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仿古瓷研究述略
景德镇现代仿古瓷业的文化思考
藏 青花 瓷器 拉 开 了现代 仿 古 瓷业 的序 幕 。到 1 9 9 3 年 ,仿 古瓷 专业 件 好 的仿 古 瓷必 定是 出 自古 陶瓷 研 究专 家和 陶 瓷美 术家 之 手 。要 户 多达 干余 家 , 1 9 9 6 年前 后又 增 至近 2 0 0 0 家 ,到 现在 已经有 3 0 0 0 仿 得 几可 乱 真 ,除 了有 过硬 的传 统 制瓷 工艺 水平 ,还要 具 备对 古 余 家 。其 中如 华 弘陶 瓷和 佳洋 陶 瓷更 是 成为 仿古 瓷 业 的典范 ,成 陶瓷 的鉴 赏 能力 ,包 括对 器 物形 态 、构 图 、形象 、笔 意及 神韵 的 立 了颇 具规 模 的 公司 。仿 古 瓷业 在迅 猛 发展 ,但 市 场管 理和 企业 超 强 把握 能 力 。因而 诸 如黄 云鹏 、向元 华 、杨 国喜 等知 名 的景 德 之 间 的联 系却 没有 衔接 上 ,往 往 出现 低端 臆 造 的仿 品多 ,小 作坊 镇 仿 古专 家 ,都 是 古陶 瓷 的鉴定 、鉴赏 专家 ,并且 对 古陶 瓷 的文 多 ,以及 作坊 之 间缺 乏交 流 相互 闭塞 的情 况 。因而 仿古 瓷业 也造 化 内涵都 有着 深 刻 的研 究和 理解 。如佳 洋公 司在 2 0 0 3 年 就注 册 了 景 德镇 国际陶 瓷 交流 中心 ”,开 展过 不少 陶 瓷文 化 交流 活动 , 成 了一 定 的乱 象 ,而 其 中最 受人 们 关注 也是 人们 最 误解 景德 镇 仿 “ 如2 0 0 6 年就 承办 了国 际元青 花会 议 。 并且每 年 都会 聘请 国 内知名 古 瓷业 的便 是仿 古瓷 等于 假古 董 。 景 许 多人 一 听 到景 德镇 的仿 古 瓷便 立 刻会 联想 到 一个 名词 “ 假 古陶 瓷 学者 或者 鉴 赏专 家来 景德 镇 讲课 。另外 中心 还建 立 了 “ 陶 瓷 艺术 博物 馆 ” ,为 陶瓷 爱好 者提 供 古 董 ” ,大有 谈虎 色 变 的感 觉 ,更有 买 过赝 品 的收 藏者 大 呼景 德 德镇 古 陶瓷 标本 馆 ”和 “ 镇 的仿 古 业应 该 被取 缔 。诚 然 ,很 多仿 古瓷 最终 都 会被 当做 “ 假 了学 习和 交 流 的实物 资 料 。并且 现 代景 德镇 具 有规 模 的仿 古 公司 古 董 ”来 进行 销 售 。但 是真 正 了解 景德 镇仿 古 瓷业 的人 都 知道 , 也基 本 都会 建立 标 本馆 、研 究 中心 等等 。因而 仿 古瓷业 实际 上也 景 德镇 仿 古 瓷业 的 生产 商本 身并 不 会将 仿古 瓷 当做 “ 古董 ”进 行 是 陶瓷文 化交 流碰 撞 的重要 途径 。 销 售 。真 正 将 仿 古 瓷 拿 去 鱼 目混珠 的是 来 自四面 八 方 的经 销 商 从器 物 和欣 赏 者的 角度 来说 ,一件 优 秀 的仿 古瓷 器 能够满 足 们 ,既有 来 自港 澳 台的 ,也 有来 自北京 上海 等地 的。 从本质 上 来 人们 的对 古 代 陶瓷 艺术 的 审美 需求 。 因为 真正 优秀 的 古代 陶 瓷艺 说 ,景德 镇 的仿 古 瓷业 只是 承担 了制造 者 的角色 ,而购 买 者拿 去 术 毕竟 只 占少数 ,高端 仿 古瓷 的 出现 能使 更 多古 陶瓷 爱好 者 有机 会 体会 到陶 瓷文 化 的魅 力 。并 且会 造成 这样 一 种现 象 , 即欣 赏者 谋 求 正 当或 者 不正 当的 利益那 是购 买者 的 问题 。 另外 ,许 多 从事 多 年仿 古瓷 制 作 的人 员一般 都 热 爱古 代 陶瓷 开 始鉴 赏仿 古 瓷 的仿真 程度 ,研 究 仿 古瓷 和 古代器 物 的差 别 。而 艺术 ,而 且 对古 陶 瓷的 研究 往往 都 很深 入 ,是 陶瓷 文化 和 技 艺的 这样 的鉴 赏培 养和 审美 需求 恰恰 促成 了 陶瓷文 化 的升华 和延 续 。 四 、仿古 瓷业 的发 展前 景 传 承 者 。如 上文 提 到 的佳洋 、华 弘 般形 成规 模 的仿 古 瓷公 司 , 已 随着 文 物 、古 玩 、艺术 品收藏 的 兴盛 , 国 内外学 者对 于 古代 经创 立 了 自 己的品 牌 ,并且 在仿 古 的基 础 上有 了一 定 的创 新 ,为 景德 镇 的陶 瓷文 化 的弘 扬做 出了不 少贡 献 。 因而 ,景 德镇 的仿 古 陶 瓷艺 术 的鉴 赏和 研 究 的深 入 , 爱美 、慕 古 、 尚古 的心 理不 断增 强 ,使 得越 来越 多人 能够 读懂 并 且欣 赏 古代 陶瓷 艺术 。而优 秀 的 瓷业 并非 洪水 猛兽 ,只 是需 要正 确 的引导 和规 范 的市场 。 古 代陶 瓷 艺术 品稀 少且 价 格 高 昂,少 则数 十 万上 百万 ,多则 千万 二 、仿古 瓷业 的文 化功 能之 传承 制瓷 手工 艺 2 0 0 6 年 景德 镇 手工 制 瓷作 为传 统手 工 技 艺项 目入 选 了第 一批 过 亿 。可 以说 大 多数喜 者 都难 以购 买 或拥 有 ,甚 至难 以见到 。一 国家 非 物质 文化 遗 产名 录 ,一 方面 这 意味 着人 们 开始 重视 手 工制 件 可 以乱真 的仿 古瓷器 ,既 具有 和真 品相 似 的价 值 ,又 拥有 一 定 瓷 ,而 另一 方面 也 凸显 出了景 德镇 的传 统 手 工制 瓷工 艺 的传 承面 的收藏 价值 ,而且 可 以是 多数 人 可 以消 费的起 的 。因而 这种 满足 临着 危 机 。危机 来 源于 景德 镇 制 瓷业 生产 工 艺的 现代 化 ,许 多行 人 们 尚古情 结又 适合 大众 消 费的仿 古瓷 自然会 有 市场 需求 。 再 从历 史 的角 度来 说 :历 史 上各 代 的仿 品瓷 ,如 今 都成 了有 业 已经摒 弃 了原来 传统 的制 瓷方 法 。 而 仿 古 瓷 业 基 于 其 需 要惟 妙惟 肖地 模 仿 古代 陶 瓷 艺术 的特 价 值 的文物 。文物 界 所谓 的 唐仿 、宋 仿 、 明仿 、清仿 等 历代 仿 制 殊 性质 ,恰 恰 成 为了 当前 景德 镇传 承 和 发掘传 统 制瓷 手 工艺 的主 品中 的杰 作 , 目前也 都成 了价值 连城 的 藏 品 ,现 在就 连 民 国仿 、 0 、7 0 年 代 仿 也一 样 成 了收 藏 的 热 门 。 而很 多高 仿 制 品的 艺 术 力 军 。景德 镇 仿古 瓷专 家 杨 国喜 先生 说 : “ 想要 做好 仿 古瓷 ,就 6 0 0 3 年 国家 博物 馆 要 对古 代 东西 有透 彻 的 了解 。我 面对 一件 件 真 品 ,仔 细 地琢 磨它 价 值和 收 藏价 值 其本 身就 有 很高 的价 值 了 。如2 O 款馆 藏 国宝 ,其 中有 1 0 件瓷 器 仿制 品 ,全 是景 德 们 ,就 好像 他 们在 同我讲 话 。它 们告 诉 我那 个 时代制 瓷 工艺 的各 首次 限量 仿制 3 种 信息 ,严 格 按照 当 时 的程序 做 ,就 一 定可 以做 好 。 ”真正 的 高 镇 出产 ,完 全复 制 了清 代烧 瓷 的全套 工 艺— —手 工 制坯 、 手工 绘 精 仿古 瓷业 往 往 需要 完全 地 再现 当时 制 作工 艺 ,使现 代 人 能充 分 画 、柴窑 烧 炉 ,可 以说 除 了烧制 的年 代 不 同 ,其 余 与 原品 几乎 没 感 受到 古 人智 慧 的结 晶 。因 而 ,现代 仿 古瓷 业可 以说是 最 为直接 什 么 不 同 了。 由于仿 制 的是 绝世 珍 品 ,请 的是 当代 最优 秀 的 工艺 与 传统 制 瓷手 工 艺发 生 关系 的制 瓷行 业 。通 过仿 古 瓷这 个媒 介 , 师精 心制 作 ,并 且 由 中国 国家博 物馆 监 制 、绝 版 限量 发行 ,所 以 0 0 5 年4 月份 仿 品在 北京 和 天 津等 地 展 出 时极 受玩 家 推 崇 ,一 个 传统手- r s u 瓷 工 艺 作 为 一 种对 历 史 的 回 归 ,其 意 义 显 得特 别 重 2 要 。 具体 说来 ,要仿 制 古代 器物 并使 之 到位 ,其 胎 釉原 料和 装 饰 星期 内所 有 样 品被购 一 空 ,并 且市 场销 售价 格 一路 飙 升 ,仅 几个 材 料就 要 采用 与 同时 代相 同的配 制方 法 而不 是现 代 标准 化配 方 ; 月涨 幅就达 2 5 % 以上 。 但 是 总 的 说 来 , 景德 镇 的 仿 古 瓷业 还 是 有 着 很 大 提 升 空 间 其 成 型工 艺就 必 须是 手 工拉 坯 、修坯 或 印坯 、泥 板 成型 而 不是 机 0 0 万 人 民 币 ��
关于唐朝五代景德镇蓝田青瓷的研究
关于唐朝五代景德镇蓝田青瓷的研究【摘要】景德镇蓝田青瓷作为唐朝五代时期的重要瓷器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本文从蓝田青瓷的起源和中国古代瓷器历史入手,探讨了唐朝五代景德镇蓝田青瓷的制作工艺、特点与风格以及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同时也对蓝田青瓷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探讨,以及分析了其在中国陶瓷史中的重要性和研究前景展望。
景德镇蓝田青瓷不仅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对中国古代瓷器制作技术和艺术风格的重要见证,对其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景德镇蓝田青瓷, 唐朝五代, 制作工艺, 特点与风格, 文化交流, 保护与传承, 影响与价值, 重要性, 研究意义, 研究前景, 陶瓷史, 中国古代瓷器.1. 引言1.1 景德镇蓝田青瓷的起源景德镇蓝田青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据史料记载,唐代景德镇的陶瓷业非常兴盛,而蓝田青瓷就是其中一种代表作品。
蓝田青瓷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瓷胎呈现出深蓝色,并且在青瓷釉下呈现出蓝色的斑纹,给人以清新脱俗的美感。
蓝田青瓷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选取上等的陶土,经过揉搓、干燥和研磨等步骤,制成坯瓷。
然后,施以蓝釉并进入高温烧制,使其成型。
进行修饰和装饰,使其更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蓝田青瓷不仅在中国国内备受推崇,还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保护与传承蓝田青瓷,对于挖掘中国陶瓷文化的深层内涵,发扬传统工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中国古代瓷器历史悠久瓷器作为中国的传统工艺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早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国就开始烧制陶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瓷器的制作技术逐渐完善,从简单的灰陶发展到精美的青瓷。
金文化非常发达的时期更是促进了瓷器的繁荣。
而隋唐时期,则标志着中国瓷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唐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瓷器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那时的瓷器以白瓷和青瓷为主,其中青瓷就是景德镇蓝田青瓷的前身。
景德镇现代仿古瓷业的文化思考
景德镇现代仿古瓷业的文化思考作者:汪浩来源:《艺术评论》 2013年第12期汪浩一、仿古瓷业的现状及疑惑上世纪八十年代,景德镇陶瓷馆与东风瓷厂合作仿制一批馆藏青花瓷器,拉开了现代仿古瓷业的序幕。
到1993年,仿古瓷专业户多达千余家,1996年前后又增至近2000家,到现在已经有3000余家。
其中如华弘陶瓷和佳洋陶瓷更是成为仿古瓷业的典范,成立了颇具规模的公司。
仿古瓷业在迅猛发展,但市场管理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却没有衔接上,往往出现低端臆造的仿品多,小作坊多,以及作坊之间缺乏交流相互闭塞的情况。
因而仿古瓷业也造成了一定的乱象,而其中最受人们关注也是人们最误解景德镇仿古瓷业的便是仿古瓷等于假古董。
许多人一听到景德镇的仿古瓷便立刻会联想到一个名词“假古董”,大有谈虎色变的感觉,更有买过赝品的收藏者大呼景德镇的仿古业应该被取缔。
诚然,很多仿古瓷最终都会被当做“假古董”来进行销售。
但是真正了解景德镇仿古瓷业的人都知道,景德镇仿古瓷业的生产商本身并不会将仿古瓷当做“古董”进行销售。
真正将仿古瓷拿去鱼目混珠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经销商们,既有来自港澳台的,也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
从本质上来说,景德镇的仿古瓷业只是承担了制造者的角色,而购买者拿去谋求正当或者不正当的利益,那是购买者的问题。
另外,许多从事多年仿古瓷制作的人员一般都热爱古代陶瓷艺术,而且对古陶瓷的研究往往都很深入,是陶瓷文化和技艺的传承者。
如上文提到的佳洋、华弘般形成规模的仿古瓷公司,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并且在仿古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创新,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的弘扬做出了不少贡献。
因而,景德镇的仿古瓷业并非洪水猛兽,只是需要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的市场。
二、传承制瓷手工艺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作为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入选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方面这意味着人们开始重视手工制瓷,而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了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的传承面临着危机。
危机来源于景德镇制瓷业生产工艺的现代化,许多行业已经摒弃了原来传统的制瓷方法。
景德镇仿古瓷研究述略
景德镇仿古瓷研究述略【摘要】仿古瓷是一种或模仿前代古瓷、名瓷的釉彩,或仿其器型,或仿其纹饰,或各方面兼而有之瓷器品种,是我国古代瓷器中一种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工艺现象。
景德镇作为著名的传统陶瓷生产中心,仿古瓷在其生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伴随景德镇城市的兴衰而涨落。
本文拟对建国以来,景德镇仿古瓷的研究现状作出简要叙述。
【关键词】景德镇;仿古瓷;研究;综述自古以来任何艺术领域都存在摹仿与借鉴,中外皆然,尤其在绘画、书法、陶瓷等艺术领域非常明显。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瓷都和陶瓷艺术之城。
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仿古瓷是我国古代瓷器中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工艺瓷品。
古瓷仿制萌芽于两宋,形成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盛于清康雍乾时期,衰落于晚清民初。
就中国陶瓷发展历史而言,仿古瓷基本上存在于我国古代瓷器发展的后半叶,并对这一时期瓷器的发展进程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关于景德镇陶瓷的各方面学术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不少前辈和学者们对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仿古瓷部分的研究也取得一些重要成果,笔者就自己资料所及,将目前景德镇仿古瓷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从文献上看,除了传统的地方志、正史、政书,如《清史稿》、《江西省大志》、《江西通志》、《浮梁县志》、《饶州府志》、《明实录》、《清实录》等书对此有阐述外,还有各种诗文集、笔记、碑文等资料辟出专门章节对此论述,如《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说》、《陶成纪事碑》等。
在涉及景德镇陶瓷发展和历史的论著方面,国内学者已经开拓了不少天地,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景德镇仿古瓷的发展背景提供了教材,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景德镇瓷业经济史研究起步是比较早的。
成书于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瓷业史》、《景德镇陶瓷概况》、《江西陶瓷沿革》基本都讨论了江西瓷业从汉朝到民国时段的勃兴、发展和衰败历史,以及瓷业贸易和景德镇民国时期瓷业的现状。
该书上自远古下迄晚晴,从几何印纹陶、釉陶到青瓷、青花瓷,对江西境内大小窑址以及形形色色传世珍品一一举析,辅以图片,形象生动。
断代与鉴赏揭秘景德镇高仿瓷是怎样炼成的(精品文章推荐)
断代与鉴赏揭秘景德镇高仿瓷是怎样炼成的(精品文章推荐)“七死八活九翻身”,这是景德镇过去的陶瓷艺人根据烧窑的天气状况总结出的一句话,对于他们来说,秋高气爽的九月,气压和温度条件都是再适合烧柴窑不过了。
在几家执著于还原历史成就、复制文化精粹的高仿瓷作坊中,用零零散散的笔记,试图描述传统工艺中的昔日痕迹和景德镇前人留下的巨大财富。
高仿瓷的范围界定研究景德镇陶瓷多年的罗学正教授曾将景德镇二十多年来生产的仿古瓷分为高仿瓷、中档仿古瓷和低档仿古瓷三大类,在他总结的基础上,笔者以为今天的高仿瓷可以再细分为精品高仿瓷与普通高仿瓷两类,而这个广义概念上的高仿瓷恰恰囊括了罗教授之前总结的高档及中档仿古瓷。
精品仿古瓷:一般以真古瓷(或瓷片标本)为仿制对象,对于胎体的质地、釉面光洁度及气泡分布、桔皮纹、手感等,造型的精确度及跳刀痕、接泥痕等,装饰色料及纹样、画风的精确度,款式的精确度以及火石红、蛤蜊光乃至器物烧成后的尺寸、厚薄、重量等等,都极为到位。
经过恰到好处的做旧处理后,仿品的形、神皆具古瓷风貌,但能仿到如此程度的数量并不多,每个品种两、三件,主要销往海外,国内拍卖的图录中也时有出现。
普通高仿瓷:一般以精印图录和实物照片做仿制对象,有时也会参照实物标本。
仿制品力求精确,“几可乱真”,但略缺神韵,仔细观察不难找到破绽。
一般不做旧,标明仿某某时代某产品,售价与同期的艺术瓷相若。
当然,也不排除被人买去以假充真,高价售出。
研究古陶瓷传统工艺多年的向元华曾对笔者说过,烧制高仿瓷有两个最重要的关口,分别是入口的材料关及出口的柴窑关。
前者是基础环节,任何一样材料的确定都需要反复试照子才可以确定,而后者是关键环节,烧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当然,衔接两个关口之间的的每一道工序也不容忽略,其中的细致程度也直接影响了一件高仿瓷最终能否烧制成功入口关:坯料、釉料、颜料的选择与制作烧制仿古瓷所需要的坯料和釉料、颜料,每一部分材料的选择都需要反复对比试验才能决定,对于那些苛求完美的高仿艺人而言,即便是面对同一批原材料,还要根据其堆放位置的不同去仔细辨别其对于最终烧成效果的影响。
景德镇官窑(八十)明清青花瓷辨伪之近现代的仿制情况现代仿古
景德镇官窑(八十)明清青花瓷辨伪之近现代的仿制情况现代仿古现代仿古现代仿古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起初,是国有瓷厂根据文博单位或工艺品公司的需求,为他们生产仿古瓷。
其中影响较大、效果较好的是艺木瓷厂为北京故宫博物院仿制的清代同治皇帝的大婚用瓷;数量最多的是艺术、建国、曙光、雕塑、人民五个瓷厂根据国家用瓷办公室与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签署的《关于仿古瓷器产销协议》,为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生产各类仿古瓷61300多件。
面对仿古瓷产生的经济效益,各大瓷厂几乎都抽调有经验的技术力量进行仿古瓷生产,连景德镇陶瓷馆也成立了生产仿古瓷的“泥宝斋”。
1986年轻工部在无锡举办全国陶瓷质量的评比活动,仿古瓷与日用陶瓷一道,也参与到评比活动之中,“泥宝斋”的仿古产品还获得了金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逐渐成为热点,生产仿古瓷的民营作坊也异军突起。
开始时仿古水平都比较低,制作的仿古瓷没有准则,多数是在一般器物上书写上某个年号而已。
随着文物信息量的增加、文物资料的丰富、仿古经验的积累,仿古水准也不断提高。
同时,由于作坊主对古瓷鉴赏能力、理解程度有文野之分,所以,仿古水平的差异也渐渐凸显。
其中,有两类作坊主成为“高仿”的主力。
一类是曾经从事过文物工作,改革开放后下海成为作坊主的。
他们有一定的古瓷鉴赏能力,对古器物的时代特征此较了解,同时聘请了制瓷技艺较高的工人,所以制作精细,产品规范,多以仿明清官窑为主。
另一类是曾经从事过文物买卖的作坊主。
他们了解市场,熟悉不同层次的收藏者对古瓷的理解水平,加上用心钻研,不断提高,还能再现古瓷在烧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而形成的一些特点,因此,他们生产的仿古瓷也颇具风味,多数以生产民窑器物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者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低劣的仿古瓷市场逐渐缩小,低端仿古作坊也随之淡出,高仿队伍中也出现分化,有的原地踏步,有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仿古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时侯。
尽管如此,依然没有摆脱两大困扰,那就是,做到器型绝对准确和青花绘制的灵气。
景德镇陶瓷仿古钧瓷小花瓶插花平介绍
景德镇陶瓷仿古钧瓷小花瓶插花平1. 引言景德镇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而钧瓷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品种。
本文将介绍景德镇陶瓷中的仿古钧瓷小花瓶以及如何利用它进行插花。
2. 景德镇陶瓷景德镇位于中国江西省,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乡。
景德镇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陶瓷产业的重要基地。
3. 钧瓷钧瓷是景德镇陶瓷中的一种传统瓷器,其特点是釉色丰富多彩,釉面呈现出独特的渐变效果。
钧瓷的釉色主要有青色、紫色、红色等,色彩鲜艳、绚丽多样。
4. 仿古钧瓷小花瓶仿古钧瓷小花瓶是一种具有古风味道的钧瓷花瓶,它的造型小巧精致,非常适合用于插花。
它的釉色通常以青色为主,搭配其他颜色的渐变效果,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4.1 造型设计仿古钧瓷小花瓶的造型设计非常讲究,通常采用传统的古代花瓶形状,如瓶颈细长,瓶身饱满,底部略微收缩。
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优雅的曲线美。
4.2 釉色处理仿古钧瓷小花瓶的釉色处理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它采用了传统的钧瓷釉色技法,通过多次施釉和烧制,使得花瓶的釉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
这种渐变效果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5. 插花艺术插花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将鲜花插入花瓶中,展现出不同的美感和情绪。
插花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1 插花材料插花材料通常包括鲜花、绿叶、花枝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花材的颜色、形状和花期等因素,以及与花瓶的搭配效果。
5.2 插花技巧插花技巧是插花艺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插花时,需要注意花材的高低、形状的对称与不对称、色彩的搭配等,以及整体的平衡感和美感。
5.3 插花与钧瓷小花瓶的结合钧瓷小花瓶非常适合用于插花,它的小巧精致的造型和丰富多彩的釉色为插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选择花材时,可以根据钧瓷小花瓶的釉色来搭配相应的鲜花和绿叶,以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6. 结语景德镇陶瓷仿古钧瓷小花瓶插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将传统的陶瓷工艺与插花艺术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情感。
景德镇陶瓷高仿古瓷的收藏价值不在卖假货!
景德镇陶瓷高仿古瓷的收藏价值不在卖假货!导读:仿古瓷就是后期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的瓷器。
仿古之风,早在宋代就很盛行,当时已出现了大量仿制的商周青铜器,同时一些地方瓷窑,也不乏刻意仿古者。
但与后来的清代相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仿古瓷,即仿其釉彩、仿其器型、仿其纹饰或兼而有之,是中国古代瓷器中一种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工艺现象,不论在民间还是在官方都大量存在,因而仿古瓷存世很多。
它主要萌芽于两宋,形成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前期,衰落于清代后期。
总之,其基本上存在于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后半期,并对这一时期瓷器的发展进程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古代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讲述下近代景德镇仿古瓷的看法!《信息时报》曾刊发一篇文章,标题为《百年古瓷竟能即买即做》,文章从做旧工场很隐蔽、加工5分钟瓷器出现裂纹、新瓶接老底变身古瓷器三个方面,对古瓷仿制进行“揭秘”。
此外,一家网站上也刊发过一篇类似文章《警惕高仿》。
两篇文章都是同一个观点,建议藏家不要被高仿古陶瓷迷了眼。
其实,高仿古陶瓷也相当有收藏价值。
元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2005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绘有《鬼谷下山》场景的元代青花人物罐拍卖出1400 万英镑,折合约2.3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
这一消息如同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泛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停息。
《鬼谷子下山图》《鬼谷子下山图》的天价,与收藏品的艺术性、稀有性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真正的收藏从某种角度而言,目的是对一种所爱的拥有。
一件极具收藏价值的东西,我们如果因为其稀有而不能得到,这对于爱好者而言是非常痛苦的。
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可以从工艺上解决其艺术性时,以高仿的手段来解决其稀有性的问题又何尝不可呢?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元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元青花花卉纹鼎元青花云龙纹梅瓶在明朝成化时期,就有人大量仿制宣德、嘉靖、万历年间的陶瓷,而且非常风行。
瓷器仿古做旧:大揭秘
瓷器仿古做旧:大揭秘一件完整意义上的仿古瓷,即指以假充真的仿古瓷。
它是由两个步骤构成的,首先是仿制,然后是做旧,二者缺一不可。
仿制主要包括纹饰的仿制、器形的仿制、釉色的仿制、胎土的仿制和重量的仿制;做旧则是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以制造器物的“岁月痕迹”纹饰和器形的仿制在仿制方面,以纹饰的仿制和器形的仿制相对容易。
记者调查中发现,很多店铺老板往往会花数百元或数千元买一件出土的、已经破损的瓷器,目的是为了仿制上面的纹饰。
除了直接仿画之外,他们还会采用细毛笔蘸墨汁在原件上勾勒出轮廓,然后用透明白纸印出轮廓,再将该纸贴在新的瓷胎上摹,这样往往仿得比较到位。
水平最高的甚至采用电脑三维扫描纹饰,几乎丝毫不差。
器形也是如此。
今天的古瓷仿制者比较起过去的艺人,最大的不同便是利用各种博物馆图录和图书,并根据上面的图片和数据,模仿纹饰和器形,水平高的甚至可以做到惟妙惟肖。
(上述的情况不包含那类出于迎合部分藏家猎奇心理臆造的仿古瓷。
)这里顺便也提醒陶瓷收藏爱好者,在学习瓷器鉴定知识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死记硬背上面的纹饰特征和器形特征,必须在市场中多实践多学习,避免按图索骥造成损失。
胎土和釉色的仿制对于利用新原料仿制古瓷的人来说,胎土和釉色的仿制是最困难的;如同模仿一幅书法作品,你可以模仿字形,却很难仿出风格。
胎土的仿制取决于原料的配方,南宋以前景德镇瓷器的胎土一直以单一的瓷石为原料。
当上层瓷石出现能源枯竭时,南宋末年,景德镇瓷工在浮梁瑶里乡麻仓村发现了麻仓土,用这土掺和不子(注:念dunzi,特指砖块状的瓷土块)制成的坯性质硬。
后在高岭村发现与麻仓土一样性质的泥土,名高岭土,这是制瓷工艺一大转折。
“二元配方”的制胎法也让景德镇瓷器自元代起扬名全国。
今天景德镇的很多陶瓷作坊为了节约成本,直接购买来自外地制泥厂的原料,在景德镇的南山里也有不少这样的制泥厂,用这些原料制作的瓷胎很容易识别真伪。
比较难鉴别的是严格按照瓷石加高岭土的配方制作的瓷器,然而终究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尤其是明代早中期的瓷胎,由于麻仓土已经消失(消失于明中后期,据说这也是明后期大龙缸屡屡烧制失败的原因),今天已经不可能复制。
景德镇仿古瓷市场与历史分析
代 仿古瓷所 继承 的是传 统文化 的精髓 ,要求瓷 质 精 美肥 润、造 型雄 浑质 朴 ,纹饰 古雅 精致 ,
而 不是 在 器 形 大小 、厚 薄 乃 至 火 石 红 、桔 皮 釉 、
古者 的审美需求 ,这是 中华 民族 的国粹在人们 心 目中根深蒂 固的具 体体 现 ,因此 ,其生产 本 身并没有错 ,不必 “ 鼠过街 ,人人喊打 ” 老 。我
导下 ,仅雍 正朝 后期 ,便烧 造 出仿古 品种 四十
余 ,另 有创 新 品种 十 几 。 乾 隆 时 又 有 更 多 品 种 问 世 。 这 一 时期 的仿 古 瓷 技 术 上 精 益 求 精 ,绝 无 牟 利 目的 。特 别是 官窑 的产 品 ,烧 造 为 皇 宫 御 用 当 然 更 不 敢 真 的用 来 鱼 目混 珠 。 所 以此 时 仿 品 并 不 仿 写 前 朝 年款 ,而 是 直 书 本 朝 年 号 ,如 清 乾 隆 时 有 “ 大清 乾 隆仿 古 ”专 款 。 待 至 清 末 民初 ,赏 玩 古 瓷 所 好 者 日众 ,瓷 器 买 卖 交 易 兴 隆 ,由 此市 场 需 求 所 引 ,造 假 仿 古 能
作 到做 旧作伪 ,无不 以假 乱真 ,真假难辨 ,于
是 文 物 市 场 鱼 目混 珠 ,赝 品 充 斥 。 但 是 从 正 面 看 ,民 国 仿 古 为挽 救 景 德 镇 瓷 业 不 致 沉 沦 ,为
验 的年 长熟练工 多集中从事 高仿瓷 制作 ,年 青 人则 多数急功近 利 ,对于钻研 传统 制瓷技 艺不
艺 术 陶 瓷 名 家 的 高 。 所 以 ,有 眼 光 的 艺 术 品 投
改造而逐渐 萎缩 以后 ,仿古瓷 唤起 了人 们对历
当代景德镇陶瓷高仿与造假的初步调查
当代景德镇陶瓷高仿与造假的初步调查作者:曾智泉来源:《文物世界》 2015年第1期曾智泉摘要:鉴定与造假历来是相生相克的关系。
江西景德镇自元代以来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制瓷中心,曾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精美的瓷器作品,但随着文物市场的兴起,陶瓷制假的全国中心也同样出现在江西景德镇;本文以当前景德镇陶瓷造假的部分常用手法及作品为内容,揭示目前出现在文物市场的赝品及其种类,供广大陶瓷收藏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江西景德镇陶瓷造假以假乱真接底接胎残器改装老胎拼接陶瓷高仿与造假的手法自古以来都大同小异,水平也同样高低不等。
但高仿与造假有区别:高仿不等于造假,造假包含高仿。
历史上许多朝代出现政府统一的高仿行为,这批高仿品在当时就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且动机主要来源于对前世或古代艺术的真实崇拜,属于复古行为中的高雅艺术,用于日常生活。
造假及造假性质的高仿则是为了牟利,通过各种手法以假乱真,虽然工艺与艺术相关,但动机与艺术本身关系不大,一切“向钱看”。
陶瓷器造假和造假性高仿历史悠久,但本文所涉及的高仿和造假主要指的是改革开放后的相关陶瓷。
其间,几乎每种精美陶瓷都有以牟利为目的的高仿及造假,且花样翻新,工艺水平极高,有的让鉴定者心惊肉跳。
就陶器而言,一些国家禁止买卖的品种无人或极少有人高仿或造假,比如秦朝兵马俑、西汉裸俑等。
其他的陶器皆见赝品,如战汉瓦当、汉唐彩陶等等,且越是贵重品种数量越多、造假水平越高,如原始社会彩陶的高仿及造假已经让人不敢轻易出手。
唐三彩的高仿及造假水平就更可谓“登峰造极”,让许多人难辨真伪,洛阳市孟津县某村庄,以仿古唐三彩而闻名于世。
如图一,仿汉代素陶。
成功之处在于仿制出了“树根纹”:地表树根延伸至陶器内外表面之纹——这是原先认为无法高仿之处,2014年大量赝品从江西景德镇流向全国各地。
又如图二,仿汉代陶俑,其彩绘底色极其逼真,且造型和吸水性与真品无异,2014年上半年大量出现于文物市场。
来源之一:江西省丰城市。
当代景德镇陶瓷高仿与造假的初步调查
陶瓷高仿与造假的手法自古以来都大同小异,水平也同样高低不等。
但高仿与造假有区别:高仿不等于造假,造假包含高仿。
历史上许多朝代出现政府统一的高仿行为,这批高仿品在当时就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且动机主要来源于对前世或古代艺术的真实崇拜,属于复古行为中的高雅艺术,用于日常生活。
造假及造假性质的高仿则是为了牟利,通过各种手法以假乱真,虽然工艺与艺术相关,但动机与艺术本身关系不大,一切“向钱看”。
陶瓷器造假和造假性高仿历史悠久,但本文所涉及的高仿和造假主要指的是改革开放后的相关陶瓷。
其间,几乎每种精美陶瓷都有以牟利为目的的高仿及造假,且花样翻新,工艺水平极高,有的让鉴定者心惊肉跳。
就陶器而言,一些国家禁止买卖的品种无人或极少有人高仿或造假,比如秦朝兵马俑、西汉裸俑等。
其他的陶器皆见赝品,如战汉瓦当、汉唐彩陶等等,且越是贵重品种数量越多、造假水平越高,如原始社会彩陶的高仿及造假已经让人不敢轻易出手。
唐三彩的高仿及造假水平就更可谓“登峰造极”,让许多人难辨真伪,洛阳市孟津县某村庄,以仿古唐三彩而闻名于世。
如图一,仿汉代素陶。
成功之处在于仿制出了“树根纹”:地表树根延伸至陶器内外表面之纹———这是原先认为无法高仿之处,2014年大量赝品从江西景德镇流向全国各地。
又如图二,仿汉代陶俑,其彩绘底色极其逼真,且造型和吸水性与真品无异,2014年上半年大量出现于文物市场。
来源之一:江西省丰城市。
这类赝品的市场价位不高,但成本低,数量大,符合当代景德镇陶瓷高仿与造假的初步调查□曾智泉摘要:鉴定与造假历来是相生相克的关系。
江西景德镇自元代以来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制瓷中心,曾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精美的瓷器作品,但随着文物市场的兴起,陶瓷制假的全国中心也同样出现在江西景德镇;本文以当前景德镇陶瓷造假的部分常用手法及作品为内容,揭示目前出现在文物市场的赝品及其种类,供广大陶瓷收藏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江西景德镇陶瓷造假以假乱真接底接胎残器改装老胎拼接图一仿汉代素陶图二仿汉代陶俑. All Rights Reserved.文物入门者及工薪阶层的需求,市场一度火热。
景德镇瓷器:千年瓷都的艺术与创新
景德镇瓷器:千年瓷都的艺术与创新景德镇瓷器: 千年瓷都的艺术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瓷器历史的国家,而景德镇则以其独特的瓷器艺术和创新精神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瓷都之一,景德镇承载了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成为传统与现代瓷器艺术相结合的象征。
本文将为您介绍景德镇瓷器的历史背景、独特之处以及创新发展。
景德镇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唐代,景德镇开始兴盛起来,成为全国瓷器生产的中心。
宋代时,景德镇瓷器达到了巅峰,成为世界瓷器贸易的核心。
明代时,景德镇进一步发展,开创了明式瓷器的独特风格,备受瞩目。
清代时,景德镇在瓷艺领域取得了更大突破,如著名的青花和五彩瓷器,广受名家与收藏者的追捧。
景德镇瓷器独特的之处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创新的设计。
景德镇瓷器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平衡。
它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与积累,形成了独特且广受赞誉的风格。
无论是青花瓷、五彩瓷还是釉里红瓷,都展现了景德镇独特的技艺与创造力。
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景德镇瓷器也不断融入现代科技的元素,追求更多样化的艺术效果。
例如,采用现代技术制作的仿古瓷器,保留了传统的美感,同时增加了珍贵矿物质的应用,使瓷器更加耀眼和珍贵。
另外,景德镇还在瓷器设计上进行了创新。
如今,仿生设计、几何图案和艺术图案等都成为了景德镇瓷器设计的一部分,为传统的瓷器工艺注入了现代审美的元素。
景德镇瓷器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设计上,还包括了生产工艺和环保意识的进步。
如今,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工艺越来越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采用了现代化的窑炉、能源和材料管理系统,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同时,景德镇的瓷器制造商也开始关注环保产品的研发,以更环保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制造出更加绿色的瓷器。
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瓷器艺术与创新对于推动中国瓷器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景德镇的瓷器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赞誉。
试论景德镇柴窑与仿古瓷的关系影响
造型上仿古、釉色上仿古、胎质上仿古,其实最 重要的仿古是要有古陶瓷的感觉,这种感觉最重 要的就是烧成的“成色”,更应该仿古,此时就 需要我们景德镇陶瓷人一直追求的“烧成气 氛”,其实与宜兴紫砂“还原烧”或者“捂灰” 工艺一样,需要一种“气氛”,这种气氛的形成 是最终决定陶瓷成品是否“烧到位”的至关重要 的一个环节,很多情况下陶瓷的烧成过程中不管 事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或者是真正找不到“烧不 到位”的因素,大家基本上归结为“烧成气氛” 没达到,造成仿古瓷“不到位”的原因。
伴随着陶瓷成型工艺与烧制工艺的变革,我 们在探究现代陶瓷与古陶瓷内在关联与差异化的 时候,总会不断的联想到柴窑、电窑、煤气窑等 不同的烧制工具的改变,究竟是烧制工具的变革 改变了陶瓷的内在属性,还是陶瓷原料的本质化 差异不再适应了原有的烧制工具与技术?这是我 想探究并与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因为无论是现在 陶都宜兴的紫砂壶的柴烧工艺的变革还是现代景德 镇仿古瓷的柴窑留存问题与现状,都在引发着一个 陶瓷人对未来整个陶瓷行业的自问与担忧。
一、仿古瓷、柴窑的定义 仿古瓷。一般定义为是后面的朝代仿照前朝
的名家名作的陶瓷作品。无论是按照陶瓷的器形 仿制,还是根据其装饰釉色仿制,也或者是根据 其纹饰进行仿制的陶瓷类器物。这种“仿古”的 方式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宫廷,不管是在宋元明清 时期,还是到现代,“仿古”之气,蔚然成风, 也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再发 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官仿”的身份, 也有“民仿”的成分,主要还是原有古陶瓷作品 的珍贵性吸引了众多不能以实价收藏古陶瓷爱好 者的参与。
因此,“柴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决定“仿 古瓷”烧制“到位”的因素,但我相信有一天会 有更新的烧制工艺的出现。
形色如古 存之有道——谈仿古瓷存在的价值
形色如古存之有道----谈仿古瓷存在的价值王静赐【摘要】仿古瓷一直是大家追捧的话题,褒贬不一。
宋代起源,元代形成,明代成熟,元代繁荣,清末衰落,民国现代再次萌芽。
到现在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究竟仿古瓷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辩证的思考与探究,我想来具体探究一下仿古瓷的的历史现象、市场地位、最终探求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三者辩证统一,同时对仿古瓷的存在价值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仿古瓷;釉彩;艺术价值引言仿古瓷的出现,是在大家对前朝或者说早期陶瓷的“仿制”,这种“仿古瓷”往往有一定的 制作过程与特殊需求,不仅仅是需要仿制的形神兼备,在仿制的造型、仿制的釉彩、仿制的装饰 上最终达到“形似”与“神似”提及仿古瓷,虽 然往往很多人会联想到“造假”或“假古董”,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仿古瓷与仿古瓷的手艺人们,是在一定意义上研究古瓷的文化艺术、古瓷的成 型技法、古瓷的釉水配制与釉色效果等,在一定 意义上传承了古瓷手工技艺与文化艺术,具有很 高的文化艺术水平、较高的手工技艺、较强的艺 术审美水准。
大家对于仿古瓷的误解与困惑,源 于一些低劣的小作坊仿制,加上一些不良商家的推动与市场行为,带来了对仿古瓷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从仿古瓷的历史现象、历史地位、存在价 值来探究,与大家共同探讨。
1、仿古瓷的历史现象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 陶瓷制作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留下很多具有历史文化背景与时代特征的艺术珍品,同时有在下一个时期的收藏市场,不断的传承制作与创新,也有的进行收藏与仿制,所以在历史上出现了后期仿前期的陶瓷,“民窑”仿制“官窑”的陶瓷器的现象,这种 “仿古”之风,自宋代起源,元代形成,明代成 熟,元代繁荣,清末衰落,民国现代再次萌芽。
八十年代开始,景德镇出现了“仿古瓷”的“仿古瓷业”,艺术馆以厂商的合作,个人作坊与 厂商的合作,个人作坊私人经营等各种方式兴起。
其中不乏有真正对“古瓷”研究与探索的“行 家”,他们研究古陶瓷的胎体材质、探究古陶瓷的 形体造型、探究古陶瓷的釉水釉色的变化、探究仿 古瓷器的画面装饰风格、探究仿古瓷在特定时代背 景下的文化艺术背景与文化艺术思想外延,真正做 到了传承;也有一些小作坊,因为信息闭塞与见到 的古陶瓷少之又少,出现了臆造的“仿古瓷”,这 些所谓的“仿古瓷”造型无章可循、釉色杂乱、装 饰效果差、款式与款识随意与造型本身不符合等现 象,以至于大家会把“假古董”关联在一起。
谈景德镇地区出土的仿哥釉瓷器
谈景德镇地区出土的仿哥釉瓷器吕成龙开片粼粼说哥窑陆明华再议哥窑与龙泉哥窑瓷器陈克伦传世哥窑产地问题综合研究江建新: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硏究所所长、研究员,曾参与、主持二◎○三年至二○○四年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发掘上官敏: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馆员,研究法方向为古陶瓷鉴定明清以来,鉴赏家关于「哥窑」多有论述,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明代《宣徳鼎彝谱》:「內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明)吕震等《宣德鼎彝谱》卷一,《墨海金壶》本}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宋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
传世瓷器中被认为是哥窑的瓷器,有铁骨胎、深灰胎、土黄色胎,釉色有炒米黄色、浅炒米黄色等。
宋代不见有文献记载哥窑或哥釉瓷,元孔齐《静斋至正直记遗编》(即《静斋至正直记》)中开始出现「哥哥洞窑」、「哥哥窑」的记载,但对哥窑瓷器特点的描写言语不详。
明洪武时期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描写哥窑瓷器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元末新烧者,土脉粗燥,色亦不好」{(明)曹昭《格古要论》卷之下「古窑器论·哥窑」,《夷门广牍》本},但没有说明哥窑和弟窑之间的关系。
所以,关于哥窑窑址、性质如何,一直是陶瓷史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学界一直没有定论,成为大家关注的课题之一。
近年来,景德镇地区陆续发现和岀土一些明代仿哥釉器,这对我们认识和研究历史上的哥窑问题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以下根据岀土遗物,结合相关资料,拟对景德镇地区岀土的仿哥釉器作一探讨。
景德镇丽阳乡瓷器山窑址出土仿哥釉器景德镇丽阳瓷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西南二十一公里,遗址分布在丽阳乡彭家村和丽阳村之间的瓷器山西坡和碓臼山南坡。
烧造时间从五代到明代,是景德镇市区以外一处相对集中的瓷器生产地。
二○○五年七月至十一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曾对该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有元代晚期的龙窑窑炉和明代早期的葫芦形窑炉各一座,出土瓷器主要有五代青瓷,元代青白瓷,明代青花、仿龙泉釉、仿哥釉、黑釉、白釉瓷器等。
元代景德镇民窑仿官样相关问题探析以元代景德镇卵白釉瓷为例
【稽古】The Archaic to Now陈建辉(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海南…海口…570206)摘 要:根据近几年景德镇地区元代窑址调查和发掘资料,结合新安号沉船打捞出水的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瓷,基本可以推断:元代景德镇地区民窑仿烧官样瓷器的时间应不晚于元英宗时期,又不会早于元仁宗延祐时期。
文章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调查发掘资料,援引文献,拟对元代景德镇地区民窑仿烧官样瓷器的起始时间与其背后成因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元代;官手工业;官样;仿烧清蓝浦《景德镇陶录·景德镇历代窑考》“枢府窑”条记载:“元之进御器,……当时民亦仿造,然所贡者,俱千中选十,百中选一,终非民器可逮。
”[1]这是首次提及元代景德镇地区民窑仿烧官窑瓷器的问题,但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故其价值仅限于文献层面而缺乏实证。
1976年,已故著名陶瓷专家刘新园先生等人对景德镇竟成镇湖田南北岸瓷窑遗址进行了清理,于文章中提及:“南岸刘家坞的折腰碗和小足盘足多外撇,内壁多有‘枢府’两字,高足杯内壁的印花龙纹有五爪的,印证《元史》,这类器物应为当时的官用瓷;北岸的在造型上虽较相近,但足壁多垂直,内壁无款识,龙只为三爪、四爪,多为民用商品,在时间上晚于前者。
”[2]这是首次从考古学角度揭示出景德镇制瓷手工业中存在民窑仿造官窑的现象。
此后,有学者根据刘先生这一认识,对内蒙古集宁路元代房址窖藏出土的部分“枢府”款瓷器窑口问题进行多方揣测,认为它们既有可能是当时的仿造品,也有可能是药铺主人通过某些途径得到的官窑产品[3]。
近些年,笔者对景德镇地区元代窑址进行了一番调查,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现笔者援引文献,拟对元代景德镇地区民窑仿烧官样瓷器的起始时间与其背后成因等问题进行探讨。
1 元代景德镇地区民窑仿造官样的起始时间关于元代景德镇地区民间窑场仿造官样瓷器的时间,以往除了少数研究者外,鲜有文章论及。
以下就依据近十年景德镇地区元代瓷窑窑址调查和发掘资料与韩国木浦市打捞出水新安号沉船等资料,采取对比的方法来讨论该问题。
仿古瓷古今谈
仿古瓷古今谈仿古属艺术品仿真复制范畴。
国外艺术仿真复制业已成为消费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西方国家,无论在政府办公室、大酒店、大宾馆,还是写字楼、客厅、卧室,随处都可以看到艺术复制品。
我国仿古之风,早在宋代就很盛行,当时已出现了大量仿制的商周青铜器,同时一些地方瓷窑,也不乏刻意仿古者。
仿古瓷,是指后期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的瓷器。
景德镇瓷器仿古,历来有之。
明代成化时期,就有人大量仿制宣德、嘉靖、万历年间的瓷器,“无不媲美,无不巧合”,而且非常风行。
明代制瓷名家崔国懋、周丹泉、陈仲美等所制仿古瓷,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境地,“每一名品出,四方竞重购之”。
清代前期,就热衷仿古窑名瓷。
特别是从康熙开始,御窑厂就不计工本的从事仿制汝、官、哥、钧等名窑产品。
康熙时仿宣德、成化瓷,“与真无二”、“毫发不爽,诚可谓巧夺天工矣。
”雍正年间,宫中还出示所藏古瓷,交御器厂仿制。
在乾隆盛世收藏风行之时,有很多人从事古陶瓷的仿制,仿古更蔚为可观,所仿薄胎暗花和宋代影青最为出色。
当时这种现象是为满足皇家的欣赏爱好,因此,清代的郎窑、年窑、唐窑以仿历朝古瓷著称,其中唐窑“仿肖名窑诸器,无不媲美”。
清代民窑的仿古风气也很盛行。
因为开始御窑厂的产品只供宫廷需求和帝王赏赐之用,就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染指。
所以官僚贵族所用的优质瓷器,大多来自民窑,这便促进了民窑的仿古。
这些民窑的瓷器,“选诸质料,精美细润,翼如厂官器,可充官用”,称为“官古器”。
稍次一些的,还有“假官古器”、“上古器”也都是供官僚富豪使用的。
景德镇历代仿古之风,虽然是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好古赏旧的需要,但也起了保持和发扬传统产品特色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官窑、民窑都有不少仿古精品。
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古代名瓷成为鉴藏家和古董商们在市场上角逐的目标,随着岁月的推移,在真品稀绝的情况下,也有一大批藏家对这种高仿品痴迷,个别种类在价位上并不亚于甚至高于真品,于是古瓷仿作大量涌现。
谈景德镇地区出土的仿哥釉瓷器
谈景德镇地区出土的仿哥釉瓷器
江建新;上官敏
【期刊名称】《紫禁城》
【年(卷),期】2017(0)12
【摘要】明清以来,鉴赏家关于[哥窑]多有论述,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
【总页数】14页(P80-93)
【作者】江建新;上官敏
【作者单位】[1]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2]景德填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谈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弘治、正德官窑瓷器
2.浅析旅顺博物馆馆藏清代官窑仿钧釉瓷器—炉钧釉与窑变釉
3.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嘉靖、隆庆、万历瓷器对比展
4.仿釉涂料在瓷器修复中应用研究与实践--以“唐长沙窑青釉模印贴花双鱼纹执壶”修复为例
5.元代卵白釉瓷器利坯方式探讨——以景德镇地区出土卵白釉瓷片标本为中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德化仿古瓷浅谈
德化仿古瓷浅谈陶瓷,这一泥与火的艺术产物,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具有不同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生活、科技进步、艺术成就、民俗风尚以及地方特色等等广泛的文化内涵。
既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用品和艺术品,也是历史文明的重要标志。
因此,存世稀少的古陶瓷,就成为考古家、鉴赏家、收藏家和各国博物馆、文物店、古玩铺寻求的稀珍,尤其是名窑、名瓷产品,名家作品,更加备受青睐,视若价值连城的瑰宝。
可惜,属于易碎品的古陶瓷,历经历史沧桑的颠扑,延至后世,完美者已所存无多。
名瓷名作,更加风毛麟角,重金难寻。
后代专家出于对古名瓷的喜爱和探索其烧制技术奥秘,不惜代价地进行研究恢复。
同时也有一些古董商人为牟取暴利,千方百计委托能工巧匠加以仿制,藉以以假乱真,于是也就诞生了仿古瓷。
以善制白瓷和瓷雕名驰中外的德化窑,是中国陶瓷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瓷坛也占有特殊的地位,与历代各大名窑一样,既有名瓷名作问世,后代也就有些仿古产品制作流传,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浅探,以求教于专家。
一、德化仿古瓷产生原因和时代具有优质丰富资源和优秀技艺传统的德化窑,经过宋元二代的发展,至明代登上了一个开拓的新高峰,在窑炉改革、优质瓷研制、瓷雕艺术三个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诞生了被国际上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的象牙白,被日本人称为“串窑的始祖”的“蛋式窑”和享有“东方艺术珍品”的艺术瓷雕,使德化瓷器在国内外产生了划时代的深远影响。
明代德化窑的能工巧匠,利用当时较先进的蛋式窑的适当装烧窑位和当地的优质瓷土原料,研制成功的象牙白瓷种。
或白中泛黄,宛如象牙;或纯白如脂,形若奶油;或白中蕴红,尤如婴儿粉嫩透红的肌肤,故有象牙白、猪油白、奶油白、乳油白、天鹅绒白和孩儿红等等的美称,这些不同名称的瓷器,虽是由于受到烧成中不同温度和气氛影响而产生略有不同的瓷色,但仍以白为主,属于白瓷,并具有晶莹温润,如脂似玉,优美绝伦,举世无匹的同一瓷质。
故被国际上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而称为“中国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德镇仿古瓷研究述略
【摘要】仿古瓷是一种或模仿前代古瓷、名瓷的釉彩,或仿其器型,或仿其纹饰,或各方面兼而有之瓷器品种,是我国古代瓷器中一种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工艺现象。
景德镇作为著名
的传统陶瓷生产中心,仿古瓷在其生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伴随景德镇城市的兴衰
而涨落。
本文拟对建国以来,景德镇仿古瓷的研究现状作出简要叙述。
【关键词】景德镇;仿古瓷;研究;综述
自古以来任何艺术领域都存在摹仿与借鉴,中外皆然,尤其在绘画、书法、陶瓷等艺术领域
非常明显。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瓷都和陶瓷艺术之城。
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仿古瓷是我国古代瓷器中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工艺瓷品。
古瓷仿制萌芽于两宋,形成
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盛于清康雍乾时期,衰落于晚清民初。
就中国陶瓷发展历史而言,
仿古瓷基本上存在于我国古代瓷器发展的后半叶,并对这一时期瓷器的发展进程起到很大的
促进作用。
目前,关于景德镇陶瓷的各方面学术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不少前辈和学者们对此
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仿古瓷部分的研究也取得一些重要成果,笔者就自己资料所及,将
目前景德镇仿古瓷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从文献上看,除了传统的地方志、正史、政书,如《清史稿》、《江西省大志》、《江西通志》、《浮梁县志》、《饶州府志》、《明实录》、《清实录》等书对此有阐述外,还有各
种诗文集、笔记、碑文等资料辟出专门章节对此论述,如《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说》、《陶成纪事碑》等。
在涉及景德镇陶瓷发展和历史的论著方面,国内学者已经开拓了不少天地,这些研究成果为
我们了解景德镇仿古瓷的发展背景提供了教材,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
题的方法与思路。
景德镇瓷业经济史研究起步是比较早的。
成书于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瓷业史》、《景德镇陶瓷概况》、《江西陶瓷沿革》基本都讨论了江西瓷业从汉朝到民国时段的
勃兴、发展和衰败历史,以及瓷业贸易和景德镇民国时期瓷业的现状。
该书上自远古下迄晚晴,从几何印纹陶、釉陶到青瓷、青花瓷,对江西境内大小窑址以及形形色色传世珍品一一
举析,辅以图片,形象生动。
此外,本书中还浓墨重彩描述景德镇龙珠阁和湖田窑等江西名
窑遗址的发掘,都是很有价值的陶瓷资料。
此外,南昌大学梁淼泰教授的著作《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是一部全面研究景德镇经济
的书籍。
论著对景德镇陶瓷历史、御器厂与民窑之间的关系、官窑与民窑的雇佣关系、行帮
和市场、瓷窑的管理形式和资本运作形式作了深刻的证述,同时对景德镇与浮梁及周边地区
邻近各县的农村经济之间的关联性作了研究。
此书对了解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经济状况和仿古
瓷的发展很有启发作用。
以此同时,国内关于景德镇仿古陶瓷的论文也有不少,本文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只列举代表性文章。
首先,论述仿古瓷出现的历史背景、种类和鉴别方面,代表性的有冯先铭、叶佩兰、李伟君
等人。
冯先铭先生的论文《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与种类》,分别阐述了仿古瓷出现的历史
条件和仿古瓷的几大种类。
其中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为:物以稀为贵,文人品评、帝王爱好、商人投好。
仿古瓷的有四大种类,即仿前期作品,宋、明瓷后加彩,民国时期仿古瓷,近、现代仿古瓷。
李伟君在其论文《仿古瓷与古瓷的鉴别》中列举如何鉴别仿古瓷与古瓷的方法。
他论述到,目前在古陶瓷鉴定中,除了用碳14和热释光间接或直接测定、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比较陶瓷的化学成份、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查陶瓷化学元素含量等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外, 人体感官仍起主要作用,简单地介绍一下感官鉴别中的“一洗二看五比”方法。
古瓷鉴定专家
叶佩兰女士在《试析真假元青花瓷器》一文中,首先分析了元代青花仿品出现的历史背景,其
次说明了现代仿元青花瓷的状况。
她认为元青花瓷器造型古朴端庄,呈色鲜艳,给人壮美之
感。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元青花赝品充斤市场。
大众应从造型、胎、釉、款识、工
艺技法等多方面甄别元青花的真假。
其次,在论述明清仿古瓷的发展方面也有若干篇代表性的论文。
在《精美瑰丽的明朝仿古瓷》一文中,叶佩兰认为有明一代,景德镇瓷业在宋元基础上,一派繁荣兴盛,无论官窑、民窑无
不如此。
民窑有许多产品可与官窑比美,同时也产生出了一批如崔国懋、周丹泉、昊十九等
制瓷名家。
明代中后期仿古瓷有三大特点,仿哥釉、官釉瓷器很突出;仿制明永乐、宣德、
成化时期的名品;以及民青花瓷中,有大量仿宣成时期年款的瓷器。
关于雍正仿古瓷的研究,有两篇论文有所涉及。
一是董健丽的论文《雍正仿汝瓷及其思想背景》。
此文中,作者着重分析雍正偏爱汝釉的思想背景,雍正仿汝瓷的创新和成就。
作者认
为无论在釉色方面,还是在器型方面,雍正仿汝比宋代官汝瓷均超越。
宋代的汝瓷和清雍正
朝的仿汝瓷,都分别达到了不同时代瓷器史上的高峰,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然而在这些名贵的瓷器的背后,除了雍正帝采取有利于瓷业发展的措施外,促进该时期陶瓷
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因就是雍正帝颁布“禁铜令”。
该项禁令从客观上转移了宫内对黄铜器的
依赖,提高瓷器在宫内的地位,有利于仿古瓷的繁荣。
在论述御窑厂对于景德镇仿古瓷的作用方面,刘淼和俞暄作出了一定的探索,尤其厦门大学
的刘淼在论述督陶官和清代陶瓷发展颇为用力。
在《督陶官与清代前期御窑的成就》一文,
他对清初著名的督陶官臧应选、郎廷极、年希尧、唐英对御窑的精心管理及取得的成就试做
总结和分析。
认为清初御器厂在督陶官的精心管理之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制造出无数陶瓷
精品。
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的俞暄在其论文《论年希尧在雍正官窑瓷业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中认为年希尧博学多才,在文化与科学领域有诸多贡献,任雍正四年至十三年景德镇御
窑厂督陶官,在雍正官窑瓷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促使雍正官窑瓷业进一步发展。
最后,涉及民国仿古瓷的论文有《民国瓷器艺术浅析》一文。
论文中,李庆发论述到,民国
瓷器大体还是以景德镇瓷器为主流,认为民国期间,仿古瓷盛行的原因是,一为官窑瓦解,
瓷匠散落民间;二为利益驱使。
民国仿古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仍保持传统官窑瓷器细腻精美
的风格,但总的工艺水平不高。
由上可知,国内对景德镇仿古瓷的研究日渐丰富,成果不少。
这些成果更多基于历史角度出发,或者出于古瓷鉴别方面,而对于景德镇仿古瓷的市场和技术问题鲜有涉及。
当然,前人
的研究无疑为我们开辟了仿古瓷研究的新视野,笔者尝试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将景德镇仿
古瓷的研究引向深入,使仿古瓷有全面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