保障?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修订临床路径 ?启动多种形式医疗联合体?医养结合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建立出厂价可追溯机制?两票制?社会办医

?2005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7%,2014年已接近3万亿;? 根据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 ? 粗狂式地划分,健康服务业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机构三大板块;其中制药和医疗器械在过去的15年(2000年以来)经历了几波高速增长,从2012年度开始则增速(加速度)有所下降,个别区域或细分领域近两年的增速只有10%上下。 基本事实 简要推算 ? 2015年-2020年期间,健康服务业需要至少保持年均15%的增长。 ?制药和医疗器械的增速面临一定压力,在2015年-2020年期间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便是医疗机构。? 由于大型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和财政投入模式的问题,随着经济下行、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加剧,部分地区的医保资金更是面临穿底风险,公立医院的继续扩张缺少基础条件。 机会在哪? 4 推测结论:鉴于大型公立医院扩张受限,巨大的增长空间给了民营医院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可以初步推断:2015年-2020年期间,民营医疗机构将会迎来快速增长,而与之相关业务(或制药和医疗器械产品等)也将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投资机会。

社区老龄工作计划报告范本

社区老龄工作计划报告范本 Model report on community work plan for the aged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社区老龄工作计划报告范本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 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 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 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 编辑修改及打印。 20XX年是我国实行“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 中国共产党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协会全年将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继续围绕以社区文化建设为中心,以满足会员身心健康为宗旨开展各项工作。 一、抓好一年四个节庆。 第一季度:以“迎新春”为主题,于20XX年1月中旬举 办全体会员迎春茶话会。各团队可准备节目登台表演,力求热闹温馨。项目负责人:黄泉铭、程道利、曾庆珍、吴宗宪第二季度:以“庆五一”为主题,于4~5月份组织一次 会员周边游,力求旅游线路适合老年人特点,并注重文化内涵。项目负责人:程道利、林国铎

第三季度:以“迎国庆”为主题,于9月底在小区内组织一次会员趣味游园活动,力求办得丰富多彩。项目负责人:程道利、林国铎 第四季度:以“庆重阳”为主题,于农历九月九前后举办大型联欢活动。坚持为金婚老人及90岁以上老寿星祝寿,评比表彰一批敬老模范及先进团队,安排文体比赛并在会上颁奖,组织文艺会演及全体会员聚餐,让老人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项目负责人:黄泉铭、程道利、曾庆珍、吴宗宪 二、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1、调整充实团队领导,培养骨干,壮大队伍,提高水平,组织好与融侨文化俱乐部平稳对接; 2、整合两个合唱团,通过专业指导和训练,争取上一个新台阶,为组建融侨合唱团输送人才; 3、将原书画摄影小组更名为书画摄影创作室,暂时安排在社区老年协会办公室活动,定于今年十月举办第三届社区书画摄影展; 4、将原象棋队与棋牌队合并,保留象棋队; 5、组建老年羽毛球队;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区域内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采集各医疗卫生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建立卫生行业战略数据仓库,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资源,同时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目标,促进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高端化和低碳化,基本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共享,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业务的协同整合,实现网上诊疗查询、挂号、投诉、绩效考核等健康服务。 一、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1、宏观层面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县“一卡通”,电子健康档案EHR 全面共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集地区医疗资源、树立品牌消除地区差异,平衡医疗资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2、业务层面 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实现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能力;实现区域卫生业务开展的协同作业支持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科研教学。 3、技术层面

建设医疗卫生各条线的数据集成共享,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较高层面弥补各条线独自建设带来的弊端建设数据中心逐步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社会化,为社区与医院双向卫生服务信息基础。建设数据共享逐步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社会化,实现医院之间病人资料共享解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群体对跨部门数据采集和共享需求在信息互通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一卡通”,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 建设与其他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将来与市级平台对接提供基础,建设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平台和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二、效益预估 项目建成后,将为政府、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单位和居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政府 系统建成后,可以为政府提供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撑系统,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为民办实事。 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政府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能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政府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区域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建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常用理论 一、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认为: 1、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 2、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来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不过,对于活动理论也有人提出一些质疑:第一,怎样界定活动?退休以后在家并不参加社区工作而只是在家种花养鸟或者习字绘画,这是不是活动?第二,晚年生活的满意与否除了活动因素外,是否还和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家庭关糸、机体健康等多个因素有关?第三,一味强调活动是否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因素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重视个性因素在衰老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连续性理论。 二、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

2017年社区老年学校工作计划

2017年社区老年学校工作计划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结合我社区的实际,现将今年的问题活动安排如下: 一月以庆元旦开展大型文艺活动“牵手异乡、共度新春”金马镇“贺新春、过大年”系列文体活动和“贺新春、过大年”送对联活动。 二月结合刘家濠社区春台会,开展“欢欢喜喜闹元宵、红红火火过新年”送文化、送岗位、送温暖系列活动。 三月组织志愿者,集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促和谐”,我为社区献一份力,在社区开展“栽绿补绿”行动。 四月结合金马镇政府为纪念共产党成立90周年,组织青少年参加“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主题教育活动。 五月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金马镇政府开展的“青春融入公益、共建和谐金马”五四青年演讲比赛。比赛以各个社区和党委政府组织共12个队伍参加,以现场评奖形式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优胜奖数名等。 七月以“歌颂伟大的共产党”为主题,开展红歌大家唱活动。 九月以“欢度国庆”为主题,和其他社区一起开展迎国庆文艺演出活动。

十月以“关心我身边的老年人”为主题,开展“九九重阳节”大团拜慰问老年人活动组织志愿者、义工服务队到残疾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家中打扫卫生、送节日礼品,表达我社区对老年人的关爱。 十二月以“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开展庆元旦趣味体育为主题活动。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强生健体,欢乐开心,让全社区的老百姓都来参与,然后根据群众参与后的表现或多或少都能拿到奖券来兑换礼品,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是一项非常快乐活动。 2017年社区老年学校工作计划 老年学校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栔机,以街道老年教育的指示为中心,进一步搞好辖区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加强社区老年学校的创新规范使老年学校办的更红火,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好上级的文件精神及重要会议讲话精神,不断加深对辖区老年学校骨干的培训,特别是今年的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做好宣传和记录工作,使老年学校的人员不断增加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社区对老年学校的领导班子重新组建并给老年骨干重新分工,登记辖区有专长的老人来学校讲老年保健知识课并请辖区的共建单位如检察院、消防支队、塘西派出所、司法等部门来社区老年学校

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方案

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 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精准、廉价的医疗服务;因此制定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相融合。 一、互联网+医疗健康总体思路 “互联网+”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坚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最大限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形成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精准、廉价的医疗服务,造福于人民群众。 二、实行计划 1、全面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 “4”建设互联互通的国、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6”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作。 “3”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基本覆盖全省人口且信息动态更新。 “1”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实现就医“一卡通”。 “2”建立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应当落实“20项任务”

1、实现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4个方面 信息共享; 2、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和机构间远程医疗6项便捷医疗服务; 3、开展延伸医嘱、电子处方、基因检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疾病预防控制、基层人力培训、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7项互联网延伸医疗服务; 4、开展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3项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 三、重点实施 (一)人口健康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 (二)实施居民健康卡工程。 (三)启动“掌上医院”、“微信医疗服务平台”等院前就诊延伸 服务项目。 (四)利用第三方资源建立各项互联网专业会诊中心。 (五)借助第三方互联网社会资源推广智能健康设备走入家庭。 四、重点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放宽市场准入。 (三)促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四)完善制度和规范。

2020年最全社区工作计划

2020年最全社区工作计划 【社区工作计划一】 20xx年我居委会紧紧围绕办事处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各项中心工作,加压奋进,努力工作,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领导的肯定。20xx 年将至,为了新一年各项工作的开展,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拓宽党建工作思路,打牢基础建设 年内新建党员服务站,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以此为载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支部,居委会网络平台,利用免费博客公开公示两委会动态,征求居民对社区的意见。 二、健全组织,加强内部管理 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做到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具体,任务明确。 三、继续做好社区民政、残联、老龄、双拥工作 对社区的困难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社区的弱势群体老年人做好政策福利的办理,全心全意做好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开展一帮一扶助活动,定期走访慰问。认真学习领会拥军爱民与拥军爱民文件和精神,关心军属,定时定期走访。 四、做好计划生育、妇联工作 以宣传教育为先导,让居民们清醒地认识全面加强我国人口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做好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统计,准确掌握育龄妇女的底数,及时上报信息,对重点人及时入户查访孕检,送具上门。 五、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社区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活动。在社区内多挖掘文艺骨干,为社区文艺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多方面地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社区志愿者的模范带头

作用,在社区开展宣传工作,推动移风易俗,坚决扫除各种歪风邪气,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六、配合办事处综合治理中心,做好社区综合治理工作 1、建立健全社区各项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居委会的职能作用,深入居民,为大家解决疑难问题。 2、利用条幅、板报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坚持“提高认识、教育为先、严厉打击、全员收戒、综合治理”的方针,扎实推进“无毒社区”工作顺利完成。 3、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调查、登记管理服务工作,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了规范有序。 4、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无赴区级及区级以上集体上访。 七、加大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在社区内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教育,大力宣传社区内禁止乱推乱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提高居民爱护环境的意识,自觉维护社区环境。 八、劳动保障工作 1、深入居民,充分了解和掌握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意向。 2、积极跑企业、找岗位,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提高就业率,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 九、统计工作 积极配合街统计办的工作,及时完成各项统计任务,按照要求认真填表,确保数字真实有效。 十、每月向党政办提供信息2-3条,及时反映本部门工作。【社区工作计划二】

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篇一: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的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的指导,减少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XX年版)制定我中心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细则。 服务对象:我中心所辖5个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 服务内容:为在我中心所辖社区内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1年进行一次免费的体检,体检的时间视情况具体安排,体检项目完全依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中心组织所辖社区的老年人进行每1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体检日程安排按社区划分。由各团队工作人员通知需要体检的居民,到服务中心进行体检。少数不能到服务中心的居民可以安排医务人员上门体检。体检结果及时录入电脑慢病系统。 2 、老年人体检可与慢病体检以及建立健康档案相结合。 3、体检的内容包括健康状况的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4 、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

食、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既往病史、遗传病史、现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和目前用药情况。 5 、体格检查方面含有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皮肤、淋巴结、心肺听诊、腹部是否有包块、下肢是否水肿、呼吸、体温、脉搏 辅助检查有:每年一次血糖、血脂,有条件的话还应加上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X光片。 6 、告知老年人健康体检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者和2型糖尿病者纳入相应的慢病管理。 ○对存在危险因素但是尚未纳入慢病的居民定期随访。 ○对所有的老年人进行慢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防治知识、糖尿病危害的健康教育。 主要工作目标: 1、掌握中心65岁以上老年人的基本资料及健康状况,规范管理率90﹪、2年一次体检率≥90%; 2 、健康体检表完成率≥95%。 工作进度: 1、XX年完成50%总人数的老年人体检工作,至XX年12月中旬全部完成。 2、各团队将体检结果及时录入电脑相应的栏目,并及时上报已体检人员名单,以方便中心统计数据,评估工作进

老年社会工作针对某案例的服务方案

案例 关某今年60岁,刚刚退休在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平时很少回来,就老两口在家。关某擅长写、画,退休前是某乡文化站站长,乡里上上下下文化事宜全由关某来 承担,甚至乡里出一个板报也要找他来匦。每天上班让关某感到很充实,而且文化方 面的工作正是他非常喜欢的,虽然琐事特别多,天天不着家,但是每天都感到特别地 快乐。他妻子是一个热心肠,在家自己干点农活,平时做豆腐卖给村里,规模不大, 但是满村的人都喜欢吃她做的豆腐,她也小有名气。平时她从不埋怨关某不帮她干活,非常支持老伴的工作。关某退休后,就一直在家闲着,一下子没有事情可做了,他感 到非常失落。关某最近都闷在家里,哪也不想去。老伴让他帮她干活,他也不想做, 这使老伴心里特别着急。 一、理论分析: 1.活跃理论 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 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型态,维持原有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 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尊重、归属的需要,如渴望自 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人生的满足感、被认同感,感知自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对他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角 色转换过程中,如果转换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失调。老年人退休的角色转换,包括由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决策角色转 换为平民角色,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 二、方法:个案工作 三、服务方案设计: 1.问题分析 本案例中,关某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关某退休在家,克服不了内心的障碍,一时难以接受退休的生活; (2)关某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退休后没有人可以倾诉,内 心空虚、孤独。 2.方案目标 帮助关某走出心理困境,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并能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 有所乐。

老年社会工作针对案例的服务方案

老年社会工作针对案例 的服务方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案例关某今年60岁,刚刚退休在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平时很少回来,就老两口在家。关某擅长写、画,退休前是某乡文化站站长,乡里上上下下文化事宜全由关某来承担,甚至乡里出一个板报也要找他来匦。每天上班让关某感到很充实,而且文化方面的工作正是他非常喜欢的,虽然琐事特别多,天天不着家,但是每天都感到特别地快乐。他妻子是一个热心肠,在家自己干点农活,平时做豆腐卖给村里,规模不大,但是满村的人都喜欢吃她做的豆腐,她也小有名气。平时她从不埋怨关某不帮她干活,非常支持老伴的工作。关某退休后,就一直在家闲着,一下子没有事情可做了,他感到非常失落。关某最近都闷在家里,哪也不想去。老伴让他帮她干活,他也不想做,这使老伴心里特别着急。 一、理论分析: 1.活跃理论 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型态,维持原有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尊重、归属的需要,如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人生的满足感、被认同感,感知自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对他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如果转换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失调。老年人退休的角色转换,包括由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决策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 二、方法:个案工作 三、服务方案设计: 1.问题分析 本案例中,关某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关某退休在家,克服不了内心的障碍,一时难以接受退休的生活; (2)关某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退休后没有人可以倾诉,内心空虚、孤独。 2.方案目标

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是指老年社会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或方法,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解决老年人的社会问题,是老年人能够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幸福安度晚年的社会生活 老年个案工作 老年个案工作就是老年社会工作者依托老年服务机构对老年个人或者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支持与服务,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与条件,增强其社会功能,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和应对困难的能力的活动过程 老年小组工作的定义 老年小组工作既通过组织老年人存于小组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协助老年人更好地处理个人、家庭。团体及社区的问题 老年小组活动制定计划 老年人的活动小组根据小组的目标和任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成长小组。学习小组、康乐小组、任务小组、任务小组、治疗小组、教育小组、志愿小组、兴趣小组等 老年社区工作含义 老年人社区工作主要以社区中的老年人为工作对象,通过发动的和组织区内居民参与集体活动,确定老年人在社区中的问题和需求,动员社区资源来预防和解决老年人问题,培养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自觉精神,让老年人有愉快晚年生活并维护社区的稳定 社会撤离理论的主要观点 1.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撤离社会的生理基础 2.老年人心理较为消极,经常想到死亡,甚至盼望死亡 3.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可能由老年人启动,也可能有社会启动 4.老年人的撤离状态有利于老年人晚年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继承 5.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对社会撤离的批评(对社会撤离理论的评价) 1.忽视个体差异 2.忽视个性差异 3.忽视地位差异 4.忽视撤离造成的弊端 5.忽视撤离的文化特征 6.忽视老年完全撤离社会的负面意义 活动理论主要观点 1.活动理论的要点 ①老年期角色与成年期不同,老年期的角色属非强制性的,更加符合个人意愿。 ②非强制性角色有益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③非强制性角色的数量与老年人精神状态呈正相关关系 2.活动理论观点的基础 ①老年人角色丧尸越多,参与的活动越少 ②老年人的自我认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证明 ③自我认识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的稳定性 ④自我认识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 对活动理论的评价 1.有利于老年人的重新认识自我 2.活动理论符合社会的价值体系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

.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策划书 项目名称:第二人生 申请团队:蜗牛小组 组员:谭姝 班级:社工121

2014年 12 月 30 日

要求清晰界定本项目可以服务到的人群,并提供其数量、基本特征、具体需求或问题状况等信息。请着重分析受益群体需求。 退休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性情变化明显,要么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言不语,要么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唠唠叨叨;行为反复、或无所适从;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对现实不满,容易怀旧,并产生偏见。据统计,1/4的离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休综合征。 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

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2020年社区老龄工作计划

2020年社区老龄工作计划 2014年社区的老龄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为老年人为宗旨,进一步推进为老服务工作,不断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精神文化需求,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落实“六个老有”。大力推进为老服务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解决老年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特制订2014年老龄工作计划,如下: 一、巩固本社区原有的资源,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始终把老龄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老龄委的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整体推进社区老龄事业的发展。社区要从广大老年人精神生活需要出发,组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进一步做好社区独居老人关爱工作,针对各种不同需求的独居老人提供各类相关的服务,巩固所有老人一对一的结对关爱活动。 大力宣传“安康通”呼叫装置,为有这方面需求的老人做好服务工作。 三、认真做好老年人来访、来信工作,热情接待,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困难。 四、深入开展敬老活动,对小区困难老人及时送温暖,经常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发现困难及时解决。在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夏季高温等重大节日前夕对无业老人、高龄老人、离休干部等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在“三八”妇女节,组织文体骨干排练节目,为社区中的老人们表演。 五、加强老年人权益维护力度,利用小区科普画廊、小黑板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对社区老人在赡养、家庭、财产等纠纷问题及时处理和调解,并在社区开设法律维权讲座,增强老人们自我维权意识。六、发挥社区内三个“睦邻点”的特色功能,继续作好“空中老年大学”的工作。 七、充分发挥离休老干部作用,使他们的余热能得到发挥。 八、定期开展志愿者送温暖活动,扩大为老服务志愿者读物,为特殊困难居民送医、免费测量血压、健康咨询、理发等。 1/ 2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发表时间:2011-11-28T12:57:20.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刘凯陈伟全[导读] 在医改文中这样说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刘凯陈伟全(广东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广东深圳 518116)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280-0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处理这些庞大的信息成为当前社会一个难题。所以我们急需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来处理这些信息数据,尤其是医疗卫生这方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被加速推进,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卫生部门和许多医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医疗卫生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在医改文中这样说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 所以发展区域性的卫生医疗系统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医院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医院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医院的院内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有效途径。由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各相关卫生机构)各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让区域内各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一个综合业务平台。从业务角度看,平台可支撑多种业务,而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的系统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包括妇幼、计生、急救等系统在内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再是各个医院各自开发、各自建设,成为一座座的信息孤岛。 实现健康一卡通。包括建立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与绩效考核;建立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医疗卫生信息。一卡通对区域卫生信息化来说是一个重点,主要通过一卡通使病人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和获取健康服务的时候能够获得身份确认,另外也为病人提供从挂号、交费、取药到检查等各个医疗服务环节更加快捷的医疗服务。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共享。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起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主要采取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从胚胎发育到死亡过程的各个时间点对健康情况的干扰和措施进行全程记录,包括门诊、住院、妇幼保健等。 实现健康信息集中的存放和共享。健康信息主要通过病人就诊获得,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病案的首页、门诊处方信息、住院医嘱信息、病历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PACS信息、双向转诊共享,实现区域内社区居民健康活动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实现对人整个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记录,并建立针对居民健康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为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及社会提供一个预警信息、健康服务信息、居民健康信息、流行病学的流行状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等。 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及决策的支持。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对个人健康档案统一管理。作为健康档案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交换,那么健康档案往往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区域信息平台把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这样,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健康信息的情况。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每个居民提供服务,上网便能够了解到自身健康的情况,还可以达到健康教育,逐步达到健康干预的目的,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和早康复。 总的来说,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对人一生各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及采取的干预活动的多渠道全动态采集、集中存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个人终生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全面共享、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而其三方共建的建设、运营模式,突破传统,为其他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降低医疗风险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被公认是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开展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所以我国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是必然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