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主要表现手法及效果
散文的表现手法
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散文短小优美,生动有趣。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等。
(1)象征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
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
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
(3)对比烘托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4)欲扬先抑先抑后扬(针对文章整体而言):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通过先贬低事物.....形象,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
(5) 联想。
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
(6)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
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7)借景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
作用:通过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8)虚实相生虚实相生: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散文的基本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散文的基本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1)悬念。
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
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
(2)照应。
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
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
(3)伏笔。
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4)衬托。
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5)渲染。
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事件等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反复、排比)的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6)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7)想象。
它是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想象有两种,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曾体验过的事物的形象,叫再造想象;人们根据已有的形象和体验,设想出自己没有直接见过的形象,叫创造想象。
(8)联想。
它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或事理的活动。
联想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A)相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外事物的一种联想;B)相似联想,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特点(或外形相似,或精神相似)而产生的一种联想;C)相反联想,是由眼前的事物想到与之相反的事物的联想;D)因果联想,是由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产生的联想。
悬念: 引起读者对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感知作用。
照应: 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伏笔: 将对下文的内容作暗示,在相宜作呼应,使情节发展合理,主读者感到妙趣。
渲染: 突出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象征: 引申事理,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在⽇复⼀⽇的学习、⼯作或⽣活中,许多⼈都写过散⽂吧?散⽂不讲究⾳韵,不讲究排⽐,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你所见过的散⽂是什么样的呢?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散⽂中的修辞⼿法及作⽤,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含义:多以描绘景物为主,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其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移步换景的⽅法⾏⽂。
⽣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氛,⽽且可以烘托⼈物的思想情感,更好的表现主题。
散⽂常见的表现⼿法 1、象征 借助某⼀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特点(内容)得到含蓄⽽形象的表现,增强⽂章的表现⼒,象征⼿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彼”,主旨含⽽不露,隐⽽不晦。
2、衬托 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物或事物进⾏描写,⽽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反差对⽐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颂扬所描写的对象,是上下⽂⾏程对⽐,收到出⼈意料的表达效果。
4、托物⾔志 作者在对事物进⾏描绘的过程中,⾮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的情感和理念,把⾃⼰的感情融⼊到事物中,来表达⾃⼰的内⼼情感,含蓄、哲理和暗⽰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 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更鲜明的刻画⼈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 动衬静,静衬动,⽣动的烘托作⽤,相得益彰。
8、以⼩见⼤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的主题,突出表现中⼼,更有震撼⼒。
9、联想与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事物想到另⼀事物的⼼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经常在⼀起使⽤,可以使⽂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动,增添⽂章的艺术表现⼒。
散文的文体知识
散文的文体知识散文的文体知识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
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的文体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的文体知识1散文分类(一)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1、记人散文。
记叙人物的散文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周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2、叙事散文。
记叙事迹的散文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寄情于事。
所叙述的事件可大可小,可一件也可多件,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片断的组接或特定场景的描写。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二)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传达作者具体生动的情怀)1、托物言志(象征)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如八年级下的咏物抒怀《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2、借景抒情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如九年级上《绿》《囚绿记》(三)说理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也不乏抒情)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特别说明1、把握阅读题型和规律:整体感知——思路把握——要点概括——内容理解——词句品味——手法分析——联想迁移——自由欣赏——发表见解2、思维训练与习惯养成【纠正阅读习惯】1、分析文章题目:中心、线索、人物、事件等。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深入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才能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效果。
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技巧、布局谋篇等几方面内容。
一、修辞手法散文作品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复、设问等。
比喻的作用在于把要说的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拟人是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
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夸张可以烘托气氛,增强表现力。
反复使得写景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二、表达方式就表达方式来讲,散文用得最多的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
叙述是散文重要的表达手段。
材料的叙述顺序,关系到表意的效果。
其中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可以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描写的目的在于给读者以鲜明的形象。
其中景物描写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环境描写可以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人物描写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抒情和议论往往结合在一起。
抒情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体现写作意图的作用;议论则起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表达技巧常用的有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等,我们简单分析以下几种:1.抑扬结合:“抑”,就是对表现对象的贬低、否定,甚至丑化;“扬”,就是褒扬,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赞扬、肯定、美化。
有时候,为了对事物进行褒扬,往往先进行贬损,以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时则为了贬损表现对象而先进行褒扬,形成前后的强烈反差。
散文的表现手法
(一)、散文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
1、记叙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油印)赢在中考67页无人看到你的忧伤★第⑧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作用是?答案:插叙,补充描述了幼年时姐弟一同出游的快乐,体现了浓浓的手足情;为下文点明主旨做铺垫。
★★(油印)赢在中考73页《枯竹》从全文看,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答案:插叙。
作用:由眼前枯竹回想到与竹有关的童年趣事,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对童年的留恋)之情,为后文对竹的遐想(遐思、赞美)作铺垫。
★(油印)中考状元《让花儿悄悄绽放》选文④⑤两段插叙了哪些内容?其作用是什么?答案:插叙了若花被烧伤的经过和一直没有实施整容手术的原因。
补充交代了相关情节,丰富了内容,让读者对若花致残的原因和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使叙述完整且显得有波澜。
聚焦189页 237页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说明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
答案:从“天渐渐黑下来”“月亮出来了”“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月亮已经升到高空”“月已深沉”看出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是顺叙。
2、散文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油印)赢在中考69页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答案: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显得亲切自然,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
3、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哀景乐情。
★★(油印)赢在中考73页《枯竹》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一、语言艺术自然流畅的语言:散文的语言通常追求自然流畅,以贴近口语的方式呈现。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散文更具亲切感和可读性。
作家通过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营造出一种自然、真实的阅读体验。
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使用了朴实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父子情感。
修辞手法:尽管散文语言趋向自然,但修辞手法的运用仍然十分重要。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散文的表现力。
例如,冰心在《小橘灯》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平凡的事物赋予了深刻的情感意义。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使散文更加生动有趣,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二、结构艺术自由结构:散文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是连续的叙述,也可以是断续的片段。
作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创作需要,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来表达主题。
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采用了回忆录的结构,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情感铺陈:散文中的情感铺陈通常是循序渐进的,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使读者能够逐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
王安忆的散文作品,如《长恨歌》,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铺陈,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三、内容主题个人体验:散文常常以个人的体验为中心,展现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感受。
这种个人化的表达使得散文具有较强的个性和主观性。
作家通过描述个人的生活经历、内心感受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将个人的思考和情感传达给读者。
社会观察:除了个人体验,散文也常常涉及社会观察和批判。
现代散文作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提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例如,鲁迅的散文不仅对个人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对社会的不公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四、散文的创作与影响1、散文创作的挑战与技巧表达真实的自我:散文创作的挑战之一在于如何真实地表达自我。
作家需要深入挖掘内心的真实感受,将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要求作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反思能力。
平衡个性与普遍性:散文创作中另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如何平衡个性与普遍性。
高考语文散文表现手法讲解
高考语文散文表现手法讲解一、考点分析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主要模块之一,其中文学类文本分值最高,文学类文本中最高频的考点即散文,学会阅读散文,提升散文的理解欣赏能力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过程。
考查题型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4-6分之间。
二、专题详解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散文中常见表现手法: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等。
1、象征手法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人以启迪。
练一练:①我家的瓷碗,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它不甚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
沾过胖乎乎的饭粒,装过令人垂涎欲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的碰,受过铁调羹的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所有生活的味道。
②端起碗吃饭的时候,眼睛从碗的弧形边缘处打量着同桌吃饭的家人们,有的吃得慢条斯理,有的狼吞虎咽,有人嗜辣,有人爱甜,虽然形态各不相一,然而饭香氤氲,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都是幸福。
③七月的一天,新闻里播报了一起火车追尾事故,死亡惨重。
端着饭碗的我,浏览到相关信息时,忽然觉得饭菜难以下咽。
有多少正在家里守候儿女归来的父母在听到这则消息时,震惊地摔碎了手中的碗;有多少家庭从此都要空上一副碗筷出来,等待那个永远回不了家的人……碗中的饭在此时变得格外冰凉。
④餐桌对面的空饭碗里是否会有这样看不到的留言:我从远方赶来,特意坐了动车,只是为了能早一点看到你,握住你温暖的手,和你坐在一桌吃饭,相互对望,筷子会在夹菜时碰到一起,我想要尝尝你的手艺有没有进步,我的妻子。
然而抱歉,我无法归家,原本热乎乎的饭菜凉了又热,你还是等不到我,原本给我盛饭用的小白碗,如今是否接满了你的泪水?⑤碗筷坠地时破碎的声音中是否能追寻到这样触不到的思念:我放假第二天就跳上了火车,一学期没有见到您了,我想您包的茴香饺子想得要发疯,坐在动车上每过一座城市就给您发一条短信,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的妈妈。
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四种:描写、叙述、抒情、议论。
1、描写是指作者用形象化的、渗透着感情的语言,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事件、环境的多方面面貌和特征。
描写手法从对象上可分为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描写,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从方式上可分为概括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从风格上可分为白描,细描等。
描写可使表现对象形象化,产生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直接感受到,从而引起激动,得到某种程度的美感享受。
散文的描写,并非纤毫毕现的机械客观的描摹,而是渗透着作者的见解,灌注着作者的情感,显示着鲜明的倾向性。
2、叙述是指作者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经历、事件的进展、环境和摆设等等。
在叙事性散文中,它经常与描写交错使用。
以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例,其第一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一句就是典型的叙述语言。
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地点:赤壁。
人物:苏子与客。
环境:大江(因有“泛舟”二字)、赤壁。
叙述的手法有顺叙,即按照事物在时间上发生、发展的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有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最突出的部分提前记述,然后再叙述事件的发展经过;有插叙,即在叙述中,暂时把顺叙的线索中断,插入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另一件事的叙述方法。
3、抒情是指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有感触而流露出来的情感和思想。
在散文创作中是常用的表达方式。
可直抒胸臆,叫作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通过议论和感叹方式来表达的。
也可以寓情于景,叫作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表达的。
它带有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并反映一定时代、一定人群某种共同的感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好的抒情能深化作品主题,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散文创作中,抒情手法通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使用,以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的表现手法
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下面就随店铺一起去阅读散文的表现手法,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一、基础知识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
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等。
表现手法有: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抑扬、前后照应、正面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开门见山、伏笔铺垫、设置悬念、卒章显志、以动衬静、烘托渲染、实写虚写等。
二、概念解析A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是句子的五种基本表达方式(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侧面、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种,人物描写又分为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环境描写有景物描写和社会描写。
在写作中,我们既要描写人物,又要描写环境,还要描写物体。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
静态描写:指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指以动来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①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章中表明自己的感触和动情之处。
如《最后一课》写韩麦尔先生上了最后一堂课后,在“我”充分感受到了这堂课的与众不同之后,在心底里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啊!这最后一堂课,我真忘不了!”表达了内心那种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初中语文分析散文结构与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初中语文分析散文结构与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分析散文的结构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
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
写人叙事的散文多按时间、空间顺序进行;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物,某种情为线索行文,议论文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
在阅读分析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会分析句段和穿插性材料在结构上的作用。
句段的结构作用因位置不同而不同:处在开头,一般是统引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抑扬、引发下文某种思考;处在中间,一般是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过渡;处在结尾一般为总结上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意,升华主题,令人深思等。
所谓穿插性材料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文章需要而定;就其作用而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或营造氛围,或表现风格。
概括段意、主题散文阅读是从阅读开始的,不是从做题开始的。
而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概括把握主旨的方法有:读题目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
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题旨,也往往与中心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切入点。
析首尾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内容,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析议论抒情句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主旨。
联系背景有不少文章,只要了解它的产生背景,就可能深切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除了对作者和写作年代关注外,还要抓好文后的注释或说明性的文字。
同学们一定要切记,概括作品主题时一般用语是:本文通过对……叙述(描写),表现了……思想情感(赞美了……或批判了……)。
散文分析方法及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散文分析方法及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一、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意的方法】1、划出表达作者观点、情感的句子。
(多为议论性语句。
不应是描写性语句。
)2、如果表达观点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表达过于含蓄,将其改写为正面表达观点的肯定句。
3、分层,概括层意。
再将层意连缀成段意。
特别提示——总结段意时应考虑与文章主题的联系。
二、思考段间关系:【段间关系种类】①并列、②对比、③层进、④为下文做铺垫、⑤为上文做例证、⑥承上启下、⑦前后呼应⑧总起下文、⑨总结上文【段间关系的作用】三思考句间关系1、复句关系:①并列关系②顺承关系③选择关系④递进关系⑤转折关系⑥假设关系⑦条件关系⑧因果关系⑨目的关系⑩取舍关系2、所有段间关系都是用于句间关系。
四、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景物描写的作用】1、烘托了……的气氛。
2、衬托/ 反衬出作者……的心情/ 感情。
【抒情方式及作用】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作用:直抒胸臆——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便于读者理解。
借景抒情——巧妙地利用景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蓄而深沉/ 隽永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二)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倒装、铺垫、过渡、照应、欲扬先抑、人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对比的作用:可以把不同的人物、生活现象、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
2衬托:①正衬:用相同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同之处)。
②反衬:用相反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反之处)。
3、象征:中考信息:叙事散文阅读的考查点有1、理清叙述要素,把握叙事线索,理清文章写作层次。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相关段落的内容。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4、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5、联系作品的思想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
6、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7、理解重点词句的作用,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及表达技巧。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散文是一种以散述、抒发个人感情、思想和观点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体裁。
它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首先,散文的艺术特色之一是真实性。
散文以真实为基础,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感悟和思考,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和思想。
散文作品往往以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考。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真实的社会现象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独白,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扭曲。
其次,散文的艺术特色还包括抒情性。
散文作品通常以个人的情感和感受为中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情感。
散文作品往往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素材,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余秋雨的《丰乳肥臀》通过对家庭、亲情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此外,散文的艺术特色还包括思辨性。
散文作品往往以作者的思考和观点为核心,通过对问题的思辨和探索,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散文作品往往以作者的观察和思考为素材,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思考和反思。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通过对人性、社会和婚姻的思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困境和人性的扭曲。
在表现手法方面,散文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
首先是描写。
散文通过对事物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描写可以是对外部事物的描写,也可以是对内心世界的描写。
其次是对比。
散文通过对比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对比可以是对事物的对比,也可以是对情感的对比。
再次是象征。
散文通过象征的手法,使读者能够从一个具体的事物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
象征可以是对自然界的象征,也可以是对人性的象征。
最后是对话。
散文通过对话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散文的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
散文的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散文是一种以散漫、杂剧、抒情等形式表达作者感受和思想的文学体裁。
它通过自由的文字组织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类命运的独特感受。
散文创作既需要良好的写作技巧,也要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才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其中的情感。
一、写作技巧1. 精准的语言表达:散文以自由、流畅的语言组织为特点,但也需要言之有物,表达准确。
作者应该注意选择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思。
2. 细致入微的描写:散文注重对细节的描绘,通过对事物的精准观察和描述,展示生活的真实和细腻之处。
作者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事物描写得更加形象、感人。
3. 合理安排文体结构:散文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文体结构,比如自由散文、韵文散文等。
作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合理安排故事情节或议论论点,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4. 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散文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作者可以运用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来强化文章的表现力,并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表现手法1. 抒情与叙事交织:散文可以通过抒情与叙事的交替使用,使文章更加生动鲜活。
在叙事中穿插抒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思考。
2. 对比与矛盾的运用:对比和矛盾是散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不同事物或观点的对比和矛盾,可以使文章更具张力和层次感。
3. 借景抒怀:散文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作者内心的感悟和思考。
借景抒怀的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情感和韵味。
4. 叙述与描写结合:叙述和描写是散文中常用的手法。
通过叙述事件和故事情节,结合对人物、事物和环境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作者可以更好地创作出感人至深、触动人心的散文作品。
同时,读者也能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与作品产生共鸣。
散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当好的散文作品流传千古。
散文表现手法举例
散文表现手法举例
散文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1.象征、衬托、烘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2.象征手法:通过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使无形的思想感情变得形象可见。
3.衬托手法:通过描述或突出一个事物来增强另一个事物的效果。
衬托手法包括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通过对一个事物的正面描述来增强另一个事物的效果,反衬则是通过对一个事物的负面描述来突出另一个事物的效果。
4.渲染手法:通过对事物进行描述、渲染,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和认同感。
5.联想和想象:通过描述某一事物或情境,引导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引发情感共鸣和思考。
6.欲扬先抑:先表达对某一事物的贬低或批评,再逐渐引导读者认识其优点或价值。
7.虚实结合:将虚构的事物与现实的事物结合起来描述,让读者在虚幻与现实之间产生联想和思考。
8.以小见大:通过描述小的事物或细节来反映大的主题或意义,使文章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9.寓情于景:通过描述景物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使文章更具有诗意和美感。
10.托物言志:通过描述某一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志向或感情,使文章更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
以上是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作家会根据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合适的手法,以提高散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散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有哪些
散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有哪些散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有哪些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散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散文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
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范围较窄。
这里所谈的是狭义散文。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事情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抒情散文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以抒发情感为主,兼有叙事议论。
议论散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论述事理为主,兼有抒情叙事。
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几乎都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学性,使其具有“文学”的特点,几乎不存在表达方式单一,只是单纯叙事、单纯抒情、单纯议论的散文。
一般认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行文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表达的中心或主旨必须明确而集中。
就一般情况看,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是相当准确的;当然,对这一概括有人有不同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1.寓情于景,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景物中。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清、静、悲凉之情融注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之中(有人认为融注的是纯粹的喜悦之情)。
2.即景抒情,即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淡淡的`喜悦和淡淡哀愁之情。
3.叙事抒情,即通过叙述事情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通过叙述“我”因身体残疾,苦闷难熬,百无聊赖地独自到地坛消遣,而母亲关爱担忧却又不愿张扬表露的事情,抒发对母亲的歉疚、感激和赞颂之情。
4.寓情于物,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某一物象中。
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1)象征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
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
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3)对比烘托(4)欲扬先抑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其中一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一些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
特点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列子·黄帝》一篇,见有列子“乘风而归”的说法。
又有列子对尹生说的一段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
意不知风乘我耶?我乘风乎?”这里的“心”与“神”相通,张湛注《列子》即把“心凝形释”说成“神凝形废”了。
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写法_关于散文的高中作文指导
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写法_关于散文的高中作文指导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古代文学中的散文表现手法
古代文学中的散文表现手法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广泛存在于古代文学中。
它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通过文字的组织和表达方式,展示出独特的表现手法。
在古代文学中,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描写、抒情、议论等,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古代文学中散文的表现手法。
首先,描写是古代散文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描绘,散文能够生动地再现出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形象。
比如《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一章,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展现出了一个富丽堂皇的世界。
散文中的描写不仅仅是对外在形象的描绘,还包括对内心感受的描写。
比如《庐山谣》中的“登高临水处,天地一沙鸥”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其次,抒情是古代散文中另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散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离骚》中的“登斯楼也,居上临下”一句,通过对作者内心的焦虑和无奈的抒发,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散文中的抒情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还可以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抒发来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比如《醉翁亭记》中的“庶几无愧,斯言之谓乎?”一句,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对人性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思考。
此外,议论也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
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散文能够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比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句,通过对学习和教育的议论,表达了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师长的尊重。
散文中的议论不仅仅是对一般问题的讨论,还可以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比如《孟子》中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一句,通过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讨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对人性的思考。
总之,古代文学中的散文通过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学魅力。
散文的表现手法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更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散文阅读答题术语
散文阅读答题术语一览表
一、读一读
散文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主要效果一览表
二、练一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到达家乡已近晚饭时分,一派迷人的田园景致扑入眼帘:农舍毗邻,炊烟袅袅,杨树摇曳,玉米金黄。
路边黄豆棵上结满饱满的豆角,鼓囊着就要胀开来。
翠绿丛中红得鲜嫩的辣椒格外惹眼。
乡风轻拂,百果飘香。
一群群闹猛的鸟儿在枝头嬉戏,不知疲倦,轮番起劲地唱歌,仿佛欢迎我这一身风尘的游子归。
儿时熟悉的地气端地从脚下浮起,心驿神荡起来,
一种叫温暖的东西从心底弥漫开来。
(节选自葛克文《走进同一片阳光》)
该段描写了家乡的田园景致,试分析其表达特色。
答:
答案①选取了家乡秋天代表性的事物。
②从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描写。
③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也最多。
冬天里,阳光总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
那时,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
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的,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一摊让太阳烤干的牛粪。
老人们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满嘴流油。
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无数把叮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搭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
(节选自徐迅《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该段画线部分描述了冬日里老人们在阳光下畅谈的场景,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特色。
答:
答案整体上作者将一群老人放在冬日阳光的背景下,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表现了老人们的幸福与满足;前一句话虚实结合,化虚为实,将无法感触的阳光化为老人们嘴里的美食;后一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人们的话语比作小榔锤,使其巧妙地与阳光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