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提高办学效益,有效地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本文指出了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
[标签]特色专业专业建设办学特色
其主要问题,一是许多高校把专业建设定位在专业数量的增加,特色专业建设的意识不强;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各专业的一些要求,比如统一专业目录、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课程设置、统一使用教材等,不利于形成和发展特色专业;三是重专业建设、轻课程体系建设;四是教育主管部门重专业的审批,轻专业的规划。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缺乏足够的竞争是高校缺乏特色专业建设原动力的问题之所在。
目前高校间竞争虽然存在,但还是发展中的竞争,绝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还没有产生生存危机,高校还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还没有完全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高校入学考试、招生形式、招生数量以及专业设置等还完全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毕业生无论是否能及时就业都全部进入社会,不存在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滞留在学校的问题,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完成四年的学业。
所以,高校专业建设只注重专业数量的增加,因为较多的专业可以使生源更为充足,同时,较多的专业设置也是学校实力的标志。
特色的形成源于竞争,没有公平竞争的机制,就会失去发展的压力和动力。
世界上所有办学成功、特色鲜明的大学,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产物。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给大学发展造成的最大危害,莫过于办学自主权的丧失和竞争机制的破坏。
特色形成需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
这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包括各种资源的配置、办学自主权的享有、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高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有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这种平台是高等教育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即质量。
这种缺乏竞争的环境必然使学校在专业建设中缺少特色专业建设的动力。
2.没有专业设置主自权,高校法创办特色专业。
过去,我国在专业管理体制上,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权限集中在国家教育部;现在除了少数学科专业(主要是目录外学科专业、特殊专业以及少数过热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仍然由国家教育部掌握控制外,绝大多数学科专业的审批权都下放到省(直辖市、自治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学科专业目录内也有一定的专业设置自主权,但须在教育部备案。
2001年教育部批准7所部属高校可以自主审定、开办和调整学科专业,这种改革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同高校的联系,促进高等教育地方化,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学科专业设置权的下放,使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布局出现向地方经济文化倾斜的好势头,充分显示了学科专业管理体制改革后所激发的高等学校办学潜力和活力。
地方政府在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校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强高校办学特色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
但对大多数高校来讲,作为建设特色专业的主体,却没有专业设置和调整的自主权,阻碍了特色专业的建设。
创办特色专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无我有”方式,一种是“人有我优”或“人优我强”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创办其他高校所没有的专业。
尽管我国专业调整,使专业数量由原来的504个变为249个,增大了专业口径,但全国普通高校1000多所,每个高校有几十种专业,在国家普通本科院校高校专业目录中不可能找到一种其他高校所没有的专业而成为特色专业。
所以,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的高校无法采用“人无我有”的方式创办特色专业。
要建成特色专业只能采取“人有我优”或“人优我中”的方式,这在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其教育资源具有优势,比较容易实现,但对于一般本科院校则难度较大。
3.重专业设置、轻课程建设不利于特色专业的形成,也不利于高校资源的有效整合。
教学的基本单位是课程,专业是课程的组合,再好的专业没有良好的课程作支撑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例如,目前很多高校同样开设的是计算机专业,其质量却相差很大,根本原因在于课程质量、实验条件、教师素质等差距。
从理论上讲,专业是不同课程的组合,如果每个专业需要20门课程,20个专业基本上需要200门课程,因为很多专业的基础课是相同的,但反过来,200门课程可以形成更多的专业,根据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C20020个专业,数量远远超过20个。
恰恰是这原有的20个专业以外的专业是敢为天下先可以创办的新专业,这些专业能有效缓解目前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的需要。
这正如英文字母只有26个,而由26个字母组合而成的英文单词却有成千上万个一样。
将专业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实体有利有弊。
其利在于防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发挥有限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率。
其弊在于,由于专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小的教学单位,其培养目标直接与毕业生的使用方向相关联,因此,为了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需要尽可能地开设更多的专业,并且将学科专业不断细分,缩小其口径,以使所开设的学科专业直接对应于社会行业门类和职业工种,使毕业生的数量和专业类型恰好满足实际需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是一种理想的模式,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做却不行。
由于政府不可能完全而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信息,信息的缺损和不对称必然造成人才培养的供求失衡,导致新矛盾的产生。
根据美国1980年统计,社会上具体的职业种类不过2000种,我国高校当时的专业有1039种,基本上是一个专业对应2个大的具体职业种类,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却是一个学科专业对应10个以上的具体社会职业。
4.特色专业建设理念上存在误区。
误区之一是,专业建设只注重专业数量的增加。
现在很多高校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专业也逐渐增多,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短短几年专业增加十分迅猛,但如果新增专业都很一般,甚至学生毕业设计所用工具书、实验所用实验室条件都难以满足,又怎么形成特色?相反,不过于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才有利于特色专业的形成。
因为,特色专业的形成需要优秀的办学资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集中资源重点投人,才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进而成为特色专业。
误区之二是,认为特色专业就是学术一流的专业,有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材、一流的课程、一流的实际条件,才能形成一流的特色专业。
我们认为,如果以此为导向,将会使很多学校形成不了特色专业。
关于这方面的失误教训是很深刻的,如我国高校向高层次发展,升格成风;是大学就要办成一流;单一地按照学术水平或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排名,评定大学的质量、办学水平等。
在这种错误理念支配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不少学校失去了创办特色专业的良机。
因为一流只是一种元的概念,而特色专业却具有多元性特征,即特色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
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专业会成为特色专业,但并不是所有的特色专业都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例如,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所办的一些专业深受社会欢迎,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
可见,社会广泛的承认,才是衡量特色专业的重要标准,社会不认可的专业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创办特色专业,各学校应从加快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着手,重新审视和规划自身的专业设置和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通过课程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可自由选择。
在美国,学科专业不是由国家或政府一级管理,而是作为课程组织存在的。
实际上,所谓学科专业就是一组相关的课程,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可自由地选择,选择课程要比选择学科专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这种管理制度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适应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课程的不同组合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
所以,特色专业的建设,应强化课程,建立起课程调节机制。
2.淡化专业的宏观控制。
在专业与课程的建设方面,有人提出要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实际上,这是从管理的角度考虑的。
学科专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变革,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实性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等,都要求淡化专业控制、强化课程,特别是只有通过课程的不同组合才能培养出各种专业方向的人才。
这样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有利于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行专业建设,打破按行业办专业的格局;也提高了办学效益,真正使专业多样化,并做到以课程为抓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解决因质量的多样性而难以衡量的矛盾。
3.加强课程建设。
专业是课程的组织,课程的有机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因此,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包括:一是课程设置。
要根据社会对不同学科、专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设置合理的、科学的、超前的、前后呼应的课程体系;对以往的课程体系要重新审视,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改造原课程体系,即根据必要的知识点及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科研成果等重新组合出必要的适当的课程。
二是教材建设。
课程改革离不开教材建设,应根据新的课程体系来编写相应的教材。
但我们认为,今后的教材应是参考教材或基本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教材。
不同的高校、不同的教师,对同一门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阅历、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掌握科技前沿情报的程度,讲话这门课,这才算有特色,才能分出水平高低。
况且,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材编写出版周期又相对较长,当教材出版后有些知识已经落后是常有的事。
因此,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所讲内容编写本门课程的补充教
材对学生更为有利,当然这种补充教材应常讲常新才行。
4.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是创建特色、保持特色的关键。
特色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专业水平一直领先,所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出一流的成果,离不开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只有特色鲜明,才能优势突出;只有集中力量重点建设,才能使学校加强对某一专业重点投入,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培育出喜人的成果。
特色专业更强调精干高效,它是学校具有标志性作用的专业。
要做到使其青春常驻,更离不开质量监控。
5.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应盘活教育资源,指导专业的布点,完善各专业培养人才数量的结构,制定区域的专业调整发展规划。
各类人才培养能否有效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关键在于布点要合理。
要明确各学科专业的招生比例,在做好人才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发展的规划,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职能,全区域一盘棋,促进区域学科专业形成合理的布局。
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要服从区域布局的需要。
对于社会需求量较大的、紧缺的专业,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自主设置;对于一些需求量较小的特殊专业,则采取地区统筹规划、统一布点,学校之间分工协作的办法,以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同时在专业调整改造上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学校在服从区域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自主设置专业,自主进行专业调整改造。
特色专业是有生命力的专业,这种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
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工作岗位的出现等等,都要求专业不断有所创新。
学校的办学资源有限,只有突出特色,满足社会所需,学校才会有生命力。
专业设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而全必然形成专业的低水平重复,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创建特色就是一种主动定位。
各高校应围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工,精选重点项目,突出办学特色,努力做出一批具有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