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长短高矮苏教版
《比长短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比长短》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详细介绍: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教具、学具准备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教学设计感知物体有长、有短1.引导观察[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2.交流、汇报a.问:你发现了什么b.小组交流c.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chng长、duǎn短)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1.提问:你是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a.看出来的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c.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反馈练习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巩固练习1.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2.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整理学具[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提出要求: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后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全课小结(略)专家评析《长短》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教材将多少、长短、高矮作为一个单元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比长短是学生在了解比多少、同样多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比高矮作了必要的准备教材以一幅主题画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物体有长有短通过两枝铅笔的比较抽象出长短两个概念做一做是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的一般方法练习一中的第5、6题渗透比较的其他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袋中的物品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能说纸条有不同颜色等教师在巡视中加以指导或提示然后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比长短的方法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a.看出来的b.第二根两头都比第一根少一点所以第二个短b.把一端对齐比出来的只要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体验出物体有长有短就行表达不一定非常准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出示两枝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铅笔说明长短是比出来的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体验中概括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生对长短概念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提示学生:比一比每步多长谁跳得远等等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初步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安排的一组练习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本节课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操作、试说探索新知不要怕学生说不准要求不宜过高2.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比什么都可以。
2022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材分析苏教版
第二单元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通过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日常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内容的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儿童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
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它有助于人们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比较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意识,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包括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简易天平进行判断。
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在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这是因为在进行上述比较时,不仅需要正确运用基本的比较方法,而且还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以及采用一些灵活的比较策略,这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部分的教材编写有如下一些特点: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比较,获得认识。
教材从生活场景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直接要求学生对相应人或物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做出判断。
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生对长短、高矮和轻重并不陌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比较的经验。
因此,让学生通过的观察、思考,再进行比较和判断,进而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可行的。
2.重视比较方法的引领。
一方面,教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比较方法,如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用简易的天平作为比较轻重的工具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 比一比-苏教版(2021秋)
第一课时比一比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3.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4.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会跳绳吗?有两位小伙伴淘淘和兰兰也喜欢跳绳。
瞧,他们跳得多好!(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仔细观察,淘淘手中的跳绳是什么颜色?兰兰的跳绳呢?(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比一比,这两个小朋友的绳子哪根长,哪根短?这是豆角先生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
板书课题:比一比二、新知探索1、比长短(1)你认为哪根长,哪根短?学生兰兰的长一些,淘淘的短一些。
(2)你是怎样比的?(拿出准备的跳绳)谁来比给大家看。
指名上台比一比。
学生比的方法不一定准确,引导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比长短的时候,应该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再比较另一端,多出一段的要长一些,少一段的要短一些。
(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引导:下朋友们用手指一指,书中画的两根拉直了的跳绳,哪端是对齐了的?(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指一指)引导:茄子先生还有一个要求,它要小朋友在长的那根绳子后面的方框里画“√”小朋友们会画吗?试一试。
2、比高矮。
引出第二位“老师”:白菜老师。
白菜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图中准备玩滑梯的两个小朋友,谁高一些,谁矮一些?引导学生用穿绿上衣的高一些,穿红上衣的矮一些。
怎样比较高矮?指名两人上台比一比。
一人站讲台上,一人站讲台下。
能这样比吗?引导:比高矮时,两人站的位置应该是同一高度,并且双脚放平,背伸直,最好是背靠背。
反馈练习:同桌比一比,看谁高谁矮。
引导学生继续看图,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比高矮?两棵树路灯的杆子和树比较桌子和凳子……3、比轻重。
引出第三位“老师”——茄子老师。
2023年《比长短、高矮》教案
2023年《比长短、高矮》教案2023年《比长短、高矮》教案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2、观察主题图出示主题图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1)比较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师板书)他们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2)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这里是比较高矮,你还知道哪些比较呢?3、练一练 (1)直接比较第16页的第1~5题,学生直接比较得出结果。
包括高矮、长短、厚薄、曲直。
(2)游戏让两个学生上台比高矮。
(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学生一看,就叫:“不公平。
”教师马上问:“为什么不公平?”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然后分小组比高矮。
4、间接比较(1)汽车图观察,汽车能通过吗?分小组讨论。
请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只要有理由,都给予肯定。
(2)蚂蚁图看图讨论:哪只蚂蚁最先回到家?为什么?(有的学生直接观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予以肯定。
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判断)(3)钉子图先让学生讨论:哪根钉子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先不说对错,用实物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选择。
从而渗透优化思想。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长短、比高矮教案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长短、比高矮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有高有矮,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高和矮是比较出来的。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
4、通过学习,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两枝不同长短、不同颜色的铅笔、两根长短不同的绳子、各种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动物乐园要举行化妆舞会,小动物们都急急忙忙赶来了,大家都到齐了。
熊猫主持宣布:要小动物们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入会场。
小动物们都你争我抢的要先进去。
小鸟要先进去,其他动物都反对说,你在空中飞,你最高;小猴子也要先进去,小熊说你比我高,现在你倦着身子呢……。
大家争执不休,这可急坏了熊猫。
小朋友,你能替熊猫想个办法吗?二、学习新知1、学生交流、汇报,找出比较高矮的方法。
(1)①小组讨论②汇报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说出,让它们站在同一位置来比较,这样对小鸟很公平,其他动物也无可争辩;另外,在比较高低时,身体要站直,不能倦曲着,这样对小熊和小猴来说也比较公平。
③刚才咱们通过比一比(揭示课题)使小动物们都高高兴兴地进入了会场。
(2)、现在咱们也来比谁高老师先和一名同学比,再和另一名同学比。
(两位同学个子差不多)师:通过老师和这两位小朋友比个子,你知道了什么?生:老师高,学生低。
师:对!这个我们通过观察也能知道。
生:我还知道刚才这两位小朋友赵清高,徐金低。
因为赵清到你脖子那儿,徐金到你衣服的第一个扣子处。
师:真了不起!你能借助老师来知道这两位小朋友的高低。
(3)、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四人比较高低,看哪一组比较的快,咱们让比较快的一组上前也来介绍他们的好方法。
A、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B、小组汇报、交流。
得出结论:生:两个同学把鞋脱掉,背靠背地站在一起就能比出谁高谁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体验物体长短、高矮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能够正确地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高矮。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
2. 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并进行比较。
3. 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高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高矮。
难点: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运用观察、操作、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采用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铅笔、练习本、教学课件。
2. 学具:每人一组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如小棒、铅笔等)。
3. 课堂作业:练习册相关题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组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新知:(1)介绍长度单位:米、厘米,并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比较。
(3)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高矮。
3. 实践操作:学生自主选择一组物体,进行测量、比较,并用语言描述。
4.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用语言描述其长短、高矮。
2. 家长协助孩子测量家庭中的物体长度,并进行比较,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准确性、书写规范性等。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教案:测量长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教案:测量长度测量长度一、教学内容和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比较长度的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比长短的概念,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会用比较词语描述不同长度的大小,并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掌握用比较词语描述不同长度的大小。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一些事物入手,如:“大树比小草长,这是因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呈现教师可带领全班学生一起进行长度的测量,如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
通过测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讲解与演示教师可以用卡片或者尺子向学生展示比较长度的方法,如:“这个卡片比这个卡片长,这个卡片比那个卡片短”,引导学生使用比较词语来描述不同长度之间的大小。
(四)练习1、让学生对不同长度的物品进行比较,并用标签或卡片写出比较的结果。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或指导。
2、将多个物品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其长度大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比较词语来描述不同长度之间的大小。
(五)巩固与延伸让学生提出生活中会用到比较长度的场景,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通过比较不同书包的长度大小,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包。
四、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操作能力的水平、综合表现的评价,得出教学成果。
如教师可以通过每个学生呈现的结果来评价学生的掌握能力。
同时,在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可以通过日常评价、综合评价来得出学生的整体表现。
五、教学实践的启示对教师来说,教学过程是需要不断尝试和创新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和调整。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比较长度大小的能力,同时也需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新苏教版一年级(2024)】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
们的高矮,而且这样
比也不公平。比较身
高时,他们应该站在
同一水平面上。
(2)高的画“√”。
(3)重的画“√”。
用天平来比 较轻重时,天平 托盘沉下去的一 端物体重一些。
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5~7页 想想做做) 1. 你能和同学比一比铅笔的长短吗?
女孩拿的铅笔长 绿色的铅笔最长
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比较:
(1)长短、高矮、轻重都是指两个或两 个以上物体之间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2)比较物体的长短和高矮时,要把 物体的一端对齐或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
(3)习惯上把水平摆放的物体的长 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 长度比较叫比高矮。
(4)在比轻重时,用手掂一掂, 比较压手的物体就重;或者用简易天平 来比较,下沉的一端物体重,上翘的一 端物体轻。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2. 近的路画“√”。
3. 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4.
5. 杯子里水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6. 重的画“√”。
7. 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
提示:和几个同学站在一起,让 最高的站在最前面,然后从高到矮依 次排列。
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提示
四 课堂小结
比一比
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 情境导入
你能说 说看左边的 图画里都有 些什么吗?
二 新课探究 (教科书第4~5页 比一比)
根据要求和同学一 起比一比,画一画。
(1)长的画“√”。
将两根跳绳的一 端对齐,然后拉直, 再比较另一端。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教案教学内容: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复习课教学目标:⒈让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知识面进行拓宽。
除了会比较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外,还会比较事物的远近、厚薄、宽窄等等。
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科书上学过的知识。
1、出示复习题。
教师指出:同学们聪聪有话要跟我们说。
我们一起安静地听听聪聪要说什么,好吗?(电脑放出聪聪的话)聪聪说:同学们你们要去数学王国必须到玩具房里面取两样东西。
一是在最高的那个柜子上有三条钥匙,你们必须取最长的那条钥匙。
二是在最多玩具的那个木箱里有一个多拉A梦,请你把他带上。
你别小看他。
有困难的时候他可是你的好帮手噢!只要你把多拉A梦按一下,他就会发出声音召集小朋友来帮忙。
(老师提示学生把多拉A梦放在桌面的右下角的正方形筐里。
)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复习题。
二、进入数学王国,学习更多的课外知1、进入数学王国。
电脑放出明明的话:同学们,你们都很聪明。
现在,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好吗?请大家跟我来。
接着画面出现了一个写着数学王国四个大字的门口。
但是通向数学王国有两条路,一宽一窄。
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两条路的异同,并提出问题:应该走哪条路呢?我们听听聪聪是怎样说的好吗?电脑放出聪聪的话:同学们请大家由较宽的路进入。
然后,用你们刚才拿到的钥匙打开大门。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
)2、遨游数学王国⑴比大小。
老师引导学生参加游戏一:钓鱼。
电脑显示一个小鱼池。
鱼池里有大鱼和小鱼。
请学生把钓到的大鱼放在大筐里,把钓到的小鱼放在小筐里。
每条大鱼5分,每条小鱼2分。
⑵比厚薄。
老师说:同学们,你们肚子饿了吗?老师请大家吃三文治。
(电脑显示两块厚薄不同的三文治。
)在大家面前有两块三文治。
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两块三文治的异同。
)其中较厚的已经过期了,不能吃。
请大家把厚的三文治放到垃圾筒。
2024年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
(学生讨论交流,再反馈)
师:同学们想了好多办法,真棒!老师在这张图上画了一些格子,不知道这些格子能不能帮上你的忙?(出示第二张挂图)我们看,大白兔的后面,有一格一格的格子,请大家边看边想一想,可以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谁最高谁最矮?
引导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
[此处,让学生在分类放东西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在这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不同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
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
①看出来的。
②把它们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放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也能比出物体的长短。
d、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师强调: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子上,或者把彩带拉直平放在桌子上比长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也就是说,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事物比长短或比高矮时,必须一端对齐的比较方法。随后又引出,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一端对齐后再比较的特殊情况:领奖台上小兔高矮的比较,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的方法。)
四、 应用知识、开展探索
师:三只小兔比高矮,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没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生齐:老师高!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长短和高矮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长短和高矮)说课稿我的教学内容是“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是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第5页上的内容。
1.教材从生活实际动身,第一通过客厅里的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观看、比较,熟悉长短和高矮;接着通过找一找、比一比,体会比较的方式,进一步感受长短和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是明白长短、高矮的含义,初步知道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是把握比较的标准和方式,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关键是体会比较的方式,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而且比较的结果都是相对的。
2.本课时是入学后的第二课时,小朋友对小学学习生活还不熟悉,还不适应,容易“坐不住”。
因此,我尽力营造一种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如,通过小熊邀请大伙儿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发觉客厅的数学秘密;用小故事来串联“想一想做做”的题目;通过“发觉奖”、“合作奖”“秩序奖”等奖项的颁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踊跃性,让课堂中始终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3.由于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会识别物体的长短、高矮,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积存了比较丰硕的关于长短、高矮的感性熟悉,能够说学生对长短、高矮有了必然的初步熟悉。
因此本节课上我让学生在观看客厅里有了些什么东西后,就直接让学生找东西来比一比,然后再用到了书上的小图来巩固比较的方式,并指导学生用√或O来表示。
另外,我的教学在关注知识性学习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如何设计更多的成心义的活动(如找一找、剪一剪、搭一搭、排一排等),让学生探讨、体验比较的方式,培育认真观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找身旁的物体进行长短、高矮的比较,排排队等活动,让学生取得用数学的体验;而“帮小熊解决疑问”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为下一节课到厨房比大小、轻重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观看周围事物。
课后布置的调查实践作业是为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
让学生的学习再也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指导者也再也不局限于教师;学习的内容也再也不局限于书本,能够是整个世界。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比长短、高矮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比长短、高矮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2.能够正确使用“长短”、“高矮”的词语进行描述。
3.能够观察物体的不同部位,发现物体本质特征。
4.能够将物体进行分类,并能够对比不同分类的物体。
5.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发掘不同的物体分类标准。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并使用“长短”、“高矮”的词语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能够观察物体的不同部位,发现物体本质特征,并能够将物体进行分类,并能够对比不同物体分类的特点。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够准确使用“长短”词语比较物体的长度大小。
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长度大小,正确使用“长”、“短”两个词语进行描述。
2.教师出示相同长度的物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长度大小,正确使用“一样长”、“一样短”、“一样高”、“一样低”等词语进行描述。
3.教师出示两个物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长度大小,正确使用“长”、“短”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大小。
4.学生自主选择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引导他们使用“长”、“短”正确描述两个物体的长度大小。
5.师生共同总结:当两个物体长度不同时,比较大小需要使用“长”、“短”两个词语,当两个物体长度相同时,需要使用“一样长”、“一样短”等词语进行描述。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够准确使用“高矮”词语比较物体的高度大小。
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不同高度的物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高度大小,正确使用“高”、“矮”两个词语进行描述。
2.教师出示相同高度的物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高度大小,正确使用“一样高”、“一样低”等词语进行描述。
3.教师出示两个物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高度大小,正确使用“高”、“矮”比较两个物体的高度大小。
4.学生自主选择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引导他们使用“高”、“矮”正确描述两个物体的高度大小。
5.师生共同总结:当两个物体高度不同时,比较大小需要使用“高”、“矮”两个词语,当两个物体高度相同时,需要使用“一样高”、“一样低”等词语进行描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比一比》教案
×比长,×比×短来说说比较的结果)②再拿出一枝,比比哪枝铅笔最长,哪支铅笔最短?(理解“最”,三枝笔中没有比一号笔更长的,所以一号笔最长)③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比比谁的方法好。
2.比高矮出示图(1)问:小明(左)和小军(右)在干什么呢?(提前和孩子们取名字)生:玩滑梯问:你知道他们哪个人高吗?怎么比的?(要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再比)(2)师:哪幅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生:右边(3)小结:孩子们,在比高矮时,要注意:两个人要站在同一块地面上。
3.比轻重(1)问: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两个人坐上面,是不是沉下去的一边重一点,翘起来的一边轻一点?(2)生活中,我们常用这样的工具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个新朋友“天平”,它跟跷跷板差不多,沉下去的一边重一点,翘起来的一边轻一点。
(3)现在,我们就把果树上的石榴和柿子分别放到天平两边,哪个水果重一些?你是怎么比的,说给同桌听听。
三、检测完善(1)想想做做第4题①问:你知道他们哪个人高吗?(同桌讨论)[提示:从画面上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差不多,但由于男孩是坐在轮椅上的,他如果站起来会怎样?]②问:三只小动物中,谁最高?谁最矮?(2)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完成,指名说理由问:你为什么在西红柿下画√?你为什么在红萝卜下画√?追问:天平平衡说明什么?(1个红萝卜和3个胡萝卜一样重,如果拿掉2个胡萝卜,天平会怎样?)四、总结提升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强调:比长短把一端对齐,比高矮站在同一地面上,用天平比轻重看哪端沉下。
)五、作业1.书本P6想想做做第2、3题,第5、7题2.《》。
小学数学课程《比长短、高矮》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课程《比长短、高矮》教学设计小学数学课程《比长短、高矮》教学设计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拟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毛线、纸条各11组;同桌准备长度不同的铅笔2支,长度不同的尺子2把等。
(1)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你通过什么方法?4人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2)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3)谁能用刚刚说的方法来比拟这两张纸条的长短?(贴在黑板上,板书:长、短)(4)谁能比拟两条毛线的长短?(指名学生上台演示)(5)自由练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比拟长短的活动,同桌2个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们的学具、胳膊、手等等。
(6)抽样演示。
(7)练习5、6(1)我们比拟铅笔的长度,可以说这支铅笔长些、那只铅笔短些;如果我们比拟两名同学的身高,应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高矮)(板书:高矮)(2)(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起来)谁比拟高?谁比拟矮?(3)(请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起来)能不能一眼看出来,谁比拟高,谁比拟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拟出他们两个谁比拟高?(小组讨论)(4)小组汇报(5)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四人小组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6)练习一 7、8、 4、在学习《长短、高矮》时,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比高矮,利用手边的铅笔、尺等来比长短,使学生理解长短、高矮是相比拟而言的。
这些事例是学生身边的,学生看的见、有体验、说的出来、易于理解的。
因此,学生学起来容易,而且能够正确的加以运用。
在利用教材和教室的情境做游戏的时候,完全放手了,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和范围让学生操作,为了肯定每个小组的发现,要耐心、认真的倾听孩子们的发言,所以在时间安排上不尽合理,导致了局部练习题没有当堂解决。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至三单元教案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至三单元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比一比。
教学目标:充分进行比较,让学生参与比的活动,经历比的过程,能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充分进行比较,让学生参与比的活动,经历比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比长短、比高矮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比长短和比高矮。
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看图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或高矮,并能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出来。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教育学生帮助残疾人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看图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或高矮的比较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推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小红家去玩,我们先去她们家的客厅看一看吧。
二、新课1、出示客厅图。
同学们看一看,小红家的客厅里有些什么呢?互相说说。
汇报。
2、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比谁怎么样?前面的吸管比后面的吸管怎么样?黄裙子比蓝裙子怎么样?前面的杯子比后面的杯子怎么样?蓝花比红花长得怎么样?3、小朋友真聪明,找到了这么多不一样长的和不一样高的,那我怎么样表示它们的长短或高矮呢?我们来看看白菜和茄子是怎么样说的?(师读题目要求)先来看两根吸管,长的画勾,短的画圈。
第一根下面的方框里画什么?第二根吸管下面的方框里画什么?(师边说,生边画)下面的三个你们会自己比一比,画一画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汇报,核对。
4、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三、练习(想想做做1-4)小朋友刚才表现得真好,小红想再请你们帮助她比一比,你们愿意吗?1、第1题。
哪个人高?指名说。
为什么不是一样高呢?在高的下面画勾,矮的下面要不要画勾?学生自己画在书上。
核对。
指出:我们要向扎辫子的女孩学习,关心、帮助残疾人。
2、第2题。
看图,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近?为什么?在近路旁边画勾。
自己画在书上。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长短、高矮》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长短、高矮》优质课教学设计最新资料教学要求: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火柴等一、情境导入(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二、主动探究1、活动之一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2、活动之二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3、活动之三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一样长4、活动之四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1、比较谁喝的多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
较的一般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
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
极情感。
教学准备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
说明:
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
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1.比长短。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
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
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
班交流做准备。
(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
较的结果。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
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
指名交流。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
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
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光盘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
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
2、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