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之百家讲坛
秦王扫六合
![秦王扫六合](https://img.taocdn.com/s3/m/297ec082680203d8ce2f24a1.png)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 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 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 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请问: 1、为什么裁缝只要刀币而不要圆形货币? 2、变超短裙是不 是 裁缝偷工减料?
灵渠在广西兴安县内, 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 程之一。
长江 珠江 沟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 水系。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5.军事上: 北修长城拒匈奴;
公元前213年,有人半夜起来挖地窖;筑复壁 藏书;还有的人夜以继日地背书;也有更多的人 按照规定将书简交出去;在眩目的火光下,几千 年来先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无数工匠巧艺体力 的付出,全化成飞烟灰烬。
你知道这是发生在秦朝的什么事件吗?
史料: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 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 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 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 信。”李斯建议: 1、除了《秦记》、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 《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 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 3、严禁私学。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秦始皇的神话与传说真相待解
![秦始皇的神话与传说真相待解](https://img.taocdn.com/s3/m/df7eaa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6.png)
秦始皇的神话与传说真相待解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封建皇帝。
他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使得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与他的统一王朝相伴随的是许多神话和传说,这些故事让人们对他的了解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但是,秦始皇的神话和传说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需要我们去探寻和解答。
首先,我们来看秦始皇被称为神话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陵墓之一,因其巨大的规模和奇特的建造工艺而备受瞩目。
根据文献记载,秦始皇陵中有许多珍宝和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被认为是为了保护秦始皇的墓地而设置的,每一个兵马俑都具有独特的面貌和服饰,栩栩如生。
然而,关于秦始皇陵的神话和传说却更加壮观和离奇。
有一种说法称,秦始皇陵下面有一条宽阔的地下宫殿,里面堆满了黄金和宝石。
还有传说称,秦始皇陵的陵墓中还埋葬着活人,他们被埋葬在墓地中,以保护秦始皇的安宁和长寿。
这些神话和传说给秦始皇陵增添了神秘和诱人的色彩,吸引了无数的参观者和考古学家。
然而,这些神话和传说又是否真实存在呢?考古发现表明,秦始皇陵确实是一个巨大而精密的建筑工程。
兵马俑的出土也证明了秦始皇陵的存在。
但是关于地下宫殿、黄金和宝石、埋葬活人等传说并没有得到实际的证据支持。
这些传说很有可能是后人对秦始皇陵的想象和夸大,让它更加离奇和传奇。
除了秦始皇陵的神话和传说外,还有许多关于秦始皇本人的神话和传说。
一种神话称,秦始皇的皇冠上镶嵌了一颗珍贵的宝石,宝石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让秦始皇永远统治天下。
还有一种传说称,秦始皇一生中曾经吃过一种神奇的仙丹,使他活了几百年。
这些神话和传说让秦始皇变得神秘和不可攀,但同样也缺乏实际依据。
在历史学家的研究中,秦始皇的真实形象逐渐浮现。
他是一个具有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的统治者,他通过暴力手段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的封建国家。
他的政策残酷而强硬,严格禁止任何对他的批评和质疑。
秦朝时期的阅读感想
![秦朝时期的阅读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2e95593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a.png)
秦朝时期的阅读感想历时近四个月终于读完这套孙皓晖先生的巨著--《大秦帝国》。
选择读《大秦帝国》仅仅是想对自己国家的每个朝代历史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期然却真的读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秦朝,是个不同于以往教科书中"苛政猛于虎""天下苦秦久矣"的秦朝。
诚然历史有的时候是会被歪曲,但是纵使隔绝了几个时空,历史的原本面貌依旧存在,不会因为人为原因而泯灭于世。
读《大秦帝国》的同时,观看了《百家讲坛》中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战国说客双雄》、《战国七雄》,《秦兵马俑及秦始皇陵考古工作回顾》、《丹砂女王之谜》、《真实秦始皇》、《先秦百家争鸣》、《孟子的智慧》。
看的越多,觉得自己的历史越是匮乏,越是对那些辉煌的过去着迷。
我想从我看到的秦国历史、春秋战国政治文化军事、以及众多人物和历史谜团说下自己浅薄的看法,谨以此读后感献给自己这几个月的苦读,更献给让自己膜拜的作者孙皓晖。
一、秦朝发展史西周初分时并沒有秦国,在周孝王时秦人部落有一首领叫非子,养马养的很好,孝王很是欣赏,就封了甘肃陇西一带,继承祖先的贏姓,这可以看做是赢世一族的起点。
后来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时有了叛乱,在没有多少诸侯救援的情况下,秦襄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拼死护主。
虽然西周灭亡了,但东周时的周平王感念秦襄公救国,将西戎之地镐京,及甘肃陇西之地赏给秦国,此时的这块封地西戎之兵占领着,秦襄公多次征战都没有取下,后秦穆公在由余的帮助下得到了此封地,这就是所谓的"襄公得其名,穆公得其实".秦穆公去世后经过了15代国君,秦国均碌碌无为。
在后来的三家分晋,战国时期到来之时,秦国并不强大,直到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后,秦国崛起成为大国,由原来的封锁函谷关之内变成可以抗衡六国的大国。
但在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为时,商鞅惨遭车裂。
此时也出现了战国时期的有名说客双雄—苏秦、张仪,对这两个人物出现时间,史料是有争议的,姑且按照此二人师出同门,并师承鬼谷子。
秦始皇陵的导游词
![秦始皇陵的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cd772005aef8941ea66e0568.png)
秦始皇陵的导游词秦始皇陵的导游词1秦陵地宫展览馆,又称秦陵地宫,位于“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西侧大约2公里。
这是一个人造景点,是根据司马迁对秦陵地宫的描述所建。
秦陵地宫占地面积1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通高25.7米,其中地下8.7米,整体以横剖纵贯的手法,再现了秦始皇陵陵园地貌和地宫,向游人展示了二千多年前秦始皇陵的辉煌雄伟和壮观气势大厅展示走进展览馆,大厅迎面是一道展墙,上面展示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经济、文化方面所做的“统一”工作和贡献。
公元前220__年,秦王赵政(正)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扫灭了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国,从而一统中国。
之后,他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辆形制各不相同,为了加强管理,秦始皇要求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
为统一文字,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而创造出的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
为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同时,他还统一了通行的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
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
铜钱以“半两”为单位,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
秦统一后,不仅修筑了统一规格的道路,还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
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车轨统一后,无论是什么车都可以在全国各地的交通大道上畅通无阻。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陵有这样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秦陵地宫,就是根据司马迁的这些记载和有关历史资料而建成的,分地上、地下两部分。
历史趣谈沉睡了千年 揭秦始皇陵的十大惊天谜团!
![历史趣谈沉睡了千年 揭秦始皇陵的十大惊天谜团!](https://img.taocdn.com/s3/m/145a526027284b73f242509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沉睡了千年揭秦始皇陵的十大惊天谜团!
导语:谜团1: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
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
谜团1: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
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
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会完好地保存下来。
虽然客观上具备保护遗体条件,但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地保存下来呢?如果单从遗体保护技术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汉女尸能很好地保护下来,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
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时节,“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为了防止腥味扩散,走漏“风声”,赵高、胡亥立即派人从河中捞了一筐筐鲍鱼,将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
所以,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就成了未解之谜。
谜团2:地宫埋“水银”之谜
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
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题条件。
地质学专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后两次来始皇陵采样。
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果然出现“汞异常”。
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
科学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
谜团3:幽幽地宫深几许?
生活常识分享。
秦始皇陵导游词
![秦始皇陵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25e98fd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4.png)
秦始皇陵导游词秦始皇陵导游词1游客们:我们现在到了秦始皇陵,让我们一起游览秦始皇嬴政的安息之地吧。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它位于美丽的骊山脚下,距离西安35公里。
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有外、内两城,封土是四方锥形。
我们首先看看它的外部结构。
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
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
看完了秦始皇陵的外部结构,再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
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形,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
但由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
讲完了结构,我再讲两个小故事:一、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棺木以铜铸成,始皇陵地宫里布满了宫殿及楼台亭阁的模型,藏满了各种奇珍异宝。
为了防止陵墓被盗,还安装了能自动发射的暗箭,工匠们还用水银制作出能够流动的江河湖海,如黄河、长江等以象征大地;用鲸鱼膏点的灯可以长明不灭。
二、秦二世下令凡是他父亲的没有生儿育女的妃子应该全部随他父亲而去。
这些妃子被殉葬后,一个大臣建议那些布置陵墓暗道机关的工匠太多,于是当秦始皇在墓室被安葬好,那些奇珍异宝刚刚被封好后,墓门立即被关闭,里面的工匠一个也没逃出。
然后在陵墓封土上种植草木,以使它看起来像一座自然形成的小山。
故事讲完了,我们就能感受到:秦始皇陵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
为了保护它,请游客们除了美丽的照片和美好的回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轻轻的脚步和由衷的赞叹什么也别留下,谢谢!至此,我们的秦始皇陵之旅结束了,再见!秦始皇陵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西安,今天我们所要参观的历史悠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可称作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历史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导学案
![历史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a563b804d2b160a4ec042.png)
历史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导学案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佛教的传入是秦汉时期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带来的结果,道教则来源于我国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佛教所提倡的今生忍受苦难,来生转世得到幸福的思想,起到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道教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
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
佛教和道教的兴起与传播,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2)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传统,到西汉时期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并为后世史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司马迁的《史记》是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代表。
司马迁修成《史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的繁荣与国力的强盛为他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司马迁的史学家传和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史记》得以修成的直接原因。
《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和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既为研究西汉之前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成为后世历史研究的典范;同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更成为历代史学家修史所遵循的原则。
此外,《史记》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反映了西汉时期传记文学的发展。
鲁迅因此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1)宗教传播的原因:宗教教义的欺骗性,麻痹了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斗志;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的需要,因而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扶持。
①关于佛教的传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开辟的有关知识,结合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图,使学生对佛教的传入形成明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同时,简要介绍佛教的起源和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秦汉时期的阶级矛盾引导学生理解统治者支持佛教及佛教得以传播的原因。
②关于道教的兴起,在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讲清下列几个问题:第一,道教是我国古代民族宗教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秦朝历史】百家讲坛秦始皇的墓为何不用活人陪葬秦始皇
![【秦朝历史】百家讲坛秦始皇的墓为何不用活人陪葬秦始皇](https://img.taocdn.com/s3/m/b5e3eed6a32d7375a51780a7.png)
【秦朝历史】百家讲坛秦始皇的墓为何不用活人陪葬?秦始皇西安很老很老了。
这恐怕是兵马俑给我造成的印像,兵马俑很老很老了。
同样,两千多岁的,也很老很老了。
西安又是很年轻很年轻的。
我去西安,没找到秦始皇,却被他那些永远年轻的卫兵给拦住了。
两千多岁的兵马俑,并没有真的变成老人,依然保持着二十多岁的面容与体型,像一个战胜了时间的奇迹。
难怪兵马俑出土后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
两千多岁的西安,也像兵马俑那样,拥有二十多岁的青春。
当我看见兵马俑,就看见了二十多岁的西安,目视前方,沉默寡言,健壮而又自信。
你想知道二十多岁的西安长什么样子吗?那就去看看兵马俑吧。
你想知道两千多岁的西安长什么样子吗?那就去看看兵马俑吧。
西方美术史上的大卫、掷铁饼者等雕塑,让人记住了乃至古罗马的男人们长什么样子。
幸好,我们有兵马俑。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男人长什么样子,知道自己的祖先长什么样子。
兵马俑是大秦帝国男人们的自画像。
我们见不到秦始皇了,却能大致地想像出他的模样。
夸张点说,他才是兵马俑真正的父亲。
他老了,他死了,却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孩子永远活在二十多岁。
作为他的那个时代不老的象征。
兵马俑是1973年被几位二十多岁的农民打井时发现。
在此之前,人们去西安,有各种各样的理由。
在此之后,又多了一个愿望:看兵马俑。
就像探访一处神秘的远房亲戚。
连远道而来的日本学者都赞叹:不到西安,就不算到中国,不见兵马俑,就不算到西安。
最老的兵马俑,成了西安最新的形象代言人。
西安的奇迹太多,兵马俑是奇迹中的奇迹。
兵马俑在两千多年后被挖掘出来,相当于他的复活,他的第二次诞生。
在他出土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如今都已经三十多岁了。
而发现兵马俑的那几位青年农民,如今该六十多岁了吧。
但我仍能想像出他们撞上时惊讶的神情。
他们原本打井的,想不到却打通了一条时光隧道,二十多岁的西安人,看见了两千多年前的西安人。
我从他身上看见了老西安的青春,大秦帝国的青春。
秦始皇召集江湖术士炼丹,委派五百童男童女出海远航蓬莱,据说都为了寻访长生不老药。
第10课课件《秦王扫六合》(共61张PPT)
![第10课课件《秦王扫六合》(共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78e5d4da38376baf1fae35.png)
生460多人,全部活埋。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 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 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 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 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 这种作法是否可取?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否换来了秦朝的长寿?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 史实与此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
6、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 尉、监。”《史记》所载这项措施的 颁布者是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7、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 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1、材料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 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 答:秦始皇(嬴政)。 不一样,分别是褒扬、贬责。 2、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 一史实?
小篆
隶书
淳于越:“事不师古而能长久 者能非所闻也。”
李斯“进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今,惑乱黔首(百姓)。”
上述材料反映两者的什么观点?秦 始皇采取了哪种观点?
• 焚书: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 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 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 集中焚毁。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秦灭六 国 “远交 近攻”
咸阳
公元前 221年
秦
从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七年级 18课昌盛的文化 2课时
![七年级 18课昌盛的文化 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749f4345727a5e9856a6114.png)
① 玉皇大帝
② 如来佛 ③ 少林寺
④ 武当山
⑥ 太上老君 ⑧ 五百罗汉
⑤ 敦煌莫高窟
⑦ 灶神 ⑨ 南国桃园观音庙
② ③ ⑤ ⑧ ⑨项为佛教,其余为道教
1.佛教的起源
公元前6世纪,古 印度乔达摩.悉达 多创立了佛教。
1.佛教的传播
佛教东来
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东汉末年,佛教在民 间流传开。
1.资料做完18课。
2.预习下一课,做完选择题。
艺术方面
随着佛教的传播,兴起了建塔造像的 佛教艺术。世界闻名的敦煌、云冈、龙门 石窟等,更是我国雕塑艺术的宝库。由于 佛教宣传的需要,壁画和版画也发展起来。 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皆以擅长佛画 而知名于世。
文学方面
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新的意境,如《法华经》 等激发了神魔小说创作的热潮,佛教还推动了 后来平话、小说和戏曲几种文学体裁的发展。 另外如世界、无常、如实、实际、平等、刹 那、相对、绝对、清规戒律、一针见血等都是 来自佛教的词语。
《史记》
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组成
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 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 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 表 10 篇——编排时间与事件 书 8 篇——记述典章制度
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成伟大的《史记》?
提示: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史学家 传及他个人因素等方面考虑。
少林寺佛塔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2. 道教兴起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 教 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 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结合形 成道教。 道教尊崇道家学派老子为 教主。 基本教义: 宣传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青城山——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第 10 课 秦王扫六合
![第 10 课 秦王扫六合](https://img.taocdn.com/s3/m/be93824fa8956bec0975e37d.png)
7.万里长城最西点临洮位于现在的( B ) A.陕西境内 B.甘肃境内 C.辽宁境内 D.河北境内 8.下列与秦始皇有关的内容是( B ) ①统一六国 ②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③创设县制 ④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9.秦朝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皇帝陵墓的陪衬 D.更好地统治全国人民 10.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 B ) 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 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统一 货币
圆形方孔钱
(秦半两)
统一 度量衡
度
量 衡
有利于经济的交流。
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影响:
焚书摧残了中国古代文化
坑儒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辽东
临洮
北至长城一带
三 秦 的 疆 域
西 到 陇 西
秦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 也是当时世界 上的大国
2.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春秋争霸 C.百家争鸣
B.战国争雄 D.秦的统一
3、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 石记功。当时刻石使用的文字应 该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4、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 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 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8、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 有深远影响? (至少列举两项)
答:1、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 2、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 切大小政事都有皇帝一人裁决。 3、推行郡县制。 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5、修筑长城。 6、开凿灵渠等等。
历史趣谈中国一座陵墓传说有阴兵把守 至今无人敢挖掘
![历史趣谈中国一座陵墓传说有阴兵把守 至今无人敢挖掘](https://img.taocdn.com/s3/m/d3634bcc84254b35eefd348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国一座陵墓传说有阴兵把守至今无人敢挖掘
导语:众所周知,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他也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
关于他的话题一直都不曾间断,不过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
众所周知,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他也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
关于他的话题一直都不曾间断,不过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他的陵墓,秦始皇陵。
据说秦始皇陵中有无数的奇珍异宝!秦始皇陵已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人们对他陵墓的好奇心只增不减,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为何考古学家发现秦始皇陵后,却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敢去发掘?各种说法不尽相同,不过其中有一种说法,却与阴兵有关。
有人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
而秦始皇的墓室就在一群阴兵的守卫下一直完好无损。
那么,神秘的秦始皇陵里到底有什么?果真如他人所言,其中真的有一支幽灵军队守卫着秦始皇永远的安息之地?
一个考古队曾去探测过,却无功而返。
他们只发现秦始皇陵墓四周都是一圈极厚的宫墙,墓室的完好无损或许和这道宫墙有很大关系。
这种新发现的墓葬形式被称为“秦陵式”。
而关于阴兵的事,无从查之。
不过,从已发掘的秦始皇陵遗迹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似乎是想要把生前的宫室、山河及其他的全部都要带到地下世界去,而他要实现这一点,就只能建造广阔无比的墓室。
秦皇陵的地宫是用来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
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
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生活常识分享。
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3.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3.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25e51de009581b6ad9eb5f.png)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达标训练 3.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精练精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沈阳慈恩寺内的比丘坛是僧人讲经传戒的场所,坛后的藏经楼收藏“三藏”经典并供奉释迦牟尼像。
与该寺院有关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2.东汉时一位帝王迷恋于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专门遣人炼制丹药,供他服用。
这说明他()A.信奉佛教B.信奉道教C.信奉儒家思想D.信奉基督教3.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A.都是外来宗教B.都迎合统治者长生不老的愿望C.都能麻痹人民的思想D.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4.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王立群读《史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
《史记》的作者是()A.孔子B.司马迁C.司马光D.董仲舒5.(2011·苏州中考)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它就是()A.《史记》B.《汉书》C.《通典》D.《资治通鉴》6.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右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③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④昭君出塞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我国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它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精神风貌()A.封闭保守B.墨守成规C.对外开放D.开拓进取8.(2011·莆田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入我国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A.①③④B.②④C.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迁在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二中的人物在做什么?(2)他撰写的史学名著是什么?(3)该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4)你认为司马迁有哪些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答案解析1.【解析】选A。
百家讲坛历年节目播出表-总目录(2010)
![百家讲坛历年节目播出表-总目录(2010)](https://img.taocdn.com/s3/m/b2860995dd88d0d233d46a6b.png)
2010年2月16日 2010年2月17日 2010年2月18日 2010年2月19日 2010年2月20日 2010年2月21日 2010年2月22日 2010年2月23日 2010年2月24日 2010年2月25日 2010年2月26日 2010年2月27日 2010年2月28日 2010年3月1日 2010年3月2日 2010年3月3日 2010年3月4日 2010年3月5日 2010年3月6日 2010年3月7日 2010年3月8日 2010年3月9日 2010年3月10日 2010年3月11日 2010年3月12日 2010年3月13日 2010年3月14日 2010年3月15日 2010年3月16日 2010年3月17日 2010年3月18日 2010年3月19日 2010年3月20日 2010年3月21日 2010年3月22日 2010年3月23日 2010年3月24日 2010年3月25日 2010年3月26日 2010年3月27日 2010年3月28日 2010年3月29日 2010年3月30日 2010年3月31日 2010年4月1日 2010年4月2日 2010年4月3日
2010年4月4日 2010年4月5日 2010年4月6日 2010年4月7日 2010年4月8日 2010年4月9日 2010年4月10日 2010年4月11日 2010年4月12日 2010年4月13日 2010年4月14日 2010年4月15日 2010年4月16日 2010年4月17日 2010年4月18日 2010年4月19日 2010年4月20日 2010年4月22日 2010年4月23日 2010年4月24日 2010年4月25日 2010年4月26日 2010年4月27日 2010年4月28日 2010年4月29日 2010年4月30日 2010年5月1日 2010年5月2日 2010年5月3日 2010年5月4日 2010年5月5日 2010年5月6日 2010年5月7日 2010年5月8日 2010年5月9日 2010年5月10日 2010年5月11日 2010年5月12日 2010年5月13日 2010年5月14日 2010年5月15日 2010年5月16日 2010年5月17日 2010年5月18日 2010年5月19日 2010年5月20日 2010年5月21日
历史趣谈秦始皇陵惊现“手术室” 千年女尸疑手术致死
![历史趣谈秦始皇陵惊现“手术室” 千年女尸疑手术致死](https://img.taocdn.com/s3/m/68e6cd0cf18583d0496459eb.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秦始皇陵惊现“手术室”千年女尸疑手术致死
导语:近日,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地宫密室中发现了一个疑似21世纪手术中,这是怎么回事呢?在秦始皇陵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先进的仪器?早前就有人说
近日,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地宫密室中发现了一个疑似21世纪手术中,这是怎么回事呢?在秦始皇陵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先进的仪器?早前就有人说秦始皇曾接待过外星人,那么这些先进的仪器就是秦始皇陵存在的惊天秘密?
秦始皇陵一直存在很多的未解之谜,秦始皇陵千年来保存的非常完整,自30年前发现只有一直都没有打开,引起了很考古爱好者的不解,在秦始皇陵中出土的除了大量的文物之外还有很多连考古学家都无法解释的事情,秦始皇陵难道有什么特殊的力量吗?
千百年来围绕着秦陵地宫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
在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
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三国时期,宝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给名曰张善的官吏,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出自始皇陵……这类神奇的传说更是给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坐落在骊山脚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坟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宫。
封土北侧有寝殿礼仪建筑群、饲官建筑群,封土外有两道长10千米的内外城垣,封土周围及东、西、南、北侧分布着数百座地下陪葬坑。
秦始皇陵园封土、地宫、内外城垣形制及其礼仪建筑和布局都不同于先秦任何一座国君陵园。
这座帝陵陵寝规模恢宏、设计奇特。
陵园工程之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生活常识分享。
2007百家讲坛
![2007百家讲坛](https://img.taocdn.com/s3/m/8e6cbedfd15abe23482f4df6.png)
2007年3月18日
王立群读史记(十八)汉武帝-公孙丞相
王立群
2007年3月19日
玄奘西游记之一玄奘身世
钱文忠
2007年3月20日
玄奘西游记之二皈依佛门
钱文忠
2007年3月21日
玄奘西游记之三求学之路
钱文忠
2007年3月22日
玄奘西游记之四潜往边关
钱文忠
2007年3月23日
玄奘西游记之五偷渡国境
2007年1月11日
明亡清兴六十年(三十四)建立大清
阎崇年
2007年1月12日
明亡清兴六十年(三十五)松锦大战
阎崇年
2007年1月13日
王立群读史记(三)汉武帝-立储风波
王立群
2007年1月14日
王立群读史记(四)汉武帝-储君之争
王立群
2007年1月15日
慈禧(十五)慈安之死
隋丽娟
2007年1月16日
王立群读史记(十)汉武帝-太后干政
王立群
2007年2月5日
明亡清兴六十年(三十六)洪承畴降清
阎崇年
2007年2月6日
明亡清兴六十年(三十七)中原悲歌
阎崇年
2007年2月7日
明亡清兴六十年(三十八)多尔衮摄政
阎崇年
2007年2月8日
明亡清兴六十年(三十九)太后下嫁之谜
阎崇年
2007年2月9日
明亡清兴六十年(四十)李自成进京
阎崇年
2007年2月15日
明亡清兴六十年(四十四)明亡清兴之鉴
阎崇年
2007年2月16日
明亡清兴六十年(四十五)大结局
阎崇年
2007年2月17日
明亡清兴六十年(之庄子何其人
百家讲坛2005年节目播出目录详表
![百家讲坛2005年节目播出目录详表](https://img.taocdn.com/s3/m/345b71e0f18583d048645958.png)
百家讲坛2005年节目播出详表百家讲坛MP3版打包下载超链接小学少先队组织机构少先队组织由少先队大队部及各中队组成,其成员包括少先队辅导员、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少先队员,为了健全完善我校少先队组织,特制定以下方案:一、成员的确定1、大队长由纪律部门、卫生部门、升旗手、鼓号队四个组织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担任(共四名),该部门就主要由大队长负责部门内的纪律。
2、中、小队长由各班中队公开、公平选举产生,中队长各班一名(共11 名),一般由班长担任,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另行选举。
小队长各班各小组先选举出一名(共8个小组,就8名小队长)然后各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小队长几名。
3、在进行班级选举中、小队长时应注意,必须把卫生、纪律部门的检查学生先选举在中、小队长之内,剩余的中、小队长名额由班级其他优秀学生担任。
4、在班级公开、公平选举出中、小队长之后,由班主任老师授予中、小队长标志,大队长由少先队大队部授予大队长标志。
二、成员的职责及任免1、大、中、小队长属于学校少先队组织,各队长不管是遇见该班的、外班的,不管是否在值勤,只要发现任何人在学校内出现说脏话、乱扔果皮纸屑、追逐打闹、攀爬栏杆、乱写乱画等等一些违纪现象,都可以站出来制止或者报告老师。
2、班主任在各中队要对中、小队长提出具体的责任,如设置管卫生的小队长,管纪律的小队长,管文明礼貌的、管服装整洁的等等,根据你班的需要自行定出若干相应职责,让各位队长清楚自己的职权,有具体可操作的事情去管理,让各位队长成为班主任真正的助手,让学生管理学生。
各中队长可以负责全班的任何违纪现象,并负责每天早上检查红领巾与校牌及各小队长标志的佩戴情况。
3、大、中、小队长标志要求各队长必须每天佩戴,以身作则,不得违纪,如有违纪现象,班主任可根据中、小队长的表现撤消该同学中、小队长的职务,另行选举,大队长由纪律、卫生部门及少先队大队部撤消,另行选举。
4、各班中、小队长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负责,表现优秀,期末评为少先队部门优秀干部。
百家讲坛最新最全下载名录和下载地址集合
![百家讲坛最新最全下载名录和下载地址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ba20a468ddccda38376baf09.png)
• 《传奇紫砂壶》(康尔主讲)MP3全集下载|百家讲坛 《我读经典》(曾仕强、易中天、于丹、王立群、钱文忠、 阎崇年、纪连海等主讲)|百家讲坛 《我读经典》(曾仕强、易中天、于丹、王立群、钱文忠、 阎崇年、纪连海等主讲)MP3全集|百家讲坛 于丹《论语》感悟 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 于丹《论语》感悟 MP3全集下载|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于丹《论语》心得回顾 RMVB、MP3 下载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本色于丹-主持人:张越 RMVB、 MP3下载 于丹《庄子》心得 全集
• 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特别节目:揭秘刘心武 -主持人:张越、主讲人:刘心武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史湘云 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史湘云 MP3全集下载|百 家讲坛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贾宝玉 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贾宝玉 MP3全集下载|百 家讲坛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薛宝钗 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薛宝钗 MP3全集下载|百 家讲坛
• 《武则天》(蒙曼主讲)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 载|百家讲坛 《武则天》(蒙曼主讲)MP3全集下载|百家讲坛 白蛇传奇(段怀清主讲)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 载|百家讲坛 白蛇传奇(段怀清主讲)MP3全集下载|百家讲坛 《梅兰芳》(翁思再主讲)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 下载|百家讲坛 《梅兰芳》(翁思再主讲)MP3全集下载|百家讲坛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 下载|百家讲坛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MP3全集下载|百家讲坛 周岭解密曹雪芹 全集RMVB清晰讲座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 周岭解密曹雪芹 MP3全集下载|百家讲坛 周岭谈《红楼梦》中的端午节 全集RMVB、MP3下载|百家讲坛
【学习实践】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
![【学习实践】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41c1467cd184254b35359b.png)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学案【课标要求】秦汉文化中有关宗教、思想和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司马迁的《史记》内容;秦兵马俑能力目标:分析佛教和道教在我国传播的原因及影响;鉴赏秦兵马俑情感目标:培养对秦汉文化成就的自豪感和爱国心;学习司马迁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重点】(1)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2)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学习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学习过程】朝代宗教思想史学艺术秦西汉东汉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在自学基础上,完成下列表格)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什么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这的欢迎和扶持?请举出实例谈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吗?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创始人是谁?你知道“太上老君”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的“八仙”是源于道教的故事吗?你能说说佛教和道教的异同吗?(合作互助).鲁迅先生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知道为什么吗?这部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对中国史学和文学有什么影响?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建了巨大的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准备随时镇压山东六国的叛乱。
那么,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在什么时候被发掘出来的?为什么会享誉世界?它的魅力何在呢?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读史识人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
惟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1)材料中的“司马氏”是谁?“一书”是指哪部书?(2)这部书在我国史学和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3)为了完成这部书,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请你讲讲他的故事,谈谈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2.识图话史图一图二图三①这几幅图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始皇,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他出生的年代正值中国历史上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分割割据,群雄争霸,战事频繁,烽火连天的战国末期,他的父亲名叫自处,是秦昭王的孙子,秦文国君的儿子,当时,在变化多端的割据形式下,各诸侯国之间处于相互制约,以及外交战略上的需要,往往把自己的儿子或孙子送往别过作为人质,借以谋取对方的信任。
由于安国君子女很多,子楚既非嫡嗣,也不是长子,向不为重视,所以秦赵交时,子楚就被派往赵国做人质。
从此客居异乡,穷困潦倒,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
那时候,在赵国邯郸做生意的大商人吕不韦,是一位颇具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他看清子楚这种特殊的背景和处境,觉得奇货可居,可以利用他进行一场政治投机,于是就出钱出资,多方游说,打通官气,极力策划帮助子楚返回秦国,吕不韦还把自己以为美貌动人,能歌善舞的爱妾邯郸赵姬送予子楚为妻,不久生下一子,就是嬴政。
据史记记载,赵姬与子楚为妻之前,已与吕布为同居,并怀有身孕,故嬴政的生父究竟是谁,仍是千古之谜。
子楚回国后继位当了秦王,是为庄襄王,立嬴政为太子。
公元前246年,庄襄王病故,年幼的嬴政就被历史推上了秦王的宝座,嬴政继位时,年仅13岁。
面对合纵连横,瞬息万变的政治形势显得难以驾驭,只好委国与太后和大臣,这就使得相撞吕不韦和嫪毐一度把持国政,公元前238年,嬴政22岁,他举行了加冕礼,从此亲理朝政,他血气方刚,胸怀大志,于是诛杀嫪毐,幽禁太后,又罢免了吕不韦的相帮之路,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采用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各个击破的策略,利用十年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先后歼灭了韩、赵、燕、魏、楚、齐六个诸侯国,统一中国,从而为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割割据、混战不休的局面画上了休止符。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大帝国,统一后,嬴政下令实行帝号,让大臣们讨论国家最高统治者应该如何称呼的问题,群僚们众说纷纭,而嬴政则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而取三皇和五帝的称号,称国家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从此,皇帝这个称号就为历代统治者沿用了两千多年之久,为了巩固政权,他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县下有乡、亭、里。
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直接听命于皇帝,中央和地方和中央军政官吏均由皇帝任免,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明法定律,重视法律,凡是皆决于法,使法律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尤其重要的是他推行三大统一,即由中央颁布度量衡标准器,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命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等整理文字,以秦小篆统一全国文字。
废除了六国旧有货币,以秦半两钱作为最基本的流通货币,统一全国货币。
这三项伟大举措,不仅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推动作用,而且影响久远,遗泽千秋。
此外,他还下令修驰道,直道,并把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东至山海关,形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难怪有人称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的确,他的一生就是不断创造奇迹的一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于沙丘平台,时年50岁,他死后,他的儿子胡亥谋害了自己的兄长扶苏而栖居皇位,史称秦二世。
而此时的秦王朝早已度过了它不可一世的黄金时代,而步入穷途末路,不久爆发了席卷全国的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使得秦王朝土崩瓦解,一朝覆灭。
秦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前后约15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王朝之一。
秦亡后,后世的历史学家政治家都在不断地总结研究秦王朝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秦始皇个人短短半个世纪的生涯也给后人留下了千年不息的纷争。
自古至今,对秦始皇的评价,一直是莫衷一是,这种争论似乎仍将继续下去。
一位封建帝王的功过是非如此令千秋评说不已,足以证明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他的确是一位伟大杰出的历史人物。
世界考古史上很多沉重而又光辉的页码,不少都是在十分偶然的组合中被掀开的。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秦陵兵马俑的发掘就是典型的一个。
不过这一次,历史把少有的荣幸赐给了几位普通的中国农民。
1974年的初春,陕西省临潼县颜寨乡西扬村农民杨培彦、杨志发、杨全义等人按照村里决定,在自己世代居住的村子南边柿树林里打井,以备春旱时灌溉用,井挖到第五天,脚下出现了异常坚硬的红色烧土层,没挖一层都震得人两臂发痛、虎口发麻。
这是他们不免感到有些疑惑和沮丧,挖到3、4米深时,随着一阵异样的响声,眼前刨出一些奇形怪状的陶片和一件类似瓦翁的东西。
于是,村民们变得小心翼翼的,至少,挖出完整的瓦罐还可以用来盛放鸡蛋,但是挖出来的并不是瓦翁,而是一个身穿铠甲的瓦人胸膛,再挖下去,瓦人的头、胳膊、腿也露出了土面,接着还有锈迹斑斑的铜弩机、铜箭簇、铺地砖。
面对这一发现,农民们手足无措,茫然无解,有的说,是一个砖瓦窑;有的说是一个土地庙,有的说是地下的十八罗汉,总之,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楚。
几位上了岁数的老人竟担心挖出了神像,岂不会冒犯了神灵,遭受天谴,于是,悄悄焚香膜拜,叩首作揖。
一时间,小小的西杨村被搞得沸沸扬扬,说来也巧,当天乡里一位姓房的水管员恰巧到村里检查打井的进度,这位经常奔走于秦始皇陵的基层干部,在细细查看了打井现场后,把眼前的发现与数里的秦始皇陵联系起来,他说,你们看,这些砖不是很像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砖吗?这真是一语破的,在场的人都觉得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看来挖出了文物,还是赶快向县里报告,西杨村打井挖出文物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临潼县城、传到了西安、传到了北京。
74年7月经国家批准,一支由陕西省考古专家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开赴现场,开始进行清理挖掘,从此拉开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考古挖掘工程的帷幕。
到1976年,经过两年多的钻探,初步证明,这里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陵园中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
共有三个涌坑,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内埋陶制兵马俑近8000件,木质战车百余乘。
就这样奇迹出现了,一支帝国雄兵复活。
几位普通农民用他们的铁镢轻而易举的叩开了一座惊世骇俗的古代军事博物馆的大门。
事情过去多年以后,有记者采访这里的农民,他们谈了一个十分有趣又耐人寻味的事情,当时他们把挖出的破碎陶俑碎片用架子车拉到县城交给文物管理部门时,有关部门发给他们误工和奖励总共30元钱,他们感到十分高兴。
也许在今天不少人眼里,这有多么微不足道,但他们至今并不为当年这份微薄的索取而懊悔,因为他们为自己的发现能引起社会的重视而深深骄傲。
另据一些老人回忆,当他们还是幼童时,村里父辈打井或埋死人时就曾挖出过陶俑,都认为是不祥之物,或捆绑悬吊,施以鞭打,或烈日暴晒,砸碎深埋,以此消除心头的恐惧和不安。
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历史文物,是价值连城的国宝,这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秦俑坑的发现震惊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
自74年发现至今,无数中外观光客蜂拥而至,先睹为快。
观众达数千万人,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称赞秦俑“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三次参观秦俑坑,他以一个外交活动家特有的明智和胆识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秦代兵马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创造出这样伟大历史文化的民族一定会创造出更加光辉的未来”。
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秦俑后留言“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这段话被广为传颂,以至于世界第八奇迹在今天被成为秦俑坑的代名词。
当然,除了惊讶和赞叹外,人们常常提出一些问题,兵马俑坑是谁建造的?它始建于何时?象征着什么?它与秦始皇陵是什么关系?它又是被谁焚毁的?要回答这些问题,解开这个历史谜团,要弄清秦始皇兵马俑坑的来龙去脉,我们必须再次回到两千多年前,先从秦始皇的陵墓说起。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以东,距县城约7.5公里,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巍巍耸立,雄伟壮观。
据说秦始皇当时之所以把墓选在这里,正是因为这儿风光秀美,山环水抱,形胜利便,而且骊山盛产金玉,所谓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此。
如今,秦始皇陵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帝王陵墓。
关于秦始皇陵的修建时间和墓内部得结构,历史上不少文献典籍均有记载,让我们还是看一看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是怎样描述的吧,因为这位伟大的史学家素以记事真实而享有史圣之誉。
而且他的生活年代距秦始皇死后葬骊山仅数十年之隔,他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始皇刚即位不久,就着手修建陵墓,等到全国统一后,便派七十余万徒隶前往该地服劳役,墓穴挖至三层泉水之下,用铜浇铸后,棺椁,又在墓中内修筑宫观,墓穴内藏满稀奇珍贵的宝物,命令工匠制作暗箭机关,有人盗墓一接近,就会触动机关,自动发射,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灌输,墓冢内的顶部装饰有日月星辰,地下布臵九州五岳,用人鱼的脂肪炼制成蜡烛,预计能够久燃不息。
二世皇帝说,先皇帝的后宫嫔妃未曾生育放出宫中不宜者,一律让她们陪葬。
因此死者甚多,已经埋葬,有人说,工匠们制造机关埋葬宝物,对冢内的情形非常了解,如此一来机密会泄露,所以,葬礼完毕,先封闭了冢中的墓道,又把冢外的墓道完全封死,使工匠无以生逃,然后在坟上种满了草木,像山的模样一样,从司马迁这般记述中,我们可以明白无误地得知,秦始皇帝陵始建于始皇刚即位时,即公元前246年,工程全部结束则在始皇死后,前后历时约38年,为修筑陵墓所征得徒隶最多竟达70多万人,这无疑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规模之大,耗资之巨,恐怕比埃及胡夫金字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充分反映了秦始皇的穷奢极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那么古代史家的记载,其可信程度究竟如何,为了逐步揭开秦陵的奥秘,从本世纪60年代初起,考古工作者就开始对陵园进行钻探和调查,现已查明,秦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墓近似方形,状如覆斗,为夯土筑成,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至今陵高74米,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就像一个金字塔形状。
围绕封土堆,地面上原建有两重城垣,成南北向长方形,内墙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周长3870米,外城墙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640米,周长6210米,城墙大多坍塌,仅存墙基,宽约8米,内城和外城内还发现有三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是举行祭祀活动和守陵人储物住宿的用房。
经用现代方法探测,陵墓中心部位有较强烈的汞异常反应,因此推断史记中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是完全可信的,由于地面建筑除墓冢外,大多毁体不存,故尚难以确切了解当年原貌,但是,陵园异常丰富的地下埋藏,对于了解和掌握秦始皇陵园的设计思想和整体布局却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明,考古钻探发现,在秦始皇陵园四周分布大量形制不同内藏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目前已探明的有400多个,范围广及56平方公里,历年来,这里出土的珍贵文物多达5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