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十年战争导火索
三十年战争:新旧欧洲的分水岭
三十年战争:新旧欧洲的分水岭文渊紫光昨天 23:43目录1、战争的背景:宗教改革运动激化的矛盾2、冲突的导火索:扔出窗外事件3、 30年战争的具体经过第一阶段:哈布斯堡的暂时得势第二阶段:战争的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参与第三阶段:瑞典入局与战局扭转第四阶段:哈布斯堡家族的最终战败4、战争的终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战争的影响概述: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欧洲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国际混战。
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引发了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的纷争,后期则演变为欧洲列强对神圣罗马帝国统治者哈布斯堡王朝的挑战。
战争最终以哈布斯堡的战败告终,各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定了后世欧洲的政治格局,标志着欧洲进入了近代史阶段。
1、战争的背景:宗教改革运动激化的矛盾由于天主教会一直以来的支配地位,对欧洲人的全方面压制使得欧洲人民的不满由来已久。
而新兴的君主集权国家也对天主教廷对本国政治的干预也是强烈反感。
1517年(明朝正德十二年,王阳明时期),由德国传教士马丁·路德发布《九十五条纲领》为起点,宗教改革在欧洲迅速扩展开来。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尼德兰(今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波西米亚(今捷克西部)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一些德意志邦国纷纷转投新教。
法国虽然保持着天主教为主的局面,但是新入主法国的波旁王室是从新教信仰转为天主教,并颁布了《南特敕令》允许天主教与新教在法国共存,因此实际上也成了半个新教国家。
在这种情形下,以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两者均为哈布斯堡王室统治)、波兰为首的天主教传统势力对此相当忌恨,对新教势力意欲除之而后快。
而新教国家多是新兴的民族国家,他们也欲击败哈布斯堡王室谋求欧洲霸权,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战争一触即发。
2、冲突的导火索:扔出窗外事件捷克的前身波西米亚王国,早在15世纪就由教士胡斯发起过一次失败的宗教改革,并爆发扬·杰什卡领导的胡斯战争。
这次改革最终被天主教势力所镇压,但波西米亚人试图转信新教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三十年战争心得体会感悟(3篇)
三十年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也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灾难。
这场战争从1618年开始,到1648年才宣告结束,涉及欧洲大部分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站在今天这个和平的时代,回顾这段历史,我深感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以下是我对三十年战争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战争的根源三十年战争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首先,宗教信仰的差异是战争的导火索。
当时,欧洲各国信仰的宗教不同,主要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矛盾。
宗教改革后,新教在欧洲迅速传播,引发了天主教国家的强烈反对。
其次,国家利益和领土争夺也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各国为了争夺领土、资源、市场和影响力,不惜发动战争。
此外,政治腐败、经济危机、社会矛盾等因素也加剧了战争的爆发。
二、战争的残酷三十年战争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据估计,战争期间,欧洲人口减少了大约1/4,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战争期间,士兵和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饥荒、疾病、屠杀、强奸等惨剧屡见不鲜。
战争不仅摧毁了物质文明,也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精神文明。
三、和平的珍贵战争的残酷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在战争年代,人们渴望和平,而和平年代的人们则更加珍惜和平。
三十年战争的结束,使得欧洲各国开始寻求和解与合作,为后来的欧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和平不仅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能够为人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民族精神的力量在战争年代,民族精神成为人们抵御外敌、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英勇斗争。
这种民族精神不仅为战争时期的胜利提供了保障,也为和平年代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历史教训三十年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宗教信仰的差异并非不可调和,各国应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
其次,国家利益和领土争夺应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
此外,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是维护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
三十年战争的成因和结果
三十年战争的成因和结果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欧洲的宗教改革发展如火如荼。
由马丁·路德启发的基督教新教运动将德国带入了新教改革时代,在欧洲北部、中部和东部国家影响深远。
这不仅对欧洲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促使了三十年战争的爆发。
一、三十年战争的起源三十年战争的根源在于宗教改革运动及其分裂作用。
教会宗教和宗教权力是欧洲基督教社会中的支配力量,在改革运动的一系列冲击下,欧洲社会各阶层和各界各派以不同的方式分裂和纷争。
新教徒在旧教徒的眼中成了异端,二者之间的敌视长期存在,并逐渐演化成战争。
但战争并非由此自然而然地爆发。
欧洲各国都在尝试通过外交协商来解决分歧,但双方的观念对立和领土的争夺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二、三十年战争的进程三十年战争发现于1618年,起此之前欧洲的各个国家通过交涉尽力地化解矛盾,但最终还是爆发了战争。
起初,波西米亚的新教协会组织了一个叫“罗兹诺夫协议”的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议会,控制了维也纳中央机构,领导人为协会会员弗雷德里希王子。
哈布斯堡王朝拒绝接受协议和议会的合法性,引发了波西米亚不满和抵抗,于是战争在波西米亚爆发了。
三甚至连续了三个时期,是最长、最残酷、最复杂的战争之一。
长达三十年的战争期间,欧洲和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争对欧洲各国和人民产生了极具破坏性的影响。
从1618年至1648的三十年间,主要涉及九个战争地区,波西米亚、下奥地利、上奥地利、莱茵地区、东普鲁士、西普鲁士、丹麦、瑞典和法国,整个欧洲大陆三分之一的地区被卷进战争,十几个国家参战,约有八百万人死于战争及为时先后引起的饥荒和疾病。
三、三十年战争的影响三十年战争造成了欧洲深远的影响。
战争的结果是导致欧洲的在政治和宗教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重新建立了欧洲国家的权力和政治格局,奠定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基础,结束了16世纪以来欧洲中部政治和宗教的矛盾。
在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以后的百多年,欧洲总体上呈现了平衡发展的态势,稳定了欧洲整个政治局面。
欧洲历史上的两次三十年战争
欧洲历史上的两次三十年战争欧洲历史上的两次三十年战争——1618—1648 &1733—1763战端之起源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平”使德意志内部的宗教纷争得以暂时平息。
然而这一纸协定仅仅涉及新教路德派和罗马教会,却未曾考虑到加尔文派在德意志各邦迅速发展的事实。
三十年战争肇始自加尔文教徒争取权利的斗争,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波希米亚王国是战争的发源地。
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5)1617年波希米亚的议会选举斯蒂利亚的菲迪南为波希米亚的国王。
(身为哈布斯堡王朝王子的菲迪南在两年后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世称菲迪南二世(1619--1637),这位帝国的未来皇帝是罗马天主教的狂热信徒。
)菲迪南的当选使波希米亚的加尔文教徒非常恐慌,他们害怕自己会失去原本就不很牢固的宗教权利。
而1618年5月布拉格的新教徒暴动,他们将国王的两个钦差从七层楼的窗户扔了出去,幸好楼下堆了厚厚的一堆牛粪两人只受了一点轻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
事件发生后,波希米亚组成以图伦伯爵为首的政府,宣布脱离哈布斯堡王朝。
1619年,波希米亚议会选举新教同盟领袖巴拉丁选候腓特烈为国王(史称腓特烈五世)并向哈布斯堡王朝宣战。
菲迪南得到了天主教同盟的领袖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573--1651)的支持。
由梯里(1559--1632)指挥的帝国军队和巴伐利亚王国军队侵入了波希米亚,1620年报11月在布拉格附近发生的白山会战中梯里取得了对波希米亚军队的决定性胜利,战败的腓特烈流亡荷兰。
菲迪南重新获得了波希米亚,而马可西米利安则得到了原属腓特烈的帝国选侯地位。
三十年战争的波希米亚篇章就此以皇帝和天主教同盟的胜利而告终。
丹麦阶段(1625--1629)丹麦之介入战争源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他也是丹麦的路德教徒的领袖)支持帝国的新教徒反对菲迪南二世。
当然克里斯蒂安作为帝国荷尔斯泰因公国的公爵的身份也是他于皇帝对立的原因之一。
三十年战争的血腥
三十年战争的血腥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一场持续了30年的宗教和政治冲突,从161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648年结束。
这场战争给整个欧洲大陆带来了巨大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被普遍认为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血腥和毁灭性的战争之一。
一、宗教与政治的交织三十年战争源于宗教和政治的矛盾交织。
当时,欧洲的宗教版图几乎完全被天主教占据,而新教的兴起对天主教的统治构成了巨大挑战。
斯德哥尔摩教会会议(Stockholm Church Congress)的爆发标志着战争的开始,德国的信仰问题成为了引爆点。
二、战火蔓延与各国参战三十年战争很快从信仰问题扩展到了政治争斗,并融合了国家扩张的动机。
神圣罗马帝国的各个边境国家被卷入战争,如瑞典、法国、西班牙等。
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战线也逐渐拉长,成为一场波及整个欧洲大陆的战争。
各国军队不断征募、训练并参战,战场上的血腥场面让人战栗。
三、无辜百姓的苦难三十年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在战争期间,战场上的屠杀和掠夺无孔不入,整个欧洲大陆陷入了无尽的混乱和破坏。
城市和乡村被摧毁,庄稼被焚,人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无数无辜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整个欧洲大陆。
四、外交与和平的努力随着战争的延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痛苦,于是各方纷纷尝试通过外交途径寻求和平解决。
西法三十年和约(Treaty of Westphalia)的签订标志着战争的结束,各方通过谈判达成了停战和国界调整等共识,欧洲逐渐恢复了相对的和平。
五、三十年战争的遗产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的政治、宗教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
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受到削弱,国家主权逐渐得到认可。
宗教改革的进程加速,新教在欧洲的地位逐渐提升。
此外,战争还为欧洲带来了深远的军事技术和战略理论上的革新。
六、反思与教训三十年战争虽然给欧洲大陆带来了巨大痛苦,但也提供了宝贵的反思和教训。
人们开始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进行深刻思考,对和平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
1、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是捷克民族起义的信号,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2、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是以法为首的新教联盟,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是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列和约,主要包括《闵斯特和约》和《奥斯纳布鲁克和约》。
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奥斯纳布鲁克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4、《乌得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与奥地利结成同盟乘机与法作战,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也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加入反法同盟。
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在1713年4月,英国和法国等在荷兰的乌德勒支签订和约。
关于三十年战争的历史书
关于三十年战争的历史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十年战争,又称为德国宗教战争或德国内战,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
这场战争发生在17世纪初,持续了整整三十年之久,波及了欧洲大部分国家,给欧洲大陆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变革。
三十年战争以宗教和政治冲突为起因,导致了欧洲各个势力之间的复杂纠葛,最终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
三十年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在这一时期,欧洲的政治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动荡,新教改革的影响日益扩大,教会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各国内部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宗教和政治的关系也变得越发紧张,不同信仰的人民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各大势力都有自己的参与和动机。
天主教势力主要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组成,他们试图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和统治地位。
而新教势力则主要由瑞典、丹麦、法国等国家组成,他们试图抵抗天主教势力的压迫,捍卫新教徒的权益。
三十年战争的爆发,首先是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宗教冲突。
帝国内部有着各种不同的教派和信仰,而且教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导致了各种冲突和战争的爆发。
这些内部冲突逐渐升级为国际性的宗教战争,波及了整个欧洲大陆。
在整个三十年战争期间,欧洲大陆上发生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和冲突。
战争的规模之大,造成的破坏之广泛,使得整个欧洲社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农民和城市居民遭受了无辜的伤害,城市和乡村被焚毁,人口锐减,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尽管双方都感到疲惫不堪,但战争依然持续,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才结束了这场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宗教战争。
这一条约正式结束了战争,规定了各国之间的边界和领土归属,维护了欧洲的和平和稳定。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战争使得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仇恨和敌意,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内部的分裂和冲突。
欧洲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公元十七世纪初叶,在欧洲爆发了一场血腥的战争,它比人们以前所知道的任何一场战争都历时更久、涉及的范围更广、也更野蛮,这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从1618年一直打到1648年,整整延续了三十年,后人因此称之为三十年战争。
在三十年战争中,战火燃遍了大半个欧洲大陆,大多数的欧洲国家都先后卷入到这场战争中,战争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德意志。
1254年,神圣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王朝所有的皇位继承人先后死去,帝国进入了一个皇位虚悬时期。
在诸侯分争中,一位来自德国西南部的诸侯——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他在1273年10月1日的帝国议会上当选帝国皇帝,号称鲁道夫一世,从此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
哈布斯堡家族的祖先在瑞士的南部山区维尔伯乐山上兴建了一座宏伟的城堡,取名哈布斯堡,意为财富之堡,这个家族也因此得名。
鼎盛时期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着大半个欧洲,从北方的波罗的海延伸到南部的亚的里亚海,从西部的莱茵河到东部的喀尔巴阡山脉,包括现在的的德国、捷克、奥地利、匈牙利的一部分,波兰、南斯拉夫、西班牙、意大利的部分地区和尼德兰。
显赫的哈布斯堡家族逐渐赢得了凌驾于一切对手之上的地位。
十六世纪,反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导致了德意志的宗教分裂。
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几百个大小诸侯也乘机侵吞教会财产、扩张领土、称雄割据,帝国的皇权受到严重削弱,帝国的皇帝成了孤家寡人。
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德国境内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教派势力:天主教和新教。
各路诸侯因教派和各自的利益分化成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两大阵营。
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势力主要集中在德国的南部、东南部和莱茵河中下游一带,由路德教和卡尔文教组成的新教势力则集中在北部的萨克森、黑森、勃兰登堡以及莱茵河上游一带。
两派势力水火不容,德意志陷入空前的分裂和不安定状态。
到了十七世纪初,维也纳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内战已经迫在眉睫。
经济瓶颈引发的第0次世界大战——三十年战争
经济瓶颈引发的第0次世界大战——三十年战争小炒注:以宗教之名,行利益之实。
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
地理大发现100年之后,西欧经济受制于供需疲软,达到天花板,在技术革命和制度转型之前,西欧这块经济蛋糕难以继续增大。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使西欧告别千篇一律的中世纪封建统治,形成了不同的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直接后果就是西欧各国的不均衡发展。
经济停滞和财富分配不均引发西欧各国争夺利益,终于爆发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利益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名义上它是宗教战争的高潮,实质上宗教彻底成为战争的幌子,是一场最不纯粹的宗教战争。
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欧洲秩序,是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此时正是明亡清兴时期,1618年努尔哈赤誓师伐明,1644年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与三十年战争的时间基本吻合,十分巧合。
一、德意志五十年“冷战”与宗教改革一样,三十年战争起始于德意志内乱,战场也在德意志。
我们先来看看德意志的情况。
1、政治胜利,而非宗教胜利16世纪下半叶,当英法等国忙着处理国内的宗教战争时,德意志并没有卷入其中。
1555年《奥格斯堡条约》,在德意志天主教和路德教之间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停战,一直持续到1618年。
《奥格斯堡条约》的指导原则是“诸侯决定领土范围内的宗教信仰”,天主教诸侯可以将天主教教义强加到所有臣民身上,路德教诸侯也是如此。
按照宗教的不同,德意志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南部天主教,北部路德教,从此德意志不再可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紫色是路德教,灰色是天主教但是,与英格兰、苏格兰和尼德兰的宗教战争结局不同,《奥格斯堡条约》是宗教妥协,而不是政治妥协。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是诸侯为巩固自身权利的维稳措施,对整个德意志和单个诸侯国的政治体制没有造成影响。
所以,这个条约谈不上是路德教的胜利,而是诸侯的胜利。
17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
761-814年,经过三百年的混乱,欧洲才出现了第一个有点象古代伟人亚历山大和凯撒的天才君主,查里曼大帝。查里曼统一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是今天法国、德国、意大利历史的共同源头,据说扑克牌上的老K,原形就是查里曼大帝呢。传说中查里曼大帝活了八百岁。有一本中世纪骑士史诗的名著,叫罗兰之歌,讲述的就是查里曼的骑士英雄罗兰在对巴斯克人的征服战争中殉难的故事。当然,以上种种都是浪漫的虚构了。
另一件事情,是波希米亚王国的王位问题。上文提到,波希米亚在经过15世纪的胡斯战争以后,已经争取到了宗教自由,但是国王却常常是由天主教的帝国皇帝兼任。到1612-1619年在位的马西亚斯(Matthias)皇帝时期,仍然是皇帝兼任波希米亚国王。上文提到,查理五世皇帝(1519-1556)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帝国和西班牙王国的共主,但是查理五世情愿把皇帝的位子让给自己的弟弟,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菲迪南一世。这个马西亚斯皇帝,就是当年菲迪南一世的孙子。马西亚斯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矢志扼制帝国境内新教的扩张。他看到德意志境内的七大选帝侯中,三个大主教当然是旧教的同道,但是帕拉亭(普法尔茨)、勃兰登堡选帝侯成了加尔文派、萨克森选侯已经皈依路德派。现在关键的一票就是波希米亚国王了。目前波希米亚国王是自己兼任,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但是自己百年以后呢?他没有儿子,将来皇帝和波希米亚国王两个位子都要选举,万一波希米亚选出的国王是个新教徒,那么七大选帝侯的力量平衡一定会倒向新教一边,很可能会所选出一位新教徒皇帝。这是马西亚斯所绝对不能容忍的。马西亚斯皇帝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定要争取在自己生前,就让自己的表弟菲迪南,也是马西亚斯皇帝祖父菲迪南一世皇帝的另一个孙子,先接替自己出任波希米亚国王。表弟菲迪南是个和马西亚斯一样狂热的天主教徒。这样,将来菲迪南可以先掌握波希米亚王位,再进一步接替马西亚斯的皇帝位。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名词解释:1、掷出窗外事件:1419年发生了“胡斯战争”。
捷克国王斐迪南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
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爆发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了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2、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级,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国阶段。
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造成了德意志分裂,荷瑞独立,西班牙衰落,法国的兴起,瑞典兴起。
3、七年战争:(1756—1763)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英国与法国,以及普鲁士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和俄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欧洲、北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
英法、奥普的继续争斗导致了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亦称为“联盟颠倒”。
战争持续了七年,因此被称为“七年战争”。
最终英国胜利,法、西与英国签订了《巴黎和约》,法、奥与普鲁士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
七年战争虽然形成了欧洲政治新格局,但并没有消除列强争夺霸权的旧矛盾。
4、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9年10月24日是在威斯特伐利亚相邻的两个城镇闵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分别缔结的条约。
解决的问题:一、领土问题。
二、宗教问题。
三、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
意义:一、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
二、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认了国家主权的平等。
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缔结此和约应遵守与执行”。
四、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
五、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
三十年战争欧洲宗教与的大动荡
三十年战争欧洲宗教与的大动荡三十年战争:欧洲宗教与政治的大动荡在欧洲历史上,三十年战争是一场彻底改变了整个大陆格局的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长达30年的时间,从1618年一直延续到1648年,波及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几乎所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混乱。
本文将就这场战争的原因、历程以及影响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这段欧洲历史的重要事件。
一、宗教与政治的交织1.1 宗教改革与宗派分裂16世纪的欧洲,由于宗教改革的兴起,基督教世界陷入动荡之中。
路德、加尔文等重要人物的宗教思想颠覆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催生了新教运动。
这场改革导致了基督教的内部分裂,形成了新教和天主教等多个派别。
不同派别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渐渐升级,最终成为了引爆战争的导火索。
1.2 宗教问题与政治权力的争夺宗教信仰在当时的欧洲是一种政治工具,国王和贵族们通过掌握宗教权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因此,当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时,各国政治领导层也被卷入了这场争斗之中。
国家的利益与宗教信仰的冲突使得战争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二、战争爆发及持续的原因2.1 波西米亚的起义1618年,波西米亚地区因宗教问题爆发了起义,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
波西米亚贵族反对哈布斯堡家族的天主教王朝统治,支持新教派别。
这场起义陷入了波兰、瑞典、丹麦等国的干涉,最终导致了整个欧洲的卷入。
2.2 权力的争夺与领土扩张除了宗教问题外,欧洲各国贵族和君主们也将战争作为了争夺权力和扩张领土的手段。
他们试图通过参与战争来削弱竞争对手,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同时,作为封建制度下的欧洲国家,领土扩张是他们的主要野心。
三、战争的历程3.1 漫长的破坏与动荡三十年战争的历程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冲突,还包括了大规模的破坏和政治动荡。
无论是在战争中的战场上,还是在战争传播的地区,人民都承受了巨大的苦难。
城市被摧毁,农田被烧毁,人口锐减,疾病和饥饿蔓延,整个大陆陷入了混乱之中。
3.2 国际干涉与战争导向的转变战争的爆发导致了其他欧洲国家的干预。
从三十年战争看近代国家的形成
漫谈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在欧洲大陆的三十年战争,以签订《威斯特法利亚合约》宣告结束,标志着欧洲从封建时代进入近代。
这场战争带给欧洲的究竟是什么,封建散乱的帝国的灭亡的同时,产生了零碎的无数的小国家,这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希特勒的纳粹政权的残忍血腥在现代人的眼中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当时的德国,那里的民众却是非常的支持?希特勒上台可是民意的结果。
霍布斯的《利维坦》中谈到了国家的起源问题,为什么此书名为利维坦,那个圣经里的巨大无比的水怪如何和国家扯上了关系。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知道,台湾是我们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虽然台湾方面并不承认他们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无论是台湾方面还是大陆方面,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这是为什么。
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民族或者说是国家问题。
我来回答上诉问题,在民族国家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在,没有什么能够与国家利益或者说是民族利益平起平坐了。
想象一下,如果有别的国家来侵略你的祖国,侵占本国的领土,你的愤怒是不是真真切切的?马克思说阶级矛盾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利益才是最主要要考虑的利益,在这个社会,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举个例子,中国的无产阶级并没有帮助日本的无产阶级,帮助他们抢钓鱼岛。
民族国家,也许始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许从签订威斯特法利亚合约开始就已经孕育着国家的雏形了。
当然,欧洲的中世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最多只是一些城邦。
三十年战争,其实宗教革命只是一开始的原因,后来发展为全欧洲的混战,显然是不止是一个宗教信仰的不同那么简单。
这里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法国,法国本是天主教国家,但是出于政治目的却最终站在了新教一边。
在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中,有一段话来描写国家的诞生,“我承认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并放弃我管理自己的权利,把它授予这个人或这个集体,但条件是你也把自己的权利拿出来授予他,并以同样的方式承认他的一切行为。
这一点办到之后,像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中的一群人就称为国家,在拉丁文中称为城邦,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用更尊敬的方式来说,这就是活着的上帝的诞生。
1618-1648三十年战争(第一次欧洲大战)
1618-1648三十年战争(第一次欧洲大战) 1555年(多么容易记住的年份~),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签订了《奥格斯堡和约》,条约内容是:1.新教与天主教享受平等权利,不可损害彼此利益。
2.教随国定。
各邦诸侯有权自由选定其自身及其臣民信仰天主教或路德宗新教,信仰不同的臣民可以移居国外(永久)。
3.1552年前新教诸侯占有的天主教会土地和没收的天主教会财产不再归还;但凡领有教职教产的诸侯和高级教士,如皈依新教,应立即放弃其职位、土地和俸禄。
然而,农民战争之后,德国出现了许多社会矛盾。
在国内,诸侯和皇帝的对立以及诸侯之间的对立。
由于世俗封建主大多支持路德新教,以便在还俗中得到好处,而皇帝利用罗马天主教会反对新教,借以束缚封建诸侯,加强中央集权。
封建诸侯之间也分为两派,部分支持路德新教,结成“新教联盟”,天主教诸侯结成“天主教联盟”。
国际上,法国当时已经建立了中央集权,妄想侵占德国称霸欧洲,因此法国支持地方封建诸侯,以削弱皇权,英国、丹麦、荷兰、瑞典等支持法国。
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矛盾下,1618年5月23日,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斯派遣耶稣会教士进入波希米亚,意图在波希米亚复兴天主教,并任命哈布斯堡米亚的新教徒进行大规模的迫害,并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他们的教堂。
於是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帝国大臣及一位书记官3人从窗口扔出,三人侥幸坠落堆肥中而未受伤,随即逃至斐迪南国王处报告造反。
这就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
这场宗教外衣掩饰下争夺政治、经济权利的战争不仅是新旧两个教派的诸侯间的混战,也是在德国土地上进行的第一次欧洲争霸战。
丹麦、法国、瑞典、西班牙等国纷纷参战,德国出现了著名的军事家瓦伦施泰因,他试图协助皇帝增强中央集权,但遭到地方诸侯反对,最后惨遭暗杀。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欧洲战争。
三十年战争(一)导火线
三十年战争(一)导火线
十七世纪初欧洲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场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发生在东欧的波西米亚。
波西米亚自1526年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
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
早在15世纪上半叶,波西米亚就兴起了反教会的胡斯教派。
为了反对教会的迫害,1419年布拉格人民举行起义。
天主教会组织了多次十字军东征才将之镇压下去这就是有名的胡斯战争。
在16世纪末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必然倾向于新教。
在新教徒的斗争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做出了让步,于1609年7月签署了‘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
然而
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
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爆发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
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三十年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起因三十年战争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具影响的里程碑,因为这场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对于后来欧洲政治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战争,对于三十年战争的起因一直都备受后世人们的关注。
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7世纪初,战争的起因是这样的:当时的德意志正处于诸位诸侯争权割地的状态。
并且由于当时的新旧制度的变更,使得当时出现了极大的阶级矛盾,内部战争严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仍然没有达到三十年战争的状态。
可是由于当时内战的双方人士为了能够为自己的一方加大胜算,纷纷向外界请求支援。
于是就这样,国家内部战争的性质完全改变,由原本的国家内部的战争变成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场面完全失去控制。
而将三十年战争完全引爆的导火事件则是由于当时的波西米亚人民由于对于当时的新的政治制度格局的不满,从而结合起来奋起反抗,同时也将三十年战争的烽火点燃。
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是由统计集权的几个大国英国、法国以及西班牙等诸多的欧洲大国为了谋求发展,对外扩张,而将目标定制于当时已经濒临衰弱,正处于战乱中心的德意志的局面。
可以说这场欧洲三十年的战争完全是由于当时的国家内战而引起的,虽然导火索是捷克人民对于当时对于统治者的反抗,但是这仍然不能否认掉三十年战争起因是国家格局的内部争斗引起的。
欧洲三十年战争的简介欧洲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极其带有浓重色彩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于欧洲人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是这场战争推动力欧洲民主国家的建立。
欧洲三十年战争发生于公元前962年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德国的当政者在罗马称帝,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
当时国家的领土疆域面积极大,包括了很多在后来在三十年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小国家。
可是后来由于德意志被分裂为诸多的诸侯小国,而当权者也渐渐的对其失去了约束力,再也无法将权力集中起来。
三十年战争爆发的背景有哪些
三十年战争爆发的背景有哪些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和新教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最终导致三十年战争爆发。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三十年战争爆发的背景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三十年战争爆发的背景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三十年战争参战兵力瑞典150,000丹麦20,000等神圣罗马帝国 100,~200,000等三十年战争伤亡情况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损失10-20万人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损失30-50万人在战争期间,德国人民一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在死去,这使得德国的人口在以飞快的速度下降,在战争之前德国的人口数目大约是在1600-1700万之间,但是在战后已经是降到了1000万左右。
其次是由于德国被作为主战场,每天都有战事发生,因此就需要大量的军费来作为支出,进而加强对于战事的防御和抵抗,除此之外,军队的规模也是急需扩大,而士兵的来源,则是德国人士占了大多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欧洲三十年战争导火索2009-12-15 07:17:57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跟贴 9 条手机看新闻1618年5月23日,在布拉格参加捷克新教代表会议的代表冲进城堡,不管三七二十一,将两个哈布斯王朝的高官连同一个文书从布拉格城堡三层(距地面17米)的窗户扔了出去。
这初听起来有点滑稽的“扔出窗外事件”,却有着严峻、残酷的历史背景,并产生了更为严峻、残酷的后果。
1618年发生的“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德文:Prager Fenstersturz,英文:Defenestration of Prague)成了三十年战争的发端。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从17米高处扔出1618年5月23日,在布拉格参加捷克新教代表会议的代表冲进城堡,不管三七二十一,将两个哈布斯王朝的高官连同一个文书从布拉格城堡三层(距地面17米)的窗户扔了出去。
三人如果掉在石子路上谁也活不了,幸运的是,当时城市的卫生状况很差,即使在城堡的周围也堆了不少垃圾。
他们三人都掉到垃圾堆上,除了受到惊吓、被摔晕外,只有一人摔伤了腿。
这初听起来有点滑稽的“扔出窗外事件”,却有着严峻、残酷的历史背景,并产生了更为严峻、残酷的后果。
大的历史背景是,1555年签订《奥格斯堡和约》后,只经历了很短的一段相对平静时期。
之后,德意志新、旧教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争斗不断。
新教诸侯再接再厉打算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皇帝与旧教诸侯则来个“反攻倒算”,正式的说法是“反宗教改革”。
教会系统除了吸取了一些教训,在内部进行改革消除最为臭名昭著的弊病外(如取消赎罪符买卖),还更加重用耶稣会,对一切反对天主教的人进行不择手段的报复。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的近因是,当时统治捷克(波西米亚)的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收紧了对信仰新教的当地民众的限制,引起了不满和骚动,进而发生了“扔出窗外事件”、爆发了起义。
本来,按照“教随国定”的原则,主子信天主教,臣民百姓应随着信,否则就须出境、走人。
但当时的捷克情况有些特殊:捷克于1526年方重新并入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它保有很大的自治权,国会、新教教会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皇帝卢道夫二世迫于形势,在1609年的“皇帝诏书”中,对捷克新教徒作了很大让步。
但事过境迁,皇帝出尔反尔,于是就引起了前述事件,而这一事件又捅开了三十年战争的蚂蜂窝。
三十年战争四大阶段三十年战争分为四大阶段:捷克―普法尔茨阶段(1618―1624)、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和法国阶段(1635―1648)。
交战的一方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教皇、波兰也站在他们一边);另一方有德意志新教诸侯、丹麦、瑞典和法国(并得到荷兰、英国和俄国的支持)。
三十年战争三大战神通常被称为三十年战争三大战神的军事统帅是华伦斯坦、梯里和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尔夫二世。
捷克国会认为自己有权任免捷克国王,于是在1619年免去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迪南二世所兼的捷克国王一职,选举“新教联盟”的领袖普法尔茨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五世(1596―1632)为新国王。
年轻的弗里德里希明知捷克属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范围,而且自己完全没有力量与之抗衡,却不切实际地幻想着他的岳父英王詹姆士一世和德意志新教诸侯届时会出兵支援(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以后完全落空),兴冲冲地跑到布拉格去当国王——后果自然是灾难性的:应皇帝的请求,天主教联盟盟主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派他的大将梯里前往捷克征讨,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大胜捷克军。
西班牙军队也抄了普法尔茨的老巢。
三十年战争第一阶段,以捷克失败,以弗里德里希既丢了国王头衔、又丢了选帝侯的头衔和原有领地而告终。
梯里是这次胜利的主将。
而在战争的第二阶段,华伦斯坦则是打败丹麦的主要军事统帅。
在第三阶段,梯里和华伦斯坦对遏制瑞典向南德的进攻分别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
1632年,梯里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战死于战场,身后备极哀荣;1634年,身体好好的华伦斯坦却被自己的皇帝派人谋杀。
梯里(1559―1632)从小在科隆耶稣会学校受到严格的天主教教育,从16岁起,即服役于诸天主教君主的军队里,他是一个忠诚的职业军人。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皇帝用上了梯里指挥的军队,这当然必须征得巴伐利亚公爵的同意,而且花了很大的代价:偿付军费、把普法尔茨选帝侯的头衔转封给马克西米利安,并将其很大一块领地划归巴伐利亚。
更何况,皇帝与公爵(1621年后为选帝侯)也经常闹矛盾,皇帝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梯里指挥的、公爵的军队。
正当皇帝朝思暮想自己拥有一支像梯里军队那样强大的、且随时服从命令征战的军队之时,1525年,华伦斯坦毛遂自荐找皇帝来了:他可以自筹经费、自募兵丁、组建军队供皇帝调遣。
华伦斯坦(1583―1634)出身于捷克乡村贵族家庭,他的祖父是最早将新教引入捷克的先驱者之一。
华伦斯坦后来却又改了回来信天主教。
他是捷克最富有的大地主、大工商经营者和新军阀。
他是个冒险家,他身上混合着天才的组织者、商人和毫无顾忌的掠夺者的气质。
斐迪南二世同意授权华伦斯坦招募军队之后,华伦斯坦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华伦斯坦一出手就向皇帝提供四万他召募、受过严格训练的雇佣军。
他成为丹麦与皇帝在北德开战的主力。
1625年4月,华伦斯坦在德绍的易北河大桥上首战告捷,展开了凌厉的攻势。
只是由于怕华伦斯坦独占军功,巴伐利亚选帝侯方赶忙派出梯里出征。
虽然华伦斯坦在三十年战争的第二阶段中,打败丹麦功勋卓著,但因得罪遍了天主教诸侯,在他们的压力下,皇帝于1630年免去他的职务,还命令他遣散军队。
恰恰就在1630这一年,瑞典入侵,在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尔夫二世(1594―1632)率领下,浩浩荡荡由北德势如破竹地打到南德,连梯里也抵挡不住瑞典人进攻的锋芒。
1631年9月,梯里在莱比锡附近的布来登费尔德几乎全军覆没。
在1632年春,瑞典攻下纽伦堡、慕尼黑。
不久,梯里也在莱希河战役阵亡……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不得不请华伦斯坦再度出山。
华伦斯坦果然不同凡响:1632年11月,率军突入瑞典军的后方——德国中部的萨克森,瑞典人腹背受敌不得不匆忙北撤,华伦斯坦因此解了巴伐利亚之围。
在吕岑的鏖战中,华伦斯坦在军事上虽然没有占先,但被称为“北方之狮”的古斯塔夫―阿道尔夫二世却在该战役中负伤致死,瑞典的士气受到极大的损伤:华伦斯坦的军队剥去国王身上的所有衣服,听凭他浑身是伤的尸体一丝不挂地暴露在战场上。
在这一时刻,华伦斯坦达到了他人生的顶峰:弗利德兰公爵、梅克伦堡公爵、帝国军队统帅……然而,华伦斯坦踌躇满志的时光很短:他先是在1634年1月被皇帝解职。
同年2月25日,他同他最亲密的心腹被皇帝授意的自己军队的军官杀害于捷克的埃格尔城堡。
法国——战争最大获利者三十年战争的前三阶段,法国虽然没有赤膊上阵直接参战,却在外交上极尽煽动鼓噪之能事,唯恐天下不乱:先是为交战双方火上加油,加剧和利用德意志新、旧教联盟的争斗。
在战争第二阶段(丹麦阶段),1625年,法国首相黎塞留瞅准了时间,撺掇英国、荷兰、丹麦三国建立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资助丹麦出兵德意志。
而1630年瑞典出兵之时,也正是法国怂恿并援助正在谋求波罗的海霸权的瑞典入侵之日。
1634年9月,瑞典在诺德林根大败之后,在交战诸方精疲力竭之时,法国终于从后台走向前台:1635年4月,法国和瑞典缔结共同作战的盟约,5月19日,路易十三正式宣战。
在持续12年的战争最后一个阶段,最初,法军战绩平平。
值得一提的胜仗均发生在后期:1643年5月,法军在法国、比利时交界处的罗克罗瓦战胜西班牙军队。
1645年在诺德林根打败了巴伐利亚人和帝国军队。
1648年8月,孔代亲王在朗斯告捷……三十年战争期间的法国首相、红衣大主教黎塞留,在国内镇压胡格诺派新教徒是毫不手软、极为残酷的。
在国外,为了法国的利益,为了夺取欧洲霸权,他却也会毫不顾及宗教上的对立,与德意志新教诸侯、丹麦、瑞典、英国等新教国家结盟,反对同一宗教信仰的哈布斯堡王朝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他把这种维护法国利益的做法称之为“国家理性”——总之,在他那里,无论是在国内镇压新教徒,还是在国外联合新教徒打击天主教徒,都是有道理的。
黎塞留这个红衣主教,给人们上了他的有关“政治超越宗教”的一课。
如此这般,法国在三十年战争的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中,成了最大的获利者:法国取得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和洛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尔、凡尔登),实现了黎塞留把国界扩张到莱茵河的目的,法国成了欧洲的霸主。
哈布斯堡王朝势力大大削弱。
而对于德意志新、旧教诸侯来说,除了加尔文宗获得与路德宗一样的合法地位外,打了三十年的仗似乎又回到战前的原状——在领土问题上,规定以1618年的占有情况为基准。
而在宗教上,“教随国定”的原则被保留,同时,这一原则要受到1624年实际宗教信仰分布状况的限制。
就是说,在宗教上以1624年为基准年,在这一年一个地区信什么教就永远信那个教。
倒霉的是平民对于德意志新、旧教统治者来说,他们有“保持原状”的条款作保证;而平民百姓“战前的原状”则早已一去不复返。
恩格斯在《马克》一文中曾对三十年战争的结局作过如下的描述:“在整整一个世代里……到处是焚烧、抢掠、鞭打、强奸、屠杀……物质的破坏,人口的凋零,是无穷无尽的。
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国已经不可救药了,已经被踏碎、被撕破,遍身流血,躺在地下,最可怜的,当然还是农民。
”前述在出身、性格、打仗方式诸方面截然不同的战争中的三大统帅,在盘剥、蹂躏、欺压平民百姓方面却是一个赛过一个:华伦斯坦本是一个提出“以战养战”,靠战争大发横财的、皇帝的“雇佣兵队长”。
他纵容部队从民众那里掠夺财物作为军饷,每攻克一地,即大肆抢掠粮食和财富,就像蝗虫过境那样。
梯里则极为暴虐,如他在1631年5月攻下新教的马格德堡城后,城市几乎完全被摧毁,居民大部分遭到杀害。
1632年,古斯塔夫―阿道尔夫二世在攻下纽伦堡、奥格斯堡和慕尼黑后,紧接着的是大肆抢掠……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其他军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