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练习曲(Op.10-12)肖邦 钢琴双手简谱
c小调(“革命”)练习曲
• 中间部分开始的八小节带有间奏的性质,由附点节奏和模进 构成。
• 它的调性在急骤的变化,音乐主题在#d #g #f #c f等音调步步 向上盘旋发展,使矛盾冲突达到高潮,后面四小节转回原调。 他表现了在感情激烈动荡之后的极度悲愤的气氛。
• 第三部分从引子音乐开始再现,但是它的三个主要和弦都向上 进行转位,主题动机加进了三连音的节奏,增强了音乐的动力 和感情色彩。在第二段的结尾四小节,揉进了中间部结尾处的 材料,使音乐的结构更加统一。
• 尾声中出现了新的音调。不难看出,这个音调和中 间部音乐有一定的联系,但紧接着在f自然小调上出 现了全新的曲调,他们的情绪转入极度的悲痛,但 在低音由伴音的向上和向下的盘旋快速走句,似乎 又在积蓄力量,音乐又马上回到原调,终于在最后 爆发出愤怒的音响。强力的的升高三音的大主和弦 引出双手的八度同奏,让音乐充满着自豪、刚毅、 富有激情的形象,使情绪变的更加明朗,大有排山 倒海,势不可挡之势。最后的四个倍强力度和弦的 进行与解决是那样的坚定,尤其终止在升高了三音 的大主和弦上,不但使激情和愤慨达到了极点,同 时也体现了肖邦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
肖邦出生于波兰华沙,逝世于法国巴黎。 肖邦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华沙时期(1810—1830,共20年),第二 阶段是巴黎时期(1830—1849,共19年)。 肖邦出生的时候,波兰已经被俄国、普鲁士 和奥地利瓜分了多次,其中俄国占去9/10。 因此在19世纪,波兰的文学领域首先出现了 反俄化的浪潮。从1830年他流亡法国后,在 巴黎他所创作的音乐始终和他的故乡波兰保 持着深刻的联系。
Page 5
LOGO
《c小调练习曲》
请欣赏
c小调(“革命”)练习曲
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 术而创作的乐曲。每首乐曲常专用于一两种特 定的技术或表现手法,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
音乐会练习曲:一种作曲体裁。随着钢琴技术 的不断延伸改革和发展,这种专门用来训练钢 琴演奏技术的乐曲形式被赋予了更具音乐性的 特点,一种具有艰难音型又具有很强艺术性的 练习曲在一批钢琴家的笔下诞生了。这就是音 乐会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是技术练习与艺术 创作的结合,将技术练习融合于艺术构思中,
肖邦的作品主要有:
• 2首协奏曲、3首奏鸣曲、24首练习曲、 4首谐谑曲、4首叙事曲、24首前奏曲、 3首即兴曲、19首夜曲、14首圆舞曲、 55首玛祖卡、10首波罗涅兹舞曲、1首 船歌、1首摇篮曲和1首幻想曲。
《c小调练习曲》
肖邦的练习曲是练习曲的里程碑,钢琴练习曲到了肖邦的 时代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肖邦把技巧和音乐 性(技术和艺术)高度结合。
• 中间部分开始的八小节带有间奏的性质,由附点节奏和模进 构成。
• 它的调性在急骤的变化,音乐主题在#d #g #f #c f等音调步步 向上盘旋发展,使矛盾冲突达到高潮,后面四小节转回原调。 他表现了在感情激烈动荡之后的极度悲愤的气氛。
• 第三部分从引子音乐开始再现,但是它的三个主要和弦都向上 进行转位,主题动机加进了三连音的节奏,增强了音乐的动力 和感情色彩。在第二段的结尾四小节,揉进了中间部结尾处的 材料,使音乐的结构更加统一。
创作背景:《c 小调练习曲》又名《华沙的陷落》又叫
《革命练习曲》是肖邦创作的24首练习曲中流行最广的一 首。创作于1831 年9
的消息,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几 乎到了绝望的地步。肖邦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乐 中,《c 小调练习曲》正是在这种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 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 们起来斗争的各种复杂的心情,所以,人们又把这首练习 曲称为《革命练习曲》。 。
肖邦钢琴作品10之12《革命》分析与教学研究
肖邦钢琴作品10之12《革命》分析与教学研究作者:杨瑞雪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21期【摘要】肖邦钢琴作品10之12又名《革命》练习曲,是一首具有一定难度的左手练习曲。
肖邦一共创作了27首练习曲,本文以作品10之12《革命》作为教学案例,首先介绍《革命》练习曲的创作背景,以此为基础展开曲式和教学重点进行论述,目的在于学习者能深刻的理解该作品,望能给教学者和演奏者带来一定的启发与建议。
【关键词】肖邦;钢琴作品10之12;《革命》;曲式分析;教学重点一、创作背景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出生于波兰首华沙近郊热亚佐瓦沃拉,是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钢琴作曲家之一。
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肖邦一共创作了27首练习曲:Op.10的12首、Op.25的12首以及3首新练习曲。
他的练习曲技术复杂且多样,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情怀,这些作品不只是单纯的指法练习,同时也是非常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
据考作品10之12《革命》创作于1831年,又名“华沙的沦陷”,系肖邦于1831年离开华沙去往巴黎的途中,在斯图加特突闻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失败,华沙重新沦于帝俄统治的消息,悲愤之余而作。
这首作品包含了肖邦对沙皇俄国暴力的不满、对祖国人民陷于战火的悲愤与同情以及号召人们不屈抗争的精神。
二、曲式分析作品10之12《革命》,c小调,4/4拍,热烈的快板,复三部曲式,分别A段、B段、A1段、尾声四个部分组成。
A段(1-28小节)分为三个部分,调性从c小调转为bB大调。
A段的第一部分引子(1-8小节)从右手的属七和弦开始引出左手飞快的十六分音符。
双手的音响交织在一起,给人带来听觉上的强烈冲击,形成巨大的感情波涛。
A段的第二部分(9-18小节)在左手琶音式伴奏音型的衬托下,右手的和弦演奏出悲壮的主题。
肖邦革命练习曲
肖邦革命练习曲
《肖邦革命练习曲》是法国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肖邦创作的一首练习曲,作于1831年。
这首练习曲是肖邦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具政治色彩的作品之一。
《肖邦革命练习曲》以其激烈的音乐性和浓厚的情绪表达而著称。
它的名称来源于波兰的11月起义,这是一场反对沙皇俄罗斯的武装起义。
肖邦本人是波兰人,他深受这次起义的影响,为表达对起义的支持和对波兰的爱,他创作了这首练习曲。
这首练习曲以演奏者需要充分发挥双手的技巧和力量而闻名,音乐中充满了大段连续的快速音符和丰富多样的和声变化。
练习曲以一支英雄般的旋律开始,音符迅速而有力地跳跃着。
随着曲子的发展,音乐中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和激烈,琴键被激情的音符所占据。
整首曲子以强烈的音乐动机和高度技巧性的演奏而结束。
《肖邦革命练习曲》是一首具有挑战性的钢琴作品,被广泛视为标志肖邦作品的高难度和特殊风格的代表之一。
它从技术上要求钢琴家掌握双手并指、快速间指运动和精确的节奏控制等技巧。
除了技巧性的要求,练习曲也需要钢琴家在演奏中传达出曲子中的情感和表达。
《肖邦革命练习曲》是一首具有深远历史和政治意义的音乐作品,它以其激情和挑战性的曲风影响了无数的钢琴家和音乐爱好者,并成为肖邦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
浅谈中职音乐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op10.no12的艺术表现形式
浅谈中职音乐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op10.no12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肖邦作品解析1.爱国主义性质一八三零年,华沙起义震惊了全世界。
作为一场足够伟大的起义,这场起义整整持续了十个月才被沙俄镇压。
时刻关注着祖国情况的肖邦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是依然被这场起义扣动心弦,从最开始起义爆发时的喜悦,直到起义失败时的痛苦与绝望。
他在自己的日记中愤怒的表达了自己对侵略者的极度愤恨和对起义者的极度同情。
这种无处排解的愤怒情绪被他融进音乐中,并因此创作出了著名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
这首练习曲体现了肖邦对起义者的高度赞扬和对侵略者的极度愤怒和抗议,以及对华沙起义失败的悲痛心情。
2.旋律性这首练习曲属于单三部曲式,练习目的是练习左手快速音阶跑动。
肖邦为了表达心中的愤怒情绪,使用快节奏八度和弦演奏,(火热的有魄力的快板)Alegroconfuoco、激昂的属九和弦以及左手强烈要求连音的效果(最连音),legatissimo这些快节奏技巧都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极度愤怒,以及内心对波兰解放的信心。
乐曲开头是引子部分(8小节为4+4结构),快节奏的c和声小调下行音阶配合高声部激昂的属和弦仿佛是一场华沙起义者奋勇杀敌的战场场面。
第一段(9-28小节)可以细化成两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10小节(为6+4结构),以激情澎湃的旋律和低声部海水涨潮似的音响描绘出起义者奋勇杀退沙俄军队的英勇场面。
调性由c小调开始经G大调到F大调再到C大调最后回到c小调。
这种转调方式,可以理解为从极度消极的阴暗转向光明又返回到阴暗,这种有些奇怪的转调方式恰好表现出作曲家内心情绪的不断变化。
肖邦既对当下的情况感到无奈和痛苦又对革命成功有着极度向往。
第二部分于第一部分的整体结构类似,只是主旋律发生了变化,进入了(轻声的)sotovoce阶段。
(轻声的)Sotovoce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男人低低的哭泣声,这是肖邦在对起义者进行悼念,也是对起义失败的焦虑不安。
最后,肖邦以快节奏的半音和弦把情绪终于推向了高潮部分,从而表达了他对波兰起义成功的坚定信心。
《肖邦练习曲Op.10nr 12》及其演奏分析
《肖邦练习曲Op.10nr 12》及其演奏分析作者:张楠李春晓来源:《大观》2020年第08期摘要:肖邦——浪漫主义乐派钢琴大师,他的作品涉及无数的创作主题,他创作的练习曲广受欢迎,无论是在作品风格还是在作品的技术方面,這些练习曲都是划时代的珍品。
其中《肖邦练习曲Op.10nr 12》是肖邦众多作品中英雄主义色彩最为明显的一部,这首练习曲还有一个名称,“革命”练习曲,是在保卫华沙的战争失败后肖邦出于爱国主义情怀有感而作。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浪漫派一、选题缘起(一)艺术价值肖邦,钢琴音乐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他的一生创作颇丰,给后人留下宝贵的钢琴史诗。
《肖邦练习曲Op.10nr 12》是肖邦二十七首练习曲里最广为流传的一首作品,不仅其作品技术吸引着无数后来人的争相模仿,也成为音乐会中最为常见的曲目之一。
在现代各个高校的招生宣传中,这首作品也成了热门选项之一。
这部作品不管是在曲风方面,还是在技术处理上,都无疑具备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二)个人兴趣笔者从小练琴时便深受老师一句话所影响,“没有谈过恋爱不要弹肖邦”,虽然学琴路上解开了这个疑惑,但是至今拿到肖邦的作品还会思索一番。
在弹奏了肖邦众多的作品之后终于明白,世人之所以会一直把这句话流传下来,是因为肖邦作品表达的情感细腻,使人被作品风格的浪漫多彩深深震撼,并不是单纯地听上去好听这么简单,每一首作品都能感受到肖邦音乐以及他本人的情怀。
就像这首《肖邦练习曲Op.10nr 12》,在笔者看来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首乐曲,而这部作品的艺术性以及它的高超技巧深深吸引着笔者。
二、肖邦和他的练习曲(一)肖邦生平简介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1849年)是波兰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是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
他也是钢琴音乐史上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肖邦的作品擅长运用钢琴来表现丰富而浪漫的情感,因此他也被称为“钢琴诗人”。
革命练习曲
25
.
> $..
MMMBB
MMM
MMM
/M /MY
MMMMMMMMMMMMMMMM
M MY
MMMM
-M-MMM
M MY
MMM //MMM
?
M
M
M MM
. #..
M M .M M
M M M M M /M M
MMM
/M M M M
MMMMM
M .M M
M
来自:/yuepu-452.html
MMMMMMMMMMM MMMMM
O O 21
.
> $..
d e MMM MMMBB MMM OOO
MMMY
e
M M
MMBB
M M
?
# ...
MMMM MMMMMMM MMMM
MMMMMMMMMMM MMMMM
O O 23
.
> $..
d e MMM MMMBB MMM //DDD
?
. #..
MMMM MMMMMMM MMMMM
75
.
> $..
OMBB
/IM M c
a
D MYB d c
b
?
# ...
M -MMMMMM /MMMMMMMMM
M/MMMMMM-MMM/MMMMMM
.MMMMMM/MM IMB
.MMMMMM
来自:/yuepu-452.html
革命练习曲 (第9页/共10页)
蛐蛐钢琴网
MMMMMMMMM
M MM MMM M
来自:/yuepu-452.html
革命练习曲 (第7页/共10页)
c小调(“革命”)练习曲
这首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早的钢琴是意大利人克利斯 托福里发明的。1709年,他发明了 一架外形与钢琴前身完全相同,但 内部琴弦发音装置不一样的钢琴,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钢琴。这架钢琴 现存于纽约市艺术博物馆。
得知争取民族独立的波兰人民起义失败,
祖国重又沦为帝俄统治的消息,万分悲痛
下的肖邦在日记本上写道:“啊!上帝,
你还在吗?你活着却不去报仇雪恨,俄国
人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吗?”在这种万分 悲愤的心情下创作了这首练习曲。
再次欣赏《c小调(“革命”)练习 曲》
贝多芬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 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 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 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 尊称为 “乐圣”。著名
代表作有《月光》《钢 琴奏鸣曲》等。
莫扎特
奥地利作曲家 ,1756年 1月27日生于奥地利, 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 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 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 才,有“音乐神童”的 美誉。代表作有《费加 罗的婚礼》 和《唐璜》 和《魔笛》等。
朗朗
满族人,国际著名钢琴演 奏家,1982年生于辽宁沈 阳。被数家美国权威媒体 称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 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 他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 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 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 家。曾被《人物》杂志称 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 年”之一。
三角钢琴
立式钢琴
《c小调(“革命”)练习曲》
作者介绍
肖邦,波兰作曲家、
钢琴家。一生创作有
各种体裁形式的钢琴
曲,包括波兰舞曲、
c小调(“革命”)练习曲
欣赏: 马克西姆——c小调(“革命”)练习曲
1、同学们听了这部作品有哪些感情共鸣?
愤怒、忧伤、震惊、焦虑、冲击力、坚毅……..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乐曲中用了极快的速度、极强的力 度再加上旋律线的持续下行就表达 出一种愤怒、悲痛的强烈情感。
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评价肖邦的音乐是 “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花丛是指肖邦的作品美妙动听。大炮是指 肖邦的很多作品中蕴藏着对祖国受侵害的不 屈之情和强烈的抗争力。所以肖邦的作品往 往内容极其深刻,虽然优美,但具有很强的 戏剧性和思想性。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很准确 地表明了肖邦的音乐柔中带刚的这个特点。
欣赏: c小调(“革命”)练习曲
音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 音乐表现的情绪
A 激昂悲愤的 B 典雅优美的 C 欢快喜悦的 2)演奏家手指触键的动作是: A 轻柔的连奏 B 刚劲有力的断奏 3)演奏的音色: A 响亮的 尖锐的 B 柔美的,赋予诗意的
为什么后人把这首练习曲称作“革命练习曲”?
钢琴诗人:肖邦Leabharlann 钢琴之王:李斯特欣赏古典音乐动画
动漫中的古典音乐
《匈牙利第二狂想曲》
(猫和老鼠版)
拓展与探究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No.2是 一首具有强烈民族情感的乐曲,但有趣的是, 在迪士尼艺术家的创意中,这首严肃的乐曲 却与诙谐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实现了完 美的结合,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感染力。
“钢琴之王” ——李斯特
1840年1月4日正是东欧的隆冬季节,然而座落在多瑙河畔的匈牙利 首都布达佩斯却春意盎然。全城人民都在关注着国民剧场举行的音乐 会。场内的听众疯狂了,欢呼声、喝彩声震撼着剧场。场外,两万多 名高擎着火把的群众冒着严寒迎候在门外。演奏者是一位年仅29岁的 青年钢琴家。他鼻梁高高的,长发披在脑后,他的钢琴技巧十分娴熟 ,演奏风格异常豪放,忽而昂首挺胸,用两只手猛力地敲击琴键,发 出雄壮的鸣响;忽而又俯下身来,倾听那似潺潺小溪唱歌般柔丽的琴 音。当他激情满怀地演奏最后一个曲目《匈牙利狂想曲》时,匈牙利 人狂喜了,音乐厅里激情鼎沸。演出结束了,六名穿着民族盛装的匈 牙利人走上台,将一把象征最高荣誉的镶有宝石的宝剑敬献给音乐家 。青年音乐家头戴金制的桂冠,身佩闪光的宝剑,在众人的簇拥下走 出了剧场,迎候在门外的群众向他欢呼致意,浩浩荡荡的人流一直把 音乐家送到住处。这位深受匈牙利人民尊敬和爱戴的音乐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