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培优讲义

合集下载

声现象复习知识点讲义

声现象复习知识点讲义

声现象复习知识点讲义一、声波的定义和特性声波是一种通过分子振动传播的机械波,是由震源振动引起的。

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通常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3米/秒,而在水中为约1500米/秒。

声波的频率和振动源的频率直接相关。

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播过程中波峰或波谷通过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频率高的声波具有高音调,而频率低的声波则为低音调。

声波的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振幅是指波峰或波谷距离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离距离。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振动源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传播。

声波从声源处开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1. 反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人们经常利用声音的反射来进行定位和导航。

2. 折射:当声波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会使声音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其大小与两种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有关。

3. 衍射:当声波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使声音能够传播到原本无法到达的区域。

三、共鸣与声音的共振共鸣是指当声波的频率和其他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会引起共振现象。

共振会增加声波的能量,使声音更为响亮。

共振不仅在声学中常见,也在许多其他领域中存在。

例如,音乐演奏中的共鸣会使乐器产生更加丰富的音色;建筑中的共振现象可以使声音在大厅内更好地传播。

四、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音量: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

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3. 音色: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声源发出的声音有所区别。

不同乐器的音色由它们所具有的谐波成分决定。

五、声音和人耳人耳是感受声音的重要器官。

人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1. 外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接收声音并将其导入到内耳。

2. 中耳: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副耳骨)。

八年级上册培优—— 声现象

八年级上册培优—— 声现象

第三讲声现象【技巧点拨】1.声音的特性①利用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的变化来传递信息:在发声体不变的情况下,发声体的粗细、长短、厚薄、松紧发生变化时,声音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音调的变化,“脆”的、“尖”的声音音调高,“沉闷”的声音音调低,如敲击腹部判断消化不良,敲击车胎判断胎内气体是否充足,敲击西瓜判断西瓜是否成熟都是根据音调的高低来判断的,物体品质的好坏主要是用音调来判断的。

在发声体本身发生变化时,声源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变化最显著,另外对损坏的物体,如碗、瓷器破了,敲击时主要是音色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用音色来判断是什么物体发声,或物体是否出现了损坏。

响度主要用来判断介质的传声效果和到声源的距离.②声音特性的变化在声源不发生变化时,打击力的大小不同只会影响声音的响度,不考虑音调的变化.若声源的长度、厚度、松紧、粗细、轻重发生变化时,音调就发生变化,做这类题目时我们应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做:第一步,判断哪个物体发声;第二步,发声体的什么量发生了变化;第三步,根据影响特性的因素做出结论。

2.声音的区分和听到敲击声的次数区分两个声音的条件之一就是这两个声音到达人耳的间隔不能小于0.1s。

特别的,要区分音调和音色基本相同的原声和回声,必须要求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否则只能使原声得到加强。

敲击物体(如自来水管)一端,在另一端会听到几次声音?要想听到两次以上的声音,也必须要求经空气、固体或其它介质传到人耳的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得小于0.1s,否则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3.共振、开普勒效应、双耳效应共振:两个发声的物体,如果相距足够近时,当敲击一个物体发出声音时,另一个物体不敲也会自动发出声音,这种现象称之共振或共鸣,它的本质是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给另一个物体,发生共振的物体的频率必须和发声体相同或相近。

装在音箱中的扬声器就应用了共振现象,音箱中空气柱的频率和扬声器的频率相同,当扬声器发声时,音箱中的空气柱也发生振动,发出声音,两个声音相互加强,使人听到的声音响度增大。

声现象辅导讲义

声现象辅导讲义

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也可以是。

真空。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

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声音的产生是物体的结果.。

振动停止,声音也。

声波:。

二.声音的传播活动一:以组为单位.A站在课桌的一端,B用铅笔敲桌面,你听到敲声吗?活动二: A的一只耳朵用棉球塞紧,另一只耳朵贴在桌面上一端倾听,B敲桌面的另一端.你还能听到敲击声吗? 活动三: 用塑料袋把收音机包裹起来,浸在水中,你能听到响声吗?实验结论:实验:将一只开着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问题:1.你听到电铃声了吗?( )2.用真空泵抽出罩内的空气,当空气被抽出时,电铃声会(减弱、变得更响亮)___________。

当空气几乎被抽完时,你仍能听到声音吗?(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 )3.关掉真空泵,让空气慢慢重新进入罩内,现在,你听到声音了吗?(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吗?( )结论:三.声音的能量活动一:水槽中盛水,用橡皮锤不断轻触平静水面,看到什么?活动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的前方,当音响发出音乐时, 观察烛焰的摇晃情况.1.声波: 振动面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2.声音的能量是通过声波向四周传播的.观察声音速度的比较图,你发现了什么?(1)(2)声音的特性小实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有关.振动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

物理学上将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是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的单位是赫兹,间称赫,符号为HZ。

3.1《认识声现象》讲课稿(可打印修改)

3.1《认识声现象》讲课稿(可打印修改)

3.1认识声现象讲课稿引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眼看、耳听是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眼看是指物体要发出声音,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构成世界的美妙乐章。

你听:琴声清脆、流水潺潺、歌声悦耳、鸡鸣、马蹄、蝉唱,大自然造就声音,把我们带到美妙的音乐世界,让我们感受到声音世界的美妙和谐,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到我们人耳的?想知道吗?走进第三章第一节:认识声现象的学习,这些疑惑将得到解答。

新课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翻到教材36页,带着这两个问题自主学习教材36—40页的内容,并把相应答案勾画出来,开始。

(1)声音的产生我看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相信有不少收获吧。

来告诉我,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物体的振动。

很好。

这里有个活动:造声达人秀。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这些器材,使它们发出声音。

注意观察谁在发声,发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要求:4人一组,分别充当指挥员、操作员、记录员、结论员。

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待会儿我们请小组展示。

开始。

好了,哪个小组的先来展示呢?好,你们小组选择选择的是什么?——橡皮筋。

你们是如何使它发出声音的?——拨动。

谁在发声?——橡皮筋。

它发出声音时有什么特点呢?——在振动。

很好。

表扬它们小组。

有选择笔帽的吗?是如何用它造声的?——吹气。

谁在发声?——空气。

它发声时有什么特点?——空气在振动。

非常好。

你看固体、气体都能产生声音,那么液体能不能呢?——能。

如何证明?——演示倒水。

由此我们就把这些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那像这些能够发声,但此刻却没有发声能不能叫做声源?——不能。

所以把“正在发声”圈起来。

通过刚刚的活动,你们都是造声达人。

大声的告诉我声音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物体振动。

老师也不甘示弱。

这里有个音叉,(敲击音叉)听见声音了吗?——听见了。

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敲击使叉股振动产生声音。

(抑制振动)还能听见声音吗?——不能。

说明振动停止?什么就停止了?——发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现象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现象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进行实验)(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解析】【分析】【详解】[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

2019中考声现象复习讲义

2019中考声现象复习讲义

第二章声现象§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例:敲击装满水的钢管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 3 次声音,依次从钢管、水、空气中传播。

4. 有关回声(1)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当人与障碍物的距离大于...时,就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

..1 7m§2.2 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声音的高低.1. 频率:物理学中,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符号:Hz.☆计算公式:nf .其中f——频率,n——振动次数,T——振动时间。

1. 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蚊子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

2.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

男低音的音调低、响度大;女高音的音调高、响度小。

3. 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幅度_。

4.(1)如雷贯耳说明声音的:响度大;(2) 尖锐刺耳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必要的文字说明 §2.3 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1. 声能传递信息。

2. 回声定位的利用倒车雷达;(3)(仿生学)声呐——探测海深、绘制海底地形图、探测鱼群t 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思考:超声波为什么应用那么广泛?1)超声波的穿透力强;2)超声波方向性好;3)超声波易获得集中的声能。

★巧计:辨别声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就看声有无引起其他物体变化..........,若有则传播的是能量;若无则传播的是信息。

§2.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乐音的波形一、噪声及来源1. 乐音:发声体振动有规律...,令人愉悦的声音。

2. 噪声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1. 声源处(防止声音产生):汽车的消声器、枪上的消音器等以及“保持安静”的标语;2. 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道路两旁种树、隔音板等;3. 人耳处(防止声音进入人耳):防噪声耳罩、耳塞物理《声现象》检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声现象 通用优秀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讲:声现象 通用优秀课件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例2】(2015,鄂州)《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
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
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
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
【点拨】能够清楚的分清不同发声体的声音,是因为不同发声体所发声
24.(盐城中考)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 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 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_将__金_属__管__悬__挂__,_轻__推__使__其__摆_动___; 判断方法:若__能__听__到_其__发__声__,__则_说__明__发__声__是_由__摆__动__产__生_的__,__反__之__则__不_是___。
2.(2015,邵阳)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 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 体、液体能够传声,_固__体_也能够传声。
3.(2015,东营)“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 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产_,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传_播。
反射面材料 反射声音 的强弱
大理石 最强
玻璃板 强
木板 强
棉布 较强
毛巾 弱
海绵
几乎听不 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 射面的材料__有__关____。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其__他__条_件__相__同__时__,_海__绵__吸__收__声_音__效__果__最__好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 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或方法___用__灵__敏_仪__器__替__代__人__耳_测__量__反__射__声_音__的__强__弱__等________。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 ___最__强__反_射__声__的__方__向_与__入__射__声__的_方__向__是__否__有_关__等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 的___大__理__石_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中考物理+第1讲+声现象培优补潜复习讲义

中考物理+第1讲+声现象培优补潜复习讲义

图1第一讲 声现象 【中考命题方向】主要围绕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途径及声的利用等有关知识点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应用能力.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但也有各种的情境题和重点考查应用能力的实验题出现.试题以基础题为主,难度中等,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本章内容占总分的2%~4%.【考点总结及应用】一 知识性考点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 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_ 可以产生声音.例2 如图1所示,赛龙舟时选手们在振奋人心的鼓声中奋力拼搏.这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是通过_ 传到岸上观众的耳朵的.【解题策略】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不能在铁轨中传播 B .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C. 真空不可以传播声音 D .植树对减弱噪声起不到作用考点2 声音的特性例4 我市在每年都试鸣防空防灾警报,警报声能传播很远的距离,这是因为它的 ( )A .响度大B .音调高C .音色美D .节奏快例5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A .响度 B .音调 C.音色 D .振幅考点3 控制噪声例6 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轨道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 ( )A .减少大气污染B . 降低噪声污染 C. 缓解“热岛效应” D .绿化居住环境例7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方面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 .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例8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 )A. 在公路两边和住宅区设置屏障 B .扩大城市规模,多建高层楼房C .在繁华路段,汽车禁鸣喇叭D .植树种草,绿化城市考点4 声的利用例9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场大雨的到来B .医生通过听诊器为病人诊病C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 .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例10 利用“B 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 ( )A .“B 超”声波的频率很大 B .“B 超”声波的能量很大C .“B 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D .“B 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二、规律方法考点图3 图2考点5 归纳法【解读】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共同特征归纳、总结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例11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____的方法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考点6 转换法【解读】转换法是指把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转化(或放大)为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使现象更明显,或把不易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或已经解决的问题,使问题更简单.例12 如图2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___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考点7 类比法【解读】所谓类比法是指根据两个研究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应用类比法不仅可以把抽象的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知识系统中来,变抽象为形象、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同时又可激发联想,具有启发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例13 “一石激起千层浪”指石块打击水面引起水面上下起伏振动形成凸凹相间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开来.类似于水波,猜一猜声波是如何形成的.考点8;推理法【解读】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只对主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例14 在“研究声音的传播”买验甲,现有的剂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如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的?考点9 比较法【解读】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例15 根据图4中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 )考点10 控制变量法【解读】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然后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例16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闹钟放入其中一个盒子当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图4(1)你认为该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3)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三、思想方法考点11 猜想(或想象)的思想方法【解读】猜想(或想象)是科学探究中最具创造性的一环,合理的猜想可以给探究提供正确的导向.猜想并不是妄想,其基本要求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和依据进行合理的猜想.猜想时,思维既要严谨又要开放,即猜想既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又要放得开.例17 假设声音的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那么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说出两种可能的情况.例18 如果我们的世界没有声,会是什么样子?写出五个合理的场景.【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2.大型文艺晚会上,观众能区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三者皆有3.关于声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水深度B.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C.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D.声呐就是大声叫喊4.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 )A. 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C. 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5.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6.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是因为 ( )A.超声波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 B.回声定位C.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超声波在不同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反射7.一个人站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内说话,其他人可以在壁内的任何位置听到他的多次说话声,这是因为 ( )A 皇帝使用过 B. 神灵相助 C. 声音经过多次反射的结果 D.说话者发音的响度大8.在下列物质中,传播声音最快的是 ( )A. 空气B. 水 C.铁 D.真空9.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下列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B. B. 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些,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C. 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10.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 产生的,而这一现象常发生在冬天,夏天时很少见,这是因为冬天电线遇冷收缩而拉得较紧,使电线振动的 较高.11.灾难发生后,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实际上这是利用了___来测距定位,同时也说明 可以传声.12.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语言交流,这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是 ,所以我们听不到.13.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面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 .14.(1)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可听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或“=”)(2)响度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响度小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或“=”)15.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上减弱噪声;株洲市区禁鸣喇叭是从 减弱噪声.16.将一根长度约30 cm 且较窄的钢尺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的绝大部分都伸出来.如图所示,拨动它的一端,可以看出钢尺 ,然后缩回一些,伸出全长的32~43,再拨动它,可以看出钢尺 ,由此可知伸出的钢尺由长变短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由 到 ,这说明 .17.如图所示的情景反映了什么物理知识?18.在城市的主要街道,常能看到路旁的电线杆上安装—个指示装置,上面闪耀着不断变化的数字,数字后面的符号是“dB ”,这个装置是用来检测城市街道 强弱的,要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等级应控制在 dB 以内.三、简答题19.古有中医悬丝诊脉,今有听诊器听音辨病,这两种都是医生了解病人脉搏和心脏跳动情况的手段,请简述其中的道理.20.保持同—音量,把录音机从室内拿到室外,为什么听到的声音会小些?四、探究与实验题21.一部美国影片中,女警想从敌人手中夺回物证—一“磁盘”,为了不惊动其他敌人,她将矿泉水瓶套在枪口上,开枪时只听到微弱的响声,她成功地击毙了敌人而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你知道她是在哪个环节上减弱噪声的吗?你能自己设计一个类似的小实验吗?22.某同学用5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如图所示,用嘴分别对着5只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的音调越低.由此现象,你认为:(1)用嘴对5只瓶口吹气,5只小瓶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2)5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的原因是什么?(3)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笛孔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的道理.23.一架飞机的速度是声音速度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 m,且沿水平方向飞行,当你听到飞机在头顶的轰鸣声时立即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24.一个人站在两座山崖之间喊了一声,2 s后听到第—声回声,再过1s后听到第二声回声,则两座山崖相距多远?。

声现象讲义

声现象讲义

诚成教育教师一对一讲义教师:学生:日期:星期:时段:课题学习目标与分析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过程教师分析与批注知识点四:声速和回声1.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理解:①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②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难点: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回声测距离:2s=vt【例题讲解】例1、小明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红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小明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C、响了两下,先听到空气传来的声音D、响了两下,先听到铁管传来的声音例2.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习题1.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2.甲同学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将耳朵贴近钢管可以听到_____次响声,其中第一次响声是通过钢管传过来的,第二次响声是通过_________传来的.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物质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1.29 11.43 2 700 7 900 1l 300度 (kg/m3)声音传播的330 316 5 100 5 000 1 300 速度(m/s)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4.轮船准备启航时鸣笛,同时开启闪烁灯,对岸的控制台看到闪烁灯后,经过8秒听到了鸣笛声。

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声现象问题求解及答案

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声现象问题求解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在平直的路面上,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6s 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 ,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 【答案】960m 【解析】 【分析】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20m/s 的速度已经前行了6s ,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

【详解】 由sv t=可得,在6s t =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1120m/s 6s 120m s v t ==⨯=,声音传播的距离:22340m/s 6s 2040m s v t ==⨯=,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为212040m 120m960m 22s s s --===; 答: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960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回声测距。

2.在音乐会上,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放声高歌,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歌者,响度大的是________歌者(选填男、女). 【答案】女 男 【解析】 【详解】[1]我们所说的“男低音、女高音”,都是指声音的高低,即指的是音调的高低;音调高的是女高音;[2]我们所说的“放声高歌、轻声伴唱”,都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发出声音的响度,故响度大的是男低音。

3.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产生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减弱噪声的。

【答案】振动 响度 声源处【分析】【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声音的响度。

[3]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指车辆禁止鸣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讲义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讲义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讲义声现象是指声音在传播和反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现象。

声现象的研究是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和日常生活中。

下面将对声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1.声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具有以下特性:(1)声音的响度:即声音的强弱,与声波的振幅有关。

响度越大,声音越强;(2)声音的音调:即声音的高低,与声波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声音的音色:指声音的质地和独特性,使不同乐器或声源产生的声音有所区别。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在空气中传播时,声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声波传播具有以下特点:(1)波的重叠原理:当多个声源同时发出声音时,不同声波叠加形成复合波,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以得到合成波的声音特性;(2)直线传播:声波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声波的传播距离与时间满足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关系;(3)反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边界时,部分能量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4)折射: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称为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可以预测声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向;(5)衰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减弱,称为衰减。

衰减的程度与声波传播介质和传播距离有关。

3.共振现象: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作用而振动时,被激励的振幅越来越大的现象。

声学中的共振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腔共振:空腔内的声波与空腔本身的特征频率共振,产生共振增强的现象。

例如,乐器的共鸣箱和吹奏乐器的音柱就是通过空腔共振来增强声音;(2)机械共振:物体在自然频率附近受到外界振动作用时,会出现共振现象。

例如,桥梁和建筑物在受到频率接近自然频率的震动作用时,容易发生共振破坏;(3)电磁共振:当电磁波的频率与物体的电磁振荡频率匹配时,物体会发生共振现象。

例如,无线电接收器中的天线就是通过电磁共振来接收电磁波信号。

4.声的衍射: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或边界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即声波沿障碍物边缘弯曲传播。

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讲义

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讲义

五、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回声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讲义
•回声定位: 超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
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声呐: 向水中发射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要定
位的目标时产生反射波,接收反射波并进行信 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示出目标所在的 方位和距离.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讲义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
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讲义
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
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 330 316 5100 5000 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讲义
6、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 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 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 声 音 的 _______音__色_ 不 同 ; 她 用 不 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 ___响__度____不同.
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讲义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 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响度 很大;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 音,是由于它们的 音色不同。
复习要求:
• 1.知道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 2.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 3.知道声波. • 4.知道声音的三特征 • 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 6.了解超声波、次声波 • 7.能探究声音的有关问题. 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讲义

九年级物理寒假辅导讲义与练习专题01声现象讲义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寒假辅导讲义与练习专题01声现象讲义含解析
对声速的考查也曾出现,但考查此知识点的考题较少,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太高。作为知识点需要考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声速,声速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3)利用回声可以测距。
★重点三:声音的特性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特性考题出现频率很高.在声音特性三个主要知识点中,考查音调和音色较多,主要关注点是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物体的结构有关,同一物体,当其结构发生变化时,其振动频率也相应跟着变化,也就是说音调也会发生变化(如乐器的演奏、瓶中水量多少等);对于音色,音色是不同物体所独有的特征,相同材料和结构的两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辨别不同物体声音靠的是音色,在中考考题中此类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至于响度也会出现在考题中,但相比前两个考点,响度出现的概率稍低。
★重点二: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为了考查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通话,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等考题。对这些问题加以理解和关注,对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
四、噪声及其防治
1.广义上讲,凡是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活动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
2。噪声的控制主要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三方面加以控制.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

北京市山谷学校物理声现象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北京市山谷学校物理声现象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还需进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C ADF 80 1.02 选定某一根琴弦,调节它的松紧程度,比较音调是否变化【解析】【详解】(1)[1]为了验证猜想一,即要保证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观察编号A、B、C的数据,它们的材料都是铜,长度都是60cm,横截面积不同,这三种规格的琴弦符合要求;(2)[2]为了验证猜想二,即要保证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铜,观察编号A、D、F的数据,它们的材料都是铜,横截面积都是0.76 mm2,长度不铜,这三种规格的琴弦符合要求;(3)[3][4]为了验证猜想三,即要保证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观察G、H可知,它们长度都是80cm,横截面积都是1.02 mm2,一个是钢材料,另一个是尼龙材料,此时编号E材料是铜,只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 mm2即可验证猜想三;(4)[5]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需要选定某一根琴弦,调节它的松紧程度,比较音调是否变化。

2.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1)如图所示用细线栓在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小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有关.除此之外响度还与_________有关.(4)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________(选“能”或“不能”)弹开.【答案】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较小较大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能【解析】【分析】【详解】(1)因为音叉的振动我们看不到,把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是为了把音叉的振动传给小球,用小球可以放大音叉的振动,所以小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当轻轻敲击音叉时因为音叉振动幅度小,所以发出较小的声音,振动的音叉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较小的角度;(3)当用力敲击音叉发出较响的声音,音叉振动剧烈,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更大的角度,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音叉能振动,小球也能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3.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物理培优教学方案《第二讲 声现象与光现象》教案+练习+作业

物理培优教学方案《第二讲 声现象与光现象》教案+练习+作业

2013初中物理培优教学方案《第二讲声现象与光现象》教案+练习+作业姓名班级【知识要点】【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 .声波在玻璃罩中生了反射D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小例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生声音的音调不同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 .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 .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指音调高例3 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挠,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例4 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

下图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例5 A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B 。

像变大,C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例6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 .A 处应是紫光B .只有AB 之间有光C .将照相底片放到AB 范围B 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声现象 中考导航图解 产生 传播 介质 声速 反射:回声 分类 人能听到的声音 人不能听到的声音 超声波 次声波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控制噪声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利用 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光现象 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速 光的反射 反射规律 种类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的折射 发生的条件 折射规律 折射现象 颜色 色散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紫外线 平面镜 特点:热作用强 应用 特点:生理作用强,能杀菌 应用 成像特点 应用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经典练习】一、选择题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单调发生了变化2.“闻其声而知其人”意思是对熟悉的人,听到他的说话声就知道他是谁了,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单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3.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4.在欣赏民族音乐时,之所以能将二胡、笛子等乐器的声音区分开,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C。

声现象--初二强化提高班《物理》上学期辅导第一章第一节讲义

声现象--初二强化提高班《物理》上学期辅导第一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小学教育网初二强化提高班《物理》上学期辅导第一章第一节讲义声现象一、声现象1.基础知识归纳(1)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

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传播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用耳朵听、骨传导声速:在日常气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声速340m/s回声: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升和原声相差0.1秒以上。

(3)乐音与噪声乐音:有些声音听起来优美动人,这些音乐称为乐音。

噪声:有些声音听起来杂乱刺耳,这些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由无规则的震动产生。

乐音的三要素:乐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音调:表示声音高低,由发声物体震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响度:声音的强弱。

与振幅有关,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音色:有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4)噪声的危害防治途径●从声源处减弱●从传播途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5)超声波的用途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听不到.●渔船与潜艇等使用的声纳所发出的声势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可以检查人体内患病的部位和范围●工业上使用超声波探伤仪,能够检查出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等隐患●用超声波的高频率,可以清洗浸在溶剂中的精密机械或工具● 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胆结石,使之可以瞬场地排出体外2.重点例题精讲。

初中物理《声现象》课件讲课讲稿共43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课件讲课讲稿共43页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苏联
初中物理《声现象》课件讲课讲稿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培优讲义声音产生的原因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举例:人—声带振动;风—空气振动;下雨刷刷声—液体振动;风吹树叶振动、电线振动发出声音;蚊子翅膀振动;敲鼓—鼓面振动;弹琴—琴弦振动;婵—腹部发生器;鸟—鸣管等等。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1. 一歌手在柳江河上的明珠大舞台演唱,小明在距离舞台170米远的地方,当小明听到歌声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了多久?(当时气温为15℃)( A )A .0.5秒B .1秒C .2秒D .4秒2.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BA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3.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B)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产生的原因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 有一根长15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 B )A .一次响声B .两次响声C .三次响声D .四次响声5. 贝多芬患了耳疾后为了创作,他用一段木棍的一端顶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A .利用骨传导听声音B .牙齿可以发出声音C .利用气体传声D .贝多芬不同于凡人,有特异功能6 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桌子时,金鱼立即受惊,其中传声迅速、使金鱼立即作出反应的传声途径是(C )A .桌子—空气—水—金鱼B .细棍—空气—水—金鱼C .桌子—鱼缸—水—金鱼D .细棍—鱼缸—水—金鱼7. 两人分别站在长钢管两头,其中一人用力敲击钢管一端,另一人则将耳朵紧紧贴在木棍另一端( A )A .他可以听到两次声音,分别是从空气和钢管传来的B .他可以听到一次声音,是从钢管传来的C .他可以听到一次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D .什么也听不到8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只要闹铃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B .闹铃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C .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闹铃振动幅度变小的缘故D .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9. 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 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A .1次B .2次C .3次D .4次10.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B )A .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B .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 .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D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11. 将音叉敲响后,放入口中,先不接触牙齿,听听声音,再咬住音叉,听听声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响些,是由于固体传声比空气强B .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弱些,因为那样会阻止音叉的振动C .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声音强些,是因为空气传声强D .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不能听到声音,是由于空气不能传声12. 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的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s敲打铁轨一次。

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

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河的宽度大约是( D )A .170mB .340mC .510mD .680m13. 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A )A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 .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 .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14.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B )A .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 .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 .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 .木箱可以传播声音实验:1.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电铃声越来越小),(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电铃声逐渐变大),(3)此实验说明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起,这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物体,纸屑等):。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会发现(铃声越来越小),并由此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物理意义: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尖、细、脆;音调低:粗、沉、闷老牛:低沉(音调低、响度大)蚊子:尖细(音调高、响度小)2、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探究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的关系(观察)物理量(改变)影响因素教材演示实验:振动幅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伸出桌面长,振动慢,音调低;伸出桌边短,振动快,音调高。

结论: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越高3、频率(1)定义: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赫兹简称赫 HZ 1HZ=1次/秒(2)物理意义:表示振动快慢。

快→高,慢→低。

(3)比较方法:相同时间,比较振动的次数;振动相同次数,比较时间。

(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人的发声频率:85HZ—1100HZ(5)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大象的语言声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台风都伴随次声波产生。

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

二、响度1、物理意义:表示声音的大小、强弱。

2、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幅度(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1)探究实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教材演示实验结论: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2)其他影响因素(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减小声音的分散应用:喇叭、听诊器三、音色1、物理意义:声音的特色、品质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示波器:显示声波振动的特点。

1. 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B)A .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B .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C .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D .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2.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可快速从木梳齿上划过,再让它从木梳齿慢慢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它们都不同3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改变钢尺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可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发生了变化.这个实验可用来探究(D)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C .响度是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D .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5 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A )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传播速度6.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C )A .甲乙丙丁B .丁丙乙甲C .丙乙甲丁D .丁甲乙丙7. 如图所示,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 DA .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医生听得更清晰B .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医生听得更清晰C .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医生听得更清晰D .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医生听得更清晰8. 图中,老师用相同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C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9. 动画片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将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比较尖的声音,这样做能够使声音( A )A .音调变高B .响度变大C .音色变好D .传播速度变大10. 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C)A .B .C .D .1.1 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音色和响度12. 要想提高二胡的音调,胡琴的弦应当( B )A .松一些B .紧一些C .松紧不变,但用力拉弦D .松紧不变,快速拉弦1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火车从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有所变化。

那么当火车疾驶并向我们靠近时,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 B )A .越来越低B .越来越高C .先变低后变高D .先变高后变低实验1. 小闵用一把钢尺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结构的关系,她把尺子固定在桌面上,先把钢尺伸出桌子边沿多一些,使它振动发声;然后再把尺子伸出桌子边沿少一些,再使其发声,比较两次音调的高低.(1)在她的两次实验中,应该保持(振动幅度)不变,实验的结果是:尺子伸出桌子边沿越多,它发声的音调越(低).(2)她若探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则应该保持(尺子伸出的长度)不变,改变尺子振动的(幅度),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发声体结构不变时,(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2. 用尺子来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小明做了以下实验:(1)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 ).计算1. 在平直的路面上,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6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2. 有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向山洞驶去,在某位置鸣笛一声,经过5s中听到有山洞返回来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听到回声处到山洞的距离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