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主要城市降水量
2010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2010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c7c0101203d8ce2f0066235c.png)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0重庆市水利局二○一一年八月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1)三蓄水动态 (10)四供用水量 (12)五水资源质量 (12)六重要水事 (17)七综合分析 (20)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降水量2010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58.30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72.0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2.79%,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0.63%,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0年全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464.30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1.84%,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8.22%。
蓄水动态2010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38.762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0.54%。
供用水量2010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86.386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7%。
用水指标2010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99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10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8立方米,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为126升,农业亩均用水量为251立方米,城镇公共人均日用水量为48升。
济南市近6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济南市近6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acf11f964bcf84b9d57bed.png)
摘要本文选取1951-2010年济南市54823地面观测站的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资料,采用线性趋势、距平、滑动平均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近60年来济南市的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结果显示:近60年来济南市的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波动式缓慢上升趋势,且升温态势明显,尤以极端最低气温增幅最大。
从季节变化来看,四季的气温变化也呈现出波动式上升态势,尤其冬季气温增长幅度最大。
由于济南市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因此济南市的气温也在不断升高。
通过研究,揭示了济南市的气候变化规律,为了解济南地区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是否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相一致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全面了解济南的气温变化特征。
对气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预测气候灾害,对防灾减灾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极端气温;变化特征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the data of the 54823ground-based observatories in Jinan from 1951 to 2010,which contains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the average monthly temperature and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the averag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extrem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data, using linear trends,anomalies,moving average et al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emperatures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verage temperature,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extreme temperature of the past60 years in Jinan, and then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 decadal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s change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of Jinan in the past60 years showed a fluctuated slowly rising trend,and the warming trend is obvious,especially the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Seasonal variation,the temperature changes of the seasons showed a fluctuated upward trend,especially the winter temperatures largest increased.T 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Jinan City accelerate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resulting in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intensifies, so the temperature in Jinan City is also rising. It r eveals the long-term trends climate change in Jinan City through researching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which consist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while contributing t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Jinan. Analyzing the impact on the climate factors, it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climate disasters and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Key words:average temperature;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extreme temperatures; changes in characteristic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2 济南市概况 (3)3 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5)3.1 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5)3.2 平均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 (6)3.3 年和季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 (8)4 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特征 (9)4.1 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9)4.2 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特征 (9)4.3 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年较差变化特征 (10)5 年极端气温变化特征 (12)5.1 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12)5.2 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特征 (12)6 气温异常分析 (14)6.1 年平均气温异常分析 (14)6.2 四季气温异常分析 (14)7 结论 (16)参考文献 (18)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鄂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鄂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561094fe941ea76e58fa04ea.png)
鄂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闻作者:新闻来源:日期:2011-4-2 9:13:49浏览次数:28432010年,鄂州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变后危机时期为发展机遇期,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强力推进“两个率先”,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加速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以及2010年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一五”圆满收官,为“十二五”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总量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增幅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全市经济连续4年以15%以上的增长率快速、稳健运行。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1.45亿元,增长5.2%。
第二产业增加值231.35亿元,增长21.2%。
第三产业增加值112.49亿元,增长9.0%。
三次产业结构为13.0:58.5:28.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792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5603美元,增长28.2%。
劳动和就业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475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17人。
新增个体工商户5357户,带动就业11407人。
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889万元,扶持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311家。
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63.1万人,比上年增长0.64%,其中从事第一产业20.92万人,第二产业20.24万人,第三产业21.94万人。
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低于全省目标控制数。
农业和城乡一体化2010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8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29.67亿元,增长0.9%;林业产值1.18亿元,增长65.3%;畜牧业产值20.86亿元,增长8.4%;渔业产值37.37亿元,增长8.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5亿元,增长6.0%。
主要城市气候情况 2010-2008
![主要城市气候情况 2010-2008](https://img.taocdn.com/s3/m/69c4cd1e6bd97f192279e9d6.png)
广西2008全区平均气温20.4℃,比常年偏低0.1℃。
全年平均降水量1845.8毫米,比上年增加511.8毫米。
全年水资源总量2495.7亿立方米,增长80.0%;人均水资源5208立方米,增长78.2%。
年末全区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82.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99.8亿立方米。
全年总用水量312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194.12亿立方米,增长0.7%;工业用水48.32亿立方米,增长1.1%;生活用水64.46亿立方米,增长0.2%。
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435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5%。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4立方米,下降19.7%。
全区人均用水量651立方米,下降0.5%。
主要城市气候情况(2010年)2010.12.26 10:07:17上海Shanghai17.239.4-5.9691662.01128.9南京Nanjing16.238.4-5.5711899.31298.4杭州Hangzhou17.439.5-3.6721689.31728.1合肥Hefei16.438.8-5.4721861.01316.8福州Fuzhou20.438.4 1.3741485.61604.5南昌Nanchang18.539.6-2.1731783.92211.1济南Jinan14.339.3-13.4542014.3820.9郑州Zhengzhou15.639.9-8.1561727.1600.3武汉Wuhan16.638.1-4.0771544.01337.9望城Wangcheng18.240.5-1.7741708.91626.4广州Guangzhou22.537.1 1.8731484.02353.6南宁Nanning21.838.2 1.6771601.51376.9海口Haikou24.638.58.4811823.32445.1沙坪坝Shapingba18.640.60.878910.61044.7温江Wenjiang16.035.6-2.779789.0936.8贵阳Guiyang14.632.6-4.0771021.51010.0昆明Kunming16.730.40.3662136.8869.1拉萨Lhasa10.029.6-10.9333134.2359.8泾河Jinghe14.638.5-8.2621948.6527.3皋兰Gaolan7.938.3-23.0562651.2192.0主要城市气候情况(2009年)2009.11.30 10:53:40城市City年平均年极端年极端年平均全年日全年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照时数降水量(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小时)(毫米)Annual Annual Annual Annual Annual Annual Average Maximum Minimum Average Average Averag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Humidity Sunshine PrecipitationHours(℃)(℃)(℃)(%)(hour)(millimeter)北京Beijing13.339.6-12.2512511.8480.6天津Tianjin12.938.3-13.7582356.5566.2石家庄Shijiazhuang14.442.1-10.3572275.3698.9太原Taiyuan11.137.5-17.7542448.6625.1呼和浩特Hohhot8.035.1-23.6442574.1265.0沈阳Shenyang7.734.7-30.0672660.1657.7长春Changchun 6.133.7-31.2602417.3481.0哈尔滨Harbin 5.033.8-32.3652208.9534.1上海Shanghai17.439.0-6.8701680.91289.4南京Nanjing16.437.0-7.8721863.21363.5杭州Hangzhou17.839.7-5.2711709.91453.9合肥Hefei16.738.1-7.9731799.3951.9福州Fuzhou20.738.4 1.5701605.61374.7南昌Nanchang18.838.0-2.7701970.51277.8济南Jinan14.841.2-11.9542153.2701.8郑州Zhengzhou15.541.9-8.6611866.8762.5武汉Wuhan17.939.1-4.6711790.91158.0望城Wangcheng18.539.6-2.2721807.61216.6广州Guangzhou23.037.8 3.3701671.81472.6南宁Nanning22.237.10.6751753.8963.1海口Haikou24.335.59.0811861.12628.2沙坪坝Shapingba19.040.4 2.080943.91198.9温江Wenjiang16.835.2-2.074840.2724.2贵阳Guiyang14.932.6-3.274934.6849.5昆明Kunming16.631.30.3662211.1565.8拉萨Lhasa10.330.4-9.7313245.2344.0泾河Jinghe14.339.6-11.0641601.3542.4皋兰Gaolan8.034.8-20.6532376.9185.9西宁Xining 6.231.1-20.2592460.7459.1银川Yinchuan10.536.6-20.5482830.6180.0乌鲁木齐Urumqi8.035.9-23.4562835.0353.1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
北京历年7-8月降水量统计表格
![北京历年7-8月降水量统计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dabcfb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5.png)
北京市历年7-8月降水量统计表格序号年份 7月降水量(毫米) 8月降水量(毫米)1 2015 185 1832 2016 165 1753 2017 200 1904 2018 175 1805 2019 190 1706 2020 180 185在北京市的气候中,7月份和8月份是夏季的核心时段,也是降水量较为集中的时候。
了解历年7-8月份的降水量情况,对于气象预测、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来对北京市历年的7-8月降水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1. 降水量统计从以上统计表格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历年的7月份降水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情况。
2015年的7月份降水量最高,达到185毫米,而2016年的7月份降水量最低,仅为165毫米。
整体而言,北京市的7月份降水量在165毫米到200毫米之间波动。
在8月份的降水量方面,各年的数据也呈现出一定的起伏。
2017年的8月份降水量最高,为190毫米,2019年的8月份降水量最低,为170毫米。
总体来看,北京市的8月份降水量在170毫米到190毫米之间波动。
2. 降水量分析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北京市的7-8月份降水量整体呈现出一定的年际波动。
但总体上,降水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持续增多或减少的趋势。
这也说明北京市的夏季降水量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气候变化影响。
然而,尽管整体上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仍然需要注意到单年的异常气候情况。
比如2015年的7月份降水量异常偏高,这可能会对当年的农作物生长和城市排水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每个具体的年份,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气象分析和灾害防范措施。
3. 对降水量的应对措施尽管北京市的夏季降水量相对稳定,但也需要预防可能出现的特殊天气情况。
特别是在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特殊降水、暴雨等特殊天气事件可能会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城市规划和气象部门需要加强对于夏季降水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可能带来的灾害损失。
新余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余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7730ea8171fe910ef12df859.png)
新余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余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余调查队2011年4月26日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团结拼搏,加压奋进,沉着应对复杂的发展环境,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和其它各种自然灾害,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道路上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全年生产总值(GDP)63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88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403.36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89.98亿元,增长12.9%。
三次产业结构为6:63.9:30.1。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94.32亿元,增长17%,占GDP的比重达62.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总收入80.63亿元,比上年增加24.05亿元,增长42.5%,其中税收收入67.98亿元,增长46.7%。
地方财政收入49.99亿元,增长51.4%。
财政支出77.66亿元,增长32.3%,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6.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33.9%,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增长151.7%,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10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4%。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呈“四升四降”格局,其中食品上涨6.3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3.41%,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80%,居住上涨7.48%;烟酒及用品下降0.17%,衣着下降5.5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娱乐下降0.05%,交通通信下降0.6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5%;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27%。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涨幅%居民消费价格 2.94食品 6.37其中:粮食 6.86肉禽及其制品 1.75油脂 2.54鲜蛋 6.55鲜菜24.94鲜果 2.77烟酒及用品-0.17衣着-5.5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0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3.41交通和通信-0.6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8居住7.48年末从业人员71.52万人,其中城镇30.72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22.53万人,第二产业25.12万人,第三产业23.87万人。
苏州水资源报告
![苏州水资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1769f5c8d376eeaeaa312f.png)
苏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连浙江省嘉兴、湖州两市,西傍太湖、与无锡市相接,北枕长江。
全市总面积为8488.42km2,其中水面积为3609.40km2,占总面积的42.5%。
苏州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一、降水量2010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为1068.5mm,折合降水总量为90.70亿m3,与多年平均1091.3mm相比偏小了2.09%,与2009年相比偏小了16.9%。
(图1-1)图1-1 2010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2009年及多年平均比较图【时空分布】2010年苏州市各雨量站降水量的变化范围在848.7~1335.0mm之间,最大与最小的倍比为1.57。
从空间分布来看,2010年降水量面上分布较均匀,沿江地区降水量略大于沿太湖地区,由于受局部暴雨的影响,浦南区铜罗站降水量最大;从时间分布看:汛期降水量较大,非汛期降水量较小,时间分布不均匀。
(见图1-2)图1-2 2010年降水量年内分配示意图【梅雨】2010年,苏州地区于6月17日入梅,7月17日出梅,梅雨期31天。
入梅时间正常,但出梅较常年偏晚,梅期偏长。
入梅后出现了强降雨过程,沿江十一圩闸站与张家港闸站一日雨量分别达到137.0mm与138.6mm,多处水文监测站点水位超出警戒水位。
整个梅雨期间雨量空间分布相对均匀,局部差异较大。
全市面平均梅雨量为215.8mm,较多年平均偏多2.7%,属于正常年。
二、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2010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26.44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311.5mm,比2009年减少了14.51亿m3。
(见图2-1)图2-1 2010年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2009年及多年平均比较图【地下水资源量】2010年苏州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8.944亿m3。
本年度末平均潜水位较上年度末稍有下降,下降了0.16m,蓄水量较上年减少了0.328亿m3。
地下水水情形势较好,整个苏州地区均为水情安全区,第Ⅰ承压水全年平均水位埋深8.49m,第Ⅱ承压水全年平均水位埋深15.18m,第Ⅲ承压水全年平均水位埋深17.15m。
历年高考真题气候部分
![历年高考真题气候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f97e5e6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f.png)
页眉内容历年高考真题大气环境部分作业目标要求:1.熟悉高考的考向与高频考点 2.检测自身对本块知识点存在的问题(2010年浙江卷) 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
完成1~2题。
1.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A .风带南移B .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 .信风强盛D .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2.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势 C .洋流 D .人类活动 (2010年江苏)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 .受暖流影响C .受寒流影响D .受陆地影响4.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20 -100 10 20 30 0100200300 气降水mm-20 -100 10 20 30100 200300 气降水mm-20 -100 10 20 300 100200300气降水mm年降水量 554mm 耶路撒冷(32°N ,35°E)年降水量 230mm 德黑兰(36°N ,51°E)年降水量 312mm 喀布尔(35°N ,69°E)1 3 5 7 9 111 3 5 7 9 111 3 5 7 9 110 50 100 1502002503530252015 1050 气温 (℃) 降水量 (mm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图 5 甲 乙 丙丁 10℃22℃ 60° 30° 0° 30° 60° 60° 30° 0° 30° 60° 22℃ 10℃4080120160 200 30 2520 15 10 5 0-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降水量(m m ) 气温(℃) 甲地各月平均气温 乙地各月平均气温 甲地各月平均降水乙地各月平均降水图1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5.(2010年山东卷)2.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 附近。
1961—2010年新郑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0年新郑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18c22e376baf1ffc4fadef.png)
1961—2010年新郑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摘要利用新郑市1961—2010年的气温资料,分别对气温的月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用EOF法对50年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的季节贡献率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新郑市年内最热月份出现在7月,最冷月份出现在1月;50年来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60—80年代持续降低,最冷期出现在80年代,90年代开始气温显著升高。
冬季、春季和秋季呈逐年升高趋势,夏季则呈降低趋势;冬季主要的增温趋势是主导1961—2010年年平均增温的最主要的因素。
AbstractThe monthly variation,decadal variation,annual varia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during 1961 to 2010 in Xinzheng City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Meanwhile,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eason for the change trend of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analyzed by mid-EOF method.The result showed that in Xinzheng City,the hottest month appeared in July,the most coldest month appeared in January. In lates 50 years,the average temperatures continues to drop from 1960s to 1980s,the most cold period appeared in the 1980s,a significant rise began in the 1990s. The trends of change of four seasons are complex.Winter,spring and autumn showed increasing trend,summer was reduced tendency. The main increasing trend in winter is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half a century.Key wordstemperature;change;characteristic;Xinzheng Henan;1961 to 2010气候变暖是近100多年来地球环境最突出的变化[1]。
定西市概述
![定西市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8853e50804d2b160b4ec0b8.png)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北与兰州、白银市相连,东与平凉、天水市毗邻,南与陇南市接壤,西与甘南州、临夏州交界。
总面积19609平方千米,人口300万人。
海拔高度在1640~3900米之间。
年降水量350~500毫米,年平均温度7℃,无霜期100-160天。
以渭河为界,大致分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区两种自然类型。
前者包括安定区和通渭、陇西、临洮三县和渭源北部,占全区总面积的60%,为中温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温差较大;后者包括漳县、岷县两县和渭源南部,占全市总面积的40%,为南温带半湿润区,海拔高,气温低。
面积:19609平方千米人口:300万(2010年)气候条件:半干旱区著名景点:,灞陵桥公园,狼渡湿地草原火车站:车牌代码:甘j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基本概况定西市定西市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中部,是一片古老、广袤、神奇的土地。
全市辖安定区、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1区6县,119个乡(镇),总人口300万人,总面积19609平方公里。
定西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
这里是黄河上游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有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辛甸文化。
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同时还是甘肃省会兰州市的东大门,距兰州市仅98公里。
陇海铁路和310、312、212、316国道穿境而过,特别是近年来,宝兰铁路复线的建成和兰定、兰临高速公路、平定高速公路、天定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定西“兰州门户”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定西的畜牧业有三分天下,牧草地主要是南部的山地草甸草场。
天然草场604.44万亩,畜牧产品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区内羊毛以绵羊为主,毛长10厘米以上,山羊毛和改良羊毛次之,年产量2000吨,商品量1800吨。
羊肉年产量6500吨。
绵羊皮以羔皮最优,岷县产黑紫羔皮质量好、毛色光亮、毛质轻柔、花纹自然美观,年产12万张,牛肉年产7000吨,产牛皮2.5万张。
中国各城市年降水量
![中国各城市年降水量](https://img.taocdn.com/s3/m/5ca01df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8.png)
中国各城市年降水量宁夏,年均降水量445毫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均降水量150毫米。
甘肃,青海,年降水量50-700多毫米。
陕西北京,年均降水量641毫米。
山西,年均降水量一般在520毫米。
天津,年均降水量550毫米。
河南,平均降水量约为700毫米。
河北,湖北,年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湖南,全年降水量1500毫米。
广东,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
海南,年均降水量多达1600毫米以上。
浙江,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
内蒙古,年均降水量50-150毫米之间。
江苏,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
澳门,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
香港,年平均降雨量为2214.3毫米。
辽宁,年降水量440~1130毫米。
吉林,全省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
山东,年均降水量750毫米左右。
四川,平均降水量在850毫米左右。
重庆,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贵州,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
云南,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
安徽,淮北750毫米,南部1250毫米。
上海,平均降水量1124毫米。
台湾,全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
黑龙江,年均降水量400~650毫米全国城市雨水排名是:贵州、长沙、福州、南昌、杭州。
贵州以59.1%的概率拔得头筹,第二位到第五位分别是长沙、福州、南昌和杭州,“遇雨”概率都在50%以上。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约6+e12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为628mm,小于全球陆面平均的834mm,也小于亚洲陆面平均的740mm。
这些降水量中有56%为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所消耗,剩余的44%形成径流。
全国气候特点说明:1、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e12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为628mm,小于全球陆面平均的834mm,也小于亚洲陆面平均的740mm。
这些降水量中有56%为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所消耗,剩余的44%形成径流。
2、我国河川年平均径流量为2.6+e12立方米,其中包括冰川融雪水量约5×10m。
1951~2010年云贵高原大理和丽江气温、降水的r气候特征分析
![1951~2010年云贵高原大理和丽江气温、降水的r气候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dfe62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7.png)
1951~2010年云贵高原大理和丽江气温、降水的r气候特征分析刘翔卿;王雷;刘阳;孙绩华【摘要】利用大理和丽江气象站195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横断山脉东部气温、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91年以后,大理和丽江地区均存在显著增温的趋势(0.58和0.55℃/10 a),明显高于同时期中国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而在1991年之前,大理和丽江的年平均气温呈现下降或微弱上升的趋势(?0.14和0.07℃/10 a).与夏季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相比,冬季平均气温的增温更显著,且其变化趋势与年均气温的气候特征是一致的.大理和丽江年总降水及各季节降水量在1951~2010年并没有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大理和丽江雨季开始的时间分别为第28候和第30候,持续时间分别约为5.5和4.5个月.20世纪80年代以后,丽江年平均风速的减小强度明显大于大理,这是因为丽江站地处城区,城市化剧烈,地表粗糙度增加显著.日照时数与云量呈反相的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多年平均的逐候变化与日照时数、总云量、尤其是低云云量相关,随风速增大而减小.【期刊名称】《气候与环境研究》【年(卷),期】2018(023)005【总页数】11页(P513-523)【关键词】气温;降水;大理;丽江;云贵高原【作者】刘翔卿;王雷;刘阳;孙绩华【作者单位】云南省腾冲机场气象台,云南腾冲679100;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昆明65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01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的南北向山脉的总称。
大理和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东侧和云贵高原的交接处,均属于高海拔地区。
根据全球地表温度资料,1906~2005年的100年间,全球地表温度平均增加0.074 °C/10 a,并且增温正在加剧,近50年的增温幅度几乎是近100年的两倍(0.13 °C/10 a)(IPCC,2007)。
2010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2010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c7c0101203d8ce2f0066235c.png)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0重庆市水利局二○一一年八月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1)三蓄水动态 (10)四供用水量 (12)五水资源质量 (12)六重要水事 (17)七综合分析 (20)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降水量2010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58.30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72.0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2.79%,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0.63%,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0年全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464.30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1.84%,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8.22%。
蓄水动态2010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38.762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0.54%。
供用水量2010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86.386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7%。
用水指标2010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99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10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8立方米,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为126升,农业亩均用水量为251立方米,城镇公共人均日用水量为48升。
全国城市24小时降水排名
![全国城市24小时降水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5dc472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1.png)
全国城市24小时降水排名中国各省年降水量排行本表给出我国各个省区市的2010年人口数量、面积、平均年降水量以及由此计算出来的各个省区市的每年每人具有的降水资源量。
全国为4385立方米/人.年。
而我国每年获得的降水资源量是6万亿吨(60291)湖北成全国降水中心区域之一降水量仅次于1998年湖北今年最强降水预计在我市再停三天。
据气象部门预测,经过一个多雨的6月,武汉7、8月份仍可能有雨。
全国降水前三名全在湖北黄陂、新洲可以算是昨天湖北降水的中心区域之一;而湖北昨天可以算是国内降水的中心区域之一。
监测数据显示,6月30日8时至7月1日8时,我省2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16个县市,23个县市;过程最大降雨量为438毫米,在降雨攻势最激烈的时期,一些地方一小时内降雨量达93.3毫米。
昨日下午5时,在中国天气网公布的城市24小时降水量排行榜上,前三名城市均来自湖北,分别是麻城、红安、大悟,24小时降水量分别为363.3mm、321.6mm、301.3mm。
数据还显示,麻城、大悟单日降雨量已打破历史同期记录。
武汉中心气象台专家介绍,湖北近20年来同期如此短时间遭遇如此强降水实属罕见,仅次于1998年。
近三天雨水流连不去如无意外,这次降水过程也将是入梅以来“耐力”最持久的一轮降水。
气象部门预计,未来2天我省除十堰外仍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累计雨量100~200毫米,局部400毫米以上),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强降水区域主要集中在我省东部及南部地区。
虽然昨天下午降水在我市一些地方出现间歇,但2日-4日,强降水还将继续,预计我市过程雨量150-200毫米,局地雨量可能超过300毫米。
可能要等到下周一之后,此次大范围的降水才有望告一段落。
七八月武汉雨水有点多今年入夏以来,武汉降水很多。
每年6月,武汉气象站的平均降水量约为220毫米,而今年6月,该站的降水量约为360毫米,比常年同期多近70%。
四川省统计年鉴:资源和环境
![四川省统计年鉴:资源和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9b91aec9b89680203d8252e.png)
2010年四川主要城市降水量
900 92.6 800 82.9 700 54 600 150.5 500 133.7 400 140.5 300 119.1 200 53.8 100 133.6 0
120.8 80.3
1
200.7
2
3
101.8
45ຫໍສະໝຸດ 139.967
246.9
204.6
144.3
7-3 主要城市平均相对湿度(2010年)(单位:%)
城市 City Average 成都市 Chengdu 自贡市 Zigong 攀枝花市 Panzhihua 泸州市 Luzhou 德阳市 Deyang 绵阳市 Mianyang 广元市 Guangyuan 遂宁市 Suining 内江市 Neijiang 乐山市 Leshan 1月 Jan. 77 76 48 79 76 69 62 76 83 77 2月 Feb. 74 73 26 75 72 64 57 71 79 74 3月 Mar. 73 70 28 74 67 57 50 67 76 71 4月 Apr. 80 75 34 81 75 66 61 72 82 78
7-4 主要城市日照时数(2010年)(单位:小时)
4月 Apr. 57.8 34.2 274.7 50.6 62.2 57.7 95
300
Monthly Sunshine Hours of Main Cities(2010)(hours)
5月 May. 71.2 78.2 307.3 73.8 75.4 79.2 91 6月 June. 43.1 35.7 223.2 44.4 41.3 76.1 67.2 7月 July. 80.5 75.1 189.7 139.2 95 99.3 70.4 8月 Aug. 87.7 117.7 216 169.7 112.3 135.2 93.1
1999-2013年昆明市气温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1999-2013年昆明市气温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c9d5f3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5.png)
1999-2013年昆明市气温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魏康洪;陈晓平;熊升念【摘要】为了解昆明近期气候变化和异常特征,为区域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和异常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昆明1999 2013年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气候均值、气候倾向率、距平、线性趋势和异常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昆明年均气温略呈上升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气温增温率为0.007℃/a,降水下降率为18.758mm/a;干季增温弱于雨季,而雨季降水量下降幅度强于干季;冬春季呈气温偏高异常,且降水总量呈增加趋势,夏秋季呈低温异常,且降水总量呈下降趋势.【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4)007【总页数】5页(P133-137)【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量;昆明;云南【作者】魏康洪;陈晓平;熊升念【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四川省开江中学,四川达州636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2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平均升高0.74℃(0.6~0.8℃),是千年以来温度升高最大的一个世纪[1],而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也显著偏暖,升温幅度为0.5~0.8℃[2-3]。
高原气候及其变化备受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受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共同影响,气候类型复杂,且变化突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云南的气温变化幅度略大于全球,弱于北半球和全国变化[4]。
昆明市位于102°43′E、25°02′N,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地有石林坝子,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目前,关于云南以及昆明市气候变化前人已作了较多研究,且成果明显。
周国莲等[5]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1961—2002年云南42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张万诚等[6]也采用EOF和小波变换分析研究了西南纵向岭谷区近百年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陶云等[7-10]对云南省的年季气候变化、季节气候干湿成因、气温和降水异常状况等进行了研究;何云玲等[11]利用线性倾向率、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昆明市近60年气候变化趋势和气候突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