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XX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资料:生物实验试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疑难问题及解答集锦

高中生物教学疑难问题及解答集锦

高中生物教学疑难问题及解答集锦(1)问题1:某地区遗传调查发现男性色盲占该地区总人口的7%,求(1)该地区女性患者和女性携带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解答:色盲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bY,其比例7%可以看作是Xb出现的比例。

女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Xb,就应该是两个Xb同时出现的比例=7%*7%=0。

5%女性携带者的比例为XBXb=2*93%*7%不过我不太明白携带者的比例为什么不是93%*7%携带者XBXb有两种情况,即XB的卵细胞与Xb的精子结合、Xb的卵细胞与XB的精子结合,所以要乘2。

问题2:老师能否介绍一下诱变育种和秋水仙素育种以及其他一些育种的原理。

我不是很清楚解答:高中生物学中提到的育种方式有四种,即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人工诱导基因发生突变;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先用花药(配子)培育成单倍体,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纯合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用秋水仙素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问题3: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控制合成胰岛素的DNA和RNA分子至少有碱基的数目分别是?为什么是306和153 ?解答:由于信使RNA是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转录下来的,所以碱基数是DNA的一半.RNA上三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氨基酸数是RNA碱基数的1/3.也可以记作:DNA中的碱基数是氨基酸数目乘以6,信使RNA的碱基数是氨基酸数目乘以3.老师您所讲的DNA*6,RNA*3是通用于一切吗?适用于绝大多数生物。

如果是单链DNA的生物,就应乘3了;另外RNA*3中的是指信使RNA上编码蛋白质的区域。

老师单链DNA生物都有哪些?问题4: 老师为什么定时给成年狗注射甲状腺激素出现的现象是身体消瘦????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

甲状腺激素越多,物质分解越快所以身体消瘦。

高考生物课件-高考生物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复习课件5

高考生物课件-高考生物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复习课件5

第三节 性性染别色决体定与伴性遗传
2009发展要求 分析人类常见的伴性遗传。
2010发展要求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共计78课时)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34课时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节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复习与小结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2010多了 四、活动建议
“活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 阶段是建构模型。用橡皮泥(纸片或毛线等材料)制作减数 分裂的物理模型,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在模拟过程 中发现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规律性变化,即建立减数 分裂的数学模型,加深对减数分裂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第 二阶段是模型的应用。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问题,如“基 因型为Aa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与A、A与a、a与a分 开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若某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 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最终产生的子细胞中正 常的和异常的细胞各占多少?”、“如果在减数分裂第二次 分裂时,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结果又会如何?”等, 引导学生应用模型来解决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 思维活动要实现两次飞跃:一是从抽象到具体的飞跃,即用 已学过的抽象知识来建立具体的模型;二是从具体到抽象的 飞跃,即在构建模型、应用模型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最终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唯物主
义认识论。
第一节 分离定律
使用
5.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讨
基本 要求
论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 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感悟孟德尔遗传实验 的巧妙设计,初步学会用数理统计方法处
理、归纳、比较、分析实验数据,逐步养
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

浙江省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资料a淀粉酶

浙江省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资料a淀粉酶
可溶性淀粉溶液
取50mg可溶性淀粉溶于100ml热水中,搅拌均匀。
5mmol/L KI-I2溶液
称取0.127g碘和0.83g碘化钾。加蒸馏水100ml。
浙江省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培训资料a淀粉酶
实验步骤
1.将灌注了固定化酶的层析柱放在铁架台 上,用滴管滴加淀粉溶液,使淀粉溶液已 0.3mL /min的流速过柱。在流出5mL后接 收2mL流出液,加入1-2滴KI-I2 溶液,观察 颜色。用水稀释1倍后再观察颜色。
2.试验后,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层 析柱,放置在4℃冰箱里,几天后再重复上 述实验,看是否有相同结果。
浙江省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培训资料a淀粉酶
淀粉溶液
层析住
吸附有α-淀粉酶的石英砂
HST
浙江省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培训资料a淀粉酶
实验 结果
1
2
3
4
1、2mL水+1~2滴KI-I2溶液
物理吸附法
包埋法
化学结合法
浙江省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培训资料a淀粉酶
➢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 固定化 ➢ 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
浙江省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培训资料a淀粉酶
反应方式
1.使底物溶液通过装有固相酶的柱,柱留出 液即为酶催化的产物。
2.有时也可将固相酶或固定化细胞悬浮于底 物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溶液即成酶催化的产 物。
2、2mL淀粉液+1~2滴KI-I2溶液 3、2mL淀粉滤液+1~2滴KI-I2溶液 4、2mL淀粉滤液+1~2滴KI-I2溶液+稀释1倍
浙江省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 专题培训资料a淀粉酶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9 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原卷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9 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原卷版)

2020届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09 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难点精讲】一、与生长素有关的常见实验分析例题:为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D.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难点突破】验证向光性相关原理的基本实验模型(1)验证尖端产生生长素①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甲所示)。

②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乙所示)。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①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面一段之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所示)。

②对照组:胚芽鞘不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

(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①实验操作②实验现象:装置a 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 和c 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实验模型(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A 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验证生长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合成部位(1)原理(2)过程相同黄瓜植株⎩⎪⎨⎪⎧A 组自然生长B 组开花前作套袋处理C 组开花前作套袋处理,花开后人工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3)结果:A 组发育成有子黄瓜,B 组不发育,C 组发育成无子黄瓜。

(4)结论:生长素是果实发育所必需的,主要由发育中的种子合成。

变式训练1: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浙江省高中生物疑难问题专题解决培训资料 实践视野下的教学设计与说课课件 浙科

浙江省高中生物疑难问题专题解决培训资料 实践视野下的教学设计与说课课件 浙科
• 说课教师对所说课内容应作详略取舍,切不可平均使用力 量、面面俱到,对重点难点、教学步骤及理论依据等一定 要详讲,对一般问题要“略”讲,若不分“详略”,不分 主次,必然会使听者感到茫然或厌烦。
• 要把握好说课的度。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取 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 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其次是发挥个人的 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
②把握“说”的方法
• 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物、 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 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以防 跑野马。
③语气得体、简练准确
• 说课时Leabharlann 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 情。要使听课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受到说课 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感染听者, 引起听者的共鸣。
②采用什么方式帮助学生的养成哪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③采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④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
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从教 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 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
3、信度 27、28题: 0.746 4、效度 27-1题:0.386;30-2题:0.438;
28-1题:0.571;31-2题:0.429。
请关注PISA测试 棘鱼的习性
棘鱼是一种容易在玻璃缸中饲养的鱼类。 在 繁殖期,雄棘鱼的腹部将由银色变为红色。
雄棘鱼会袭击并赶走任何到他领域寻衅的 雄棘鱼。 如果银白色的雌棘鱼靠近,他会带 她进入自己的巢穴,便于雌鱼产卵。

高中生物教学疑难问题及解答集锦

高中生物教学疑难问题及解答集锦

高中生物教学疑难问题及解答1.“高温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一回事吗?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温度升高时,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反应速率加快。

另一方面由于酶是蛋白质,随着温度的升高,酶蛋白逐渐变性而失活,引起酶反应速率下降。

如果用酶促反应速率对温度作图,曲线为钟罩形,不与温度横轴相交,因为酶失活不等于反应停止。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几乎所有的蛋白质都因加热变性而凝固。

即高温使酶失活。

如果用酶活性对温度作图,钟罩形曲线在高温处与横轴相交,表示高温时酶失活。

需要注意的是:酶活力的大小一般用一定条件下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发应速率来表示。

2、对教材“黑藻的细胞质流动”图示的解释与质疑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后,几位同学均对教材P31“黑藻的细胞质流动”图示提出质疑——为何细胞核位于液泡中?因为缺乏对此问题的思考,笔者未能给出合理的答案,从图示来看,细胞核所在位置确实在液泡中,而细胞核不会存在液泡中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细胞核所处位置在液泡与光源发出光线之间或在液泡与物镜之间,从而形成了图示中“细胞核在液泡之中的现象”。

回答:细胞质流动图示中的细胞核并不在液泡中,而是在液泡膜外的细胞质中。

之所以看似在液泡中,是因为液泡是透明的。

如果我们考虑到细胞是立体的,即有一定厚度的,液泡又是透明的,就不难理解这一问题。

3、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吗?原核细胞中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无细胞壁。

5.真核生物都有线粒体吗?蛔虫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6、生物膜是指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吗?生物膜是指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巩膜、虹膜等生物体内的膜就不是生物膜。

7、主动运输一定是逆浓度梯度吗?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但有时候也表现为顺浓度梯度,比如刚吃完饭后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

8、ATP是生物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吗?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体内有些合成反应,不一定都直接利用ATP功能,还可以利用其他三磷酸核苷。

浙江版高中生物专题25 实验与探究考点知识清单课件

浙江版高中生物专题25 实验与探究考点知识清单课件

来或把A液与B液混合后加入。又如在光合作用强度的检测实验中用绿光灯 照射可看成是黑暗条件;在鉴定光合作用产物实验中,要首先对植物进行饥饿 处理,去除细胞内原有的淀粉。 ④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对于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数据、现象或其他信息,不能简单处理,应整理后 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够透露的最多信息。 (2)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设计中通常把要研究探讨的条件作为单一变量, 其他 条件应完全一样。 ①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 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型号要完全 一样。
浙江版高中生物专题25 实验与探究 考点知识清单
重难突破
考点 实验探究
一、实验的变量及实验设计原则
1.生物实验中的变量
变量是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使自变量可控制、
因变量比较好检测,并尽量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
(1)变量的种类
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根据其在实验中的作用可分为两大类:
【知能拓展】
实验名称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 性的影响
自变量 不同温度 (至少三种)
因变量
无关变量
酶的活性(加碘液后溶液颜 pH、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
色的变化)
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 不同pH
活性的影响
(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气泡的数量或带 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 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 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程度)
③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平衡控制):排除因实验对象的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 设法创造稳定的相同的条件进行对照,以抵消或排除这些因素对实验对象的 干扰;设法提供适宜条件,以排除不利环境条件对实验对象的影响;重复实验,排 除偶然因素的干扰,减小实验误差。 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 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2023年中考科学专题训练8生物实验

2023年中考科学专题训练8生物实验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模拟训练——8生物实验一、实验探究题1.(2022·杭州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为实验材料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过程,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①中为什么要用黑色的塑料袋。

(2)步骤④的目的是。

(3)该实验结果图⑦的甲、乙、丙三部分中,加碘液变蓝的是,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2.(2022·宁波模拟)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

(1)实验一:小科在烧杯中加入二氧化碳释放剂(能够保持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放在阳光下照射1h,通过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度变化。

(2)实验二: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实验条件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3)实验三:小科用死亡并消毒的植物代体该植物,重复了实验一,小明觉得没有必要,你支持谁的观点理由是。

3.(2022·舟山模拟)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该淀粉酶的活性更强的是在 环境下。

(注:pH=7表示中性,pH=8表碱性)(2)一个小时后,向三只试管中滴入碘液,其中呈蓝色的试管 。

(3)试分析试管Ⅰ上中淀粉的含量不变的原因。

4.(2022·舟山模拟)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等情况而改变。

那体温会随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吗?晓东在家里利用体温计、跑步机等器材进行了下述实验: Ⅰ晓东在跑步机上快走10分钟后,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 37.2°C ; Ⅰ休息30分钟后,晓东在跑步机上快跑10分钟,再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 37.5°C ;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晓东得出:人的体温变化受运动强度的影响,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

①晓东把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带到学校里和老师及同学分享,大家发现晓东的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不足,请帮晓东改进: 。

浙江省举行2010年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设计)专题研训

浙江省举行2010年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设计)专题研训

源 内容要有所创 新 , 足课 程 的整 体进 行 研究 、 立
设计 、 开发 , 分运 用现 代技 术 , 充 创作 形态 多样 、 结构 灵活 、 索 便 捷 的 课 程 资 源 , 求 资 源 综 检 力 合 、 目一新 , 面 发挥指 引和示 范作用 。
段 的工作 要 求 , 体 有 : 体 化建 设 精 品课 程 , 具 立
过研 究要 回答课程 质量 提高 和 发展 的 内涵 究竟 是什 么 ; 品课程 建设 要促 进 教师 专业 发 展 , 精 回
议期 间 , 用 技术 学 科 组 及 承 接项 目研 究 的实 通
验 区教 师 , 围绕 精 品课 程 的理 解 、 还 资源 形 态 、
归真 实 的教 学实践 , 正 体现 以生 为本 , 现 为 真 体
学生 学习 而进 行 的 多元 教 学 方 式 的选 择 , 现 体 学生 学习 的教育意 义 、 社会 意 义 ; 品课 程 的资 精
建设方 案设计 、 目实 施安 排 、 流机 制 等展 开 项 交
了热烈 的讨论 , 成了初步 的共识 。 达 有 宝华处 长在会 议 总结 阶段 布 置 了下一 阶
资源形态 多 样化 、 用 高 效 性 ; 索 、 累 精 品 使 摸 积
课 程建 设的机 制和经验 。( 李 岩)
浙江 省举 行 2 1 普通 高 中通 用技 术新 课 程 0 0年
“ 疑难 问题 解决 ” 设 计 ) 题研 训 ( 专
本 刊讯 21 0 0年 7月 1 5日至 1 6日, 由浙 等奖 的设 计作 品 , 诉 大家 , 告 通用 技术 教 师要 教
级工 程师结 合 自己在 企 业 中 2 O多年 的工 作 经
验, 介绍 了现代企 业 中如何 开 展产 品设 计 ; 江 浙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试卷03(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方便面中脱水蔬菜的主要加工过程如下:原料挑选、切削和烫漂、冷却沥水、烘干。

烘干的过程需要注意温度,否则容易烤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蔬菜烘干的过程中主要是失去结合水B.脱水蔬菜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元素为OC.方便面中干牛肉(假设牛肉完全失水)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D.完全烤焦后剩余的无机盐能给细胞提供能量【答案】C【分析】1、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1)自由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其功能有: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生化反应,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结合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2、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元素为H,脱水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能为细胞提供能量的一般为有机物,例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

【详解】A、细胞中的水主要是自由水,蔬菜直接烘干,烘干过程中失去的水主要为自由水,A错误;B、脱水蔬菜细胞中原子数最多的为氢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B错误;C、据题干信息可知,干牛肉细胞已失去全部水分,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C正确;D、烤焦后形成的物质主要为无机盐,而无机盐不能给细胞提供能量,D错误。

2018浙江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疑难问题解决培训课件 构建有生命力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18浙江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疑难问题解决培训课件 构建有生命力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6.《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生素养培养与社会生活联接,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命构建指明了方向
•课程性质: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 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课程地位: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
4.素养导向的学习方式:
深度学习——将知识与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用于解决问题,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
交往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等认知策略。 非认知学习——“非认知学习”属于社会-情感性学习,它与各种认知性学习紧密相联,但性质不同。 跨学科主题学习——超越学科界限,结合个人、社会和学科的需要,生成探究主题,围绕主题进行 探究的过程。 连接学习(linked learning)——是指将高中阶段与大学、职业生涯和公民生活有机联系起来的学 习。学生可以形成和发展“大学知识”(college knowledge)、生涯意识和职业能力、参与市民生活的 能力。 项目学习(PBL)——让学生们对他们所感兴趣的一个重要问题用一段时间来进行调查研究,并在 研究过程中开展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科学概念,运用了学习技术,创造了成果。
基于小组合作、项目研究, 考察探究
关注焦点
关注现实与问题,关注立德树人
3.实践
学生综合力的课程群设计与实施
1.根植校本:顶层设计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规划
社会人文 课程
科技创新 课程 综合实践 课程
国家必 修课程
身心健康 课程
1.根植校本:顶层设计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规划
基础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全体学生必 选课程,在公共课开设; 拓展课程: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为中心,全员参 与体验,构建学校综实课程的主体文化支撑 项目研究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知识与 技能的融合中寻找问题,开展项目研究性学习

浙江省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考试试卷(样卷)

浙江省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考试试卷(样卷)

浙江省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考试试卷(样卷)姓名:单位:得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 D)A生物安全柜 B 防护服C口罩 D 缓冲间2.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B)A 规范操作B 戴眼罩C 加强人员培训D 改进操作技术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 A )A 城市铁路B 飞机C 专车D 轮船4.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B )A 2004年12月1日B 2004年11月12日C 2005年1月1日D 2005年6月1日5.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C )A 生物安全柜、培养箱B 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C 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D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6.PCR实验室要求严格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区(B)A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B 试剂准备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C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试剂准备区D 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7.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B)A BSL- 1B BSL-2C BSL-3D BSL-48.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的( B )A 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B 因其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C 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h以上,方可处理D 消毒液后的废弃物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9.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 D )A 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B 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C 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D 以上都是10.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 B )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完全解读(6月浙江卷)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完全解读(6月浙江卷)
2024年1月的生物试题题型与2023年6月的的题型大体一致,小范围调整,选择题由19题重新恢复至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为5题由62分恢复至60分,文字量由6410缩减至6143,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的阅读量,整体降低了试卷难度。与2023年的试题相比,2024年的选择题增加了对图表信息的考查,由1张表3幅图增加至1张表7幅图,依然侧重真实情景的考查以及对题干信息的解读能力;2024年的非选择题更加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5道大题均涉及到了实验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具体应用能力;同时减少了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填空考查,更多的需要学生结合题目进行分析,整体来说,增加了试卷难度;试题中的情景多样化,通过情景的推进和转变逐步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情景之间前后联系,逐渐加深考查难度。试题题意简练,难度适宜,承续了近几年浙江高考生物试题命制风格,情境丰富,创新设问方式,引导考生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
14
微生物培养
19
PCR
20
电泳
23
植物组织培养;次生代谢产物;基因工程;测序;实验设计与探究
1、回归教材,落实学科基础
教材是《课程标准》具化和细化后的资源,是获取生物学学科知识、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性载体和主要的学习资源。高考试题虽然都是依照《课程标准》命制,但是很多知识的落脚点还是在教材上。生物选考中结合教材内容的考查非常多,比如第2题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第3题进化的证据,第5题的群落演替,第9题的DNA分子结构。在复习过程中切忌抛弃教材,而过分依赖教辅用书和机械刷题,教材要切实成为学习和复习的最重要资源。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要结合《课程标准》,熟读教材,关注教材的角角落落,踏踏实实梳理和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优化知识结构。第二轮复习要立足教材去做题,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去教材上寻找答题的依据,收集错题,做好笔记,以免重蹈覆辙。从考试题目回归教材,双向互动,夯实学科基础。

浙江省XX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资料:神经系统的

浙江省XXXX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资料:神经系统的

下 降 相

(超极 化状态 )
时间 /ms
哺乳动物有髓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
峰电位和后电位
刺激→ 膜去极化→ 膜对Na+离子通透性增加→膜内正电位阻 止Na+内流
Na+离子内流
钾离子外流 钾钠泵活动,恢复静息电位
河豚毒素 是Na+通道 的特异性 阻断剂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状态变化情况

(6)体温调节

高考命题重点: 选择题——神经纤维传导和突触的传递(与 图结合) 简答题——神经冲动传导实验探究及其综合
二、基础知识概述
1.神经元类型
如何分布?
神经元
神经末梢 神经元细胞体
树突 轴突
髓鞘(神经纤维)
郎飞氏结
神经结构
神经
神经纤维
血管 成束的神经纤维
轴突 髓鞘
2、细胞跨膜电位的产生及其机制 (1)细胞外记录
一个强刺激(如图),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 相反
(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
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

(3)偏另转取一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
数小时后仍可完成兴奋的传导,然后才逐渐丧失兴奋性和传
导性。恢复氧供应,兴奋性和传导性则立即恢复。上述现象
(3)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即细胞处于“静息” 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70mv) 。 ▪极性:外正内负。即极化状态(polarization) ▪静息电位的的产生机制
—离子学说(ionic theory )对静息电位的解释

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一、单选题1. 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在我国相关法规明令禁止的是()A. 试管动物的培育B.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C. 治疗性克隆的研究D. 生物武器的发展和生产2. 下列不属于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作用的是()A. 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B. 保持植物枝叶挺立C. 降低酶促反应活化能D. 缓和植物温度变化3. 婴儿的肠道上皮细胞可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此过程不涉及()A. 消耗ATPB. 受体蛋白识别C. 载体蛋白协助D. 细胞膜流动性4.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找到①~④不同时期的细胞,如图。

关于这些细胞所处时期及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①处于间期,细胞核内主要进行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B. 细胞②处于中期,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核DNA分子数=1:2:2C. 细胞③处于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细胞两极移动D. 细胞④处于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5. 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多年努力,其数量明显增加。

下列措施对于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是()A. 分析种间关系,迁出白头叶猴竞争者B. 通过监控技术,加强白头叶猴数量监测C.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D. 对当地民众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保护意识6. 痕迹器官是生物体上已经失去用处,但仍然存在的一些器官。

鲸和海牛的后肢已经退化,但体内仍保留着后肢骨痕迹;食草动物的盲肠发达,人类的盲肠已经极度退化,完全失去了消化功能。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后肢退化痕迹的保留说明鲸和海牛起源于陆地动物B. 人类的盲肠退化与进化过程中生活习性的改变有关C. 具有痕迹器官的生物是从具有这些器官的生物进化而来的D. 蚯蚓没有后肢的痕迹器官,所以和四足动物没有共同祖先7. 某快递小哥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勇救落水者时,体内会发生系列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冷觉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冷觉B. 物质代谢减慢,产热量减少C.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减少D. 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8. 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

浙江省2009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专题解决培训资料 物质

浙江省2009年高中生物疑难问题专题解决培训资料 物质

教学评价
• 1、课堂练习 • 2、教师的细心观察
布置课后的作业
• 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 • 2、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 3、教法和学法 • 4、教学目标
• 1、导入
教学过程
• 回忆旧知识结合新疑问的形式进行
• • 2、展示演示实验引入渗透的学习

红墨水的扩散实验
• 3、引导探索 • (1)提出疑问 • (2)学习渗透的概念、过程 • (3)问题的讨论

细胞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浓度时,水分子的扩散方向

细胞外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浓度时,水分子内溶液浓度时,水分子的扩散方向

这个过程中作为溶质的蔗糖分子的运动规律又是怎样的
• 4、加深探索
• (1)多媒体演示红细胞的破裂和植物的质 壁分离过程
• (2)设疑讨论 • (3)学生实验 • (4)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1时36分19秒 下午1时36分13:36:1920.11.27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2720.11.2713:3613:36:1913:36:19Nov-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1时36分 19秒Fr iday, November 27, 2020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13:36:1913:36:1913:36Friday, November 27, 2020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2720.11.2713:36:1913:36:19November 27,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27日 下午1时 36分20.11.2720.11.27
三、《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施
1、实验原理 (略) 2、实验材料(略) 3、实验步骤(略)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每次试验都采用 足够量的滤纸条,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反复进行。 同时对用甲苯配制而成的层析液的稳定性进行试 验,通过对其进行连续七天的跟踪实验,得知只 要将该层析液保存在密闭容器里,一个星期内其 效果将始终保持不变。
4、实验结果
胡层 高萝析度卜液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苯配制的层析液中层析而成
4、实验结果
层析液 高度 胡萝卜素 叶绿素a
叶黄素
叶绿素b
甲苯配制的层析液中层析而成
5、实验结果分析
(1)用甲苯代替苯,没有影响扩散效果。两种 情况下,扩散的速度基本一致。
(2)用甲苯代替苯,实验能够获得更明显 的四条色素带。特别是第一条胡萝卜素与第 二条叶黄素之间,分离十分明显。
一般高中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比较差,除了开门 窗通风换气以外,几乎没有其他通风设备。尽管在 层析液中苯的含量较少,但几十个组合在一起,加 上学生在操作中不小心打翻,清洗时残液的挥发, 整个实验室还是充满了苯蒸气。苯主要是以蒸气形 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这给学生、老师的身体健康 带来很大的危害
(2)甲苯属低毒,进入人体后,可以在人体的NADP (转酶Ⅱ)存在下被氧化成苯甲醇,再在NAD(转酶Ⅰ) 存在下氧化为苯甲醛,生成甲基苯甲酸,然后与甘氨酸 结合形成甲基马尿酸,在18小时内几乎全部排出体外。 即使是吸入后残留在肺部的少量的甲苯,也在接触后3 小时内(半衰期为0.5—1小时)全部呼出体外。实验中 残留的甲苯,在清洗时进入水体,由于甲苯在水溶液中 挥发的较快,其在地表水中,不是持久性的污染物,挥 发到空气中的甲苯也能被光解
2、生物实验药品的安全性
(1)氢氧化钠溶液呈强碱性,对人体健康具有负面影 响,使用时务必小心,最好能戴上手套 (2)过氧化氢具有强腐蚀性,对身体有害,经人体皮肤吸 收可造成伤害,最好戴上手套和护目镜
(3)丙酮、二苯胺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后务必洗手
(4)苯是一种毒性大、渗透性较强、易挥发的有机 物。它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而且难以 排泄 ,使用时要注意通风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0.11.272020年 11月27日星期 五1时36分19秒20.11.27
谢谢大家!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0年11月27日星期 五下午1时36分 19秒13:36:1920.11.27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下午1时 36分20.11.2713:36November 27, 20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1时36分 19秒13:36:1927 November 2020
3、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卫生与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 验操作习惯 另一方面教师更应探索用低毒性或无毒性的药品代替毒性 较强的药品,以减轻药品对学生身体的危害,使实验更安 全、环保
二、用甲苯代替苯对层析液配方改进的依据
(1)苯是一种毒性大、渗透性较强、易挥发的有机物。 它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而且难以排泄。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可造成急性中毒,产生头 痛、头晕、咳嗽、胸闷、兴奋、步态蹒跚、神志模糊、 血压下降、肌肉震颤、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等现象。
生物实验试剂 ——层析液配方改进
萧山中学 周华芳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人教版教材中 色素分离所用层析液的配制方法
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 改进: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甲苯。
一、课题提出背景
1、课标对实验的要求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的学科。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生物教学要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 动的教学,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 学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要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如利用替代 物品、药剂、仪器等,争取创造性地增加低成本的实验和其 他实践活动,消除生物实验的安全隐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 长与发展。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1.2720.11.27Friday, November 27,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3:36:1913:36:1913:3611/27/2020 1:36:19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2713:36:1913:36Nov-2027-Nov-20
四、浙科版《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几个变化
色素分离所用层析液:乙醚或石油醚 材料:干燥的菠菜叶 层析装置:带橡皮塞的试管
2、几点结论
(1)用新鲜叶片比干燥叶片分离效果好,但色素带颜 色是干燥叶比较深 (2)四种层析液配方中,石油醚作层析液效果最好 (3)用试管作层析装置可以用锥形瓶替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