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
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案
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初中与高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不同之处。
2.掌握化学初中与高中的知识点,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高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对比和衔接。
教学难点:初中学生如何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和难度,引起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形成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对比(10分钟)1.学生讨论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不同之处,并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对比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化学初中与高中的知识点梳理(15分钟)1.教师逐一介绍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解释其重要性和难度。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记录重点知识点,并与初中化学知识点对比,找出差异和联系。
四、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10分钟)1.教师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刻苦学习、如何做好笔记、如何复习知识点等。
2.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多思考,多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巩固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化学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教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思维和方法上的变化,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浅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长期以来,高中化学教学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原本自然科学成绩不错的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难以适应,化学成绩急剧下降;由于教材的改动,课时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感觉到化学这门学科难教。
初、高中化学教学既有阶段性,又有连贯性,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对缩短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学习的适应期,减少学习的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衔接问题出现的原因1.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存在差距。
初中化学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最简单的化学知识、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化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仅仅要求学生“知其然”。
高中化学教育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学习主题是突出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科素养,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
高中知识内容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大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教与学不协调。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在思维训练上跨度小,并且由于中考化学知识要求简单,在学习上养成“记忆重于理解”的习惯。
学生有时会要求教师把化学方程式罗列出来,然后他们一记了事。
因此,就出现一大批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更不用说形成知识体系和培养应有的能力。
而高中化学除形象思维外,还要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即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要求高,导致教与学的不协调。
3.学生心理变化引起的不适应。
笔者在省级重点中学任教,学生在初中时都是各自学校的最强者。
刚跨入高中,他们信心十足、学习积极性很高,都有把高中各科目学好的愿望。
高一化学初高中衔接课时课件
现在化学研究的分子结构:
乙醇分子
水分子
乙酸分子
蛋 白 质 分 子 的 结 构 片 段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等几个时期。
1.古代化学主要是化学实用技术阶段。 2.十七世纪中叶,化学在实用技术方面发展成为
一门科学。 3.元素周期律、现代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自然物
质世界的一项根本规律,它使人们对物质的研 究深入到了微观领域。 4.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重要里 程碑。
1869年发现元 素周期律,把化学 元素及其化合物纳 入一个统一的理论 体系。
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
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
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
使 制陶 用 冶金 火 酿酒
炼丹 古代化学
元素概念 燃烧学说 原子分子论 元素周期律
放射化学 量子化学 合成化学 高分子化学 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
……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研究手段: 试管烧杯
精密仪器
研究层面: 宏观
微观
交流 ·研讨
结合你的学习和刚才的介绍,你 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 一下你心中的化学?
诺贝尔化学奖(近十年)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 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 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初中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浅谈初中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摘要] 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的延伸和深化。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一般是机械地跟着老师学习,欠缺理解和灵活,升入高中后面对高中新的环境、新的化学知识就茫然不知所措。
为了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初中阶段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顺利地学好高中化学,应注重抓好初、高中知识的过渡衔接,扎实地迈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的第一步。
[关键词] 初中高中化学衔接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
过渡复习的必要性有以下三点:(1)教材内容的需要。
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定量分析;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2)学生学习行为特点的需要。
初中阶段很大程度上是记忆,背记的东西多,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初中阶段学生主要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性,主动接受和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理解由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
(3)新生适应教师及环境的需要。
步入新的学习环境,遇到新的教师,新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经问卷调查,新生一般需要二三周时间去适应教师的教法、特点、要求、课外活动等,熟悉学校的情况和身边新的同学,当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师生间尽快消除“陌生”而带来的障碍。
所以,初中高中化学知识过渡衔接的复习很重要。
要保证顺利地过渡衔接,可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调查分析,熟悉学生情况这是顺利做好过渡的准备阶段。
“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
由于中学一般是“高中循环制”,教师从高一教到高三,不教初三。
初高中化学衔接技巧教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技巧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初中和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差异;
2. 掌握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
1. 初中化学知识回顾;
2. 高中化学知识概述;
3. 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技巧。
教学步骤:
1. 导入:让学生回顾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并谈谈初中和高中学习化学的不同之处。
2. 知识梳理:概述高中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强调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和衔接。
3. 练习:设计一些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学习
能力。
4. 拓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技巧,并尝试应用
到实际学习中。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初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衔接技巧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源:
1. 教材资料:提供相关的初高中化学知识教材;
2.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
1. 考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测试题,考查学生对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技巧
的掌握情况;
2. 讨论:开展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对学生掌握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反馈;
2.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提高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
初升高一化学衔接教学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1知识目标1、巩固并掌握化合价有关知识;2、能熟练..地标出元素的化合价;过程与方法学会思考、分析并总结出有关知识的联系及规律;学习重点能熟练..地标出元素的化合价;学习过程一、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分类:(1)金属元素:( 字旁,其中汞元素特殊)如钠、镁、铜、铁、铝(2)非金属元素:( 字旁、字旁,其中溴元素特殊)如氧、氢、氮、氯、硫、磷、碳、硅(3)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氡练习:书写下列元素符号钾钡钙银铂锰氟碘铅锌二、化合价1.规律:(1)单质的化合价为(2)所有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3)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价;当氧元素与其它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氧通常显价,其它非金属元素显价;当氢元素与其它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氢通常显价,其它非金属元素显价。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价; +2价;三四五价;氯有价,氧有价;铁有、价;铜有、价;3.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硫酸根( ) 价;硝酸根( ) 价;碳酸根( ) 价;氢氧根( ) 价;铵根( ) 价;磷酸根( ) 价;高锰酸根( ) 价;锰酸根( ) 价;亚硫酸根( ) 价;碳酸氢根( ) 价;次氯酸根( ) 价;氯酸根( ) 价;3应用:(1)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例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碳酸铵;硫酸铁;硝酸钙;氢氧化亚铁;碳酸氢镁;磷酸钡;次氯酸钙;氧化亚铁;氯化铜;(2)求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例2 、标出下列加点元素的化合价Cu..SO4 K2S.O4 CaC.O3 ZnS.O3 HCl..HCl..O KCl..O3 Na2S.O4Na2C.O3 H2S.O4 S.O42-- C.O32-- N.O3-- S.O32-- N.H4+ N.H4N.O3例3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MnCl2 Cr2O3 N2O4 N2O NH3 CH4 H2S KMnO4FeS2 Cu2S H2O2 Na2O2 CO2 NH4NO3 HNO3 MnO24、小结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的一般化合价:当最外层电子数少于时,该元素通常显价,其数目等于数;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时,该元素通常显价,其数目等于。
化学初高中衔接课教案
化学初高中衔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初高中化学课程的连续性和发展性2.掌握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知识之间的关联和转化3.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二、教学内容1.初中化学知识回顾:元素周期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2.高中化学知识导入: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3.初高中知识桥梁:共性和特性的对比,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三、教学方法1.复习串讲:通过回顾初中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温故知新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演绎初高中知识之间的关联3.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四、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3.导入高中化学知识:原子结构、化学键等4.初高中知识对比与转化:共性与特性的分析,初高中知识的连接5.案例分析:案例实例分析初高中知识之间的关联6.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7.课堂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课堂参与度、问题理解能力等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化学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六、课后拓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课外资料和实验,深入学习和探索化学知识2.参加科研竞赛:引导学生参加化学相关的科研竞赛,提升学术能力3.实践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或实践活动,巩固和拓展知识应用领域以上是一份化学初高中衔接课教案范本,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希望能够帮助您有效进行初高中化学课程的衔接教学。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讲义完整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讲义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篇走进高中一、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导引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敬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对化学世界充满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同学在好奇中学会提出问题,有强烈的欲望去解决问题,学得轻松,同时在学习中学会不断总结,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遵循学习的规律,必将取得好成绩。
善于提出问题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根本。
研究时还具有专业性、正确方向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因此,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性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课程标准强调“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2.重视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通过化学实验去验证、探索和发现化学知识、原理,从而形成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
课程标准要求“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件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性质
0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特
点和性质。
有机反应的类型与机理
02
理解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
有机合成与分离提纯
03
了解有机合成与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常见有机化
合物的合成和分离提纯。
实验技能的衔接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课堂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 听讲,及时提问,提高课 堂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资源
利用网络、教学视频等多 媒体资源辅助学习,加深 理解。
如何应对学习中的困难
遇到困难不退缩
遇到学习困难时,要保持积极心 态,勇于面对,寻找解决方法。
寻求帮助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向老 师、同学请教,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
总结词:过渡衔接
详细描述:针对初中升高中衔接知识点,设计综合性习题,帮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难度和要求,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 平稳过渡。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立学习小组
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
定期复习
制定复习计划,定期对所学知识 进行复习巩固。
多样化复习方式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复习,如做题 、总结笔记、制作思维导图等。
重点复习
对于重点、难点知识要重点复习 ,加深理解和记忆。
05
习题与解答
初中化学经典习题及解析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选取初中化学经典习题,涵盖物质性质、化学反应、实验操作等方面 ,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化学入门习题及解析
总结词:拓展视野
初、高中化学衔接ppt课件
• 【例14】在初中我们知道:Na2O+CO2=Na2CO3是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 若“Na2S”与“Na2O”、“CO2”与“CS2”结构和性质分别相似。请
• 写出下列反应:Na2S+CS2=
30
3.归纳法 • 学习高中化学要善于利用“归纳法”使所学知识规律化和系统化。这样才不
会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紊乱,也会使高中化学知识有序地储存在大脑中。 • 某些化学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过,但是在高中化学中还要进一步学习。
10
• 【例5】(提升)从上述反应:Fe2O3+3CO2=2Fe+3CO2。 • (反反1应应),,从从因FC此e2O在O→3化→C学OFe2反变变应化化中来来有看看化,,合CFe价元元升素素降化化的合合反价价应从从属于价价升降高低到反到应。价价,,发发生生
• (2)从电子得失来看,,化合价降低, (得到、失去)电子,在反应
元素有多种不同的原子的现象,叫做同位素现象。而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 称为同位素,如就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互为同位素的两种原子中:质子数 (相同、不同),中子数 (相同、不同)。
• (2)(2009年广东高考卷1题)我国富有大量稀土元素. 下列有关稀土元素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则RO → RCl2 质量增加
•
m
55
• 4.0克
(9.5-4.0)克
• m=40。故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16=24,属于镁元素。
25
三、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衔接与指导 •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和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
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 学习,是决定能否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课题。我在这里将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的几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加以介绍,但愿你能从中得到点滴启迪。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全集)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全集)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写在前面浙江省初中的理科教学实行的是综合《科学》课程。
这无疑对于综合地认识事物,提高全面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高中的理科教学仍是采用分科课程教学,学生进入高中后,按学科分科进行学习,《化学》就是其中要学习的一门学科。
基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缺乏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学生是无法继续高中化学的学习。
特别是新课程的有效推进和教材的多元化,相对而言,综合《科学》课程中的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分散、逻辑性、系统性不够强。
使初高中课标、教材、能力方法上的衔接矛盾凸现出来,这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并且很多学生还未走出初中教学的模式,仍在用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面对高中新课程。
因此,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有序存储、合理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有意义的知识整合、整理,学生可以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初中各部化学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各个化学概念,从而达到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效果。
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途径,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这已是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当前大多数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的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道隔离初高中教师交流的屏障。
就化学学科而言,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教学内容和要求,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为此,也有必要对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进行有效的介绍。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研究实践,并吸收了我在以往“初高中学习衔接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编写了《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十讲),供大家共享,以便起到指导和沟通初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作用,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仅自己微薄的力量。
讲义中编入的“典型例题”和“基础练习”内容较多,有的题目难度较大一些,这并不是要求全部去讲和做,而是供不同类型学校在教学中有较大的余地选择使用。
初高中---化学衔接(共75张PPT)
14.Fe2O3+HNO3 16.KOH+CO2
18.NaOH+SO3
(二).酸
1.酸的定义: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
2.酸的分类 强酸:HCl H2SO4 HNO3
酸 弱酸:H2CO3 H2SO3 H3PO4 CH3COOH H2S
含氧酸:H2SO4 HNO3 H2CO3 H2SO3 H3PO4
〔1〕“咬定青山不放松〞
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局部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 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 的局部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初中化 学只有二册书、半年多的学习量;而高中化学要五本书、三年半 〔包括初中〕的学习量,靠几个月突击根本不可能。因此到了高 中,需要学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放松。
6.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
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
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B〕
A、CuO、Fe、S、ZnCl2
B、SO2、Fe、HNO3
C、CaO、C、BaCO3、HNO3 D、SO2、S、NaNO3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31.〕酸与性碱氧反化响物—通—性盐+水:CO2 + Ca(OH)2 = CaCO3 + H2O 〔2〕与水反响——酸: CO2 + H2O = H2 CO3 〔3〕与碱性氧化物反响——盐:K2O + CO2 = K2C注O3意: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响生成相应的酸,但
做好学习高中化学的准备
1. 进行心态调整 适应高中生活
初高中化学教学中衔接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衔接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养成学科素养的重要一环。
化学是基础教育阶段难度较大的自然科学,是学生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够接受的学科,同时,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其他方面的知识。
学生真正有化学意识是从小学《自然》课开始,初中化学是学生的化学入门和启蒙,而高中化学是化学知识的深化与提高,并为高级化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搞好化学教学衔接是至关重要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化学学科的衔接既有学科体系内各阶段的衔接,也有与社会生活的衔接。
所以,化学教学的衔接是复杂的、系统的、综合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并不断变化着的。
通过几年中学化学教学,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下面谈谈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高中化学不论知识的内容、结构、深广度,还是学习要求上都比初中化学具有更高的层次。
认真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切实打好高中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步骤和措施。
一、思维方式的衔接初中化学的思维方式是直观形象思维,感性认识比较多,逻辑性不太明显。
高中化学以抽象思维为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因此,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完成学生思维方式的衔接是十分必要的。
如高中化学中《碱金属元素》,从结构上分析推测其性质变化,结合学过的钠的性质作对比,找出结构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也可利用图表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找出其联系和规律,是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有效途径。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衔接初中化学属于公民素质教育,教材内容是科学的、有序的、但并不追求严密和系统完整。
而高中知识则以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论为主干,教学中以学生初中所学到的知识开始,注重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把知识由点而发展成知识层面,进一步注重于知识面的应用及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知识网。
初高中化学教材内容是有机整体,许多难点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及初高中衔接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法,分类标准(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
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
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课堂练习】(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2)元素符号的意义(3)H、H2、H+、H-的共同点是什么?2.原子。
它由和构成。
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
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越不稳定。
最外层电子能量最,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
【课堂练习】(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
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个时,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⑦氦原子⑧氩原子(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叉“×”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①氢原子②钙原子③铝原子④碳原子⑤氮原子⑥氧原子⑦氯原子3.离子(1)某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生成简单阴、阳离子,又称单核离子,如Na+、Cl-等;复杂离子又称多核离子,如OH-、SO42-、NH4+、CO32-等等,它们是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带电荷的原子团,相对比较稳定,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化学反应。
初高中衔接教案化学
初高中衔接教案化学
1. 了解高中化学学习和初中化学学习的区别和联系。
2. 掌握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渐进性,做到知识衔接和知识延伸。
3.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高中和初中化学知识的对比和联系。
2. 高中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拓展。
教学难点:
1. 高中化学知识与初中知识的承接和发展。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和课件。
2. 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和参与课堂活动。
3. 初中和高中化学教材。
教学过程:
一、引言(5分钟)
教师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化学知识,为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做铺垫。
二、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区别和联系(15分钟)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案例,向学生解释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三、高中化学知识点的拓展(30分钟)
教师讲解高中化学知识点,并通过实验、例题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课后延伸(10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课外资料,做好笔记和复习,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初中和高中化学的联系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高中化学知识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衔接不同阶段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学课件4
(3).蒸发结晶:加热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分离出来,如从 NaCl 溶液中分离出 NaCl。
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不断搅拌 ,以免局部过热 ;较多晶体 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
2.有关溶液的计算
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步骤: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写出答案
五、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1.实验室常用仪器、用法与用途
2基本操作
(1).固体灼烧:除去固体物质中含有的易升华、易分解物质或除去结晶 水合物的结晶水等。如除去 Na2CO3 溶液中的 NaHCO3。 (2).过滤:分离固体与液体互不相溶的混合物,如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BaCO3。
a.金属单质 如:钠 Na 铁Fe b.固态非金属 如:碳 C硫S c.稀有气体 如:氦He 氩Ar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阿拉伯 数字标明原子个数。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 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
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注:NH3(氨气)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 如:KMnO4(高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 (碳酸钙)注:NH4可以看作金属离子写作“铵”
(3)再认识。CuO+H2=Cu+H2O 从氧化铜的角度看反应类型: 还原反应 从氢气的角度看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再举一实例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浅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摘要:初中化学教育是高中化学教育的必要准备、启蒙阶段,高中化学教育是初中化学教育的延续与提升。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但在传统的教学当中,两者之间往往是脱节的。
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入手,意在分析初、高中这两个阶段的化学教学,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育;衔接;初高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衔接意识和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衔接意识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才能有正确的教学行为。
教师备课、上课关注的不应只是教材、教学内容,还应对教学的主体——学生,有相当的关注。
只有注意了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地组织教学,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尤其是高一年级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原有基础和学习状况有较深的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化学教学,形成连贯的知识链。
据调查,初中化学教师的衔接意识较薄弱,对高中所用教材和内容基本不了解,平时教学也没注意与高中化学内容有意衔接,只为应付中考。
长期担任高中化学教学的高中教师对初中现行的教材和教法也同样不熟悉,与初中教师缺乏交流,从主观上影响了衔接的进行。
只有初中化学学好了,高一化学才能入门。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初中化学以直观教学为主,教学目标层次低,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思维训练度上跨度小,宏观思维多,逆向思维,集中思维多,发散思维少。
而高中化学教材则侧重理论认识方法(抽象、类比、假说、数学方法等)。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侧重理论,教学方法单一,且直观性差。
高一新生对初高中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教学方法的变化等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衔接问题的顺利解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新生应如何在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方法、习惯及兴趣上顺利地尽快适应高一化学的学习呢?1.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适应能力从初中步入高中后,化学这门课程很多学生感到不那么好学了。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学 课件(46张PPT)
(1)下列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发生装置,a仪器名称 ,b仪器名称 。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填序号);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填序号),
收集一瓶氨气的方法是
。
A
B
C
D
图1
(2)上图1是氨气的喷泉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水 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降低,烧杯 中的水就会进入烧瓶,形成 色的喷泉。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
是
。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
原子的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
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
化学就是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元 素及其化合物是最重要的,化学方程 式的书写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考题往往把 实验与元素化合物联系在一起来考
2016柳州28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 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 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3.装置及原理
初中重要的实验有: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氢气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通过以上装置可以得出结论
1.有气体反应或生成的实验需要先检查气 密性再装药品
2.防倒吸 3.可燃性气体加热或点燃前必需验纯 4.尾气处理 5.通常的气体制取及性质装置的连接顺序 制气→除杂→干燥→性质→收集→尾气处理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5——身边的化学物质
走进高中——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第五讲身边的化学物质(三)1、金属(1)金属的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除汞外,元素的中文名称都带有金字旁。
区别金属和非金属金属非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大都数呈银白色有多种颜色具有延展性没有延展性具有可锻性不具有可锻性硬度通常较大硬度不一致是良好的导电体一般不可以导电是良好的导热体导热性能差密度高密度低熔点高熔点低金属物理性质: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Mg + O2 2MgO4Al + 3O2= 2Al2O3占姆3Fe+2O2 =^= Fe3O42Cu + O. =^= 2CuO2除银、金铂外,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Mg、Al 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Fe、Cu等在常温时几乎不与氧气反应,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②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Mg + 2HCl == MgCl 2 + H 2 T Mg + H 2SO 4 (稀)=MgSO 4 + H 2 T Zn + 2HCl === ZnCl 2+ H 2T Zn + H 2SO 4 (稀)=ZnSO 4+ H 2 T Fe + 2HCl = FeCl 2+ H 2T Fe + H 2SO 4 (稀)=FeSO 4 + H 2 T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而位于氢后面 的金属则不能。
几种不同金属的混合物与同一种酸或盐反应时,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依次逐一的发生反应。
③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2Al + 3CuSO 4= Al 2(SO 4)3 + 3Cu Zn + CuSO 4 = Zn(NO 3)2 + Cu Fe + CuSO 4= Cu + FeSO 4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 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第二讲探索化学变化的奥秘知识结构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按照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类别与种数的多少,化学反应可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类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特征多变一一变多①反应物、生成物均为两种物质: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②反应完毕后,单质转化为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转化为单质(化合态→游离态)①反应物、生成物均为两种化合物。
②反应物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能否成功,要看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满足三者之一反应即可发生,否则不行。
表达式注意①不是所有无机化学反应都归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如下列反应就不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CO2+Ca(OH)2=CaCO3↓+H2OCO+CuO Cu+CO2②要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全面分析某反应属于何种类型。
如:3CO+Fe2O3 2Fe+3CO2若只看到生成物中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而没有分析反崐应物是两种化合物,就会误认为是置换反应。
二、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得氧必然有物质失氧,因此氧化、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的。
(初中阶段我们将一个反应从两个方面来看,实质为一,高中将就此深入展开讨论)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得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得氧后被氧化,其中所含的某种元素化合价必定升高;失氧的物质(也就是提供氧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失氧后被还原,其所含的某种元素化合价必定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与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必然相等。
以反应为例::还原剂,有还原性,反应中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H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氧化产物CuO:氧化剂,有氧化性,反应中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Cu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产物Cu。
共升高价,共降低2价。
事实上,即使没有氧元素参加,同样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燃烧(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⑴燃烧:燃烧是快速的氧化反应,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物质燃烧可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凡是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就叫做完全燃烧;凡是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就叫不完全燃烧。
可燃物燃烧是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助燃剂如氧气参与;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点,燃烧所需最低温度)。
破坏了其中的一个条件:a.隔绝空气(氧气);b.vi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c.隔离可燃物,燃烧就不能发生,这样就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⑵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变化过程中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缓慢氧化虽然不剧烈,不发光,但要放热,如果热量不及时散失,导致可燃物温度升高引起自发燃烧,这种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
三、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把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燃烧、中和、金属氧化、较活泼的金属与水惠或酸发生的置换反应、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极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
2、吸热反应: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高温例如:C+H2O CO+H2;极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如2NaHCO3 Na2CO3+H2O+CO2↑;碱与铵盐生成氨气的反应全是吸热反应,注意:吸热反应就是在化学变化中,需要不断吸收大量热量的反应。
有些反应在开始时,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如加热、点燃等,一旦反应进行开了,去掉条件反应继续进行,这样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
B.CO2+C 2COC.金属镁燃烧:2Mg+O22MgOD.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分析:酸碱中和、燃烧、多数的化合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故A、C一定不正确,CaO溶于水,放热,这是常识性知识。
答案:B练习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 .固体氢氧化钠B .生石灰C .无水乙醇D .固体硝酸铵答案:A B四、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⑴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①书写原则a. 以客观反应事实为依据。
b 、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
②书写步骤下面以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a. 根据化学反应事实,在式子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KClO 3 - KCl + O 2【想一想】 观察上边这个式子,它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b. 配平化学方程式。
为了使上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要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在的原子总数都相等。
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用的方法是最小公倍数法。
例如,在上面的式子里,选择某化学式中某原子数目最多的为突破口。
左边KClO 3中氧原子数是 3,右边O 2中氧原子数是 2,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6。
因此,在 KClO 3 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 2,在 O 2 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 3。
2KClO 3 - KCl + 3O 2再配平其它原子的数目上式左边的钾原子数是 2,氯原子数也是 2,因此,在右边 KCl 的前面要配上系数 2。
2KClO 3 - 2KCl + 3O 2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配平后,把短线改成等号“=” 得出。
2KClO 3 = 2KCl + 3O 2c.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如果化学反应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生,需要在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当反应需要的特定条件多于一种时,一般将加热条件标写在等号下边。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化学式后边加注“↑”;如果反应是在溶液里进行,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沉淀),则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后边加注“↓”。
2KClO 3 2KCl + 3O 2↑ MnO 2△d. 最后检查。
⑵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现在再介绍几种比较简单、常用的方法。
①奇数偶数法例如C2H2 + O2 — CO2+ H2O如果左右两边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一边为奇数,一边为偶数,则先将奇数变为偶数,然后依次配平其余各项。
先在水分子前配系数2,然后依次配平。
2C2H2 +5O2 4 CO2+2 H2O②观察法例如Fe2O3 + CO —Fe + CO2通过观察CO 和CO2的系数相同,一个CO变为一个CO2,需一个氧原子,Fe2O3可提供3个氧原子,所以得出Fe2O3 + 3CO 2Fe +3 CO2⑶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化学方程式体现了①质的变化,说明反应情况,反应的条件;②量的关系,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数目比、质量比和体积比(气体反应)。
例如,以2H2+O2 2H2O为例说明由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①表明了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②表示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表示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④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水的质量。
⑷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H2↑+O2↑为例,读作水通电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3、电离方程式:表示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
(注意强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全部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其部分电离并存在电离平衡。
)例如:HCl = H++ Cl―;H2SO4 = 2H++ SO42―;M n(O H)2= M n2++ 2OH―H2CO3H++ HCO3―,HCO3―H++ CO32―CH3COOH CH3COO― + H+4、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反应后生成什么物质,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因此,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
通过计算,可以加强实验和生产的计划性,合理地利用资源。
【典型例题】【例题1】某同学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克氢气跟8克氧气起反应,一定生成10克水。
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克氢气只能与8克氧气起反应生成9克水,2克氢气中有1克氢气没有参加反应,这1克氢气是剩余物。
答案:该学生的说法是错误的,应生成9克水,有1克氢气未参加反应。
【例题2】将A物质10克、B物质20克混合加热至高温,反应后剩余A物质4克,剩余B物质2克,同时生成C物质22克,D物质若干克。
则D的质量为____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A:B:C:D为_________;如果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18、44、2,则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解析:根据题意,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10-4)=6克,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为(20-2)克=18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2克。
质量比为3:9:11:1,质量除相对分子质量是个数比为1:2:1:2。
答案:为2克,3:9:11:1,A+2B C+2D。
【例题3】将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为止,得到剩余固体C克,则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克,同时会生成_______克氯化钾。
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剂及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根据催化剂的概念,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剩余固体C克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仍为B克)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钾的质量为(C-B)克。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克-(C-B)克=(A+B-C)克。
答案:(A+B-C)克,(C-B)克。
【例题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Mg + O2MgO2B. Zn + H2SO4====ZnSO4 + H2↑C. H2↑+ O2↑H2OD. 2P2O54P+ 5O2解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反应能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