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坐标的概念;•掌握点、线段的位置关系;•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

2. 教学重点•定点和坐标的概念;•点的位置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

3. 教学难点•熟练利用坐标轴确定点的位置;•理解点、线段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坐标轴上的点,让学生讨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引出本课主题。

2. 概念讲解•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建方法和基本概念;•介绍点的坐标表示方法;•解释点、线段的位置关系。

3. 教学示范教师通过示范演示,在坐标轴上确定各个点的位置,引导学生模仿操作,加强理解。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绘制图形、求点坐标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与坐标点相关的例子,展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课外复习。

三、教学方案1. 教具准备•坐标轴绘制工具;•纸张和笔。

2.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情境教学;•操作练习。

3. 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材》;•课件PPT。

四、教学效果评价1. 考核方式•课堂练习;•作业考核。

2. 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点的位置;•能熟练运用坐标系统解决问题;•能准确表达点、线段的位置关系。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本单元教学围绕点的位置和线段的位置展开,学生在初次接触坐标系统时,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演示和拓展应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以上为本文档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实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实用)

二位置新知识点“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本含义及其相对性。

教学要求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

认识“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会用“上、下”“前、后”和“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建议1、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基础知识,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

课时安排1上、下、前、后——1课时2左、右——1课时1、上、下、前、后一课时教学内容上、下、前、后教材第九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第1、第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

2、能正确辨认“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4、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

教具学具课件或挂图,各种汽车、火车、轮船图片。

教学过程学前准备游戏导入新课。

你和同桌站成一排,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板书题目:上、下、前、后探究新知教材第9页主题图。

课件动态演示第9 页主题图。

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幅大桥的图画。

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江河,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大桥铁路上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课件显示:汽车站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

请你回答:汽车在轮船的()面,轮船在火车的()面。

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汽车的下面有火车和轮船。

课件显示公路上行驶的三辆汽车。

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客车的前面有卡车和小轿车;卡车在小轿车的后面,在客车的前面。

老师提问:同样是火车为什么一会说它在上面,一会儿又说它在下面呢?同样是卡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前面,一会又说它在后面呢?使学生理解: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也会不同。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2位置 人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2位置 人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2位置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位置”的概念,能够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物体位置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2)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理解“位置”的概念,能够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教学难点: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3.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小动物卡片、小旗子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小动物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2)学生尝试用前后、左右描述小动物的位置。

(3)教师总结: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我们需要参照一个物体来确定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小旗子,引导学生观察小旗子的位置。

(2)学生尝试用前后、左右描述小旗子的位置。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4)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方法。

(3)教师点评学生的作业,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家里的物品,用前后、左右描述它们的位置,并与家长交流。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前后、左右位置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 位置-第2课时 位置——左右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 位置-第2课时  位置——左右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位置第2课时位置——左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时主要围绕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位置”展开,具体涉及到左右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左右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左右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位置判断。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左右的基本概念。

–正确使用“左”、“右”等相关词汇描述位置。

–能够在简单的情境中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左右的基本概念,正确使用相关词汇描述位置。

•难点:在简单的情境中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相关与左右概念有关的图片、具体情境的演示图片等。

2.教具:左右箭头标识物体位置,玩具道具等。

3.课前安排:将教室布置为左右概念的情境,为课堂展示做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问答形式导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在哪边。

•引出“左右”概念。

2. 学习探究(15分钟)•呈现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运用“左右”描述。

3. 合作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完成一些左右概念相关的绘画题目。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位置的情境。

4. 拓展应用(10分钟)•让学生自觉观察班级里的物体位置关系,并用“左右”进行描述。

•教师在教室内示范案例,让学生进行位置判断。

六、课堂小结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左右的概念,引入生活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延伸这些概念,为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七、家庭作业请家长结合课堂内容,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做进一步的巩固和练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本能够对学生的左右概念有所帮助,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全单元教学课件PPT优秀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全单元教学课件PPT优秀公开课课件

课堂小结
认识“左 、右”


确定参照物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情境导 入
谢谢观看
Thank You
人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2 位置
练习二
复习旧知
01 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会辨认各个方向,并能 用 “上、下、前、后、左、 右 ”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复习旧知
复习旧知
用上下、前后、左右说一说。
(1) 怎样走才能到 处?
复习旧知
用上下、前后、左右说一说。
(2) 要吃到 应该怎么走?
复习旧知
用上下、前后、左右说一说。
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3) 要吃到 应该怎么走?
复习旧知
用上下、前后、左右说一说。
(4) 要吃到 应该怎么走?
巩固练习
龟兔赛跑的故事。
下面

下面

下面
举手发言:谁在谁的下面?
探究新知

下面

下面

下面

小组讨论: 能直接说谁在上面,谁在下面吗? 应该怎么说?
下面
探究新知
有时要找到参照物才能说 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 面,这样才能确定物品的位置。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探究新知

前面

前面

前面
举手发言:谁在谁的前面?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填“上”“下”“前”“后”。 人在自行车的( 上 )面。
自行车在人的( 下 )面。
课堂练习
填“上”“下”“前”“后”。
小勇在小丽的( 前 )面。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9.4位置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15张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9.4位置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15张PPT)
总复习
第 4 课时 位置
课堂导入-回顾整理-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人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这节习题课我们要复习一下位置,主要包括 上下左右,前后。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判断位 置的方法。
如何快速分辨上下左右?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判断A在B的前面还是后面,以自己 (假装是B)为标准,A在自己的前面, 也就是在B的前面。当然要面向A。
A B
பைடு நூலகம் 左右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1
1、从左数起, 排在第( 4 )个。 2、 在 的( 左 )面。 3、 在 的( 右 )面。
2
从左数 从右数
是第( 2)个。 是第( 4 )个。 左边有橡皮和铅笔
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右边有文具盒和小刀
3 在( )里填“上”或“下”。
上 下
4 用“上”或“下”填一填。
下 上 下 上
5 填一填
上 下
上 下
上下前后 左右
1 连一连,把小动物送回家。
2 圈一圈
3
的右面是(
),左面是(
),
上面是(
),下面是(
)。

的下边
的右边是

的左边,

的右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上、下、左、右、前、后六个基本方位,能够正确地辨别物体的位置,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位置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弱,对于位置的认知多依赖于具体的生活情境。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接受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别上、下、左、右、前、后六个基本方位,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辨别六个基本方位,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六个基本方位,描述复杂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教具。

2.学生准备:带好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找家”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图片或课件,呈现六个基本方位,引导学生认识上、下、左、右、前、后,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辨别和描述物体的位置。

如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教师指令组长移动位置,其他学生用语言描述组长的位置变化。

第二单元位置(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位置(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二单元位置(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在具体情境中判断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提高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的认识。

2. 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 在具体情境中判断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在具体情境中判断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教学素材:教室内的物品、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教室内的物品,引导学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品的位置。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品的位置,并与同学分享。

4. 活动二:分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品的位置,并进行交流。

5. 活动三: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图片中物品的位置。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品的位置,并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知识点+图文解析+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知识点+图文解析+练习(有答案)

1.认识上、下同步练习一一.看图找位置。

(24分)(1)小明骑马,小明在马的( )面,马在小明的( )面。

(2)公路上,小轿车在大客车的( )面,大客车在小轿车的( )面。

(3)小猫在小兔的( )边,小狗在小兔的( )边。

二.填一填。

(24分)四.在描述正确的( )里画“√”,描述错误的( )里画“×”。

(20分)(1)狐狸家在小狗家的下面。

( )(2)小象家在小兔家的上面。

( )(3)小兔家在狐狸家的下面。

( )(4)小狗家在最上面,小象家在最下面。

( )五.画一画。

(7分)六.按要求排队。

(10分)请按顺序给他们排队。

六.点点、可可、敏敏、军军、华华、梅梅、茜茜、明明、亮亮。

一、 填一填。

2、看图填上“左”、“右”。

3、(1)、小冬跑在最( )面。

(2)、小利跑在最( )面。

(3)、小冬在小青的( )面。

(4)、小青在小利的( )面。

(5)、小利的前面是( )和( )。

4、小朋友,我家在8号门的左边,请帮我找一找,应是第( )号门。

5、(1)小狗跑在最( )面,小象跑在最( )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 )面,小狗跑在小兔的( )面。

(3)小兔跑第( ),它的后面还有( )个,前面还有( )个。

二、看图填上“上”、“下”。

三、想一想,每幅图画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左手的号码是( ),右手的号码是( )四、看一看,说一说。

1、小鸭在小猫的( )面。

猴在小鸡的( )面。

2、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在皮球的( )面。

3、小狗在第二层的最( )面。

4、任选其中一个小动物或一个物品说说它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位置 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位置  归纳总结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二单元《位置》(课件)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共27张PPT)

第二单元《位置》(课件)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共27张PPT)

认识“左”“右”
生活中常见的 例子
认识“左”“右”
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的方法: 与右手对应的一面是右 与左手对应的一面是左
归纳总结
ɡuī nà zǒnɡ jié
一、上、下、前、后 1.上: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二、左、右 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的方法:与右手对应的一面是右,与左手对应的一面是左。
谁在后面?
认识“上、下”“前、后”
rèn shi shànɡ xià qián hòu
了解“上、下”“前、后”之间的关系
liǎo jiě shànɡ xià qián hòu zhī jiān de ɡuān xì
和同桌讨论一下,有什么要注意的
hé tónɡ zhuō tǎo lùn yí xià yǒu shén me yào zhù yì de

货车与列车相比,货车的位置高,列车的位置 低,所以货车在列车的上面,列车在货车的下 面。
认识“上”“下”

视察桥中间的列车与桥下的 轮船,有什么发现?

列车与轮船相比,列车的位置高,轮船的位置 低,所以列车在轮船的上面,轮船在列车的下 面。
认识“上”“下”
货车与列车相比,列车的位 置低,货车的位置高,列车 在货车的下面。
强化练习
分析: 妈妈的左右方向与我们的方向相同,左边是蔬菜,右边是鸡腿。 小宝的左右方向与我们的方向相反,左边是鸡腿,右边是蔬菜。 解答:蔬菜在小宝的右边,鸡腿在小宝的左边。
蔬菜在妈妈的左边,鸡腿在妈妈的右边。
一、上下 1.上是指位置在高处,下是指位置在低处,上和下是相对的。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事物是在参照物的上面, 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3.用“上”和“下”描述三种事物的位置关系时,应先明确哪种事物是参照物,再描述。

人教新课标(秋)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优质课课件.ppt

人教新课标(秋)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优质课课件.ppt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 “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学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 对位置。
3.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 位置。
认识前、后、上、下
前面
在 的上面 在 的下面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说一说、指一指: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2020/12/172020/12/172020/12/17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2020/12/172020/12/172020/12/1712/17/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2/172020/12/17December 17, 2020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2/172020/12/17Thursday, December 17, 2020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12/172020/12/172020/12/1712/17/2020 12:06:20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12/172020/12/172020/12/17Dec-2017-Dec-20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12/172020/12/172020/12/17Thursday, December 17, 2020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12/172020/12/172020/12/172020/12/1712/17/2020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位置》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位置》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掌握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词的概念。

2.能够通过游戏、实践等方式加深对位置概念的理解。

3.能够进行简单的方位指示和描述活动。

二、教学重点
1.左右的概念;
2.上下、前后的概念;
3.方位词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方位词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在实际中;
2.区分左右、上下、前后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小板书等;
2.学生准备:学习笔、作业本等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引入左右的概念,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左右运动动作,引导学生理解左右的概念。

2. 学习
1.基础概念讲解:上下、前后的概念;
2.基础练习:进行有趣的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位置概念的理解;
3.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方位指示和描述练习。

3. 巩固
1.发放练习册,巩固学生对位置概念的掌握;
2.适当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练习成果。

4. 总结
1.整合今天所学内容,让学生自主总结;
2.引导学生对位置概念进行简单概述。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册上相关练习;
2.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位置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混淆,下节课需要更多巩固和拓展练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单元练习二2.3《位置》(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练习二2.3《位置》(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位置》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用上下、前后、里外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用上下、前后、里外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具:展示不同物体位置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两个苹果,一个在桌子上,一个在桌子下。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两个苹果的位置关系。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两个小动物,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后面。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两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

(2)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两个小动物,一个在里,一个在外。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两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两个小动物,一个在高处,一个在低处。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两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四人。

每组学生需要用上下、前后、里外等词语描述组内成员的相对位置,并将描述结果画在白纸上。

4.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组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两个物体,学生需要用上下、前后、里外等词语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5. 总结延伸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如何用上下、前后、里外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6. 课后作业(1)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上下、前后、里外等词语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并与家长分享。

(2)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位置上下前后里外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用上下、前后、里外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34张ppt)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34张ppt)

做游戏
要求:要和老师反着说,边说边做动作。 多——少 长——短 大——小 上——下 前——后 左——右
左右
这是右手。
另一只手 是······
两只小手可 以做什么?
右手写字,左 手压本子。
我举手发 言用右手。
左右手是好朋友。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我的前面 是小红。
你的前面是_____,后面是_____, 左边是_____,右边是_____。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_____人, 从左往右数你是第_____人。
1、从左数起 , 排在第( 4 )个。
2、

的(左 )面。
3、

的(右 )面。
从左数 从右数
是第( 2 )个。 是第( 4 )个。 左边有橡皮和铅笔

的上面

的下面
在 在 的上面有什么呢?
的上面有
的( 上)面, 的( 下 )面,
.

的( 前 )面,

的( 后 )面,
的前面是

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哦!
在( )里填“上”或“下”。 上 下
用“上”或“下”填一填。
下 上 下 上
圈出正确的答案。
如何快速分辨上下左右?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右边有文具盒和小刀
的右面是(
),左面是(
),
上面是(
),下面是(
)。

的下边
的右边是

的左边,

的右边。
我该走哪边?
上海
香港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课件PPT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课件PPT

02
教学策略
教学分析
01
02
03
04
05
点击输 入标题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3.
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些同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1 课时 上、下、前、后
第 2 单元 位 置
一、探究新知
能不能说说它们的 位置关系?




( )在( )的( )面
( )在( )的( )面
( )在( )的( )面
汽车
火车

汽车
轮船

轮船
火车

还可以怎样说?
电风扇、电灯在教室的什么位置?黑板上面有什么? 低头往下看,你能看到些什么?
想象:如果你再往上看,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 你的上面还会有些什么?
观察我们的教室, 你能看到些什么?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教学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教学反思
演讲完毕 感谢聆听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 位置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 位置精品PPT课件
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 物体的位置。
2.让同学们掌握物体的位置及其在日常生活 中的联系。
3.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第7行 第6行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6 5 4 3 2 1








为大家准备了一个 小礼物,我把礼物藏在了两个 同学的座位中,猜猜礼物在哪 儿?
第一个同学是二组的
第二个同学坐在第三个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学?
因为第二组的同学有五人,如果 只说第二组,很难一下子知道是哪位 同学。
同样坐在第三个的同学 也有很多,如果只说坐在第三 个,同样很难一下子知道是哪 位同学。
怎样能让同学们一下就把位置 确定下来?
第3组第4 个
也可表示为(3,4)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画一个点,你知道这个位置是哪位同学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4组第3 个
也可表示为(4,3)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练一练
练一练
邮局的位置是( , 2 );银行的位置是( 1 , 1 ); 公园的位置是( 4 , 3 );商店是位置是( 4 , 1 )。
把座位移到方格纸上,你还会确定位置吗? 怎么看?
竖线——组——列;横线——个——行。
画一个点,你知道这个位置是哪位同学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3组第4 个
也可表示为(3,4)
画一个点,你知道这个位置是哪位同学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下面是小红房间的墙面平面图,请观察下图并用数对表示四块装 饰瓷砖的位置。
( 3, C) ( 7,C ) ( 5 ,D) ( 5 ,B )
15
课后作业
1 . 王明坐在教室的第7列第6行,用(7,6)表示,李红坐 在第4列第6行,用(4 ,6)来表示,用(4,2)表示的同学坐 在第( 4 )列第( 2 )行。
第二单元 位置
位置
1
课题引入
图中红色的就是张亮的位置,张 亮的位置在哪?可以怎样说?先和小 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再全班交流。
2
教学新知
表达方式:
方式1:张亮在第3行左起第2个。 方式2:张亮在第3行右起第5个。 方式3:张亮在第2列上起第3个。 方式4:也可以说是第2列下起第3个。
同样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各自方法都有道 理,但是总感到麻烦。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 简便的方法来表示?
4 . 如图:写△ABC三个顶点的数。如果把△ABC向左平移2格, 则顶点A 、B、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什么?
答案:A(3,0) B(6,3) C(4,3) 平移后:A(1,0) B(4,3) C(2,3)
18
课后作业
5 . 写出灰色瓷砖位置的数对。
a( 6 , 4 ) k( 9 , 3 ) c( 10 , 4 ) i( 7 , 3 ) e( 8 , 6 ) h( 5 , 5 )
12
课堂练习
1 . 填空 (1)竖排叫做( 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 (左 )往(右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下 )往(上 )数。
(2)小明在班上坐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 4 ,5 ); 小强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6),他做在第( 3 )列 第( 6 )行。
13
课堂练习
19
【方法小结】在确定位置时可以借助于两根直尺找交叉点。
11
知识梳理
【小练习】填空。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 坐在第1列第6行,用( 1 ,6 )来表示,用(5,2)表示的 同学坐在第( 5 )列第( 2 )行。
(2)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 (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 定是(等腰)三角形。
2 . 观察下图中,写出各个字母的数对。
a( 2, 4 ) c( 3, 1 ) e( 5,4 ) h( 5 ,1 )
b( 1, 2 ) d( 6, 3 ) f( 4, 5 ) j( 7, 4 )
【讲评】这道题根据图中物体的位置写出数对,写时要先找到物体的位置, 然后再数出第几列和第几行。
14
课堂练习
4
知识梳理
知识点1: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物体的位置。 任何一个平面上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它的位置。
5
知识梳理
例题:下面是实验小学教师家属楼的平面示意图。所在列就是 楼房的单元,行就是楼房的层数。
实验小学教师家属楼平面示意图
如果用(2,5)表示王老师家所在的位置,则宣老师家在(1,2 ),
马老师家在(5,7 ), 张老师家在(7,4 )。
2 . 张强和马健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3)和点(5,7) 表示,(4,3)中的4表示第4列,则3表示( 行 ),(5,7) 表明马健坐在第( 5 )列第( 7 )行。
16
课后作业
3 . 如下图梨的位置为(5,4),则苹果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2,2 ),西瓜的位置记为( 5,1 )。
17
课后作业
3
教学新知
【解法】
方法1:可以只说行和列,就可以免去说左右和上下。
方法2:张亮的位置是第2列,第3行。
方法3:也可以说是第3行,第2列。
【方法小结】通常情况下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来表示,数对就是在括号里 用两个量来表示所在位置的列和行,中间用“,”隔开,张亮的数对就表示 为(2,3),2表示张亮在第2列,3表示张亮在第3行。
(1)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 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是,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 D.(4,1)
(2)体育课,小明站在队伍的第3列第2行,用数对(3,2)表示,小刚站 在小明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是,小刚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2) B.(4,3) C.(3,3) D.(4,1)
8
知识梳理
知识点2:根据数对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在平面图上可以根据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数对中前
面的数字指的是第几列,后面的数字指的是第几行,要确定的 位置就是行与列的交叉点。
9
知识梳理
例题:下面是实验小学教师家属楼的平面示意图。所在列就是 楼房的单元,行就是楼房的层数。
6
知识梳理
【解析】 竖为列,横为行,从左往右,从下往上。通过观察我们发现, 宣老师家在第1列,第2行,故宣老师家的位置是(1,2),马老师家在 第5列,第7行,所以他家位置是(5,7),张老师家在第7列第4行,所 以他家位置是(7,4)。
【方法小结】用数对确定位置时要明确行与列。
7
知识梳理
【小练习】选一选。
实验小学教师家属楼平面示意图
于老师 贺老师
胡老师 姜老师
你能根据下面的位置说明标出姜老师、于老师、胡老师、贺老师家的位置吗? 姜老师(3,3) 于老师(4,6) 胡老师(5,4) 贺老师(6,5) 10
知识梳理
【解析】在数对中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第几列,后面的数字表示第 几行,姜老师家的数对是(3,3),就说明姜老师家在第三列和第 三行相交的地方,直接找到做标记。其余各家也是用相同的方法找 到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