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诊疗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手部诊疗法的概念

手部诊断与按摩疗法是古老而又新颖的一种方法手足是阴阳经脉气血会合联络的部位,人体生命力的旺盛和衰弱都和手足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手足灵活则四肢达生命力旺盛;手足不灵活行动缓慢,人体的机能就差。手部有344个穴位,70多个反射区,经常活动双手和按摩双手就可以防病和保健,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防冶血脂偏高,脑血管硬化,使消化系统通畅。常按摩双手大小鱼际可宣肺防咳,理脾调肝明目,促进心脏功能正常;常揉五指可使四肢双脚活动自如。常擦手背可调脊柱伸弯自如;颈柱活动灵活,灵活的双手是人们智力发达的水准,即所谓“心灵手巧”。

手部诊断与按摩简便易学,经济实用,不受时间、地点、条件及环境的限制。方便、易掌握,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副作用,适合各种人群。是当今自我保健中最为理想的一种,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什么神仙与皇帝,健康全靠自己的努力。采取手部诊断与自我保健,主要是坚持不懈,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第二节手部解剖图

1、腕骨:属于短骨,共八块,排成两列。近侧列由挠侧向尺侧依次为:

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2、掌骨:共五块,由挠侧向尺侧,分别为第1至5掌骨。掌骨的近侧

端为底,接腕骨;远侧端为头,接指骨;头底之间的部分为体。第一掌骨最短、最粗,第二掌骨最长。

3、指骨:是长骨,共十四个,拇指有两节指骨,其余各指都有三节。

由近至远依次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

手部经络

一、手太阴肺经:1、经脉循行:起于中焦(胃),向下联络大肠,再上行穿过横膈膜,入属于肺脏;从肺系(指肺与喉咙相联系的脉络)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掌面桡侧入寸口(桡动脉搏处),过鱼际,沿鱼际的边缘,出拇指的桡侧端。

腕后支脉:从列缺穴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胸、肺、喉部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起于中府终于小商,共11穴,左右共22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

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牙齿痛,颈部肿胀。

本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三、手少阴心经:从足太阴脾经的分支心中开始向上属心系,回绕向下过横隔,联络小肠。至未端之小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接。起于极泉终于少冲,共9穴,左右共18穴。

本经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胸痛、出汗、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目黃,脅痛,上臂內側痛(屈側後緣),;还可发为前臂部的气血阻逆,见厥冷、麻木、髎痛等症。

本经腧穴主治“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胸胁疼痛,上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

四、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手掌尺侧,直上过腕部外侧(阳谷穴),沿前臂外侧后缘上行,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小海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入缺盆络于心脏,沿食管过横膈,过胃属小肠。起于小泽终于听宫,共19穴,左右38穴。经络不通可引起小腹痛、腹脹、尿頻,腰脊痛引睾丸,耳聾,目黃,頰腫,咽喉腫痛、下頜及頸部疼痛,肩臂外側後緣痛等。

五、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散络上、中、下三焦。本经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手心热,前臂和肘弯掣强拘急,腋窝部肿胀,甚至胸胁满闷,心怦怦跳动,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不止、心胸烦闷,心痛,掌中发热。

六、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终于本经之丝竹空穴,与足少阳胆经相连。本经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耳聋,耳鸣,咽峡肿,喉咙痛、自汗出,眼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均可发生病痛,小指侧的次指(无名指)活动不利。

机体主要脏腑组织器,器官的生理功能

一、心脏

中医认为:心脏主要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主汗。

西医认为:心脏主要作用是“泵血”。它不断地有节律地搏动,推动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

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若心气旺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使血液正常的在脉道中沿着一定的方向运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供给全身组织器官,而面色红润。若心气不足,血脉亏虚,反映于面部颜色苍白而无光泽,脉象细弱无力,心气衰竭,则发生气血淤滞,血脉受阻血行不畅,而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等外在表现。

二、肝脏

中医认为: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藏血,疏泄,主筋。

西医认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具有进行糖的分解。贮存糖原,

生成和排泄胆汁。还有代谢内分泌,免疫,解毒,凝血,产生热量,调节水和电解质等功能。调解循环血量及人体各部位血量和分配。

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胆表里相合,五行属木。

如肝脏藏血功能失调,易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如肝血不足引起两眼昏花,四肢麻木,屈伸不利,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等。

若肝脏疏泄不正常,气机失调,升降失常,在情志方面引起异常变化,就会出现郁闷不乐,多疑善虑,悲伤欲哭,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病症。消化方面可影响脾胃的消化和胆汁的分泌及排泄。出现消化功能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泄。在气血方面影响血液运行导致气滞血淤,而出现胸闷不适,肋间胀痛刺痛,痛经等。

三、脾脏

中医认为:脾脏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主四肢。

西医认为:脾脏是体内重要的淋巴器官之一,并产生抗体与体内的免疫活动。脾脏有生血和清除衰老血细胞为红细胞“修整”结构,储存血小板。主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脾与胃相表里,五行属木。

脾脏具有把水谷(食物)精微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若脾建运功能失调,则会出现纳呆,腹胀,便溏,乏力,消瘦,消化和营养不良而出现水肿,头目眩晕,久泄脱肛或内脏下垂,四肢肌肉痿软。四、肺

中医认为:肺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气,主呼吸,主宣发,主肃降,通条水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