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420d96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3.png)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主要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个部分。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河流结冰期与非结冰期分界线,以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位于二三阶梯。
该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大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则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该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在北方地区,人们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等农作物。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冲积而成)则被称为“黄土地”,这里是我国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谷子的主产区。
此外,北方地区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拥有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以及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和鞍山、迁安等大型铁矿。
尽管北方地区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但东北三省的气候却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
然而,正是这种气候条件,使得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三省的种植业的特点概括为“大”(粮食产量大)、“高”(商品率高)和“优”(农作物品质优良)。
另外,东北三省也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这里的工业分布靠近资源产地,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此外,铁路网密集,辽宁省南临渤海和黄海,海运便利,被誉为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
然而,东北三省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却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如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1c75e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7.png)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1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一)自然条件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1、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2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7536f67fd5360cbb1adb59.png)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第一节东南亚1. 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有2万多个岛屿)两大部分组成。
东南亚北接中亚,南邻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和印度之间的交通要道。
2. 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答: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西亚和南亚通达东亚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是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
3. 世界岛屿最多的地区:东南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4. 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大部)、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大部、菲律宾群岛北部)。
5. 东南亚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红河三角洲、爪哇岛等地)。
东南亚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
东南亚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有华人约2300万,占世界外籍华人华侨总数的80以上。
6. 东南亚发达农作物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答:暖湿的气候、多样的地形、肥沃的土壤。
7. 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热带经济作物分别是什么?答:农作物: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天然橡胶、油棕、马尼拉麻。
【泰国的天然橡胶产量、马来西亚的棕油产量居世界首位。
世界最大的产锡国:马亚西亚。
】8. 东南亚发展较快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三个最不发达国家:缅甸、柬埔寨、老挝。
东南亚最初以出口单一产品为主,现主要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新加坡地狭人稠,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和金融业。
东南亚各国为摆脱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积极发展旅游业。
第二节中东1. 中东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源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欧洲中心论”。
现在中东的范围:地中海东岸到伊朗的广大区域。
2. 中东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答:位于“五海三洲”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
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史上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梳理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cec15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1.png)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梳理选择题1、北方地区濒临的海洋有()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A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南方地区濒临的海域,故选A。
2、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B.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C.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D.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答案:C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故选C。
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下列景观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D.农业以旱作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答案:D关于北方地区的说法,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矮;北方地区以半湿润区为主,农业以旱作为主,以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温带农作物为主;水运是南方地区常用的运输方式;故选D。
4、我国地大物博,地域饮食文化特色鲜明,各色菜肴在烹饪中形成了许多流派……下列著名菜系中源出我国北方地区的是()A.湘菜B.川菜C.鲁菜D.粤菜答案:C湘菜中的湘是湖南省的简称,湖南省位于南方地区;川菜中的川是四川省的简称,四川省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粤菜中的粤是广东省的简称,广东省位于南方地区;鲁菜中的鲁是山东省的简称,山东省位于北方地区;依据题意.故选C.5、关于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四季如春B.全年高温多雨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D.终年干燥少雨答案:C试题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故本题选C。
考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填空版+答案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填空版+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2cefa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4.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填空版+答案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______一线,主导因素是______。
______与______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______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2、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1)1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______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______地区与______地区的分界线3、北方与南方的天然差别与人文差别:位置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别气候1月平均气温河流植被代表地形:______、______、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代表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导因素是______。
______温带季民风候低于℃水量较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______、______季民风候高于℃水量大、汛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______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别农业作物熟制食粮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水果主食住宅特点生活传统交通工具体育活动北方地区旱地一年一熟(东北地区)、南方地区水田一年二熟至三熟水稻油菜甘蔗(产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棉花、蚕丝柑橘大米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留意通风散热。
船舶______(华北地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甜菜棉花XXX(产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面食、XXX(黄土高原)土坯垒墙,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留意御寒保暖。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7ee6da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b.png)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农民种植大豆。
东北平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其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是①黑土肥沃②春季多雨水源充足③气象灾害少④夏季高温,雨热同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等土壤,利于大豆的种植。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多,播种时土壤水分充足,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能够满足大豆生长的水、热需求。
生长季节白昼长,光照充足,有利于大豆鼓粒,保证产量。
故选D。
小提示: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
2、我国季风区河流的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C.洪涝灾害频发D.水污染严重答案:B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东部季风区河流上游地区主要流经山区、高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故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选B。
3、我国南方、北方河流相比较,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A.水量更丰富B.含沙量更小C.汛期更长D.结冰期更长答案:D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其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水量不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且冬季河流有结冰期现象;“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是汛期长,水量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我国南方、北方河流相比较,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结冰期更长,故D符合题意。
选D。
小提示: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旱涝灾害B.地震C.寒潮D.台风答案:A黄土高原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他时候降水少,最容易遭受旱涝灾害,地震、寒潮和台风对该地区影响小,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下图为台湾示意图。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704c3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0.png)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选择题1、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②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③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④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但不是湖泊星罗棋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要陡坡地退耕和多种经营相结合,但不能全部退耕植树种草,窑洞和信天游是黄土高原的特有风情,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
2、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
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大力冶炼钢铁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答案:B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主要是减少钢铁和煤炭产业等污染严重的产业,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选项A,C,D都是错误的,这样的措施会加速东北地区资源枯竭,故B正确。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点是传统工业的转型,现在传统工业主要是向节能型高科技产业转变。
3、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A.AB.BC.CD.D答案:C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京年平均气温10~1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七八月常有暴雨,与图C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是相符的,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北京气候的有关知识.4、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
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B.C.D.答案:A“有家难回”反映的是水污染严重;“农民的饭碗”“所剩无几”反映的是人类对资源的破坏。
这些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只有A“互惠与共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故选A。
5、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①资源枯竭②设备老化③产业结构单一④距海远,对外联系不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分析: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先发展的工业基地,主要以重工业为主,现在东北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①资源枯竭;②设备老化;③产业结构单一;故选:A。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ea90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8.png)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的知识点。
以下是该课本的主要内容概述: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和谐发展该章节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农业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农业发展情况,包括农业地区分布、农业生产条件、农产品分布等。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中国农业的生产条件-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第三章中国的能源资源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核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主要的化石能源资源- 中国的核能资源情况-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第四章中国的旅游资源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等。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景观资源- 中国的人文景观资源- 中国的城市景观资源第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该章节介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以及中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中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第六章中国的地理划分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地理划分和行政区划,包括中国的大地理板块、自然区划和行政区划。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的大地理板块划分- 中国的自然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以上就是《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概述。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作业课件(RJ)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作业课件(RJ)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3770f4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a.png)
12.这种现象是由某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为了避免这种灾害的频繁发生,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①种植耐旱作物 ②大水漫灌 ③跨流域调水 ④修建水库塘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 ) A.华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知识点2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5.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 D ) A.小麦、玉米、水稻 B.水稻、玉米、高粱 C.小麦、水稻、油菜 D.小麦、玉米、谷子 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C ) A.耕地不足 B.土壤贫瘠 C.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 D.光照和热量不足
7.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有( A ) ①甜菜 ②棉花 ③甘蔗 ④茶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华北平原容易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有( A ) ①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 ②春季降水较少 ③春季农作 物需水量大 ④种植的农作物多为耗水量大的水稻、甘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华北平原是我国耕作历史悠久的著名粮棉产区,促使其发展的主要自 然条件有( C )
①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②平原面积大 ③黑土深厚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⑤土壤肥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每到春季,我国某地常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大口井岸边布满抽水机的“壮 观景象”。据此完成12~13题。
(2017·石家庄)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图,据表完成 16~17题。
月份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平均气温/℃
-3.2 13.7
27.3
14.4
13.2
降水量/mm
3.3
人教版8年级初一下册思维导图快速记忆教学课件第6章 北方地区
![人教版8年级初一下册思维导图快速记忆教学课件第6章 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fa33549fa21614791711289f.png)
01
考点记忆
考点1、黑土地、黄土地 (1)北方地区的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 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和黄海。
记忆:杯子放大青冬瓜,杯内还有南瓜 勤换杯,(郭)冬临黄渤
01
考点记忆
考点1、黑土地、黄土地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 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春季少雨; •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 •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 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记忆:华北蠢汉烧鱼升温快用水多
01
考点记忆
考点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4)、解决华北平原缺水问题的措施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修建水库:解决春旱的有效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忆:神鸡连闯长车,暗贴乌妹,请示义母
答案:B
01
考点记忆
考点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 地集中连片。
(2)、农业生产: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 甜菜、棉花、大豆 等经济作物。
01
考点记忆
华北
考点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01
考点记忆
考点1、黑土地、黄土地 (3)、北方地区的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 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 区。
记忆:备七种乱文书办事
01
考点记忆
考点1、黑土地、黄土地(4、北方地区的河流、植被与土壤 北方地区河流水量较小,汛期较短,冬季有结
冰现象;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土壤有东 北平原的黑土和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黄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5378b07ed0d233d4b04e69e7.png)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
1. 位置与分布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 特征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A. 明清故宫 B. 天坛
C. 颐和园
D. 明十三陵
返回目录
8. 我国有位设计师为多个城市设计了不同的“福”字,而“福” 字采用了该城市的典型文化符号。下列“福”字最有可能属于北京 的是( D )
A
B
C
D
返回目录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图6-4-2所示是被称为“北京之魂”的老 北京胡同。据此,完成9~10题。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1)元朝选择新址建都,放弃了莲花池、洗马沟,选取了___高__粱___ 河和___金__水___河,可以解决因为人口增加而带来的___供__水___紧张问 题。
返回目录
第二小组以“北京的河流”为主题进行学习,并撰写了研究报 告。图6-4-5为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地形示意图。
返回目录
(2)下面是某同学的研究报告摘录,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结合图 6-4-5,从中挑出三处。北京市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大多数 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其中温榆河流经通州,与京杭运河相连。潮 河与白河汇入官厅水库。白河先流经河北省再流经北京市。永定河 流经北京城区西南,春季和冬季水量较大。 错误示例:东高西低。
返回目录
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课前预习 一、政治文化中心 1.北京城位于___华__北___平原的西北角,地势由___西__北___向___东__南___倾 斜。 2.北京是全国的___政__治___中心、___文__化___中心,还是___国__际__交__往____ 中心。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6c1c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f.png)
2.东北地区发展成重工业基地的条件。 (1)自然地理因素: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①有利条件: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较好;铁路和港口众多, 水陆交通便利。 ②不利条件:传统工业地位下降,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 业;资源枯竭,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例题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条件
有( D )。
①农业生产条件好 ②气候温和湿润 ③冬季漫长严寒 ④
土地资源丰富 ⑤农作物一年三熟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农业生产
条件较好,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资源丰富是东北地区建设成为
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轻松尝试应用
读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分布图,完成第1~3题。 1.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是( A )。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 D.辽东丘陵
答案:填图略。
一、商品粮基地 1.东北地区三大商品粮基地包括甲 三江 平原,乙 松嫩 平 原,丙 辽河 平原。通过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可知 地形 和
水源 等自然条件对种植业的影响。 2.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春小麦。玉米集中分布在松嫩 平原和辽河平原。
二、工业基地 1.丁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 工业基地。 2.该工业基地布局的因素。 (1)工业基础雄厚。 (2)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3)交通发达。
5.我国著名的辽宁舰航母在大连船厂进行改装,船厂属于( C )。 A.仪表工业 B.电子电器工业 C.机械制造工业 D.航天航空工业
2.下列对建设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影响最小的是( D )。 A.水源充足 B.黑土肥沃 C.地势平坦开阔 D.热量充足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八年级下册 第6章 认识地区 第1课时 东南亚 中东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八年级下册 第6章 认识地区 第1课时 东南亚 中东](https://img.taocdn.com/s3/m/79deb72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b.png)
⇨ 核心要点总结 1.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河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有利条件 ①河流沿岸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②河流是水运通道,为 城市对外交通提供运输方便;③河流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 源;④若城市位于河流上游,还能够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
(3)“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7 月,在老挝工作的中国铁路
工人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①①②②。(填序号:①泥石流,②滑坡,③台
风,④干旱)
(4)中老铁路的修建难度比中泰铁路要大很多。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地地形形崎崎岖,岖工,程量工大程;量山区大多;地山质灾区害多,地威胁质施灾工害人,员的威人胁身施安全。(答 一工点人) 员的人身安全
漠广布。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中东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 2.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_河_河流流两两侧侧__、绿洲以及有泉水的地方。 3.解决措施: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海湾地区缺水国家纷纷
建立_海_海水水淡淡化化__工厂。
知识点 4:种植业和畜牧业★★ 1.种植业:中东地区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
知识点 4:发展不平衡的经济★★ 1.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有_新_新加加坡坡__、马来西亚
和文莱等。缅甸、_柬_柬埔埔寨寨__和老挝是该地区三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 2.旅游业的发展:泰国、_马_马来来西西亚亚__和新加坡等国旅游业发展迅
速。
第二节 中东 知识点 1:重要的地理位置★★★
第6章 认识地区 第1课时 东南亚 中东
第一节 东南亚 知识点 1:重要的地理位置★★★
1.位置和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东南南部,北连东亚,南邻大大洋洋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八年级下册 第6章 认识地区 第2课时 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非洲 极地地区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八年级下册 第6章 认识地区 第2课时 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非洲 极地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29e0e56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5.png)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位 主要位于 60°S 以南的区域
置
主要位于_北_北极极圈圈__以北的区 域
范 围
_南_南极极大大陆__及其周边的③印度 洋陆、②大西洋、①_太_太平平洋洋__
_北_北冰冰洋洋__的大部分及其周边 的 A 亚洲、C 欧洲、B 北美洲部
分地区
气温比南极__高高__,
气候 地球上最冷、风力最强的地区
知识点 2: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
1.气候类型:刚果盆地主要为 A_热_热带带雨雨林林__气候,B 区分布着世界 上面积最大的_热_热带带草草原原气气候候__区。
2.分布特点:以_赤_赤道道__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3.生态环境问题: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 带沙漠边缘地区及_热_热带带草草原原__地区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灾情严重,其 中以_萨_萨赫赫勒勒__地区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既有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和全 年高温等自然因素,也有过度放牧、开垦草原等人为因素。
⇨ 例3思路分析 第(1)题,南极大陆周围被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包围。 第(2)题,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的时间为 2 月份,这是由于地球
的公转运动导致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 月份时是北半球的冬季,但 南极洲此时是暖季,气温较高,并且有极昼现象,适合考察和建站。
第(3)题,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大陆,图示显示 最热月均温为-30℃左右,是世界最寒冷的大陆,在科考期,会面临酷 寒、烈风等恶劣天气;南极地区淡水十分丰富;全年寒冷, 不会有闷热 潮湿的天气;南极地区平均海拔两千多米,不存在高寒缺氧的问题。
(2)农业类型:西欧平原和北海南岸分布着精耕细作的种植业和集约
化的_畜_畜牧牧业业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acdfa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b.png)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考点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一)位置与范围: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二)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山地: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2)平原: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东北三省气候特点:冷湿(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成因冷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①纬度较高,主要位于中温带②离冬季风源地(蒙古和西伯利亚)近湿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积雪期长气温低,蒸发量少,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区冬季积雪多,植被覆盖率好3、主要河流④黑龙江:中俄两国界河,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支流有松花江和乌苏里江⑤鸭绿江⑥图们江:中朝国界河注:东北地区除夏汛外,每年春季还会有一次春汛。
春季气温回升时,积雪融化会形成春汛。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5、植被: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 天然林区 。
(三)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 大 、墙体 厚 、窗户 小 等特点,主要是为了 保温 、 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 。
【考点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地位:东北三省是机械化程度最高、我国最大的 商品粮 基地。
(二)发展条件(简答)东北三省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原因: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农业科技水平高。
(简答)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②气候: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农业发展条件 主要农作物 熟制不利条件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②春秋季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小麦、大豆、甜菜 一年一熟有利条件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③河流:河流较多,灌溉便利。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2b8be5b9d528ea81c779c4.png)
第六章 知识点总结北京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背靠群(燕)山,有便利的交通,如: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2. 纬度位置:40°N (北纬),116°E (东经)海陆位置:与渤海的直线距离仅150km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相对位置: 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大西北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东南)东面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自然条件: 华北平原的北部;西部、北部高,东、南低,西、北、东北三面环山;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流经北京境内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 : 政治中心 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城市职能: 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文化中心 众多体育馆各类博物馆,展览馆众多唯一团体集中国际交往中心/70万年前 有人生活(北京人)3.北京悠久的历史 3000多年前——公元10世纪 蓟城 北方重镇金、元、明、清在此建都形成于元、明两代旧城格局 呈棋盘状中轴对称,“凸”字形4. 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5. 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有密切关系,不管城区如何变迁,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始终要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随着城市职能的丰富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城址的变迁。
《1.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建卫星城6.北京城市建设 2.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遵循的原则: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4.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7.正确处理古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完全拆除祖辈留下的四合院,修建楼房,或完全保留古建筑,都是不可取的,是片面的;当然有代表性的、珍贵的古建筑群应保留并修缮,将现有的四合院加以改造,保留其古朴的外表,增添一些现代化的功能,这种想法还是比较合理的》 北京香港8.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9.“上天”、“下海”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10.香港城市建设中仍保留有大片绿地,体现了香港在人多地狭的条件下,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11.香港的主要地形:低山、丘陵香港的新界连接大陆的广东省12.香港的美誉:“东方之珠”、“购物天堂”澳门的美誉:“海上花园”13 港、澳的香港:珠江口东侧,与深圳经济特区相邻祖国东南方向地理位置澳门:珠江口西侧,与珠海经济特区相邻广东省香港:1.香港岛,2.新界,3.九龙(半岛),多个岛屿$组成部分澳门:1.澳门半岛,2.氹仔岛,3.路环岛祖国内地: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港澳地区:资本主义制度141.国际贸易中心香港的产业 2.运输中心构成 3.金融中心4.信息服务中心5.旅游中心澳门的支柱产业——博彩旅游业自然资源祖国内地|经济联系劳动力资源经济合作资金优势互补香港技术互惠互利人才管理经验台湾15 组成部分: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诸多小岛东:太平洋~地理位置西:台湾海峡—福建南:南海北:东海资源:森林,矿产,水产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产品:水稻,稻米,甘蔗,茶叶,水果特产:树种:樟树。
外研版丨八年级下册地理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外研版丨八年级下册地理各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946a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c.png)
外研版丨八年级下册地理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动植物资源与保护- 资源分类:动植物资源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区域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 保护措施: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义和主要保护措施- 案例分析:典型的动植物资源保护案例分析第二单元:中国的水资源- 水资源总体情况:中国水资源的总体状况和分布特点-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中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措施- 水资源问题:中国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和解决办法第三单元:大气与气候- 大气圈的结构和成分:大气圈的层次划分和主要成分- 大气运动与风:大气运动的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气候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 气候变化问题: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第四单元:地理信息技术- GIS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主要功能和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GPS技术:GPS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第五单元:农业与农村发展- 中国的耕地资源: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农业发展模式: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 农村发展问题与对策: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第六单元:城市与工业发展- 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的意义和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世界地理- 世界的大洲:世界大洲的分布和特点- 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世界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八单元:地理与人文环境-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组成和对人类的影响- 人文环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上是《外研版丨八年级下册地理》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c62d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0.png)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气候与天气- 气候的定义与特征- 气候带的划分与分布- 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 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天气的概念与形成原因- 天气预报的方法与意义第二章:地球运动-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太阳的直射与变化- 四季变化的原因与特点- 地球的地理子午线与标准时间- 我国的时区及其影响第三章: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地震的成因与危害- 龙卷风的形成过程与特点- 暴雨、洪水、干旱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及其应对措施第四章: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人口问题的概念- 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的对策与控制措施- 城市与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 我国城市化的加速与问题第五章:工业与能源- 工业的定义与分类- 原材料与能源的重要性- 不同能源的特点与利用领域- 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六章: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的意义与基本分类- 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与应用- 我国交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信息技术与通信的发展与应用- 我国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第七章:农业与农村- 农业的定义与类型-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与适应区域- 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的意义与路径- 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第八章:旅游与资源- 旅游的意义与影响因素-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开发利用- 我国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 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我国资源禀赋与资源优化利用第九章: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不同污染物的分类与影响- 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措施-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第十章:国际与国内关系- 国际关系的定义与特征- 不同国家间的关系与交流方式-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 国内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策略与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复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14e7f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8.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方地区复习这一章节主要涵盖了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北方地区的概况,掌握其地理特征,从而提高对我国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仍需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分析能力等方面加强。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从而提高他们对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及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及经济发展。
2.难点: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北方地区的人文风情和经济发展。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北方地区的人文风情和经济发展,分享学习心得。
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地区案例,深入分析其地理特征及影响。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6.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和关注家乡的地理环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及经济发展,结构清晰,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高原以东,高原以南,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属于半湿润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特点,降水季节变化大。
(4)黑土地和黄土地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黑土地黄土地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自然条件
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不足: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2)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自然灾害:春旱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应对措施: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培育抗旱作物品种、跨流域调水、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等。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位于我国
的东北部,包括 A B C
(2)地形:以 和 为主。
人们常用“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1 2 3 4 5 6
(3)气候: 。
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降水集中在 ,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 等,是我国机械化程
位置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自然条件
地形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温度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 暖温带 干湿区 湿润和半湿润区
半湿润和湿润区
生态环境问题
黑土流失、土层变薄, 肥力下降,沼泽湿地,森林破坏严重 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
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
如三江自然保护区。
(5)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②、③、
④、⑤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资源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4、分布特点: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1)图中填写太行山
脉,秦岭,
乌鞘岭,内蒙
古高原。
(2)图中填写
山西的太原,陕西
的西
安
甘肃的兰州,宁夏的银川
2、(1)内蒙高原东起,西至,北连(大致以
长城为界),南抵________ ;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 宁夏回
族自治区,甘肃省的部分。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如传统民居是_______;________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来源广泛认同的是“_________”。
2、黄土地貌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原因
2、水土流失的危害
3、.水土保持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政治文化中心
1、连线: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古城符号
故宫,四合院现代符号
鸟巢,水立方首都符号
2、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4、北京的职能和性质
5、_______是中国的首都
6、_________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的世界遗产名录举例
2、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是_________,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皇家园林是___________,
3、传统建筑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重要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
井商业街等。
2、北京的交通网络
(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北京市区形成了______加_______的快速道路网。
(3)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4)__________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正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